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二战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共23张PPT)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背景 2、标志:《 (1联94合2年国元家旦宣;言26》个的;签华署盛顿)
3、性质: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组成的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4、影响
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 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 坚实 ( )
①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是可以联合起来,共同
习题演练
◆“记住珍珠港”是美国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口号, 日本偷袭珍珠港( )
①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②使第二次世界 大战逐渐发展到最大规模 ③使美军的战斗力遭到 毁灭性的打击 ④客观上加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的形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背景
一、德国入侵苏联 2、概况
计划:“巴巴罗萨”
思考:战争初期,苏 军损失惨重的原因有 哪些?
习题演练
思考: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 坚持下来?
苏联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 迟滞敌人进攻,苏联幅员辽阔, 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 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
阅读:“学思之窗”中的材料。 问题: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 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微小的代价
重创了美军,算是“战术上的胜利”。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 和经济潜力,是轴心国望尘莫及的。日 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群情激愤,孤立主 义情绪一扫而空,美国终于正式加入了 反法西斯阵营。在偷袭珍珠港半年后, 美国通过中途岛战役就实现了太平洋战 争的转折。可见,日本从本国战略出发 偷袭珍珠港并非明智之举,不得不说这 是“战略上的失误”。
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威胁全人类的安全(根本) ②美国逐步卷入反法西斯战争。
最新-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精品

精品课件
罗斯福与邱吉尔在“奥古斯都”号巡洋舰上会晤
精品课件
美国对战争态度的变化—— 修改《中立法》和通过《租借法》
1941年秋美英发表 《大西洋宪章》
1942年初26国发表 《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 联盟的形成
精品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 西斯力量逐渐联合起来,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据此 回答: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和标志是什么? (2)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 举出2例 (3)简要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的作用。
精品课件
(1)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制约国 与国之间“互信”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苏联对英法不信任的原因。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英国对苏联 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态度影响着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从中你获得了哪 些启示?
精品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专题(建议看一到两部):
精品课件
(1)法西斯国家疯狂的侵略扩张,加深了世界反法西斯 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 反法西斯力量团结起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 年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同盟的正式建立。 (2)军事行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进入 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历史:第三单元第五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件PPT(新人教版选修3)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标要求
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 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国际 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体会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大战 争的过程也是不断将其自己 套进绞索的过程。
罗斯福与邱吉尔在“奥古斯都”号巡洋舰上会晤
精品课件
美国对战争态度的变化—— 修改《中立法》和通过《租借法》
1941年秋美英发表 《大西洋宪章》
1942年初26国发表 《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 联盟的形成
精品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 西斯力量逐渐联合起来,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据此 回答: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和标志是什么? (2)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 举出2例 (3)简要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的作用。
精品课件
(1)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制约国 与国之间“互信”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苏联对英法不信任的原因。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英国对苏联 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态度影响着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从中你获得了哪 些启示?
精品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专题(建议看一到两部):
精品课件
(1)法西斯国家疯狂的侵略扩张,加深了世界反法西斯 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 反法西斯力量团结起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 年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同盟的正式建立。 (2)军事行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进入 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历史:第三单元第五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件PPT(新人教版选修3)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标要求
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 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国际 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体会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大战 争的过程也是不断将其自己 套进绞索的过程。
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微课-完整版PPT课件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一页,共四页。
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大
英
挪 威
丹麦
列宁格勒
苏
西
国
荷
兰
比
德
巴巴罗萨计划:
利
时国
波兰
战略洋 企图是:集法中国大量兵力捷,克 斯以南洛方“集伐团克闪军群
击战”的方式,从数个方向奥地实利 施匈 牙 利迅猛 突击,消灭西部苏军主力意,而南后斯 向罗苏马尼亚 联腹地长驱直入,攻占莫大斯科、拉列夫宁保加利亚
格勒、顿巴斯等地,迅速击利败苏联,
斯摩棱斯克
联
基辅
黑海
于1941年入冬前结地束战争。 希 中腊 海
第二页,共四页。
•谢 谢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摘要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黑 海。希 腊。匈 牙 利。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No Image
第四,共四页。
第一页,共四页。
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大
英
挪 威
丹麦
列宁格勒
苏
西
国
荷
兰
比
德
巴巴罗萨计划:
利
时国
波兰
战略洋 企图是:集法中国大量兵力捷,克 斯以南洛方“集伐团克闪军群
击战”的方式,从数个方向奥地实利 施匈 牙 利迅猛 突击,消灭西部苏军主力意,而南后斯 向罗苏马尼亚 联腹地长驱直入,攻占莫大斯科、拉列夫宁保加利亚
格勒、顿巴斯等地,迅速击利败苏联,
斯摩棱斯克
联
基辅
黑海
于1941年入冬前结地束战争。 希 中腊 海
第二页,共四页。
•谢 谢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摘要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黑 海。希 腊。匈 牙 利。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No Image
第四,共四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件:第3单元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2.战况 (1)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规模进一 步扩大。 (2)苏军失利:苏军损失惨重,德军在北路包围了 _列__宁__格__勒__, 中路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攻占 _基__辅__。
[深化认知]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之所以失利,一是因为德军夺取了欧洲 巨大的经济和战略资源,拥有精良的装备和“闪电战”的经 验,准备充分;二是因为苏联对德国侵苏的时间估计错误,备 战迟缓,战略部署失当。
3.意义 (1)性质:是不同_社__会__制__度__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 战线。 (2)作用: ①加强了国际_反__法__西__斯_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②根本利益使他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深化认知]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同盟,联盟中具 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此联盟内也充满着矛盾和冲 突,但联合的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团 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 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清单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背景
德国入侵苏联
(1)蓄谋已久: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 欧洲 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2)德国优势:
①希特勒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 三国军事同盟 。
(3)苏联不足:战争爆发前苏联存在严重的问题与失误,准备 不充分。
清单二 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原因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__本__的野心。
(2)日本侵略东南亚蓄谋已久,于1940年提出建立“大__东__亚___共__荣__
_圈__”计划。
[深化认知]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之所以失利,一是因为德军夺取了欧洲 巨大的经济和战略资源,拥有精良的装备和“闪电战”的经 验,准备充分;二是因为苏联对德国侵苏的时间估计错误,备 战迟缓,战略部署失当。
3.意义 (1)性质:是不同_社__会__制__度__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 战线。 (2)作用: ①加强了国际_反__法__西__斯_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②根本利益使他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深化认知]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同盟,联盟中具 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此联盟内也充满着矛盾和冲 突,但联合的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团 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 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清单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背景
德国入侵苏联
(1)蓄谋已久: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 欧洲 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2)德国优势:
①希特勒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 三国军事同盟 。
(3)苏联不足:战争爆发前苏联存在严重的问题与失误,准备 不充分。
清单二 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原因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__本__的野心。
(2)日本侵略东南亚蓄谋已久,于1940年提出建立“大__东__亚___共__荣__
_圈__”计划。
高中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原因 (1)日本对外侵略的目标是占领中国,征服东亚。1940年7月提出 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建立在亚太地区的霸权,这严 重威胁到美英等国的利益。 (2)1940年9月,日本侵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对日本采取 贸易禁运和冻结日在美资产等措施。东条英机组阁后积极准备战 争。 2.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 突然袭击,美军损失惨重。次日,美英对日宣战。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一、德国入侵苏联 1.德国的准备 (1)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次年匈牙利、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 (2)德国先后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扫清了进攻苏联的侧翼。 2.苏德战争爆发 (1)标志: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2)战况:苏联损失惨重,失去了大片土地和居民。 (3)原因: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资源;而苏联没有组建起大规模的 机械化部队,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苏联对德军进攻的时间估计错 误,战备迟缓,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2.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洋战争的理解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美日争夺 亚太矛盾激化,日本为夺取战争主动权,挑起战争,这是主要原因。 答案:D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提示:(1)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定决心和 高昂的斗志。
(2)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 法西斯联盟成立。
高中历史选修3优质课件3: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三)特点 1.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 3.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
(四)影响 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本课测评
探究学习总结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同意 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 洋舰队;说它是战略上的失误,是因为美国等国从此对日宣战, 并直接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失败 的进程。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一)原因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一)原因
1.德国初步胜利的刺激 2.日本资源贫乏 3.日本既定国策“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4.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5.美英等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直接原因)
(二)过程 30年代日本海军的对美战略为防守反击,即一旦战争爆发,在 侵入东南亚的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将在领海内以逸待劳,等待 美国太平洋舰队远涉重洋而来,日舰队将对其进行对马海战式 的“决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秘密制定了偷袭美 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的计划,准备先发制人,用海军航空 兵一举摧毁太平洋舰队,日本就可在东南亚放手大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解散了大部分机械化军,把坦克 分散到步兵部队。此前进行的“肃反”使苏军大批有才华的指 挥员受到株连,严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东方战线”建立后, 随着国境线的西移,新的国防工事未能及时构筑起来。苏联领 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也估计不足,认为德国在打败英国前, 不可能立即发动对苏战争,因此对于来自各方面的德国即将发 动进攻的情报置之不理。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三单元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件

2.战况 (1)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 《____苏__德__互__不__侵__犯__条__约____》,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2)初期战况: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惨重损失。北路德军 包围了___列__宁__格__勒____,中路德军攻占了斯摩棱斯克,南路德 军攻占了基辅。
3.意义 (1)性质: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 战线。 (2)作用 ①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②根本利益使他们在战争中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 一 步 扩大。战争初期,苏联装备不足、战略布置失误,加上德 军 的闪电战技术令苏军猝不及防,苏联遭到惨重损失。 (2)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 发 动 空袭,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 规模。 (3)苏美等世界大国卷入战争后,同英中等国并肩作战,1942 年元旦,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 西 斯联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大大加强了国际反 法 西斯力量,为赢得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பைடு நூலகம்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栏目 导引
人民版历史选修3《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2.人民战争是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世界人民 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反对侵略和奴役、捍卫 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这就决定了参加反法西斯 战争的各国人民和军队的献身精神,并成为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德、意、日法西斯 曾经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煊赫一时,但它们进行 的战争是逆历史潮流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 寡助,八方树敌,力量由强到弱,直至灭亡。
3.统一战线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为了打击穷凶极恶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 合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打 击和孤立主要敌人。 4.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现 代化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飞机、坦克、 潜艇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雷达、火箭、原子弹 等新式武器也得到运用,战争日益走上高科技化。 现代化战争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 为基础,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必要条件。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四次重要会议
1.会议的背景和目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 生根本性变化,战争主动权已经转入反法西斯同盟 手中的背景下,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协同作 战,并对战后一些重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反法西 斯国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2.简况
名称 时间 国家
内容
作用
开罗 会议
1943 年 1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 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战争的胜利,也为各国 人民提供了极其深远的历史经验。 1.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的本质 是不会改变的,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 就有战争的危险。对此各国人民必须有所准备, 保持警惕。当然,只要世界人民坚持不断揭露帝 国主义的战争阴谋与和平欺骗,也能保持主动, 建立有效的集体安全,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