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临床诊疗分析
2型糖尿病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

∗基金项目: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编号: Q201924)作者单位:214200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宁月季,钱佶,朱瑞农);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成家飞)第一作者:宁月季,女,39岁,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㊂E-mail: ningyueji@通讯作者:朱瑞农,E-mail:staff1022@ ㊃肝脓肿㊃2型糖尿病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分析∗宁月季,成家飞,钱佶,朱瑞农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分析2型糖尿病(T2DM)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PLA)的临床特征差异㊂方法㊀2016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T2DM合并PLA患者54例,未合并T2DM的PLA患者72例,采用单用抗生素㊁脓肿穿刺抽脓联合抗生素或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临床特征的差异㊂结果㊀合并T2DM组年龄为(58.6ʃ8.4)岁,显著大于非T2DM组ʌ(54.2ʃ9.7)岁,P<0.05ɔ,病程为(27.5ʃ8.1)d,显著长于非T2DM组ʌ(17.1ʃ4.9),P<0.05ɔ,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为24.1%,显著高于非T2DM组的9.7%(P<0.05);合并T2DM组腹痛㊁腹胀㊁黄疸和体质量下降发生率分别为63.0%㊁64.8%㊁25.9%和92.6%,显著高于非T2DM组(分别为19.4%㊁11.1%㊁12.5%和62.5%,P<0.05);入院时,T2DM组外周血WBC㊁NEUT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7.8ʃ5.2)ˑ109/L㊁(74.6ʃ7.5)%和(28.4ʃ4.8)g/L,显著低于非T2DM组ʌ分别为(22.2ʃ4.6)ˑ109/L㊁(85.2ʃ9.3)%和(35.6ʃ6.3)g/L,P<0.05ɔ,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30.8ʃ4.8)μmol/L,显著高于非T2DM组ʌ(16.5ʃ3.4)μmol/L,P<0.05ɔ;T2DM组单纯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比率为22.2%,显著低于非T2DM组的38.9%,而接受抗生素联合脓肿置管引流的比率为48.1%,显著高于非T2DM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末,T2DM组治愈率为74.1%,转为慢性脓肿比率为24.1%,而非T2DM组分别为87.5%和12.5%,两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㊀合并T2DM的PLA患者临床表现重,治疗大多需要置管引流,预后稍差,需要临床认真对待,以改善预后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细菌性肝脓肿;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转归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3.05.032㊀㊀Clinical features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in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type2diabetes mellitus㊀Ning Yueji,Cheng Jifei, Qian Ji,et al.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People's Hospital,Yixing214200,Jiangsu Province,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in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Methods㊀54patients with PLA with underlying T2DM and72patients with PLA without T2DM were encounter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2016and December2021,and dealt with antibiotics, puncture aspiration and catheter drainage alone or combination for one month.Results㊀The age of patients with T2DM was (58.6ʃ8.4)yr,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54.2ʃ9.7)yr,P<0.05],the disease period was(27.5ʃ8.1)d,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17.1ʃ4.9),P<0.05],and the co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as24.1%,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9.7%(P< 0.05)in patients without T2DM;the incidences of abdominal pain,distension,jaundice and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T2DM were63.0%,64.8%,25.9%and92.6%,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19.4%,11.1%,12.5%and62.5%(P<0.05)in patients without T2DM;at presentation,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s,the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 cells and serum album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T2DM were(17.8ʃ5.2)ˑ109/L,(74.6ʃ7.5)%and(28.4ʃ4.8)g/L,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22.2ʃ4.6)ˑ109/L,(85.2ʃ9.3)%and(35.6ʃ6.3)g/L,respectively,P<0.05],while serum bilirubin level was(30.8ʃ4.8)μmol/L, much higher than[(16.5ʃ3.4)μmol/L,P<0.05]in patients without T2DM;the percentage of antibiotic therapy alone in patientswith T2DM was22.2%,much lower than38.9%,while that ofcatheter drainage and antibiotic combination therapy was48.1%,much higher than33.3%(P<0.05)in patients withoutT2DM;at the end of one-month treatment,the recovery rate andbecoming chronic abscess in patients with T2DM were74.1%and24.1%,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87.5%and12.5%in patients without T2DM(P<0.05).Conclusion㊀Thepatients with PLA with underlying T2DM have a relatively severeclinical symptoms and poor prognosis,which might be carefullypaid attention to and deal with appropriately.㊀㊀ʌKey wordsɔ㊀Pyogenic liver abscess;Type2diabetes mellitus;Clinical feature;Outcomes㊀㊀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是细菌侵入肝脏引起的肝内局灶性㊁化脓性病变㊂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㊂若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患者死亡[1,2]㊂目前,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与PLA发生的关系已得到认可㊂T2DM患者发生PLA的风险较非T2DM患者高约3.6倍[3]㊂因此,随着T2DM发病率的逐渐上升,PLA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受到临床关注㊂T2DM合并PLA患者主要表现为寒战㊁高热㊁肝区疼痛㊁肝肿大等,以上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使早期诊断PLA的难度加大,易被漏诊㊁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临床转归[4,5]㊂研究报道,因地区㊁民族㊁病原学差异等原因,T2DM合并PLA的结局存在差异,了解T2DM合并PLA的临床特征和转归将有助于积极防治PLA,改善患者预后[6]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T2DM患者发生PLA的临床特征,为优化诊治方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㊀2016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T2DM合并PLA患者54例和无T2DM的PLA 患者72例,经临床症状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脓肿,经穿刺脓液细菌培养后诊断为PLA㊂T2DM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7]的标准㊂排除标准:结核性肝脓肿㊁真菌性肝脓肿㊁阿米巴性肝脓肿和肝包虫病;合并恶性肿瘤㊂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治疗方法㊀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7]治疗方案积极控制血糖㊂针对细菌性肝脓肿,治疗方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单用抗生素治疗;②脓肿穿刺抽脓联合抗生素治疗;③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㊂在获得病原学结果前,在考虑原发病因的基础上给予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在获得病原学结果后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㊂1.3统计学方法㊀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24.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㊀T2DM组年龄显著大于,PLA病程显著长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比率显著高于非T2DM组(P<0.05,表1)㊂表1㊀两组一般资料(%,xʃs)比较T2DM(n=54)非T2DM(n=72)x2/t值P值男性30(55.6)43(59.7)0.220.64年龄(岁)58.6ʃ8.454.2ʃ9.7 2.670.01 PLA病程(d)27.5ʃ8.117.1ʃ4.9 2.720.01高血压16(29.6)12(16.7) 3.000.08胆道疾病6(11.1)3(12.5)0.060.81心血管疾病13(24.1)7(9.7)7.060.01尿路感染10(18.5)8(11.1) 1.40.24 2.2两组症状和体征比较㊀T2DM组临床症状显著重于非T2DM组(P<0.05,表2)㊂表2㊀两组症状和体征[n(%)]比较T2DM(n=54)非T2DM(n=72)x2值P值发热54(100.0)70(97.2) 1.520.22腹痛34(63.0)14(19.4)15.380.01腹胀35(64.8)8(11.1)16.110.01黄疸14(25.9)9(12.5) 3.860.04恶心呕吐18(33.3)16(22.2) 1.930.16咳嗽咳痰9(16.7)7(9.7) 1.340.25体质量下降50(92.6)45(62.5) 5.020.03肝区叩痛53(98.2)68(94.4)0.350.44 2.3两组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㊀在入院时,T2DM组外周血WBC㊁NEUT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T2DM组,而血清TBIL水平显著大于非T2DM组(P<0.05,表3)㊂表3㊀两组实验室指标(xʃs)水平比较T2DM(n=54)非T2DM(n=72)t值P值WBC(ˑ109/L)17.8ʃ5.222.2ʃ4.6 2.970.01 NEUT(%)74.6ʃ7.585.2ʃ9.37.380.01 Hb(g/L)120.8ʃ27.6124.8ʃ30.20.760.45 PLT(ˑ109/L)218.3ʃ53.4214.5ʃ61.70.360.72 ALB(g/L)28.4ʃ4.835.6ʃ6.37.010.01 PT(s)13.2ʃ2.512.7ʃ2.1 1.220.22 CRP(mg/L)20.7ʃ2.819.9ʃ2.3 1.760.08 TBIL(μmol/L)30.8ʃ4.816.5ʃ3.4 5.410.04 2.4两组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㊀两组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㊂表4㊀两组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n (%)]比较T2DM(n =54)非T2DM(n =72)x 2值P 值治疗方法 4.260.03㊀㊀抗生素12(22.2)28(38.9)㊀㊀抗生素联合脓肿穿刺抽脓14(20.4)20(27.8)㊀㊀抗生素联合脓肿置管引流28(48.1)24(33.3)临床转归 4.030.04㊀㊀治愈40(74.1)63(87.5)㊀㊀慢性脓肿13(24.1)9(12.5)㊀㊀死亡1(1.8)0(0.0)3㊀讨论T2DM 为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㊂在疾病进程中,患者因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抑制白细胞趋化㊁黏附㊁吞噬㊁杀菌能力,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进而增加了感染风险,且高血糖环境也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加了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故T2DM 是PLA 的易患人群[8,9]㊂T2DM 与PLA 合并存在后,PLA 会导致应激性高血糖,使患者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而高血糖又会加重PLA 患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10,11]㊂虽然两种疾病的合并存在也会造成临床症状的加重,但仍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疗需要一定的警惕性㊂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PLA 患者感染灶可发生脓肿转移,造成脑脓肿㊁肺脓肿,甚至发生败血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㊂本研究分析了T2DM 与非T2DM 患者发生PLA 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㊂本研究显示,相较于非T2DM 组,T2DM 组患者年龄更大㊁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更高,提示随着年龄增大,机体免疫力降低,T2DM 患者更易发生PLA,且T2DM 为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更易发生多种疾病㊂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T2DM 组腹痛㊁肝区叩痛比例更高,提示T2DM 合并PLA 患者临床症状更重㊂体质量下降可能与合并T2DM 时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㊁脂肪的分解增加,在感染应急状态下机体代谢增加更明显有关[13]㊂腹痛㊁腹胀㊁肝区叩痛等症状和体征表现更明显㊂有人认为,在T2DM 病程中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并发自主神经和微循环损伤,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导致患者痛阈提高,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性降低[14]㊂T2DM 组外周血WBC 计数㊁NEUT 比率和血清ALB 水平显著低于非T2DM 组,说明合并T2DM 的PLA 患者存在更为明显的蛋白消耗和炎症反应稍低㊂在实验室指标中,外周血WBC 计数和NEUT 百分比能反映患者感染状态和炎症反应能力㊂PLA 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细菌㊂在细菌感染后在肝脏内形成炎症性和化脓性病灶,还会引起应激性高血糖,使合并T2DM 的PLA 患者血糖进一步提高㊂高血糖水平可加重患者PLA 病情,加重感染和炎症,故上述指标水平升高㊂必要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15]㊂ALB 则反映机体营养状态㊂T2DM 作为一种慢性病,在长期病程中蛋白消耗增加,肝功能合成能力下降,可能出现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而在感染的应急状态下机体代谢随之增加,可进一步增加蛋白消耗㊂T2DM 合并PLA 患者血清ALB 水平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16]㊂总而言之,T2DM 合并PLA 患者部分常规实验室指标存在明显变化,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这些指标为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㊂目前,临床针对T2DM 合并PLA 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在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患者膳食,通过应用抗生素㊁穿刺抽脓和经皮肝脓肿置管引流等治疗PLA [17]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常治疗以应用抗生素为基础,联合穿刺抽脓或经皮肝脓肿置管引流㊂这些微创方法的应用比较多见[18]㊂本研究T2DM 组的治疗以抗生素联合经皮肝脓肿置管引流为主,而有一部分非T2DM 组患者的治疗仅仅单用抗生素即可获得疗效,尤其是在早期应用㊂对于早期脓肿尚未液化或脓肿较小的患者,可考虑仅进行单纯的内科抗感染治疗,而脓肿较大或靠近体表已有液化坏死的患者,需考虑进行介入治疗㊂T2DM 组与非T2DM 组的治疗方案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合并T2DM 的PLA 患者病情相较于单纯PLA 患者更重,需要及时采取介入治疗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T2DM 组患者死亡1例,考虑死亡原因与该例患者年龄为64岁男性,糖尿病病程长达18年,血糖控制不佳,感染扩散有关㊂T2DM和PLA是相互影响的两种疾病,相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机体长期处于明显的高血浆渗透压和高血糖状态,一方面会导致单核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变形,影响吞噬功能㊁黏附㊁趋化功能,抑制机体白细胞趋化活性,使抗体生成减少,易受病原菌侵袭而发生感染;另一方面,机体的高血糖状态则为病原菌生成提供了良好的营养环境㊂在细菌生长过程中会使病灶附近温度升高,又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9,20]㊂因此,对于合并T2DM的PLA 患者,控制血糖不仅是T2DM的治疗目标,也是治疗PLA过程中应注意的重要内容㊂综上所述,T2DM合并PLA患者实验室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血糖控制水平不佳,临床转归变差㊂合并的基础疾病和低血清ALB水平,都可能影响了治疗结果㊂临床上,针对这类患者,需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在脓肿液化前,尽量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进行超声监测,一旦脓肿液化,应及时给予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以促进脓肿愈合㊂ʌ参考文献ɔ[1]Zhou Y,Lu G,Bai Y,et al.Retrospectiv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and management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during5years' experience.Int J Clin Exp Pathol,2021,14(2):252-260. [2]Losie JA,Lam JC,Gregson DB,et al.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pyogenic liver abscess in thecalgary health zone revisited:a population-based study.BMC Infect Dis,2021,21(1):939.[3]Ko MC,Lin WH,Martini S,et al.A cohort study of age and sexspecific risk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Medicine(Baltimore),2019,98(17):e15366.[4]Yin D,Ji C,Zhang S,Wang J,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management of1572patients with pyogenic liver abscess:a12-year retrospective study.Liver Int,2021,41(4):810-818. [5]Du Z,Zhou X,Zhao J,et al.Effect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short-term prognosis of227pyogenic liver abscess patients after hospitali-zation.BMC Infect Dis,2020,20(1):145.[6]刘瑶,刘槿晴,傅蕾,等.细菌性肝脓肿患者528例的临床特征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9):536-541.[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8]Kim EJ,Ha KH,Kim DJ,et al.Diabetes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n:a national cohort study.Diabetes Metab J,2019,43(6):804-814.[9]Li W,Chen H,Wu S,et al.A comparison of pyogenic liverabscess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diabete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46cases.BMC Gastroenterol,2018,18(1):144. [10]Tai CH,Hsu CN,Yang SC,et al.The impact of aspirin on 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 in diabetic patients.Sci Rep, 2020,10(1):21329.[11]潘教治,王仙敏,黄友全,等.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424例临床分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1,14(3):199-202. [12]Li Y,Li Z,Qian S,et al.A fatal caseof liver abscess caused by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a diabetic adolescent:a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udy.Pediatr Investig,2021,5(2):118-124.[13]马海涛,陈国宙,王煊,等.2型糖尿病对细菌性肝脓肿病情影响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9):1351-1354. [14]Song H,Wang X,Lian Y,et al.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202patients with liver absces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biliary tract disease.J Int Med Res,2020,48(8):300060520949404.[15]Lee SC,Kim SJ,Yu MH,et es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fordifferentiation of 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 from Liver abscess:case-control study.J Clin Med,2020,9(10):3194.[16]Xu J,Zhou X,Zheng C.The 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 inde-pendently predicts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yogenic liver abscess.BMC Geriatr,2019,19(1):14.[17]Alkomos MF,Estifan E,Melki G,et al.Epidemiological,clinical,microbiological,and risk factors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an18-years retrospective single-center analysis.J Community Hosp Intern Med Perspect,2021,11(1):42-45. [18]王思琪,申远,崔振兴,等.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与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患者疗效观察.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2,25(2):283-286.[19]Liao WI,Sheu WH,Chang WC,et al.An elevated gap betweenadmission and A1C-derived average glucose levels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yogenic liver abscess.PLoS One,2013,8(5):e64476.[20]Huang YT,Jiang JY,Hsu MS,et al.The prevalence of rectal car-riag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amongst diabetic patients an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 in Taiwan:a five-year prospective study.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18,51(4):510-518.(收稿:2022-11-30)(本文编辑:张骏飞)。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九例临床诊治分析

V l 1 o 3F b u r 2 1 o 2 N . e ray 00
H l N ME I A O R A A NA D C L J U N L
《 海南医学) O O年第 2 卷第 3 2 L 1 期
・
经 验 交流 ・
糖 尿 病 合 并 肝 脓 肿 九 例 临床 诊 治 分 析
向俾庭 , 陈 鸣, 张 伟
5 10 4 0 2)
对我 院 2 0 0 3年 l 2月至
( 广西壮 族 自治 区桂 林 市人 民医院 , 广西 桂 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 肿的临 床特 点及其治 疗。方法
20 0 8年 1 2月收治的 9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糖尿病 合并 细菌
细菌 性肝脓 肿多 由胆 道 、 血行 感染 所致 , 而 随 治疗 , 因感 染 性休 克死 亡 , 在 B超引 导 下 经 然 1例 5例
着 诊疗技 术 的进 步 以及 各种 高 效 抗 生 素 的运 用 , 以 皮肝 穿 刺 置管 引流 +反 复 冲 洗 , 脓 肿 位 于 肝尾 I例
】2 临床表现 及检 查 .
9例均 有 畏 寒 、 热 ; 者 的疗 效及疗 程差异 均无 统计学 意义 ( 0 0 ) 发 3 P> .5 。
3 讨 论
例寒战, 体温达 4 % ; 有右 上 腹 痛 ; 0 2例 4例 肝肿 大 、 肝 区叩痛 ; 无黄疸症 状 。所 有患 者行 B超检 查 , 均 诊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_蒲霞

·临床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蒲 霞, 肖 谦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 )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老年DM 并发肝脓肿病例,并与同期中青年组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DM 并发肝脓肿好发于2型D M 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胆道疾病为主要病因(60.0%与6.7%),临床症状不典型,脓腔较大(100%与60.0%)。
而血浆白蛋白[(28.25±6.82)g /L 与(33.9±6.40)g /L ],血红蛋白[(96.3±20.5)g /L 与(111.9±20.1)g /L ]水平明显较低。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结论 早期诊断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治疗应以控制感染、脓肿处理为主,兼顾血糖控制及营养支持治疗。
关键词: 肝脓肿; 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 587.1;R 6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08(2005)01-0039-03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riatric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liver abscessPU X ia , X I AO Qian .(Department o f Gerontology ,The First A f f 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U niver -sity of Med ical Sciences ,Chongqing 400016,China )A bstract : Objective T o summarize the clinica l char acte ristics o f g eriatric diabe tes mellitus (DM )complicated with liver abscess .Methods Fifteen cases o f g eriatric DM w ith live r abscess w ere ana lyzed retro spectiv ely .Clinical char acte ristics we re co mpa red be tween y oung and elderly g roup .Results T y pe 2DM ,unsatisfied contr ol of bloo d sug ar ,billiar y tract disease (60.0%vs 6.7%),aty pical clinical fea ture ,and la rger size o f abscess cavity (100%vs 60.0%)wer e mo re f requently observ ed in elder ly gr oup than in yo ung g ro up .Ser um albumin [(28.25±6.82)g /L v s (33.9±6.40)g /L ]and hemog lobin [(96.3±20.5)g /L v s (111.9±20.1)g /L ]lev el wer e sig nificantly low er in the forme r g ro up .A ntibio tic treatment w as effective in 93.3%pa tient s .C onclusions Ea rly diagnosis wa s the key fo r bet te r pr og no sis o f this disorder .T reatment should be fo cused on anti -infec tion and managemesit of abscesses ,as w ell as adequate contro l of blood sug ar and suppo rtive measur es .Key words : Liver absce ss ; Diabe te s mellitus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400016。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

. All Rights Reserved.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权海燕(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障碍或相关受体缺陷引起,由于血液中长期存在高浓度的葡萄糖,易导致各种器官如眼、肾、心血管、神经及肝脏等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而细菌性肝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肝脏,并在肝内定居形成化脓性病灶,因为肝脏内有丰富的血供,所以一旦发生感染,大量的细菌内毒素就会进入全身血循环,引起脓毒症,最终因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
然而对于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人群,常合并神经血管及其他器官的病变,痛阈升高,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下降,肝脓肿疾病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不典型,掩盖了病情,使得此类疾病在临床上常发生漏诊。
另外,糖尿病患者长期在高血糖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胞的趋化吞噬作用和杀菌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更易于发生感染,菌血症导致的肝脓肿也被认为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因此,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变得尤为重要。
50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常见的诱因及伴随疾病为肺炎、胆道疾病和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入侵途径包括胆道疾病、血行感染和直接蔓延三种,以血行感染最为常见。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常见发生于中年男性人群,好发于肝脏右叶,临床表现有寒战、发热(>39℃)、上腹部胀痛、恶心及呕吐、食欲差、乏力等,查体有肝脏肿大、肝区叩击痛和黄疸。
伴有反应性肺炎患者,会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查体可发现右下肺有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严重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将降低;肝功指标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
影像学检查:最简便最经济的检查手段是肝胆胰脾B超,典型的征象为肝内可见不规则弱回声或无回声包膜内有不规则的暗区包块;上腹部CT平扫表现为靶征,即病灶中央有明显的低密度坏死区,周围有新鲜的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强化CT周边显示外周肝组织有明显的充血带,有时会出现肝内积气。
肝脓肿的临床症状以及几种常见手术治疗方法

肝脓肿的临床症状以及几种常见手术治疗方法肝脓肿(liver abscess)是由于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迁移到肝脏所导致的疾病。
这种疾病的危险性比较大,若不进行积极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30%。
这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继发性感染疾病,其中细菌性肝脓肿相对更为常见。
在我国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细菌性肝脓肿没有发现原发感染灶,属于隐源性肝脓肿。
而且,我国患者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与欧美的临床报告也有明显差异。
随着临床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肝脓肿的治愈率也有明显提升,患者若及早接受规范诊疗,通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由于这些系统的结构繁多复杂,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几率。
肝脓肿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约为80%,阿米巴性肝脓肿约为10%,而真菌性肝脓肿低于10%。
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便会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就会成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1]。
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此外,在开放性肝损伤时,细菌可随致伤异物或从创口直接侵入引起肝脓肿;细菌也可来自破裂的小胆管。
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当前在临床医学上还不能精确判断此种病状。
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
有人指出隐源性肝脓肿中25%伴有糖尿病。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肝脓肿的临床症状。
肝脓肿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痛,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还可有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查体有肝区肿大、肝区压痛、叩痛,少数人有黄疸。
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脓肿其症状的外显也不尽相同。
(1)细菌性肝脓肿:①高热: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不规则发热等,有寒战、热退出汗等症状。
19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疗分析

b ce ac lvt ni l d p n tr f is n te o re a w r 68 . h — haoorp ya dcmp tr o atr ut ai bo . u cuel d do r ucsw s o e( . i i o n o u a h s l 3 %1T eB u rsn ga h n o ue — t
wee al y e2 da ee lt s a d DL o c re r r q e t n ed ryp t n swi y egy e a Cl ia e — r l tp i tsmel u , n A c u rd moe fe u n l i lel ai t t h p r lc mi. i c lfa b i y e h n
【 摘要]目的 : 总结 分 析糖 尿病合 并 细菌 性肝 脓肿 ( A) DL 的临床 特点 , 探讨 其 诊疗 策略 。方法 : 1 并 对 9例糖 尿病 合并
细 菌性 肝脓肿 ( L 患 者 的临床 资料 进行 回顾 性归 纳 分析 。观 察指 标包 括 临床 表 现 、 D A) 并发 症 、 实验 室检 查 、 原 学 病 检查 、 肿分 布 以及 治疗 方法 和疗 效 。结果 :9例 D A均为 2型 糖尿 病患 者 , 见于血 糖控 制 不 良的老 年人 。临 床 脓 1 L 多 表现 不典 型 , 明显腹 痛并不 常 见 (63 , 2 .%) 细菌 培养 阳性 率低 (68 。B超 、 T等影像 学检 查 意义重 大 。单 纯抗 生 3 .%) C 素治 疗 1 3例 , B超下脓 肿 穿刺 5例 , 科脓 肿切 开 引流 1 。 8例 康复 , 外 例 1 治疗 总有效 率 达 9 . 48 结论 : 尿病 合并 %。 糖 细菌 性肝 脓肿 临床 表 现复杂 , 并发 症多 , 易漏诊 、 误诊 。早 期诊 断 、 胰 岛素控 制血 糖 、 用 早期 足量 应 用 有效抗 生 素及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对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临床治疗分析

1 . 3 治 疗 方 法
显 效 +有 效 。
1 . 5 统计 学方 法 所有 数据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 学 软 件, 进行分 析 和 处 理 , 计 数 资 料 率 的 比较 , 采 用 检
导 下 经皮肝 穿刺 治疗 ) , 每组 各 3 0例 。3 0例 对 照组 患
最大 直径 ≤3 e m; ②有效 : 临床 症 状 和 体 征有 所 好 转 , 脓肿 最大 直径 为 3~ 5 e m; ③无效 : 临 床症 状 和 体 征 没
有变 化 , 脓 肿 没缩 小 , 甚至增大 , 或 者 死 亡 。 总 有 效 率
直匡堂
年生 月 第2 2 卷第 2 期
H E N A N ME D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A p r 2 0 1 3 , V o 1 . 2 2 , N o . 2
超 声 引 导 下 经 皮 肝 穿 刺 对 糖 尿 病 合 并 肝 脓 肿 临 床 治 疗 分 析
杨 晓 娟
( 长 葛市 人 民 医 院 内 分 泌 科 河南 许 昌 4 6 1 5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超 声 引 导 下 经 皮 肝 穿 刺 治 疗 糖 尿 病 合 并 肝 脓 肿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收 集 2 0 1 1 年 3月 至
一例肝脓肿的病例分析

一例肝脓肿的病例分析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810003前言:肝脓肿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若不积极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30%。
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概率。
肝脓肿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约为80%,阿米巴性肝脓肿约为10%,而真菌性肝脓肿低于10%。
一般肝脓肿为细菌所致肝脓肿。
现将一例肝脓肿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阐述,探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结合指南、文献、患者病情等进行个体化的用药进行分析,探讨。
1病史患者基本情况:吕某某,男,65岁体重85kg简要病史:腹胀伴间断发热一周。
门诊胸片示:心脏增大,余无明显无常。
腹部彩超示:脂肪肝,胆囊多发细小结石,胆囊肿大,胆囊炎并囊内炎性沉积物,余未见明显异常。
各项异常检验值:白细胞12.24↑红细胞 5.3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2.0↑中性粒细胞11.26↑血红蛋白167↑凝血;D-二聚体7.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4.94↑血小板压积 0.32↑谷丙转氨酶44↑谷草转氨酶37↑间接胆红素9.40↑γ-谷氨酰基转移酶102↑腹部增强CT示:1、胆囊炎、胆囊周围及邻近肝S4段、S5段见多发病灶,不除外脓肿;2、肝多发囊肿;脾大;门静脉增宽;3、胰腺体部囊肿;腹盆腔积液;4、扫描范围内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甲功示: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定量:114.41U/ml,余无异常。
腹部彩超示:肝囊肿,静脉增宽,胆囊肿大,胆囊炎,胆囊内异常回声(积脓不除外),胆囊周边异常低弱回声(肝脓肿?胆囊穿孔不除外),胰腺囊肿,脾稍大,少量腹水。
入院诊断:腹张、发热原因待查,Gran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胆囊结石并炎症,脂肪肝,上呼吸道感染出院诊断:肝脓肿、胆囊积脓、肝囊肿、胆囊结石并炎症、心房颤动、肝硬化代偿期,门静脉高压、脾大、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胰腺囊肿、Gran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日志药物类别药物名称用量用法用药起止时间抑酸药注射用泮托拉唑钠60mg ivgtt bid 1.20-1.27能量注射用复合辅酶0.4mg ivgtt qd 1.20-1.27保肝药注射用肝水解肽100mg ivgtt qd 1.20-1.31清热解毒血必净注射注射液50ml ivgtt qd 1.20-1.31抗菌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2g ivgtt bid 1.20-1.23抗甲亢药甲巯咪唑片 10mg po qd 1.21-1.27左甲状腺素钠片12.5ug po qd 1.21-1.27抗高血压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 po qd 1.21-1.27能量营养药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g ivgtt tid 1.24-1.31注射用丙氨酰谷酰胺10g ivgtt qd 1.24-1.31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g ivgtt qd 1.28-1.31抗菌药物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0.915g ivgtt qd 1.24-1.27注射用头孢哌酮钠2g ivgtt bid 1.24-1.31保肝药多烯磷酯酰胆碱注射液465mg ivgtt qd 1.25-1.272病例用药分析患者为一65岁男性,一周前因受凉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餐后为著,伴有反酸、嗳气,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9℃,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易咳出,感心慌、胸闷,怕热多汗,双眼外突,皮肤潮湿,紧张焦虑,焦躁易怒,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减退,感全身乏力,未诉明显腹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6年12月福建省石狮市医院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当中出现糖尿病合并肝脓肿问题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情况、血糖指标、产生脓肿问题的部位以及病原学特点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两组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21例(70%),上腹痛11 例(36.7%),黄疸5例(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体征:肝区叩痛12例(40.0%),两组叩痛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肝脓肿的部位、大小及数目比较,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穿刺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两组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及疗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功能和B超或CT检查有助于肝脓肿的诊断。
标签:糖尿病;糖尿病肝脓肿;临床特点
一般来讲,患有糖尿病疾病的患者,其体内的细胞与体液免疫情况均超出正常指标,因此,患者极易受到其他感染性疾病影响而产生其他病症[1]。
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发生率有逐渐增高趋势[2]。
但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漏诊和误诊,若诊断和处理不及时,病情易发展和恶化,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该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就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部分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入住福建省石狮市医院的30例肝脓肿患者(年龄18岁),其中糖尿病并发肝脓肿(A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6~79岁,平均为(62±5.8)岁,平均住院时间(29.2±12.7)d,研究对象当中有6例患者的病程超过10年,5例患者病程在1~10年之间,1例病程为1年,另外3例患者并未发现糖尿病史,此次为首次接受该疾病诊断和治疗。
非糖尿病肝脓肿组(B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7~87岁,平均为(62.9±7.1)岁,平均住院时间(24.3±16.8)d。
患者诊断结果与WHO(1999年)相关指标完全符合[3]。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标准:患者产生明显的身体发热、恶心以及黄疸等表现。
同时经CT检查或者超声检查后表现出肝脏病灶,经检测患者血液及脓液的细菌培养均显示为阳性,并且能够排除患有阿米巴性肝脓肿以及结核性脓肿病症的可能[4]。
1.2 评估标准
首先,搜集整理研究对象的诊断和治疗资料,并将其生成详细的记录。
具体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肝脓肿的特点、疾病治疗手段、实验室检查以及
最终治疗结果等。
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
1.3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针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估标准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以t检验进行两组患者计量资料的检验,并用(x±s)代表计量资料的结果,以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两组中以发热寒战为首发症状21例(70.0%),上腹痛11 例(36.7%),黃疸5例(16.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体征:肝区叩痛10 例(33.3%),两组叩痛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实验室检查
所有肝脓肿者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ALT )均升高13例,血清蛋白则降低22例,其中出现低蛋白血症者占73.33%。
白细胞计数、血清蛋白、谷丙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脓肿特点
B超或者CT 检查显示,所有肝脓肿病灶局限于肝右叶者的比例高于局限于肝左叶及同时累及两叶的比例,且肝脓肿以单发、直径0.05)。
见表3 。
2.4 病原学检查
A 组患者3例(20.0%)行脓肿穿刺细菌培养,1例培养结果阳性,为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100.0%)。
B组行脓肿穿刺细菌培养1例(6.7%),1例培养结果阳性,为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100.0%)。
两组间穿刺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诊断、治疗及预后
A 组2例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院,6例以发热原因待诊入院;
B 组1例疑为肝癌,2例疑为血管瘤。
23例均接受甲硝唑联合三代头孢或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其中 4 例接受侵入性治疗(包括导管引流、细针穿刺吸引、肝叶切除等),A 组3例(20.0%),B组1例(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 组8例治愈,4例好转,3例迁延,平均住院时间(29.2±12.7)d,疗程(14.0±5.34)d;
B 组11例治愈,2例好转,2例迁延,平均住院时间(24.3±16.8)d,疗程(11.3±4.09)d。
两组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及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易患因素[5]。
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随着我国临床中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步提升,肝脓肿这一疾病的患病人数也随之渐渐增加。
该次研究中,该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寒战、发热、腹部疼痛、呕吐、咳嗽咳痰以及黄疸等症状,而其中寒战发热、腹部疼痛这几种临床表现最为严重,分别占所有临床表现比例的80%和36.7%。
与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相比较而言,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产生肝部叩痛和压痛症状的比例要低很多,分析其原因可能和患者产生的神经病变以及痛觉减退等因素有关[6]。
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发生肺部感染问题的概率上比较,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组明显大于非糖尿病肝脓肿患者组。
考虑是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在体内循环运动或者细菌穿过膈肌引发肺部感染。
在进行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应在采取抗菌治疗的同时实施合理的胰岛素降糖治疗,这样能够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该文两组患者肝脓肿均以局限于肝右叶的病灶为主,考虑可能和患者肝右叶体积较大、右肝管较短以及血液较多等因素有关,为细菌的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空间,从而扩大了感染的可能性。
有专家提出:目前肺炎克雷白杆菌已经取代了大肠埃希菌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致病菌。
该文4例行脓肿穿刺培养者中,细菌培养阳性2例,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占100.0%,这可能与胆道疾病、人口老龄化及自身免疫力减低有关,和糖尿病患者高糖血症诱发的肝脓肿对病原体的选择关系不大。
实验室方面有近80%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白蛋白0.05),这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如今,在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各种耐药菌也纷纷出现。
对此,各医学人士一定要针对ESBL阳性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予以充分注意和警惕,积极进行专项研究以及试验工作,早期足量选用抗生素。
现阶段我国针对细菌性肝脓肿疾病的治疗基本都是采取脓肿部位穿刺引流或者抗菌药物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
该次研究中,研究对象均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抗菌治疗,选用的治疗药物为环丙沙星、第三代头孢以及甲硝唑等抗生素类药物。
总而言之,由于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明显的肝区叩痛或者压痛等症状,因此极易导致症状的误诊及漏诊问题,基于此,针对伴有发热、寒战等症状的肺部感染者一定要注意肝脓肿问题存在的可能性。
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治疗尽可能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或无法获得药敏结果时,可以选择针对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预防肝脓肿的复发,减少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Tinmouth AT,Mclntyre LA,Fowler R A.Bloo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need for red blood celltransfus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MAJ,2008,178(1):49-57.
[2] 林斌,刘坤.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59-62.
[3] 陈重,唐勤.136 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分析[J].江苏医学,2002,28(12):931-932.
[4] Foo NP,Chen KT,Lin HJ. Characteristics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J].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2):328-335.
[5]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28-2030
[6] Chan KS,Chen CM,Cheng KC,et al. Pyogenic liver absces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07 patients during a 3-year period[J].Jpn J Infect Dis,2005,58(6):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