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机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按钮固定。 7. 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使用。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流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臵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合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mA值和曝光时间,在调节仟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通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5.虑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仟伏时,一般需加虑线板、虑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臵时,肢体同一侧放在胶片同一侧。 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臵: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臵投照,如遇特殊病例,

X线摄影技术篇

X线摄影技术篇(1) 第Ⅰ章概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W·C·Rontgen)发现了X射线,当年12月22日伦琴利用X线拍摄了夫人手的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揭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1896年X线就开始应用于医学,至今它经历X线的医学应用、X线诊断学的建立以及医学影像学的逐步形成三个阶段。 1.X线的产生 1.1 X线的产生 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当X线管两极间加有高电压时,阴极灯丝发散出的电子就获得了能量,以高速运动冲向阳极。由于阳极的阻止,使电子骤然减速,约98%的动能产生热量,2%动能转换为X线。 1.2 X线产生的条件 X线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电子源:X线管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后放散出电子,这些电子在灯丝周围形成空间电荷,即电子云。 ·高速电子的产生:灯丝发散出来的电子能以其高速冲击阳极,其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X线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施以高电压,两极间的电位差使电子向阳极加速;二是为防止电子与空间分子冲击而减弱,X线管必须是高真空。 ·电子的骤然减速:高速电子的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电子撞击阳极的范围称靶面,靶面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阳极作用有两个,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 2.X线产生的原理 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中能量转换的结果。X线的产生是利用了靶物质的三个特性:即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和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诊断使用的X线有两种不同的放射方式,即连续放射和特性放射。 2.1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又称韧致放射,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作用的结果。当高速电子接近原子核时,受核电场(正电荷)的吸引,偏离原有方向,失去能量而减速。此时电子所丢失的能量直接以光子的形式放射出来,这种放射叫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产的X线是一束波长不等的混合线,其X线光子的能量取定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电子的能量和核电荷。 如果一个电子与原子核相撞,其全部动能丢失转换为X线光子,其最短波长(λmin)为 λmin=hc/kVp=1.24/kVp(nm)(1) 可见连续X线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 2.2特征放射 特征放射又称标识放射,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而产生的一种放射方式。一个常态的原子经常处于最低能级状态,它永远保持其内层轨道电子是满员的。当靶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被高速电子击脱时,K层电子的空缺将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外层电子能级高,内层电子能级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多余的能量作为X线光子释放出来,产生K系特性放射。若是L层发生电子空缺,外层电子跃迁时释放的X线,称L系特性放射。 特征放射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能量无关,只服从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同种靶物质的K系特性放射波长为一定数值。管电压在70kVp以上,钨靶才能产生特征X 线。特征X线是叠加在连续X线能谱内的。 3.X线的本质与特性 3.1 X线的本质 X线是一种能,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微粒辐射,二是电磁辐射。X线属电磁辐射的一种,具有二象性、微粒性和波动性,这是X线的本质。 ·X线的微粒性:把X线看作是一个个的微粒—光子组成的,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动质量,但无静止质量。X线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微粒性,每个光子具有一定能量,能产生光电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等现象。 ·X线的波动性:X线具有波动特有的现象—波的干涉和衍射等,它以波动方式传播,是一钟横波。X线在传播时表现了它的波动性,具有频率和波长,并有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3.2 X线特性 X线特性指的是X线本身的性能,它具有以下特性: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肺上叶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板 J o ur na l o f H e na n M e di c a l C o l l e g e f o r St a f f a nd Wo r ke r s V o l .26N o .1F e b.2014 收稿日期 2013- 10-20作者简介 张 磊(1981-),男,河南省商丘市人,学士,医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O X 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肺上叶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张 磊 (商丘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X 线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D T S )之于肺上叶病变的诊断价值O 方法 通过对商丘市中医院自2012年3月~ 12月接收的肺上叶病变的40例患者同时进行胸部正位X 线片和X 线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分析其两种不同方法~结果,并探讨最佳诊断方式O 结果 所有患者的X 线数字断层融合摄影结果病灶均清晰显示,图像中病变位于左肺上叶者17例,位于右肺上叶者23例O 其结果远准确于胸部正位X 线片结果O 结论 相较于胸部正位X 线片,X 线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更为可靠,此方法对肺上叶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推广使用O 关键词 X 线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肺上叶病变;诊断;影像信息 中图分类号 R8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276 2014 01-0012-03 A p p l i c at i onof X -r ay D i gi t al t om os yn t h e s i s i nt h e D i agn os i s of u p p e r l ob e l e s i on Z H A N Gl e i (D e p ar t m e nt o f r adi o l o gy i n t he C e nt r al H o s p i t al o f Shangg i u ,Shangg i u H e nan 476000,C hi na ) A b s t r ac t ] O b j e c t i ve T o e v a l ua t e t he di a g no s t i c v a l ue o f X -R a y di g i t a l t o m o s y nt he s i s o n uppe r l o be l e s i o ns .Me t h od s T hr o ug h t he a ppl i c a t i o ns o f a nt e r o po s t e r i o r c he s t X -R a y a nd X -R a y di g i t a l t o m o s y nt he -s i s s i m ul t a ne o us l y o n 40pa t i e nt s w i t h uppe r l o be l e s i o n be t w e e n M a r c h 2012a nd D e c e m be r 2012i n t he C e nt r a l H o s pi t a l o f Sha ng gi u ,t he m e t ho ds a nd r e s ul t s o f t het w odi f f e r e nt a ppl i c a t i o ns a r ea na l y z e d a nd t he o pt i m a l w a y s o f di a g no s i s a r e di s c us s e d.r e s u l t s l e s i o ns i n r e s ul t s o f a l l pa t i e nt s us i ng X -R a y di t i g a l t o m o s y nt he s i s a r e a l l c l e a r l y s ho w n.A m o ng a l l ,17c a s e s s ho wl e s i o ns o n t he l e f t uppe r l o be i n t he i m a -g e s w hi l e 23o n t he r i g ht uppe r l o be .T he r e s ul t i s m o r epr e c i s et ha n t ha t byus i nga nt e r o po s t e r i o r c he s t X -R a y .C on c l u s i on T he t e c hni gue o f X -R a y di g i t a l t o m o s y nt he s i s i s m o r e r e l i a bl e c o m pa r e d w i t h t ha t o f a nt e r o po s t e r i o r c he s t X -R a y a nd i s o f i m po r t a nt v a l uet ot hedi a g no s i s o f di s e a s e s o n t heuppe r l o bea nd t he r e f o r e s ho ul d be pr o m o t e d t o be us e d. K e y w or d s ] D T S ;uppe r l o be l e s i o n ;di a g no s i s ;i m a g e i nf o r m a t i o n 长期以来,在胸部病变的影像诊断中医护人员常采用拍摄胸部X 光片的诊断手段,对明确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O X 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 g i t a l t o -m o s y nt he s i s ,D T S )是以数字化重建为基础,在平板X 线设备上一次曝光后,通过计算机重建得到多层面的重组图像的一种新兴的检查技术 1] O 对商丘 市中医院自2012年3月~12月接收的40例肺上叶病变患者同时进行胸部正位X 线片和X 线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分析其结果,以探讨D T S 在肺上叶病变的诊断价值O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自2012年3月~12月接收的40例肺上叶病变患者为一般临床资料O 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 78岁,平均(3711.5)岁O 患者均表现为胸肺部不适或咳嗽等相关临床症状O 患者对试验知情并签署同意书O 1.2 检'方法 对40例患者采用D T S 进行检查, 21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之上肢X线摄影 1肘关节——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 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肘横纹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 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 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 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 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 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 -170 ° (女多为165°,男多为170° )。 【质控要点】 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上髁。 肘关节 ---侧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 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 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 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迭显示。 【质控要点】 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肩关节 -- 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暗盒。 6.屏气曝光。 【注意事项】 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 【评价标准】 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迭面; 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mn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 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 【质控要点】 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 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 3.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选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设置。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机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与各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就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按钮固定。 7、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使用。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流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合中心就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mA值与曝光时间,在调节仟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

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与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通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5、虑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仟伏时,一般需加虑线板、虑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侧放在胶片同一侧。 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与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情况加照其她位置,如切线、轴位等。

X线摄影技术模拟试题(3)

X线摄影技术模拟试题(3) 1. 与X线的产生条件无关的因素是 A. 电子源 B. 高真空度 C. 高压电场 D. 电子的骤然减速 E. 阳极散热 正确答案:E 2. 在管电压与管电流相同时,与连续X线强度有关的是 A. 靶面的倾角 B. 管内真空程度 C. 靶物质的厚度 D. 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 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D 3. 决定X线性质的是 A. 管电压 B. 管电流 C. 毫安秒 D. 曝光时间 E. 摄影距离 正确答案:A 4. 又被称为“散射效应”的是 A. 相干散射 B. 光电效应 C. 康普顿效应 D. 电子对效应 E. 光核反应 正确答案:C 5. X线摄影中,使胶片产生灰雾的主要原因是 A. 相干散射 B. 光电效应 C. 光核反应 D. 电子对效应 E. 康普顿效应 正确答案:E 6. 关于X线强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X线管电压增高,X线波长变短 B. 高压波形不影响X线强度 C. X线质是由管电压决定 D. X线量用管电流量mAs表示 E. X线质也可用HVL表示 正确答案:B 7. 导致X线行进中衰减的原因是 A. X线频率 B. X线波长 C. X线能量 D. 物质和距离 E. X线是电磁波 正确答案:D 8. 腹部X线摄影能显示肾轮廓的原因,与下列组织有关的是 A. 尿 B. 空气 C. 血液 D. 肌肉 E. 脂肪 正确答案:E 9.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阶段是 A. 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 B. X线透过被照体照射到屏/片体系之后 C. X线光学密度影像经看片灯光线照射之后 D. X线→被照体→屏/片体系→显影加工之后 E. X线影像在视网膜形成视觉影像之后正确答案:D 10. 关于被照体本身因素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越高,射线对比度越高 B. 组织密度越大,造成的对比越明显 C. 原子序数、密度相同,对比度受厚度支配 D. 被照体组织的形状与对比度相关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83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 摘要: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是乳腺X 线检查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它使用不同投照角度扫描来实现乳腺三维重建成像, 由此来解决二维成像重叠的缺点。能够有效提高少脂肪腺体型(如致密型、多量腺体型)中乳腺病灶的检出率以及乳腺病灶形态特征,不仅降低了乳腺癌筛查的成本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降低了复查率。 关键词:乳腺,断层融合,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 前言: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女性威胁最大的疾病就是乳腺癌。每年 在全世界大概有120余万女性同胞被查出患有乳腺癌,死于该疾病的女性约有40余万人。最近几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目前我国恶 性肿瘤的首位就是乳腺癌。在此之前我国乳腺癌公认的首选诊断检查方式是乳腺 X线摄影检查。目前,我国的影像设备随着国际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并且进步,我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对乳腺癌早期检出和诊断提高准确率的新兴检查技术,也就 是本文要说的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技术,又称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本文综述了DBT的成像的原理、临床应用、优缺点以及 未来展望。 1.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的简介 前几年,我们对于乳腺的检查方式称为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FFDM在临床上的应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乳腺 的检查有更高的灵敏度[1-3]。利用FFDM虽然在脂肪型腺体的检查中大部分的乳 腺病灶可以被成功检查出来,可是在很多特殊的乳腺腺体(如多量腺体乳腺或者 致密型)中,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很难在图像中清晰的显示[4]。但FFDM对于 乳腺病灶的检查结果中,假阴性以及假阳性的比例比较高,所以FFDM的诊断灵 敏度和特异度有待新技术的代替和提高[5-6]。FFDM使用的二维成像技术,致密 型的腺体会在乳腺肿块的上下方出现部分重叠;在致密型的腺体背景下,周围腺 体的对比度与肿块相比来讲相对较低。对于该缺点,我们可以使用新技术“三维立体成像”来解决,这也就是DBT使用不同投照角度来实现乳腺三维重建成像,由 此来解决二维成像重叠的缺点,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提高乳腺病灶检出率、灵 敏度和特异度的作用[7]。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是1997年由Niklason等第一次报道公布 于世,DBT可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率的原因是他重建的3D断层融合图 像可以提高乳腺病灶的清晰度、增加病灶与周围腺体组织的对比度、更容易发现 病灶、更好地显示了病灶的形态、边缘等,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或者消除正 常乳腺腺体对于病灶的显示影[8]。也正是DBT的这种成像方式使我们的诊断变得 更加高效便捷。 2.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的原理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是乳腺X线检查中的一种新兴技术,指的是在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利用断层融合技术,以平板探测器技术为基础,对乳腺腺体进 行不同角度的快速扫描,获取投影角度不同的各种小剂量的乳腺腺体数据,类似 于传统的X线断层技术,但它基于数字平板探测器,利用像素位移的方法,从而 用电脑重建出与探测器平板平行的任意层面的乳腺X线影像的显示技术。使用这 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以往的二维扫描中发现不到或者模糊不清的肿瘤图像,从 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9]。

断层融合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随访中的应用_0

断层融合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强直性脊柱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CT、DTS及DR X线图像。以CT为诊断标准,利用Kappa系数来分析DTS、DR对病灶分级诊断的能力。结果15例患者的30个骶髂关节中,CT诊断骶髂关节病变0级、I级、II级、III级及IV级个数分别为2、2、14、8、4个。DTS为2、2、13、9、4个,与CT诊断级别相符的个数为2、1、12、8、4个。DR为4、2、11、9、4个,与CT诊断级别相符的个数为2、1、10、5、2个。DTS与CT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的一致性”较好”,诊断符合率为90%,有效吸收剂量降低74.1%。DR 与CT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的一致性“一般”,诊断符合率为70%。结论DTS对骶髂关节病变的分级诊断能力与CT相当,且患者的吸收剂量明显降低,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随访。 标签: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数字断层融合;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危害青壮年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首先侵犯骶髂关节。影像检查部位紧邻对辐射极为敏感的生殖腺,因此,降低骶髂关节检查的放射剂量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仍将X线平片作为疾病诊断和随访的手段,但X线平片属于复合图像,结构互相重叠而影响病变的观察。CT存在费用高、辐射剂量大的问题。MR适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骨质的破坏以及关节面的硬化改变不如CT和X线。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是一种新的X线检查方法,研究表明其对骨折显示能力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1,2]。本研究以CT图像为诊断标准,比较DTS和DR对骶髂关节分级的能力,探讨DTS对AS患者随访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5.13)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4±3.79)年。均已行CT、DTS、DR X线检查,各检查方法间隔时间小于1w。 1.2方法①先行骶髂关节CT检查结果,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再分别行DR摄片和DTS检查。本组经影像及临床确诊的AS患者15例。 ②检查设备及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XR650型DR V olume RAD(V olume Radiography)进行断层扫描。定位片为常规X线片,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自动曝光条件(Automatic Exposure Condition,AEC),80kV,320mA,球焦距100cm。容积断层成像参数:采用AEC,曝光剂量参考值设为常规平片的10倍,球焦距100cm,X线球管与中线成-15°~+15°夹角进行60次低剂量曝光采集图像,矩阵1024×1024。原始图像经自动重建后得到30幅与探测器平行的断层影像,重建层间距4mm,从中选出层面适当的图像进行窗宽、窗位调节达到最佳显示效果。CT扫描采用GE Aquilion 16排CT机进行斜冠状位横断扫描,参数:120kV,170mA,层厚2.5mm,层间距10mm,扫描角度向头侧倾斜20°~25°角度的选择

X线摄影技术篇

X线摄影技术篇 第Ⅰ章概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W·C·Rontgen)发现了X射线,当年12月22日伦琴利用X线拍摄了夫人手的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揭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1896年X线就开始应用于医学,至今它经历X线的医学应用、X线诊断学的建立以及医学影像学的逐步形成三个阶段。 1.X线的产生 1.1 X线的产生 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当X线管两极间加有高电压时,阴极灯丝发散出的电子就获得了能量,以高速运动冲向阳极。由于阳极的阻止,使电子骤然减速,约98%的动能产生热量,2%动能转换为X线。 1.2 X线产生的条件 X线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电子源:X线管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后放散出电子,这些电子在灯丝周围形成空间电荷,即电子云。 ·高速电子的产生:灯丝发散出来的电子能以其高速冲击阳极,其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X线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施以高电压,两极间的电位差使电子向阳极加速;二是为防止电子与空间分子冲击而减弱,X线管必须是高真空。 ·电子的骤然减速:高速电子的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电子撞击阳极的范围称靶面,靶面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阳极作用有两个,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 2.X线产生的原理 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中能量转换的结果。X线的产生是利用了靶物质的三个特性:即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和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诊断使用的X线有两种不同的放射方式,即连续放射和特性放射。 2.1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又称韧致放射,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作用的结果。当高速电子接近原子核时,受核电场(正电荷)的吸引,偏离原有方向,失去能量而减速。此时电子所丢失的能量直接以光子的形式放射出来,这种放射叫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产的X线是一束波长不等的混合线,其X线光子的能量取定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电子的能量和核电荷。 如果一个电子与原子核相撞,其全部动能丢失转换为X线光子,其最短波长(λ min)为 λ min=hc/kVp=1.24/kVp(nm)(1) 可见连续X线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 2.2特征放射 特征放射又称标识放射,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而产生的一种放射方式。一个常态的原子经常处于最低能级状态,它永远保持其内层轨道电子是满员的。当靶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被高速电子击脱时,K层电子的空缺将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外层电子能级高,内层电子能级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多余的能量作为X线光子释放出来,产生K系特性放射。若是L层发生电子空缺,外层电子跃迁时释放的X 线,称L系特性放射。 特征放射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能量无关,只服从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同种靶物质的K系特性放射波长为一定数值。管电压在70kVp以上,钨靶才能产生特征X线。特征X线是叠加在连续X线能谱内的。 3.X线的本质与特性 3.1 X线的本质 X线是一种能,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微粒辐射,二是电磁辐射。X线属电磁辐射的一种,具有二象性、微粒性和波动性,这是X线的本质。 ·X线的微粒性:把X线看作是一个个的微粒—光子组成的,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动质量,但无静止质量。X线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微粒性,每个光子具有一定能量,能产生光电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等现象。 ·X线的波动性:X线具有波动特有的现象—波的干涉和衍射等,它以波动方式传播,是一钟横波。X线在传播时表现了它的波动性,具有频率和波长,并有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3.2 X线特性

X线摄影技术

X线投照技术 手正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

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 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 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腕骨、尺桡骨下端与掌骨近端的后前位影像。 腕关节侧位 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手和前臂侧放,将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尺骨茎突放于暗盒中心。

X线摄影技术

1 在X线的产生中,哪一个是无须具备的条件( )A.电子源 B.高真空 C.阳极旋转 D.电子的高速运动 E.电子的骤然减速 2 在X线管中,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动能,决定于( ) A.管电流大小 B.管电压大小 C.灯丝电压大小 D.靶物质的性质 E.以上都不是 3 只用X线的微粒性不能作出完善解释的现象是( ) A.X线激发荧光现象 B.X线反射现象 C.X线负气体电离现象 D.X线衍射现象 E.X线散射现象 4 X线摄影利用的X线特性是( ) A.折射作用 B.生物效应 C.感光作用 D.反射作用 E.着色作用 5 X线透视利用的X线特性是( ) A.折射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生物效应 E.着色作用

6 关于X线产生原理,错误的叙述是( ) A.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相互能量转换的结果 B.利用靶物质轨道电子结合能 C.利用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D.利用阳极靶的几何外形和倾斜角度 E.利用靶物质的核电场 7 关于连续放射,正确的叙述是( ) A.高速电子在改变方向时因能量增加而增速 B.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的结果 C.只服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 D.产生的辐射波长呈线状分布 E.以上都是错误的 8 关于特性放射,正确的叙述是( ) A.是在靶物质的原子壳层电子的跃迁中产生的 B.产生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 C.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D.产生的辐射波长呈分布很广的连续X线谱 E.以上都是正确的 9 不属于电磁辐射的是 ( ) A.可见光 B.紫外线 C.X线 D.β射线 E.γ射线 10 诊断用X线的波长范围是( ) A.0.01~0.0008cm B.750~390nm C.390~2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