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

(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例如:

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

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

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C.遂开门纳众。

③A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B.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以上三例,①A的“暮”与①B的“莫”是同一个词。“莫”的字形是日在草中之状,《说文》:“莫,日且冥也。”就是“日暮”的“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写两形,却记录同词,是分化字关系。②A的“被”与②B的“披”、②B的“内”与②C的“纳”、③A的“故”和③B的两个“固”也都反映异字同词现象。“被”与“披”都当“穿”讲,

二字古代通用,至于作为副词当“本来”讲的“固”,更是常常写成“故”字来代替。

1

(二)单音词与古代汉语中的双音短语

古代汉语中,有些单音词的组合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同形,因此,很容易被误解为双音词。

例如:所以,形容,其实,无论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连词同形,要注意区分。

如:然而、然则、、虽然、且夫、若夫、今夫

二、复合词

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主导地位,也有少量复音词。

复音词有两类:单纯词、复合词。

(一)复合词的结构四种

1.并列结构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并列构成的复合词。这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关系。例如:

仓廪干戈膏腴宾客祭祀倾覆斟酌谨慎和睦

这种由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在古代汉语双音词中占大多数。也有个别复合词是由两个反义语素并列构成的,例如“缓急”。

2.偏正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复合词。例如:

布衣东宫天子诸侯百姓锦衾狐裘羌笛

“布衣”本指布料衣服,后转指穿布衣的人,即平民。

如: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3.支配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的复合词,又叫动宾结构。例如:

执事将军当道持戟败绩

知府司寇司马拾遗稽首

4.主谓结构

两个语素之间有说明和被说明关系的复合词。例如:

地震日食霜降夏至月食

(二)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复合词的形成是汉语由单音化向双音化发展的结果。这是汉语的一大进步。最初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是短语,后来形成专指义,成为复合词。如:国家。

复合词的意义不再像短语一样,是两个词的简单相加,而是另外有了专指义。例如:

春秋:

原指季节,凝固成复合词以后就变为泛指“时间”,进而指“年龄”。如《汉书?苏武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

只有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单音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才是复合词。避免把词组理解为复合词。

例①响应,②同学,③政治,④狐狸,都不是复合词

例1中的“响应”,不是赞同支持某种号召和倡议,而是一个状动结构,“像回声那样应和”。例2中的“同学”是词组,指“一起学习”,不是双音词。例3中的“政治”连短语都不是,是两个词:“政”指政治,“治”是治理。例4中的“狐狸”是两个词,指狐狸和狸猫。

三、联绵词

2

一个词素,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一)联绵词的结构特点

联绵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单纯词。从形式上看,联绵词由两个字记录,这两个字不是语素,而仅仅是音节的记录符号,因此,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讲,如果拆开来得到的是两个不能独立表示意义的音节。即,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记音符号,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已经失去,只有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纔有词义。因此,不能把联绵词拆成两个字的意义的组合。

例如:

A.于是焉何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时至》)

B.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诗经?周南?卷耳》)

C.计犹豫,未有所决。(《汉书?高后纪》)

“望洋”并非是望着海洋,“洋”在《说文》中本训水名,直到宋朝纔有海洋的意义。“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阳”,意思是“仰视”。

“玄黄”也是联绵词。《尔雅?释诂》:“玄黄……,病也。”

“犹豫”又写作“犹与”“由与”“尤与”“犹夷”等,都是迟疑不决的意思。

(二)联绵词的语音特点

两个音节有双声迭韵的关系。

双声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

参差仿佛憔悴踌躇仓促流连忐忑伶俐

迭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韵”相同的联绵词。例如:

从容烂漫逍遥蹉跎彷徨窈窕辗转

迭韵的“韵”,与“韵母”不同。韵母包括一个音节除去声母的所有部分——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则只包括只要元音和韵尾,不包括介音。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联绵词的语音关系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

“仓庚、芣苢”在古代是迭韵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已经已经不迭韵了。这是古韵不同于今韵的表现。

“缤纷、匍匐”在古代是双声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已经不双声了。这是古声母不同于今声母的表现。

因此,判断古代汉语中的联绵词的语音关系,一定要根据古音,而不要根据今音。

(三)联绵词的形体特点

由于联绵词是“因声以见义”所以用字常常不同。后来逐渐规范,保留一种常用的写法,淘汰了其它。

文选(礼记)

博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解】

5.学之弗能,弗措也:学习达不到学会的程度,就不放弃。措。放弃。

提示

词义:审、笃、措

虚词:弗

曾子寝疾

3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注释】

4.病:病重。

7.隅坐:在墙角坐着。隅,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

13.革:“亟”的借字,改读jí,紧急。

16.正:正道,这里指合乎自己身份的礼。

17.反:返回,后作“返”。没:死亡,后作“殁”。

提示

词义:病、隅、睆、箦

通假字:“革”通“亟”

异体字:床

分化字:反——返,没——殁

宾语前置:我未之能易也。吾何求哉?

大同与小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注释】

2.仲尼:孔子的字。与:参加。蜡(zhà):古代天子或诸侯年终举行的祭祀鬼神的仪式。宾:陪祭的人。

3.观(guàn):宗庙或宫廷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6.道:原则。

7.三代:夏、商、周。英:杰出人物。

9.志: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0.与:“举”的借字,改读jǐ,推举。

11.讲:提倡。修:“修”的借字,使变得更好。

12.亲其亲:第一个“亲”是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双亲;第二个“亲”是名词,双亲。

13.子其子:第一个“子”是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子女;第二个“子”是名词,子女。

14.矜:“鳏”的借字,改读guān,老年无妻。

16、归:出嫁。这里指夫家。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4

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释】

4.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

5.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纯正。

6.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和睦。

7.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和谐。

8.贤: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贤。知:智慧,后作“智”。

9.功为己:做事祗为自己。

10.选:选拔出来的,指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杰出人物。

11.着:动词使动用法,显露。

15.埶:权势,后作“势”。

提示

词义:与、蜡、宾、逮、隐、考

通假字:与——举、修——修、矜——鳏

宾语前置:君子何叹、丘未之逮也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名词意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形容词使动:以正君臣,笃,睦,和

形容词意动:以贤勇知。

动词使动:以着其义。

名词意动:刑仁讲让。

省略:以(之)正君臣,以下七句同。

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

17.旨:味美。

23.学学半:教是学的一半。这句话是要说明教与学对于增长知识来说同等重要。上“学”字,读xiào,指教人。下“学”读xué,指学习。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注释】

3.术:“遂”的借字,改读“suì”。遂,行政区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遂,遂的学校叫做序。

4.国:天子的王城和诸侯的都城。学:指大学。

6.中(zhòng)年考校(jiào):每隔一年考查一次。中,间隔。校,考核。

7.视:考察。离经:断开经文章句。离,分析,断开。辨志:弄清经文旨意。志,经文的思想内容。

10.论学取友:论说所学之是非,择取善人以为友。

12.知类通达:懂得事物之间模拟的关系,依类推里,即触类旁通。

13.强立:这里指思想观点坚定不移。不反:不违反师教。

5

14.易俗:改变习俗。易:改变,更改。

17.蛾子(yǐzǐ)时术之:小蚂蚁时时学着衔土,也能堆成大蚁冢,这里指学者时时学问,终能达到大成。蛾子,蛾之子,即小蚂蚁。蛾,“蚁”的借字,蚂蚁。术,“述”的借字,学习,实践。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谓乎?

【注释】

19.皮弁:一种用白鹿皮做的帽子,为上朝的常服。祭菜:以苹藻之菜祭先师。菜,指苹藻一类菜。“皮弁祭菜”的主语是天子所派的主管教育的有关官员。大学开学时,主管教育的官员着皮弁,以苹藻之菜祭先师。

20.宵(xiǎo)雅:即《诗经?小雅》。肄:练习。三:这里指小雅三首诗,即《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首诗宣扬君臣之间要和乐忠信。

21.官其始: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官,名词用作动词。

1.孙:恭顺,后作“逊”。业:指所治经业。

2.夏楚:二树名,其枝条可以扑挞人。夏,“榎”的借字,改读jiǎ,又作“槚”,树名,即山楸。楚,树名,即牡荆,枝条坚劲,可以做刑杖。

4.卜禘:占卜而大祭。游其志: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游,优游。

5.时观:时时观察。存其心: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

6.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进度。躐等,超越进度。

8.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大凡学习,若学习做官,就先学习与职务有关的事;若学习做士,就先学习学士应有的志向。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注释】

9.未发:这里指邪恶念头尚未产生。豫:预防。

10.可:受教育的最好时机。时:适时。

11.陵:超越。节:次第,次序,这里指教学内容深浅的次序。施:施教。孙:循序渐进,后作“逊”。

13.扞(hàn)格: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扞,抵制、抗拒,后作“捍”。格。坚硬难入。腾:克服。

14.杂施而不孙: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

17.辟:受宠幸的女子小人,后作“嬖”。

提示:

词义:肴、旨、中、校、肄、陵、扞格、燕

虚词:者

通假字:术通遂、蛾通蚁术通述

分化字:说——悦孙——逊

宾语前置:其此之谓乎,其此谓乎

禁于未发之谓豫

双宾语:谓之大成

6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注释】

1.本篇选自《礼记?檀弓上》。题目为后加。本篇写曾子对子夏的批评:对老师不敬、对父母不孝、对儿子溺爱。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丧(sāng)其子:哀悼他的儿子。丧,哀悼。下文“丧尔亲”“丧尔子”同。丧(sàng)其明:丧失了他的视力。丧,丧失。下文“朋友丧明”“丧尔明”同。明:视力。

3.女:第二人称代词。何,怎么。

4.事:侍奉。

5.退:退休。老:养老。西河:今陕西境内黄河以西一带。

6.疑:“拟”的借字,改读nǐ,比拟。于:如。

7.投:掷。杖:手杖。拜:拜谢。

8.索居:独居。

9.已:太。

提示

词义:丧、予、尔、女、

通假字:疑通拟

7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其词汇的构成情况并不相同。在本节里,我们就谈谈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一、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1 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要了解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首先要搞清古汉语中语素、词和字的关系。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表义单位。一个语素最少有一个音节,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组合成词,才能独立运用。词则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它由语素组成。一个词最少有一个语素(单纯词),也可以有两个语素(合成词)。语素和词都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字则不同,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只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语素、词和字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a、、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个音节的汉字,既表示一个语素,也表示一个词。 b、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有两个或几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两个或几个汉字,只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个语素、一个词;如果把这两个或几个汉字拆开来,则每个汉字既不代表原语素,也不代表原词。 c、如果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根据古汉语的实际情况,它通常是一个双音词,也就是说,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的汉字,分别代表一个语素。 2 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对古汉语词的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用两个标准进行划分:音节数和语素数。 以音节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如“天”、“地”、“人”)、双音词(如“社稷”、“窈窕”、“足下”)和多音词(如“赤条条”)。 以语素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只含一个语素的单纯词(如“刀”、“口”、“参差”)和包含两个语素的合成词(如“天下”、“寡人”、“爪牙”)。 将以上两种标准结合起来,我们发现: a、、单音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成,必定是单纯词; b、双音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两个语素构成;前者叫“单纯双音词”,后者叫“合成双音词”。(古汉语中三音节词极为罕见,这儿不讨论。)

王力版《古代汉语》常用词

常用词(五) 63字 说听毁誉劝居登临过称量鬻市假离合因改作为 取求奉致得益竭 坚利完备陈故穷难夷平庸已必一参什伯 晦朔时世期官吏爵权衡果实聪明功名北中下 253.【说】 (一)说明,解释。论语八佾:“成事不~。”(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又名词。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二)学说,主张,说法。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韩非子难一:“矛楯之~也。” (三)读shuì。说服。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成安君曰。” (四)读yuè。喜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与郑人盟。”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悦”。 254.【听】 (一)读tīng,又读tìng。听。礼记檀弓下:“夫子式而~之。”引申为理会。韩非子五蠹:“先王胜其法,不~其泣。” (二)旧读tìng。听从。礼记曲礼下:“三谏而不~,则逃之。”汉书张骞传:“其势宜~。” (三)读tīng。旧又读tìng。治理,判断。论语颜渊:“~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成语有“垂帘~政”。〔~事〕(1)治理政事。汉书韩延年传:“是日移病不~事。” (2)名词。中堂叫“~事”。世说新语政事:“~事前除雪后犹湿。”晋书陶侃传作“厅事”。后代“客厅”的“厅”即由处理政事的中堂逐渐发展而来。 (四)读tìng。任从,由着,放任。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而斫之。”今成语有“~其自然”。 255.【毁】 (一)损坏,伤害。论语季氏:“龟玉~於椟中,是谁之过与?”(二)毁谤,说别人的坏话。跟“誉”相对。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韩非子五蠹:“誉辅其赏,~随其罚。” 256.【誉】 称赞。墨子非攻上:“从而~之,谓之义。”引申为好名声。孟子告子上:“令闻广~施於身。”现代变为双音词“名~”。按:动词的“誉”读平声(yú),名词的誉读去声(yù)。 257.【劝】 鼓励,奖励。与“惩”,“沮”相对。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事君者。”又成公三年:“所以惩不敬而~有功也。”又表示奋勉。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引申作劝说(说明道理使人听从)的意思(后起义)。王维渭城曲:“~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意:在上古汉语里“劝”字用於积极的鼓励,而不用於消极的劝阻。直到中古还是这样。杜甫遣兴:“足以~元凶”,意思是说:这足以劝使那些最大的恶人不再作坏事。在古代汉语中“劝”字后面不用否定词。 258.【居】 (一)坐。论语阳货:“~,吾语女!”引申为居住的意思。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又为处在。孟子离娄上:“~下位而不获於上。”又名词,住处。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不告而退。”又为当或任。老子二章:“功成而弗~。”今成语有“~之不疑”。 (二)用於“有顷”,“久之”,“顷之”的前面,表示相隔了一段时间,意义比较虚。战国策齐策四:“~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史记李将军列传:“~久之,孝景崩。”又:“~顷之,石建卒。” 259.【登】 (一)从低处走上高处。荀子劝学:“故不~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今成语有“一步~天”。 (二)成,特指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 260.【临】 (一)从高处往低处看。荀子劝学:“不~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诗秦风黄鸟:“~其穴,惴惴其栗。”今成语有“居高~下”。引申为从上监视着。诗大雅大明:“上帝~女。”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这个意义往往被用作敬词。左传襄公三年:“请君~之。”后代双音词有“莅~”,“光~”。又用於抽象的意义,表示遇到。论语述而:“必也~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仿(后起义),如说“~摹”,“~帖”。 (三)众人相聚而哭。左传宣公十二年:“卜~于大宫。”又:“国人大~,守陴者皆哭。”(陴:读pí。城上的短墙。)又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汉书霍光传:“朝暮~。”按:这个意义旧读lìn。 261.【过】 (一)走过,经过。论语微子:“孔子~之,使子路问津焉。”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卫。”引申为超过,胜过。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参国之一。”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我。”又为过分。战国策齐策四:“王闻之~矣。” (二)名词,过错。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又动词,犯错误。论语学而:“~则勿惮改。”左传宣公二年:“~而能改,善莫大焉。” 注意:第一义读平声(guō)或去声(guò),第二义只读去声。 262.【称】 (一)称量物体的轻重。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之。” (二)举。诗豳风七月:“~彼兕觥,万寿无疆。”引申为举荐,推举。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解狐。” (三)称颂,称道。国语周语:“君子不自~也。”礼记檀弓:“其仁不足~也。”引申为称述,述说。史记淮阴侯列传:“常~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四)读chèn。相称,适合,配得上。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朝臣莫不~力而去。”今双音词有“~职”,“相~”。 263.【量】 (一)读liáng。动词,计算物体容积。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之。”引申为量长短。枚乘上书谏吴王:“石称丈~,径而寡失。” (二)读liàng。名词。斗斛之类的量器。论语尧曰:“谨权~。”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豆、区、釜、钟。”引申为容积,分量。论语乡党:“唯酒无~,不及乱。”又子张:“多见其不知~也。”又为度量衡的规定。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甲胄戈矛之类的大小长短轻重都有统一规定。)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虜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古代汉语常用词

1、听:(一)单指听。如“夫子式而听之”;引申为理会。“先王胜其法,不听而泣” (二)听从。“谏而不听,则逃之”“其势宜听”(读四声) (三)治理、判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垂帘听政”(读一声,旧读四声) (四)任从、由着、放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听其自然”(读四声)2、临:(一)从高处往地处看。“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居高临下”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上帝临女” 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做敬词“请君临之” 用于抽象意境,表示遇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做。“临摹” (三)众人相聚而哭。“卜临于大宫”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朝暮临”(旧读四声) 3、量:(一)、(读一声)动词,计算物体容积。“为止斗斛以量之”。 引申为量长短。“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二)、(读四声)名词,斗斛一类的量器。“谨权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三)、(读四声)才具,才华抱负“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四)、(读四声)审查,揣度。“量敌而后进”“量力而行” 4、因:(一)动词,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二)介词,表示通过的意思。“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三)介词,表示由于的意思。“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发展为“因为” (四)名词,缘由。“无因而至前” (五)副词,于是。“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5、完:(一)、完善、完整。“巢非不完也”“初入无完群”先演变为双音词“完整” (二)、修缮,修葺。“大叔完聚,缮甲兵”“父母使舜完廪” 作动词是表示使之完整 6、官:(一)、行政机关(指处所)。“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于万人之官”可理解为“官府”。引申为行政职务。“敢告不敏,摄官承罚”可理解为“官职” 又引申为行政机关的首长。“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 (二)、耳、目、口、鼻、心合成五官“人之百事,如耳目口鼻之不可以相借官也” 7、行:(一)、(读hang二声)名词。道路。“遵彼微行” (二)、(读xing二声)动词。走、走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引申为“走了”。“使子路反见之,知则行矣” 又为实际地做,实施。“闻斯行诸”“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三)、(读xing二声)副词。将,快。“别来行复四年”“鄙夫行衰谢” (四)、(读xing四声)名词。行为,道德上的表现。“行比一乡”“听其言而观其行”

古代汉语下 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仅供参考)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经藉篡诂》《经传释词》《词诠》《 现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中原音韵》《切韵 》直音法反切法 偏义复词本义引申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联绵词古音通假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判断句被动句同义词训诂四书集注说文四家三家诗诗韵韵脚韵例双声叠韵正义传笺十三经注疏集注曰为谓之章句谓之谓言貌犹之言之为言 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衍文脱文形训声训破读毛诗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檄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句读四六词类活用三十六字母稽古引 经 倒置迂回委婉夸饰平水韵黏对拗句拗救流水对借对词调 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汇总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一、两个语气词连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例如: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译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人;现在我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例句中的“也已”是限止语气兼论断语气。语气重点在“已”,它同“矣”,可译为“了”。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不算常见,其中较多的是“也已”、“已也”等。 2.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例如: ①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译句:那么您已经是圣人了吗】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译

句: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③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译句: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例①是疑问语气兼报道语气,语气重点在“乎”,可译作“吗”。例②是委婉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表肯定的反问语气,语气重点在“与”,它同“欤”,可译为“吗”。例③是较舒缓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语气重点在“邪”,它同“耶”,可译为“呢”。三例语气的重心在疑问。 3.陈述或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例如: ① 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译句:孔子说:“没有谁了解我啊!”】 ②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译句:难道不是为了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呀】 ③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译句:(这个道理)难道只是限于伶人吗】 ④ 呜呼,亦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译句:啊!也够盛大隆重了啊!】 ⑤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译句:(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凭借德行使人民生活安定吗”】 例①~④均为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夫”或“哉”上,“夫”可译为“啊”,“哉”分别可译为“呀”、“吗”、“啊”。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 (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

词。例如: 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 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 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古代汉语常用字

常用词(一) 60字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昭穆勤乏乱整两贰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一)动词。说话,说。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事?”(胜:赵胜。平原君自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听其~而观其行。”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诗经三百篇。)又一个字为一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就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又如“五~诗”,“七~诗”。 2、【语】(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寝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诗:“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论语阳货:“居!吾~女。”(居:坐下。女:您。) (三)名词。言论,话。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曰:’唇亡则齿寒’。”后汉书黄琼传:“常闻~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辨]言,语。在古代汉语里,“言”就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就是指回答别人得问话,或就是与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这就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得“叹而言曰”,就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得“岂敢言病”,“言病”也就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得“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就是明显。“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得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她指,不能指谈话得对方。“语”既能带指事物得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得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得对方,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得“告诉”这一意义,就是“言”字所不具备得。“谚语”一义,更就是“言”所没有得。 3、【谓】 (一)对〔某人〕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论语公冶长:“子~子贡曰。” (二)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她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就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三)评论〔人物〕。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里仁:“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得音乐名。) (四)通“为”。左传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则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辨]谓,曰。“谓”就是“说”得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于“说”,“道”等于“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得就是“谓”得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一)咨询。尚书洪范:“王~于箕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注意:上古汉语得“访”,就是咨询得意思,不可误会为探望。“王访于箕子”,就是说周武王向箕子咨询关于“天道”得意见。“穆公访诸蹇叔”,就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咨访关于袭击郑国得意见。都不就是简单得拜访。“访”得直接宾语就是事,不就是人。所以第一例中有“于”字,表示箕子就是间接宾语;第二例中有“诸”字,它就是“之于”得合音,“之”指袭郑这件事。 (二)拜访(后起义)。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诗:“洛阳~才子,江岭作流人。”(江岭:江西庾岭。)引申为探寻[古迹,名胜]。王勃滕王阁序:“~风景于崇阿。”苏轼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其遗踪。” (三)查访,侦查(晚起义)。方苞狱中杂记:“又九门提督所~缉纠结,皆归刑部。” 5、【请】请,请求。左传隐公元年:“亟~于武公”。注意:“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得意义。第一种就是请您做某事。左传隐公元年:“则~除之。”第二种就是请您允许我做某事,“请”后动词表示我得行为。左传隐公元年:“臣~事之。”在上古汉语里,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左传宣公二年:“会~先。”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以战喻。”引申为请求给予,后面跟着得就是名词。左传隐公元年:“为之~制。”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粟。” 6、【召】呼唤,特指上对下得呼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引申为招致,导致。荀子劝学篇:“故言有~祸也,行有招辱也。”[辨]召,招。用口叫人来为“召”,用手招人来为“招”。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古代汉语常用词1086个

古代漢語常用词(1086个) 常用词(一)60字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 昭穆勤乏乱整两贰 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 (一)动词。说话,说。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事?”(胜:赵胜。平原君自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听其~而观其行。”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诗经三百篇。)又一个字为一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又如“五~诗”,“七~诗”。 2.【语】 (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寝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诗:“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论语阳货:“居!吾~女。”(居:坐下。女:你。) (三)名词。言论,话。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曰:’唇亡则齿寒’。”后汉书黄琼传:“常闻~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辨]言,语。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曰”,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谈话的对方。“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的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的对方,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谚语”一义,更是“言”所没有的。 3.【谓】 (一)对〔某人〕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论语公冶长:“子~子贡曰。” (二)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他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 (三)评论〔人物〕。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里仁:“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的音乐名。) (四)通“为”。左传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则以~受命於人主,议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为侵官。”[辨]谓,曰。“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於“说”,“道”等於“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 (一)咨询。尚书洪范:“王~于箕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注意:上古汉语的“访”,是咨询的意思,不可误会为探望。“王访于箕子”,是说周武王向箕

古汉语常用词

古汉语常用词 1 、逐:(1 )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 2 )引申义:A、追击B、赶跑、驱逐C、放逐(古诗文中常见的逐客、逐臣:被放逐的官)。 2 、干:(1 )本义:一种防身的作战武器,即盾牌。如“操干戚以舞”(2 )引申义:“干戈”连用泛指作战武器、代称兵事、战争。A、冲撞、触犯、冒犯B、追求、求取(“干谒”二字连用,即指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C、干预。 3 、极:(1 )本义:房屋的正梁。(2 )引申义:A、北极星B、最高的地位C、最高准则、标准D、极点、边际、尽头,如本篇:“四极废” E、达到极点、穷尽(动词)F、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形容词)H、非常、最(副词)。 4 、济:(1 )常用义:渡过水流。(2 )引申义:A、过河的地方B、帮助、给济、拯救之类,如本课:“杀黑龙以济冀州” C、受益,得到好处D、成功、成就事业。(3 )济济(请三声):形容众多、美好的样子。 5 、天:(1 )本义:人的头顶,如:“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2 )引申义:A、天帝、上天B、自然所生成的事物C、头等大事D、头顶上刺凿涂黑的黥刑E、把头发剃掉。 6 、道:(1 )(本义):供行走的道路。如:“道渴而死”(2 )引申义:A、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所采取的途径、方法B、规律、道理C、思想学说、政治主张D、理想、志向E、美好的道德 F、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H、引导、疏导(后写作“导”)G、遵循J、称道、述说。 7、过:(2 )本义:走过、经过(2 )引申义:A超过、胜过B、过分、太甚C、犯错误(动词)如本课“微二人,寡人几过D、责备、批评E、过访、拜访F、过失、错误。 8、责:(1 )本义:债款、债务(zhai四声)A、收取债款、讨债(动),如本课“往责于东邑”B、索取、要求、责令(ze)C、责问、责备、审问、责罚D、责任、职责。 9、诛:(1 )本义:以言语批评、谴责人(2 )引申义:A、要求、索取B、声讨、讨伐C、治罪、惩处D、杀戮、消灭,如本课“不诛之则为乱”。 10 、相:(1 )常用义:仔细看、审察,如“九方皋相马”“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2 )引申义:A、相貌;观测命运B、扶助、辅佐;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官吏;1、作某国或某人的相2、使作相(名词);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以上各义均读xiang 四声)(3 )用作副词读xiang(一声):互相;.表示动作一方施而另一方受,不是互相施、受,属偏指一方用法。“杂然相许” 11 、饭:(1 )本义:动词,吃(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2 )引申义:A、给人饭吃或喂牲口B、-谷类熟食(名词) 注意:1、“饭”用于吃义只限于吃饭;吃其他食物如肉、鱼、水果叫“食”不叫“饭”。 2、“饭”用于名词,起初只指谷类熟食,泛指饭食是后起义。 3、“饭”本来是动词,上古也 一般用作动词,名词“饭”是由动词“饭”派生出来的。不能倒因为果,把名词“饭”看作本用,把动词“饭”看作活用。 12 、食:(1 )动词,读shi (二声),吃。(2 )动词,读si(四声),给……吃。本课“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也”引申义为:养活,喂养。喂养此义后写作“饲”。(3 )名词,读shi (二声),泛指吃的东西。(4 )名词,旧读si(四声),特指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 13 、启:会意字,从户从又。(1 )本义:开门。词义扩张后,泛之一般的张开,开启(2 )引申义:A、开导、启发。如本课:“不愤不启”B、兴起C、发生、萌生、萌发D、开拓、开僻E、陈述、禀告F、开始。 14 、发:(1 )本义:把箭发出去。(2 )引申义:A、发出、产生;兴起B、出发;

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 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 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古代汉语词汇

词汇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 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都会有独立或成类的变化,3,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4,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5,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二,复音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附加式等几种。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原来词汇以单音形式为主,转变为大量采用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三种方式:1单音词加附缀,2同义的单音连用,3新造同义复音词。 贰,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1、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22、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2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5、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6、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2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28、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9、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30、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31、判断句:是指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对主语做出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32、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 33、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 34、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35、“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36、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37、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38、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