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
浅谈京剧的艺术特征

浅谈京剧的艺术特征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下面将从剧目、表演方式、唱腔和服饰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京剧的剧目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戏、传奇戏、宣传戏、故事戏等等。
在剧目选择上,京剧注重历史人物的塑造和历史事件的再现。
剧目通常是选取历史上的人物故事,通过歌舞、唱念做打等方式,将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
京剧的剧本精美、情节曲折,常常富有戏剧冲突,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此外,京剧还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创作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保持戏曲艺术的鲜活性。
其次,京剧表演方式独特精湛。
在京剧中,演员的表演主要依靠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
唱指的是表演的歌唱部分,念指的是表演的台词部分,做指的是表演中的动作和姿态,打指的是表演中的武打部分。
在京剧表演中,这四种表演方式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的表演方式以内外笃志、内外合一为核心,通过声音、姿态和动作的结合,全面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再次,京剧的唱腔风格独特优美。
京剧的唱腔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起板、唱腔和咬字。
起板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进入戏曲的氛围。
唱腔则是演员通过特殊的发声技巧,将戏曲的情感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咬字则是演员通过发音的准确和细腻,将台词表达得更加生动和韵味十足。
京剧的唱腔以高亢婉转、柔美婉约为特点,透露出一种古典而又充满韵味的美感。
最后,京剧的服饰所采用的是精致华美的装束。
京剧的服饰采用的是明清时期的传统装束,包括汉服、官服、妆台装等等。
这些服饰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能够凸显出角色的身份和特征。
在京剧的表演中,演员穿戴这些精美的服饰,使得角色更加栩栩如生,极大地增强了剧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
总的来说,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从剧目、表演方式、唱腔和服饰等方面来看,京剧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剧目,艺术精湛的表演方式,独特优美的唱腔风格,精致华美的服饰装束,而且还能够通过这些艺术特征,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使得京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点

R eading作为京剧艺术的从业者,我们深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不仅凝聚着中华传统美学的精髓和历史文化的底蕴,更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
京剧艺术流派纷呈,各个表演流派的形成与特色,是建立在大量剧目积累的基础上的,当年的好角,无不是以唱、念、做、打表演技艺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派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很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了大量优秀剧目,改革与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
国内观众对其十分欢迎和喜爱。
一、抓住人物,重视细节。
京剧演员应该由内心出发来表现人物,用心去演戏,揣摩人物,揣摩剧情,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去表现人物。
要用表演和道白抓住观众的眼睛、耳朵和内心。
每一个唱腔、每一个细节处理、每一个技巧运用都要符合剧情人物的需要,合情合理。
以前的老艺术家们去塑造一些人物的时候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征服了观众,才会有“活曹操”“活周瑜”“活红娘”的美誉。
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令观众难忘的也是细节,正因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们应该格外重视。
1.万物为我所用当年梅兰芳先生1959年拍摄的《穆桂英挂帅》,在第五场捧印这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戏,梅兰芳先生通过身段表演把穆桂英当时卸甲归林20年,担心能否战胜敌兵的思想斗争的整个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把穆桂英当年的威武的气势表现的活灵活现。
他的这个身段,虽然是穿的文戏的披,但是他用的身段可是武的身段。
这个身段在过去根本是不允许用的。
因为以前旦角就是捂着肚子唱,没有更多的身段。
但是梅兰芳先生巧妙的用舞台上的舞蹈语言清楚的交代给了观众。
舞蹈语言他借用了武生史文恭的身段,又运用了铁龙山姜维的观天象的身段,甚至用了跳财神的身段。
只要合乎这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只要它是美的,他都用了。
并且可以准确的化到自己的身上,没有什么不能用的,梅派艺术没有行当的限制,只要合适,对人物有用的都可以用,什么人物用什么样的表演内涵来烘托。
浅谈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

浅谈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京剧花旦是京剧中女性角色的代称,其擅长表现的是柔美、细腻、委婉、感性的情感状态和人物性格特征,是京剧中主要的表演形式之一。
其表演特征如下:一、舞姿优美京剧花旦的表演以身段优美的舞蹈为主,包括步法、手势舞蹈等,都必须有舞技的支持。
在表演中,花旦的舞姿优美、轻盈、灵活,往往运用旋转起跃、波浪动、轻轻飘舞等高难度的动作,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些动作和舞蹈的节奏、节拍和姿态高度结合,使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也享受到了舞蹈的艺术风韵。
二、音乐娇柔京剧花旦表演的另一大特点是其独特的声腔。
京剧花旦的声音娇柔、清脆,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在表演中,京剧花旦要用声音去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她们的音调、音色、音量等变化,都与角色的情感变化密切相关。
京剧花旦唱词的语言也是十分精致的,她们唱出的词语,往往是精彩的象征和隐喻,让观众在听剧时不仅仅感受到动人的旋律,还能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表情细腻京剧花旦的表演注重情感的表现,她们能够将人物内心的情绪、性格特征等,以丰富多彩的表情展现出来。
京剧花旦的表情细腻,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京剧花旦的表情丰富多样,从而更好的塑造了人物形象,增强了演员与观众的情感联系。
四、独具特色的化妆京剧花旦的造型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也是京剧表演中的一大亮点。
京剧花旦的化妆独具特色,以花瓣形状的白色斑点、深色眼线、红色唇线等为主要特征,这种装饰艺术手法在视觉上极具震撼力,使得角色更加生动、夸张和出彩。
总之,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是多方面的,包括身段优美、音乐娇柔、表情细腻以及独具特色的化妆等。
京剧花旦的表演不仅仅是对戏曲文化与传统艺术的传承,更是对世界艺术的一种独特贡献。
浅谈京剧《霸王别姬》的艺术特色

浅谈京剧《霸王别姬》的艺术特色《霸王别姬》是一出古典悲剧,也是一部中国京剧的杰出代表作。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通过一系列充满艺术性和感性的情节而闻名于世。
本文从京剧的类型、舞台效果、音乐、表演语言以及服装等方面对《霸王别姬》之艺术特色进行介绍和分析。
京剧是一种杂糅了中国古典话剧、芭蕾舞、武术、歌舞、音乐和舞台效果等艺术形式的混合艺术。
在《霸王别姬》中,京剧的多元素结合,利用艺术语言重现出苦痛悲剧的爱情故事,表现出主人公的不可言喻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反映出无情的压迫者对爱情的压抑。
京剧的舞台效果也是十分复杂的。
《霸王别姬》中有大量的道具用以描绘出百态百调的人物形象。
它们包括梨花纸糊屋梁以及象征着遭受压迫和身份象征的紫金绸,这些都为舞台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和视觉效果。
另外,扮演《霸王别姬》中的角色所用的表演语言也是比较特殊的。
京剧的表演语言以说唱的方式表达,同时运用了强大的节奏感。
在《霸王别姬》中,表演语言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仅搭配得当,更能传递出情节和主题的特殊效果,使人有一种聆赏京剧表演的极致兴趣。
此外,《霸王别姬》还充分运用了京剧特有的配乐,像《倩女幽魂》、《怨女冤魂》、《穿花蛱蝶》等歌曲,都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曲调,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随着曲调的变幻,音乐也被用来突出表演中的角色情感,更能加深观众对剧情的感受。
最后,由于《霸王别姬》所涉及的内容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因此,服装的设计也是十分复杂的。
服装设计不仅要表达每个角色的人物特质,还要反映其地位的不同,以一种视觉上的语言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
这样,观众可以更清楚地辨识主要人物,也更深入地理解剧中情节发展以及主题内涵。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霸王别姬》以多种艺术语言展现出了悲剧故事的精彩和主题,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令人赞叹不已。
本文仅仅简要概括了《霸王别姬》的艺术特色,期望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些对京剧的新的认识,从而对这部古典悲剧的精神而引发更多的思考。
浅谈中国古代戏曲京剧的特点及作用

浅谈中国古代戏曲京剧的特点及作用一、引言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京剧作为中国古代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广泛的社会作用。
本文旨在浅谈中国古代戏曲京剧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京剧的特点1. 唱念做打:京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
演员需要同时掌握歌唱、念白、动作和武术等技能,才能完美呈现角色形象。
唱念做打:京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
演员需要同时掌握歌唱、念白、动作和武术等技能,才能完美呈现角色形象。
2. 精艳的戏服和脸谱:京剧的戏服设计精美繁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而脸谱则是京剧中角色特点和心理状态的象征,通过颜色和图案的变化来展示角色性格和情感。
精艳的戏服和脸谱:京剧的戏服设计精美繁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而脸谱则是京剧中角色特点和心理状态的象征,通过颜色和图案的变化来展示角色性格和情感。
3. 严谨的唱腔和音乐:京剧的唱腔采用传统的曲调和音阶,传达了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
音乐的伴奏则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如二胡、琵琶、笛子等,营造出特有的音乐氛围。
严谨的唱腔和音乐:京剧的唱腔采用传统的曲调和音阶,传达了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
音乐的伴奏则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如二胡、琵琶、笛子等,营造出特有的音乐氛围。
4. 程式化的表演方式:京剧有一套严格的表演规范和程序,包括走位、动作、表情等方面。
这种程式化的表演方式通过精确的动作和脸谱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程式化的表演方式:京剧有一套严格的表演规范和程序,包括走位、动作、表情等方面。
这种程式化的表演方式通过精确的动作和脸谱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三、京剧的作用1. 传承历史文化:京剧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通过京剧的演出,观众可以了解古代历史、传统文化,从而增加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浅谈对京剧武丑的几点见解

浅谈对京剧武丑的几点见解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在京剧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形象,其中武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角色。
他不仅在京剧中扮演搞笑的角色,还能展示出巧妙的舞蹈和武打技巧。
以下是我对京剧武丑的一些见解。
武丑的扮相和形象非常鲜明。
他通常会化妆成面目可爱、神态憨厚的模样,留着圆润的胡须,戴着一顶幽默可笑的大帽子。
这种特殊的外表使得观众一见就能分辨出他是武丑的角色。
而且武丑的服装通常以明快丰富的颜色为主,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武丑的表演风格独特有趣。
他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和武打技巧,还需要懂得运用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角色的特点。
京剧武丑以其滑稽可笑的动作和幽默搞笑的对白,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娱乐。
武丑通常表现为一个傻里傻气但又机智灵活、胆小怕事但又敢于尝试的人物形象。
武丑在京剧剧情中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他不仅能转换情节和桥接场景,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引起其他角色的注意,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
他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的闹剧和插科打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为剧情增加了乐趣和笑点。
京剧武丑是一项需要丰富经验和技巧的表演艺术。
演绎武丑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功底,同时还需要掌握京剧中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武丑的表演需要演员用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来赋予角色以生命力,使观众能够在舞台上看到不同寻常的表演魅力。
京剧武丑是京剧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角色形象。
他以其独特的扮相和形象,搞笑滑稽的表演风格以及在剧情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了京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演绎武丑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同时还需要注入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才能够展现出京剧武丑的魅力。
京剧武丑是一门独特而丰富的表演艺术,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浅谈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

浅谈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京剧花旦是京剧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她们扮演女性角色,并通过唱、念、做、打等技巧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
下面将从唱腔、身段、嗓音、形象四个方面对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进行浅谈。
首先是唱腔。
京剧花旦的唱腔以激情豪放、雄浑有力著称,其音域广阔,包含了高音、中音、低音三个区间,能够表现不同角色的声调和情绪。
京剧花旦的唱腔技巧独特,这主要体现在音高、音色和唱法上。
花旦的高音明亮激昂,能够表现角色的傲气和豪情;中音圆润柔美,能够表现角色的温柔和柔情;低音厚实有力,能够表现角色的杀气和力量。
唱法上,京剧花旦以开嗓、硬发、韵腔等唱法为主,以精准的音准和舒展自如的喉舌技巧赢得观众的喝彩。
其次是身段。
京剧花旦的身段要求姿势优美、行动轻盈。
她们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绪,例如:双手的姿态、身体的扭转、脚步的运动等等。
京剧花旦的身段讲究曲线美,要求动作优雅、修长、流畅,能够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婉约。
京剧花旦的舞蹈技巧也非常重要,她们通过舞蹈的动作和姿态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得角色更加生动有力。
再次是嗓音。
京剧花旦的嗓音一般为婉转柔美,声音在高音区域非常擅长。
她们通过自己的嗓音特点来塑造角色的形象和气质。
京剧花旦的嗓音要求悦耳动听,声音清脆纯净,有一定的穿透力,使得观众能够清晰听到角色的台词和唱腔。
京剧花旦的嗓音也要求具有音色的丰富性,能够在不同角色和情感中进行转换,使得角色更加真实和立体。
最后是形象。
京剧花旦的形象设计非常精致,从服装、妆容到发型都要符合角色的特点和时代的背景。
京剧花旦一般会化浓妆,突出眼部的轮廓和嘴唇的红润,使得面部更加立体和鲜明。
她们的服装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注重细节和装饰,使得角色更加华丽和引人注目。
京剧花旦还会采取特定的发型和头饰,以突出人物的身份和角色的特点。
京剧花旦的表演特征主要体现在唱腔、身段、嗓音和形象等方面。
她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准确的表演来塑造角色的个性和气质,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并投入到剧情中去。
浅谈对京剧武丑的几点见解

浅谈对京剧武丑的几点见解京剧武丑是京剧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京剧武丑的观察和思考,我有以下几点见解。
京剧武丑的形象特点鲜明。
武丑形象多为矮小、丑陋,嘴巴大而歪斜,眼睛圆而凸出,鼻子扁平等。
这种夸张的造型让武丑在舞台上一亮即现,让观众们记忆犹新。
武丑的服饰也是独特的,一般以花格子或者泼粉、绿头巾为主。
这些形象特点使得武丑能够在舞台上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京剧表演中的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武丑的表演风格活泼多变。
京剧武丑的表演可以说是动作与表情的结合,他们通过独特的动作、身姿和脸谱表情来展现角色内心的感受。
他们会做一些特殊的动作,如抓耳挠腮、揉搓手掌等,来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
武丑的表演还善于夸张和变化,他们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的不同组合,来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让观众会心一笑。
这种活泼多变的表演风格使得京剧武丑成为京剧表演中最具有喜剧色彩的角色之一。
武丑的戏曲技巧独特。
京剧武丑中拳打脚踢、擒拿摔跤等技法层出不穷。
而且,他们在使用这些技法时往往带有一种特殊的戏剧性,使得观众不仅能感受到他们的技艺精湛,更能感受到戏剧的张力和激情。
除了戏曲技巧,武丑还会运用击鼓、打击物品等特殊的音效效果,增加表演的震撼力和趣味性。
这些独特的戏曲技巧使得京剧武丑的表演更加精彩紧凑,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关注。
武丑在故事情节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武丑很少是主角,更多的是扮演配角的角色。
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为主角提供戏剧冲突的源泉,帮助主角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性格和韵味。
武丑角色的一些悲剧遭遇也给观众带来了反思,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深入人心。
武丑在京剧表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和表演为整个剧情带来了更多的丰富和戏剧性。
京剧武丑作为京剧表演中的重要角色,有着独特的形象特点、表演风格和戏曲技巧。
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让观众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通过武丑角色的塑造和表演,京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京剧
罗琪(人文学院汉语言142班)
学号(5000214079)
摘要:在快餐文化的盛行下,我国国粹京剧的继承与发展显得十分尴尬。
而作为南昌大学众多学生的一员,当我知道有老师开设这样一堂旨在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和京剧名作欣赏的选修课时,我仿佛顿时看到了一点点希望,看到京剧作为传统文化艺术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增加我对京剧知识的了解,还让我产生了对京剧这样一种文化艺术的喜爱,我认为这样一门课,在我们的校园还是非常有必要去开设的。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阐述对京剧的浅显认识以及观点。
关键词:认识;京剧的艺术性;京剧的大众化
一、认识
京剧,大部分人之知道这样一个名词,深入探究也就愣住了。
京剧不就是唱戏的吗?京剧里面有个梅兰芳,唱戏特别厉害!除此以外浑然不知,这就是现在社会人们对京剧的了解,这是十分悲哀的,就跟外国人问我们普通话怎么说然后答不上来一样。
我之前对京剧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也从图书馆借了相关资料,然而我发现从书上看到的知识和在课堂上欣赏的京剧小段对我的影响完全不能比拟。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书本上的知识太过死板,有些乐器的名字看起来使人晕沉,没有耐心的人根本耐不住性子,虽说笔者不算浮躁,但长时间压制的疑惑也就没记住多少,只是大致地翻了翻,而课堂上老师采取的是边讲边让我们欣赏的形式,让人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氛围,喜爱京剧的人聚在一起欣赏京剧片段的感觉比一个人好,氛围更能带动人的学习动力,能安安静静地看完一段京剧,我觉得这已是一种收获,而欣赏的过程中也开始慢慢了解人物,扮演者,流派,这一段京剧的故事来源,乐器,种类等等。
我想这种表现是可以用潜移默化来形容的。
把学到的京剧知识通过观察变现出现,受益匪浅。
三,音乐的感染力,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本人对音乐的敏感度挺强,京剧给我的震撼很大,人物的一举一动,唱腔的灵动,以及传统乐器的碰撞,已经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很好奇人的嗓子潜力为何如此之大,千
回百转,将一部部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或许我的认识很粗浅,但是我相信只要是任何一个真心喜欢京剧的人都会认同我的想法。
二、京剧的艺术性
京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当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在这里,笔者想用对比的方法让大家去认识到京剧强烈的艺术性。
这里主要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对比。
第一,时间。
上面讲过这个社会快餐文化已经发展的很快了,那么流行音乐无疑也是其中的一种,流行音乐的更新速度很快,但一首歌吃香的时
间不会超过一年,而真正使大家记在心里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都是一
些没有营养的神曲,低俗的迎合。
这样一对比,京剧文化的艺术性就
显而易见了,它的流传时间也证明了它的影响力,为何京剧能够在社
会的动荡发展中依旧保持它的影响力,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有些京剧片段是有教化意义的,比如《钓金龟》表现的孝文化,它的台词也是有意义的,“有几个贤孝子听娘来论,一桩桩一件件娘记在
心。
那大舜耕田为的都是孝顺,丁兰刻木、莱子斑衣、那孟宗哭竹、
杨香打虎,这都是那贤孝的儿孙哪,”就是康氏用二十四孝教育张义
的。
而流行歌曲的歌词有时为了押韵,就乱填词,一些歌词也是无病
呻吟,让人厌恶至极。
第三,京剧的震撼力远超过流行音乐。
京剧喊一嗓子就让人拍案而起,自觉想起雷鸣般掌声,而现在的一些歌手在唱歌的时候还“厚颜无耻”地
向观众索要掌声。
可能人人都会唱上几首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唱
京剧,这对嗓子的要求很高,一声未完一声又起,而余音也仍在耳边
回绕。
三、京剧的大众化
有人认为京剧应是挂于庙堂之上的,属于阳春白雪,笔者在这里不能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也不想掩饰其片面性。
而我这里所说的京剧的大众化当然也会在前面加一个“高雅艺术”。
京剧的的确确是高雅的,所有的人都能听得懂流行音乐,你看那红到大洋那边去的《小苹果》,男女老少个个
会哼。
但是京剧呢?不是所有的人都听得懂京剧,你得了解京剧的念白与吐字,而这也是京剧的特色之一。
那这里所说的大众性是从受众来讲的,处于浮躁的社会,我们不应该总觉得京剧离我们太远,若是如此,恐怕再过几年京剧就真的没有几人了。
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学习京剧唱腔,但是我们一定有认真去了解和传承京剧文化的意识。
京剧既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是“下里巴人”。
京剧从最开始就是服务于群众,如果脱离了群众,少了其“大众性”,京剧也就不是京剧了。
我想说的是,作为高雅艺术的京剧在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它也可以走下庙堂走进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
以上的观点仅仅是笔者上完京剧课的感受,或许还有不足,但是确是笔者作为一个人文学子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