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 checkmate 032

合集下载

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

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

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杨路; 王燕【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20【总页数】5页(P2364-2368)【关键词】EGFR突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作者】杨路; 王燕【作者单位】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00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进入了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时代。

据报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 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在白种人中的发生率约为15%[1],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0.3%~64.5%[2-3]。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可以直接作用于EGFR基因并抑制肿瘤的发展。

多项Ⅲ期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与传统的含铂双药联合化疗相比,无论是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达克替尼)还是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均可以明显提高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并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4-9]。

但是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情况,其中约50%的患者会出现EGFRT790M突变[10]。

对于一代/二代EGFR-TKI治疗后未出现EGFR 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以及三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的晚期NSCLC患者而言,治疗方法是有限的,传统的化疗占据主要地位。

因而,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耐药后的治疗策略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难题和巨大挑战。

免疫治疗的机制与未来ppt课件

免疫治疗的机制与未来ppt课件

号,抑制T细胞的杀伤功能
✓ T细胞增殖 ↓
✓ 细胞因子生成 ↓
✓ 细胞毒性 ↓
1. Anagnostou VK,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5;21(5):976-84.
2. Pardoll DM. Nat Rev Cancer. 2012;12(4):252-64.
3. McDermott DF, et al. Cancer Med. 2013;2(5):662-73.
特异性蛋白 识别
肿瘤治疗中的免疫治疗,通常指的是适应性免疫
巨噬细胞等
B细胞,Th,Tc 细胞等
肿瘤细胞的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即肿瘤细胞 产生和生活的内环境,其 中不仅包括了肿瘤细胞 本身,还有其周围的成纤 维细胞、免疫和炎性细 胞、胶质细胞等各种细 胞,同时也包括附近区域 内的细胞间质、微血管 以及浸润在其中的生物 分子。
抗体生成
• Treg(调节T细胞): 抑制其他淋巴细胞活性,调控免疫应答
T细胞的功能受多种因素调控
T细胞功能受协同刺激信号和协同抑制信号共同调控1,2:
协同激活分子
协同抑制分子
免 疫 检 查 点
• T细胞活化后需进行负向调控,以控制免疫 应答的程度及持续时间
• T细胞同时表达多种协同刺激分子和协同抑 制分子,共同调控T细胞活性
免疫联合免疫—PD-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
树突状细胞
Signal 1
MHC
TCR
Signal 2
CD28 B7
T 细胞
淋巴结
Inhibitor of signal 2
Anti-CTLA-4 Ipilimumab Tremelimumab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PPT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PPT

FDA批准与NCCN指南
FD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 NSCLC成人患者。
NCCN指南更新
2024年8月,NCCN指南将度伐利尤单抗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纳入推荐,加速 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
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免疫治疗或将成为改善可切除 NSCLC患者预后的关键策略之一。
安全性与生活质量考量
03
KEYNOTE-671研究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不仅提升了治疗效
果,同时维持了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未降低其生活质量指标。
晚期NSCLC一线免疫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
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在晚期NSCLC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 价值。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
03
ADC药物研发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在临床研究中还需不断优化免疫单 药治疗及ADC+免疫等联合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方案优化
ADC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
随着ADC技术的发展,其在NSCLC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
免疫单药治疗与联合化疗的优化
在围手术期和晚期NSCLC的治疗中,如何平衡免疫单药治疗与联合化疗的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是当前 研究的重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NSCLC治疗中的 地位
随着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免疫治疗已 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重要治疗 模式之一。
抗体药物偶联物与 双特异性抗体的应用 前景
抗体药物偶联物和双特异性抗体 的出现,为提高晚期NSCLC患者 的生存率提供了新的策略,并展 现了与免疫疗法联合应用的潜力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_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_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

!M"!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赵晓辉,姚全军,黎海亮,胡鸿涛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郑州450008摘要:我国肝细胞癌患者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系统治疗。

本文介绍了从索拉非尼、仑伐替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再到免疫治疗的异军突起———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获批一线治疗方案,同时TACE联合靶向和/或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些都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存预后。

但是,想要真正改变中晚期肝癌预后的问题,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癌,肝细胞;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化学栓塞,治疗性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300410403);2022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留学人员科研择优资助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Wjlx2021334)Advancesinapplicationof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combinedwithtargetedtherapy/immunotherapyinad vanc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ZHAOXiaohui,YAOQuanjun,LIHailiang,HUHongtao.(DepartmentofMinimallyInvasiveIntervention,TheAffiliatedCancer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CancerHospitalofHenanProvince,Zhengzhou450008,China)Correspondingauthor:HUHongtao,huhongtaogy@163.com(ORCID:0000-0002-5432-4014)Abstract:Mostofthe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inChinaareintheadvancedstageatthetimeofdiagnosis,andthetreatmentmethodsforHCCmainlyinclude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andsystemictherapy.Thisarticleintroducesthetargeteddrugsrepresentedbysorafenibandlenvatinib,andtheemergenceofimmunotherapy.Atezolizumabcombinedwithbevacizumabhasbeenapprovedasthefirst-linetherapyforHCC,andmeanwhile,studiesonTACEcombinedwithtargetedtherapyand/orimmunotherapyhaveachievedasatisfactorytreatmentoutcome,whichbringsbettersurvivalandprognosisforpatientswithadvancedHCC.However,morestudiesareneededtosolvetheissuesrelatedtotheprognosisofadvancedHCC.Keywords:Carcinoma,Hepatocellular;TargetedTherapy;Immunotherapy;Chemoembolization,TherapeuticResearchfunding:HenanProvinci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GeneralProject(212300410403);2022HenanProvincialDepartmentofHumanResourcesandSocialSecurityResearchScholarshipforOverseasStudents;HenanProvincialMedicalEducationResearchProject(Wjlx2021334)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12.033收稿日期:2022-04-11;录用日期:2022-06-15通信作者:胡鸿涛,huhongtaogy@163.com 从2007年索拉非尼获批作为肝细胞癌(HCC)一线系统治疗药物[1-2],到2013年FOLFOX4化疗方案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肝癌的系统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患者的生存获益仍不理想,总生存期(OS)仅6.47个月[3]。

肺癌免疫治疗进入2.0时代了吗

肺癌免疫治疗进入2.0时代了吗

肺癌免疫治疗进入2.0时代了吗陆舜;晋悦萍【摘要】肺癌作为世界范围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除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如今也占一席地位,成为不容忽视的治疗策略.随着更多临床和基础研究发表,新免疫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文章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精准筛选人群与耐药机制探索等方面进行介绍.%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has named immunotherapy 2.0 as the advance of this year recently .This se-lection is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amazing progress achieved by the immunotherapy agents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worldwide .Immunotherapy , along with traditional treatment strategies such as chemotherapy , radiation 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 provides patients of lung cancer with more possibilities .The new era of immunotherapy seems irresistible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7(030)011【总页数】4页(P1128-1131)【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精准医学【作者】陆舜;晋悦萍【作者单位】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人类对肿瘤免疫系统的研究已逾百年。

肺癌免疫治疗2024医学PPT课件

肺癌免疫治疗2024医学PPT课件
02 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在晚期肺癌中 的效果有限。
03 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和免疫状态差异大,需要个 体化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原理与优势
01 免疫治疗原理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 细胞。
02 免疫治疗优势
具有持久性、针对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可与传统 治疗手段联合使用。
不同分期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早期肺癌患者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患者,免疫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降低复 发风险。
晚期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与化疗、放疗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复发或转移性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策略及效果评估
发和学术交流。
国内交流
中国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学 者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
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患者教育与支持
国内外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 学者积极参与患者教育和支持工 作,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认知 度和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
升。
04
肺癌免疫治疗安全性与副作
类型的副作用,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炎、抗
过敏、保护脏器功能等。
对于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止 免疫治疗,并给予积极的对症
支持治疗。
加强多学科协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01 患者教育
02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免疫治疗的目的、过程及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类型及表现
免疫相关性肺炎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 发热等,需密切关注患者 呼吸功能。

免疫超进展

免疫超进展

免疫治疗超进展近年来,以抗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瘤种中均表现出不错的疗效,在治疗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由于免疫治疗独特的作用机制,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也与传统治疗不尽相同。

部分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会出现影像先进展再缓解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假性进展”,这一现象促进了iRECIST评价标准的诞生,用于免疫治疗疗效的评估。

也有部分患者在免疫治疗后出现肿瘤快速进展现象,称为“超进展”,不过,超进展也不是免疫治疗所特有,化疗和靶向治疗也有超进展的报道。

超进展的定义在2016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会议上,免疫超进展的研究首次被报道,当时一份不太显眼的壁报提出“Paradoxical progressive disease”(PPD)这一概念,并使用肿瘤生长速率(TGR)>50%来定义PPD,TGR则主要通过免疫治疗前后CT扫描测量的肿瘤大小改变,以及发生这些变化所用时间来进行计算。

随后古斯塔夫·鲁西研究院的Champiat团队明确提出了超进展(HPD)这一概念,在这之后,很多学者都对超进展现象进行了报道,并将其定义进行补充和完善。

目前,比较全面的超进展定义如下,在免疫治疗后肿瘤进展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在免疫治疗中,肿瘤进展时间小于两个月;②肿瘤负荷相比于基线期增长超过50%;③免疫治疗后肿瘤生长速度超过之前速度2倍以上。

超进展的发生率及预后超进展的发生率在不同的肿瘤类型及不同报道中有较大差异,目前报道在4%~29%之间,该差异除了与瘤种有关,可能还与研究中超进展的定义不同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超进展发生率最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自古斯塔夫·鲁西研究院的Ferrara团队,该团队回顾分析了法国8家中心的406例免疫治疗患者,发现NSCLC患者免疫治疗超进展的发生率为14%(56/406),是化疗组患者超进展发生率的3倍(5%,3/59)。

浅谈肿瘤的免疫治疗

浅谈肿瘤的免疫治疗

浅谈肿瘤的免疫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或者获得性)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治疗最火的就是当年魏则西事件中的主角免疫细胞治疗,现阶段最火的应该是CAR-T治疗,这方面不是我今天重点要介绍的。

今日我们主要介绍的是主动免疫,目前主要使用的包括三大类,细胞因子类,肿瘤疫苗以及免疫调节制剂,细胞因子类在肾癌等肿瘤中已有广泛应用,比较成熟,但疗效一般;肿瘤疫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无大样本的研究证据,但前景可观;免疫调节剂是我们今天讲解的重点,如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肿瘤主动免疫治疗的明星药物毫无疑问就是我们俗称的“K”药和“O”药了,2017年被《Science》杂志评选为十大突破性研究进展之一。

2018年6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批准PD-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欧狄沃,英文名Opdivo,俗称O药)上市,标志着我国肿瘤治疗真正进入了“免疫”时代。

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医学奖的揭晓,让免疫治疗进入炙热时代。

那如何预测疗效、选择适宜患者人群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TasuKu 首先鉴定PD-1为活化T淋巴细胞上的诱导型基因)PD-1抑制剂同既往其他肿瘤治疗措施一样具有局限性,在未经选择的实体瘤患者中有效率只有20%-30%,那如何将这部分幸运儿尽可能地挑选出来,目前主要的办法有以下四种:1.PD-L1表达: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通常是手术标本或者肿瘤穿刺标本)中PD-L1表达,PD-L1表达越高,有效率越高。

PD-L1表达检测在肺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患者中格外有用。

比如在Keynote042 研究中,一项I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中显示NSCLC一线使用K药对比一线化疗,结果显示:在PD-L1表达>1%时,K药组中位生存16.7个月(对照组12.1个月);PD-L1>20%时,K药组中位生存17.7个月(对照组13个月);当PDL-1>50%时,K药组中位生存20个月(对照组12.2个月)也就是随着PD-L1表达水平的升高,患者获益越多,其生存显著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