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我对人生的新认识

我对人生的新认识
怀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告别了辛苦却充实的高中时代,迈进崭新的大学校门,开始了我人生的新篇章。
大学对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她与我熟悉的中学生活截然不同。这里有浩瀚德图书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这里有众多精通各个专业的学者和专家;这里有浓厚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在这里我们开始独立,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并逐步完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时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心只想考大学。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人生的价值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其他的东西。所以在进入大学以后我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导致自己感到大学生活很空虚,很乏味,提不起精神,整天以“堕落”自嘲。但在学习了荣老师的思修课以后,我渐渐有所感悟,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也对人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大学生的奋斗。同时,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科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收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在现实中,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垄断,仗着先进技术漫天要价,收取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和专利转让费,对我国规模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我们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努力奋斗,刻苦钻研,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争取发展的主动权!
在这个祖国需要我们的时代,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不懈奋斗,努力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创造出无悔于人生的业绩!!
肩负着历史新使命的我们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她就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思修课学习,我意识到:作为中南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有理想信念,还要有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
我的思修老师荣老师说:“天是共产党的天,地是社会主义的地!”生活在这天地之间的我们当然要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并不是由某个人或党派主观

决定的,而是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同时我们的个人理想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接合。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我觉得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一个强大安稳的国家就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就没有幸福的家庭!历史证明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不能照搬照套其他国家经验的。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发展起来,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要实现理想必须靠实践!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为有实践才是联系两者的桥梁。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现实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是一个例子。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张海迪也用她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

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下面这个“海龟”博士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9月17日凌晨,浙江大学的涂序新博士从顶楼11层纵身跃下。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回国。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之后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4月,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6月初,涂博士回国。然而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却留下这样一段话:“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不可否认国内学术圈的确是存在问题的,但涂序新博士并没有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他盲目的自信了,刚回到浙大就向学校要“票子”“房子”“位子”,在受到挫折时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终选择了轻生,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悲痛,也使国家痛失英才!
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有着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也有着充满挫折的玫瑰园,那尖利的刺也许会刺破我们的身躯,但它更会鼓励我们去寻找开启人生殿堂的钥匙!
虽然这位“海龟”博士有他的缺陷,但我同时看出了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那就是--爱国!!在他回国之前他意识到了回去将会遇到挫折,但他还是选择回国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民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没有过哪有家,没有家那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语句,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寄托了对

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他宁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的崇高,何等的壮烈,何等的伟大。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 彭德怀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 冼星海
……
读着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名言,让我感触颇多。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的爱国热情充满了身上的每一滴血,每一个细胞,他们有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一样,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要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成就一定的人生意义。这需要我们有这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了人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体,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
在现实中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合理的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以及与身边的

人的关系。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供我们上学,无私的为我们操劳了十几年,现在我们离开家到外地求学也是父母提供的支持。不要忘了家里父母思念的目光,在闲的时候给家里打一电话都会使父母感到无比的欣慰。来到大学,学习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而学习是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有助于老师的教学,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同学是将与我们相伴多年的人,有人说过,人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就是同学。同学之间的友谊是纯洁的,是崇高的,是宝贵的,是值得我们一生珍惜的。人生并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与身边的各行各业的人交流沟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理解人生,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平等原则,要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要把自尊与注重他人结合起来。同时在交往中应该坚持诚信、宽容他人的小错误、在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学会与别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身体不好是废品,智力不好是次品,道德不好是危险品”。荣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诚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智力是成才的关键,但要是没有道德,这些将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十世纪前叶,化工科技有了长足发展,各种新产品相继出现,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一些道德恶劣的人却用这些技术做为侵略的工具。二战中,日本违反海牙国际公约,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先后在中国14个省市,77个县区,使用化学武器1731次,另外在中国国民政府军政部防毒处的记录中记载日军使用毒气伤害了36968人(其中2086人死亡)日军毒气战在中国军队(国民政府军)中造成的死亡率平均每年为8.5%最高年份达到28.6%(1937)。
这些铁的事实给我们许多警告,我们必须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造福人类为宗旨,不能将科研成果用于反人类,如果那样不但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还会成为危害人类的危险品,被人民的唾弃。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有理想、有目标、有素质、有道德的人生才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努力奋斗,既往开来,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创造出辉煌的人生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