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喷吹用烟煤部分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前言高炉喷吹烟煤是焦替代品之一,使用烟煤喷吹能缓解焦炭紧缺的局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艺效率。

然而,高炉喷吹烟煤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需要建立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安全技术规程一、喷吹烟煤选择1.选择具有合理的水分和灰分含量的烟煤,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2.确保烟煤具有合理的粒度,不得出现大块料,防止堵塞管道;3.喷吹烟煤选择应根据炉容量、烟煤性质、生产工艺等因素合理选择。

二、喷吹烟煤输送1.需要对输送管道进行严密检查,并及时修补漏气部位;2.在输送过程中,应根据烟煤的含水量和粒度调整喷吹量,防止管道堵塞和烟煤的沉积;3.防止烟煤在输送过程中产生静电,采取静电接地或者喷雾措施。

三、喷吹烟煤操作1.操作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安全可靠;2.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喷吹方案执行;3.操作人员应定时对设备进行巡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

四、烟煤喷吹时间高炉喷吹烟煤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高炉安全稳定运行。

在烟煤喷吹时间的控制上有以下规范:1.烟煤喷吹时间应根据高炉的炉型、容积和操作要求合理确定;2.烟煤喷吹时间过长,对炉况有一定影响,并会升高炉炉缸的温度;3.烟煤喷吹时间过短,会降低喷吹烟煤的利用效率。

五、燃烧调控1.烟煤喷吹后,需进行适时的燃烧调控,保证高炉处于合适的温度、氧化还原条件下运行;2.根据自动化水平和控制方式,针对不同的高炉设备采用不同的燃烧调控手段,确保调整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高炉喷吹烟煤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安全技术规程和标准操作流程,对设备的安全、烟煤输送、烟煤喷吹时间以及燃烧调控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以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同时,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规程。

喷吹烟煤安全规定

喷吹烟煤安全规定

喷吹烟煤安全规定喷吹烟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为烟煤挥发份高,爆炸性强,准备不足、操作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暂定此安全相关规定:一、喷吹用烟煤技术标准(GB/T188-2002)项目符号单位技术要求煤类别贫煤、贫瘦煤、气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粒度mm <50 <50 灰份Ad%特级<8.00一级8.00~10.00 二级10.01~12.00 三级12.01~13.50<6.506.50~8.508.51~10.5010.51~12.00含SSt,d%特级≤0.50一级0.51~0.75 二级0.76~0.90特级≤0.50一级0.51~0.75 二级0.76~0.90哈磨HGI一级>70二级50~70 >50发热量QMJ/kg≥25.10≥23.40含水Mt%一级≤8.00二级8.10~10.00三级10.10~12.00≤12.0012.10~14.00 14.10~16.0钾和钠K+Na%一级<0.12二级0.12~0.20<0.120.12~0.20注:技术条件煤粉细度控制-200目在75-80%水份<1%二、安全通则1、喷吹烟煤时,储煤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

在充入N2的情况下,可视罐内温度适当延长。

2、喷吹煤粉时,分配器压力应比高炉热风炉压力高出≥50KPa。

3、正常中速磨工作时,进口温度≤260℃,出口温度控制在70~85℃;布袋收粉器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煤粉仓、喷吹罐内温度应低于80℃。

系统内CO浓度≥400ppm报警,向该处吹入N2,并认真检查排除。

4、喷吹烟煤时,磨机出口温度<70℃,制粉先投入无烟煤进行作业,正常运行30分钟后改投烟煤。

制粉系统尾部排放气体含O2量≤12%,非正常停机后重新启动含O2量不大于8%。

5、磨机出口温度控制:全烟煤作业时≯70%混合煤作业,挥发份≯20%时≯80~85℃混合煤作业,挥发份20%~25%时<80℃6、煤粉仓内煤粉温度超过85℃,应改为N2输粉和喷吹。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一、前言高炉喷吹烟煤是现代冶金工业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在高炉炼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高炉喷吹烟煤涉及到燃烧、氧化等复杂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使用,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以便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导。

二、安全操作要求1.煤气浓度监测:在喷吹烟煤的过程中,应设置煤气浓度监测仪器,实时监测高炉炉内煤气浓度。

一旦煤气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煤气喷吹。

2.定期检修:定期对高炉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修时要注意检查防爆设备的完好性,如炉顶加煤器等,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3.防火安全:为了防止高炉内煤气爆炸,应采取措施确保喷吹烟煤的燃烧安全。

在煤气喷吹过程中,应保持炉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防止火源直接接触煤气。

4.煤气排放:喷吹烟煤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排放废气时,应设置合适的排气系统,确保废气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并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5.人员培训:为保障安全操作,应对高炉喷吹烟煤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操作要求和紧急处理方法。

三、紧急处理方法1.煤气泄漏: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停止喷吹烟煤,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处理时应采取措施降低煤气的浓度,如增加通风或喷淋冷却。

2.煤气爆炸:一旦发生煤气爆炸,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火势蔓延和继续损坏设备。

同时,应立即报警并撤离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3.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火警报警器,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灭火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切勿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造成灭火效果不佳。

四、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设施:为确保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使用,应设置火灾报警器、煤气浓度监测仪器等安全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故。

2.操作规程:制定高炉喷吹烟煤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并确保操作人员遵守规程进行作业。

3.安全培训:对高炉喷吹烟煤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

高炉喷吹用煤及石油焦验收标准

高炉喷吹用煤及石油焦验收标准

高炉喷吹用煤及石油焦验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炉喷吹用煤外购验收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炉喷吹用煤外购;供组织采购验收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1-2009 中国煤炭分类GB/T18512—2008 高炉喷吹用煤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3.1高炉喷吹用无烟煤的技术要求按下表1。

表1 高炉喷吹用无烟煤主要技术指标3.2高炉喷吹用弱粘结、不粘结烟煤的技术要求按下表2。

表2 高炉喷吹用弱粘结、不粘结烟煤主要技术指标3.3高炉喷吹用贫煤、贫瘦煤的技术要求按下表3。

表3 高炉喷吹用贫煤、贫瘦煤主要技术指标3.4高炉喷吹用石油焦的技术要求按下表4。

表4 高炉喷吹用石油焦的主要技术指标注(1):煤中应无杂质和明显的矸石。

注(2):弱粘结、不粘结烟煤G值应≤30。

注(3):采购合同中应明确供方质保书中提供HGI,无烟煤≥55,弱粘结、不粘结烟煤≥50,贫煤、贫瘦煤≥50,石油焦≥42。

注(4):以上注解条款和水分均不做为考核判定依据。

注(5):采购新矿点或超过3个月未供货矿点的煤,除按表1-4要求的指标检验外,需连续对3~5批煤样增加HGI、G值以及灰成分的分析,作为需方使用参考。

4 高炉喷吹用煤试样的采取、制备、分析方法应分别符合GB/T18512—2008中的有关规定或能保证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其他方法。

5 高炉喷吹用煤进厂质量检验由技术监督处进行。

高炉喷煤操作规程

高炉喷煤操作规程
1.3.4当要增加喷煤量时,应先将炉温水平控制在规定炉温的上限,以应付外界条件突然变化给炉温带来的影响。
1.4、停止喷吹的调节
1.4.1、因故停喷未慢风并停喷未超过0.5小时,应在复喷时补上少喷的煤量,如慢风可酌情少补煤量。
1.4.2、超过0.5小时的停喷,应在上部补足相应的焦炭,保持综合负荷基本稳定。
2.1.3、确认大倾角皮带振打器固定架牢固,无松动开焊现象。
2.1.4、据各原煤需要量要求行车工按比例抓煤入配煤斗。
2.1.5、确认称重给煤机电源送上,给煤量值设定好。
2.1.6、带混合煤,确认3#,4#配料斗为烟煤,1#,2#配料斗为无烟煤。
2.2、操作程序
2.2.1、送上电源开关,依次启动4#,3#皮带,2#皮带及除铁器,启动1#皮带机,启动振打器。
高炉喷煤作为下部调剂的重要手段,与过去传统的加湿鼓风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将引起相对矿焦比、料柱透气性、炉缸工作状态、热制度等一系列变化,并将使高炉冶炼技术复杂化。高炉工长应掌握喷煤冶炼操作,使我厂高炉喷煤逐步达到大喷煤量、高置换比、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的冶炼效果,促进高炉强化冶炼,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全面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3.2、及时清除各处挂钩和蓖子上的杂物。
3.3、加强对2#倾角皮带的运行监控,发现皮带裙边拉裂、冷扣断裂、隔板脱落、托轮不正,要及时停机处理。
二、喷煤工艺:
原煤经汽车和火车两种运输方式进入原煤库,单一原煤经过配煤斗卸到胶带运输机,两种及两种以上原煤通过配煤斗按预定比例卸到胶带运输机上混合,送至制粉系统原煤仓。
制粉系统开始运行,中速磨磨煤,原煤被研磨成粉。
干燥气体从中速磨机进气口进入中速磨,煤粉颗粒被干燥气体烘干并被携带上升进入粗粉分离器,细度合格的煤粉从中速磨的出口通过煤粉管道进入布袋收粉器后卸入煤粉仓。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前言高炉是冶金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设备,烟煤是高炉炉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喷吹烟煤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规范的操作和安全措施,将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为了减少可能的风险,必须制定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一、烟煤的选择高炉喷吹烟煤应当选择能够满足高炉生产和技术要求的品质和性能的烟煤。

其中,烟煤的粘结指数和焦渣成分是最重要的指标。

1.1 烟煤的粘结指数烟煤的粘结指数是指烟煤在温度为1300℃时,煤的粘结性能的指标,是反映烟煤适用性和偏压指标的重要参数。

烟煤的粘结指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喷吹烟煤的粘结指数应当在16~25MW(焦渣成分:<9%)之间;•喷吹烟煤的热弹性变形指标(IED)应当在25~35之间;•长焰煤在高炉中一般是不适用的。

1.2 烟煤的焦渣成分喷吹的烟煤中,焦渣成分的含量、组成和形态对高炉的生产效益、操作稳定性、耐用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烟煤的焦渣成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焦渣的含量应当在10%以下;•焦渣的形态应当良好,不能有大片的结壳;•焦渣的主要成分应当是FeO和SiO2,少量富镁矿和钙镁铁矿,这样可以提高焦渣的流动性能。

二、烟煤的贮存和装载2.1 烟煤的贮存烟煤的贮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烟煤堆体应当平整,宽度不超过8m,高度不超过2m;•为了防止烟煤受潮、水分增加,应当在堆顶加盖防雨棚;•堆体两侧应当设置通道以便于通风,并保证通风顺畅;•进入烟煤堆区必须遵守安全规定,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2.2 烟煤的装载烟煤的装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在烟煤装有筛网装置的地方,应当设立塔、井或一定高度的防护栏杆,以防装载时人员掉落;•在运输或装载烟煤时,应当配备合格的机械和设备,并按照作业场所要求制定安全作业指导书,在装载前,要检查车辆的玻璃、指示灯、制动系统和行车制动水压等情况;•装载烟煤时,严格控制料斗高度,避免喷溅、飞扬;•要设定卸料口的标准高度,卸料口的高度应当比烟煤堆顶高度略高。

喷吹煤指标要求范文

喷吹煤指标要求范文

喷吹煤指标要求范文喷吹煤是一种煤炭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

为保证喷吹煤的质量和安全,有一系列的指标要求。

下面将对喷吹煤的指标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化学成分及挥发分喷吹煤的化学成分及挥发分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要求喷吹煤的总硫含量低,硫含量高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此外,还需要检测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等参数。

各项化学成分及挥发分的要求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进行调整。

二、粒度分布喷吹煤的粒度分布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求。

粒度太细或太粗都会影响喷吹煤的使用效果。

通常要求喷吹煤的粒度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且需符合使用企业的要求。

一般会通过筛分、气流分级等方法来进行测试和控制。

三、发热量喷吹煤的发热量是指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发热量是用户判断喷吹煤能否满足其燃烧要求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发热量与喷吹煤的化学成分、挥发分等有关,一般要求发热量高,以提高喷吹煤的燃烧效率。

四、流动性喷吹煤的流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求。

流动性主要影响喷吹煤的输送、储存和使用。

流动性差会导致喷吹煤在输送管道中粘结、积堵,造成生产中断。

因此,要求喷吹煤的流动性好,能够顺利流动,提高生产效率。

五、粘结指数粘结指数是衡量喷吹煤粉末黏结能力的指标。

对于一些富有机黏结剂的喷吹煤而言,粘结指数较大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粘结效果。

但对于有些行业而言,粘结指数过大则会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粘结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根据使用需求和行业特点,对喷吹煤的粘结指数进行合理要求。

六、耐磨指数耐磨指数是喷吹煤的抗磨损性能的指标,也是衡量喷吹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耐磨指数高的喷吹煤,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程度,降低维修成本。

因此,对于特定行业需要需求耐磨性能较高的,可以对喷吹煤的耐磨指数进行要求。

七、可燃性指标可燃性指标是喷吹煤的可燃性能力的指标。

通过检测喷吹煤的可燃性指标,可以判断其在炉内的燃烧性能。

可燃性指标与喷吹煤的化学成分、发热量等参数相关,一般要求喷吹煤的可燃性指标好,以确保其能够有效燃烧。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高炉喷吹烟煤是一项不安全而又必需的作业。

烟煤能为高炉供给所需的热量和还原性,但假如不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可能会造成火灾、爆炸或其他严重事故。

因此,对于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技术规程的完整、全面实施,对于保障高炉和工人的安全至关紧要。

高炉喷吹烟煤前的准备1.确定质量良好的烟煤在进行高炉喷吹烟煤作业前,首要任务是明确选用高质量的烟煤。

只有确保烟煤质量良好,且含水、灰份等指标符合要求,烟煤的还原性表现才可以良好,从而保障高炉生产顺当进行。

2.布置专人负责喷吹烟煤作业属于特别作业,不行轻松对待。

因此,应当布置专门的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

负责人需要对于喷吹机设备情况、喷吹烟煤数量和方式等进行认真了解,并且对于喷吹作业现场需要布置专门的监督人员。

3.喷吹设备完好在喷吹烟煤之前,必需要检查喷吹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包括喷吹机、烟煤储存仓库、输送系统、高炉保护罩等设备。

各个设备的运转情况、安全保护装置作用等,都必需要被检查到位,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烟煤喷吹过程中的安全:1.注意加油器的油位喷吹烟煤设备的加油器的油位必需保持在正常水平,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过高的油位,可能造成油箱内部空气被挤压变少,也简单造成发动机的气门和气缸顶部喷油口的开关不灵敏,引起火灾事故。

而过低的油位,会使得发动机缺少必需的润滑和冷却,轻则引起设备闷键、卡キ、漏油等故障,重则可能导致机组冷却液耗尽,引起严重事故。

2.保持喷吹设备乾净在高炉喷吹烟煤过程中,保持设备乾净特别紧要。

烟煤中含有较多的灰份,假如长期未清理,灰份会对于设备造成损坏。

建议在烟煤喷吹前和喷吹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和检查。

此外,在设备四周必需要保持干燥清洁,并且要清理掉四周的其他杂物。

3.合理调整烟煤喷吹量合理调整烟煤喷吹量也是保障高炉喷吹烟煤安全的紧要环节。

烟煤喷吹量过大,简单掌控不当引起高炉变形、事故发生;喷吹量过小则不利于高炉热工状态的稳定,甚至有可能导致烟煤不能完全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分(St,d),% 水分(Mt),% 可磨性(HGI)
特级:≤0.30;Ⅰ级:0.31~0.50;Ⅱ级:0.51~1.00 筛选煤 ≤7.0; 洗选煤 ≤12.0
Ⅰ级:>70; Ⅱ级:>50~70; Ⅲ级:>40~50
磷分(Pd)
9/10/2019
Ⅰ级:≤0.010; Ⅱ级:>0.010~0.050
>50
Ⅱ级 50~70
Ⅰ级 Ⅱ级 Ⅲ级 Ⅰ级
≥25.10 ≤8.0 8.1~10.0 10.1~12.02) <0.12
≥23.40 ≤12.0 12.1~14.0 14.1~16.02) <0.12
Ⅱ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0.12~0.20 ≤0.010 0.011~0.030 0.031~0.050
50
50
特级 8.00
6.50
Ⅰ级 8.00~10.00
6.50~8.50
Ⅱ级 10.01~12.00
8.51~10.50
Ⅲ级 12.01~13.50
10.51~12.00
特级 ≤0.50
≤0.50
Ⅰ级 0.51~0.75
0.51~0.75
Ⅱ级 0.76~0.90
0.76~0.90
Ⅰ级 >70
钢铁生产流程简图
9/10/2019
一、炼铁现状及发展方向
9/10/2019
三种钢铁工艺流程及现状
9/10/2019
2010年世界生铁产量统计
欧盟27国 其他欧洲国家
独联体 北美 南美 非洲 中东 亚洲
大洋洲 总计
2010年 94172 9535 79355 39160 35123 8850 2540 755609 6672 1031017
内在因素:煤质、组分、粒径、显微结构等; 外在因素:风温、富氧、喷吹量,喷吹混合方式等; 起主导作用组分:可燃基挥发分,灰分;可燃基挥发
2009年 72642 8494 72.03 28215 28583 4954 2433 689827 4978 912158
(千吨)
同比,% +29.6 +12.2 +10.2 +38.8 +22.9 +78.6 +4.4 +9.5 +34.0 +13.0
2010年我国生铁产量分月度统计表
时间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2010年5月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高炉炼铁工艺的优势与弱点
优势: 1、高效率; 2、低消耗; 3、高质量: 4、工艺成熟完善;
弱点: 1、含铁料需造块; 2、需要焦炭。
9/10/2019
现阶段高炉炼铁技术发展方向
1、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技术开发; 2、炼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技术开发; 3、全企业经济及社会效益最优化的技术开发。
研究和开发
0.12~0.20 ≤0.010 0.011~0.030 0.031~0.050
高炉喷吹合理用煤选择
• 喷吹煤种:
• 对喷吹用煤要求:
1)灰分低; 2)含硫低; 3)煤可磨性适宜; 4)燃烧性、反应性、着火温度符合要求; 5)发热值高; 6)易于输送。
9/10/2019
煤的燃烧性
影响煤在风口前燃烧率的因素:
科学和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原型机和工艺方法的设计和开发。
基础研究: 为科学进步的初步探索性研究,无明确商业目的; 1、纯研究:出于好奇心;寻求与应用无关的事实或知识; 2、基础理论研究:寻求新知识,与特定应用无关;但感觉该知识
迟早会被企业应用;
应用研究: 为发现或探索新知识,有与工艺相关的商业目的; 1、探索可解决特定问题的新知识; 2、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3、设计试验: 选择合理的小型、中型试验,并选择合理的大型试验
场地; 4、大型现场试验:
相关参数与目标的明确,与现场的很好合作,结果的 总结; 5、试验结果推广:
推广目标的合理选择与分析,结果的总结及与原参数 比较。
新技术开发方式
1、独立研究开发: 立足基础知识;首次开发,代表高水平;难度及风
险较大,时间也较长; 2、技术引进:
高炉喷吹用烟煤部分技术条件
项目 煤炭类别 粒度 灰分1)
全硫分
哈氏可磨性指数 发热量 全水分
钾和钠总量3) 磷分
9/10/2019
符号 Ad
St,d HGI Qnet,ar Mt K+Na Pd
单位 mm %
%
MJ/kg % % %
技术要求
贫煤、贫瘦煤、气煤(GR.I 50) 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
借助已有的技术;进行适应性改进;常用方法,易于 成功; 3、引进与创新结合:
引进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新技术; 三种方式关系:
(1)对应于基础或关键技术;(2)可以加速企业进步 ,风险较小;(3019
主要目的:
高炉喷吹燃料
喷吹燃料种类:
生铁(吨) 本月产量 49,734,934 47,499,092 52,158,100 51,624,829 52,263,454 49,766,837 47,578,571 48,840,092 45,701,058 46,820,382 46,922,988 46,647,819
本月止累计 49,734,934 97,234,026 150,111,938 202,225,203 253,894,593 303,789,789 351,973,326 403,634,256 449,406,600 496,459,983 543,568,905 590,220,467
开发研究: 把研究发现的新知识应用于产品或工艺上; 1、将应用研究成果用于特点问题,初始实验模型或工艺; 2、中期试验厂进行试验或制定产品规格或相应工艺参数。
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研究一般程序
1、选题与构思: 非常规较偏,易发挥自身特长,有进一步发展前途;
2、研究与试验: 技术性与科研性较强,与研究经费相匹配;
喷吹燃料一般效果:
高炉喷煤意义及现状
• 以煤代焦 • 高炉操作调剂手段 • 为相关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 节省投资 • 环境友好
9/10/2019
高炉喷吹用无烟煤部分技术条件
项目
技术要求
粒度 ,mm
0~13; 0~25;
灰分(Ad),%
特级: ≤8.00; Ⅰ级:8.01~11.00 Ⅱ级:11.01~12.50; Ⅲ级:12.51~1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