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习题总结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习题总结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习题总结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基本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容和实质的考查

1、在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为2.8g,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0.3 g B.0.9g C.1.2g D 1.6g

4、在密闭容器入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中含有a个一氧化碳分子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碳原子和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或原子个数

7、3.2g化合物R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只生成4.4g 和3.6g水,则下列说确的是()A.R中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R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C.R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R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

8、三硝酸甘油酯[C3H5(ONO2)3]是一种炸药,可因撞击而爆炸,同时产生高温。爆炸按下式进行(式中w、x、y、z为化学计量数):

4C2H5(ONO2)3=wN2 + xCO2 + yH2O + xO2

则w、x、y、z的比值依次为w= x= y= z=

该密闭容器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推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Post By:2009-2-9 23:06:00

一、解释有关现象

例1 镁带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分析:在该题的反应中,反应物是镁带与氧气两种物质,而生成物只有氧化镁一种物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显然,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

二、求反应中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2 在A+B=C+D化学反应中,6gA和9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和________gD。

三、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

例3 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则正确的是()

A、X2 Y2

B、X2 Y3

C、X4Y5

D、X3 Y2

四、求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4 某化学反应2A+B=C+2D,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求D的相对分子质量。

五、根据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求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重”、“减轻”和“不变”现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木炭燃烧后,灰烬的质量小于木炭的质量,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只是容易不考虑气体的质量。

将9g水加热变成9g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却是物理变化,因此决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利用元素守恒来推断。

例1、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安全返航,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火箭所用的燃烧为偏二甲肼[(CH3)2N2H2],其主要反应为(CH3)2N2H2+N2O4→X+CO2 +H2O,由此可知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氮答案:D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利用原子守恒来推断。

例2、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若R代表葡萄糖,所发生的氧化反应为:R+6O2=6CO2+6H2O,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6H12O6

C、C6H10O5

D、C5H6O2 答案:B

4、正确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和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利用原子守恒来推断。

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左右两边各原子的原子个数相等。

5、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

例3、将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置于大试管中,若:

(1)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c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_________g。

(2)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c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_________g。

(3)加热一会儿后,得到c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_________g。

4、有机物X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4:27,则X的化学式可能为()A、CH4B、CH3OH C、C2H4D、C2H6O

例2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动物体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 +5O24NO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例3将25g甲物质、5g乙物质、10g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

的混合物中含10g甲、21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并用A、B、C、D分别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A.A +B→C +D B.A +2B→2C +D

C.2A +B→2C +D D.2A +B→C +2D

例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5 4 6 5

反应后的质量g 0 26 x 10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g ;

(2)密闭容器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三、质量守恒定律

1、 、等大城市行驶的“清洁燃料车”一部分是以LPG 为燃料的。“LPG ”是液化石油气

的缩写,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有机化合物,其中丙烷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丙烷+5O 2??

→?点燃

3CO 2+4H 2O 则丙烷的化学式为( ) A . CH 4 B .C 2H 6 C .C 3H 4 D .C 3H 8

2、某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X+3O 2???

→点燃

2SO 2+2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 A 、S

B 、HS

C 、H 2S

D 、H 2SO 4

3、根据↑??

→?+22434H X Fe O H +高温

,推断X 的化学式( ) A 、Fe B 、FeO C 、Fe 2O 3 D 、Fe 3O 4 4、长征火箭用N 2H 4和NO 2作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N 2H 4+2NO 23N 2+4X 。其中X 的化学式

是( )A 、NB 、H 2C 、H 2D 、N 2

5、根据反应3NO 2 + H 2O → 2HNO 3 + X ,推断X 的化学式为( ) A .N 2

B .NO

C .N 2O 3

D .N 2O 5

6、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是工业制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NO 的化学方程

式为:4X+5O 2???→催化剂

4NO+6H 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

A .NH 3

B .NO 2

C .HNO 3

D .CO

7、某物质X 在空气中燃烧,:2X + 5O 2??→?点燃 4CO 2 + 2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 A .CH 4 B.C 2H 4 C.C 2H 2 D.C 2H 6

8、甲醚(用X 表示)作为一种廉价的新能源,它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X +3O 2???

→点燃

2CO 2+3H 2O ,则甲醚(X )的化学式是( ) A.CH 4O B.C 2H 4O C.C 2H 6O D.C 3H 6O 2

9、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4HNO 3??→?见光

2H 2O+4NO 2↑+X ↑。X 的化学式为( )

A.O 2

B.O 3

C.NO

D.N 2O

10、有报道称,科学家探索用CO 除去S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 + 2CO ??

→?催化剂

2X + S ,则X 的化学式为( )A .CO 2 B .C C .CS 2 D .COS

1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 ● ○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A.2:1:2

B.1:2:2

C.1:1:1

D.2:2:3

反应示意图

12.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有关说确的是()。

A.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13.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4.从右边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5.在一个密闭容器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 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M 31 0 18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肯定是催化剂

C .表中M 为1g

D .反应前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四、化学方程式 4、若用

用下图模型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2H 2+O 2??→?点燃2H 2O

B .2HgO ?→??

2Hg +O 2↑

C .2CO+O 2??→?点燃2CO 2

D .H 2+Cl 2??→?点燃2HCl

11、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

表示 (填化学符号);

(2)ClO 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 2的新方法,其反应

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下同) ;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物质是 。 ③在ClO 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12 C 、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 、B 、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前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反应前 反应后

专题复习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容,明确质量守恒的原因;

2、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考题形式:

+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考题多以选择、填空为主。典型考题:

例1: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做氧源,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是()

A.Na2O B.CO C.O D.O2

例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碳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

A.a

a+2b B.

a

2(a+2b)

C.

a

b

D.

a

2b

例3: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

⑤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

例4:在反应4A+3B=2C中,2.7gA完全反应后生成5.1gC。已知B的相对分质量为32,则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34 B.68 C.102 D.204

例5:在反应A+3B=2C+2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已知2.8gA跟一定量的B 完全反应,生成8.8gC,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例6:有A、B、C三种物质各15克,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只生成30克D。若增加10克C,A和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A.3:2 B.2:3 C.5:2 D.5:3

例7:将15gA物质,24gB物质,8g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8gA,30gC,还含有一种物质D,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A+B=C+D B.A+2B=C+2D

C.A+3B=C+2D D.A+3B=2C+2D

例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FeS2+O2=Fe2O3+SO2;②C3H8+O2=CO2+H2O;

③NH3+O2=NO+H2O 。

随堂练习:

1、据反应方程式H2SO4+Na2S2O3==Na2SO4+S+X+H2O,推断物质X的化学式为()

A.SO2B.SO3C.H2S D.Na2O

2、现将A、B两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 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

3、下列有关数量关系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ag镁和b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g氧化镁,则a+b=c;

B.mg锌放入n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wg,则n

C.hg铁放入sg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eg,则s>e;

D.mg氯化钡溶液加入pg硫酸铜溶液中,生成qg溶液,则m+p=q 。

4、X、Y、Z3种物质各10g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有16gZ、8g新物质w和若干X,则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是()

A .1:1

B .1:2

C .3:5

D .2:5

5、有A 、B 、C 三种物质各4g 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B +C ==A+D ,反应后的物质中只有5gA 、5gD 和若干克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 、C 的质量比为。

6、已知反应2NO+O 2==2NO 2,现将NO 和O 2的混合气体30g 充分反应,得到23gNO 2,则源混合气体中NO 和O 2的质量比为( ) A .11:4 B .15:8 C .15:23 D .1:1

7、某反应A+B ==C+D ,若A 和B 的混合物35g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 。而生成C 和D 的混合物7g 需要5gA ,则4gB 和足量A 充分反应能生成g 的D 。

8、在反应2A+2B==C+2D 中,A 、B 、C 的质量比为5:2:3。现有15gA 与足量的B 反应,可生成gD ;若已知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有化学反应A+B==C+2D ,已知49gA 恰好与29gB 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 ,则同时生成D g 。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 为98,B 为58,C 为120,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0、在反应A+B==C+D 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A:B=5:2,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 和D 共2.1g ,则消耗反应物A 为g ,B 为g 。

11、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 x H y O z +(x +Y 4 -Z 2 )O 2

xCO 2+Y

2 H 2O ,

若一个分子的C x H y O Z 与3个O 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 2和3个分子的H 2O ,则

x 、y 、z 的值分别为( ) A .2,3,4 B .2,6,1 C .1,3,2 D .1,2,3

(09达州)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A .50 B .40 C .10 D .70

(09)14.根据化学方程式A +NaOH== B 十H20推断,B,A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 12 B. 18 C .22 D.40

(09)25.(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现有下列四种物质;尿素、石油、汞、合成橡胶、请选择相应的物质填空: ①可做汽车轮胎的材料是 ②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 ③可作氮肥的是 ④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

(2)A 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 和40 g 的纯净物B 在—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 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 C 物质和9 g D 物质。

点燃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09黔东南)6.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复习5 化学方程式

重点回顾:

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如:S+O2SO2表示三重意义:;

;。

2.化学方程式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KClO?→KCl+O?↑

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KCl+3O?↑,由于左边钾原子、氯原子变为2个,则KCl前配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

2KClO?=2KCl+3O?↑

(二)归一法:选择最复杂的化学式,系数定为1

如:C2H2+O2→CO2+H2O,选C2H2为标准,系数定为1 ,则CO2前配2,H2O前配1,右边氧

原子共5个,则O2前配5/2。式子为:C2H2+5/2O2-2CO2+H2O,最后系数化为最简整数比:2C2H2+5O2=4CO2+2H2O

再如:Fe2O3 + CO—Fe + CO2选Fe2O3为标准,系数定位1,则Fe前配2,氧出现多次,不能一下确定,但据C个数守恒,CO和CO2前系数必相等,不妨设为x:Fe2O3 + xCO—2Fe + xCO2

据O个数守恒,列等式:3+x=2x,解得x=3,则Fe2O3 + 3CO == 2Fe + 3CO2

练习:

1、如图,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C.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和一个B原子

D.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

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4、某物质与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

A.只含氧元素

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钠元素

D.一定含钠,可能含氧元素

5、6g纯净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 和5.4g水,关于A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待测20 6 31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9、制新型净水剂X 的化学方程式为:2 Fe(OH)3 + 4 KOH + 3 KClO = 2 X + 3 KCl + 5 H2O,则X 为。

10、在反应A + B →C 中,1.5 g A 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9.5 g C,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g。

11、现将足量A和10g 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B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1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13、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14、A和B的混合物212 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测得C与D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

15、化学方程式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 相对分子质量为。

16、若23克某正一价元素的单质和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所生成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7、有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gA恰好与29gB

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D______g。现

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为98,B为58,C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

1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___)

①____Fe3O4 +_____CO____Fe + ____CO2

②____C2H4 + ____O2____H2O +___CO2

8.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1.化学物质间的反应除了观察和记录外,也需要从分

子、原子角度进行想象和分析,这就产生了用模型

来模拟化学变化。我们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

元素的原子,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

发生以下反应。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3倍,

取等质量两种单质混合。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

(1)反应前后○和●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反应前反应后(2)该反应后生成物中○和●的原子个数比是

___________。

2.右图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其中

A.B.C 三种不同的分子,则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A.B.C 前面

的系数之比为( )

A.4:

1:3 B.3:1:2 C.4:1:2 D.3:1:3

3.我国计划发射“嫦娥Ⅰ号”卫星,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 4ClO 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 A.H 2O B.SO 2 C.CO 2 D.CO

4.“绿色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CO 、NO 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试推测,该无毒混合气体是( )

A.N 2和CO 2

B.CO 2和NO 2

C.CO 2和O 2

D.CO 2和SO 2

5.在化学方程式 是( )

A.2m=a

B.3n=2a

C.3n=a

D.2b=2m +n

6.在化学反应aZn+bHNO 3(稀)=cZn(NO 3)2+dNO 2+eH 2O 中,若e 的值为4,则d 的值为( ) A.1 B.2 C.3 D.4

7.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铅丹(红丹),铅丹跟硝酸发生如下反应:铅丹+4 HNO 3====PbO 2+2 Pb(NO 3)2+2 H 2O 中,则铅丹的分子式(化学式)是_______。

8.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用木炭、硫黄粉和硝酸钾(KNO 3)按一定比例混合,就可制造黑火药,黑火药燃烧时,反应很剧烈,除生成K 2S 外,还生成大量气体N 2和CO 2 ,因而发生爆炸。写出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二氧化碳(CO 2)与氨气(NH 3)在高压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尿素[CO(NH 2)2] ,推测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氨气(NH 3)通过红热的氧化铜(CuO),可得到较纯的氮气,推测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给辰砂和铁混合物加热,生成了汞和硫化亚铁(FeS),则可知辰砂由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蔗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了水和碳,则可知蔗糖由________元素组成。 13.有A.B.C 三种物质各4克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为:A +B===C +D ,反应后的物质中仅有5克C.5克D 和若干克B ,则可知参加反应的A.B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14.在一个密闭容器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5.在A+2B===C+2D的反应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80、44,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可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16.在化学反应方程式aA+bB===cC+dD中(A.B.C.d为系数,A.B.C.D为分子式),已知21克A

和4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克C,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C∶D==7∶40∶14∶11 ,则a∶b∶c∶d为( )

A.3∶1∶2∶3

B.2∶1∶2∶3

C.5∶3∶4∶5

D.1∶1∶1∶1

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应用

一、依据化学方程式考查对原子守恒的应用。

例题1、某物质(用R表示)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R+3O2==2CO2+3H2O,则R的化学式为()。

A、CH3COOH

B、C2H5OH

C、CH3OH

D、CH4

[赏析]:通常提供化学方程式,考查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的应用。所谓原子守恒是指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依此确定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答案]:B。

二、从微观角度考查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例题2、自来水消毒过程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⑴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⑶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化学式);

⑷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⑸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赏析];本题提供反应的微观过程,目的考查对化学反应及化学概念的微观理解。观察分析微观信息,确定甲图中各物质的化学式:A为H2O,B为Cl2,C为HCl,D为HClO。根据进行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确定化学计量数比,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观察乙图是一种分子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分子,说明是分解反应。根据分子是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确定单质。根据甲图从变化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化学变化的本质。

[答案]:⑴H2O+Cl2=HCl+HClO⑵分解反应⑶Cl2、O2⑷+1⑸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合理说法均可。)

三、依据新信息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重在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例题3、(2006年,市)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能源。“神舟六号”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所用的高能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在点燃的条件下,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本题提供时代背景,目的考查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通过阅读提取信息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体现探究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考查。

[答案]:C2H8N2+ 2 N2O4点燃3N2+4H2O+2CO2

四、结合实验数据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灵活运用。

例题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⑴这一反应类型是反应;x=g。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剂。

⑵写出一例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3.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已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

5.(2008·)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C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0.(200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 7.2 0.5

B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例4、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

A.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只含碳、氢两种元素D.无法确定

例7、在一个密闭容器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已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Q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后Q的质量为9g

B.反应后生成15gZ

C.反应中Y与Q的质量之比为1∶1

D.该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 、B 、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A 、B 、C 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4∶1∶3

B .3∶1∶2

C .4∶1∶2

D .3∶1∶3

各个

击破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容、解释

1、a g 镁在b g 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a+b )g ;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a+b )g 。

2、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的是( )。

A. B. C. D.

3、下图形象的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 、、C 三种不同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原子种类

时间原子个数

物质质量

元素种类

时间 时间

时间

A.4:1:3 B.3:1:2 C.4:1:2 D.3:1:3

【小结】

考点二、推断物质的组成

4、医用脱脂棉是一种有机物,把脱脂棉隔绝空气加热时,能生成碳和水,根据这一事实判断:

脱脂棉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脱脂棉在足量的纯氧中燃烧,生成的产物应该有哪些?

已知:脱脂棉+水葡萄糖,则葡萄糖由哪些元素组成?

【挑战自我】若2g脱脂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和1.8gH2O,请通过计算确定脱脂棉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小结】

考点三、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5、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制得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 + 5O2 === 4NO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B.NO2C.NH3D.N2O5

6.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小结】

考点四、确定物质的质量

9、在化学反应A + 2B == 2C + 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g,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挑战自我】⑴若反应生成15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g;

⑵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c、d,则每份质量的A与份质量的B生成份质量的C和份质量的D;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比为。

⑶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小结】

10、在密闭容器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

B.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D.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小结】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 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10 8 13

反应前反应后

中考实战

1. “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位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催化剂

反应前 反应后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 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2.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

3.2g 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

4.4gCO 2和3.6gH 2O 。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B.只含有CH 两种元素,不含O 元素

C.一定含有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一定含有C 、O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 元素

3.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其污染治理的反应原理之一为:2NO 2+2NaOH =NaNO 2+Na NO 3+X,其中X 的化学式是( )

A .NH 3

B .H 2O

C . NO 2

D .HNO 3

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课后巩固

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 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 比为。

⑵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在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 是,未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⑶以此为例解释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 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 2=4CO 2+SO 2+2H 2O ,则噻吩X 的化学式为( ) A .C 4H 4S 2 B .C 2H 6S C .C 4H 4S D .C 6H 6S

3、在化学反应A + B == C + D 中,7gA 和9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的质量恰好是D 的质量的3倍,则生成C 的质量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11

28

5

4、亚硝酸钠(NaNO 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 、SO 2 B 、NH 3 C 、N 2 D 、NO 2

5.最近日本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X + 3O 2 === 2CO 2 + 3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C 3H 6O 2

B .

C 2H 6O C .C 2H 4O

D .CH 4O 8.在化学反应A+B 2=AB 2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将10gA 与8gB 2充分反应,则生成AB 2的质 量是( ) A.10g B.13g

C.16g

D.18

9.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未测值为3g

B .丙一定是催化剂

C .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 .甲、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10.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了氧气9.6克,同时生成二氧化碳8.8克、水5.4克,则该化合物 ( )A 、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 B 、一定含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O 元素 C 、一定含C 、H 、O 三种元素 D 、一定含C 、O 两种元素,可能含H 元素 11.3.2克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8.8克、水7.2克,则该化合物( ) A 、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 B 、一定含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O 元素 C 、一定含C 、H 、O 三种元素 D 、一定含C 、O 两种元素,可能含H 元素 疑惑问题:

预习总结及体会(提示学生如实写出自己的想法):

给老师的建议: 教师评语:

备注:本预习学案必须在预习课上完成,课后由科代表交于老师批阅。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 g 11 待测 1 22

2 B /g

A

/ g 5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 ; 2、表示生成物是 CO2 ;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 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 A.1 B.2 C.3 D.任意值 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5、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中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A 、C B 、N2C、CO D、O2 7、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3.99.6000 反应后质量/g006.62.7m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定律。该定律的内容可以运用两个方法去加以理解: 1.剖析法理解内涵。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剖析三个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如,2g氢气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为,氢、氧化合时两者的质量比固定为1:8,2g氢气在上述反应中有1g氢气没有参加反应。“化学反应”的含义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化学变化以外的质量变化现象,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质量总和”的含义是:质量守恒不是说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而是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线索法理解实质。 质量守恒定律与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之间存有内在联系,因此,可以用下列线索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这一线索的具体内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 一、考查对定律内容、实质的理解 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体积之和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在氧气中燃烧的细铁丝质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D。电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解析】D。质量守恒定律指①化学反应②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所有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2.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 C。原子数目D。物质种类 【解析】C。化学变化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其中,一定不变的有: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改

空气与生命-质量守恒定律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4.微观解释 O H H H H O H H H H O O +水氢气氧气 (H 2)(O 2)(H 2O)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习殿堂 小试牛刀 下列事实: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 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③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 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固体质量小;⑤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⑥100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 过氧化氢和70g 水;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①③B .①③④C .①③④⑤⑥D .①③④⑤ 【例1】

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t1表示反应已完全 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 与锌粒充分接触生成氢气,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最终 】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原子守恒: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在化 学反应前后不变。【例6】 小试牛刀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根据元素守恒,确定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元素守恒: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小试牛刀 某物质A 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的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下列关于物质A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B .物质A 中必然含有 C 、H 元素,不含有O 元素C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 .无法确定【例8】 某物质A 2.0g 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的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下列关于物质A 描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B .物质A 中必然含有 C 、H 元素,不含有O 元素C .物质A 中必然含有C 、H 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 .无法确定 【例9】 的水,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习殿堂(双选)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Y 、Q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C .参加反应的X 、Z 的质量比为1∶4 D .反应后X 的质量为0【例12】小试牛刀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24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24823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为生成物 B.a 等于 21 C.b 等于 37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b =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 正确; B 、设t 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 ++64g 54g-10g 64g-48g x →甲丁乙丙 64g 64g-48g = 54g-10g x x =11g a =10g+11g =21g ,故B 正确; C 、根据A 中计算结果可知b =37,故C 正确; D 、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b c + d 26416am bm g g →甲丁乙丙 2am 64g =bm 16g a : b =2:1,故D 错误。 故选:D 。 3.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 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 .参加反应的X 与生成的Z 的质量比为9:7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 3和NO 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 2和H 2O 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 3催化剂 5N 2+6H 2O 。 【详解】 A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 、Y 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故A 不正确; B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 和W 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命题人审题人定稿人答题时打印时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3.在化学反应:4NH3 + 5O2 === 4X + 6H2O中,X的化学式为() A.N2O5 B. NO C. NO2 D. HNO3 4.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5.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A.H2 B.Cl2 C.Na2CO3 D.NaOH 6.在化学反应A+B==C+D中,10克A物质跟一定质量的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5克C物质和9克D物质,该反应开始时,A、B的质量比为() A. 5 : 2 B. 9 : 5 C. 2 : 5 D. 5 : 9 7.从右边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变化的是() m m m m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A. 2:1:2 B. 1:2:2 C. 1:1:1 D. 2:2:3 1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无数科学事实证明:__________的_____物质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物质的_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 2、有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gA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D g。 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氨(化学式为NH4ClO4)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氨发生下列反应2NH4ClO4===N2↑+Cl2↑+2O2↑+4X。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4CO+2H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22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H B. CH C. CH 24422 D. CH 6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镁条放入盐酸中A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2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 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

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讲解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二、考点清单 1.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 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1、从宏观上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仍是原物质,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 2、从微观上讲,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但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典型例题】 例: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解析与答案: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 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选项正确。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 (1)白磷燃烧 实验目的:在密闭容器中,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步骤: A、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薄细沙; B、在细沙上放一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用塞子塞紧锥形瓶; C、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取反应前各种物质质量; D、取下锥形瓶,注入热水浴或用聚光灯照射锥形瓶,使白磷自燃; E、冷却后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典型例题带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守恒”。首先我们要清楚有哪些守恒: 宏观上:1、物质的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是“质量总和”,不是单个的某些物质的质量 2、元素的守恒——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质量 微观上:原子的守恒——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另外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定律除了这些守恒之外,还表现为,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和生成的各种物质之间有固定的质量比。例如: 4 P + 5O 2点燃 2P 2 O 5 化学计量数(也就是配平系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31 5*32 2*142 124 160 284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磷与氧气的反应中,磷与氧气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都是124:160:284。比如用31克的磷燃烧,需要消耗多少氧气呢?我们可以利用“比恒定”列出数学式子:124:160=31g:x 求出氧气质量 所以,质量守恒定律理解为:“和相等,比恒定” [例1]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确。C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 答案:D。 [例2]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C。 【例3】已知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分析:可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为水(H2O)、二氧化碳(CO2)的实验事实,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石蜡中含有哪些元素。 答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中也应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石蜡中肯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如果条件充足,根据元素的质量守恒还可以计算出石蜡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例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质量守恒定律精选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1.判断正误,说明原因 ①卫生球逐渐变小,它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②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和,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 ③8克硫在8克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16克二氧化硫。现有8克硫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8克二氧化硫。 ( ) ④5克A 与5克B 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一定生成10克C 。 ( )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质量比煤质量减小了。 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CO 2→淀粉+O 2,则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该题属于定性分析) 6.山茶油是绿色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克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0克二氧化碳和72克水,则柠檬醛中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该题属于定量分析) 7.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 、H 元素;②一定不含O 元素;③可能含O 元素;④一定含O 元素;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子中C 、H 、O 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8. 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X (橙红色)+ 6H 2SO 4 2Cr 2(SO 4)3(绿色)+ 2CO 2 + 9H 2O ,则该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 A. CrO 3 B. Cr 2O 3 C. Cr 2S 3 D. CrSO 3 9.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 2 + 2CaCO 3 + X 2CaSO 4 + 2CO 2来减少SO 2的排放,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 A. O 2 B. CO C. CO 2 D. H 2 10.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X CH 3OCH 3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C 2H 5OH B. H 2O 2 C. C 2H 4 D. H 2 11.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下: 一定条件

(完整版)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 B.7克C.8克D.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镁条放入盐酸中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 A.54.8克B.52克C.18克D.2.8克 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3克 B.9.5克C.8克D.4克 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现使10克B 与足量A充分反应生成多少克C?() A.12克B.13.3克C.16克D.18克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B.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难以判断 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W的化学式为()

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练习题

练习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元素种类C.原子种类D.分子种类 2.将20g甲、5g乙、8g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g甲、16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物质丁的质量是()A.12g B.9g C.4g D.17g 3.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0推断,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 12 B. 18 C.22 D.40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 ..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5.(2011.无锡)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6.(2010.绵阳)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 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1)ClO2的名称为;(2)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Al + H2SO4——Al2(SO4)3 + H2↑(2)Fe + HCl——FeCl2 + H2↑ (3)C2H5OH + O2——CO2 + H2O (4)CH4 + O2——CO2 + H2O

质量守恒定律必考题型(图)

质量守恒定律必考题型(图)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接13日) 三、读图分析题型 (2009年肇庆)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 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解析:图形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示出来,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思维的转换能力。通过阅读题目发现,生成物中有同种微粒排列成的图例,因此在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A项正确,同时C项错误。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可以知道原子作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因此B项正确。D项考查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参加”的理解,只有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才是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观察图例,发现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粒子个数比为1:1,因此D正确。

四、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2009年徐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反应物的质量将不断减少,而生成物则不断增多,因此如果我们发现一种物质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在不断增加,我们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此反应的生成物,若某物质随反应的进行在不断减少,则该物质是此反应的反应物。通过观察和简单的计算我们得知,物质N质量增加了25g,物质P质量减少了20g。故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C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消耗的物质质量应等于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因此判断出M也是反应物,在反应中消耗5g,因此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此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该反应M+P→N,而物质Q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有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与该反应无关,因此D项正确。故选A。 质量守恒定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形式,就是应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此类型的考题形式繁多,涉及的知识面也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章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无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仅④ 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5.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6g硫和16g氧气反应,生成32g二氧化硫 B.2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C.20g硫酸和20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0g硫酸钠溶液 D.100g碳酸钙加热分解后得到50g氧化钙和50g二氧化碳 6.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 A.没有改变 B.增加了 C.减少了 D.无法确定 7、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 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汽 B.50mL 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100mL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3.在化学反应:4NH 3 + 5O 2 === 4X + 6H 2O 中,X 的化学式为( ) A.N 2O 5 B. NO C. NO 2 D. HNO 3 4.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 A .碳一种元素 B .氢一种元素 C .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碳、氢、氧三种元素 5.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 A.H 2 B.Cl 2 C.Na 2CO 3 D.NaOH 6.在化学反应A+B==C+D 中,10克A 物质跟一定质量的B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5克C 物质和9克D 物质,该反应开始时,A 、B 的质量比为( ) A. 5 : 2 B. 9 : 5 C. 2 : 5 D. 5 : 9 7.从右边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m 的变化的是( ) m m m m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 ● ○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 ) A. 2:1:2 B. 1:2:2 命题人 审题人 定稿人 答题时 打印时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质量守恒定律经典练习题40道

1、下列图像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3、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A、1、2、3 B、2、4、1 C、4、8、2 D、4、4、1 4、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 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 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 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 B、NO C、N2O3 D、N2O5 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主要是:2KNO3+3C+S=K2S+3CO2↑+X↑, 则X的化学式为() A.N2 B.NO2 C.N2O5 D.N2O 10、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11、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 ====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2S3 C. FeS2 D. FeO 12、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X由四种元素组成 B. X是化合物 C. X中有水 D. X不稳定 13、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 + 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A.1、2、3 B.2、4、1C.4、8、2 D.4、4、1 14、在2H2O22H2O+O2↑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种类B.各种原子的数目 C.氧元素的化合价D.物质的质量总和 15、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