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地震博物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地震遗址北川观后感

地震遗址北川观后感

地震遗址北川观后感去北川地震遗址之前,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好奇。

那地方就像一本打开的、写满悲伤与坚强的大书。

一到那儿,感觉空气都变得沉甸甸的。

那些倒塌的房屋,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揉皱的纸盒子,歪歪斜斜,千疮百孔。

看着那些断壁残垣,我仿佛能听到当年地震时房屋的哀号,能看到人们惊慌失措的表情。

你说这地震多可恶啊,就那么一下子,把好好的一个城市变成了废墟。

我看到有一些建筑的残骸还保留着当时的模样,有个半塌的楼,里面的桌椅板凳都东倒西歪的,感觉时间就在那一刻被定格了。

墙上还有一些涂鸦和海报的残片,风一吹,呼啦啦的响,就像是废墟在小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想啊,这些墙壁以前肯定也见证过很多的欢笑和温馨呢,现在却只剩下一片死寂。

不过呢,在这片废墟里,我也看到了一些让我特别感动的东西。

比如说,有一些花草从废墟的缝隙里顽强地钻了出来。

你看,大自然都这么努力地在展示生命的力量,就像在告诉人们:“虽然地震很可怕,但咱可不能被打倒!”还有那些在遗址周围默默守护的人们,他们把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前来参观的人能够感受到尊重和秩序。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了很多关于救援的故事。

那些救援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在最危险的时候冲进这片废墟。

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在一堆堆的石头和残骸下面寻找生命的迹象。

这让我觉得,在灾难面前,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大家团结起来,那种力量又无比巨大。

从北川地震遗址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就想啊,咱们平常总是抱怨这抱怨那的,今天没吃到喜欢的冰淇淋啦,明天被老板骂了几句啦。

可是跟北川经历的这些比起来,那些算得了什么呢?这一趟就像给我上了一堂超级深刻的课,让我知道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对待身边的人。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咱得像那些从废墟里钻出来的花草一样,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坚强地活着,还得活得精彩呢!。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9月3日,绵阳市,天气睛朗。

一大早,参观用专车带着代表前往北川。

车刚一开出住地九龙宾馆,从车载收音机便传出播音员亲切的欢迎语和对绵阳市灾后重建工作成效的介绍。

用车载电台同步对参观者进行情况介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听到,顿感十分新鲜。

“5•12”特大地震中,绵阳是受灾最重、伤亡人数最多、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山东、河北、辽宁、河南,以及内江、南充、达州、资阳等兄弟省市的对口援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注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

绵阳市纳入三年重建规划项目共7318个、总投资亿元。

目前,已开工7235个、开工率%,完工6071个、完工率%。

一边听着播音员的介绍,一边行进在辽安大道、山东大道上,一座座灾后重建的美丽新家园、新工厂令我目不暇接,使我深感举国之力的强大!车临近山区,天空开始阴沉下来,下起了毛毛小雨,又迅速变成了倾盆大雨。

随着窗外的雨声,我的心情也渐渐开始变得沉重……“5·12”北川地震灾后的惨景在脑海中游离。

阴沉的天空、倾盆的大雨,也许是上苍对“5·12”北川地震的亡灵的追思吧!由于前不久发生了泥石流,北川老县城再度被淹,车到北川老县城“三道拐”便停了下来。

站在雨中,远眺北川县城废墟,只见山体滑坡、建筑倒塌、街道损坏,整幢整幢的楼房陷入地下,被大自然的威力深深震憾,记忆中的北川秀美景色踪影全无。

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

唐代以前,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

县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

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体会精选范文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体会精选范文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体会精选范文我有幸参观了北川地震遗址,深有感触。

在这里我见证了地震的可怕破坏力,也看到了灾后人们的坚定与奋斗。

当我进入遗址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塔形建筑——北川遗址博物馆。

这座建筑原本是一所学校,地震后改建成了纪念馆,展现了地震前、地震时和地震后的情况,并介绍了当时的救援和复建工作。

博物馆的外墙上刻有一幅巨大的刻字:“寄灵于天,我们寄托于此。

”这幅刻字饱含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走进馆内,我看到了残垣断壁,废墟中爬行的人们,载尸的直升机。

这一幕幕鲜活而真实地展现了地震那场灾难的惨烈。

博物馆中还有展柜,里面陈列着那些在地震中被压垮、摧毁的物品。

其中有一颗摇摇欲坠的吊灯,看上去仿佛随时会掉下来。

这一景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破坏力。

走出博物馆,我看到的是一片瓦砾和建筑遗迹。

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新都市,但如今只剩下一些残破的房屋、破碎的墙壁和垮塌的建筑。

这些废墟已经成为了灾后重建的见证。

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执著的人们正在努力修建新的房屋,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看到这里的一幕幕,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话:万物静默如谜,唯有风雨不屈。

这个被地震摧垮的小城,正是经历了风雨,才能重产发展,有了新的生机。

除此之外,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勇敢的人们。

他们奋发抗争、不向死亡屈服,将生命和爱心献给了更多的人。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一组名为“救人”的雕塑。

雕塑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婴儿的身体。

这个男人身体虽有缺损,但他紧紧抱着一个婴儿,坚定地朝着前方走去,这个通过雕塑体现出来的场景显示出人们对于生命的珍爱。

在这个地震中受灾的人们如今依旧保持着他们的勇气和坚持,在瓦砾中秉持着生命力,每天都稳步地走向更好的生活。

这些人给予我们最好的启示——即使经历过如此大灾难,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勇往直前。

总之,北川地震遗址是一个饱含着深意和情感的地方。

遗址既让人们看到了地震的破坏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民的坚韧与奋斗。

游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的作文

游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的作文

游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的作文
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日子里,我踏上了前往北川地震遗址的旅程。

说实话,出发前,我的心情挺复杂的,既怀着敬畏,又有些许的忐忑。

当我真正走进这片曾经被灾难狠狠蹂躏过的土地,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残垣断壁,破碎的砖瓦,仿佛都在默默诉说着当年那场可怕的灾难。

我碰到了一位当地的老大爷,他的眼神里透着无尽的沧桑。

我忍不住跟他搭话:“大爷,这儿以前啥样啊?”大爷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说:“孩子啊,以前这儿可热闹啦,大家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谁能想到,一下子,啥都没了。

”说着,他的眼眶湿润了。

我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所倒塌的学校。

那扭曲的教学楼框架,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孩子们惊恐的眼神和老师们拼命保护学生的身影。

这时,旁边有一对年轻的情侣,女生紧紧拉着男生的手说:“亲爱的,这太让人难受了。

”男生安慰道:“是啊,但我们得记住,生命很脆弱,也很坚强。


在这片废墟中,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手里拿着一朵小花,轻轻地放在了一块石头上。

她妈妈在旁边说:“宝贝,这是我们对过去的怀念。


走过一个个废墟,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那些倒塌的房屋,断裂的道路,每一处都刺痛着我的心。

离开的时候,我再次回望这片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灾难虽然可怕,但人们的坚强和勇气更加令人敬佩。

我会永远记住这次特殊的旅程,记住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一切。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大地震遗址保护建设项目之一。

当你踏上这片遗址,你有什么感想?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一起来看看吧!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实践心得作文距离5.12北川大地震快八年了,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无数次在电脑上观看地震给灾区人命带来的痛苦,我心里非常非常的难受,我多么期盼到北川地震发生的地方去看一看。

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我特别的难受,就在2月18日早上,我们一家从绵阳出发,一路上,我可以想象灾区当时情景多么多么悲惨,大约在11点左右,我们一家就到达了目的地▁ 北川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路边。

摆摊的集市,这是灾后北川人民为了自己生存努力的生活景象。

午餐后,我们首先来到了是北川中学,看见一幢幢倒塌的房子,心里不忍心啊真的是不忍心,其中有一栋原来是五层楼的楼房因为地震而下陷了两层,看见这些,我心里就在想,当时失去孩子的父母,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痛苦。

不知不觉;来到了北川县旧土地上,从上坡道最高点,遥望下去,俯瞰整个北川县城四面环山的泥石流的痕迹,心里更加沉重。

此时此刻我有很多的话想说,但我说再多华丽的词藻都来不及表达我内心的伤痛。

经过这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灾区重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天空开始阴沉下来,下起了毛毛小雨,随着窗外的雨声,我的心情也渐渐开始变得沉重。

5.12北川大地震灾后的惨景,在脑海中游离,阴沉的天空,毛毛的小雨,也许是上苍对5.12北川大地震的亡灵地哀悼吧!站在雨中,远看在北川县城废墟,之间山体滑坡,建筑倒塌,街道损坏,整幢的楼房陷入地下,被大自然的威力深深地震撼。

记忆的北川美艳景色踪影全无。

我为原北川在地震中遇难的同学们祈祷同时我更多祝愿新北川的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发奋学习,学有所成,感恩社会,报答祖国和全国人民。

在这里我愿所有在5.12北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在天堂一路走好,逝者安息。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引言北川地震遗址是一座承载着巨大历史悲剧的地方,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毁灭性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如今,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这座地震遗址,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悲痛和坚强。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向大家分享我对北川地震遗址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重视。

地震的力量北川地震遗址被誉为中国抗震减灾的一座纪念地。

一次次地震应当我们警醒,地震的猛烈冲击瞬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遗址中,我看到了房屋倒塌、道路破碎、废墟堆积的景象,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和对生活的巨大冲击力。

地震让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和朋友。

站在遗址的面前,我不禁感叹生活的脆弱和无常。

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应该更加重视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防震减灾措施,我们才能减少地震所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重建的勇气尽管北川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我也看到了人们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强。

通过人们的努力,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新的建筑物在废墟上拔地而起,道路重新铺设,这一切都展示出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北川地震遗址中的纪念碑更是让我心潮澎湃。

那些铭刻着牺牲者名字的碑文不仅仅只是名字的简单排列,更是凝聚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这使我深切地感到,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自然的力量北川地震遗址的一角,有一片恢复的公园,这里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自然的力量。

废墟下重新生长的植物,让我明白自然有时是残忍的,但同时也给予了我们重生的机会。

自然的力量是无法被抵挡的,我们需要尊重和与之和谐相处。

探索和反思在北川地震遗址,我不仅了解了地震的破坏力和人们重建家园的勇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预警机制和防灾减灾方法,我们可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值得思考的是,地震虽然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降低其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体会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体会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体会我曾经参观过北川地震遗址,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虽然地震发生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现场仍然充满着悲痛和令人震撼的情感。

尽管建筑物已经修复,遗址保留了地震之前的景象,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状况。

当我到达北川地震遗址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著名的“墓园公园”。

这座公园位于当地最大的中学前面,是一个供人缅怀逝去的亡灵的公共纪念地。

各种颜色的花朵和绿色的植被随处可见,显然当地政府已经投入了许多资金和人力来打造这个公园。

然而,墓园的旁边是一些废墟,这些废墟是地震留下的残骸。

看着这些废墟,我感觉到自己的心中翻江倒海,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地震时人们所经历的恐惧和绝望。

我看到的是一片废墟,但是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看到的是他们一生的家园。

我开始觉得自己很小,迷失在自己的思考中。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北川县在地震中损失惨重,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倒塌了。

数以千计的人被掩埋在废墟中,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家园。

这是一个不可想象的灾难,而在那之后,整个国家都团结起来,全力支援北川地震灾区。

我看到了广场上的纪念碑,上面记录着地震的重要信息。

碑文中详细记录了事件的始末,以及对受害者的悼念。

在广场的另一边,是充满震撼力的“瓦砾墙”,墙上稀稀疏疏地挂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遇难者的照片,深深地刺激着我的感官。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展示区,上面展示了北川地震的照片和视频,以及遇难者的名字和年龄。

这些照片和视频展现了地震时的状况和对受害者的悼念。

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物品,这些都是人们用来缅怀遇难者的。

在遗址中我也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看到工人们在恢复建筑物和路面,这都是为了让当地居民能够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人们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我的参观之旅以瞻仰祭坛为结束。

这个祭坛是为了悼念地震中遇难者而设立的。

它位于公园中央,由花朵、字母、图案和纪念碑组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照片时,我看到了很多人在祭坛前献花和悼念,这表明人们始终记得灾难中的无辜受害者,并想方设法保留他们的记忆。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作文学校组织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作文学校组织

北川地震遗址观后感作文学校组织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去北川地震遗址参观。

一路上,我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也有一点点激动。

到了那里,我注意到了很多残垣断壁,也有被地震完全摧毁的房子。

它们看起来如此可怕,也让人感到悲伤。

我拍了一些照片,照片里的人们在废墟中寻找生路,他们的表情很痛苦,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我走进了一座博物馆,里面展示了很多地震发生时的照片和物品。

我看到了一台被压得变了形的汽车,它的主人永远留在了车里。

我还看到了一张张被撕成碎片的全家福,照片上的人们笑得很开心,但现在却只剩下残缺的回忆。

博物馆里很寂静,只有我的呼吸声。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地震再次发生的情景,我仿佛隐隐约约听到了人们的哭喊声,看到了房屋倒塌的景象,感受到了大地的颤抖。

参观完地震遗址,我的心情很沉重。

我感觉自己应该去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应该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返回家中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地震发生后,人们是如何前往家园的?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重新开始生活的?我真的很佩服他们,也十分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出的现在美好的生活。

这次参观让我有很多感触,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也让我知道了团结的力量。

我希望永远没有地震,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每个人都能幸福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川地震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了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
我们一到了那里,看见了整个道路上到处都是裂痕,可以想象,当时地震的情况多么的
惨烈。走在路上,心中顿时一阵阵发冷。我的姐姐就是北川的,她的爸爸、妈妈就是在这场
地震中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听姐姐说他们正在地里干活,看见山上的石头和泥土直接
就滑下来把他们俩都埋进深深的泥土之中。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他们的尸体,想到这里我心里
感到特别的恐怖。还有的是我妈妈看见姐姐的妈妈、爸爸都不在了,我的妈妈特别的关心姐
姐,爱护我的姐姐。还有就是这里的移动大楼,本来就只有32人,这地震一震,就死了16
人,而且有些人还是退休的,应该是享福的老爷爷、老婆婆们,也在这场地震中丧失了宝贵
的生命。

我还听当地人给我们说这里的公安局长更是可怕。听说这所公安局的副局长当时正在外
边出差,听说家里地震了,飞似地驾车赶回来救他自己的孩子。可是刚刚来到学校,就看到
的是眼前一片震后的狼藉,当时,他一下子跪倒在地,这时他脑海又想起了在公安局的同事,
他马上赶到公安局,冲进去救人,可他才拉出来三个人就被一阵余震袭击,一块板砖刚好砸
在了他的头上。还有北川中学,北川中学本来就是依山而建。地震发生的时候,这座山刚好
塌方,一块块石头接二连三地滚落下来,5000多人无一幸免,只剩下一杆迎风招展的国旗。

游完这地震遗址,我只想说:灾虽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我们要一起面对
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要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观北川地震博物馆
今天是周末,天气晴朗。妈妈开车带着我们全家来到了北川地震博物馆。一进门,看见
的是几根大柱子,周围墙面上,正前方是一地图,用泥土雕刻的地图,地图上分别标有地震
的震源带和受震的位置,而且还分了各种程度的。正后方也是雕刻的人体像,有人民解放军,
有藏族奶奶,有工人叔叔,还有小朋友们等等。看完后,导游阿姨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可以
放映的地方,房间不大,但感觉挺舒服的,听阿姨介绍是什么4D音响效果的,主要让我们亲
身的体验到当时地震的场景,那真是与犹未尽的感觉。走过了放映室,我们来到各个雕塑的
地方,让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妈妈为了找到自己的孩子,用电锯锯断了自己的双腿,去找
自己的儿子,终于费尽全力找到自己的儿子时,她已经失去了自己双腿的残疾人,妈妈并不
难过,当看到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她高兴的笑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为了救自己的孩子
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向这位妈妈致敬!向天下所有爱自己孩子超过爱自己生命的父母致敬
啊!再看看我妈妈,她的两只小眼睛已经都红了,我悄悄给她递上纸巾,挽着她的手说:妈
妈,我爱您,我永远要当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参观完一楼,我们来到了二楼。二楼的场景好像比一楼要轻松点,有全国过地地震的图
片,有党中央领导来现场的照片,以及中央下发的文件内容等等。给我映像最深刻的是因为
地震受灾,各地四面八方都来支援我们的建设,不管是道路、工厂,城市建设等都出现了很
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位建筑师爷爷从地震后来到了北川,为抓紧建好一个新北川,不顾自己
的身体,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最终将自己的身体奉献在了北川这片土地上。我很敬仰这位
爷爷,看到这里,我的眼圈也湿了。为了我们这里的老百姓能尽快过上新生活,他牺牲了自
己的身体真的是了不起啊!再一一的看完后,已经都是下午3点左右了,我们就准备回家了。

一路上,我情不自禁的为地为建设博物馆的工人们说好,因为他们让子子孙孙都知道了
这一触目惊心的时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