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便携式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便携式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业 题目: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班号: 学号: 姓名: 作业三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PS 一、零件结构图 二、自动检测项目 (1)孔是否已加工? 如图1所示,利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孔是否已加工。1PS 、2PS 、3PS 三个光电 传感器接受光信号,其中1PS 和3PS 检测从凸台两侧反射回来的光信号,2PS 检测从凸台中心线出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当孔已加工则所测得的波形如图3中2PS 所示,若孔还没有加工 则2PS 所测得的波形和1PS 、3PS 所测得的波形相同,故可以通过波形来确认孔是否已加工。 2 工件检测示意图图 3 检测波形图 )面A 和B 是否已加工? 图4为检测A,B 面是否加工的检测原理图,光电传感器发射装置发射脉冲, PG 2

若两个面均已经加工,则接收装置可以在工件经过时候接收到光电脉冲。若A,B 面没有加工,则在工件经过时检测不到光电脉冲。 图4 工件检测图 (3)孔φ15±0.01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方向设计一个类似于塞规的测定杆,在测定杆的圆周上沿半径方向放置三只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如图所示。假设由于测定杆轴安装误差,移动轴位置误差以及热位移等误差等导致测定杆中心O1与镗孔中心O存在偏心e,则可通 过镗孔内径上的三个被测点W1,W2,W3测出平均圆直径。在测定杆处相隔τ,φ 角装上三个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用该检测器可测量出间隙量y 1,y 2 ,y 3 。已知测 定杆半径r,则可求出Y1=r+y1,Y2=r+y2,Y3=r+y3。根据三点式平均直径测量原理,平均圆直径D0=2×(Y1+aY2+bY3) 1+a+b ,公式中a,b为常数,由传感器配置角决定,该测量杆最佳配置角度取τ=φ=125°,取a=b=0.8717。偏心e的影响完全被消除,具有以测定杆自身的主机算环为基准值测量孔径的功能,可消除室温变化引起的误差,确保±2μm的测量精度。 图5 孔径测定原理图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温 度 测 量 班级:机自111 学号:201100314115 姓名:孟凡 日期:2013.12.1

设计要求: 1、传感器:设计或选用,设计要有设计过程及计算结果。选用要列出所选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2、信号处理电路,尽量设计出详细的电路图,也可以对局部电路图用方框表示。 3、设计所显示信号的显示部分,要求同1。 4、对所设计的题目写出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需打印,其中设计图部分可手绘。 5、不得完全相同,如有两个完全相同者,特别是电路部分及报告部分均做零分处理。 6、要求12月6日,以班为单位交到实验室405号。 7、具体设计项目:0——1300摄氏度,温度测量测试系统。 设计原理: 本设计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是LM35温度传感器, LM35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测试电路是通过电压比较放大电路来实现温度都的检测,控制电路是通过两个电压比较电路来实现对两个继电器的控制。报警电路有555时基电路和光敏电阻以及扬声器组成。 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温度传感器把系统的温度通过A\D转换电

路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与之连接的译码电路中显示出来。同时电压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与输入电压比较决定输出是高电平或是低电平,进而控制下一个电路单元的工作状态。报警电路中,当电路出现故障使温度失控时,使被控系统温度达到允许最高温度Vmax,此时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照在光敏电阻RL上,RL受光激发,电阻值迅速下降,分压点电位升高,电路立即产生振荡,发出声响报警。调温控制电路中,通过电压比较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决定温度的调节。当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电路经过一系列变化接通加热器电源对其进行加热。当温度升到上限温度时,加热器电源,停止加热。 设计方案综述:: 1、对温度进行测量、控制并显示:首先必须将温度的度数(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然后采用电子电路实现题目要求。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放大、滤波后送A/D 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然后进行译码显示。 2、恒温控制:将要控制的温度所对应的电压值作为基准电压V REF,用实际测量值 v与V REF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输出状态)自动地控制、 I 调节系统温度。 3、报警部分:设定被控温度对应的最大允许值V max,当系统实际温度达到此对应值V max时,发生报警信号。 4、温度显示部分:采用转换开关控制,可分别显示系统温度、控制温度对应值VREF,报警温度对应值Vmax。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摘要:振动是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门较完整的振动工程学科,可供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仪器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以及对主要生产过程或重要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振动的测量。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振动测试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最后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振动测试;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激振测试系统 1.引言 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振动测试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与此同时,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 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而伴随着振动测试系统的进步和日臻成熟,其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发的重要。 2.振动测试与分析系统(TDM)的发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复习题(有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叫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它和系统的传递函数有何关系?答:测试装置输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输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之比称为装置的频率响应函数,若在系统中的传递函数 H(s)已知的情况下,令H(s)中的s=jw便可求得频率响应函数。 2. 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各包括那些?答:静态特性:(1)线性度,(2)灵敏度,(3)回程误差,(4)分辨率,(5)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动态特性:(1)传递函数,(2)频率响应函数,(3)脉冲响应函数,(4)环节的串联和并联。 3. 在什么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拉斯变换就是系统的传递函数。答:在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单位脉冲函数3(t) =1)。 4. 为什么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都米用差动形式?答:差动式电感器具有高精度、线性范围大、稳定性好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5. 测试装置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是什么?答:幅频和相频分别满足 A(w)=A 0=常数,①(w) =-t o w ; 6. 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t °),它与连续函数f (t)乘积的积分 (t 1 )f(t)dt将是什么?答: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t o),它与连续函数f (t )0 乘积只有在t=t 0时刻不等于零,而等于强度为f (t o)的S函数,在(- X,+X)区间中积分则(t Gf(t)dt= (t o)f(t)dt=f ( t o) 8. 巴塞伐尔定即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在时域中计算总的 信息量等于在频域中计算总的信息量。 9?试说明动态电阻应变仪除需电阻平衡外,还需电容平衡的原因?答:由于 纯电阻交流电桥即使各桥臂均为电阻,但由于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相当于在各桥臂上并联了一个电容,因此,除了有电阻平衡外,必须有电容平衡。 10.说明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A(CD )和相频特性?(CD )的物理意义。答: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A(D )是指定常线性系统在简谐信号的激励下,其稳态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幅值比。相频特性是指稳态输出对输入的相位差。11.差动型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在使用时,常把两个线圈接在一个电桥中,这样做有什么优点?答:这样做使得灵敏度和线性度都提高。 12. 用一阶系统作测量装置,为了获得较佳的工作性能,对其时间常数T应提出什么要求?指出一种测量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的方式。答:时间常数T 应越小越好,测量方法:频率响应法、阶跃响应法。 13. 线性系统有哪些主要特性(最少指出3个)?答:(1)叠加性,(2)比例性,(3)微分性,(4)积分性,(5)频率保持性。 14. 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 t o),它与连续函数f (t)乘积的积分 (t t0)f(t)dt将是什么?答: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 t o),它与连续函数f (t )的积分只有在t=-t 0时不等于零,而等于强度f (-t 0)的函数,在(- X,+X)区间内, 15. 一阶、二阶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是什么?答:一阶系统特性:(1)当激励频

机械振动学研究综述

机械振动学研究综述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机械振动,机械振动对生活也是具有双面性,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很好的利用它,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本文针对机械振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深刻阐明它的应用及危害。 【关键词】机械振动;应用;简谐;危害 0 引言 我们把一个物理量在其平衡点附近往复的运动或是这个物体经过它的平衡点所做的一种来回循环的运动称之为机械振动。也将其说成是物体上的某一物理量或是整个物体沿着直线或非直线来回的颤动,有特定的规则和时间。有时为了浅显易懂,我们将它称之为简称为振动。机械振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许多年前,荷兰的科学家研究成功了的单摆机械钟就是机械振动的典型应用。直到20世纪初叶,人们的研究目标开始改变,偏向于研究避免共振的项目上。其实在机械振动中,共振始终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都会遇到诸多的振动源,例如风动工具,小汽车,轮船和自行车等。规定振动量便是用来衡量振动强弱的一种物理量,物体由于外力的作用产生振动致使其偏离原来的位置,机车不断的增加速度减小速度及加速度都可以看做是产生振动的原因。由于以上的原因,就会导致一些零件产生振动,一旦加大振动量,就会使振动的零件受损,这会大大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严重会使整个机器停止运作或是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机床上的由于主动轴的振动就会使它的精确度降低,这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振动的分类较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划分。其中最为熟知的两类是按照原因和振动的规律的划分的。按照产生的原进行分类为:自激振动、受迫振动、自由振动。按照振动的规律进行分类为:简谐振动、随机振动。 1 简谐振动 振动的形式很多,简谐振动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简谐振动的定义为将自变量定义为时间的正弦函数或者定义为余弦函数,它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振动形式。当然也是一种比较最简单的振动。这种简谐振动的主要特点有往复性、周期性、对称性。我们熟知的古式钟摆的左右摇动便属于简谐振动,比较经典的是弹簧拉一个小球上下或是左右的摆动,还有就是单摆的运动也属于简谐振动。 2 共振 影响机械振动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振动频率、加速度、振幅。众所周知的来自于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地球”。而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easure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学制),是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机械制造领域,无论是在机械系统研究过程分析还是机械自动加工控制系统中,工程测试技术应用及其普遍,所以掌握必要的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对做好机械制造专业的工作尤为重要。 2.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常用的传感器、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测试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测试目的选用合适的仪器组建测试系统及装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位移、振动、温度、力、压力、噪声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掌握计算机测量系统、虚拟仪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了解掌握新时期测试技术的更新内容及发展动向,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好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物理学上的电磁学理论知识、控制工程基础中的系统分析方法、电工学的电路分析理论。 2.要求掌握电工实验独立动手能力和仪器的操作能力。 3.掌握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检测技术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能应对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测试系统设计以及传感器的选型、调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初步形成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对象为机械工程中常见动态机械参数,主要讲授有关动态测试与信号分析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选择与使用。为后续专业课、选修课有关动态量的实验研究打基础,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有关振动噪声、力、温度等参量的测试中。 1.从进行动态测试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出发,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重点阐述建立明确的频谱概念,掌握信号强度的表达式、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功率谱密度函数及应用和数字信号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 (2)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部分:掌握系统传递函数、频响函数以及一、二阶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的描述及测试方法,掌握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条件,并能正确运用于测试装置分析和选择。

软件测试试题实例

1.什么是软件测试 使用人工和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前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前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3.软件测试的目标 软件测试以检验是否满足需求为目标。 4.什么是软件缺陷 满足下列五个规则之一才称为软件缺陷: 1)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标明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3)软件功能超出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4)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该达到的目标。 5)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5.什么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因此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6.黑盒测试方法都包括哪些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决策分析法、因果图分析、错误推测法等。 7.什么是等价类划分 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的子集(称为等价类),使得每个子集中的一个典型值在测试中的作用与这一子集中所有其它值的作用相同. 可从每个子集中选取一组数据来测试程序 8.什么是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 9.什么情况下使用决策分析法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决策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10.你是如何利用决策分析法设计用例 (1)确定规则的个数。 有n个条件的决策表有2n个规则(每个条件取真、假值)。 (2)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机械振动测试及振动对人体影响

机械振动测试及振动对人体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经常接触到振动。从我们最常见的交通系统,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很多情况下会使我们的身体处于振动的环境中。这些广泛存在的机械振动,在生产实践中对我们的人体生理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并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研究振动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巨大意义的。一.振动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重复的运动,是机械系统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量值的大小随时间在其平均值上下交替重复变化的过程,根据振动信号的数学特征,机械振动可分为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两大类,确定性振动的振动位移是时间的函数,可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而随机振动因其振动波形呈不规则变化,一般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 二.振动的测试方法 在工程振动测试领域中,测试手段与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按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过程的物理性质来分,可以分成三类。 1.机械式测量方法 振动传感器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机械信号,再经机械系统放大后,进行测量、记录,常用的仪器有杠杆式测振仪和盖格尔测振仪,它能测量的频率较低,精度也较差。但在现场测试时较为简单方便。 2.光学式测量方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为光学信号,经光学系统放大后显示和记录。如读数显微镜和激光测振仪等。 3.电测方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显示和记录。电测法的要点在于先将机械振动量转换为电量(电动势、电荷、及其它电量),然后再对电量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所要测量的机械量。 三.振动的测量系统 上述三种测量方法的物理性质虽然各不相同,但是,组成的测量系统基本相同,它们都包含拾振、测量放大线路和显示记录三个环节。

自动化测试学习计划

自动化测试学习计划 篇一: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V1 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 了解什么是自动化测试 2)自动化测试与手动测试的关系 3)自动化测试的优势 4)学习使用自动化测试软件中的功能测试工具:以及它的测试脚本语言实习时间 2016年6月13日~2016年6月17日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简述 星期一:学习使用语言 本版). 是基于的脚本语言.。就是你写的程序不需要编译成, 而是直接给用户发送的源程序, 用户就能执行了。 星期二:学习正则表达式 借助正则表达式形成不同的值来

标示对象和文本字符串。读者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正则表达式: 1)在描述性编程中定义对象的属性值; 2)参数化步骤值; 3)创建检查点中使用不同的值。 星期三至星期五:学习自动化测试实施的综合案例以及自动化测试报告自带的飞机订票系统,在系统所有测试模块中,登录、预订机票是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因此无论是哪个版本,均需要对这两个模块展开测试。所以,将登录、预定机票操作模块作为BVT测试中的功能模块。考虑到BVT测试的重复性于频繁性,对着两个功能模块执行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测试实现功能验证。 2 测试计划 引言 编写目的 编写本测试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动化测试,合理的分配资源与人力,

使自动化测试能够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该计划阅读对象包括:自动化测试工程师、黑盒测试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 背景 说明: 项目名称:系统 项目代号:系统 定义 : (软件配置管理) : (软件质量保证) : a :(服务质量管理) 错误级别 1级:不能完全满足系统需求,基本功能未完全实现; 2级: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且没有更正办法(重新安装或重新启动,对该软件不属于更正办法); 3级:影响系统要求或小功能的实现,但存在合理的更正办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 二、设计任务 (1) 三、设计内容 (1) 3.1 仪器简介 (1) 3.2设计原理、设计步骤及数据分析 (3) 利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频率 (3) 振动测试 (9) 四、简支梁振动系统综合性能测试 (13) 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测试的方法 (13) 隔振 (17) 单式动力吸振器吸振的实验分析 (18) 复式动力吸振器吸振的实验分析 (19) 五、设计心得 (22) 六、参考文献 (23) 七、指导老师评语 (24)

简支梁动态特性综合测试方法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 学习测试系统的搭建以及相应仪器的使用 2. 学习振动系统的频率阻尼计算、测试的各种方法 3. 学习振动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及之间关系 4. 学习振动系统特性的测试方法及频谱的分析方法 5. 学习振动系统吸振、隔振的方法及分析其频率 二、设计任务 1.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测试系统的安装调试 2.掌握多种简谐振动的频率方法,特别是使用“利萨如图形法” 3.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定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掌握频谱分析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条件,理解频谱图的含义 5.掌握吸振、减振的方法,并会计算隔振频率 三、设计内容 3.1 仪器简介 DHVTC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的组成: 如图1所示,实验系统由“振动与控制实验台”、激振测振系统与动态分析仪组成。 1、底座) 2、支座) 3、二(三)自由度系统) 4、薄壁圆板) 5、非接触式激振器) 6、接触式激振器) 7、力传感器) 8、偏心电机) 9、磁电式速度传感器)10、被动隔振系统)11、简支梁)12、主动隔振空气阻尼器)13、单/复式动力吸振器)14、压电式

用户界面设计实验-系统界面设计实例完整版.doc

用户界面设计实例 ● 设计的系统名称: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系统 ● 针对用户群是:广大电脑用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officer 和广大学 生。 一、系统需求分析(The system requirement ) 针对officer 和学生们的需求分析,从我自身分析:对于我日常的安排我平 时会用专门的记事本记录和更改,对于日常各种事务可能会冲突或不变携带,现在针对这些需求,设计出符合此人群适合的一款系统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安排日程和完成工作。此系统是要面向个人的,同企业系统相比,此软件要力求操作简单,效率要高效,由于针对的人群是officer 和大学生,这些人都是年轻的一代人,对计算机和系统都比较了解,而且倾向于华丽的界面,但是该系统同时要解决高效,较少的操作较快地达到用户的需求。由于工作原因或计算机系统崩溃等用户在本机保存的日程安排等数据可能丢失的情况,同时,有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连接网络,此系统应支持 1.、本机数据保存。2、可以上传到服务器数据库,用户注册可获得免费的空间,用户注册后,只要登录就能在随时随地获得自己的日程安排等信息。 二、系统功能定义(The function definitions ) 个人日程管理系统主要是提供个人时间日程安排系统软件,它具有相当方便的操作接口,让用户能够对所安排的行程一目了然,除去主要功能还附带了更多功能和小工具,安排的行程可以生成通行路线,并会根据天气预报提醒当天安排是否影响。而且用户可以注册,注册后用户有更多的服务,安排的日程数据可以保存到本地同时可以更新到服务器,这样用户就算到外地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日程安排,同时其他功能有:时钟提醒、通讯录、效率评估等。 实现功能(主界面导航): 个人日常事 务管理系统

振动监测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张义民:《机械振动学漫谈》,科学出版社,2010. 【2】S. S. Rao. Mechanical Vibrations (SI ed.). Prentice Hall, 2005《工程中的振动问题》【3】刘延柱陈文良陈立群:《振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易良榘:《简易振动诊断:现场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5】A.Dimarogonas. Vibration for Engineers (2nd ed.). Prentice-Hall, 1996 【6】张义民李鹤:《机械振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7】P. L. Gatti, V. Ferrari. Applied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Vibrations: Theory, Methods, Measuring Instrumentation. London: E & FN Spon, 1999 【8】屈维德等:《机械振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00-01-01 【9】G. Genta. Vibration of Structures and Machines: Practical Aspects (3rd ed.). Springer-Verlag, 1999 【10】闻邦椿:《机械振动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11】W J Palm. Mechanical Vibration, John Wiley &Sons, 2006 【12】韩清凯,于晓光:《基于振动分析的现代机械故障诊断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5-1 【13】J. H. Ginsberg.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2001 【14】王孚懋,任勇生,韩宝坤《机械振动与噪声分析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15】师汉民,黄其柏《机械振动系统:分析建模测试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1

电力系统智能装置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 宋军

电力系统智能装置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宋军 发表时间:2019-07-05T14:49:00.2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宋军 [导读] 通过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湛江仁德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我国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许多智能装置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智能装置系统依现代化的远程监控手段以及数据信息的共享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生产以及供应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正常的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一体化管理。文章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首先简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趋势 引言 近年来,电力科学水平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经历了手工阶段、简单自动装备阶段、传统调度中心阶段、现代调度的初级阶段等几个阶段。现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已经存在不少种类别的智能装置自动化系统,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些具体的装置开发,并没有多少可复用性。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科学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开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也愈来愈重视,为了适应人们对供电质量的高要求,电力系统就需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准,利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对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管理,提高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多个环节构成,为了有效的控制经济成本,同时又能够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测控、保护以及调控,同时将控制以及保护装置、计算机系统、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智能装置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就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 二、电力系统智能装置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装置的智能化设计由继电保护装置和测量控制装置两部分构成,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是包拯店里系统一次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电力系统中输电系统的安全,继电保护装置则是主要扶着电力系统中开关量的控制以及电器量的测量,电力系统智能装置协调这两部分功能,最终达到完成规定任务。智能化的电力系统在与外部设备连接时,会产生设备的模拟量,继电器保护出口以及信号的开入。电力系统智能装置应用于现场运行环境中叶相应的包括了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入和开出触点的检测功能,并且电力系统智能装置还集成了时钟同步等检测功能,使电力系统智能装置能更好的完成检测任务,对复杂的检测现场环境做出相应应对。电力系统智能装置应用集成系统,可以在较小的硬件体积中完成信息记录功能,并且由其丰富的扩转资源,与其他硬设备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一)电力系统智能装置自动化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现阶段,仿真系统主要包括单机平台和分布式平台两大类,其中单机平台系统构成相对简单,但是功能单一,不适用于复杂的工况要求,由出现失效的危险,故本文采用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在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下,其余处于从属地位的计算机协同工作,主控计算机可以将测试任务发布给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并行运算,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指令周期,并且有效地利用了计算机资源,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强化并有助于系统的扩展。该系统采用了两种工作模式,第一是分布式平台构架,第二是树杈模式。负责主要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模块控制着系统的主体部分还有测试脚本的操作。 (二)硬件设计 电力系统中可以应用的自动化装置种类非常的多,主要可以归为两类,自动化装置算为一类,如备自投装置、自动准同期装置、无功综合控制装置、接地选线装置、低周减载装置等等;另一类为控制与保护装置,如稳定控制装置、母差保护装置、电动机保护装置、后备保护装置等等。这些装置覆盖了测量、控制、保护、通信等各个领域。自动化系统中的硬件方案设计,按照功能就是运行状态监视、设备保护、动态控制、故障信号处理等部分。系统采用分层系统结构,按照在系统中的运行等级分为执行层、通信与信号处理层、以及承载软件运行的终端。执行层为各种控制、测量、保护装置、报警装置,也就是具体的分布安装与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以及出现问题时能够发出警报的装置,这些设备的主要功能分为三类。 1、负责各种信号的测量,收集电力系统中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向上送入通信网路中。 2、各种保护装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应用可以由上端设置保护阈值的保护装置,实现更大的自动化范围。 3、作为动作机构,能够接受上端命令进行动作。 通信与信号处理层为重要的信号处理媒介,由各 BUS 总线、各信号处理器、网络服务器构成。BUS 总线连接各种终端自动化设备与信号处理器,负责在信号处理器与自动化终端之间可靠的传送信号;信号处理层则作为一个媒介层,进行各种 A/D、D/A 转化和不同协议之间的数据转换。由于各种自动化终端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厂家各行其是,所以为了以后自动化系统的兼容性以及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需要一个媒介层隔离自动化终端与上层软件之间的联系;网络服务器则承载软件运行终端与信号处理器之间的媒介,在两者之间可靠传输信号。 软件运行终端可以选用计算机,也可以选择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应用计算机作为终端则可移植性更强,操作门坎较低,操作人员可以经过较少的培训就可以上手。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话,整个系统的实时性能会更高,因为其针对性更强,但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可以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因为如果想连接计算机的话,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接入计算机网络,让计算机从总体构架上居于嵌入式系统之上,兼得两者的优点。因此,承载软件运行终端的硬件载体为嵌入式系统所需硬件。 (三)软件设计 1、数据测量模块。也就是定时采样任务,该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依据设定好的不同数据之间的传输协议方式向平台索要不同自

关于典型机械设备综合在线测试系统设计、改造、配置项目

关于“数据采集系统”项目 技术指标要求 该系统主要包含四部分组成;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测量附件系统、专业测量与分析软件系统。具体配置及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云智慧数据采集分析仪 1)通道数:11个。8个模拟输入通道,1个转速输入通道,2个模拟输出通道; 2)数据传输方式:网线,无线,支持网络式远程操作,可以扩展3G信号远程 实时在线监测。 3)每通道独立24位AD模数转换。 4)每台采集仪内置16G存储,支持离线采样。 5)所有通道同步采集时,每通道最高采样频率204.8KHz,采样频率任意设置。 DA精度:有效数据位31位,输出最高频率192KHz 6)可以进行多台级联级联,最大可定制到64 台或更多台级联,多机GPS及北 斗双模异地同步、多机1588同步。 7)输入幅值精度优于0.03mVrms@±10V量程。相位匹配:优于0.2°@10kHz。 8)内置1、10、100、1000倍放大,输入量程可选择。 9)动态范围为120dB(典型值),保证值为110dB,任意通道间干扰优于-120dB。 10)可外接DC9~36V供电,支持POE供电模式。 11)内置可充电锂电池,无外供电独立工作时间可支持8小时。 12)支持断电重启后采集状态自动恢复和自动零点校准; 13)可外输出5V、9V、12V、15V直流电压/1Ch转速输入,5VDC供电,25MHz高速

采样信号源输出通道,最大输出电压:±10VP,最大输出电流:5mA,每通道不低于24 位AD模数转换。 14)信噪比不低于110dB,输出最高频率不低于192KHz,幅值精度:优于0.2%。 信号类型:正弦、正弦扫频、随机、磁盘文件等,能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回放。 15)采集仪对外接口必须是lemo接头。 16)外形尺寸(mm)不大于:L210×W120×H50,重量:不大于2kg。保证系统便携。 2.专业级信号分析软件 1)Windows8/7/XP操作系统,支持64位操作系统,支持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云智慧模式可利用Web浏览器登陆,支持iPad及安卓、苹果等手机系统 2)支持在3G通信方式下,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和Web对远程网络采集仪进行设 置、示波、时域统计、状态查询、数据下载等,Web方式兼容IE、safari、chrome等浏览器,支持电脑,Pad和手机操作,此方式传输距离无限制。3)软件分析频率精度10-12数量级,软件分析幅值精度10-12数量级,在适当测 试条件下,测试系统频率精度最高可达10-8数量级,测试系统幅值精度可达10-3数量级。 4)具有超低频快速测量技术,测量时间为信号周期的1/10时,频率误差为2%, 幅值误差为3%,当测试时间为信号周期的1/4时,频率误差为0.2%,幅值误差为0.6%。 5)可以进行数据浏览,各种分析结果的输出,包括图形的复制、保存、打印。 将分析结果进行各种文件格式(文本、Excel表格、ACCESS、matlab等)的输出,也可直接把图形和数据输出报告。 6)实时分析:实时显示和分析记录时域谱、FFT谱、功率谱、1/3倍频程谱、 振动量级、声压级。 7)实时报警分析:可设置振动和声源报警阈值,对超过阈值的数据在软件界面 上实时进行报警。 8)按通道设置采样率的功能:可对不同的通道设定不同的采样频率,并进行不 同的处理,每个通道可以独立设置不同的采样率。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测试大作业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设计题目:测试技术与仪器大作业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4/05/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题目一 信号的分析与系统特性 题目:写出下列信号中的一种信号的数学表达通式,求取其信号的幅频谱图(单边谱和双边谱)和相频谱图,若将此信号输入给特性为传递函数为)(s H 的系统,试讨论信号参数的取 作业要求 (1)要求学生利用第1章所学知识,求解信号的幅频谱和相频谱,并画图表示出来。 (2)分析其频率成分分布情况。教师可以设定信号周期0T 及幅值A ,每个学生的取值不同,避免重复。 (3)利用第2章所学内容,画出表中所给出的)(s H 系统的伯德图,教师设定时间常数τ或阻尼比ζ和固有频率n ω的取值,每个同学取值不同,避免重复。 (4)对比2、3图分析将2所分析的信号作为输入)(t x ,输入给3所分析的系统)(s H ,求解其输出)(t y 的表达式,并且讨论信号的失真情况(幅值失真与相位失真)若想减小失真,应如何调整系统)(s H 的参数。

解:求解周期性三角波的傅里叶函数。 在一个周期中,三角波可以表示为: 常值分量 余弦分量幅值: 正弦分量幅值: 相频谱: 所以 取: 则: 所以 (1)利用matlab画出三角波函数的幅频谱如下: 双边谱:单边谱:

- 利用matlab 画出三角波函数的相频谱如下: (2)由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形式及其频谱图可以看出,三角波是由一系列正弦波叠加而成, 正弦波的频率由0w 到30w ,50w ……,其幅值由依次减小,各频率成分的 相位交替为 。 (3)当1 1 ) (+= s s H τ时,利用matlab 画出的bode 图如下: 当2 2240) (n n n s s s H ωζωω++= ,利用matlab 画出的bode 图如下: (在这里,假定 不变,改变阻尼比)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分析解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 黄盼 (西华大学,成都四川 610039) 摘要:振动测试和分析对结构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故障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当前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包括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振动信号数据采集技术、振动测试技术、以及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工程应用,最后对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振动测试; 信号分析; 动态特性; 综述 Summary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HuangPan ( 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 Abstrac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analyz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detecting the failures of structures,systems and facilities.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vibration signal data acquisition,vib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predicted. Key words: vibration testing; signal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overview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和系统方案设计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设备介绍 (2) 三、实验任务 (4) 四、实验安排 (4) 五、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5) 1.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5) 2.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6) 六、测试软件介绍 (8) 1.界面总览 (8) 2.数据操作面板 (8) 3.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8) 4.下拉菜单 (9)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任务卡12 附录2: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方案书13 附录3: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13 附录4: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4) 附录5: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25) 附录6: 实验注意事项 (27)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根据机械传动实验任务,进行自主实验的能力。实验在“机械传动性能 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室提供机械传动装置和测试设备资料,学生根据 实验任务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方案书,搭接传动系统进行测试,分析传 动系统设计方案,写出实验报告。 2.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机械 传动综合实验台对机械传动系统组成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组成方案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 新方法。 4.测试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 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 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介绍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几个模块组成,另外还有实验软件支持。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系统测试报告实例

XX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该测试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2 背景 1.3 用户群 主要读者:XX项目管理人员,XX项目测试经理 其他读者:XX项目相关人员。 1.4 定义 严重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bug ?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 ?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当对必填字段进行校验时,未输入必输字段,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系统定义不能重复的字段输入重复数据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1.5 测试对象 略

1.6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 1.7 测试工具 Bugzilla缺陷管理系统 1.8 参考资料 《XX需求和设计说明书》 《XX数据字典》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XX项目计划》 2测试概要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到2007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2个bug。 XX总共发布11个测试版本,其中B1—B5为计划内迭代开发版本(针对项目计划的基线标识),B6-B8为回归测试版本。计划内测试版本,B1—B4测试进度依照项目计划时间准时完成测试并提交报告,其中B4版本推迟一天发布版本,测试通过增加一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B5版本推迟发布2天,测试增加2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 B6-B11为计划外回归测试版本,测试增加5个工作人日的资源,准时完成测试。 XX测试通过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B1—B4测试阶段都有详细的bug分析表和阶段测试报告。 2.1 进度回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