思茅松毛虫防治历
如何治理松毛虫

如何治理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树的严重害虫。
其分布范围广,繁殖快。
虽然进行了多年的重点防治,但防治效果并不大。
松毛虫灾害此起彼伏,年年都有大面积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彻底改变松毛虫防治工作的被动局面,建议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推动“大面积松毛虫治理”。
实践证明“全面压低虫口密度,连续治点保面”的除治虫灾的方法,是较为成功的经验。
凡是认具这样做的,一般都能控制在不成灾的低虫口密度水平,基本上扭转日益严重危害的趋势。
广西灌阳县采用此方法,使松林仍处于大面积低虫口状态。
在全县17万余亩松林中,松毛虫发生面积只有1千余亩,占松林面积的0.6%,而其中5条/株以上的发生面积仅有100多亩。
但要真正做到长期维护低虫口密度,还必须采取联防联治的行政管理措施,否则,短期取得的成果也很难巩固。
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县国有林场防治松毛虫用药水平是比较高的,防治效果很好。
可好景不长,往往到下代或下年又重新有回升趋势,有的甚至隔代又需防治。
主要原因是由于毗邻的集体林不进行防治,受害后的松林缺乏食料,而松毛虫的迁飞性又使其迁回松针保存完好的国营松林上危害,造成了年年治虫,年年有虫的状况。
因此,必须上下左右同心协力,共同防治。
二、“掌握虫情,治点保面”,应作为松毛虫综合治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松毛虫的发生危害,总是由小到大,从少到多,有一定规定的。
只有准确地摸清虫情,查清发生的地点、面积范围,虫口密度,才能“稳、准、狠”地消灭松毛虫。
像灌阳县都庞岭林场就是这样做的,数十年来狠抓虫源地的治理,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保证了大面积松林免受松毛虫危害。
实际上,这也是害虫治理中的一种优化选择,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防中有治,治中有防”的辩证统一关系。
摸清虫情是先导,治点的目的是为了保住大面积松林健康生长。
因此,“掌握虫情,治点保面”,应该成为松毛虫综合治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三、掌握“治早、治小、治了”原则,是除治松毛虫质量好坏的关键。
浅谈松树常见病虫症状及有效防治措施

浅谈松树常见病虫症状及有效防治措施摘要:松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树木品种,对种植地的要求不高且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当前已经成为植树造林最多的一个品种。
不管是什么种类的树木,在种植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病虫害,威胁到树木的健康成长,松树也不例外。
所以对松树的一些病虫害进行防治,对促进松树生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当前防治松树病虫害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且分析导致松树出现病虫害的因素,针对松树病虫害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也希望可以对松树的健康成长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松树;常见病虫症状;防治措施前言:病虫害问题是目前威胁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家相关林业部门应切实做好相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林业部门可以结合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防治机械设备展开全面治理,以达到防治的良好效果。
庆远林场松木资源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桂西北部山区,以人工林为主,主要病虫害为松材线虫病及松针松针锈病。
针对其病症极积开展了防治工作,庆远林场采取了切断病虫害源头、及时清除传染源和媒介昆虫防治等手段,对存在病虫害的松树已经进行了药物治理、采伐除治和安全处置,使病虫害面积及松树死亡数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一、松树常见病虫症状防治的意义植物检疫、人工捕杀和机械防治等都是防治松树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并且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不过这几种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对松树病虫害进行防治。
因此,为了实现对松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就必须应用好营林技术。
在开展松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应该把营林技术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全部过程当中。
要想实现对松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还要通过推广抗病性强的优良树木品种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选育等措施,不断提高营林技术。
林业管理者应该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树种以及规划种植密度,尽可能地增加林场的树木品种,避免林木的种类过于单一,推进林木的科学培育。
在营林的工作中,林业工作者应该对中幼龄的林木加强管理,筛选出生长状况良好没有病虫害的树苗,做好松土、浇水、施肥等林木培育措施,保障树苗的健康生长,为树苗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并做好病虫害的消灭工作。
云南松毛虫在昌宁西桂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云南松毛虫在昌宁西桂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杨陈【摘要】西桂林区是昌宁县的重点林区,思茅松纯林面积较大,占乔木林面积的68%.云南松毛虫在西桂林区常年危害,造成了巨大损失.文章阐述了云南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分析防治难点和误区,提出加强虫害预测与预警,人工摘除虫茧、灯光诱杀羽化期成虫,保护和利用天敌,仿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加大营林力度等对策措施.【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5(040)003【总页数】4页(P48-50,56)【关键词】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灾害防控;物理防治;仿生物防治;西桂林区【作者】杨陈【作者单位】昌宁县西桂国社合作林场,云南昌宁67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421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houiLajonquiere)又称柳杉毛虫或大柏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在我国的江西、福建、云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湖北、贵州、四川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思茅松(Pinus kesiya ngbianensis)、云南松(P.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等。
其以幼虫取食针叶,常把叶吃光,松林似火烧状,造成成片松林死亡。
此外,该虫毒毛触及人体可引起红肿或糜烂,毒毛污染水源,影响人体健康,是西桂林区重要的生物害虫。
昌宁县西桂国社合作林场始建于1986年11月,位于昌宁县最南端的更戛乡境内,距县城102 km,与凤庆、永德2县毗邻,属滇西横断山脉南延部分。
境内最高峰芒中山,海拔2 147.4 m,最低点海拔643.3 m。
林场经营总面积41 218 hm2,其中国有林408.3 hm2,集体林 40 678.6 hm2,辖区内主要树种有思茅松、栎类、旱冬瓜、西南桦等。
林区有林地面积 24 614.8 hm2(乔木林面积 24 271.1hm2),灌木林地面积 2 915.4 hm2,森林覆盖率59.86%,活立木总蓄积210.9万m3。
松树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思茅松毛虫危害关系的判别分析

松树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思茅松毛虫危害关系的判别分析郑宏【期刊名称】《生物灾害科学》【年(卷),期】2013(000)001【摘要】为了掌握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的发生危害及其与寄主植物松树之间的关系,了解松树受害后应激反应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营养指标以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
在福建光泽华桥林场和南平市茂地乡两地分别设置4块样地,轻、中、重度受害及未受害各1块,在2008年4月中旬和8月中旬,采集思茅松毛虫幼虫不同危害程度的松针,测定松针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含量,进行判别分析。
结果分析表明,松树在思茅松毛虫危害胁迫下,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松针内黄酮、单宁、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多糖、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
依据有关指标进行判别分析,能够准确地对松树被害程度进行分级。
由此得出结论:松树营养物质以及次生代谢物质与松树危害程度有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其变化指标的重要性依次是:总酚、多糖、单宁、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
判别分析对于多指标、多对象、多组别的分析,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综合性强,能体现多指标的共同作用。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 and its host plants, to le arn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pine’s stress response after the plants had been damaged, to explore the nutrients and secondary substances that related to its resistance towards the damage by the pest, and to propos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reventionand pe stcontrol technology, four sample plots were set up separately in two places including Guangze Forest Farm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nes and Maodi Town in Nanping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including one mild site, one moderate site, one heavily damaged site and one undamaged site, respectively. In midApril and midAugust of 2008, the pine needles with different damageddegrees were collected, the contents of the nutrients were examined, and secondary substances was discriminat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pines were damaged by 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 the contents of tannin, phenol in the pine needles showed an accent tendency as the damageddegree increased, but soluble sugar polysaccharide, flavanone and protein decreas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amaged degree could be done accurately based on the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the indicator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indicators tested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amaged degree of pine.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were phenol, polysaccharide, tannin, flavanone,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as orders. The discriminant analysis was more comprehensive than the variance analysis and multiple comparisons for the multiindicators, multiobjects and multigroups. The method could give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indicators comprehensively.【总页数】8页(P45-52)【作者】郑宏【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林业局,福建龙岩 3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相关文献】1.杏树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小蠹虫危害的关系 [J], 朱苗苗;杨璐;朱晓峰;李建贵;李宏2.松树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思茅松毛虫危害关系的判别分析 [J], 郑宏;3.牧草盲蝽危害对寄主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J], 苟长青;孙鹏;刘端春;迪丽努尔·艾麦提;冯宏祖4.二点委夜蛾适应性与玉米苗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关系 [J], 郭婷婷;门兴元;于毅;郭文秀;张思聪;孙廷林;李丽莉5.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程度豌豆蚜危害对紫花苜蓿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 [J], 孙倩;张廷伟;魏君玉;吕雨晴;刘长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及其防治

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及其防治云南松毛虫是一种对柏木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它主要以柏木为食,大量食食叶片,导致柏木生长迟缓、叶片凋落,严重时甚至导致柏木死亡。
了解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及其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柏木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危害季节云南松毛虫主要在夏、秋季节对柏木进行危害,这是因为这两个季节是云南松毛虫繁殖生长的高峰期,虫口数量增加,对柏木进行危害的食食量也逐渐增加。
二、食性特点云南松毛虫的幼虫主要以柏木的叶片和嫩枝为食,特别是喜欢集中在柏木的顶端嫩枝上进行食食,导致柏木的生长点受到严重破坏,影响柏木的正常生长。
三、危害表现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凋落、枝叶稀疏、新梢返老、枝干枯黄等现象,可严重影响柏木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针对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规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一、落叶清理云南松毛虫的幼虫喜欢在柏木叶片的背面搭建丝网和茧,进行羽化和产卵繁殖,及时清理柏木周围的落叶、落枝以及其他零星嫩枝对于限制云南松毛虫的繁殖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措施在云南松毛虫的危害期,我们可适当在柏木周围喷施一些有机磷农药,如乐果、东灵等,进行预防性防治,控制云南松毛虫的数量。
三、封闭和剪除在夏、秋季节对柏木的顶端进行封闭或者剪除,可有效控制云南松毛虫的危害,阻止云南松毛虫的羽化和产卵,减少云南松毛虫的数量。
四、生物防治引入蜻蜓、螳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这些天敌对于云南松毛虫有一定的捕食作用,可有效控制云南松毛虫的数量。
以上就是关于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于解决柏木受到云南松毛虫危害问题有所帮助。
临沧市云南松毛虫灾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全会 以来 ,特别是 “ 十五 ”以来 ,我市林业工 作 取 得 了 长 足 发 展 ,森 林 面 积 达 1 9 . 4万 1 83 亩 ,森 林 覆 盖 率达 4 .3 。然 而 ,在狠 抓 林 业 66% 发 展 的 同 时 , 的县 乡却不 同程 度 的存 在 着忽 视 有 森 林病 虫 害 防 治的 问题 , 别 是危 害 我 市森 林 最 特 为严 重 的松毛 虫防 治工作 。 因此 , 尽快 提 高森林 病 虫 害 防治 意 识 , 时采 取 有 效措 施 防治 森林 病 虫 及 害 ,对保 护我 市森 林 资源具 有 十分重 要 的意 义 。 松毛 虫形 态特 征 成 虫 :雌 虫体 型 较 大 ,体 型 3 6— 5mm , 0 翅 展 I0— 1 0 1 2 mm ,全 体 密 被 灰 黑 色鳞 毛 ,触 角齿状 ,中肋黄 白色 。前翅翅 面具 有条褐色横 带 ,均从 前缘 伸 向后缘 。其 中 内横 线 与 中线不 清 晰 ,外横 线两 条 ,前端 为弧 状 ,后端 呈波 状 ,亚 外缘 斑 9 ,新 月形 ,灰黑 色 ,位 于 外横 线与 翅 个 的 外 缘 之 间 , 自顶 角 向 下第 1— 5斑 排 列 呈 弧 状 ; 6 9斑位 于 一 直线 ,中室斑 点 不甚 明显 ; —
一
虫体长 8 1 . — 35 mm ,体橙黄色 ,头部深褐色 , 中 、后 胸背 面各 具 备条深 褐色 斑纹 ,其 间 着生 白 色 毛丛 。腹 部各 节背 面 亦具褐 色 带状斑 纹 , 4 — 5节背 面 且 各有 一 显 著 的灰 白色 蝶形 斑 。 3龄幼 虫 体 长 为 I . 1 rm ,体 色 和 毛 丛 色泽 更 为 I5— 9 a 鲜 明 。 4龄 幼 虫体 长为 1 8— 3mm ,腹 面 部各 0 节 背面 出现 白色小点 四个 ,排 列成 四方 形 ,前面 两 点 比 后 面 两 点 明 显 。 5龄 幼 虫 体 长 2 . 1 5— 3mm ,体 色 更深 ,体 表 黑褐 色斑 纹亦 增 多 ,腹 7 面 部地 节背 面有 发达 的黑 色钢 毛束 ,体 侧密 生 白
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白梁芳【摘要】经调查发现,危害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有4种,分别是松梢螟、松小蠹虫、云南松毛虫、松叶蜂.阐述虫害的危害症状、程度等情况,提出了防治方法和措施.分析认为,造林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虫害防治技术和手段落后是虫害发生严重的根本原因.【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3(038)004【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防治方法;江城县【作者】白梁芳【作者单位】江城县嘉禾乡林业服务中心,云南普洱6659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5911;S763.3思茅松是云南省主要的速生用材及采脂树种,也是目前江城县喜爱种植的树种之一。
江城县每年的思茅松人工林造林面积为800 hm2。
思茅松人工林因其乔木层的树种单一,林下多为草本植物,林分植物多样性差,包括有益昆虫在内的昆虫种类少,一旦发生虫害,极易暴发和蔓延成灾,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降低松脂产量,甚至造成林木的死亡,故虫害是思茅松人工林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因此,调查掌握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特性,开展思茅松人工林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通过对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进行抽样调查和普查,并对历年来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病虫害发生作调查,提出了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分类治理方法。
对历年来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种类有4种,其中包括松梢螟,曾少量发生过一起,现已控制;松小蠹虫,康平乡发生过一起,现已控制;云南松毛虫,年年发生;松叶蜂,曾少量发生过一起,现已控制。
1.1 松梢螟松梢螟在江城县思茅松人工纯林内危害少见,此虫害主要分布在2~5 a生的思茅松新造林地。
松梢螟多危害思茅松主梢和侧梢,受害后的枝梢针叶逐渐变黄绿色,最后针叶全部枯黄,在受害部位具明显的侵入孔和虫粪。
其幼虫初龄时啃食松梢的嫩皮,以后在皮下蛀成坑道,蛀口处流松脂,并有粪屑堆积。
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及其防治

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及其防治【摘要】云南松毛虫是柏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规律主要表现为春季和秋季为重要发生期,且幼虫对柏木的损害较为严重。
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容易在柏木上形成大面积的危害。
柏木受害表现包括叶片被啃食,形成斑点状损伤,影响柏木正常生长。
为有效防治云南松毛虫,可采取定期监测、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同时加强防治意识,科学选择防治方法,定期监测防治效果,以减少柏木的损失,维护柏木的健康生长。
通过科学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保护柏木资源的健康。
【关键词】云南松毛虫, 柏木, 危害, 规律, 生命周期, 繁殖特点, 受害表现,防治措施, 防治意识, 防治方法, 监测效果.1. 引言1.1 介绍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云南松毛虫是柏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对柏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叶片被啃食:云南松毛虫以柏木的嫩叶为食物,大量啃食叶片会导致柏木叶面凹陷、变黄枯萎甚至脱落,影响柏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2. 枝干被啃食:云南松毛虫在柏木的树干和枝干上产卵和幼虫为害,啃食树皮和木质部,直接影响柏木的生长和干燥。
3. 造成疫害:云南松毛虫的口器锯锐,能刺穿柏木的表皮和木质部,引起柏木的疫害,降低柏木的抗病能力。
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会直接影响柏木的生长和发育,减少柏木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柏木的经济效益。
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柏木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云南松毛虫危害柏木的规律云南松毛虫是柏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规律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发生和区域性集中。
一般在每年的6月至8月间,云南松毛虫的卵开始孵化,幼虫开始大量出现,严重危害柏木。
在云南地区,由于气候适宜,云南松毛虫的数量较多,对柏木的危害也相对较严重。
云南松毛虫的危害规律还表现为越冬幼虫对柏木的影响较大。
越冬幼虫在春季重新活动后,开始大量繁殖,吃食柏木的嫩叶和嫩枝,严重影响柏木的生长和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茅松毛虫防治历
(以浙江地区为例)
时间 虫态 防治方法 要点说明
3月中旬-6月上旬
10月初-11月中旬
幼虫
白僵菌于地面喷雾,稀释液为1亿-5
亿孢子/ml;地面喷粉,100亿孢子/
克、500克/亩。
使幼虫带菌越冬或早春
应用。
喷施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1500亿
-3750亿/公顷、25%灭幼脲Ⅲ号胶悬
剂300-450克/公顷、25%灭幼脲Ⅲ号
粉剂450-600克/公顷、Bt乳剂800倍液、1.2%苦·烟乳油1200倍液喷烟防治。 4-6 月采用20%杀灭菊酯,用“林海-25型”烟雾机在林间喷烟,用量每亩1-2毫升+柴油10毫升。 喷烟时选择无风或微风
的天气,以早晨4-6时,
或16-20时为好。
3月中、下旬 幼虫 将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粉剂撒于林间针叶及地面上。 幼虫3-5龄时,将粉剂撒在虫口密度大的林间地面;雨后撒在针叶上
使之吸附一些粉剂,效
果更好。
7月中旬-8月中、
下旬 9月中旬-10月中、下旬 成虫 在重度发生区设置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在成虫羽化前设置杀虫
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