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报告】特色小镇发展路径:IP资源的植入与打造

合集下载

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路线和实践

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路线和实践

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路线和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路线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路线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路线,可以总结为“挖掘特色、融合资源、培育产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思路。

首先,挖掘特色是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

每个农村特色小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优势,要通过深入挖掘、发掘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方向。

其次,融合资源是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特色小镇需要将传统农业资源与现代产业资源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互补,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再次,培育产业是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

通过引进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并发展壮大现有的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农村特色小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最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是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提升农村特色小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二、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农村特色小镇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式,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要注重产业发展。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是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需要注重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的发展。

再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质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大对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小镇的整体发展水平。

此外,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特色小镇建设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注重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提升。

农村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重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强居民自治能力,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特色小镇报告

特色小镇报告

特色小镇报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的日益壮大,特色小镇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探索和体验。

本篇报告将对特色小镇的意义和特点进行探讨,并着重介绍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布局,依托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独特资源,打造出具有特色和魅力的小型城镇。

特色小镇旨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吸引人们投资、居住和旅游。

它们通常具备多元化的功能,不仅拥有传统的商业和居住区域,还融合了文化创意产业、休闲旅游等元素。

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需要具备清晰的定位和特点。

首先,特色小镇需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例如美丽的自然风光或者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

其次,特色小镇需要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打造出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同时,特色小镇还应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和服务。

最后,特色小镇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发展,以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特色小镇众多,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例如位于江苏无锡的蠡园,以其精美的园林和传统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这里的建筑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气息,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泊和水上花园。

此外,蠡园还有许多知名的文化活动,如无锡戏曲节和梨花节,吸引了国内外观光客的关注。

另外一个例子是位于四川乐山的峨眉山城。

峨眉山城位于蜀山深处,拥有壮美的山水景色和丰富的佛教文化。

这里有许多古刹和庙宇,吸引了大批信教者前来朝拜。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宁静和平和的氛围,体验到精神上的满足。

除了以上的特色小镇,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独特特色的小镇,如位于云南大理的古城和位于河北秦皇岛的北戴河等。

这些特色小镇各具特色,各自呈现出精彩的风景和文化魅力,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特色小镇的兴起不仅促进了乡村振兴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离城市喧嚣、接触自然、感受文化的机会。

特色小镇发展探索全新模式

特色小镇发展探索全新模式

IP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概念,各大商业、旅游项目纷纷紧跟市场风向标,抢占IP资源,进行营销推广。

特别是国际化IP,更备受追捧。

“特色小镇”这一类新兴综合文旅项目也不例外,正在IP运营上进行探索。

但这些IP资源如何在国内“落地生根”并发挥最佳效果?这或许值得深入思考。

1+1>2强大的IP资源对于主题乐园来说司空见惯,如上海迪士尼、在建的北京环球影城等等,但在特色小镇中却不多见,如何将特色IP资源与特色小镇模式有机结合,对于引入IP的国内运营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近日开幕的浙江山水主题小镇规划馆,向人们展示了另一种特色小镇运营IP的新思路。

从规划馆展示内容来看,浙江山水主题小镇的开发建设秉承了国际化IP与山水文园集团优势互补的核心思路,融合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多元业态于一体,得到了1 1>2的效果。

山水文园集团在融合自身企业文化基础上,设置了游乐板块、滨海度假板块、商业板块、医疗养生板块、居住板块、生态休闲板块、文化艺术板块、酒店板块八大业态体系。

根据各自特色,将每一类强势IP分别纳入对应的板块。

例如在游乐板块,以知名乐园IP六旗为核心,打造集合多元超级IP的互动式主题乐园集群。

酒店板块,引入派拉蒙酒店及度假村、法国PVCP旗下海航璞蔚公司,创造主题化、情景化的旅游体验;医疗养生板块板块主打山水文园集团十年倾力打造的121抗衰老中心……IP的汇聚和协同,既丰富了整个山水主题小镇的产品及服务,同时将单一的主题乐园产业衍伸为围绕文旅休闲打造的产业平台,大大提高了产业附加值,真正符合了特色小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初衷。

强势破局国内特色小镇的热潮正愈演愈烈,然而一系列并不“特色”的小镇也鱼目混珠,大行其道。

7月10日,国家住建部发布《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特色小镇的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存在不注重特色的问题。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建设部原副部长刘志峰也在其公开讲话中表示,有些特色小镇项目脱离实际、盲目建设,有些生搬硬套,规划设计没有想明白就仓促上马,违背了国家特色小镇倡导的初衷。

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及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及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及发展路径作者:杨琳璠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9年第1期一、特色小镇的内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印发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阐释了特色小镇的内涵,指出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一)特色小镇的产业要野特而强冶特色小镇的核心和根本是特色产业的挖掘和发展,因而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一定要突出“特”,这里的特色产业既要突出本地特色且可持续发展,也要能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及经济的发展。

特色产业一定要保证独特的个性,避免同质竞争和错位发展,一定要是符合小镇发展计划和承载能力的产业。

(二)特色小镇的功能要野聚而合冶特色小镇功能的“聚而合”是指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小镇的产业、旅游、文化等功能充分融合发展,不仅要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健全完整的特色产业链,还要形成良好的环境,充分展示本地的文化特色,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三生融合。

(三)特色小镇的形态要野小而美冶特色小镇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不同,一般规定特色小镇的面积为3~5 平方公里,面积不宜过大。

但是小镇的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首先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其次要做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再以此为基础对小镇的生态、文化、旅游各方面的发展做出整体的规划设计。

特色小镇的最终目的是要建成美丽宜居、富有特色的小城镇。

(四)特色小镇的机制要野新而活冶特色小镇是创新发展的平台,因而特色小镇建设要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积极吸收各方优秀的具有特色的点子。

凡是利于特色小镇发展且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好的想法,都可以纳入小镇的探索试点中。

政府在其中要做好引导服务工作,但是要放手企业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企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特色小镇报告

特色小镇报告

特色小镇报告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了中国城乡发展的新引擎。

在全国特色小镇试点示范工作的推动下,各地区纷纷响应,积极探索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那么,什么是特色小镇呢?特色小镇是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核心,以城乡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产业升级和创业创新为手段,综合利用资源,优化布局,打造精美环境,提供便利服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群体。

简单来说,特色小镇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特色产业、旅游等方面,通过创新发展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

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小镇都各具特色。

比如,江浙沪地区的特色小镇从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民俗风情等多个层面来打造小镇特色。

像周庄、甪直、朱家角等古镇依据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风景资源来发展文化旅游,邻水、太湖等小镇则以水乡环境和水上文化作为建设特色,以提供不同的旅游体验;而浙江乌镇、杭州良渚等小镇则把文化创意作为建设重点,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主线,结合特有资源打造成具有时尚、文艺气息的文化小镇。

总的来说,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本地区的特色和资源,因地制宜地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等行业发展,达到优质生态环境、创业就业机会、便捷社会服务的目标。

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城乡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特色小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规划基础薄弱,很多特色小镇都存在“画皮不成壳”的现象,即规划被虚化,在实施过程中,特色难以体现。

其次,有些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重在表面,缺乏实质性改善。

再者,一些小镇未能充分利用本地区特色资源进行规划,导致建设难以水到渠成。

面对以上问题,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也需要注重规划和执行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小镇规划应深入挖掘本地区资源特点,合理规划小镇产业、旅游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确保全方位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特色小镇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知晓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此旅游、参观和投资。

调查报告:特色城镇的发展路径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特色城镇的发展路径调研报告

特色城镇的发展路径调研报告201X年XX省率先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自此特色城镇在全国范围迅速兴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快发展特色镇的要求;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电视电话会议对特色城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201X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X〕147号)提出了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约1 000个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的目标。

之后,各省针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可见,特色城镇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培育新生中小城市体系的重点问题之一。

笔者基于201X年10~11月对东北地区某省80余个城镇的实地调研,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认为特色城镇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城镇发展重在治理。

一、特色城镇发展研究简述特色城镇是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生事物,是未来城镇化的重点,与传统的小城镇建设存在本质的区别。

特色城镇建设理念要“新”、核心要“特”、根本要“改”。

贾晓华(201X)认为特色城镇产业体系的构建要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并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彰显小城镇特色;[1]叶阿忠、邢晓卫等(2015)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成为新兴城镇,尤其是劳动力基本素质不高的中小城镇的最佳选择;[2]徐剑锋(201X)认为特色城镇建设的目的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而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特色城镇需要通过建设宜居的环境,吸引各类人才,从而带动创新与创业;[3]此外,李鹭(201X)指出,城镇的特色文化是一个城镇区别于其他地方,赋予居民以文化烙印和地域特征的根源,应从营造城镇特色文化风貌、培育和吸引创新创意阶层和重视发挥文化社群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提升特色城镇的文化力。

[4]综上研究表明发展特色城镇重点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创建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特色小镇发展中“特色”的打造途径

特色小镇发展中“特色”的打造途径

特色小镇发展中“特色”的打造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了中国发展特色产业和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众多的特色小镇中,如何打造出个性化、具有“特色”的小镇,是摆在所有从事特色小镇开发的相关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那么,特色小镇发展中“特色”的打造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资源优势要想打造出有“特色”的小镇,首先需要重视资源优势的发掘和利用。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自然、历史等资源,只要合理利用,都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特色小镇。

例如,在江南地区,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文化、水乡风情等资源,打造出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小镇;在西北地区,可以借助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打造出富有西北特色和民族气息的小镇。

因此,要想打造出引人注目的特色小镇,需要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并将其与小镇的形象、建设规划真正融合起来。

二、产业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点。

要想打造出有特色的小镇,完整的产业链是非常重要的。

产业特色的打造需要根据区域性、文化性等进行选择,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在草原地区,可以以畜牧业、旅游业等为主导产业,打造出特色小镇;在沿海地区,可以以渔业、海洋旅游等为主导产业,丰富小镇的特色度。

除了产业的选择,特色小镇还应该在发展产业特色的过程中注重创新和发展,并鼓励企业家和创业者积极参与,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建筑特色建筑是特色小镇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成为小镇的“名片”。

建筑特色的打造需要根据地方文化、历史底蕴等进行选择。

例如,在苏州古城中,可以利用吴门建筑风格,打造出特色小镇的建筑特色;在山西晋中,可以利用汉赵文化,打造出具有文化底蕴的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不仅需要注重设计创新,更需要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打造出既能满足现代居住需求,又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

四、文化特色文化是每个特色小镇最具有特色的方面之一,它是特色小镇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的体现。

建特色小镇可行报告

建特色小镇可行报告

建特色小镇可行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和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建设一个具有独特特色的小镇,并提出可行的建设方案。

二、定位与特色1. 定位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明确定位,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来确定发展方向。

在选择定位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小镇的发展前景。

2. 特色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特色。

这种特色可以是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传统手工艺等,也可以是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农业等。

特色小镇要通过挖掘和展示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规划1. 产业结构特色小镇的产业结构应该多元化,避免单一产业风险。

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小镇的整体竞争力。

2. 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方式。

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农业+体验等方式,实现产业间的互补和融合,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增值空间。

四、基础设施建设1. 交通交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提升交通便利性。

可以修建高速公路、改善交通枢纽等,提升小镇的可达性。

2. 文化设施特色小镇的文化设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可以建设文化广场、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宣传推广1. 线上宣传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是特色小镇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小镇的风采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2. 活动策划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活动的策划要符合小镇的特色和定位,做到别具一格,引人注目。

六、风险防范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自然灾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特色小镇”受到了极大关注。

无论是中央、地方政策的密集出台,还是各地开发商的众多尝试,都把这个全新的概念推到了聚光灯下。

特色小镇开发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哪些IP可以应用到开发过程中 ?有哪些方式可以将IP有效利用?在选择IP时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本报告将重点从植入和打造方面展示IP资源在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中的应用案例,并给出操作层面的建议。

以京津冀区域为例,特色小镇尚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竞争企业在特色小镇领域处于摸索阶段,当前仅华夏幸福、碧桂园和蓝城等少数几家企业系统性的进入此领域。

对于系统性的进入战略,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特色小镇主要的发展路径有: 依托IP/大项目带动 依托产业园升级发展 依托重点镇发展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发展四种发展路径对于空间和产业的依赖程度不尽相同,其中,由IP/大项目带动的发展路径对于产业的依赖程度最高。

和“特色小镇”一样火的还有“IP”一词。

狭义的IP 指的是“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然而这个火热的概念早已超出了它原有的含义。

高力国际认为,在特色小镇领域,IP 指的是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类文化载体:具有知名度,市场对这类资源有较强的认同具有势能,因此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以保障资金回笼速度 具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基础是IP 的粉丝群体,它们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子是相关衍生产品开发所依赖的文化内核怀柔延庆昌平房山大兴通州顺义平谷密云门头沟重点镇数量国家级特色小镇宝坻蓟州北辰东丽西青静海津南滨海新区武清宁河特色小镇总数培育类特色小镇数量创建类特色小镇数量省级特色小镇总数培育类特色小镇数量创建类特色小镇数量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邯郸石家庄张家口★北京特色小镇地理分布天津特色小镇地理分布河北特色小镇地理分布图1 京津冀区域特色小镇分布图2 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及其特征(实线代表现状基础,虚线代表未来发展)主要发展路径其他路径空间依赖减弱,产业依赖增强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图IP资源 | 植入本章将介绍动物文化、乐高及融创品牌、俱乐部IP植入特色小镇的典型案例。

动物文化IP是特色小镇应用的的热门IP之一,主要以IP 的植入为主,如台湾侯硐猫咪小镇和阿里巴巴天猫小镇都是植入猫文化IP,而天猫小镇同时还植入了“天猫”的品牌IP。

猫文化源于日本,人们喜欢借助猫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猫文化并不局限于日本,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们都对猫狂热。

美国网站Better Than Kitten将设计师作品和萌猫照放在一起PK,让用户选择“更好”的图片,萌猫图片的胜率远远高于设计师作品,“幸存”的设计师作品仅有 4 张。

台湾侯硐猫咪小镇原本是一个已经停采的煤炭小镇,流浪猫大量聚集,当地人就借着这个资源优势将其发展成猫咪小镇。

小镇内处处充满猫的元素,包括侯硐猫乐园,猫雕塑,猫咪咖啡馆,猫咪主题的公交车,猫咪涂鸦,同时侯硐猫咪小镇将猫咪拟人化,吸引了众多粉丝。

台湾侯硐猫咪小镇的发展依赖于当地原有的猫资源。

但侯硐猫咪小镇发展的产业比较单一,以旅游为主,对周边产品的挖掘不够深入。

意识到这一点后,侯硐猫咪小镇也在试图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将小镇内的猫咪拟人化吸引粉丝,制作猫咪凤梨酥,举办“风猫趣”等活动以吸引游客。

天猫小镇则是阿里巴巴在北京延庆四季花海景区打造的猫文化特色小镇。

第一期主要包括猫旅社、猫公馆和小镇猫舍三个部分,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17年11月开业。

天猫小镇的打造模式就是植入猫文化,同时借助天猫的品牌优势获得一定关注度,吸引特定的爱猫群体。

IP植入的变现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天猫小镇借助天猫本身的品牌知名度和中国广大的爱猫群体,在目前未开业的情况下已经在网络上引起了大量关注和讨论,已经有1058位猫友参与了天猫小镇的众筹。

品牌型IP植入特色小镇在国内外都有值得借鉴的案例。

丹麦比隆小镇是乐高玩具的发源地,也是目前乐高总部的所在地。

乐高公司是比隆小镇的心脏,也是小镇最大的制造商和雇主,其独有的乐高IP成就了小镇的两大支柱产业——制造业和旅游业。

在制造业方面,比隆小镇的生产线负责乐高玩具的制模工序,是乐高在全球的五条生产线之一。

在旅游业方面,比隆乐高乐园是当地标志性的旅游目的地,日接待量最高时超过两万人。

在比隆小镇,一切都很“乐高”,连酒店也仿佛是乐高积木搭成的,让游客每时每刻都感受着乐高产品展现的魅力,回味着乐高文化在小镇的积淀。

乐高小镇如果可以进入中国的话,乐高品牌IP将会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国内方面,融创和乐视在特色小镇领域的合作是很好的案例。

在地产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的融创,引入了乐视强有力的品牌IP和汽车、体育、互联网等产业资源,使得特色小镇不仅具有基础支持,也拥有了产业核心及品牌影响力。

双方近期的尝试之一是浙江莫干山的互联网汽车生态小镇。

俱乐部IP也是品牌类IP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珠三角地区,广东清远恒大欧洲足球小镇将恒大足球俱乐部IP引入到小镇开发中,以恒大足球学校等丰富的足球资源作为小镇依托,将足球产业拓展至旅游、会展等领域。

IP资源 | 打造IP除了可以植入外部已有的资源外,企业还可以依托自身内部资源,打造小镇独有的IP资源。

在文旅小镇的IP打造上,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打造了乌镇、 古北水镇等多个知名景区,形成了可复制的文旅产品IP应用模式。

乌镇在早期作为《似水年华》等电视剧的拍摄地逐渐知名,在该阶段乌镇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旅游度假小镇。

自2013年开始乌镇借助欧洲戏剧节的概念打造了乌镇戏剧节,通过开展独有的戏剧活动,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节庆IP,带来了戏剧爱好者、戏剧学院师生等垂直领域受众。

此后,打造了木心美术馆、乌镇艺术展等会展IP,知名度逐步提升,为乌镇带来更多的二次消费。

图4 乌镇IP资源图3 融创乐视的合作模式同为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古北水镇,通过复制乌镇举办特有文化活动的方式打造IP。

古北水镇举办独有的司马台长城跑音乐节和古北水镇音乐节,力图打造节庆IP,使小镇在旅游客源的基础上吸引更多音乐领域垂直受众,以此扩大知名度。

之前提到的侯硐猫咪小镇单纯依托猫文化,而天猫小镇则创新性的结合了“天猫”的品牌,使特色小镇对于虚拟资源的利用逐渐加强。

动物文化IP 不仅可以植入,也可以打造。

在动物文化IP 领域,纯抽象、纯打造的最佳案例当属蠢萌的熊本熊。

这只又圆又软的呆熊成为了火遍世界的知名品牌IP,成为了熊本县的绝佳区域名片,其衍生产品发展迅速。

与恒大足球小镇同为体育小镇,浙江海宁马拉松小镇则力求打造属于自己的赛事型IP。

该小镇区位上临近杭州,可借力杭州马拉松已有的赛事文化氛围;资源上临近钱塘观潮景区,可类比杭州西湖,提供长跑所需的场地资源和自然风光。

海宁马拉松小镇以马拉松运动为核心,结合景区自然资源,创立了小镇标志性的追潮马拉松赛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赛事型IP。

图5 乌镇和古北水镇的发展时间线图6 IP 资源的打造和植入IP 运用 | 启示在操作层面上,对于IP 资源如何有效运用,有如下两点启示。

首先,特色小镇既可以培育和打造自己独有的IP 资源(如乌镇打造的各种特色节庆会展,海宁马拉松小镇打造的特色赛事),也可以借助外部资源,植入现有的知名IP(如天猫小镇引入“天猫”品牌,融创引入乐视品牌等)。

其次,可以在不同领域拓展IP 的应用,提升其受众群体的广度。

例如乐高品牌IP,在电影(如 《乐高蝙蝠侠》 《乐高星球大战》 等)、电子游戏(如《乐高复仇者联盟》 《乐高哈利波特》)、乐高玩具及相关周边产品(如手机壳、日记本等)等衍生产品中都有广泛应用。

天猫小镇的宣传页面也已给出激光远程逗猫器、全自动智能猫厕所、宠物智能食盆、宠物智能饮水机、太空猫包、按摩洗澡梳毛手套等养猫产品的购买链接,小镇的火爆也将带动相关宠物用品在电商渠道的销量。

图7 IP资源应用衍生品类型IP资源应用衍生品类型● 已有尝试○ 未来可拓展体育类文旅类产业类观 光度 假IP 打造乌镇古北水镇2000年东栅改造2007年西栅改造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2014年第二届乌镇戏剧节2015年木心艺术馆开展第三届乌镇戏剧节2016年乌镇春季戏剧展第四届乌镇戏剧节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2017年乌镇国际未来视觉艺术展……2014年开始营业2014年温泉、夜游项目2016年首届司马台长城跑音乐节卡丹萨古北水镇钢琴竖琴夏令营2017年第二届司马台长城跑音乐节古北水镇音乐节……图8 特色小镇 IP 定位的考量因素在特色小镇的IP 发展路径上,高力国际建议开发企业从内部、外部以及相互融合这三个定位来推动。

首先,做好内部定位。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渠道及整合协调能力等,明确可以良好把控的IP 类型和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并通过优势渠道主动去寻找或者打造合适的有生命力的IP。

其次,明确外部定位。

对特色小镇而言,IP 无异于产业内核,并且通过内核延展到应用和服务形成全产业链,因此特色小镇开发商需要明确哪些IP 比较适合特色小镇去发展。

通过对国内特色小镇的调研,高力国际认为,可以承载特色小镇发展的IP 主要包括以下特征:可以贯穿从知识概念到产品、产业,以及融合产业的特 色小镇并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可以形成“知识经济” 易于形成成熟的产品支撑,如风靡全球的乐高玩具,可 以形成“爆品经济”生命力强,存续时间较久,受众相对稳定,可以形成“长 效经济” 用户粘性强,具备一定的粉丝基础,可以带来“流量经济” 延伸和衍生能力强,易于形成周边产品和产业链延伸, 形成“产业经济”具备消费迁移能力,可以实现消费从IP 产品向特色小镇 的转移,形成“分享经济”具备较强的参与性,无论特色小镇的入驻企业还是终端 消费者和小镇居民,都可以参与其中,形成“共享经济”最后,多元融合定位。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资源和外部IP 资源的匹配程度,同时也需要明确作为载体的特色小镇与其承载IP 的协同效应,综合定位选择合适的IP 资源。

本文回顾总结了依托IP 的植入和打造来发展特色小镇的战略路径。

实际上,IP 资源的运用只是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依托IP 资源来导入相关产业,使产业发展的更好,乐高小镇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产业主导的模式符合特色小镇的内涵,也符合当前特色小镇“去房地产化”的政策背景。

接下来的一篇系列报告将会介绍特色小镇的产业路径,将重点关注特色小镇产业的生成和定位,敬请期待。

·资源·渠道·整合协调能力·内部资源和外部 IP 的匹配程度·IP 和特色小镇的 协同效应·概念延伸形成“知识经济”·产品成熟形成“爆品经济”·生命力强形成“长效经济”·用户粘性带来“流量经济”·衍生力强形成“产业经济”·消费迁移带来“分享经济”·多元参与打造“共享经济”主要作者崔佳齐,高级分析师,企业战略咨询部崔佳齐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分别获得城市规划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