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逻辑学基础知识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逻辑学基础知识简介

汉语逻辑学属于西方目前正在兴起的自然语言逻辑学。它的鲜明特点是:不在现有的语言文字之外,重新设计一套专供逻辑学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具体说来,汉语逻辑学在进行语句结构分析时,除了使用制表符进行结构连线之外,就是采用日常的自然语言进行标注。制表符的功能是展示出语句结构的样式,文字标注则搭建起内容自身具有的认识形态、认识属性。这样一来,语言结构就与认识结构有机结合为一体了,从而构成了汉语逻辑学与西方逻辑学的本质区别。

下面,我给出有关汉语逻辑学入门的基础知识,希望新加入河图学习群的网友关注。如果您愿意参与汉语逻辑学知识的通俗化这件事情,就请将您的观后感发表出来,以便我们今后有针对性的改进。

逻辑学传授的知识不是观点道理,而是真理的属性、形态和特点。通常人们观察和分析的对象是客观事物。逻辑学关注的对象则是字词之间的关系,句子结构、文章结构。这是一般人不去研究的内容。

语法环节——日常生活中用来交流的语句,如开学了,小明骑着电动自行车去上学。这里表述的文字,应该都是符合事实的,本质属性是真理。这样的句子不会让人产生质疑。汉语逻辑就把由不同的真理——以文字形式出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如何研究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语句中字词的涵义、功能准确地揭示出来。如开学了,这是表明时间的词汇,上升到哲学术语的高度,就是语句内容适用的条件。如果不开学,就不会有后面的上学行

为。

小明——这是行为的主体:人。西方语法称作主语,汉语语法将它称作“主体”(亦即动作和行为的主人)。

骑着电动自行车去上学。西方语法称作谓语。汉语将它与主体的关系展示出来,即这是对主体行为进行的描述,因此属于主体的形态(主体的样子:行为、动作是怎样的)

由此构成这个语句的结构:主体是小明,形态是骑着电动自行车去上学。这样的语句结构用思维规则表示,就是“两分法——(主体和形态),同一律(不可分割开的一体形式)”。分开了,这个句子的真理性就不存在了。

西方的语法除了主谓结构之外,还有宾语、补语、状语等,这是将词进行分类之后产生的语句结构。汉语不是按照词的属性研究语句结构,而是按照思维规则确定语句结构。以这句话为例,只要划分出主体和形态,那么,就与思维规则“两分法——同一律”吻合起来。此时的语句结构就是合乎汉语逻辑规则的。用逻辑图表示:

┌时间:开学了(哲学术语:条件)

├主体:小明

└形态:骑着电动自行车去上学

句型分类:描述句

由于主体和形态的划分已经符合本质环节的思维规则,所以,这段话的句型结构就已经符合汉语逻辑规则了。可以不再继续往下分解了。

在汉语中思维规则不是只有“两分法——同一律”的形式,还有“三分法——对立统一律”的形式。按照“三分法——对立统一律”的标准分析这句话,就会得到这样的句型结构:

┌条件:开学了

描述句┼主体:小明

│两分┌动作:骑着电动自行车

└形态┤两分

└目标:去上学

这就是三分法——对立统一律的句型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形态部分的内容依据字义功能分为两种形式:动作和目标。

对比上述两种句子结构,可以看出,二者的认识形态不同。两分法局限在直观描述的层面,三分法进到了对形态进行分类的层面。在哲学理论中,两分法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辩证法。三分法则是进到理性层次的结构法。

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两分法属于认识方法,辨证方法。三分法属于逻辑方法、结构方法。记住两种方法的区别:它们二者在思辨能力上是不同的。三分法是对形态结构进行分类得到的结果。这种对形态结构进行的区分,在可见的视域很容易把握住。在不可见的哲学领域,情形截然不同了。因为哲学关注的对象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内容,而是有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论证问题的方法。此时作为哲学观点出现的真理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

例如,唯物论强调物质的第一性,辩证论强调矛盾的普遍性。没

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显然,它与物质第一性的观点发生了冲突。两种观点并列起来,就会产生争斗,到底是物质重要呢还是矛盾更重要呢?这个问题争论不清。造成这种争论的原因在那里呢?很简单,认识视角不同。唯物论是站在认识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角度看问题,于是得出:没有对象——物质的存在,就没有认识的内容。辩证论站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态上,得出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我们将认识和对象的关系,作为从存在出发得到的真理。将事物之间的联系作用,作为从关系出发得到的真理。这样一来,存在和关系就是两种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由于视角不同,得到的真理内容也会不同。怎么才能解决不同视角之间的真理具有的矛盾性呢?这就要用到中国古代的道——河图模型来正位。

直观认识得到的物质第一性,就处在河图一的位置上。从关系出发得到的矛盾普遍性就处在河图二的位置上。这样一来,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就被河图中的一和二分割开了。这就是河图的功能。它能够把不同的真理形式通过在河图上的位置不同区分开。此时,观点理论环节出现的派别争斗现象就消失了。因为不同的观点在河图上的位置不同。这个位置就是该观点的适用条件,即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是与它看问题的视角紧密关联在一起的。视角一变,它的真理性就不存在了,就会有适用于该视角的新的真理内容取代了它的位置。

以上内容不知道网友读了之后有何看法,希望能够将您的读后感发表出来。

2016年8月29日星期一

为什么河图中心五是真理的型

真理的属性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人人皆知的。这种同一性具体表现在下列四个环节:

1、表述的语言文字必须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致。(名与实同一)

2、探索出来的观点必须有具体实例能够证实。(思维和存在同一)

3、创新出来的方法必须能够经受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检验。(理论和实践同一)

4、创新出来的思维规律必须能够经得起人类思想发展史的检验。(逻辑和历史同一)

由此构成四个环节的同一性,符合老子强调的“玄同”模式。

对于老子论述的河图来说,当我们把“观其徼”中的“徼”作为真理的模型看待起来时,就需要从上述四个环节中举出具体实例,以便证实河图中心五确实是真理的模型。

这样说来,为什么河图中心五是真理的型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需要通过具体实例给以证实的。应该看到,逻辑环节的实例不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以,它不是以观点看法形式出现的内容,而是以表述的语言文字,句子结构形式出现的真理(即正确的观点)最初的真理局限在日常生活里面。它的功能是用来相互交流、沟通信息的。为此,我们需要给出一个语法层面的实例。语句内容如下:这是小明,他是大宝。小明和大宝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并且还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