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大纲

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大纲
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大纲

《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大纲

陈小鼎副教授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及外交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必修课,也可供相关专业(如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法等)的学生选修。要求学生修过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概论等基础课,英语六级以上并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熟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的分野、渊源与演变,掌握各主要流派在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异同以及这些根本的哲理性分歧如何导致它们从不同的前提假设出发推出不同的理论体系。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他们对各个理论流派作出自己独立的评判与取舍;还要求学生学会将国际关系理论结合当前国际关系的实际,对冷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新现象、新问题做出可信的理论分析。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讲授和讨论分别占2学时。要求学生务必在每次上课前完成指定的阅读作业,对该课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并在课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本课程的阅读作业包括一本教材和每讲2-3篇必读文献。每位选课学生在课前完成教材相应章节和必读文献基础上,准备500字以内的阅读报告,并在课堂上做5分钟的发言。

评分标准:

参与,30%,出勤、阅读和发言

期中考察,30%,3篇阅读报告

期末考察,40%,6000字左右的论文

二、课程内容

课程介绍

第一单元国际关系理论概论

1.国际关系理论:定义、类型与功能

2.国际关系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3.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的分野及渊源

第二单元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4.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

5.新自由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及其他

6.建构主义

7.英国学派

8.世界体系论与依附理论

9.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

第三单元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10.行为主义革命与实证方法

11.后实证与反理性主义

第四单元总结

12.国际关系理论的未来发展

三、阅读材料

说明:

1.每部分两篇必读文献须在课前必须完成,并完成阅读报告。另有4-6篇参考阅读,供学有余力且对相应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参考。

2.有电子版的文献后标注【E】,将上传至课程信箱。

教材:Scott Burchill, et 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E】

[法] 巴蒂斯特拉:《国际关系理论》(第三版),潘革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单元国际关系理论概论

1.国际关系理论:定义、类型与功能

Paul Viotti and Mark Kauppi, “Theory,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and Beyond,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1999, pp. 1-28.

Martin Hollis and Steve Smith, “Explaining,”“Understanding,” in Explai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1-12, 45-91. 【E】

参考阅读:

Jack S. Levy, “Theory, Evidence, and Politics in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Programs,” in Richard Ned Lebow and Mark Lichbach, eds., Theory and Evidence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pp. 177-197. 【E】

Michael Nicholson, “What is the Us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 ol. 26, No. 2 (2000), pp. 183-198. 【E】

Stephe Wal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Vol. 8 (2005), pp. 23-48.【E】

Joseph S. Nye, J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elevance of Theory to Practice,” in Christian Reus-Smit, Duncan Snid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648-660. 【E】

Gary King, Robert O. Keohane, and Sidney Verba, “The Science in Social Science,” in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3-13. 【E】

2.国际关系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Richard Jordan, et. al., “One Discipline or Many? TRIP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aculty

in Ten Countries,” Teaching,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TRIP) Project, The Institute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February 2009. 【E】

Miles Kahler, “Inventing I 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fter 1945,” in Michael W. Doyle and G. John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7, pp. 20-53.

参考阅读:

Steve Smith, “The Self-Images of a Discipline: A Genealogy of International R elations Theory,” 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5, pp. 1-37.

Steve Sm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isciplin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 ol. 4, No. 2 (Summer 2000), pp. 67-85.【E】

Ole W?ver, “The Sociology of a Not So International Discipline: American and European Develop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 ol. 52, No. 4 (1998), pp. 687-728.【E】George S?rensen, “IR Theory after the Cold Wa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 ol. 24, No. 5 (December 1998), pp. 83-100.【E】

3.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的分野及渊源

Ole W?ver, “Figures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 Introducing Person Instead of Paradigms,” in Iver

B. Neumann and Ole W?ver, eds.,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sters in the

Making, New York: Routledge, pp. 7-40.【E】

Stephen 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110, 1997, pp. 29-46.【E】

参考阅读:

Ole W?ve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nter-paradigm Debate,” in Steve Smith, Ken Booth and Marysia Zalewski, (eds),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6, pp. 149-185.[ Reprinted in Richard Little and Michael Smith eds., Perspectives on World Politics: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2006, pp. 434-445.

【E】

Jack Sn yder, “One World, Rival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145, 2004, pp.46-51. 【E】

第二单元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4.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

(1)现实主义源流与发展

William C. Wohlforth, “Realism,”in Christian Reus-Smit, Duncan Snid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131-149. 【E】Jack Donnelly, “The Realist Tradition,”in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6-42. 【E】

参考阅读:

Joseph M. Grieco, “Realist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in Michael W.

Doyle and G. John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CO: Westview, 1997, pp. 163-201.

Robert G. Gilpin, “The Richness of the Tradition of Political Re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8, No. 2 (Spring 1984), 287-304. 【E】

(2)结构现实主义

Kenneth N. Waltz, “Realist Thought and Neorealist Theo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 ol.

44, No. 1 (Summer 1990), pp. 21-38. 【E】

John J. Mearsheimer, “Reckless States and Realism,”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 ol. 23, No. 2 (June 2009), pp. 241-256. 【E】

参考阅读:

Kenneth N. Waltz, “The Origins of War in Neorealist Theory,”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 ol. 18, No. 4 (Spring. 1988), pp. 615-628. 【E】

Martin Hollis and Steve Sm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in Explai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92-118. 【E】Kenneth N. Waltz,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 ol. 25, No. 1 (Summer 2000), pp. 5-41.【E】

(3)新古典现实主义

Steven E. Lobell, Norrin M. Ripsman and Jeffrey W. Taliaferro, “Introduction: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state, and foreign policy,” in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State,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chapter 1. 【E】

Gideon Rose,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 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World Politics, Vol. 51, No.

1 (October 1998), pp. 144-172. 【E】

参考阅读:

Colin Elman, “Horse for Course: Why Not Neo-realist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Security Studies, Vol. 6, No. 1 (Autumn 1996), pp. 7-53. 【E】

Kenneth N. Waltz,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Not Foreign Policy,” Security Studies, V ol. 6, No. 1 (Autumn 1996), pp. 54-57. 【E】

Colin Elman, “Cause, Effect, and Consistency: A Response to Kenneth Waltz,”Security Studies, V ol. 6, No. 1 (Autumn 1996), pp. 58-61. 【E】

Jeffery W. Taliaferro, “State Building for Future Wars: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 Resource-Extractive State,”Security Studies, V ol.15, No.3 (Summer 2006), pp. 480-482. 【E】Randall L. Schweller, “The Progressi veness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in Colin Elman and Miriam Fendius Elman, ed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ppraising the Field, MIT Press, 2003, pp. 311-347. 【E】

5.新自由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及其他

(1)自由主义的源流与发展

Mark W. Zacher and Richard A. Matthews, “Liberal International Theory: Common Threads, Divergent Strands,”in Charles W. Kegley, 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St. Martin's Press, 1995, pp. 107-50.

Michael W. Doyle, “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 Revisited,”in Charles W. Kegley, 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St. Martin's Press, 1995, pp. 83-106.

参考阅读:

Charles Kegley Jr., “The Neoliberal Challenge to Realist Theories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in Charles W. Kegley, 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St.

Martin’s Press, 1995, pp. 1-24.

Andrew Moravcsik, “Liber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 Scientific Assessment,” in Colins Elman and Miriam Fendius Elman ed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Cambridge , Mass. : MIT Press, 2003, pp.159-204. 【E】

(2)新自由制度主义

Arthur A. Stein,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in Christian Reus-Smit, Duncan Snid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201-221. 【E】

Helen V. Milner, “Power, Interdependence, and Nonstat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 Research Frontiers,”in Helen V. Milner and Andrew Moravcsik, Power, Interdependence, and Nonstat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 Research Frontie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3-27.【E】

参考阅读:

Joseph Nye,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World Politics, V ol. 40, No. 2 (Jan 1988), pp.

235-251. 【E】

Joseph Grieco,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 ol. 42, No. 3 (Summer 1988), pp. 485-507.

【E】

John Mearshei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3 (Winter 1994-95) pp. 5-49. 【E】

Robert Keohane and Lisa Martin,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 ol. 20, No. 1 (Summer 1995), pp. 39-51. 【E】

(3)自由主义其他分支

Andrew Moravcsik, “The New Liberalism,”in Christian Reus-Smit, Duncan Snid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234-254.

【E】

Michael Doyle, “Kant, Liberal Legacies, and Foreign Affairs:Part I,”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 12, No. 3 (June 1983), pp. 205-235. 【E】

Michael Doyle, “Kant, Liberal Legacies, and Foreign Affairs:Part II,”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 12, No. 4 (October 1983), pp. 323-353. 【E】

参考阅读:

Christopher Layne, “Kant or Cant: The Myth of the Democratic Peace,”International Security, V ol. 19, No. 2 (Autumn 1994), pp. 5-49. 【E】

Edward D. Mansfield and Brian M. Pollins, “Interdependence and Conflict: An Introduction,” in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New Perspectives on an Enduring Deba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pp. 1-28. 【E】

Dale C. Copel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 A Theory of Trade Expect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 ol. 20, No.4 (Spring 1996), pp. 5-41. 【E】

Michael Mastanduno, “Economic Statecraft, Interdepend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Agendas for Research,”Security Studies, V ol. 9, No. 1-2 (Autumn 1999), pp. 288-316.

Robert D. Putnam,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 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 ol. 42, No. 3 (Summer 1988), pp. 426-460. 【E】

Peter Gourevitch,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2002, pp.

309-328. 【E】

6.建构主义

Ted Hopf,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1 (Summer 1998), pp. 171-200. 【E】

Dale Copeland, “The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to Structural Realism,”International Security, V ol.25, No. 2 (Fall 2000), pp. 187-212. 【E】

参考阅读:

Alexander Wendt,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1 (Summer 1995), pp. 71-81. 【E】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as Cartesian Science: An Auto-critique from a Quantum Perspective,”in Stefano Guzzini and Anna Leander,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London: Routledge, 2006, pp. 178-216. 【E】Ronald L. Jepperson,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 “Norms, Identity, Culture in National Security,”Peter J. Katzenstein,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33-75.【E】Rawi Abdelal, Yoshiko M. Herrera,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se McDermott, “Identity as a Variable,”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 ol. 4, No. 4 (December 2006), pp. 695-711. 【E】Alastair Iain Johnston, “Soci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Social States: 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1980-200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1-44.

【E】

7.英国学派

Barry Buzan, “The English School: An Underexploited Resource in I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7, No. 3 (July 2001), pp. 471-488. 【E】

Richard Little, “Neorealism and the English School: A Met hodological, Ont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Reassessment,”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 No. 1 (March 1995), pp. 9-34. 【E】

参考阅读:

Michael C. Desch, “It is Kind to be Cruel: The Humanity of American Realism,”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 ol. 29, No. 3 (July 2003), pp. 415-426. 【E】

Dale Copeland, “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English Schoo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 ol.

29, No. 3 (July 2003), pp. 427-441. 【E】

Richard Little, “The English School vs. American Realism: A Meeting o f Minds or Divided by a Common Langua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 ol. 29, No. 3 (July 2003), pp.

443-460. 【E】

8.世界体系论与依附理论

Paul R. Viotti and Mark V. Kauppi, “Globlism: Dependency and the Capitalist World-Syst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and Beyond,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1999, pp. 341-364.

Immanuel Wallerstein, “A World-system Perspective on the Social Sciences,”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7, No. 3 (September 1976), pp. 343-352. 【E】

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The Consumption of Dependency The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Vol. 12, No. 3 (March 1977), pp. 7-24. 【E】

参考阅读: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Rise and Future Demise of the World Capitalist System: Concep t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Charpter 1 (pp. 1-36). 【E】

Theda Skocpol, “Wallerstein’s World Capitalist System: A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Critiqu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 ol. 82, No. 5 (March 1977), pp. 1075-1090. 【E】

9.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

Andrew Linklater, “The Achievements of Critical Theory,” in Steve Smith, Ken Booth and Marysia Zalewski eds.,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279-298.[ Reprinted in Andrew Linklater, Critical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Citizenship, Sovereignty and Human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p.

45-59.

James De Derian, “Post-Theory: The Eternal Return of Ethics in IR,” in Michael W. Doyle and G.

John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7.[Reprinted in James Der Derian, Critical Practices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Selected Essays, London: Routledge, 2009, pp. 190-209.]

参考阅读:

Robert W. Cox, “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s: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 ol. 10, No. 2 (June 1981), pp. 126-155.

[Reprinted in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204-254.] 【E】

Mark Hoffman,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Inter-Paradigm Debate,”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 ol.16, No. 2 (Summer 1987), pp. 232-249. 【E】

Richard Ashley and Robert B. J. Walker (eds.), “Introduction: Speaking the Language of Exile- Dissidence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special issu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 ol. 34, No. 3 (September 1990), pp. 259-268.

第三单元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10.行为主义革命与实证方法

Colin Wight, “Philosophy o f Soci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and Beth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2002, pp.

23-51.【E】

Steve Smith, “Positivism and Beyond,”in Steve Smith, Ken Booth and Marysia Zalewski eds.,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11-46.

参考阅读:

Hedley Bull, “International Theory: The Case for a Classical Approach,”World Politics, Vol. 18, No. 3 (April 1966), pp. 361-377. 【E】

Morton A. Kaplan, “The New Great Debate: Traditionalism vs. Scie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World Politics, V ol. 19, No. 1 (October 1966), pp. 1-20. 【E】

J. David Singer, “The Behavioral Scienc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ayoff and Prospects,” in James N. Rosenau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9, pp. 65-69.

11.后实证与反思主义

Nuno P. Monteiro and Keven G. Ruby, “IR and the False Promise of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International Theory, V ol. 1, No. 1 (March 2009), pp. 15-48. 【E】

Yosef Lapid, “The Third Debate: On the Prospects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a Post-Positivist Era,”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 ol. 33, No. 3 (September 1989), pp. 235-254. 【E】

参考阅读:

Robert O.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wo Approache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 ol. 32, No. 4 (December 1988), pp.379-396.【E】

Thomas Biersteker,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Post-Positivi 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 ol. 33, No. 3 (September 1989), pp. 263-268. 【E】

Jim Georg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Search for Thinking Space: Another View of the Third Debate,”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 ol. 33, No. 3 (September 1989), pp.

269-279. 【E】

第四单元总结

12.国际关系理论的未来发展

Duncan Snidal and Alexander Wendt, “Why There is International Theory Now,”International Theory, Vol.1, No. 1 (March 2009), pp 1-14. 【E】

Steve Smith, “Six Wishes for a More Relevant Disciplin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Christian Reus-Smit, Duncan Snid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725-732.

Robert O. Keohane, “Big Questions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in Christian Reus-Smit, Duncan Snid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708-715.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2.合作论 3.地缘经济学 4.两枝世界政治论 5.国际安全新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科学行为主义学派与传统主义学派之间的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2.国际冲突分为哪几类? 3.简述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并评价。 4.简述均势理论的类型和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新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争论。 2.试论建构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答:女性主义原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与运动,其核心是要求妇女享有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利。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特色之处在于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其代表人物有安·蒂克纳、丽贝卡·格兰特等人。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基本假设包括:①“个人的即是国际的”,社会性别是国际关系的一个变量,妇女与男子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妇女却一直被“隐藏”在国际关系背后;②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社会性别是建构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范畴,对现代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建构具有深刻影响;③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社会性别是为国际关系带来变革的认识论范畴。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其三大主要流派。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分享一个共同的核心分析范畴,即社会性别,即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2.合作论 答:合作论是霸权国衰退和消失后国际合作仍将继续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合作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属政治自由主义的范畴,代表作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该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合作,反驳了霸权稳定论的下述基本假说:霸权国以其强大的权力建立起来的国际体制和国际规则,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1.国际关系理论 (1)概念 广义: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具体:国际关系理论就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价和预测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或者叫学说)。 (2)国际关系 综上,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之间)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 (3)研究对象和容 研究对象:国家间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 昆西·赖特的16个核心容 卡尔·多伊奇的12个基本问题 国际与世界 战争与和平 力量与弱点 繁荣与贫困 自由与压迫 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世界人口与粮食、资源以及环境跨国过程与相互依存 感觉与错觉 活力与革命 革命与稳定 同一性与变革性 研究容

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伦理国际组织国际教育 国际军事战略国际关系社会学外交战略 国际关系心理学 (4)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的关系 国际关系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基础 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思维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国际关系理论服务于历史实践并接受现实历史(国际关系)的检验 (5)如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者应当接近国际关系的现实,不断增加、充实研究国际问题的实证容 在整个构建过程中,应当视国际关系为一个分离出来的、独立的研究领域 努力去发现该领域的原理和规则,并寻求能说明这些已经发现的原理和规则的途径 2.人名 (1)莱因霍尔德·尼布尔P57 1人的原罪说。 2人与集体:只有信仰基督教,才能得救。 3权力和冲突时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 4道德与权力的关系:正义有赖于均势。 5尼布尔对理想主义的批评。 (尼布尔把理想主义概括为6个方面) ①相信社会无知导致社会不公,教育和智慧可以改变社会无知; ②相信文明变得越来越道德; ③人的性格将会由公正所制约; ④相信祈求会带来友善; ⑤知识会克服人的私欲; ⑥战争是愚昧的并且将会屈从于理智。 总结理想主义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忽视了人的生命和人的生存之间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的悲剧。 (2)汉斯·摩根索P66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论: 1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是普遍适用的,客观存在,但并非一成不变。 4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整治行动的道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名词解释 1.伍德罗·威尔逊 答: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其主要要点包括: ①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 ②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 ③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以他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学派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一是人性本善,战争的爆发是人的良知误入了歧途;二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三是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2.爱德华·卡尔 答: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

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①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②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③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汉斯·摩根索 答:汉斯·摩根索,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等。摩根索的贡献是最全面、最系统地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他的《国家间政治》是一个学术制高点和里程碑,而他的国际关系哲学思想则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基础。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是西方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最核心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以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4.罗伯特·吉尔平 答:罗伯特·吉尔平,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事物学院教授,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曾担任国际政治学学会副主席,现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他最具影响的三部著作包括:《美国实力与多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他尤为擅长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洲和亚洲问题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安全、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三论”:体系变化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霸权衰弱论。他的主要贡献就是以自己的开拓性学术成果更新和发

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第004版 前沿 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向” 徐以骅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国际关系学的前两次转向,即“政治经济学转向”和“社会学转向”作为“同类项合并”相对较易;而国际关系学的“宗教转向”虽已被提出,但两者互为“异类项”,合并相当困难。 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宗教的作用越来越从隐性转为显性,并且日益成为跨地区和跨国界现象,被称为“全球宗教复兴”,而全球化趋势更放大了宗教对国际关系和各国政治的影响。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如巴以冲突、“9?11”事件、国际反恐、科索沃冲突等,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背景和动因。宗教被宣布从“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舞台的中心”,以至于有国际关系学者断言,如“不重视宗教就无法理解国际关系”。宗教甚至成了国际舞台上各方争抢的资源,而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也俨然成为国际关系/政治学科的“新边疆”。“宗教全球复兴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堪比冷战结束或全球化初现所引起的理论挑战。” “奇特的西方现象”:宗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被放逐” 然而,从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诞生以来,宗教一直是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所长期忽视、边缘化甚至“放逐”的研究对象,这在冷战期间尤为如此。这种对宗教的排斥可以追溯到近代国际关系的起源。在产生于欧洲宗教战争结束、民族国家诞生、国家主权被“神圣化”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关系体系中,并无宗教的一席之地,而在反映或折射此种国际关系体系的、“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宗教自然也无足轻重。对宗教的排斥“似乎被记录在国际关系学科的基因密码之中”。 其实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宗教传统中,或者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里,现代化并未导致宗教的边缘化和私人化。因此全球宗教复兴不仅被描述为“上帝的报复”,而且被形容为“东方的报复”或“东方的反叛”。因此,忽视宗教的倾向基本上是“奇特的西方现象”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而国际关系学在许多方面又是社会科学领域中最以西方为中心的学科之一,可说是“宗教无用论”的“重灾区”。 “宗教觉醒”:把宗教因素融入国际关系研究 全球性宗教复兴,尤其是当代影响国际关系的三大宗教性运动(政治伊斯兰的兴起、美国宗教右翼的“政治觉醒”和拉美解放神学的发展)以及极具宗教性的三大事件(伊朗革命、波兰变局及其东欧剧变以及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给予忽视宗教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当头棒喝,而那种认为宗教将日益个人化、边缘化和世俗化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也像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那样轰然倒塌。 在宗教从“被放逐”到回归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背景下,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开始卸下现代化神话的有色眼镜来正视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西方的国际关系科研教学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宗教觉醒”或“宗教反省”,把宗教因素融入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从而扩大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开始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新尝试和新共识。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倡议在国际关系学中建立国际政治神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 theology),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科对经济因素的轻视,而国际政治神学的建立则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在对世界事务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对宗教、文化、观念或意识形态的有系统的忽略。 目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对宗教与国际关系关联性的研究已今非昔比,长期以来该学界对宗教的忽视也已基本改观,有关论著可说是层出不穷。有学者(Petr Kratochvil)把这些研究分为两大板块:一大板块是对历史的研究,即探讨国际关系或现代性的宗教根源;另一大板块是对现状的

国际关系理论总结

均势理论 均势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极为古老的理论之一。它最早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实践。均势的含义很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指特定的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两种以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势;二是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等;三是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从历史上看,均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黎塞留、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帕姆斯顿、俾斯麦、摩根索、基辛格等。当然,这些人对均势的理念看法不完全相同。正如基辛格提出:“梅特涅的体系是从18世纪把宇宙看作一个大钟表结构的观念中得到启发的。钟表的部件相互错综合,干扰了一个部件就会打乱其他部件的均衡。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与他相适应的哲学是适者生存观念。俾斯麦标志着政治概念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变化。”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摩根索讲:“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基本稳定因素。”均势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和平,均势不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在均势体系下,存在着几个势均力敌的强国,这些国家按其政策,可区分为维持现状的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均势的主要手段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军备、联盟与反联盟。对均势操纵国而言,为了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均势,在必要时应与敌人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二战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传统的均势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战后形成了美苏在核恐怖下的两极均势。后来中、美、苏大三角的形成则是对力量均衡的巧妙运用,它抵御了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维护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屡建奇功。依据均势理论创建的维也纳体系曾经维系了欧洲国家近百年的和平。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转换,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又存在多个地区性强国,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失衡。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均势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他们对于人性和自然状态的看法影响了西方现实主义流派的许多代学者。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1904-1980)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在书中,摩氏总结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明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提要 鉴于现阶段,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仅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对亚洲安全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面对这一局面呢?我认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关键词 安全体系,多边关系,中美关系 引言 随着亚洲地区的中国和印度的迅速发展,美国不得不改变外交从一直关注中欧的令人厌倦的战争转为去应付日益产生影响的亚洲。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就撰文称,未来10年,美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将是锁定扩大在亚洲的投资,包括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资”。 作为曾经枭雄一时的世界强国的美国,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唯一的世界强国了,但美国仍然希望能够在渐渐在全世界产生作用的亚洲地区保留自己的领导角色和能力。但现在美国已经不能独自领导这个地区了,而是得接受与中国分享权力。但也有分析师称,美国的这种继续想在亚洲保存有实力将会使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劣,“因为单纯从经济重要性来讲,中国已变成美国有史以来遭遇过的最可怕的战略竞争对手“。 论文正文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是稳定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有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两国的对话沟通非常密切。在过去的两年中,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 7次会晤,并经常通电话、通信。两国还建立了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二是两国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现在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3853亿美元,是建交时的160倍。 三是两国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现在每年两国人员往来约300万人次,每周有110多次客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西岸。目前,有12万中国人在美国留学,两万多美国人在中国学习。 四是两国的合作领域非常广泛。两国不仅在一系列双边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而且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有效沟通与协调 中美关系对亚太地区的影响,首先应该承认一点是,亚太地区的安全,不仅仅指中国、印度大国,更要把亚洲的其他小国考虑在内。在很多情况下,小国都是靠多边关系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比如:与大国相比,小国在一些重大事情的决策上的选择总是比较少,这还可以说连小国的安全和发展,都是要求和大国处理好关系的。 而当今中美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说很微妙。在未来相对长的时间内,激烈与互相依存将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体两面;前者更多地体现在双方在军力和国际地位上的竞争,但在相当程度上也将体现在双方经济秩序(如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的冲突上;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双方在经济秩序(包括双边和多边)的依存上。中美双方都着意控制危机。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就如是说,“分歧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注定要发生冲突,而是(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了解对方”。 亚洲小国也面临着困境,因为如果这两个大国发生冲突,甚至战争,那么情况就会很糟糕。所以无论从中美双边关系还是小国家的自身利益发展来看,小国家会选择多变安全关系。这样做首先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美两大国的行为。其次,多边主义有利于小国家参与国际和区域事务。 安全困境困扰着整个亚洲。作为大国崛起的中国,在维持亚洲安全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另一方面,中国则比较小心地维持着和美国的“和平“关系。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关系还只是停留在经贸关系上面,同时,中国也没有显示出想要和美国竞争霸权地位的国家意志和计划。中国只是在根据自己的步伐进行自身的国防军事的现代化建设。因而,这是一种脆弱的”和平“局面。美国并不因为中国的”低调“而感到放心,中国本身这种”低调“的做法行为也是有限度的。中国如果不当心,就会是整个亚洲跌入不安全的困境。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 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历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过程跟踪和比较研究。 过程跟踪,就是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了解 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影响其发展的所有要素。 比较研究,是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不同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即 以案例研究为主的非数量分析方法 以统计分析为主的数量分析方法 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形式理论。 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一个环节——检验假设的方式。 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 确定分析层次,即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体系、国家、个人 目的: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们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 意义: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明确分析层次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考察的证据和材料, 使思维更缜密,研究更有逻辑,结论更可靠。 体系分析层次:宏观 “自上而下”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假设:所有行为体都处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中; 体系的特征是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体系层次的分析要素:体系的结构特征: 体系中权威的组织形式、体系中行为体的性质、行为体互动的范围和层次 体系的实力关系: 单极、两极、多极 体系的经济模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体系的行为规范: 如,对战争的限制 体系层次分析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伊拉克战争? 单极格局:霸权国所受的制约相对较少,容易对体系面临的挑战作出反应; 国际规范:人道主义干预的必要性,专制政权和独裁领导人不符合国际道德; 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权威必须得到维护,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必须得到执行。 国家分析层次:中观 聚焦于中层 与体系层次分析相同,认为国家是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也是世界体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国家层次的分析要素:政府的类型:民主与集权 形势的类型:危机与非危机 政策的类型:政治、经济、军事等 政治文化:一个社会普遍的、长期的和基本的价值观及其实践 国家层次分析美国为什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美国必须保护它的安全,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必须阻止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获取毁灭性武器; 美国必须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 伊拉克是专制独裁国家,将其改造为民主政权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个体分析层次:微观 分析国际政治的微观方法 个体层次的分析要素:人性: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因素 组织行为:被组织起来的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单个时的行为大不一样,所以 “群体决策行为”如何影响决策? 特性行为:个体决策者的特性(个性、健康、经历、观念)如何影响决策?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研究的是公共之事、众人之事,关注的是“天下之公器”。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两极稳定论:沃尔兹认为,在两极世界中,主要国家对其相对权力地位估计错误的可能性较低,不确定的潜在威胁较少,大国精力集中,所以因判断失误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较小。各极能力较强,减少了其他行为体对大国的危害。 多极稳定论:多伊奇和辛格为多极结构比较稳定,因为体系中有几个主要国家,他们之间互动的机会较多,国家之间因此会形成相互交织的利益,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敌意,抑制冲突。例如,尽管国家A在某一个问题上与国家B意见不同,但是它需要国家B的支持来处理它与国家C之间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A和国家B的共同利益都遭到了国家C 的反对。这样,体系本身的灵活性就增大了,形成两大敌对集团的可能就相应地减少了,因而,体系性战争行为也会随之减少。 霸权稳定论:单极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在单极结构中,霸权国家有能力,也有意愿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公共物品,抑制冲突,因为霸权国在体系内受到的限制最小,获得利益最大,维护体系的稳定和延续是霸权国最为重要的利益。此外,其他国家与霸权国有着较大的实力差距,因此无力也不愿与霸权国发生战争。 霸权稳定论声称,当国际经济体系内出现一个单独的支配性强国时,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最有可能出现。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是典型的市场失灵,而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国际金融领域缺少一个实力强大的借贷国,因为只有霸主国才有能力和兴趣维持一个对公众有利、稳定的金融体系。吉尔平和克拉斯勒认为国家对于利益的最大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利益的获得可能引起相关利益分配上得与失的冲突。权力分配是关键的解释性变量,因为权力将决定管理跨国公司的规则和对外贸易的开放或封闭程度。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简单明了,即经济的效用、增长、社会稳定和政治影响。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能够以有限的社会动荡换取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对支配性权力的政治影响,所以对于霸权国而言,一个开放的体系是确保其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霸权国的公司最具竞争力,且最易获得资本,因而在开放的体系中获益最大。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蒂莫希·麦克昂提出,英国在19世纪的行为与霸权稳定论并不相符。阿瑟·斯坦认为,19世纪的贸易自由化措施并不是出自霸权政策,而是出自不对称的交易行为。戴维·雷克和邓肯·斯奈达尔表示,享有支配性权力的国家并非是惟一与开放的经济体系利益一致的行为体。从与霸权稳定论完全一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想进行推断, 他们发现少数领先的国家也有兴趣和能力支持一个开放的体系。 霸权周期理论/长周期理论:莫德尔斯基认为,全球性政治体系领导权的更替存在着周期,这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1)全球战争阶段,其特征是大范围严重的暴力,全球性战争将决定霸主更替,宣告全球政治体系产生新的领导,进入实力高度集中的新阶段。(2)世界权力阶段,在该阶段,某个民族国家有实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执行新的计划;(3)权威丧失阶段,这个阶段里,提出了世界领导者的合法性问题,新的问题进入了全球议程;(4)权力分散阶段,在该阶段,世界领导国的权力衰落到低点,一个或多个挑战国(原来可能是全球领导者的盟国)组织起新的同盟,向领导国发起挑战。根据长周期理论,崛起的大国要获得体系的领导权,必将经历全球战争。全球战争是体系领导国的选择机制,也是世界政治体系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自然选择作用。因此,长周期理论认为,全球战争将继续下去,除非出现某种替代性的全球决策机制,能够决定体系领导权的归属。 权力转移理论:奥根斯基。强调权力分配的变化会增加战争爆发的危险。奥根斯基认为,当权力差距缩小时,尤其是一个敌对的力图改变现状的挑战者与曾经较为强大的现状维持者之间实力接近时,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换言之,战争源于大国间的增长速度不同,特别是当主导国与挑战者增长速度的不同使后者能够超越前者时。与吉尔平所不同的是,奥根斯基不仅认为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能对挑战者进行防御性打击,而且认为挑战者如果认识到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家利益论★★★ 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见表6-1) 表6-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见表6-2) 表6-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见表6-3) 表6-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

考点二:权力论★★★ 1.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见表6-4) 表6-4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

2.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见表6-5) 表6-5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 3.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见表6-6) 表6-6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

4.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权力的运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只有明确国家利益、正确判断国家利益,权力的运用才会而不会对国家利益有益。 (2)外交因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会影响到国家的权力。 (3)国家的权力受到声誉和道德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誉。 (4)权力的运用还受到国际和国内的社会条件所限制的。当一个国家在对其他的国家进行侵略和干涉的时候,国际和国内的舆论压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权力。

考点三:冲突论★★ 1.冲突的概念 关于冲突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角度开始的,其基本含义包括: (1)冲突是指某一可确认的人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人或群体,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目标。 (2)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冲突的表现最初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的关系。 (3)冲突的形式有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有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有可解决的和不可解决的。 (4)冲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无论国际体系如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冲突都是存在的。人们不能指望消灭冲突,同时也不能没有冲突。 2.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见表6-7) 表6-7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后六章详细总结 第一论国家利益论 一、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的概念曾经经过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 国家至上阶段、王朝利益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阶段。 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问题: 1、国家利益概念笼统化 摩根索提出明确的定义:国家利益应当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 2、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3、如果国家利益是由统治者们决定的,那么国家利益的内涵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 4、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决策中起多大的作用。 二、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对于上述四个问题,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和回应是: 1、在国家利益内涵的研究上,从泛泛的国家利益研究发展到强调国家利益的层次研究上。1996年《美国国家利益》研究报告,系统地提出了美国国家利益的十个基本概念。 国家利益的四个层次:根本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 对国家利益用层次分析的办法进行研究的好处在于: 第一,它可以避免以前在国家利益分析上的缺陷。 第二,对国家利益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在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有前后选择。 第三,这样的层次分析还具有它自身的灵活性。 2、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一派认为国家利益就是指全体人们的利益,即国家利益是国内利益的总和。 第二派认为,一国的国家利益是全部国内利益和部分国际利益的总和。 第三派认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内一部分人的利益,是统治者的利益。 3、摩根索认为,确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是由这个国家的权力来决定的。国家的权力大,

国际关系理论 期末复习

国际关系理论期末复习 一、范式 范式(库恩 paradigm)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范式就是研究和分析问题的一般框架和视角,它的字面意思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从什么方位开始看,从什么立场开始看)它提供了观察生活的方式和关于真实本质特性的一些假设。 二、理论 理论是人们建构出来用以一般性的解释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 三、本体论 1、哲学含义: “本体”是唯一能够独立存在的“是者”,其它各种“所是”都是依附于本体才能成立。 2、传统与现代本体论 1)“传统本体论”是关于本体和由“本体”所衍生出来的其它“是者”及其“所以为是”的学说,这种学说是纯粹理念性的、未经证实也无需证实的形而上学理论,与实证理论和实体理论截然不同。 2)“现代本体论”的内容有所简化,被当成关于一般的事物及其性质的一门学问,是关于一切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或研究。 三、实证主义 1、实证主义认识论原则 1)关于科学理论的客观实证与演绎逻辑原则统一的逻辑主义观点; 2)只有经验可以证实或证伪或定义为真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的实证原则; 3)观察的相对客观性即可以独立于理论的认识论假定; 4)建立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并试图发现可观察现象之间超越时间界限关系的因果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 1)含义:在实证主义认识论假定的基础上,逐渐整理形成的一整套比较具体的、可用于指导科学研究(包括国际关系研究)的一般原则、方法和研究 程序。 2)基本要素:研究问题。理论假设。系统数据。验证。 四、理想主义 1、思想来源 1)十九世纪主导欧洲和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哲学 2)美国的传教士精神或说“天定使命观”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4.1 复习笔记 一、新现实主义的出现 1.新现实主义 (1)产生背景 ①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行为主义学派之间的论战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接近尾声。 ②在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苏联核优势的丧失、越南战争的后遗症以及阿富汗事件和伊朗人质事件的余震,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以“重整国威”。 ③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已显然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科学行为主义的一些概念过于抽象,多种方法玄而又玄,也解决不了现实政策调整中出现的新问题。 ④不少学者敏锐地看到形势的这一转折,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科学的修正和补救”。这一经过“科学的修正和补救”的现实主义就称之为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表现在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见解。 由于新现实主义还主张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在方法论上的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融合为一,学术界有时也将新现实主义称为后行为主义或后传统主义或“科学现实主义”。 (2)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

①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如下: a.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注意。 b.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强调综合性分析,认为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应兼收并蓄,互为补充。 ②詹姆斯·多尔蒂和罗伯特·法尔兹格拉夫具体提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a.该学派不仅勾勒了国际关系的性质和范畴,而且努力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多样化的综合性国际关系理论; b.该学派主张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之间,即在国际关系理论和重大国际现实问题之间实现“研究分工”; c.该学派认为现实主义的定性分析和科学行为主义的定量分析对国际关系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两者应该互补,而不应该对立; d.该学派强调微观国际关系和宏观国际关系的综合分析和交叉研究,使国际关系学成为一门以政治和经济为两大杠杆,融合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行政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 (3)新现实主义的著作和理论 ①著作 这一新的理论思潮始于1979年肯尼思·华尔兹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该书提出国际关系的新结构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创了先河。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权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1. P4理论的功能: 戴维辛格(David Singer)认为,理论是一个内部相互联系的、实证概括的分析整体,它拥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罗伯特利柏(Robert Lieber):第一,描述。理论必须确切地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 第二,解释。理论应对说明这些事件发生的因果,说明“行为规律”和进行“评估分析”。在一个特定的体系里,理论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第三,预测。一般来说,是预测“事物发展和结果发生的模式或总趋势,是事物的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具体事件的发生” 2. P6理论与历史: 雷蒙阿隆:历史是过去的政治,理论的实质是历史。 约瑟夫奈: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关理论,但国际关系史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来意提炼升华为理论的原始材料和现实基础。 要处理好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必须把握住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理论的基础。 第二,理论是一种思维的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第三,检验理论的标准是实践。 3. 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关系的定义: P7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P8汉斯摩根索:国际关系是“处于权力斗争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权力政治”。 P8昆西赖特:国际关系意指民族、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全面叙述、解释、评价、预测世界上不同政治社会关系的研究项目或学科。 P8欧奈斯特莱弗沃:国际关系是关于主权国家之间权力对权力、利益对利益、目标对目标的长期斗争。 P9斯坦利霍夫曼:IR实质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IRT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和活动的学科。 P9弗里德里克邓:国际关系是指世界体系内各个政治集体或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核心是权力问题。IRT则是“关于那些跨国的关系的只是总和”。 P9查尔斯麦克兰德:IRT是关于“世界上有组织社会实体互动关系的研究”,包括对这些互动关系的有感环境的研究。 P9卡尔多伊奇:IRT应研究民族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和民族国家缺少控制能力的问题。 P10海沃德奥尔克:IR是关于人类的活动和各个国家人民的相互交往;IR是关于世界上基本单位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相互关系。 P10特莱弗泰勒:IRT是解释跨越过境的各国政治活动的学科。 P10尼古拉斯巴克曼:IR是关于属于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10多尔蒂和小法尔兹格拉夫:IRT定义为研究一国或其他国际行为者是如何用某种方式影响别国或别的国际行为者的。 P10约翰伯顿:IRT应该“说明和预测国家间关系和世界大体系的运作及其过程”。 P10罗伯特利柏:IRT……是“关于有组织的大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与政治学相比,IRT 重点涉及到三大要素(无政府状态、秩序和限制)和三大关系(无政府和秩序、冲突和合作、限制和发展)。 P11 IR:(美国学者)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体、国家、MNC、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IRT 则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估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4. 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P9 对外政策表现为单向式的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而国际关系则表现为双向式的国家或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5. 国际关系的任务:P11(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国际政治学的任务是把政治学的一般原则运用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倪世雄 笔 记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前言 理论:是“代表取向”,是概念框架,甚至涵盖分析技巧;是一种思维的象征性构架,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假设,定义,法则,观点和远离。 如何建构理论:分离,联系,抽象,理性 国际关系理论: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国家和国际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前者是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后者是最活跃的因素,其余的则从属于或派生于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理想主义 背景:对一战的反思, 代表人物:美国总统威尔逊 主要观点有:1,人性可以改造;2, 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可以调和的;3战争可以避免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5国际公众舆论可确保世界和平6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保证世界和平. 代表人物:威尔逊、阿尔弗雷德·齐摩恩、约翰·默里 现实主义 背景:德国极权政治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战 批判点: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完全凭

主观意志,把自己的理想当成是国际关系中的事实;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忽视权利。观点:1、人性本恶2、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代替他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6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维持均势。 区别:人性、国家关系的看法、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理想主义强调应该如何,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对未来的看法(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现实主义认为这是空想) 代表人物:韦伯、卡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阿诺德·沃尔夫斯、尼古拉斯·斯克巴曼、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雷蒙·阿隆、约翰·赫兹、亨利·基辛格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 评价:理想主义强调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的观点使正确的,国际问题走进大学,学生和教授们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影响了民众;比现实主义在分析战争史认为人有原罪的思想更具有科学性;强调国际关系中道德的重要性是适时的;理想主义恩威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把握国际事务的准确性不强 现实主义研究国际关系时把国家利益置于核心地位;提倡客观细致分析,理论结论在后;其现实性为外交决策提供决策框架。现实主义对人性的看法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变得极为悲观;把道德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面是欠妥的;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者都是吧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的身上,而不是民众的身上,民主的身上。 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原因: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第三世界不断扩大,原有的两极体系趋于多极化;科学技术发展;行为主义思潮 争论的实质是方法论之争 科学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莫顿·卡普兰、戴维·辛格、海沃德·阿尔克 传统主义代表人物:马丁·怀特、英尼斯·克劳德、肯尼斯·华尔兹、斯坦利·霍夫曼科学行为主义从两个方面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批评:1、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权力的作用,视之为国际关系的核心,忽视了伦理、道德=法律等重要因素;2、现实主义在界定像权力、国家利益、均势等概念时缺乏精确性。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作者:————————————————————————————————日期: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新闻学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 唐晓芬 【摘要】本文从国际关系研究的理性主义框架、建构主义框架和情感研究框架出发,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则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国际关系情感研究理性主义建构主义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任何领导人都不能忽视强烈情绪发挥的重要作用。郝拓德(Todd Hall)和安德鲁·罗斯(Andrew A. G.Ross)认为研究“情感”有助于解读现有分析框架回避的“社会过程”问题。在现有的两种主流的分析框架中,“理性主义”框架致力于寻找因果解释,“建构主义”强调“身份、意识形态与文化模式研究”。①情感研究框架作为新兴的国际关系研究框架,强调从大众情感的研究立场出发,关注大众情感动力,聚焦大众情绪过程、情绪转化等议题。 本文梳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与情感相关的几条学术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敌意”态度研究、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情感、大众情感动力与国际关系政策制定,认为:即使在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框架下,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近兴起的情感研究框架为国际关系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试题,朱峰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A1 1权力 2民族国家 3安全困境 4建钩主义 A 2 1 防御性现实主义 2 自由制度主义 3 国际道德 4 权力 A 3 1 国际体系 2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3古典现实主义 4相互依存 A4 1 国家利益 2 国际规制 3 权力 4 建构主义 A5 1无政府状态 2国际制度 3民主和平论 4核威慑 A6 1 安全困境 2 国际制度 3 结构现实主义 4 国家实力 A7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权力 3 国际规制 4 国家利益 A8 1 国际关系理论 2 国际制度 3 软实力 4 均势 A9 1 建构主义

2 相互依存 3 国际制度 4 权力 A10 1 国际体系 2 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4 软权力 A11 1 民族国家 2 权力 3 建构主义 4 核威慑 A12 1 强权政治 2 安全困境 3 建构主义 4 国际道义 A13 1 国际规范 2 民主和平论 3 国家利益 4 多边主义 A14 1 霸权和平论 2 建构主义 3 国家利益 4 权力 A15 1 民族国家 2 新自由主义 3 历史的终结 4 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B1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追求国家利益的合理手段有那些? 3 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是什么?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B2 1 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实力的决定要素? 3 如何理解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4 什么民族国家体系? B3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 什么是外交政策的决定要素? 3 建构主义?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 B4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主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价值观与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 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5 1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利益? 3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B6 1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霸权稳定论? 3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军事同盟? B7 1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冷战后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4 什么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B8 1 什么是建构主义理论? 2 什么是“民主和平论”? 3 人类能建立世界政府吗? 4 如何理解国际安全? B9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除了国家以外,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还有哪些? 3 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什么是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B10 1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增进国际合作应该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3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经济因素对国家间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B11 1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理论认识? 2 外交政策治定的依据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