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6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课时作业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6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课时作业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6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课时作业

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

第一组基础素养练习

1.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答案:A

2.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反映出商代(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答案:B

3.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干支纪年法,2009年是己丑年,由此推断新中国成立于( )

A.己丑年 B.戊子年

C.庚寅年D.壬辰年

答案:A

4.“金牛去,瑞虎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将是2010年春节期间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牛”“虎”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答案:B

5.战国时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始终说,按他的说法,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秦始皇采用此说,把秦朝定为( ) A.土德 B.金德

C.水德 D.木德

答案:C

6.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逐步形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8月28日,国民政府公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右图是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所佩用的胸章。该胸章佩用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答案:C

7.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来自于历史上的“靖康之变”。“靖康”是指( )

A.河南开封 B.宋钦宗年号

C.宋徽宗庙号 D.宋徽宗谥号

答案:B

8.帝王的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下列历史名称中不涉及帝王年号的是( )

A.建安文学 B.开元通宝

C.康乾盛世 D.绍兴和议

答案:B

9.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之一,它(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答案:A

10.古代中国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古代雅典人也崇尚艺术,甚至为公民观看演出提供津贴。这反映了两国( ) A.公民都喜爱艺术

B.都注重礼乐教化

C.都注重礼仪

D.都能自由欣赏音乐、歌舞

答案:B

11.《论语》有曰:“礼为用,和为贵。”奥运会开幕式的“和”文化表现,体现了我们泱泱大国的气度。“和”字在最初造字时的含义指的是( )

A.下棋出现平局 B.战事休止

C.人际关系和谐 D.音律和谐

答案:D

12.有竹枝词云:“正月元旦又一春,大家小户喜盈盈。秦军胡帅左右站,任何魔鬼难入门。”其中反映出中国习俗( )

A.阳历新年驱鬼图吉祥 B.春节时节慰问军队

C.正月初一贴门神 D.元宵时节闹花灯

答案:C

1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在当时是一种( )

A.职业 B.官职

C.政治思想 D.谥号

答案:A

14.下列现象体现古代避讳制度的是( )

A.秦始皇下令将正月改为端月

B.岳飞字鹏举

C.昌南镇改为景德镇

D.马三保改名为郑和

答案:A

15.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

氏于事,则巫艺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A.族号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答案:C

16.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答案:A

17.从姓氏的演变看,下列姓氏中较古老的应是( )

A.赵 B.姬

C.元 D.吴

答案:B

18.《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王)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钱鏐)而下后妃。无可疑者。”据此推断,《百家姓》应该成书于( )

A.西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北宋时期

答案:D

19.“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答案:D

20.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答案:B

21.《资治通鉴》对曹操的称呼有这样的变化:曹操或操,汉朝封号后称魏公操,汉朝再封号后称魏王操,其子曹丕建国后称魏武王。其中,可用“死要面子”来描述的是( ) A.曹操 B.魏公操

C.魏王操 D.魏武王

答案:D

22.“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古代图书严格按照此种分类法编撰的是( ) A.“四书五经” B.《永乐大典》

C.《四库全书》 D.《古今图书集成》

答案:C

23.“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图书分类法。《农政全书》应属于( )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答案:C

24.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 ) A.以事件为中心 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 D.以制度为中心

答案:B

25.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是中国古代正史的代表。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都是纪传体史书 B.都是断代史史书

C.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史 D.都是官修史书

答案:A

26.“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答案:A

27.刘玉荣在《西方文化之旅》一书中将西方文化的演变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近代和现代,其中把古代称为“直觉时代”,请你为“中世纪”选择最适合的主题( )

A.创造时代 B.反省时代

C.信仰时代 D.求知时代

答案:C

28.中国绘画有其独特的风格,在魏晋之后便梅开两朵,一支注重写实,一支注重非功利的写意。注重写实的是( )

①宫廷画②民间绘画③文人画

A.① B.②

C.①② D.②③

答案:C

29.下列诗文中含有“中国”别称的是( )

①楚失华夏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④长夜难明赤县天⑤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A

30.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根据所学史实判断,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A.实现统一后 B.澶渊之盟后

C.东京保卫战后 D.宋金和议后

答案:B

第二组题型适应练

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解析: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

答案:D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

B.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

C.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

D.朔日,指中国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三十。

解析:中国农历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

答案:D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

C.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

D.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

解析: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答案:B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是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后成为一种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

B.“母忧乞身”是指遭逢母亲去世,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请求辞职前去为母守孝。

C.“五更”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经验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

D.“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古汉语文化常识的能力。此处“结发”意为“束发,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答案:D

A.“牙将”即牙门将,负责在防御工事“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

B.“迁”,意思是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但有时候也表示降职远调,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和《琵琶行》中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C.“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威权甚重,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D.“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朔”在古代又可以表示时间概念,朔日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而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三十。

解析: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答案:D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人”原指被荐举的人,唐宋时指地方推举赴京应科考者,明清时指在每年一次的乡试中合格者。

B.“刑部”又称“秋官”“宪部”,与吏、户、礼、兵、工并称古代六部,负责审定律令及审核刑狱。

C.“河阳”中“河”专指“黄河”,古人认为“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河阳”指黄河北岸的某地区。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件。

解析:乡试是每三年一次。

答案:A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材”,又作“茂才”,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

B.“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后引申为边邑、边境。

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隋朝开皇二年始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D.“甍”是古人对身故的一种说法,本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称皇帝的高等妃嫔、皇子、公主、贵族或官员之死。

解析: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称甍,普通官员之死不能称甍。

答案:D

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庙,天子的宗庙。即帝王设七庙供奉祖先,太祖庙位居正中,其左右各为三昭三穆。后世把“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过秦论》中的“七庙隳”就是指秦朝灭亡。

B.终丧,守完父母的丧期。这缘于古代的“丁忧”制度。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一般须停职守丧三年,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作“起复”。

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下文的“听致仕”,表示朝廷同意了,批准他退休。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比如“唐高祖”“隋炀帝”都是谥号。

解析:举例不当。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

答案:D

A.字,是指古代男子在十八岁行冠礼后,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

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

B.漕运,是指在古代社会,封建王朝将所征田赋的部分粮食经由水路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

C.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均为负责教习太子的东宫官职,分别是太保、太师、太傅的副职,后来成为一种荣誉性称号。

D.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答案:A

1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

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

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

解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

答案:A

第三组语段模拟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

..简以

..。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

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后举孝廉

..,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

题目: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太守,是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C.孝廉,是秦始皇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为杀青。后来泛指书籍定稿。

解析:第一步,根据积累的文化常识可初步判定A、B两项正确。第二步,可联系历史教材中西汉的“察举”制,确定“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而非秦始皇设立。

答案:C

【参考译文】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简陋,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寄望。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前代的贤人对此也是十分

慎重的。”吴恢于是就不写书了。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祐跟小

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吴祐后来升为胶东侯相。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

..,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

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

...

第.,调获嘉主簿。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

..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楠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时以为笃论。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读《史通》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刘知几传》)

题目: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B.擢进士第,即进士及第,指参加殿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C.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主要负责管理国家的典章礼仪、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等事务。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扬其德行功绩。

解析:第一步,根据积累的文化常识可判定A、B两项正确。第二步,联系历史教材相关内容,可知C项正确;联系语文教材注释中对谥号的解读,可知谥号有三类:表扬、批评和同情。

答案:D

【参考译文】

刘子玄,名知几,因为避唐玄宗的名讳,所以就用他的字来代替。十二岁时,父亲刘藏器给他讲授《古文尚书》,学业不见长进,父亲恼怒,用杖责打来督促他。等到后来听说父亲要给兄长们讲授《春秋左氏传》,刘子玄便混在兄弟里面去听,回来后就剖析疑难的问题,感叹说:“《古文尚书》要是像这样,我怎么会懈怠呢!”父亲对他的想法感到很惊异,答应给他讲授《春秋左氏传》。过了一年,刘子玄就通览了各种史书。他和他的兄长知柔都以擅长文词知名。后来考中进士,调任获嘉主簿。刘子玄统管国史的编修将近三十年,官职即使变更了,编修国史的职责依然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曾经问他:“自古以来文士多,修史的人才少,为什么呢?”刘子玄回答说:“修史有三种特长:才华、学养、见识。世上很少有人能三者兼有,所以修史的人才少。有学养无才华的人,犹如愚蠢的商人拿着铜钱,却买不到东西;有才华无学养的人,犹如能工巧匠却没有楩木楠木做的好斧头,建不成房屋。好的坏的一定要记下来,使骄傲的国君乱臣贼子感到害怕。”当时的人们认为他说的是确论。刘子玄善于提出新的见解,论辩考据清晰敏锐,认为当时的那些文士们都不如自己,朝廷有所论著他总要参与修撰。在他去世后,玄宗阅读《史通》,称赞写得好。追赠他为工部尚书,

谥号为文。

初中教材古诗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初中教材古诗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陈太丘与友期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论语》十二章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泛指多次。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水: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虽有嘉肴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过故人庄(孟浩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北方。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训练题附答案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训练题附答案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训练 1,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A.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 中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部、部、部、部和工部。 B.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花中四君子”是指梅、、竹、。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 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已死的父亲为,已死的母亲为,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 2,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A.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官员到职工作叫;授予官职叫;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 B.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三十岁叫,四十岁叫,六十岁叫。 C.我国不少城市有古称或别称,如南京叫金陵,苏州 叫,扬州叫,杭州叫,开封叫。 3,在古诗文中,同一事物往往有若干名称。以下解说 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被称为“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等。 B.雪被称为“琼玉”、“碎玉”、“碎琼乱玉”、“冰花”、“六出”、“梨花”等。 C.信被称为“鸿”、“尺牍”、“尺素”、“函”、“札”等。 D.酒被称为“琼浆”、“玉液”、“玉醴”、“杜康”等。 4,在下面几种语境中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语境:①麻烦别人②请人改文③求人原谅④请人批评 A.打扰斧正指教包涵 B.劳驾打扰赐教斧正 C.打扰斧正包涵指教 D.包涵打扰赐教斧正 5,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各指代什么? ①“汗青”代②“须眉”代③“巾帼”代 ④“桑梓”代⑤“轩辕”代⑥“三尺”代 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使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使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文言文文化常识高频考点(高考备考宝典)

文言文文化常识高频考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是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B.“表”有“外来”的意思,相对于中原。古人称长江以南地区为“江表”。 C.“旦”的意思是旭日东升,所以“日旦”指每天早上。“月旦”就指农历每月初一。 D.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叫“夺服”,与“夺情”意义基本相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侍中,指加授侍中这一官职,被加者享有佩戴貂蝉珥珰等标志性饰物与侍从皇帝左右的礼制待遇。B.戎夷,指戎和夷,泛指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戎,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夷,中国古代称西部的民族。C.太保,亦指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为辅导太子之官。其副职为太子少保。D.铭诔,多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很多是因当时某臣子身故,其君主表彰其功勋,亦表哀思。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用以纪年。用年号纪年是我国历朝历代纪年方法中的一种。 B.《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和谢缙总编的一部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C.起复,指封建时代官吏有丧时,守丧尚未满期而被重新起用;也指降职或革职后被重新启用。 D.尚书,官名,战国始置,是掌管文书的官职。隋代及其后,以尚书为中央行政机构各部长官。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中官,指宦官。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宴华林园,指谢举、谢览等臣子参加皇帝在皇家宫苑华林园举行的宴会。 B.诣阙请立碑,指口碑好的官员离任时当地官民到京城请求朝廷立碑褒扬此人。 C.以本官参掌选事,指谢举在担任尚书仆射的时候参与朝廷的人才选拔工作。 D.诏赠,指朝廷下诏书为已去世的官员以及这位官员的亲属加封土地或爵位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初元年,“永初”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年号,“元年”是改元的第一年。 B.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C.寡人,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和“朕”一样,是皇帝称自己的专有名词。 D.食邑,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家:起之于家而任官职。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 B.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三公同等的待遇。 C.上柱国: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D.赠:古代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亲属则不属于加封之列。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的生员。也指在学读书的学生。B.博士,古代官名,主要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 D.结草,代指报恩,典故出自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语。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在是“行在所”的简称,即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之地。 B.敕,此处指敕令,是我国占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C.诸侯,古代帝王的兄弟子侄的统称,文中“诸侯”指拥兵一方的割据势力。

文言文文化常识试题教学内容

文言文文化常识试题

文言文文化常识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古人作品命名方式很多,比如以地名命名有柳宗元的《柳河东集》,以“书室”命名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以“谥号”命名有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以“名号”命名有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以“字”命名有李白《李太白全集》,以“官职”命名有杜甫《杜工部集》。 B. 《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所反映的思想是儒家的思想。 C.“伯”“仲”“叔”“季”可以用來表示兄弟姊妹行长辈幼排行的序次,分别为老大、第二、第 三、第四或最小的。伯也称孟。“孟”“仲”“季”,还可以用來表示月份,孟春是指春季头一个月,即农历正月,仲春季春,分别指二月三月。 D. 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常用来表示罢官与贬谪的词语有绌、黜、窜、免、夺、右迁、放、出宰、署、假、告老、乞骸骨等。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3.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瞭望日,即到了十六日。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名。 d.“灌水之阳有溪焉”中的“阳”是指河水的北岸。 4.下面古代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敕勒歌》中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感性认识。 B.古人用“朔”(月末)、“望”(十五)、“晦”(初一)等名称来标识某些特定日期。C.古人的“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名和字是有关联的。 D.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以拱手示意为主。 5.下面对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B.视事:直官员到职工作 C.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 D.下车:从乘坐的车上走下来 6.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C.“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前三个是内容体例,后三个是表现手法。D.“乐府双璧”是指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南朝的《木兰辞》。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专题(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阅读3 ——文言文文化常识专题 一、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领——回顾教材举一反三 (一) 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变动的名词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侯、伯: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执事: 3.楚左尹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左尹: 4.项王使都尉 ..陈平召沛公 都尉: 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 6.予左迁 ..九江郡司马 左迁: 7.相如顾召赵御史 ..书 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5.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6.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7.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8.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第2组] 9.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10.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汇总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汇总 年龄称谓 1.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 9.而立:男子三十岁。(立,即“立身、立志”) 10.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 11.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12.花甲:六十岁。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八十岁。 15.鲐背之年:九十岁。 16.期颐:一百岁。 地理常识 1.九州,中国的代称。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4.四海,指天下、全国。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官职变化 1.关于任职授官的: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文史典籍

文体典籍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史记,是西汉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答:“主持编写”误,应为“独立完成”;“司马光编写”误,应为“司马光主持编写”。 2.《史记》、《左传》、《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答:《史记》和《左传》《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说法错误,应为“《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3.仲尼,即孔子,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的思想。() 4.箴,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 5.常棣,即《小雅·常棣》,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6.实录,古代编年体的一种,专门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7.《论语》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汇编,共20篇,与《孟子》《大学》《礼记》并称为“四书”。() 答:“四书"不包括《礼记》,应将其改为《中庸》。 8.“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加《论语》为“六经”。()

六经:《易》《书》《诗》《礼》《春秋》《乐》 9.《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西汉刘向编定。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10.“青词”指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1.《战国策》又称《国策》,成书于战国末年至秦汉间,后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12.“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时使用的文书。() 1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纪传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答:“纪传体”改“编年体” 14.“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答:“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错误,无“肱股之臣”。() ,包括奏、议、疏、表等。 16.五经,儒家五部典籍的合称。《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 17.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18.史臣曰,同《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一样,都是为了颂扬人物而进行的篇末评论,这种评论不同时期有不同称谓,但都属于“论赞”。() 答:篇末评论有褒有贬。

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汇总

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汇总 年龄称谓 1.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 9.而立:男子三十岁。(立,即“立身、立志”) 10.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 11.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12.花甲:六十岁。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八十岁。 15.鲐背之年:九十岁。

16.期颐:一百岁。 地理常识 1.九州,中国的代称。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4.四海,指天下、全国。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总结必备

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汇编 必修一 《诗经》两篇? 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离骚》? 1、考:指已故的父亲。 2、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三后”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孔雀东南飞》? 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一般的诗经。 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即冬以后,春之前。? 4、初七: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 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这叫“六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8、黄昏:十二个时辰之一,是戌时。?人定:是亥时。? 9、12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0结发:束发。古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也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1、罗敷:指古代美女的通名。 12、床:是古代的坐具。 13、城郭:古代内城叫做城;外城叫做郭。 《汉魏晋诗三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_》。? 2、河汉:银河。 3、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4、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杜康:相传古代发明造酒的人,后用作酒的代称。 6、周公吐哺: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相传周公求贤若渴,凡有士人来访,立即接待,以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7、双鲤鱼(鱼书):指代书信。古人常把两块刻有鲤鱼图形的木板合在一起制成木盒,中夹书信。故称鱼书。 必修二 《阿房宫赋》 1、四海:古代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 一。后指全国各地。 《赤壁赋》

文言文:常见文化常识

1.殿中侍御史 三国时期官名。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宋沿设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元亦设此官,初沿宋制为正七品,后提高至四品。明初尚置,洪武九年(1376)废。 2.谏议大夫 官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论议,有数十人之多。汉初不置。北宋前期,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升从四品,复专掌讽喻规谏。南宋兼领登闻检院,登闻鼓院。明初曾置,旋废。 3.汉称七制唐羡三宗 汉朝有七位皇帝受人赞颂,他们分别是西汉的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宣帝刘询,东汉的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唐朝的二十一位国君中,历史学家认为其中三位最为杰出,他们是唐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开元时期)、宪宗李纯。太宗除隋之乱,使百姓安居乐业,有“贞观之治”;玄宗早年励精图治,使国家兴盛,有“开元盛世”之称;宪宗刚毅果断,平定藩镇之乱,收服强藩,使唐重振声威,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赞颂。 4.笏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5.斋戒 斋戒有多种来源。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后以此指称相似的宗教礼仪。 6.安置 宋贬谪官,指定地区居住,轻于编管而重于居住。 7.巡按御史 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御史的一种,隋朝设置。为制衡行政机构主官的非常派的朝廷或地方官员。不仅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也可由皇帝赋予直接审判行政官员之权力,并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实质监督,也可在监察过程中对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防范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权益、或者是成为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 8.郊使 解释为古代受命出郊迎接、慰劳宾客的使者。 9.织造 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清改任内务府人员,称织造。 10.营

高中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

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 必修一 《诗经》两篇 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离骚》 考:指已故的父亲。 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三后”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孔雀东南飞》 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一般的诗经。 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即冬以后,春之前。 4、初七: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 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这叫“六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8、黄昏:十二个时辰之一,是戌时。人定:是亥时。 9、12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0结发:束发。古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也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1、罗敷:指古代美女的通名。 12、床:是古代的坐具。 13、城郭:古代内城叫做城;外城叫做郭。 《汉魏晋诗三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_》。 2、河汉:银河。 3、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4、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杜康:相传古代发明造酒的人,后用作酒的代称。 6、周公吐哺: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相传周公求贤若渴,凡有士人来访,立即接待,以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7、双鲤鱼(鱼书):指代书信。古人常把两块刻有鲤鱼图形的木板合在一起制成木盒,中夹书信。故称鱼书。

文言文常识

微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文化常识总结 微知识 一、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词语: 明清科举简表 二、与学校有关的词语: 庠序[地方学校], 太学[最高学府], 国子监[明清时的最高学府], 太傅[太子的老师], 司业、祭酒[国子监的掌管人员], 博士、教授、助教[教学人员]。 三、与粮食有关的词语: 粟[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可泛指粮食], 菽[豆类的总称], 黍[去皮后叫黏黄米], 禾,稼穑[jiàsa,泛指农业生产劳动或庄稼], 谷,稻,耕耘, 稔[rěn,谷物成熟,泛指事物酝酿成熟], 熟[谷物等成熟], 稷[谷子], 刈[yì,割], 籴[dí,买入粮食], 粜[tiào,卖出粮食], 廪[lǐn,粮仓或官府发给的口粮], 禀[通“廪”,粮仓], 荒[荒年,年成不好], 歉[收成不好], 赡[富足,充足]。 四、与俸禄有关的词语: 俸,禄,秩[官吏的俸禄],穀[gǔ,俸禄,做官领俸禄]。 五、与穿戴有关的词语: 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弱冠,免冠,带。

六、表房舍的词语: 宇[屋檐],舍,馆,宅,第,邸,屋,庑[wǔ,堂下周围的廊屋]。 七、表说话的词语: 曰,云,谓,诏[告诉,告诫,教诲],诰[告诉,皇帝给臣子命令,告诫,劝勉],告,敕[chì,告诫,嘱咐,皇帝命令或诏书],白,陈,对,语,谕、喻[告诉,使人知道],晓,辩,问,谢,折[驳斥,指责],诘[责问,追问],诉,咨[商议,咨询] 八、表嫉恨的词语: 恶,厌,憎,贬,衔[怀恨],怨,怼[怨恨],憝[duì,怨恨,憎恶],憞[duì,怨恨,憎恶],疾,恨,怒,诅。 九、表诬陷的词语: 中[zhòng,中伤,污蔑别人使受损害],谮[zan,说坏话,诬陷别人],诬[捏造罪状害人]。 十、表劝说的词语: 说,劝,规[规劝],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讥,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十一、表责备的词语: 过,责,咎[归罪,责怪],诛[责备,谴责],让[责备,责怪],谴,尤[指责,抱怨],折[驳斥,指责]。 十二、表哀怨的词语: 怒,愤,恼,忿[fan,愤怒,怨恨],恚[huì,恼怒,发怒],涕泣,骂,责,戾[lì,乖张,违反,凶狠],诟,谩[màn,欺骗,诋毁,傲慢不敬,怠慢]。 十三、表宽容的词语: 容,贷[宽恕,宽免],恕,宽。 十四、表拜访的词语: 造[到……去],过[访,探望],访,谒[拜见,请见],诣[拜访],顾[探望,拜访]。 十五、表告别的词语: 辞,别,谢。 十六、表到某地的词语: 如,过[走过,经过],诣[往,到],往,经。 十七、表离开某地的词语: 去,迁[迁移,调动官职],徙[迁移,调动(官职)]。 十八、表行动的词语: 步[走路,特指慢走],趋[快走],走[跑],遁[逃,回避],亡[逃亡],逃,匿[躲避]。 十九、表违背的词语: 忤[违逆,抵触],逆[忤逆],倍[通“背”,背叛],畔[通“叛”,背叛]。 二十、表揭发的词语: 劾[弹劾,揭发罪状],讦[ji?,攻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揭,弹[tán,弹劾,检举]。 二十一、表害怕的词语: 畏,惧,惮[畏惧,害怕;通“怛”,惊惧],骇[害怕,吃惊],患[担忧,忧虑]。 二十二、表朝见的词语: 朝,觐,见,谒。 二十三、表年龄的词语: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两三岁的儿童],齿龀、龆龀[tiáo chan,换牙期的儿童],总角、垂髫[幼年儿童],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笄年[女子十五岁],束发、成童[男子十五岁],冠、加冠、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花甲、花甲子[六十岁],耆[qí]艾[耆,六十岁;艾,五十岁],古稀[七十岁],耆耋、耄耋[mào di?,高寿,年老。耄,八十岁或九十岁;耋,七十岁或八十岁],期[jī]颐[一百岁]。

文言文文化常识

1、A. “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至正”属于谥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高中文言文中重要的文化常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最新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

高三文言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考中进士的人就是 状元、榜眼,探花。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 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五服”制度是中国统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 D.“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 者需离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 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 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 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不肯视事为高视事:到职办公 B.数为显陈舀世便宜便宜:合乎时宜之事 C.瑰亦好士,深然之好士:优秀的读书人 D.宠闻而疑其故,使吏案行案行:调查巡视 6、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7、对下列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B.“典边”在文中的意思是册封、奖励边防将士,甲骨文中的“典”字上边是“册”,下边是“手”,作动词意为“以圣贤古籍为据主持事务”。 C.“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客以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高中文言文化常识竞赛50题

高一语文备课组第二课堂 ——高中文言文化常识竞赛50题 2017.6.28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 (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 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文言文复习之文化常识专题教案

文言文复习之文化常识专题教案 【课型类别】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深化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归纳整理。 【教学方法】 1. 归纳分类讲解; 2. 练习巩固。 【信息技术运用】 相应内容做成PPT课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简介高考文化常识考题形式特点。 简介古代文化常识内容范围。 二、纪年纪时 (一)古代纪年方法 1. 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如甲子、乙丑、丙寅……甲戌、乙亥、丙子……等六十个组合。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用的就是干支纪年。 小练习:2017然后就丁酉年,2071年是什么年? 2. 帝王年号纪年法 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二)古代纪月方法 1. 序数纪月法 2. 地支纪月法。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

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如: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杜甫《草堂纪事诗》 3. 时令纪月法 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每季的三个月按顺序依次加孟、仲、季,就可将一年的十二个月清楚的区别开。如: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农历十月)——《古诗十九首》 (三)古代纪日法 1. 序数纪日法。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 2. 天干地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 3. 月相纪日法。根据月亮的形状,对每月某些较特殊的日子进行称谓。常用的有: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四)纪时法 今天我们要想知道几点了,只需看一下表即可,这是科技给了我们方便,古代特别是秦汉以前,无表,但人们也不是完全生活一混沌中,他们也有自己的“计时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的“计时器”都有哪些? 1. 天色纪时法,即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如下: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 五更报鼓纪时法,我国古代将一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如: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三、姓名字号 今天,我们要称呼一个人,直呼其名即可,可在古代对一个人的称谓却有许多讲究,一不留意,就有可能陷自己于不堪之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都有那些主要称谓。 (一)称谓名称。 1. 称名。少见,常见于上对下,或被鄙视之人。 2.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3.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4.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