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合集下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范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范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范文一、总体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政治民主和基层民主的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点1.以人民为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成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2.权力的来源和归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规定权力来自于人民,归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国家权力的法定来源和归属,实现了权力运行的规范和民主监督的机制。

3.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的意愿。

代表人民的利益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人民代表大会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

4.行使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对行使权力进行制约和平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行政、立法、监察三权分立,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机关、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确保各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权力滥用。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和职权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代表大会组成,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的最高机关,负责监督政府工作、立法和决策。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权:1.选举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选举权,包括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

2.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包括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等。

3.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包括制定和修改宪法、法律、法规、决议、报告等。

4.决策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包括决定国家重要的政治方针、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等。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10张PPT)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10张PPT)

同怎时样在全坚国交持全政国协和人广完大泛审善征议求人意民见 代表大会制度 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思想上 坚持制度自信。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形成法律在全国实施
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
必须毫不(动保摇障地参坚政持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提出建议
表大会与人 民的关系民使代投权表身力代表人
多数原则,人民有 权罢免不称职的代
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 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
代表表
保证了国家 机关协调高效
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还表
大会 ②在人民代表 其他国家机关由人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
代 表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 力机关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

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
原则
第4页,共10页。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召开,通过民主选举来自全 国各地、各阶层的人大代表齐聚北 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的权力;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 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 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1页,共10页。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统治阶级采用何种
1、含义: 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
2、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决定
国家政权的组织 国 体
反映
政体
形式不同
安倍晋三首相
决定 特朗普总统
默克尔总理
想人一想民:民
主专政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2011· 四川卷)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 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 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 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 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严格执法行政的义务 ②履行了反映群 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 ④履 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大代表坚持走访、记“民情日记”“民心 日记”,体现了选项④;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 体现了选项③;所提议案旨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体 现了选项②。严格执法行政不属于人大代表权利或义 务范畴,选项①不选。答案为D。
2.人大代表 ⑴性质和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⑵产生方式——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①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全国、省、市级的人大 代表) ②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乡级的人大代表) ⑶任期——五年 ⑷职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审议、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发言表决免责权 ⑸义务—— 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 求; 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④接受人民监督。
表1反映 A.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 B.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发生改变 C.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变化 D.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解析】 表格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结构的变化,与全国人 大的职权、职责、组织原则无关。故选D。
3.(2013· 上海卷)“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 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 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白皮书)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A.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 B.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落实和满足人民的意愿和要 求 C.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表达和反映人民的意愿 和要求 D. 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 中正确意见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国家的决 策。ABC尽管都对,但都片面,只有D全面概括了材料的观 点。故选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演变2023年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存在了近百年的时间,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个制度的历史演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它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无产阶级在民主制度下的代表权和政治权利问题,它不仅完善和完善了现代民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为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和契机,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人民代表大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形式。

”这种说法强调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权力方面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

1980年,中国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大会法》,确立了现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框架。

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的发展,中国在制定、完善和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逐步实现了从凭证式发展到实质式发展、从口号式发展到现实式发展的重要转变。

在21世纪初,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民主化和法制化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和创新。

2004年,中国通过了多项改革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建设,增强代表的代表性和代表性,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行政能力和政治权力。

此外,通过建立和完善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等机构和履行监督职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和官僚的监督。

如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在宪法领域,也在具体法的制定和推行方面不断得到升华,更是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治理体系的基本代表。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和良好的实践成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未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需根据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进行不断产品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安徽卷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 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立法为 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 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这意味着: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公民要积极依法行使立法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障人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 域自治 制度 基层群 众自治 制度
其它 宗教信 仰自由 政策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的有机统一
提案权
质询权
思考题目:
审议权
表决权
材料: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来 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了《政府 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 导人。大会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1050多件, 另外还有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 评和意见1000多件。 在材料中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些权利?
提案权
1、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
注意: (1)人民的法律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2)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
产生
人 民
民主 选举
人大 代表
组 成
国家权力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区别: 后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 行使其部分权力,后者对前者负责。但是我国 乡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设人大主席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旨在实现人民民主、国家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发展进步。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在于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按照这一原则,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和权益,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听取民意、代表民意、依法履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法律权益。

第二,民主选举和依法管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依法管理国家事务。

选举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对于这一制度的稳定和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代表的产生应该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的特点,确保代表真实、准确地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谋福祉。

第三,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责分明。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政府作为行政机关,与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协调合作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政府依靠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和监督,履行职责,推动国家的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定权限,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保障政府依法行政,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第四,法治和有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依法办事,坚持法治原则,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国家的决策与决策过程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确保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和决策的合法性。

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秩序井然,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五,民主监督和问责机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重民主监督和问责,通过代表的提案、询问和审议等形式,对政府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代表有权批评和建议,对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策有权参与和表达意见。

如果政府工作存在问题,代表可以提出质询和追责,确保政府工作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主选举和依法管理,明确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责分明,推行法治和有序,强调民主监督和问责机制。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两院制相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它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也有别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议行合一制。

因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从“人民代表大会”的字面上来理解,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句话:第一,人民群众选举代表;第二,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第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即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由此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然后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来实施人民意志的制度。

根据这一制度,最终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首次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开始,这一制度就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长期的探索和思考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离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缺少根本性的制度保证。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通过制定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内容。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制度。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地位和作用,它是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制度安排。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相应行政区域的人民行使各级国家权力。

基层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村民、居民行使基层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法定权力,即制定国家法律和国家政策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还具有监督权力,即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力。

同时,人民代表大会也具有选举权力,即选举国家领导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机关,代表人民利益,维护人民权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普遍的选举制度,保证了广大人民能够直接参与国家政权的决策和管理。

此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助于社会团结和稳定,通过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可以避免政策的盲目性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然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现实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选举工作的腐败和不公正现象,使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作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代表权力过于集中、参与程度不够广泛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选举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建立有效的选举监督机制,确保代表的选举公正可信。

二是推进代表制度的多元化和广泛参与,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是加强代表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