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创新与技术进步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创新与技术进步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创新与技术进步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创新与技术进步

(讲稿)

杨进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原铁道部大桥局自主设计建造了广东省汕头海湾现代悬索桥,随后又设计建成三峡坝下的西陵长江现代悬索桥。从此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逐步形成了现代悬索桥在设计、计算、施工、构件制造、机械设备以及主缆、吊索与防腐材料等方面的产业链。从而使悬索桥结构在大陆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应用。

2005年前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在承担安徽省马鞍山长江大桥的“予可”、“工可”研究工作中,根据江段的河势演变情况,放弃了当地推荐的一跨2000米的悬索桥方案,建议考虑三塔双主跨悬索桥

的等效方案,以节约工程费用。随后,江苏省决定兴建泰州长江大桥。在建桥方案的征集评议之后,建桥主管采纳了本人推荐的三塔双大跨的悬索桥方案。并于2007年正式被批准开工建设。

悬索桥是以主缆、主塔和与之相匹配的两端锚碇为主体的承重结构。主梁退居为只对体系具有加劲的作用。承重主缆受拉明确,所用材料得以充分发挥其极限强度。桥梁的工程造价与其主跨的大小直接关连。在宽阔深水的江河和海域,在不影响通航顺畅和水流态势的条件下,采用多塔多主跨悬索桥方案,将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较为合理可行的选择。在设计中,只要注意处理好位于主孔中间各塔在顺桥向的可挠性;以保持在单跨活载满布的条件下的主缆水平拉力的平衡传递问题。其他方面似无太大的技术难点。

下面分别介绍工程完成过半的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正待国家审批即将开工的武汉市中环线鹦鹉洲长江城市公路大桥的设计方案研究。两者均为大跨度三塔悬索桥,因其所在的环境条件各有不同,从而在技术方案上各自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特点。

2 ?泰州长江公路三塔双主跨悬索桥

2 . 1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采用三塔双主跨悬索桥的环境适应性

主桥效果图

主桥布置图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上距新近建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约

66km ,下距早年建成的江阴长江公路大 桥约57km ,两桥均为单跨双铰式悬索桥。前者的主孔跨度

1490m ,后者的主孔跨度 1385m 。

河床断面图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桥址位于永安洲北,两岸地势平坦开阔,河道常水水面宽约

2 km ,两岸堤坝

相距约2.5km 。河床断面呈“3”形状,中心带的水深比两侧水深相对较浅。水下河床工程地质层,经初 勘得出深180m ?190m 范围均为第四系,基岩埋深尚未得知。桥北附近已有港口码头建筑,一侧水域 为泊船锚地。基于环境保护和尽可能降低对行洪的影响,以及航运港口的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建桥方 案从减少水域中的障碍而少设桥墩,和在建桥后江面仍具有足够的开阔度,因而构思出三塔双主跨的 悬索桥方案。该方案在技术上扩展了现行悬索桥的使用功能,在基本上同等的覆盖条件下,主缆和锚 碇的工程量约省一半。经济上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2 . 2中主塔结构及基础结构方案与施工实况

中主塔的关键性技术作用是能确保双主跨主缆受力的传递。 因而其塔顶应具有可纵向挠曲的柔性。

而在塔底与基础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出现负反力。基础在结构上必须有足够的刚性,不会因水下冲刷的 不确定性而随时变化。其目的在于确保塔顶柔性度不受影响。为此,泰州桥的中主塔的塔身采用倒 Y

形的钢结构,其基础为浮运沉井重型结构。两者组合基本上实现了上述的技术要求。

两端的边主塔其受力作用与常规的双塔悬索桥基本上相同,仍为全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座主塔在 横桥向的面内造型大体上一致。

80 O

80 O

大堤

线心中塔边

2.0m 咼程水面线

线心中塔中

扬? 堤 一大

线心中塔边 O 9

9

沉井立面剖面图

沉井结构全高约80m ,下段为可以自浮的高 38m 的钢壳,在就近的岸边组拼完成后,

再浮拖到江

心塔位处。着落河床稳定后,再以混凝土填充促其下沉至稳定深度。然后分次用钢筋混凝土接高沉井 上段,逐沉逐接,及至设计要求的最终深度。

2008年9月初完成上述作业进行沉井封底。前后历时约

一年。2009年2月完成了沉井顶部的承台构筑。 整个基础工程至此告一段落。以下为施工中的几幅照

片:

1

II

g

E U :f J

* |

1 A

1

1- ■

1

: 3

J nr

I

*

基础结构上部完成

I

A

SS

”黨

底节钢壳岸边组拼

底节钢壳浮运到墩位

钢壳定位着落河床

钢壳夹壁混凝土浇筑

沉井接高下沉图

沉井清基、封底采取分区平衡对称作业,单次混凝土浇筑量较小;有利于控制沉井终沉姿态,避免发生突沉。

沉井终沉清基、封底图

沉井基础是一种寓结构要求与施工手段于一体的构造。其本身既是基础结构的主体,又是完成主体的作业平台,作为深水桥墩的基础,具有极好的自稳性和抗冲撞的能力,而在用材的要求上很普通, 施工机械单一,工序比较简单,工程造价相对而言甚为低廉。对今后在长江下游段或类似地质条件处建设桥梁的水中主墩基础工程,可能成为领先的范例。

钢塔安装设计方案因受已定的吊重能力控制

?下塔柱节段划分:

钢塔下塔柱共分6个节段; 节段最大高度为15米;最大节

段重量为497t。

?上塔柱节段划分:

上塔柱共分15个节段; 其中部分节段重量较大,单节竖

向分两块安装。

?首节段安装-塔柱锚固

?钢塔安装流程

首节段安装调位

f

7 *

下塔柱节段安装

?钢塔节段吊装及上横梁就位

与承台空隙间压浆及锚杆张拉

2. 3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讨论与研究

三塔悬索桥目前在世界上尚处在理论上的探索阶段,我国则先行一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决定采用创新设计的三塔双主跨悬索桥方案,从2006年开始提出,到2007年底正式开工三塔悬索桥的

建设,深受国内外桥梁工程界的广泛关切。本人于2006年初发表了题为“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三塔

悬索桥方案设计的技术理念”的文章,后载入“桥梁建设”期刊2007年第三期中公开发表,对其在技术上的主要原则作了论述。在整个设计阶段,直接参与主桥结构设计的工作同仁,对于某些存疑之点都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而得出明确的可信结论。其中关于主缆束股与鞍座的摩擦系数的摹拟试验,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完成。

加劲梁连续通过中主塔的结构处理没有采用简单的飘浮办法。在竖向保持仍由主缆悬吊的受力状况,不在竖向设额外的支承系统。但在塔柱内侧,设有竖向限位挡块,对风振或偏载而致加劲梁发生扭转的现象加以主动约束。在顺桥向以弹性索在梁底与塔的下横梁相连,有效地限制了梁在纵向的运动。对此前提出采用中央扣的建议,经认真分析计算,发现其对整个结构体系利少弊大。桥面以上,中主塔在面内为只有顶部一道横梁的简洁造型。经多方分析计算,确认立柱在面内具有足够的压屈稳定性。从而排除了增设中横梁或加大立柱横宽的争议。钢主塔底部与承台的连接,经多方案传力试验研究,最终认定以采用正交传力方式为优,用数量不多的长螺杆加以构造性连接即可。长螺杆杆身外部在制造过程中即以不凝结胶粘材料加以封闭包裹,然后直接安装在沉井顶层预留的空间位置,再浇注混凝土填至承压面予以封实,然后张拉螺杆,完成塔底与承台的密贴。

多塔大跨度现代悬索桥,国际尚无成功设计和开建的先例,目前,泰州桥施工已完成过半、即将开始上部结构安装。就其桥梁的使用规模及单跨超千米,和在建桥技术上的多方面创新成就,表明了在技术发展上与经济性的合理融合。

3.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公路三塔四跨悬索桥

3. 1桥位环境与桥式布置

该桥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北接汉阳的马鹦路与鹦鹉大道,南连武昌的复兴路。与下游的武汉长

江公铁两用大桥相距约2Km。水面向武昌岸扩展到比武汉长江大桥的水面约宽1倍。通航论证要求鹦

鹉洲长江大桥的单孔双向通航净宽应不小于790米。桥址平面图见图1。

图1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址平面图

汉阳江滩已建成为供市民休闲的绿色园林式风光带。防洪堤北侧,为已建成入住的超高层建筑群。

根据防洪防渗安全要求,两岸滩地不得在堤内设置桥墩的规定和未来河势发展的趋势分析,及两岸接线等背景情况,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本桥决定采用三塔四跨悬索桥方案。如图2所示。两端主塔位于

两岸江滩的坡脚处,中主塔处在水利规划已定的江心潜坝的尾端。考虑到三座位于水中的主塔墩的宽度及其所引起的紊流范围,主孔跨径定为2X850m。两端边跨因受两岸接线均为半径600m曲线的制

约,边跨主缆的跨度仅225m即进入锚碇。为了解决由于边跨与主跨的差值过大,而造成边塔两侧主缆拉力差值过大的困难,采取了适当降低边塔和增大中塔的高度,形成中塔与边主塔不等高的布置。

中塔比两端边塔高约18m。主跨主缆的矢跨比仍为1/9。

图2鹦鹉洲长江大桥三塔四跨悬索桥方案桥式立面图(单位:m)

3.2中塔选型

三塔悬索桥的两端边塔的受力与传统的两塔悬索桥基本相同,中塔的设计与泰州桥相比其重点与

难点不尽相同。

鹦鹉洲桥位处最高通航水位为20.20m,最低通航水位为10.16m,水位落差较大,不适于完全照

搬泰州桥的塔形,而以采用下段为混凝土,上段为钢的叠合结构为宜,既解决下段不怕受水浸的腐蚀,

又获得使塔顶具备纵桥向的弯曲挠性。为此在设计中拟定了上段钢结构一种为纵向独柱形(见图3)和另一种为纵向倒Y形(见图4)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纵向独柱方案,在外形上与边塔形状大体一致。但在最不利加载工况下,钢混叠合面弯矩较大,属于大偏心接触,连接传力所需锚固螺杆数量大,同时又要承受剪切水平力。施工张拉操作复杂难于确保工程质量。纵向倒Y形方案,叠合面处的作用弯矩处于小偏心受力状态,剪切力通过斜腿正交下传,仅以小量螺杆形成构造

3.3主梁结构及支承体系

国内近年来修建的大跨度悬索桥加劲主梁采用扁平钢箱梁已成为常态。但钢桥面出于多种原因而 导致铺装层易于破损,尤其是像武汉市这样四季温差大、高气温、高湿度的地区而言,桥面铺装需经 常维护或大修,既耗费资金又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本设计有鉴于此,决定主桥采用钢混叠合的主梁 方案,力求从根本上提高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主梁的结构方案见图

5。本桥为双向8车道公路桥,

行车道桥面全宽32.5m 。

图5 主梁横断面图(单位:cm )

主梁由中心相距31.2m 的两片工字型钢板梁组成,沿桥纵向每隔

3m 设置一道断面亦为工字型的

横梁,中心处梁高3.0m ,外伸至两片主梁以外,全长 38m 。端部形成流线形边箱,以改善主梁的气动 外形。上面铺设厚度 16cm 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的单向桥面板,通过剪力钉与钢梁的上翼缘板 相连接,而成为整体叠合的梁结构。其用钢量与同等的扁平钢箱梁比,约可节省

35%左右。其制造、

焊接等工艺也相对简单。而由于主梁重力刚度的增大则使全桥的气动稳定性大为提高。

全桥主梁在通过三座主塔处均采取双铰简支,中间设过渡纵梁以调节在行车中的线形顺畅,如采 用全桥连续通过三座主塔,则塔处主梁将出现上翼缘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难于克服的负弯矩拉力,也使 梁端的伸缩变形大为增加,在技术经济上均无优势。钢主梁按节长

15m 进行组装,标号C60厚16cm

的钢筋混凝土板,纵向长 2.5m ,横向按行车宽度等分成两块。预制养生满半年后,先按

4个节间约长

性连接即可,施工质量可靠。中塔塔高高出两边塔 18m ,与边塔在造型上虽不尽一致,就全桥而言或

许更能体现其结构上的景观效果。基于上述情况设计决定上段钢塔柱采用纵向倒

Y 形方案。

中壯丽

as

呼厦龍

itrrt-'ii -T

FT ~fT

J I N , I! J J III , § T i

图3纵向独柱中塔方案(单位:

cm ) 图4纵向人字形中塔方案(单位: cm )

1

12m在预制场与钢梁先行结构性叠合。起吊节段重量约340t。节段吊装就位后,钢梁先行将腹板栓节,

随后焊接上下翼缘板。最后完成全梁的混凝土桥面的节段连接与叠合。混凝土预制板的两端采用厚2cm

的弹性带状垫板,支承在钢横梁上翼缘的两侧,板端相距约50cm,通过伸出两端的纵向钢筋与钢横

梁形成结构性叠合。两侧与纵向钢主梁上的混凝土层,采用预设浅构造缝予以隔开,以保持桥面板仅为纵向支承受力的单一性。

现行的边主梁叠合结构斜拉桥,其受力相对较为复杂。与悬索桥的主梁受力基本不具备对比性。

3.4主塔基础及两岸锚碇基础与施工工艺

本桥江中水下地质情况相对简单,枯水期水深不大,三座主塔墩均采用直径较大的钻孔灌注桩基础。

北锚碇基础中心离汉阳岸防洪堤约120m,北侧与最近一栋超高层建筑相距约150m,锚碇处地基

覆盖层厚度77?82m,其中砾砂层埋深44?47m , 土层密实,层面起伏不大,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可以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地下水与长江水相通,基础结构采用外径66m,内径44.2m的园环形沉井。

井壁厚度10.9m,按园环中心半径27.05m,每隔18。在井壁中开一个直径7.5m的园孔。全部采用园形的目的,使井壁在整个下沉开挖过程中具有拱作用呈受侧向压力的形态,使在混凝土中的配筋量将大为节省。沉井的结构方案见图6。沉井下沉采取使井内水位保持抬高2m不排水吸泥的方法,并辅

以井壁采用空气幕以降低侧壁摩阻力的手段,以尽可能保持周围地层不受影响。

南锚碇基础中心离武昌岸武金堤约160m,周围目前尚无大型建筑等设施。锚碇处地基表层为填

筑土、粉质粘土及细砂层,总厚度约27m左右。以下为微风化白云质灰岩,是支承基础的可靠持力层。

为了确保防洪堤安全和不造成水土流失,决定采用园形地下连续墙作为构建锚碇基础的施工手段。方案情况如图7所示。

图6北锚碇基础

+23.5

mil

J

图7南锚碇基础

3. 5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的技术创新点

本桥在方案设计中不以泰州桥的技术成就而满足,而是因地而异,开扩思路以推进技术发展而求新。前述的种种技术作为,均为达到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节约用料和易于检测维护,保持长寿保命使用为目的。

4.多塔多跨悬索桥的推进与发展

在沿海的宽阔湾口或离岛与陆地之间的海峡上建桥,如果需要桥下具有多向航路或者水中的基础工程相对困难而花费过大,与现有的多座双塔悬索桥其间以锚碇相连接的方式相比,采用多塔多大跨悬索桥的结构方案,可能是在技术上合理和经济上较省,又可以减少桥墩林立的密度和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深水海域建桥的难点:第一是深水基础的施工,第二是上部构造的架设。

在采用较大桥跨的条件下,基础结构因承载要求而使其体型壮大,从而兼顾到具备足够的抗风浪袭击和巨轮冲撞的能力,施工劳力和设备得以集中使用,水上工点数目相对减少。

悬索桥施工在塔墩,锚碇完成之后,开始上部结构的安装作业。首先是在两锚碇之间布设牵引导索跨越各塔。一般是采用水面浮拖的办法,近期已有采用火箭牵引和用飞艇载运等成功事例,既简单而又基本上不干扰水面的航行。布设牵引导索的目的是为了在各跨间构筑空中猫道,为主缆的张挂与编制成型提供作业平台。主缆的空载线形定位后,再以缆载吊机行走于主缆之上进行加劲梁段的吊装就位,至此,悬索桥的结构整体基本形成。在整个施工过程,既不须依靠大型临时辅助设施,也不存在要进行体系转换的操作,其在海上方便施工的安全性与优势,不言而喻。

多塔多跨悬索桥的结构布局,是以多塔支承的连续主缆,在首尾两端加以固定于锚碇,和不一定完全连续的加劲梁构成的悬吊体系。在恒载均匀分布于全桥的条件下,各塔的塔顶不出现顺桥向水平位移。在活载作用下,各塔的塔顶根据其所在位置的不同,都会发生大小不同的顺桥向水平位移,以协调主缆中所承受的水平拉力的平衡。同时各塔的塔身因位移而受剪和挠曲受弯。如果塔身是难于挠曲的刚性结构,则使主缆失去了全连续的传递作用,塔顶鞍座对主缆的嵌固安全性成为问题。势将导致整个系统的解体。各跨加劲梁如采取不完全连续,既可以消除因梁长过大的连续纵向位移和温度变化的过大影响,又可使桥面在活载作用下发生的大幅起伏的负弯矩变形大为降低。

多塔多跨悬索桥的最不利活载的加载条件,无疑是一跨满载,而其余各跨均为空载的极端情况。虽然对于跨度大,桥很长,在日常运营中出现的机率甚微,但从整个体系的长远安全性而言,则是应予审慎对待的问题。研究中以6塔5等跨的桥式为例,在活载单跨满载下,对其与结构行为有关参数(?△、p、k)作出了对比。

6塔5等跨示意图

单跨满载下结构行为对比

(f:向上为负;/:向左为负)

各项数字比值说明了在结构行为上的相关性。其中f、p、k数值的大小与塔结构在顺桥向的挠曲

刚度△密切关连。其计量单位为m/t。

△值如果过大,引起f值的加大,而出现较大的(f/i )挠跨比,但这只是一种静力状态的现象,

并不反映实际的动荷载正常运营状况。从世界上目前已成的众多各类的悬索桥所具有的挠跨比数值来看,大小都有,并无明确的限制。从行车舒适度出发,对因局部活载引起的梁端转角加以控制,则实属必要。△值如果过小,则P值增大而危及塔顶鞍座对主缆的嵌固可靠,即出现k值不足。从已成的

众多悬索桥的经验积累、和泰州桥实际的摹拟试验得出的数据,鞍槽与主缆间的摩擦系数取卩=0.2与

其相应的安全系数取k羽.5应属实际可行。目前在悬索桥主缆的编制工艺中,已普通采用预制平行束股法(PPWS ),其接触的紧密程度,无疑要比已往的空中编丝法(AS)中单丝存在大量的夹接接头

和相互间紧密程度不一等问题大为改善而受力更为可靠。因而将主缆受力安全系数从已往的k=2.5改

用2.2?2.0应属重视技术进步之举。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主缆生产厂家所能做到的拔丝长度和束股编制的工装条件,多塔多跨悬索桥

的总跨长达到5000m左右,似无太多的技术难题。

从计算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塔数与孔跨的多少,理论上可以任意延展而无限制。

目前铁路特大跨度桁式桥梁,采用桥面结构整体化的技术思路的开放与进步,将为多种方式的悬

索桥方案应用于铁路大跨度长桥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基础。

5?结语

建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应仅以结构跨度的大小取得在世界上的排名而满足。

这里抄录著名工程师乔格?西拉斯答记者的警句(载于何处已记不得了):“艺术和技术是不能相互

排斥的。很难想像一个有结构缺陷的建筑却在艺术上是美的。

每个与其最终目标相符合的建筑都是发明。因此,每个从事结构设计的工程师都是发明家。科学家发现的是已经存在的东西,而工程师总是在发明新东西。目前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工程师从不或很少利用这些机会。”

2010年5月31日脱稿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人 们对建筑项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难度增加,这就需要建筑项目设计 人员不断创新设计方法,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以发挥出建筑设计的最大价值。 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做好建筑设计,才能体现出建 筑物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中,很多建筑 物由于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导致建筑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功能障碍,为了 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必须要对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创新。本文主要对现代建筑的设 计创新的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创新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工程对 现代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建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也对现代建筑的设计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应对这一趋势,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应创新设计方法。设计 创新的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认真思考,才能实现方法创新的价值。在现实 生活中,建筑设计师想要进行创新的设计工作,但在建筑设计上却没有相应的创新。随机的创新使建筑功能发生故障,往往忽略了建筑在空间上的差异。为了更 好地发展建筑业,我们必须进行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1建筑结构设计创新的意义 从经济发展的速度上来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从很大程度上是依照设计方 案进行的,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创新上来说,从建筑结构的适应性和耐久性及其安 全性上进行考虑,通俗的说就是建筑结构设计创新不仅要保证其美观性,还要从 实际上考虑,在适用性上要考虑实用性的功能,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同时 也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就是耐久性,也就是保证质量的可靠性,从安全维护 实际上确保建筑施工的工作开展,从选材和施工程序上要得到依据性;最后就是 安全性,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遭受外力的影响,使得在建筑抗 震能力上确保安全稳定性。总而言之,建筑的结构设计创新是对建筑发展有着不 可忽视的作用,以最大的优势来解决和完善建筑行业在未来发展道路的方向。 2现代建筑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建筑物本身具有很多形态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和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对上述这些元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以设计出自然、 得体的建筑。同时,还要根据建筑建设的目的对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建筑设计的 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化价值:当前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建筑的意义更加重要,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建筑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充分的分析,提升建筑物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生活质量;第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开发商投资建筑工程的主要目的,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充分 考虑到建筑的经济效益,通过设计创新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客户对 建筑的需求;第三,安全性。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重点,由于建筑设计跟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以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 安全。上述三项要素均是建筑设计方法创新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只有满足了这些 要求,才能满足居住者和建筑开发商的要求。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3.1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文情怀

创新思维及设计论文

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与设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0测控C1 学生姓名、学号马伟光104827169 指导教师梁彩平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正文 一、机器人的定义及其未来的机器人 二、机器人的发展 三、未来的机器人的结构 四、未来的机器人的特点 五、未来的机器人的功能 六、未来的机器人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未来的机器人 摘要:大二第二学期我学习了《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这一门课,听了老师对“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思维”的讲解,以及培养并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意识及方法,再加上我对机器人有很大兴趣,于是便搜集了一些资料并且加上自己设计的想法写了这篇关于未来的智能机器人论文。 关键词:未来的机器人、智能特点、功能、影响 Abstract: The sophomore second semester I learn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modern design of this course, after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to explain modern design, innovative thinking", as well as to nurture and enhance our awareness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methods,plus I are very interested in the robot, so they gathered some information andadd their own design ideas to write this paper about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t robots. Keywords:The future of robotics, intelligent features, functions, affecting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被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中,而更加智能化,更加全面的机器人也会逐渐地进入我们的视野,渗透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我相信,我们的生产生活将会因为他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正文: 一、机器人的定义及其未来的机器人: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技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未来的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需要太阳能充电,不产生污染,可接受人的指挥,有意识,视觉听觉,有感觉,能进行交流等功能。

现代工业建筑外壳创意设计-谢明哲

现代工业建筑外壳创意设计 谢明哲吴佶骏吴双月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摘要:从工业建筑外壳设计的定义出发,阐述外表皮设计的重要性,并结合重庆江北烟草公司烟草物流配送中心与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区配套厂房两个设计项目,总结现代工业建筑外壳创意设计要点。 关键词:外壳地形信息技术 MODERN INGUSTRIAL BUILDING SHELL CREATIVE DESIGN Xie Mingzhe Wu Jijun Wu Shuangyue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100176, China)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 shell design, the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graphic design, and combining the chongqing jiangbei tobacco company the tobacco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design and the caofeidi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general workshop design two design projects,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 shell creative design. Keywords:V oldemort shell,Terrain,Information technology 1.工业建筑外壳的定义及组成 工业建筑的外壳通常意义上是指工业建筑所有的外围护部分,包括屋顶。 工业建筑的外壳一般情况下是封闭的,以提供一个安全合适的工作空间。 工业生产对建筑的高度以及跨度的要求,使得结构性元件主宰着工业建筑的整体,结构选型、轴线以及柱网的布置成为建筑外壳设计的先决条件。 外墙面和屋顶不仅起着封闭空间建筑的作用,通过采光窗的分布建立了与外界的联系。作为设计师,我们还要为那些在厂房内工作的员工考虑,我们必须考虑相应的采光、防嗮、节能措施。在大的工业建筑中,考虑到窗墙比以及采光效率的因素,我们不得不考虑屋顶采光以解决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屋面作为作为第五立面来处理。 在工业建筑中,生产往往对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噪音)有些特殊的要求,这就使得建筑外壳需要良好的隔热、保温、防噪、通风换气等构造。这时,我们必须结合热工及其它专业,良好、仔细、精确的规划以及建筑外壳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 2.工业建筑外壳设计的重要性 做工业建筑外壳的设计师从一开始就必须对付大量的被认为是限制条件的决定因素。人们通常会认为在这些限制条件下只能形成某种固定样式的外表面特征,它几乎不会给设计师留下任何有创造性的设计空间。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尤其是最近的30多年来的工业建筑设计探索与实践证明了正是由于那些被认为是限制条件的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导致了工业建筑外表皮的多样性,这同时也使得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有了更多的创意与自由度。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工业建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出现的工业形式造就了新的建筑外表。 今天,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的意识已经改变,如何有效利用阳光、空气与水来与环境和谐;如何利用建筑外表面来明确一个企业的属性以及提升公司的形象,这些都使得工业建筑的外壳设计具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挑战性。 研究现代工业建筑的外壳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工业建筑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的建筑设计与技术也应随之相应改变,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3.外壳创意设计要点 不同的工业企业要求不同的建筑外壳,例如生物制药以及电脑芯片的生产厂房要求无尘车间,在这种条件下建筑外壳的设计就不得不满足严格而苛刻的密封接头条件。 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的工作就必须考虑工业建筑这些工艺上的要求,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工业建筑的地域特性以及行业特色。 第一作者:谢明哲,男,1971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国家一 级注册建筑师。 E-mail:xiemingzhe@https://www.360docs.net/doc/a212083796.html, 收稿日期:

现代风景园林创新设计研究分析

现代风景园林创新设计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29T13:42:35.3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作者:陈妍容[导读] 深圳市华森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4 近些年来,采用科学方法提高现代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研究水平成为了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陈妍容 深圳市华森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4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要求,因此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作者通过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区别以及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将生态设计的指导思想与风景园林设计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风景园林设计原则和现代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方法,并从多方 面、多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创新设计近些年来,采用科学方法提高现代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研究水平成为了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一个成功的现代化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不仅需要园林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做好后期的风景园林设计创新方案的制定工作,以此来达到预期的风景园林景观效果和绿化效果。因而,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进行相应的完善和研究,既有利于完善现代化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模式,又能使园林设计人员积极完善设计方案,提升风景园林创新设计的工作效率,进而使其在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1.传统风景园林与现代风景园林区别传统的风景园林与现代化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不同、风景园林景观内容不同、表现形式各异、设计理念和原则等方面。传统的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形式与传统的封建思想理念紧密关联,严重制约着传统风景景观的表现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节能环保生态理念的不断倡导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展,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和规划理念引领着城市设计的方向,这与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已经融入了不同的新文化元素,摆脱了传统的以筑山、理水、种植花木等为主的传统设计方式,呈现出集传统与现代园林之大成的设计风格。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的风景园林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更加重视对土地的分析、设计、规划、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并且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朝着科学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2.现代风景园林功能价值现代风景园林集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功能价值于一体。现代风景园林工程的创新设计应当具备独特的条件,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当通过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对象进行有效地划分和分解,实现对风景园林景观整体的科学规划,实现对现代风景园林景观创新设计各个环节的工序进行科学划分。这有利于提升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单位还应当优化风景园林景观创新设计的班组配备,不断提升风景园林的设计质量,进而有效推进风景园林创新设计的可持续性和均衡性发展。 [1]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的创新设计特点有明确的风景园林设计分工,能够有效缩短风景园林的设计时间,实现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实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技术的优化,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保障风景园林创新设计的整体质量,确保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高效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人员还应当不断优化景观项目管理手段,降低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成本,提高风景园林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作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项目最为重要的工艺,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积极总结实践经验,优化风景园林创新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风景园林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实现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费用的有效节约,最终实现风景园林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3.现代风景园林创新设计分析3.1传统与现代风景园林特征相结合现代的风景景观设计主要解决与一切有关户外空间设计相关的建筑与建筑、与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要将现代人的生活与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相结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城市社区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因而在进行现代化风景园林景观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应当做好充分细致的筹划策略工作,全方面应用风景园林设计技术和园林艺术手段,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综合考虑地形环境、树木花草、人文景观、交通线路布局等因素。景观设计师在进行生态设计时还应当结合生态设计的特点,综合考虑土地城市布局、人口数量、资源、能源等因素,合理规划人文景观的布局和景观设计方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发挥现代风景景观的美学、生态和游憩等功能和价值,努力营造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布置相结合的创新设计途径,实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完美结合。此外,在进行现代化风景园林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园林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结合相关的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建筑等领域中与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综合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艺术的各个方面,有效处理好风景园林艺术设计技术手段,实现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的相和谐的完美画面,构建生态良好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科。[2] 3.2借鉴西方风景园林设计优势,加以科学创新西方风景园林设计主要呈现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的发展趋势。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借鉴西方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将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理念引入到中国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在学术界和社会实践单位基于其不同的行业认知对园林生态设计进行的深入的定义,这有利于实现我国设计人员对风景园林景观生态的一致认同和共识。从地理学角度、生态学角度和美学角度来讲,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的概念比较宽泛,具体包括人体之外的一切客观存在,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如,园林建筑、人造湖泊等人文景观。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讲,现代风景园林景观具有愉悦人身心、拓宽人们视野、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等功能。从人居学的角度讲,现代风景园林景观本体集生态美、艺术美和视觉美于一体。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视觉感受。现代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本质是对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和系统性的结构之间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进行具体的联系,努力实现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推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尤其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维持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结构和系统功能的稳定统一,增强生态景观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进入一个能量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朝着科学化、环保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4.结语

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论文

结课报告 姓名:王陈学号:126515 班级:信计C122 我为我校北辰西区综合楼建设出谋划策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西区综合楼位于校内西区食堂旁边,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基底建筑面积和食堂差不多。 我眼中的综合楼,我觉得应该共3层,属多层公共建筑。和食堂建筑高度相同,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防震度设置成这样是因为学校建筑会比一般建筑每层都高很多,所以结构会相对来说显得不够稳定,防震度高一些更加稳固。外形和食堂一样,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毕竟对称才是最美。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为3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使用年限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太短会浪费资金,太长会发生房屋老化,产生安全隐患。 耐火等级为二级,每自然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两部疏散楼梯,方便产生安全隐患后更容易疏散群众,消防设施配备完全,方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该工程各给水立管均采用管压直供,上行上给。室内给水干管、支管和立管均采用PP-R管,热熔接口;排水立管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内螺旋管及配套连接管件,丝扣连接,立管三通采用导流消音三通,首层立管检查口以下排水管道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不锈钢带连接,排水户支管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粘结;消防采用镀锌钢管,用沟槽式或丝扣连接,消火栓暗装,楼层配置磷酸胺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照明:工程电源由市政低压电线直接进入学校综合楼总配电房,

电缆进户线埋地敷设,采用三相四线供电,电压380/220V。各层室内照明、插座采用PVC管沿天棚、楼板或墙内暗设。工程照明器具包括吸顶灯和荧光灯。电气及防雷接地:该工程的电气接地采用TN -S系统,防雷接地在屋面采取避雷带、避雷带,利用柱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基础内主钢筋辅以扁钢通长焊接作接地体。弱电系统:该工程的弱电部分包括广播、电视、电话及宽带网络等系统,各系统线路均穿管沿墙及结构现浇板(现浇板带内)暗敷,户内支线穿管2-3根穿PC15,4-6根穿PC20,各电源插座线路均为3根。 主体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楼梯间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防止雨水侵蚀,外体结构脱落,影响美观或产生安全隐患。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必须具备完整的各种配套材料,其性能应能满足国标02J121-1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并按图集的构造要求和有关的施工技术规程精心施工;选用的保温系统产品应经过法定检测机构对该系统产品的粘结强度、耐冻融等项目进行检测并认定合格。北方的冬天很冷,保温系统必须完善,同时室内暖气供应设施需完善。工程质量要求为合格工程,毕竟安全第一,方方面面为学生考虑。 综合楼旁边要预留一定的空间,设置改造成为停车区。小轿车停车位少许,有几个就行了,自行车停车位多设置一些。因为学生对于自行车停车位需求更多一些,多设置一些自行车位可以防止自行车乱放,更加容易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减少自行车的丢失。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学生高密度集中,校区开放程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处理各校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提升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提升》课程培训方案设计 【培训目标】 学习如何通过创新思维,解决运用传统思维无法解决的问题,更快、更多、更好地决策;把创新思维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形成创新管理思维体系;系统的讲解创新管理的概念和战略,通过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分析,进一步评估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指明今后的行动路径,提高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质量。 【培训对象】 公司骨干 【培训时间】 2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创新思维转变与创新潜能挖掘 一、创新思维概述 1.案例:一场有关创新思维的讨论 2.创新思维的概念与应用 3.企业发展中成功创新的案例 二、思维深处的障碍 1.要突破自我设定的思维框框的束缚 2.要突破他人设下的思维框框的束缚 3.学会拓展思维和视野,要看到某一范围以外更大的空间

4.熟悉、遵守并充分利用游戏规则 5.要破除一个问题只有一个解决途径的一对一的思维模式 6.遇到困难时,应当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养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7.冲破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 8.观念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 9.对创新思维最大的束缚就是观念陈旧 三、弱化思维定势 1.头脑风暴练习:图中是什么? 2.思维定势如何形成 3.如何弱化思维定势 4.善于“非常规思维“ 四、建立批判性思维 1.头脑风暴练习:看一看 2.问题意识 3.没有发现问题,是管理中的最大问题. 4.敢于面对问题的本质 五、学会多元思维 1.头脑风暴练习:小县城的风波 2.善于发散思维 3.破除“单一思维” 4.进行多元化思考 六、学会变通思维

1.头脑风暴练习:你看到的是谁? 2.弱化“直线思维” 3.转换视角,学会另眼看事物 4.利用“鲶鱼效应”——消减“疲钝效应” 七、锻炼开阔性思维 1.拓展视野:史波力与旅行车 2.努力削减“一点思维” 3.头脑风暴练习:曲别针的N种用途 4.要到传统功能之外寻找功能 5.要到传统规矩之外寻找规矩 6.要到传统办法之外寻找办法 八、创新思维的路径 1.苹果与乔布斯的创新思维理念 2.自我创新思维实验 3.经营思维创新 4.管理思维创新 5.销售思维创新 第二部分:新业务、新技术、新研发项目创新突破实现 一、新业务、新技术、新研发项目创新的新认识 1.创新和创新理论的新概念、新演变 创新的概念界定 创新的理论演变

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历史与研究

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历史与研究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建设的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洲际之间、海峡两岸和陆岛之间迫切需要修建大跨度,特大跨度或超长跨度桥梁[1]。我国渤海海峡跨海工程、长江口越江工程、珠江口伶仃洋工程以及琼州海峡工程,为了避免深水基础施工的困难和高昂的造价,满足超级巨轮通航要求,需要修建1000m以上甚至2000m以上的超大跨度桥梁[2]。作为后本四联络线的架桥设计,日本计划在东京湾、纪淡海峡、伊势湾等地进行横跨海峡的设计,其规模是超越Akashi-kaikyoBridge的超大跨度桥梁。欧洲和非洲之间隔着地中海,其西部最窄处为直布罗陀海峡,从西班牙到摩洛哥,修建一座大桥,把两大陆连接起来是很有必要的[3]。悬索桥是目前跨度超过1000m时最优可选桥型之一,从学术研究来说,大跨度悬索桥的研究是当前桥梁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2.悬索桥结构特性及发展阶段 悬索桥是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类型,主要由大缆、桥塔、锚碇、加劲梁和吊索组成。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由于其主要构件大缆承受拉力,材料利用效率最高。因此悬索桥是目前跨度超过1000m时最优可选桥型之一,并且认为在600m以上的跨度同其它桥型相比也具有很强竞争力。悬索桥的发展具有几个重要里程碑:(1)弹性理论的建立与BrooklynBridge的建成。(2)挠度理论的建立,GeorgeWashingtonBridge的建成以及人们对大跨悬索桥重力刚度的认识。(3)TacomaNarrowsBridge风毁事件,桥梁风工程学科的建立。 (4)SevernBridge的建成,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广泛应用。(5)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大跨度悬索桥有限位移理论的建立。 2.1悬索桥弹性理论 1883年跨越纽约东河的BrooklynBridge建成通车,设计者是天才的桥梁设计师JohnARoebling。由于高强碳素钢丝的使用和空中送丝法(aerialspinning)大缆施工技术的确立,该桥的跨度一下提高到486m。这两项技术是现代悬索桥发展的基础,所以BrooklynBridge 被大家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悬索桥。1903年建成的WilliamsburgBridge,分跨284m+488m+284m,规模与BrooklynBridge相当,当时的计算理论为弹性理论。 2.2悬索桥挠度理论 1888年,奥地利的Melan教授提出了适用拱桥和悬索桥一类结构的挠度理论,并于1906年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以后由Steinman和Timoshenko等对挠度理论予以发展,立即促进了悬索桥的长大化,使得悬索桥的跨度一下子突破了1000m大关。纽约GeorgeWashingtonBridge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跨悬索桥,分跨186m+1067m+198m。该桥的设计者第一次认识到了大跨悬索桥重力刚度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来订正“挠度理论”的分析结果。 2.3TacomaNarrowsBridge风毁事件与桥梁风工程学科的建立 1940年7月1日,由L.Moissief设计的位于美国华盛顿州主跨853m的TacomaNarrowsBridge建成通车,为了达到节省目的,设计者采用高度很小的板梁作为加劲梁,该桥的跨度与梁高之比为350,而在这以前对于这样的跨度规模,其跨高比为70。1940年11月7日,在19m/s的八级大风作用下发生强烈的风致振动,导致全桥倒塌。这一事

机械常规设计、现代设计、创新设计

机械设计方法论述及展望 【摘要】基于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方法的不断更新,本文简要阐述了各种机械设计方法的特点及基本规律,并结合具体的实力来说明其具体的应用。此外,本文还对各种设计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使我们对各种设计方法有了基本的掌握。 【关键词】常规设计,创新设计,现代设计,设计方法,应用 一、引言 机械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一直在人类发展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从某种程度上把人类从繁重、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娱乐、科研等活动。 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当然离不开机械设计,而设计必然与设计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在进行机械设计过程中发现机械设计其实存在一些共同的地方,而这些共同的地方就构成了机械设计方法。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了解三种机械设计方法。它们分别是常规设计、创新设计和现代设计 二、常规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已有几百年的实践历程,形成了一些常规的机械设计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理论设计方法 理论设计是根据长期总结出来的设计理论和实验数据进行的设计。理论设计可以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部分。 (1)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按照已知的运动要求、载荷情况及零部件的材料特性等,经过计算确定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如转轴的强度、刚度计算等。 (2)校核计算 校核计算先根据类比法、实验法等方法初步定出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再用理论公式进行校核。它多用于结构复杂,应力分布情况复杂,但又能用现有的应力分析方法(以强度为设计准则时)或变形分析方法(以刚度为设计准则时)进行计算的场合。 理论设计方法一般可以得到比较精确而可靠的结果,重要的零部件设计大都选择这种方法。 2.经验设计方法 经验设计是根据使用经验而归纳出的经验关系式,或根据设计者本人的工作经验用类比的办法进行的设计。经验设计方法适用于一些次要的零部件,或者对于一些理论上尚不够成熟的,或虽有理论但没有必要用理论设计的零部件设计。 经验设计方法对那些变动不大、结构形状已经典型化的零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对于箱体类零件、机架类零件、传动零件的各种具体结构要素的设计就可以采取经验设计方法。 3.模型实验设计方法 模型实验设计是对于一些尺寸巨大而结构又很复杂的重要零件,尤其是一些重型机械零件,为了提高设计质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在模型实验设计中,把零部件或机器做成小尺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现代建设设计水平的提升。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推崇创新的行业,但长期以来,由于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受一些传统思维方式和设计思路的影响,其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缺少活力,固守着传统的条条框框,使作品缺乏新意。文章从建筑的特性及建筑设计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的抽象性新思维,并进一步对现代建筑创新性新思维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建筑设计;抽象性;创造性 前言 建筑设计行业属于创新,而且也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学科,所以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设计师具有创新的思维,在作品上不断的求新。但在日常部分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往往能够发现设计师创新的意图,但其实际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为了片面的追求创新,不仅导致空间使用上存在着差异性,而且会利用某种特殊来套用在不具有类似性的建筑类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感觉达到了精神要素创新的目的,但却对建筑的功能性、经济性和效率性都存在着忽视的情况,存在着大量的无效用空间,而且结构形式上也存在着复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设计者对创新思维的理解性缺乏,对其内在机制和逻辑理解力较差,从而导致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无论在功能上还是视觉效果上都存在着效果不佳的情况。 1 建筑的特性及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对建筑设计的特性进行衡量时,可以从思维的层面和艺术的角度两方面来进行考虑,建筑设计不仅是设计规则和组合技能的运用,由于设计是由人的大脑来进行完成的,所以其会将大脑内已有的和可以组合的东西进行运用,从而使建筑设计的诸要素能够达到某种均衡性。而建筑设计需要具有实用经济,这与其他诸如绘画之间的艺术在制作上所耗费的代价是无法进行比较的,但在设计过程中,受到资源有限性的制约,所以大部分建筑在设计时都会以实用经济作为其第一原则。 2 抽象性新思维 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与“机械”思维的方式和形象思维作为实现的途径相结合而达到创造思维的目标。抽象思维是指“脱离了具体事物的事物关系结构的符号式逻辑表达”。 2.1 创造性新思维与格式塔结构维度 所谓创造思维,其实是基于内在格式塔结构维度相似性的新的联结、组合与赋予新的认知对象的思维。当二者相匹配时(即认识能完满地表述客观事物时),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课程方案设计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课程方案设计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紧紧围绕创业学院培养“多维度复合型应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在进行创业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思维素质,为今后创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就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课程的宗旨,通过介绍创新思维的技巧和方法,阐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并为学生构筑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开发的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实践为主线,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习创新的基本方法,重点在于将其尝试应用于企业的运营中,从而令学生重视创新,激发其对创新的兴趣,助其积累创新的经验,提高创新的能力。 四、重、难点章节 (一)第三章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学习商业模式图,令学生了解并建立系统化的思考模式,掌握在企业发展中,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二)第四章组织与制度创新 令学生了解企业业务的并购、剥离的原因和意义,思考自己商业计划书中的业务是否有在组织与制度方面创新的必要,并通过SWOT方法分析(不)必要的原因。 (三)第五章产品与技术创新 从商业模式图中的“价值主张”出发,训练学生运用SCAMPER创新技巧,养成有“方向”地进行创新思考的习惯。 (四)第六章市场与营销创新 训练学生在商业模式图的右半边——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策略方面,应用创新技巧。引导学生分析、思考SK-II如何创新地进行了市场营销,使自己跻身高端品牌,并通过模拟市场,让学生对自己商业计划中的产品进行班内/小范围推广营销。 五、课程内容学时分布

六、整体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前教学准备的要求 1、关注学生知识水平 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可通过查阅学生的班级平均成绩和班级及学生的社会活动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想意识有初步的了解。 2、熟悉教材、教案 授课前充分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预先设定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和应具有的实践技能。 3、准备好充分的教具 本课程为实践课,上课前须准备好所需的各种物料。如PPT、视频、案例等。 (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论文

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创新 摘要: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生产起到功不可没的推动作用,而工业建筑以建筑物的形态作为工业生产载体,直接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工业建筑施工技术与工业生产对人类社会推动的作用是同宗一脉的。为了升华工业建筑的社会贡献值,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要在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推陈出新,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理念与手段,引导工业建筑施工朝着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工业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将从工业建筑施工的桩基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和防水技术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这三种重要施工技术手段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方法,对于相关的工程施工,可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现状技术创新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ve helped push, and industrial building to building form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carrier, and directly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refore,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promote human society is the role of a pulse of their father. in order to sublimate industrial building social contribution valu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new, by introduc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探讨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技术

探讨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08-10T13:12:28.06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作者:郑东平 [导读] 随着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大跨度悬索桥的数量不断增加。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摘要】作为公路桥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悬索桥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和运行后的各项性能,首要任务是要保证悬索桥的施工质量,要求公路桥梁施工企业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和悬索桥施工管理。 【关键词】悬索桥;施工;技术 1引言 随着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大跨度悬索桥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沿海地区或大型河流的大跨度悬索桥相比,大跨度悬索桥有许多不同的设计或施工技术。例如,加强梁的安装技术是完全不同的。 当在河流或海面上架设悬索桥加固梁并具有良好的导航条件并能够驱动大吨位船舶时,通常可以选择平坦和开放的地点来制造加强梁,然后使用大吨位船舶来将制造的加强梁段输送到桥梁。在安装位置下方,使用电缆葫芦垂直提升。如果没有良好的导航条件,很难将这种方法用于山地悬索桥。主要原因是加强梁段不仅重,而且段的重量通常超过100吨,尺寸巨大,平面尺寸超过10米。几十米之间;如此大的加强梁难以通过陆地运输,并且更难以直接在要安装的位置下方运输。因此,山地悬索桥一般需要在桥梁附近设置加固梁制造厂,以避免大截面加强梁的陆地运输,并解决桥梁位置加强梁的运输安装问题。 悬索桥的优点:交叉输送能力强,主梁截面形式不受跨度影响; 结构灵活,无地形限制; 结构力很明显; 大吨位缆索起重机的应用。 缺点:需要解决大吨位和大型部件的运输问题,如鞍座等部件; 钢箱梁加工现场和现场运输; 钢箱梁安装; 复杂气候条件下的钢箱梁的焊接。 2概述 2.1 工程概况 Pulit Bridge的总长度为1044m,桥梁跨度为4×40mT梁+ 628m吊桥+3×40mT梁+3×40mT梁,桥面为双向四车道[1]。 Prelit Bridge的主桥是双撑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电缆跨度为166 + 628 + 166m,跨度比为1/10,两根主电缆水平排列,主电缆跨桥中心为26m。吊索与桥梁之间的标准距离为12m,主跨分为8.1 + 51×12 + 6.6m,钢箱梁高3m,梁宽28.5m,标准梁140t,主塔是龙门架。框架结构,高塔柱153.5m(低塔柱高138.5m),塔柱设有上,中,下预应力混凝土等高箱梁,主塔基础为帽桩基础结构(桩柱直径)距离嵌岩桩为3.0m,两侧的锚固形式为隧道锚,而宣威岸采用重力锚的形式。有关桥式布置,请参见“图1 Pulit Bridge的总体布局”。 图1 普立特大桥总体布置图 2.2 主索布置 悬索桥施工电缆起重机一般需要设置两套主电缆。两组主缆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吊桥主缆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大于吊桥主缆的横向距离。影响两根主缆横向间距的主要因素是加强梁的提升方法。如果加强梁没有在已经竖立的梁截面下方抬起,也就是说,当加强梁从两排的两端连续抬起到中跨方向时,电缆的两根主绳索起重机一般布置在主电缆内部,当然可以放在主电缆的外面。当电缆葫芦的主电缆布置在吊桥的主电缆外部时,不仅需要安装大型吊具,而且支撑主电缆的塔需要支撑在吊塔的外侧。墙体通过塔顶部的坚固嵌入部分,因此电缆葫芦主要电缆一般布置在主电缆内部。如果吊起当Cheng中的加强梁需要通过竖立梁段以下时,那么吊索必须将吊车的两组主绳索布置在吊桥的主缆外。 缆索提升机的每根主缆通常由多根钢丝绳组成。例如,鹅公岩大桥和四渡河大桥的电缆葫芦由8 056根钢丝绳组成。北盘江大桥各组主缆为12根,由52根钢丝绳组成,龙江大桥由根部为060的钢丝绳组成。当多根钢丝绳形成一套主钢丝绳时电缆,为避免主绳索不一致造成的不均匀力,主电缆通常串联连接。 2.3 施工难点 (1)锚地地形危险,深谷高差大,地质复杂,开挖难度大,桥梁处于高地震带。需要斜坡保护。锚固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很大,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 (2)大跨度200t电缆起重机的建设,监测和维护是困难的。 (3)普里大沟峡不通航,不具备钢箱梁运输条件。钢箱梁只能安装大跨度电缆葫芦,钢箱梁难以竖立。 (4)桥所在的峡谷风较大,雨季较重,周期较长。 3 方案概述 电缆塔架及基础:大直径桩基钻孔灌注桩的方法。盖子的大体积混凝土由大型钢模层压。塔式混凝土由爬模铸造,梁用钢管桩浇铸到位。垂直提升由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升降机用于运输和混凝土泵送。 锚杆:基坑主要采用机械挖掘运输车辆挖掘,人工辅助开挖方法,硬岩层采用浅层爆破法,草坡采用拱坡防护草,基础网喷防护。锚体分层并放置在一个街区内,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江主席江总书记讲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他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 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你看,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创新思维,思维有很多很多种形式,创新思维是其中一个。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

的这样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叫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性思维,。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用它,大量的创新思维被埋没了。比如小孩、小学生问老师,老师,天上有一个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太阳?老师说,瞎说。“国无二君,天无二日”,怎么会两个太阳。完了,小孩的创新思维就被泯灭了,天上可能就有两个太阳,五个太阳。宇宙无限,银河系太阳系可能有很多,这个创新性思维就被埋没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平常人他是传统性的思维,常规性的思维占主导,所以它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 创造力的发挥要无所畏惧,有所畏惧,他的创造力出不来,同学们,有个中学数学老师高中数学老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布置了四个题。同学们唰唰唰唰在黑板上写个四个家庭作业,让大家回去做。这个同学回家做第一道,很轻松做出来了。第二个题稍微难一点,也做出来了。第三道题确实有点难,做了不到一个小时做出来了。第四个题他怎么也做不出来,他说今天怎么搞的,我的题应该都做出来,做不出来啊。使劲做,直到东方发白,熬了一个通宵,做出来了。第二天给了老师,老师,我的家庭作业做完了。老师第一个打勾,第二个打勾,第三个打勾,第四个虽然也打勾,但是打得非常凝重,打勾。老师惊呆了,哇!你怎么把这个题做出来了!因为老师他没有注意,顺便把一个世界难题写在黑板上,世界上都没有人能够解答的,这个同学他结果一下子给解出来了。你要是在黑板上说,这是世界难题,全世界是没有人能解的。那个同学下去,挨都不挨它。无畏才能创造,无所畏惧,那这个环境我们有了。第二,要积极开发

浅谈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浅谈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发表时间:2018-09-03T16:15:18.0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隆芳莉[导读] 公共建筑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所建设的,用来服务社会和大众,主要包括办公类建筑、商业类建筑。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公共建筑设计最能体现建筑设计师的技术水平。目前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但要想在设计中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强设计的创新。而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地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引言:公共建筑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所建设的,用来服务社会和大众,主要包括办公类建筑、商业类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交通建筑等等。而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现已成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对于提高我国公共建筑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1.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的建筑设计创新具有重大影响。在这种科技及技术的支持下,才使得在公共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构思方面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者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种类的软件构建设计模型。 1.2风险性和首创性首创性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二是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而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的创新往往具有很多不定性的风险,在使用新技术时,其理想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不仅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不能确保成功率,另外在资金投入中都比较大,耗时长,设计难度也比一般民用建筑高。 1.3标志性和地域性公共建筑设计服务目标群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不能独立于群众的审美而存在。不同地域,不同自然和人文环境,其设计的风格也有很大不同。所以设计的公共建筑是否能够与当地的社会民俗文化充分融合,是否符合当地普通大众的审美观念,也是公共建筑的价值体现之一。 2.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2.1结构技术创新结构的构造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制约和促进建筑形态创新的主要因素。通过结构进行的公共建筑形态创新主要包括发挥技术极限、挑战重力的结构形态;运用结构特性、营造动感的结构形态和展示设计内涵,塑造细部的结构形态三种形式。 2..1.1挑战重力的结构创新一直以来人们都以建筑的稳定与坚固为首要条件,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地球的引力,也就是重力。挑战重力始终是建筑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如古罗马的万神庙创造的巨大穹顶就是古代建筑师挑战重力的结果。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建筑形态的塑造,这种转变,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表现的愈加明显。到了2010年,这种情况被迪拜塔以828米的惊人高度推向了顶峰。 2.1.2营造动感的结构创新对于人们的心理上的要求,在建筑方面,我们一直都会尽量避免松散、摇摆和带有弹性的结构形态。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不再钟情于稳定的结构形式,为了迎合新潮流而制造建筑结构的动感,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场地鸟巢就是最好的例子。 2..1.3塑造细部的结构创新无论是哪个时期,人们都表现出对细部的追求,这种冲动来源于对理性力量的崇拜,这种来源于人类内心意识的力量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例如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他就是一个使用结构对建筑的细部进行刻画的典型实力。他以一种间接、精确的设计方式,对建筑的细部构件进行提炼,在每一个细部处理与节点连接上都进行精确的推敲。这使密斯的作品具有一种精致、高雅、纯净的美,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塑造建筑细部结构的完美典范。 2.2生态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共建筑的使用,面对公众人群,其使用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其附近人群的健康水平。 2.2.1生态自然的绿色空间由于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使用过程都会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之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室内生态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的生态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2.2.2巧多样的采光技术从原始时代开始,人们对光线已有一定的要求,更不用说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不满足与单纯使用窗户来采集和控制光线,尤其是在人流密集,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单纯的窗口结合传统电灯采光不但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利于节约能源。因此新型的公共建筑设计在采光技术上进行改革,既利用自然光线,节约能源,又不能完全受自然光线的限制,要对自然光线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公共建筑设计的采光创新。 2.2.3节能健康的自然通风现代人基本上都有“空调病”,因此,在满足人体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能源消耗,利用自然的能量来为建筑内部通风,是公共建筑设计生态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手段不但结合了环境效益和经营效益,更为建筑内部的人们提供了自然的空气环境,同时也为公共建筑的形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建筑语汇。 2.3材料技术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