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斜度井、水平井井下作业工艺
水平井冲砂、打捞工艺技术研究

水平井冲砂、打捞工艺技术研究水平井开发后期涉及到常规作业维护问题,小修作业工艺主要包括冲砂和打捞这两个方面。
本文对此提出了连续冲砂和解卡打捞这两套工艺方案,为今后水平井小修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相应参考。
标签:水平井;连续冲砂;解卡打捞曙光油田因水平井造斜段、水平段携砂较困难,目前的常规直井冲砂工艺技术还不能满足水平井冲砂作业的要求。
直井冲砂有两种方式:正冲和反冲,若水平井采用正冲方式,冲砂速度可以满足,但油套环空流速低,极易产生水平段砂埋事故。
若采用反冲方式,冲砂速度不能满足要求,且由于水平段较长,冲砂液会注入地层造成地层污染,部分水平井油层漏失严重,冲砂不返,造成部分水平井经常重复冲砂。
水平井井下管柱遇卡后,解卡力很大,地面解卡力很難有效传递到打捞工具上。
目前的常规直井打捞工艺技术还不能满足水平井打捞作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水平井砂和打捞工艺技术进行研究。
本文详细介绍了水平井连续冲砂工艺和解卡打捞工艺的工艺原理、管柱结构及取得的认识。
1 水平井连续冲砂工艺研究1.1 工艺原理针对水平井井斜大、水平段长、上部井眼尺寸大等特点,用常规冲砂方法易在接单根时,在大斜度段形成砂桥,造成卡钻等井下故障,研究了水平井连续冲砂配套工具与工艺技术。
该管柱由井口部分和井下部分组成。
井下部分由安全阀、旋流冲砂器和油套转换器组成;井口部分由自封封井器、工作筒和反冲洗阀组成。
油套转换器接油管后首先下入井底,根据冲砂需要,在接近冲砂面处预留1~10m 距离不等,连接好其余的工艺管柱。
油套转换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油套环空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提供冲砂液由油套环空进入到油管内的通道,并能使冲砂液由油套环空进入油管时提高流速,增强冲砂效果,防止砂埋事故。
自封封井器、工作筒与反冲洗阀共同形成了工作筒和油管之间的密闭环形空间,其略长于一根油管的长度,保证始终有一个反冲洗阀在工作筒内,为冲洗液提供出液通路。
冲砂时,由套管打入冲洗液,在管柱下放过程中,工作筒内的反冲洗阀随管柱下行,当其移出工作筒时,上部反冲洗阀同时进入工作筒,为冲洗液提供从油管到工作筒的通道,最后由自封封井器出液口排出携砂液,实现不停泵连续加长冲砂关注,达到水平井连续冲砂的目的。
大斜度井取心技术

文章编号:1004 5716(2005)04 0084 02中图分类号:TE244 文献标识码:B大斜度井取心技术王智锋,薄万顺,许俊良(中石化集团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摘 要:介绍了胜利油田大斜度井取心工具及取心工艺技术,着重分析了取心工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取心钻具组合、取心钻井液、取心参数、取心实例等,提出了一整套指导大斜度井取心的工艺技术。
关键词:大斜度井;大位移井;取心工具;取心技术;胜利油田随着我国东部陆上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由陆地向滩海地区转移已成为稳定东部当务之急。
运用大斜度大位移钻井技术对滩海油田进行经济高效开采已成为东部渤海湾各油田的共识,同时对大斜度井取心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斜度井取心技术是在综合应用多年取心成果基础上,吸取国外取心技术的优点,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取心技术,它包括大斜度井取心工具及取心工艺技术,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技术难点大斜度井钻井取心一般是指利用特种取心工具在井斜角较大(井斜超过30 )的定向井、水平井井段进行的取心作业。
因其井斜角较大,在取心工具及取心工艺方面均较普通取心有很大的区别。
(1)大斜度井井壁与钻柱摩擦力较大,由此引起井口钻压与井底钻压不统一。
(2)在大斜度井中,由于取心工具的轴线与重力的方向线所构成夹角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取心工具躺卧在井眼低边,由此引发出三个取心难点:机械加压式取心工具无法实行有效加压;井眼低边易形成岩屑床,导致摩阻增大,容易造成取心工具的阻卡现象;取心工具的内岩心筒因重力的作用而下垂,与取心工具的外筒内壁相接触,取心钻进时,内岩心筒随外筒一起旋转,直接影响取心的效果。
因此,在大斜度井取心作业中,正确判断钻压、内外岩心筒是否居中、井眼是否清洁是大斜度井取心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取心工具结构特点大斜度井取心工具Sp-8100适用于各种地层,它由取心钻头、内外岩心筒、卡板式岩心爪、卡箍式岩心爪及上、下扶正轴承、弹挂轴、外筒扶正器等几部分组成。
连续油管作业工艺

连续油管作业⼯艺连续油管作业⼯艺概述⽬前,油⽓⽥已进⼊开发中后期,随着资源勘探⼒度加⼤,降低作业成本,规避作业风险已成为油⽓⽥开发的⾸要考虑因素,在⽼井加深侧钻挖潜增效、难动⽤储量增产措施开采,⽔平井及浅层⽯油天然⽓、煤层⽓资源开发,是提⾼油⽓采收率的最有效的途径,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本⾝所具有的柔性刚度及⾃动化程度⾼、可带压作业等特性,⾮常适合于这种作业,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对作业环境的损害,被认为是21世纪油⽓井修井作业⽅法的⼀项⾰命性新技术。
可以预见,连续油管技术必将成为未来修井作业⾏业的主导技术之⼀。
特别是在在⼩井眼、⽼井眼重⼊和带压作业中应⽤前景⼴阔,为连续油管技术提供了⼴阔的发展空间。
⽬前连续油管作业⼏乎涉及到了所有的常规钻杆、油管作业。
已⼴泛应⽤于油⽓⽥的修井、酸化、压裂、射孔、测井、完井、钻井以及地⾯输油⽓管道解堵疏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应⽤于带压作业、⽔平井及⼤斜度井测井射孔、完井等作业,被誉为“万能作业”设备,使⽤连续油管作业机作业同使⽤常规油管作业相⽐,具有节省作业时间、减少地层伤害、作业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油⽓勘探与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批深井超深井陆续出现,对井下作业技术提了出了越来越⾼的要求,为适应⼯作需要,迫切需要超长度、⼤管径、⾼强度连续油管,为此开发了 D50.8m m X6500M连续油管装置并投⼊使⽤。
关键字:连续油管,修井,增产措施⼀.连续油管装置设备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连续油管装置技术参数D50.8m m X6500M连续油管作业装置是⼀种移动式液压驱动的⽤于起下连续油管和运输连续油管的设备,主要由连续油管、液压注⼊头、井⼝防喷系统、液压动⼒系统等组成。
1.D50.8m m连续油管装置整体技术参数⑴最⼤容管量: D50.8m m×6500m(2″ ×6500m)⑵最⼤⼯作压⼒: 103M P a⑶最⼤起下速度: 60m/m i n⑷注⼊头最⼤上提⼒: 460k N⑸整机外形尺⼨: 21.3m×2.6m×4.4m⑹整体装备总质量: 89t⑺整车爬坡能⼒: 30%⑻⾏车最⼩离地间隙:≮300m m2.注⼊头注⼊头是连续油管下⼊和起出的关键设备,其主要作⽤是提供⾜够的推拉⼒起下连续油管并控制其起下速度,注⼊头在连续油管起下时承受下井部分的全部管串重量。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方法与工艺

1、选择最安全的美国连续油管输送测井
自喷水平井测井
用∮ 1.5英寸连续 油管内穿∮5.6mm 电缆,设计带涡流 喷孔的(油管与仪 器)电缆配接头, 靠连续油管柔性弹 力和液氮喷射力过 油管/套管输送测 井仪器进入水平井 底,电动张收滚轮 扶正器和笼式集流 伞,用不同测速, 上提仪器测井。
机抽水平井测井
滚轮扶正器
4、SONDEX公司的八参数组合生产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地面采集部分
持气率与管子直径的响应曲线
FDR刻度图版
持水率仪器响应曲线
应用实例
结束语
我国测井行业通过近几年的技术引进、消化、攻关与 生产实践,水平井(大斜度井)生产测井技术有了长足 的发展与进步,水平井测井也取得了较好的生产应用效 果,但在该领域还面临很多技术难题,如何进一步提高 水平井动态监测工艺水平、发展水平井测井手段、研究 水平井测井资料解释方法,以提高水平井测井施工成功 率和资料解释精度,更好地满足油气田水平井动态监测 的需要,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水平井生产测井的主要发展 方向。
液力输送水平井注硼中子寿命测井解释成果图示4井下爬行器输送方式参数测量范围精度分辨率温度012505001压力0mpa40mpa05fs001mpa流量0m3d140m3d202m3d磁定位变化大于2v耐温125耐压40mpa测量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第三部分江汉大宇公司水平井测井技术第三部分江汉大宇公司水平井测井技术1选择最安全的美国连续油管输送测井用15英寸连续油管内穿56mm电缆设计带涡流喷孔的油管与仪器电缆配接头靠连续油管柔性弹力和液氮喷射力过油管套管输送测井仪器进入水平井底电动张收滚轮扶正器和笼式集流伞用不同测速上提仪器测井
用∮ 5/8英寸连续 油管内穿∮5.6mm 电缆,设计带涡流 喷孔的(油管与仪 器)电缆配接头, 靠连续油管柔性弹 力和液氮喷射力经 偏心井口,过环空 输送测井仪器进入 水平井底,电动张 收滚轮扶正器和笼 式集流伞,用不同 测速,上提仪器测 井。
井下作业中的井控技术

井下作业中的井控技术1.1 起下管柱作业时的井控1.1.1 起下管柱作业前,相关作业人员应弄清井下管柱结构、工具性质及与起下管柱有关的井下情况。
1.1.2起下管柱作业前应对设备、工具进行检查保养。
1.1.3起下管柱作业时井口应配套安装相应压力等级的防喷器,防喷器的闸板应与井内管柱外径尺寸相匹配,内防喷工具及其附件、油管悬挂器、配合接头等工具应备齐置于钻台(边)上。
1.1.4安全起下管柱作业的基本要求1.1.4.1循环时,工作液进出口密度差不大于0.02 g/cm3;1.1.4.2 下列情况起钻前需进行静止观察或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a)射开油气层后和储层改造、井内压井介质改变后第一次起钻前;b)溢流压井后起钻前;c)井漏堵漏后或尚未完全堵住起钻前;d)井内发生严重油气侵但未溢流起钻前;e)需长时间停止循环进行其他作业(下桥塞、测井、换装井口等)起钻前。
1)静止观察时间宜超过下一作业周期的时间,才能进行起下钻作业;2)在录井设备在场的情况下,可进行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
短程起下钻基本做法:①一般情况下可试起10-15柱管柱,再下入井底循环一周,若无油气侵,则可正式起钻;②特殊情况下(长时间无法循环或井下复杂)时,可将管柱起至安全井段,停泵检查一个起下钻周期或停泵需要时间,在下至井底循环一周观察。
3)起钻前循环井内工作液不应少于2周。
1.1.5在水平井、大斜度井、高产井等产层已打开的井进行起下管柱作业时应控制起下钻速度,在距产层300 m内,起下管柱速度不超过5 m/min,全程起下管柱控制速度,减小压力波动。
1.1.6作业队应严格执行液面坐岗观察制度并做好坐岗记录(见附录C),观察出口及液面的变化,对工作液的进、出量进行计量,循环工况时每隔15 min记录一次液量变化,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察并记录。
1.1.7每起下6-10根钻杆、2根钻铤或10-15根油管应记录工作液灌入或返出量一次,并及时校核累计灌入或返出量与起下管柱的本体体积是否一致,若发现实际量与理论量不符,应先停止作业,立即关井,查明原因,整改确认井内正常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水平井测井工艺

二)湿接头式水平井测井主要工具
1. 旁通总成 辽 河 石 油 勘 探 局 测 井 公 司
2. 过渡短节
3. 公头总成
4. 泵送接头总 成
1. 旁通总成
辽 河 石 油 勘 探 局 测 井 公 司
密封总成 电缆夹
旁通短节
上面的槽是用来放置电缆卡子的地方。 带有丝扣的通道口使电缆 进入钻杆内并具有密封作 用。 槽两侧的小孔是用剪切 螺栓把电缆卡子固定到 旁通上的地方。
四、泵出法水平井测井工艺介绍
辽 河 石 油 勘 探 局 测 井 公 司
2、能完成的测井项目 1)声感组合 2)放射性 3、泵出法水平井测井工艺的优缺点 1 )优点: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解决仪器 故障时间短。 2 )缺点:测井仪器从钻具水眼中穿过,所以 对钻具要求太高,还很容易使仪器卡在钻具 中;无法在仪器串中加装扶正器、偏心器等 辅助设备,无法满足仪器的居中、偏心等要 求;只能完成上述的测量项目。所以说泵出 法水平井测井技术无论在测量项目、测井安 全上还是在施工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就出现了钻杆输送 时水平井测井系统。
油层
四)TPL系统工作原理
仪器串通过一个公头外壳连
演示中
辽 河 石 油 勘 探 局 测 井 公 司
到钻杆上,然后由钻杆把仪 器送到目的层的顶部。
仪器下井演示
当仪器到达目的层顶部后,
套管 钻杆 公头总 成 测井仪器
电缆通过湿接头装置与仪器 串相连。由于这个连接一直 是在钻井液中完成的,因而 通常称为“湿连接”。
水平井测井工艺介绍
前言 辽 河 石 油 勘 探 局 测 井 公 司
一、水平井的类型 二、水平井测井工艺要解决的难题 三、水平井测井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四、泵出法水平井测井工艺简介 五、钻杆输送测井系统介绍
水平井生产测井工艺技术与应用

第二十五页,共44页。
5、 非自喷状况下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工艺技术及应用
◆ “双管柱”应用实例——氧活化找水测井
出 水 部 位
1 、 本 井 在 泵 抽 的 条 件 下 测 量 , 测 量 时 地 面 流 量 为 110 m3/d,氧活化测井测得总量为120 m3/d。 2、测量出水结果: 1905.9-1910.1m:出水约45 m3/d,占总量的37.5%。 1963.3-1968.3m:出水约15 m3/d,占总量的12.5%; 1991.9-2111.6m:出水约60 m3/d,占总量的50%;
套管阀门 安全下接头
测井电缆
油管 安全上接头
扶正器 模拟柱塞泵
双向卡瓦封隔器
模拟抽油机坐封卡瓦
第二十七页,共44页。
爬行器
测井仪器
模拟抽油机工作原理
5、 非自喷状况下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测井工艺技术及应用
(3) “模拟抽油机” 应用实例——产液剖面测井
测井资料处 理成果图
作业机提液状态
曲9-平10井产液剖面测井实际应用
力
输
可进行电磁探伤套管质量检查测井。
送
法
测
可进行同位素示踪等注水剖面项目测井。
井
工
艺
测井前井下管柱一次设置完成,测井过程中不再动用管 具作业,测井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井口轻易实
现电缆密封,可带压进行作业。
第七页,共44页。
2、 “水力输送法”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及应用
❖ 设计研制了水力输送工艺技术及专用工具;
坨x-平x井电磁探伤测井成果图
第十七页,共44页。
1607米 处测得一 处破损点
3、 “爬行器输送法”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及应用
水平井、大斜度测井评价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水平井、大斜度测井评价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林 科,高 岩,汪佳荣,张 博,胡恒波,何小兵(河南油田测井公司,河南南阳 473132) 摘 要:河南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难度加大,随着水平井、大斜度井技术的日趋成熟,水平井逐渐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对水平井测井响应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水平井测井解释应采取的对策,形成了一套针对河南油田不同区块的水平井测井评价技术,并在河南油田的多个区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控水增油效果。
关键词:河南油田;水平井;测井响应特征;水平井测井评价技术;控水增油 中图分类号:T E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5—0122—02 目前我国东部老油气勘探开发面临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已成为油田开发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随着国内水平井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应用,水平井已成为当前条件下高效开发油田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水平井特殊的钻井方式,使得水平井测井的施工技术,仪器响应特征,解释模型都非常复杂,这些都对测井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孕育着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1 水平井测井评价面临的难题1.1 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在垂直井中,一般情况下测井仪器轴垂直或近似垂直于地层面,可以认为地层、井眼、泥浆的侵入形状均是绕仪器轴旋转对称的。
但是水平井测井仪器轴跟地层平行或近似平行,则地层、井眼、泥浆的侵入不是绕仪器轴对称的,此外,在重力作用下,水平井中仪器偏心影响显得严重,使得贴井壁测井值倾向于井眼下方的地层值。
1.1.1 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通过对不同井斜,不同层厚等多种情况下的双侧向测井响应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研究,得出结论:井斜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体现在层界面附近。
随着视井斜角增大,围岩影响增大,视电阻率幅度降低。
深侧向的井斜影响大于浅侧向的井斜影响。
同时,钻井周期较长,侵入较深和侵入的不对称性也是造成水平井油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