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2004直升机飞行设置简要

FS2004直升机飞行设置简要
FS2004直升机飞行设置简要

FS9/2004直升机飞行设置简要

最近发现很多初级直升机飞友乃至有过一段时间经验的飞友,都还在迷惑或无法确定最佳的直升机飞行设定,无奈之下就将固定翼的设定搬到直升机上来,导致技术提升困难,特此我发贴给大家推荐一套设定,希望大家能根据我的设定进行参考,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设定,从而提高技术。

先谈真实度设置,请看下图:

图中是我本人的设置,先看Flight model里的5个滑条,这5项设置是直接影响直升机操控性的设置,大家所说的“气动”很大一方面取决于这5项设置,没有适合的设置,多好的气动都感觉不出来。本设置从上往下分别为“General - 常规”、“P-factor - 拉力因素”、“Torque - 扭矩”、“Gyro - 陀螺效应”、“Crash tolerance - 碰撞敏感度”,对照图中的设置,下面4项为100%,这无可否认是最偏向真实

的设置,相对也是最难的设置,而为何第一项要设成99%(拖到100%后回点一下)呢?这是因为微软在进行调试时将“最真实”偏向于固定翼,而相对于直升机,这种设置却显得超出了实际难度,或者简单点说,这1%对直升机来说是多余的,通过测试可以发现,99%和100%两者的操纵性有着明显的区别,有些朋友认为100%一样可以操纵,但我告诉你,99%的设置更偏向真实以及能给你带来比100%更多的乐趣。当然,99%的设置对很多飞直升机不久的朋友来说还是很有难度,在这我建议你根据自己的程度,在50%(低于50%的设置将会让你感觉不到直升机的乐趣)与99%之间取出最适合自己现今技术的设置,不要一股劲地去追求难度,这只会让你无法前进。你可以根据你的程度先选择一个较低的设置,例如50%,当你发现50%的设置已不能满足你了(最能表现你已经不适合较低设置的现象,就是当你感觉到直升机的动作及反应不能按你要求做出,并且觉得比较迟钝)那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更高的设置了。提高了这项设置所作的改变,将会是驾驶杆比之前敏感了,动作大了惯性也大,反扭矩强了等等。(注,99%的设置有时并不适用所有的插件,在你使用插件前请先阅读里面的说明手册,看是否有建议设定。)

接下来看Instruments and lights,“Pilot controls aircraft lights - 飞行员控制灯光”,除非你不想自己去控制机上的各种灯光,让电脑帮你开/关,否则你就应该选中它;“Gyro drift - 陀螺仪漂移”,有读过基础教程的飞友都能明白它的作用,如果你还不明白,请去阅读相关基础教程,此项建议为开。(别忘了校准);“Display true airspeed - 显示真实空速& Display indicated airspeed - 显示指示空速”,同上,这些都是基础得不得了的知识,选择IAS是必然的事。

来到Crashes and damage,建议打开碰撞检测,选中子项中的第一项“Aircraft stress causes damage - 飞行器应力损伤”,简单的说,除了飞机,你碰上什么都会Crash,这项是必须开的,当你练习的时候接地太重了,就会损坏发动机或直接Crash,不开的话,就算你自由落体也不会有分毫损伤;“Allow collisions with other aircraft - 允许与其它飞行器碰撞”,连飞时我建议关闭,由于网速的关系,可能本身两架飞机隔着一小段距离,不足以碰撞的情况下系统也会判断为碰撞,这样会比较不方便,在单机的时候可以打开。

Engines,“Enable automixture - 自动调节混合比”(本设置只针对象R22这样的活塞发动机直升机),如果你不会调混合比,那可以让电脑帮你,但我认为,如果你还不懂怎么调混合比,那你现在应该去学,学会了再飞直升机;“Unlimited fuel - 无限燃料”,除非你想用R22作跨国飞行而中间不想停下来的话,那建议你打开,否则请关闭。

Special effects,“G-effect - 重力效应”,据我所知,这项设定为模拟当飞行员受到大G数时视野的混乱或暂时性失明的效果,除此外还是否有别的影响我暂时还不清楚,如有补充请跟帖。

Flight controls,“Autorudder - 自动补舵”,经测试,这项设置不影响默认的两款直升机,开或关都没有效果,不过为了不出现异常,建议将其关闭。

最后来到最顶部的“Display flying tips - 显示飞行提示”,电脑会根据当前情况给予你一些飞行提示,例如何时该调整混合比、何时调整修压、何时校准罗盘等等,对于新手来说的确可以给予帮助,如果你已明白了一些比较基础的调整,如高度拔正程序、陀螺仪校准、活塞发动机混合比的调整等等,那请把它关闭,让你自己提醒自己。

好,接下来看看摇杆灵敏度及无响应区的设置:

图中为本人的设置,在硬件无损伤的情况下,我建议将灵敏度(Sensitivity)设为最大,无响应区域(Null Zones)设为最小。由于直升机本身就是一个既敏感又不稳定的飞行体,大部分的机型在悬停时都不可能松开双手,有时在看飞行员悬停的时候,他们的手和脚都好象在保持住一个位置不动,但其实他们的手和脚都在不断地作细小的修正。灵敏度的增加,可以让摇杆更快地将指令传给旋翼,而取消无响应区域则是为了让摇杆的动作更精确。有些朋友提到,直升机操纵是有延迟的,最高灵敏度会不会使直升机反应过快,其实并不会的,直升机操纵的延迟是取决于插件,以默认的为例,最大灵敏度时,直升机的延迟还是存在的,只是你能否感觉到的问题了。

最后,如果你的摇杆带有力反馈功能,请你关闭它,在FS9/2004里,直升机所反映出来的力反馈是很不真实的,况且,现在的直升机都有液压系统,你不会感

觉到由旋翼反馈回来的力:

针对直升机飞行的设置就这么多,其实还有一些例如通过锁贞来模拟仪表的延迟等等设置那就得由大家自己去发掘研究了。要注意,某些插件是需要特别设置的,所以当你们在使用新插件前,请认真阅读说明手册。

最后,祝大家早日练成闭目悬停-大********嘿嘿**********法-~~!~~

-----------转自飞鹰虚航flypig 文章

7第七章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第七章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飞行操纵系统是用于供飞行员操纵飞机的副翼、升降舵、方向舵和其它可动舵面,从而实现飞机的横向、纵向、航向运动。 7.1简单机械操纵系统 7.1.1 飞行操纵系统的工作原理 飞行操纵系统通常包括主操纵系统和辅助操纵系统两部分。主操纵系统用来操纵方向舵、副翼、升降舵。辅助操纵系统用来操纵水平安定面、调整片等。 在主操纵系统中,飞行员手、脚直接操纵的部分,称为中央操纵机构(或称座舱操纵机构),它是由手操纵机构和脚操纵机构所组成。将操纵机构的动作传到舵面的部分,叫做传动机构(或称为传动装置)。传动机构是由传动杆、摇臂、钢索、滑轮等组成。 1、飞机的纵向操纵 飞机的纵向操纵是通过操纵驾驶杆或驾驶盘前、后运动控制升降舵来实现的。在飞行中向后拉杆,机头应向上仰;向前推杆,机头应下俯。 2、飞机的横向操纵 飞机的横向操纵系统是通过操纵驾驶杆或驾驶盘左、右运动或转动控制副翼来实现的,在飞行中,向左压杆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驾驶盘,飞机应向左横滚;向右压杆或顺时针方向旋转驾驶盘,飞机应向右横滚。 3、飞机的航向操纵 飞机的航向操纵是通过脚蹬控制方向舵来实现的。在飞行中蹬右脚蹬,机头应向右偏转,蹬左脚蹬,机头应向左偏转。 7.1.2 中央操纵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飞机主操纵系统是由中央操纵机构和传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中央操纵机构由手操纵机构和脚操纵机构所组成。 一、手操纵机构 手操纵机构一般分为驾驶杆式和驾驶盘式等两种。 图7-1表示一种驾驶杆式手操纵机构。 驾驶杆式手操纵机构虽然要操纵两个舵面——升降舵和副翼,但两者不会互相干扰。也就是说,单独操纵某一舵面时,另一舵面既不随之偏转,也不妨碍被操纵舵面的动作。 图7-2表示一种驾驶盘式手操纵机构。 二、脚操纵机构 脚操纵机构有脚蹬平放式和脚蹬立放式两种。

直升机安全运行指引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编号:AC-91-FS-2014-XX 咨询通告下发日期:2014年 X月X日 编制部门:FS 批准人: 直升机安全运行指南 (征求意见稿)

目录 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 (3) 3.参考资料 (3) 4直升机运行中的危险性 (4) 4.1 直升机旋翼和尾桨的危险性 (4) 4.1.1 概述 (4) 4.1.2 预防措施 (5) 4.2 直升机的地面共振 (7) 4.2.1 概述 (7) 4.2.2 相关研究 (8) 4.2.3 地面共振的改出方法 (10) 4.3 直升机的动力侧翻 (10) 4.3.1 概述 (10) 4.3.2 相关研究 (10) 4.3.3 注意事项 (14) 4.3.4 动力侧翻的改出方法 (15) 4.4 直升机的意外偏转 (16) 4.4.1 概述 (16) 4.4.2 相关研究 (16) 4.4.3 预防措施 (22) 4.4.4 意外偏转的改出方法 (23) 4.5 直升机的涡环状态 (24) 4.5.1 概述 (24) 4.5.2 涡环的相关研究 (24) 4.5.3 如何预防进入涡环状态 (26) 4.5.4 涡环状态的改出 (27) 5. 直升机的一般运行 (27) 5.1 直升机的启动 (27) 5.2 直升机的加油程序 (28) 5.2.1 正常加油程序 (28) 5.2.2 乘客登机、离机和在机上时加油 (29) 5.2.3 不关车加油 (30) 5.3 直升机的指挥手势 (31) 5.4 直升机乘客登、离机 (34) 5.5 直升机的临时任务飞行 (36) 5.5.1 飞行前准备 (37) 5.5.2飞行作业实施 (38) 5.5.3直升机非机场区域停放 (39)

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分类号编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学员姓名施杰 专业飞行与指挥 班级直—11 指导教员韩旭鹏 2009年02 月

论文题目: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作者:施杰 指导教员:韩旭鹏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城市地形、飞行高度、城市气候等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城市特点对空中出现特情的处置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直升机城市安全

TITLE:Analysis Of Helicopter Safety Flight In The Cities AUTHOR:Shi Jie TUTOR:Han Xupeng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elicopter fligh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ties.Analysis focused on the urban terrain,flight altitude,urban climate and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flight safet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ities,making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sposal methods to the special air circumstances. KEYWORDS:elicopter city safey 目录 0引言 (1) 1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2) 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 (2) 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 (3) 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 (4) 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 (5) 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 (5) 2.2 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6) 2.3机动飞行的注意事项 (8) 3空中特情的处置方法研究 (9) 3.1 空中出现特情的原因分析 (9)

飞机飞行操作系统

单选 1、飞行操纵系统中主操纵系统在飞行中得功用就是 A:用来操纵副翼、方向舵与升降舵得运动、A B:操纵飞机绕纵轴、立轴与横轴转动,以改变或保持飞机得飞行姿态、 C:操纵飞机沿纵轴、立轴与横轴运动,以改变或保持飞机得飞行姿态、 D:操纵飞机起飞、着陆与上升、下降、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B 提示: 2、在飞行中,飞机需要向左改变航向时应 A :蹬左脚蹬:向右转驾驶盘、 B:向左转驾驶盘;蹬左脚蹬、 C:向左转驾驶盘;蹬右脚蹬、A D:蹬右脚蹬;向右转驾驶盘、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B 提示: 3、飞行操作系统中得手操纵与脚操纵动作 A:与人体运动得本能反应相一致、 B :与人体运动得本能反应不一致、 C:与飞机运动相反、 D:手操纵动作与人体得本能反应一致,脚操纵与人体得本能反应不一致、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A A提示: 4、操纵飞机升降舵就是为了使飞机 A:绕横轴转动、A B:使飞机作起飞、着陆运动、》C:沿飞机横轴方向运动、a D :绕纵轴作旋转运动、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A 提示: 5、飞行员操纵飞机盘旋爬髙时,后带驾驶杆并左转驾驶盘,那么右边副翼及升降舵得运动就是 A:向卞偏与向下偏、A B:向上偏与向下偏、A C:向上偏与向上偏、 D:向下偏与向上偏、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D 提示: 6、所谓飞行操作系统得主操纵力就是指 A:飞行员进行主操纵时施加在主操纵机构上得力、A B:飞行员进行主操纵时电传动机构操纵

摇臂施加在各主操纵而上得作用力、 C:飞行员进行主操纵时所要提供得最大操纵力、 D:飞行员进行主操纵使主操纵面偏转后操纵而产生得使飞机改变飞行姿态得空气动力、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A A提示: 7、根据操纵力得传递特点可将飞机主操纵型式分为 A:人工操纵与自动操纵、 B:无助力机械式主操纵与助力式主操纵、 C:液压式主操纵与电传式主操纵、“):机械式主操纵与液压式主操纵、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B上提示: 8、飞机操纵系统中可使软式传动得钢索改变方向得就是 A:松紧螺套、 B:双摇臂、 C:滑轮、述):导索环、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B 提示: 9、在软式传动中得钢索必须要有一泄得预加张力,苴原因就是 A :防止气温变化使钢索松弛、 B:在操纵舵面时减小钢索受力、 C:防止钢索使用过程中变松、A D:克服“弹性间隙”,改善系统灵敏性、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D A提示: 10、有液压助力器得飞行操纵系统中,操纵驾驶杆(盘或脚蹬)就是控制液压助力器得 A:控制活门(或配汕柱塞)、 B:传动动作简、 C:舵而传动杆、 D:液压供汕开关、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A A提示: 11、有些飞机得飞行操作系统中装有舵面锁泄机构(舵而锁),可将舵面锁立在一泄位置?舵而锁就是在 A :大风天飞机停放时使用,以防止舵面被风吹动使操作系统得构件受到撞击与磨损、 B:大风天平飞时使用,以保持飞机得稳定飞行、 C :地而停放与大风天得滑行时使用、 D:大风天滑行与大风天地而停放时使用、 回答:错误您得答案:正确答案:C A提示:

直升机飞行控制 第2章

第二章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 2.1 坐标系及运动参量 与固定翼飞机相似,直升机在空中作6个自由度运动,即作为质点的三个线运动:升降运动,前飞与后退运动及左右侧向运动;以及作为刚体的角运动:俯仰运动,偏航运动及滚转运动。为描述直升机自身运动需建立机体坐标系及速度坐标系,为建立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几何,需建立地面坐标系。 2.1.1 坐标系 1.机体坐标系 机体坐标系(OXYZ )与机体固连,如图2-1所示,原点O 为飞机重心,纵轴OX 在直升机对称平面内,通过重心,与机身纵轴一致,沿机头方向为正,立轴OZ 通过重心,在机身对称平面内与桨毂轴平行,向下为正,横轴OY 通过重心O 与XOZ 平面垂直。若左旋直升机,按左手定则,指向左为正,若右旋直升机则按右手定则,指向右为正。图2-1为右旋直升机的机体轴系。 E E X (北) 图2-1 机体坐标系及与地面坐标系之间关系 2.速度坐标轴系 速度坐标系(a a a OX Y Z )描述直升机空速相对于机体轴的关系,如图2-2所示,原点 O 设在飞机重心,a OX 轴与空速向量k V 一致,前飞为正。a OZ 在直升机对称平面内,垂直 于a OX 轴,向下为正,a OY 垂直于a a X OZ 平面,直升机右旋时向右为正。由速度坐标系可建立飞机的迎角α与侧滑角β。机身迎角α为k V 在机身对称平面XOZ 的投影与OX 夹角,侧滑角β为k V 与对称平面XOZ 的夹角,k V 在X 轴右边时侧滑角β为正。

图2-2 速度坐标系 3.地面坐标系 地面坐标系(E E E OX Y Z )相对于地球表面不动,如图2-3所示,原点O 设在地面上某点(可设在起飞点),纵轴E OX 应指北,或指向应飞航向,立轴E OZ 垂直向下为正,E OY 轴与E E OX Y 平面垂直,指向由右手定则决定。 由图可知,地面坐标系可建立直升机相对于地面飞行的航迹倾斜角γ及航迹偏转角χ。航迹角γ是指直升机的地速d V 与地平面夹角,向上为正。航迹偏转角χ是地速d V 在地平面内投影与给定飞行航线E OX 之间的夹角,右偏航为正。在地面坐标系中可描述直升机重心O 在空中的坐标位置:高度()H t ,E X 方向的飞行距离()L t ,以及E Y 方向飞行偏航距()Y t 。 由图2-1可知,机体轴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的关系可由三个欧拉角,,ψθφ来表示。首先绕E OZ 轴转过一个偏航角ψ,右偏航为正,构成E OX Y Z ''轴系,再绕OY '转动,出现俯仰角θ,上仰为正,构成OXY Z ''轴系,最后绕OX 轴转动,得出横滚角φ,右滚为正。 d V Y 图2-3 地面坐标系及并联参量

直升机飞行原理(图解)

飞行原理(图解) 直升机能够垂直飞起来的基本道理简单,但飞行控制就不简单了。旋翼可以产生升力,但谁来产生前进的推力呢?单独安装另外的推进发动机当然可以,但这样增加重量和总体复杂性,能不能使旋翼同时担当升力和推进作用呢?升力-推进问题解决后,还有转向、俯仰、滚转控制问题。旋翼旋转产生升力的同时,对机身产生反扭力(初中物理: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反作用力),所以直升机还有一个特有的反扭力控制问题。 直升机主旋翼反扭力的示意图 没有一定的反扭力措施,直升机就要打转转/ 尾桨是抵消反扭力的最常见的方法 直升机抵消反扭力的方案有很多,最常规的是采用尾桨。主旋翼顺时针转,对机身就产生逆

时针方向的反扭力,尾桨就必须或推或拉,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推力,以抵消主旋翼的反扭力。 抵消反扭力的主旋翼-尾桨布局,也称常规布局,因为这最常见/ 典型的贝尔407 的尾桨主旋翼当然也可以顺时针旋转,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两者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有意思的是,美、英、德、意、日直升机的主旋翼都是逆时针旋转,法、俄、中、印、波兰直升机都是顺时针旋转,英、德、意、日的直升机工业都是从美国引进许可证开始的,和美国采用相同的习惯可以理解,中、印、波兰是从前苏联和法国引进许可证开始的,和法、俄的习惯相同也可以理解,但美国和俄罗斯为什么从一开始选定不同的方向,法国为什么不和选美国一样的方向,而和俄罗斯一致,可能只是一个历史的玩笑。

各国直升机主旋翼旋转方向的比较尾桨给直升机的设计带来了很多麻烦。尾桨要是太大了,会打到地上,所以尾桨尺寸受到限制,要提供足够的反扭力,就需要提高转速,这样,尾桨翼尖速度就大,尾桨的噪声就很大。极端情况下,尾桨翼尖速度甚至可以超过音速,形成音爆。尾桨需要安装在尾撑上,尾撑越长,尾桨的力矩越大,反扭力效果越好,但尾撑的重量也越大。为了把动力传递到尾桨,尾撑内需要安装一根长长的传动轴,这又增加了重量和机械复杂性。尾桨是直升机飞行安全的最大挑战,主旋翼失去动力,直升机还可以自旋着陆;但尾桨一旦失去动力,那直升机就要打转转,失去控制。在战斗中,直升机因为尾桨受损而坠毁的概率远远高于因为其他部位被击中的情况。即使不算战损情况,平时使用中,尾桨对地面人员的危险很大,一不小心,附近的人员和器材就会被打到。在居民区或林间空地悬停或起落时,尾桨很容易挂上建筑物、电线、树枝、飞舞物品。 尾桨可以是推式,也可以是拉式,一般认为以推式的效率为高。虽然不管推式还是拉式,气流总是要流经尾撑,但在尾桨加速气流前,低速气流流经尾撑的动能损失较小。尾桨的旋转方向可以顺着主旋翼,也就是说,对于逆时针旋转的主旋翼,尾桨向前转(或者说,从右

直升机承运安全程序

1 简介 运送人员往返于遥远的工作场所(如海上设施)主要是靠直升飞机进行。因此海上人员和乘客都必须清楚了解直升飞机飞行的安全要求。 2 目的 直升飞机安全程序的目的是向乘客提供一般性的安全信息以及在陆上和海上环境中直升飞机安全飞行所要求的程序。 3 要求/方针 3.1 对乘客进行简短的安全教育 3.1.1所有要乘坐直升飞机的乘客都必须在登机前的24小时内接受一次简 短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正确扣紧、调节和解开坐椅安全带及救生衣 ?应急设备(灭火器、急救包、救生筏、应急出口等)的位置和使用 ?应急程序 ?吸烟规定 3.1.2安全教育应作为登机前在直升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一部分。每一位 乘客都有责任确保自己已理解安全教育的细节。 3.2 进入飞机后的安全要求 在飞行期间,所有乘客都必须遵守以下的安全预防措施: ?整个飞行期间都要扣好安全带和穿上救生衣 ?禁止在乘务舱吸烟 ?禁止在飞行期间换位 ?不接触任何控制器 ?整个飞行期间都不能打开任何舱门 ?如发现任何异常的事件,马上通知飞行员

?遵守飞行员或由其指定人员发出的指令 ?禁止将任何毒品、麻醉品、枪支、弹药、爆炸物和酒精饮料带上飞机3.3 应急程序 3.3.1应急情况下,所有乘客都应遵守飞行员或由其指定人员发出的指 令。 3.3.2进行紧急迫降时,所有乘客都必须留在座位上,准备好以便应付硬 着陆。人为控制的紧急着陆完成后,仍必须留在座位上,等待飞行 员的指令(即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飞机上的漂浮装置会使直升 机在海面上漂浮一段时间)。离开直升机前,不能给救生衣充气。 3.3.3没有飞行员的指令,乘客不得离开直升机或抛放救生筏。禁止在直 升机内给救生筏充气。 3.3.4 抛放救生筏后,必须把其第二根系缆绳系好,以保证在所有乘客登 上救生筏前,不会漂离开直升机。 3.3.5频繁乘飞机的乘客应接受全面的,在飞机失控迫降后,直升机在水 中翻转而逃生的应急培训。 3.4 上机和下机(也可参阅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直升机人员倒班的程序) 3.4.1禁止把很轻的物品(如纸、塑料薄膜或木片等)放置在直升机的着陆 区域。其它物品(如夹板、波纹状金属板和大快玻璃)也不应放置在 着陆区域,因为它们会妨碍直升机的安全着陆。 3.4.2每位乘客必须从直升机的前面或飞行员那边接近直升机。走向直升 机时,必须遵守飞行员的指令。严禁从直升机的尾部接近直升机或在 直升机后面走来走去。在直升机上的红色闪动防撞灯熄灭前,任何乘 客都不允许接近直升机。

飞机飞行操作系统

一单选 1. 飞行操纵系统中主操纵系统在飞行中的功用是 A:用来操纵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的运动. B:操纵飞机绕纵轴、立轴和横轴转动,以改变或保持飞机的飞行姿态. C:操纵飞机沿纵轴、立轴和横轴运动,以改变或保持飞机的飞行姿态. D:操纵飞机起飞、着陆和上升、下降.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提示: 2. 在飞行中,飞机需要向左改变航向时应 A:蹬左脚蹬;向右转驾驶盘. B:向左转驾驶盘;蹬左脚蹬. C:向左转驾驶盘;蹬右脚蹬. D:蹬右脚蹬;向右转驾驶盘.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提示: 3. 飞行操作系统中的手操纵和脚操纵动作 A:与人体运动的本能反应相一致. B:与人体运动的本能反应不一致. C:与飞机运动相反. D:手操纵动作与人体的本能反应一致,脚操纵与人体的本能反应不一致.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提示: 4. 操纵飞机升降舵是为了使飞机 A:绕横轴转动. B:使飞机作起飞、着陆运动. C:沿飞机横轴方向运动. D:绕纵轴作旋转运动.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提示: 5. 飞行员操纵飞机盘旋爬高时,后带驾驶杆并左转驾驶盘,那么右边副翼及升降舵的运动是 A:向下偏和向下偏.

B:向上偏和向下偏. C:向上偏和向上偏. D:向下偏和向上偏.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提示: 6. 所谓飞行操作系统的主操纵力是指 A:飞行员进行主操纵时施加在主操纵机构上的力. B:飞行员进行主操纵时电传动机构操纵摇臂施加在各主操纵面上的作用力. C:飞行员进行主操纵时所要提供的最大操纵力. D:飞行员进行主操纵使主操纵面偏转后操纵面产生的使飞机改变飞行姿态的空气动力.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提示: 7. 根据操纵力的传递特点可将飞机主操纵型式分为 A:人工操纵与自动操纵. B:无助力机械式主操纵与助力式主操纵. C:液压式主操纵与电传式主操纵. D:机械式主操纵与液压式主操纵.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提示: 8. 飞机操纵系统中可使软式传动的钢索改变方向的是 A:松紧螺套. B:双摇臂. C:滑轮. D:导索环.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提示: 9. 在软式传动中的钢索必须要有一定的预加张力,其原因是 A:防止气温变化使钢索松弛. B:在操纵舵面时减小钢索受力. C:防止钢索使用过程中变松. D:克服“弹性间隙”,改善系统灵敏性. 回答: 错误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延直升机旋翼叶片的切向做剖面,可得到一个形状,我们称之为桨型。该形状与机翼翼型(定义与桨型定义类似)相似,均具有较好的气动力特征,即在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中,能够产生向上的气动升力。与固定翼飞机不同的是,固定翼飞机是通过机翼与气流的直线(这说法不确切,但宏观上说,问题不大,可以这么理解)运动产生上述气动升力。而直升机是通过使旋翼做圆周运动,产生上述气动升力。该气动升力通过旋翼的传载将直升机拉起(飞起来)。 上面已经提到,直升机飞起来需要旋翼的旋转。我们知道,当旋翼旋转的时候,同时将对机身产生一个反方向旋转的反扭矩。为平衡该反扭矩,故设置一个尾梁和一个尾桨,产生一个扭矩去平衡旋翼的反扭矩。 最后,直升机的旋翼,剖面应该是一个桨型(即翼型),通常是上凸下平(或凹)。这个有现成的桨型手册或桨型数据库的。而平面形状来说,是一个长宽比很大的矩形,在桨尖处,为避免激波的产生,有后掠角或弯曲。 旋翼的空气动力特点 (1)产生向上的升力用来克服直升机的重力。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力,减缓直升机下降趋势。 (2)产生向前的水平分力克服空气阻力使直升机前进,类似于飞机上推进器的作用(例如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 (3)产生其他分力及力矩对直升机;进行控制或机动飞行,类似于飞机上各操纵面的作用。旋翼由数片桨叶及一个桨毂组成。工作时,桨叶与空气作相对运动,产生空气动力;桨毂则是用来连接桨叶和旋翼轴,以转动旋翼。桨叶一般通过铰接方式与桨毂连接。 旋翼的运动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不,因为旋翼的桨叶除了随直升机一同作直线或曲线动外,还要绕旋翼轴旋转,因此桨叶空气动力现象要比机翼的复杂得多。 先来考察一下旋翼的轴向直线运动这就是直升机垂直飞行时旋翼工作的情况,它相当于飞机上螺旋桨的情况。由于两者技术要求不同,旋翼的直径大且转速小;螺旋桨的直径小而转速大。在分析、设计上就有所区别设一旋冀,桨叶片数为k,以恒定角速度Ω绕轴旋转,并以速度 Vo沿旋转轴作直线运动。如果在想象中用一中心轴线与旋翼轴重合,而半径为 r的圆柱面把桨叶裁开(参阅图 2,1—3),并将这圆柱面展开成平面,就得到桨叶剖面。既然这时桨叶包括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对于叶剖面来说,应有用向速度 (等于Ωr)和垂直于旋转平面的速度(等于 Vo),而合速度是两者的矢量和。显然可以看出(如图2.1—3),用不同半径的圆柱面所截出来的各个桨叶剖面,他们的合速度是不同的:大小不同,方向也不相同。如果再考虑到由于桨叶运动所激起的附加气流速度(诱导

直升机飞行力学复习题答案

Chapter One A helicopter of central articulated rotor makes a level flight with cruse speed. In this flight condition, the pitching attitude angle is 02?=-, longitudinal cyclic pitching angle is 017 B =, rotor longitudinal flapping angle is 013s a =-. Assuming the tilted angle of rotor shaft is 00δ=, please determining the following angles: Helicopter climb angle θ= Fuselage attack angle α= Rotor attack angle s α= Rotor flapping due to forward speed 10a = 中心铰式旋翼直升机以巡航速度前飞。俯仰角-2°,纵向周期变距7°,纵向挥舞角-3°,旋翼轴前倾角0° 平飞,爬升角0° 机身迎角-2° 桨盘平面迎角-2° 吹风挥舞4°

Chapter Two 1.For the main/tail rotor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the pilot applies which stick or rudder to control what kind of surfaces and corresponding aerodynamic forces? 2.Why the gradient of control stick forces can’t be too large or small? 3.Co-axis, tandem and tilted-rotor helicopters have no tail rotor. How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in hover for these helicopters? 1.操纵——气动面——响应P13表2-1 前推/后拉杆——纵向周期变距,桨盘前倾/后倒——前飞/后飞,俯仰左推/右推杆——横向周期变距,桨盘侧倒——侧飞,滚转 油门/总距杆——改变总距——改变垂向速度 脚蹬——改变尾桨总距——改变航向 2.为什么杆力梯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P16 太大时大操纵较吃力,太小了不易感觉当前位移量。杆力梯度适中有利于精确操纵。 3.共轴、纵列、倾转旋翼机如何悬停转弯? 共轴——上下旋翼总距差动 纵列——前后横向周期变距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倾转旋翼——一侧后倒一侧前倒

直升机飞行原理

直升机与旋翼机的飞行原理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 1. 概况 与普通飞机相比,直升机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飞行原理上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它没有固定的机翼和尾翼,主要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这里所说的气动力既包括使机体悬停和举升的升力,也包括使机体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运动的驱动力。直升机旋翼的桨叶剖面由翼型构成,叶片平面形状细长,相当于一个大展弦比的梯形机翼,当它以一定迎角和速度相对于空气运动时,就产生了气动力。桨叶片的数量随着直升机的起飞重量而有所不同。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在20t以上,桨叶的数目通常为六片左右;而轻、小型直升机,起飞重量在以下,一般只有两片桨叶。 直升机飞行的特点是: (1) 它能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要求较低; (2) 能够在空中悬停。即使直升机的发动机空中停车时,驾驶员可通过操纵旋翼使其自转,仍可产生一定升力,减缓下降趋势; (3) 可以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飞行速度较低,航程相对来说也较短。 2. 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 直升机旋翼绕旋翼转轴旋转时,每个叶片的工作类同于一个机翼。旋翼的截面形状是一个翼型,如图所示。翼型弦线与垂直于桨毂旋转轴平面(称为桨毂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桨叶的安装角,以表示,有时简称安装角或桨距。各片桨叶的桨距的平均值称为旋翼的总距。驾驶员通过直升机的操纵系统可以改变旋翼的总距和各片桨叶的桨距,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总距的变化范围约为2o~14o。

气流V 与翼弦之间的夹角即为该剖面的迎角。显然,沿半径方向每段叶片上产生的空气动力在桨轴方向上的分量将提供悬停时需要的升力;在旋转平面上的分量产生的阻力将由发动机所提供的功率来克服。 旋翼旋转时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使直升机机身向旋翼旋转的反方向旋转。前面提到过,为了克服飞行力矩,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单桨式、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多桨式等。对于最常见的单桨式,需要靠尾桨旋转产生的拉力来平衡反作用力矩,维持机头的方向。使用脚蹬来调节尾桨的桨距,使尾桨拉力变大或变小,从而改变平衡力矩的大小,实现直升机机头转向(转弯)操纵。 3. 直升机旋翼的操纵 直升机的飞行控制与飞机的飞行控制不同,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是通过直升机旋翼的倾斜实现的。直升机的控制可分为垂直控制、方向控制、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等,而控制的方式都是通过旋翼实现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旋翼桨毂朝相应的方向倾斜,从而产生该方向上的升力的水平分量达到控制飞行方向的目的。 直升机体放在地面时,旋翼受其本身重力作用而下垂。发动机开车后,旋翼开始旋转,桨叶向上抬,直观地看,形成一个倒立的锥体,称为旋翼锥体,同时在桨叶上产生向上的升力。随着旋翼转速的增加,升力逐渐增大。当升力超过重力时,直升机即铅垂上升(图;若升力与重力平衡,则悬停于空中;若升力小于重力,则向下降落。 旋转旋翼桨叶所产生的拉力和需要克服阻力产生的阻力力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旋翼的转速,而且取决于桨叶的桨距。从原理上讲,调节转速和桨距都可以调节拉力的大小。但是 桨毂旋转面 桨毂旋转轴线 前缘 后缘 b ? α V 图 直升机的旋翼 (a) (b)

无人机飞行安全操作规范

新和莱特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 一、目的: 为了使无人机在操作飞行的过程中,安全、高效、稳定的飞行,通过个个细节的把控,做到各项检查指标参数处于正常值或者正常值以上,方可起飞。二、范围: 规范试用于,新和莱特下属技术部门以及售后售前部门,所有技术人员和飞手。 三、内容: (一)飞行前的检查: 飞行前调试流程必须做到位,不得忽略调试流程的任何一个细节,在操作无人机飞行前应对无人机的各个部件做相应的检查,无人机的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事故或损坏。因此在飞行前应该做充足的检查,防止意外发生。 外观机械部分: 1、上电前应先检查机械部分相关零部件的外观,检查螺旋桨是否完好,表面是否有污渍和裂纹等(如有损坏应更换新螺旋桨,以防止在飞行中飞机震动太大导致意外)。检查螺旋桨旋向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紧固,用手转动螺旋桨查看旋转是否有干涉等。 2、检查电机安装是否紧固,有无松动等现象(如发现电机安装不紧固应停止飞行,使用相应工具将电机安装固定好)用手转劢电机查看电机旋转是否有卡涩现象,电机线圈内部是否干净,电机轴有无明显的弯曲。 3、检查机架是否牢固,螺丝有无松动现象。 4、检查药箱转动是否有漏水口,药箱固定座是否安装牢固。 5、检查飞行器电池安装是否正确,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6、检查飞行器的重心位置是否正确。

电子部分(此项为飞机出厂检查): 1、检查各个接头是否紧密,插头不焊接部分是否有松动、虚焊、接触不良等现象(杜邦线,XT60,T插头,香蕉头等)。 2、检查各电线外皮是否完好,有无刮擦脱皮等现象。 3、检查电子设备是否安装牢固,应保证电子设备清洁,完整,并做好一些防护(如防水、防尘等)。 4、检查电子罗盘指向是否和飞行器机头指向一致。 5、检查电池有无破损,鼓包胀气,漏液等现象。 6、检查地面站是否可,地面站屏幕触屏是否良好,各界面操作是否正常。 上电后的检查: 1、上电后,地面站与飞机进行配对,点击地面站设置里的配对前,先插电源负极,点击配对插上正极,地面站显示配对即可。 2、电池接插方法,要注意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以免差错,导致电池烧坏或者是飞控烧坏。 3、配对成功以后,先不装桨叶,解锁轻微推动油门,观察各个电机是否旋转正常。 4、检查电调指示音是否正确LED指示灯闪烁是否正常。 5、检查各电子设备有无异常情况(如异常震动,异常声音,异常发热等)。 6、确保电机运转正常后,可进行磁罗盘的校准,点击地面站上的磁罗盘校准,校准方法见飞机使用教程。 7、打开地面站,检查手柄设置是否为美国手,检查超声波是否禁用,飞机的参数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8、调试完成后,将喷杆安装在飞机左右两侧,插紧导管,通电测试喷洒系统是否运转正常。 9、测试飞行,以及航线的试飞,观察飞机在走航线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对规划

直升机飞行品质设计研究报告

直升机飞行品质设计研究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旋翼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6) 摘要:直升机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不稳定性,给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本文针对ADS-33E-PRF中的小幅输入/中高频响应和小幅输入/中低频响应 的品质指标要求,通过加入飞行控制系统改善直机的飞行品质。采用动态逆和极点 配置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直升机飞行控制律,并通过仿真等手段进行检验,证实了样 例直升机飞行品质的提高,从而表明本文设计策略的合理性以及控制律的有效性。 关键字:直升机;飞行品质;飞行控制;动态逆 引言 美国2000年颁布的最新军用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ADS-33E-PRF根据军用直升机的使用要求提出了许多新的飞行品质指标,以满足直升机的稳定性、操纵性和机动性的要求。然而,由于直升机运作方式独特、结构复杂,飞行模态较多,每种状态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差异也很大,因而单纯依靠气动布局和结构设计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规范指标的要求,通过飞行控制律的设计来改善直升机的飞行品质已经成为直升机飞行品质设计的主要手段。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直升机飞行控制律的设计已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根据ADS-33E-PRF飞行品质的指标要求,尤其是机动性的指标要求进行控制律的设计研究相对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DS-33以前的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主要强调直升机的稳定性,对直升机的机动性没有特殊要求,因而规范中的稳定性指标要求可直接作为直升机控制律设计的依据。而对ADS-33来说,除了对直升机有稳定性要求外,更加强调直升机的操纵性和机动性,相应的控制律设计属于控制增稳设计,这就要求将直升机飞行控制律的设计与ADS-33中的具体指标紧密结合。 本文根据ADS-33E-PRF中的小幅输入/中高频响应和小幅输入/中低频响应指标要求进行直升机的姿态指令姿态保持(ACAH)的控制律设计。采用动态逆加极点配置的控制方案,最后检验所设计的飞行控制律是否满足ADS-33E-PRF中的相关指标要求。

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分类号编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技术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学员姓名施杰 专业飞行与指挥 班级直—11 指导教员韩旭鹏 2009年 02 月

论文题目:浅析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安全 作者:施杰 指导教员:韩旭鹏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城市地形、飞行高度、城市气候等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城市特点对空中出现特情的处臵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直升机城市安全

TITLE:Analysis Of Helicopter Safety Flight In The Cities AUTHOR:Shi Jie TUTOR:Han Xupeng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elicopter fligh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ties.Analysis focused on the urban terrain,flight altitude,urban climate and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flight safet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ities,making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sposal methods to the special air circumstances. KEYWORDS:elicopter city safey

目录 0引言 (1) 1直升机在城市中的飞行特点 (2) 1.1直升机飞行的特点 (2) 1.2城市气候对飞行的影响 (3) 1.3能见度对城市飞行的影响 (4) 2 预防直升机在城市中飞行发生危险应注意的问题 (5) 2.1如何在城市复杂地形中保证飞行安全 (5) 2.2 保持高度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6) 2.3 机动飞行的注意事项 (8) 3 空中特情的处臵方法研究 (9) 3.1 空中出现特情的原因分析 (9) 3.2 出现特情的处臵方法 (11) 4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

图1 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 概要图

(a) (b) 图2 直升机操纵原理示意图 1.改变旋翼拉力的大小 2.改变旋翼拉力的方向 3.改变尾桨的拉力 飞行操纵系统包括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总距操纵系统和航向操纵系统。如图2所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姿态(横滚和俯仰),总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高度,航向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航向。 一、周期变距操纵系统 周期操纵系统用于操纵旋翼桨叶的桨距周期改变。当桨距周期改变时,引起桨叶拉力周期改变,而桨叶拉力的周期改变,又引起桨叶周期挥舞,最终使旋翼锥体相对于机身向着驾驶杆运动的方向倾斜,从而实现直升机的纵向(包括俯仰)及横向(包括横滚)运动。 纵向和横向操纵虽然都通过驾驶杆进行操纵,但二者是各自独立的。 周期变距操纵系统(见图3)包括右侧和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1)和(3)、可调摩擦装置(2)、橡胶波纹套(4)、俯仰止动件(5)、横滚连杆(7)、俯仰连杆(8)、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9)、横滚拉杆(10)、横滚协调拉杆(11)、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2)、

总距拉杆(13)、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4)、伺服机构(15)、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6)、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7)和可调拉杆(18)等组件。 1.右侧周期变距操纵杆3.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 2.可调摩擦装置 4.橡胶波纹套 5.俯仰止动件 6.复合摇臂7.横滚连杆8.俯仰连杆9.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10.横滚拉杆11.横滚协调拉杆12.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 3.总距拉杆1 4.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 5.伺服机构1 6.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 7.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 8.可调拉杆 图3 直升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 (一)纵向操纵情况 当前推驾驶杆时,通过俯仰扭矩管轴组件(9)及俯仰连杆(8),使复合摇臂(6)上的纵向摇臂逆时针转动,通过其后的拉杆、摇臂,使左前侧纵向伺服机构下移,自动倾斜器固

飞机各个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 二、液压系统 三、起落架系统 四、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五、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六、飞机燃油系统 七、飞机防火系统 一、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 1、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组成:机身机翼尾翼 2、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1)机身 机身主要用来装载人员、货物、燃油、武器和机载设备,并通过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在轻型飞机和歼击机、强击机上,还常将发动机装在机身内。 2)机翼 机翼是飞机上用来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为左右两个面。 机翼通常有平直翼、后掠翼、三角翼等。机翼前后缘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称平直翼,机翼前缘和后缘都向后掠称后掠翼,机翼平面形状成三角形的称三角翼,前一种适用于低速飞机,后两种适用于高速飞机。近来先进飞机还采用了边条机翼、前掠机翼等平面形状。

左右机翼后缘各设一个副翼,飞行员利用副翼进行滚转操纵。 即飞行员向左压杆时,左机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转,左机翼升力下降;右机翼上的副翼下偏,右机翼升力增加,在两个机翼升力差作用下飞机向左滚转。为了降低起飞离地速度和着陆接地速度,缩短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左右机翼后缘还装有襟翼。襟翼平时处于收上位置,起飞着陆时放下。 3)尾翼 尾翼分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两部分。 1.垂直尾翼 垂直尾翼垂直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飞机的方向平衡和操纵。 通常垂直尾翼后缘设有方向舵。飞行员利用方向舵进行方向操纵。当飞行员右蹬舵时,方向舵右偏,相对气流吹在垂尾上,使垂尾产生一个向左的侧力,此侧力相对于飞机重心产生一个使飞机机头右偏的力矩,从而使机头右偏。同样,蹬左舵时,方向舵左偏,机头左偏。某些高速飞机,没有独立的方向舵,整个垂尾跟着脚蹬操纵而偏转,称为全动垂尾。 2.水平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纵。低速飞机水平尾翼前段为水平安定面,是不可操纵的,其后缘设有升降舵,飞行员利用升降舵进行俯仰操纵。即飞行员拉杆时,升降舵上偏,相对气流吹向水平尾翼时,水平尾翼产生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

直升机飞行操控的基本原理 图 1 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 概要图 (a)

(b) 图2 直升机操纵原理示意图 1、改变旋翼拉力的大小 2、改变旋翼拉力的方向 3、改变尾桨的拉力 飞行操纵系统包括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总距操纵系统与航向操纵系统。如图2所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姿态(横滚与俯仰),总距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高度,航向操纵系统控制直升机的航向。 一、周期变距操纵系统 周期操纵系统用于操纵旋翼桨叶的桨距周期改变。当桨距周期改变时,引起桨叶拉力周期改变,而桨叶拉力的周期改变,又引起桨叶周期挥舞,最终使旋翼锥体相对于机身向着驾驶杆运动的方向倾斜,从而实现直升机的纵向(包括俯仰)及横向(包括横滚)运动。 纵向与横向操纵虽然都通过驾驶杆进行操纵,但二者就是各自独立的。 周期变距操纵系统(见图3)包括右侧与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1)与(3)、可调摩擦装置(2)、橡胶波纹套(4)、俯仰止动件(5)、横滚连杆(7)、俯仰连杆(8)、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9)、横滚拉杆(10)、横滚协调拉杆(11)、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2)、总距拉杆(13)、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4)、伺服机构(15)、伺服机构(横滚+总距)(16)、伺服机构(俯仰+总距)(17)与可调拉杆(18)等组件。

1、右侧周期变距操纵杆3、左侧周期变距操纵杆 2、可调摩擦装置4、橡胶波纹套5、俯仰止动件6、复合摇臂 7、横滚连杆8、俯仰连杆9、横滚止动件及中立位置定位孔10、横滚拉杆11、横滚协调拉杆12、俯仰扭矩管轴组件1 3、总距拉杆1 4、与复合摇臂相连接的拉杆1 5、伺服机构1 6、伺服机构(横滚+总距) 1 7、伺服机构(俯仰+总距) 1 8、 可调拉杆 图 3 直升机周期变距操纵系统 (一)纵向操纵情况 当前推驾驶杆时,通过俯仰扭矩管轴组件(9)及俯仰连杆(8),使复合摇臂(6)上的纵向摇臂逆时针转动,通过其后的拉杆、摇臂,使左前侧纵向伺服机构下移,自动倾斜器固定盘向左前方倾斜,旋翼桨盘前倾,进而使直升机向前运动。后拉驾驶杆,情况相反。 (二)横向操纵情况 当右压驾驶杆时,驾驶杆向右偏转,带动左横滚连杆(7)向前运动,同时右横滚连杆(7)向后

直升机的安全飞行问题

直升机的安全飞行问题 在汶川震抢险救灾的现场上,一批又一批运输直升机翻山越岭,穿梭在山岗、峡谷之间,降落在田间、道旁,时而在树梢高度上悬停,时而沿着地表低飞,紧有序地执行抢险救灾任务。顶风冒雨向灾区运送食品、水、药品和救护装备,穿云劈雾接出待医的受伤灾民。在抢修通信设施的现场,在排除险情的堤坝上都有直升机的身影。人们看到,道路被堵、信息不通的地震灾区里,直升机给受灾群众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大家知道,航空事业,安全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总是把飞行安全摆在一切工作之首。由于直升机具有悬停、垂直飞行、后退飞行、不需要机场跑道的性能特点,执行空中立体作业可应用的围很广,正是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理想手段。但是直升机的飞行对气象和地形等环境条件有严格的限制,目的就是为了飞行安全,气温高了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和旋翼拉力:气温低了会使发动机起动困难,多云多雾的山区飞行受到能见度低的限制,悬停飞行、低速飞行对风向、风速有着严格要求。此外,雷电、冰雹、山区的紊流、不平的地面以及复杂的障碍物都影响着直升机的安全飞行,驾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飞行事故。据国外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直

升机发生的各类飞行事故中。有1/3是由于天气和地形的原因所引起的。 汶川地震灾区,特殊的天气、复杂的地形,可以说是飞行员们平时很少经历的。 能见度是关键 直升机在灾区执行任务,主要靠飞行员用目测的办法来识别地形、地标,辨别飞行方向,云遮雾绕的情况使飞行员看不清地面情况,这种恶劣的能见度条件下,飞行员是无法执行任务的。5月24日,唐家山堰塞湖出现险情,一旦决堤将危及包括在的整个平原地区,指挥部本来做好利用直升机运送人员、吊运巨型设备实施立体抢险,这样既快又可靠。然而由于灾区上空天气恶劣。能见度低,一连等了两天,被迫改用部队徒步强行军前往。从电视画面中人们看到那几天天上的雨时紧时松,空中布满了低云、薄雾,起伏的山峦,弯曲的河道,在直升机飞行前方时隐时现。在能见度不到1 000米的条件下,飞行员必须精力高度集中,仔细准确判断地形和地标,倍加小心驾驶。 多变的风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