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名师教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名师教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名师教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是继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学生在学习菱形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直观的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其次,经历了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和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和推理训练,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

再次,本章第4节将学习“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是菱形的特殊情形,本节课学习将为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分析

教科书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的学习任务:①掌握菱形的定义;②探索并掌握菱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探索并证明菱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等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性质计算线段的长度,会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动手操作,推论论证等活动过程探究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类比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理解菱形的概念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 经历利用折纸等活动探索菱形的轴对称性和菱形的其他性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证明性质和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菱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

难点:菱形性质的综合运用

四、教法建议(探究法)

教师可采用“探索——发现——猜想——论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探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特殊的四边形了,小红想,如果平行四边形再特殊一些,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什么样子呢?请按照小红的要求,画出一个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观察生活,举出生活中类似的图形的例子?

任务2:学习课本第2页想一想上面内容,初步了解菱形的定义.

任务3:既然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肯定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了,你能就你目前的认识,写出菱形的性质么?

任务4:既然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菱形肯定还有它特殊的性质,请用菱形纸片探究猜测以下问题:

(1)菱形的对称性;

(2)菱形的边之间的关系;

(3)菱形的对角线的关系;

(4)菱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求法.

2、预习自测

一、填空题

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成菱形,需要添加条件为_____________.

B

答案:AB=BC或BC=CD或CD=DA或AB=AD.

解析:∵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当AB=BC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点拨:根据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到答案.

2、如图,菱形ABCD中,已知∠ABD=20°,则∠C的度数为__________.

答案:140°.

解析:∵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所在直线是对称轴,

∴对角线平分对角,

∴∠ABC=2∠ABD=40°.又因为菱形邻角互补,可得∠C=180°- ∠ABC=140°.

点拨:根据菱形的轴对称性得到菱形对角线平分对角,从而得出∠ABC的度数,进而得到相邻的角的度数.

二、解答题

3、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 相交于点O.已知AB=5cm,AO=4cm,求BD的长和菱形的面积.

答案:6cm,24cm2.

解析:∵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AOB=90°,

∴在Rt△

AOB

中,3

OB cm

===,

∴BD=2OB=6cm.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BD 所在直线是一条对称轴, ∴△ABD ≌△CBD ,

∴S 菱形ABCD =2S △ABD =

1264242

???=?=BD OA cm 2. 点拨: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和勾股定理,可求得OB 的长,从而得BD 的长;根据菱形的轴对称性将菱形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菱形得面积.

(或点击“课前预习-名师预习”,选择“《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预习自测”)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引入 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和由它们组成的精美图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片,看一看图案是有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学生:观察衣服、衣帽架和窗户等实物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观察图片后,你能从中发现你熟悉的图形吗?你认为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学生1:图片中有八年级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彩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与ABCD 相

比较,有什么不同点吗?

教师:这种图形就叫做菱形.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对比分析能力.上课时让学生观察图形,从直观上初步感受菱形的形状和性质,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道理.

注意事项及效果:

学生在通过观察对比体会菱形的形状和性质的过程中,会给出一些与定义无关的结论,教师需要对正确的结论加以肯定,并从菱形的定义方面加以引导.

2、探究发现

探究1:菱形的概念

师:上面几幅图片的基本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吗?这些基本图形还有什么共同特征?(一眼可以看出来的)

生: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而且四条边都相等.

师:上面说过这类图形叫做菱形,那同学们能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给出菱形的定义吗?

师生总结: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让学生再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菱形的例子.

(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搜索“动画演示:菱形及其性质”,看菱形的概念及实例部分)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学生通过对菱形定义的概括,不但掌握了菱形的特征,也为下一步学习菱形的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事项与效果:

学生在通过总结概括得到菱形定义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如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做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等等,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要从类比学习的角度给出菱形的定义,强调菱形不仅是平行四边形,而且有其自身特点“一组邻边相等”,这样强化了菱形的定义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又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

探究2:菱形的性质

想一想:

(1)教师: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性质吗?

学生: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2)教师:同学们,你认为菱形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请你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菱形的性质,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让尽可能多的组员发言,并汇总结果.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启发同学们类比平行四边形,从图形的边、角和对角线三个方面探讨菱形的性质.对学生的结论,教师要及时评价,积极引导,激励学生.

(3)师生总结:

①与平行四边形相同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②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性质:一组邻边相等(或四条边都相等).

做一做:

教师:请同学们用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3)菱形的对角线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分小组折纸探索,并讨论、交流,组长组织汇总结果.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折纸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学生研讨完毕,教师要展示汇总学生的折纸方法以及相应的结论,以便于后面的教学.

师生总结:

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是菱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②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注:学生还可能会发现下面一些性质,应鼓励学生多说.

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平分;

(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搜索“动画演示:菱形及其性质”,看菱形的性质部分)

证一证:

教师:通过折纸活动,同学们已经对菱形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上面得到的结论正确吗?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

教师活动:展示题目

A C

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求证:(1)AB=BC=CD=AD;(2)AC⊥BD.

师生共析:①菱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邻边相等,这样就可以证明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了.

②因为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是对角线AC与BD的中点;又因为在菱形中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利用“三线合一”来证明结论了.

学生活动:独立写出证明过程,进行组内交流对比,优化证明方法,掌握相关定理.

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 = CD, AD= BC (菱形的对边相等).

又∵AB=AD,

∴AB=BC=CD=AD.

(2)∵AB=AD,

∴△ABD是等腰三角形.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O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

∵OB=OD

∴AO⊥BD,

即AC⊥BD.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进行恰当的点评和鼓励,优化学生的证明

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证明能力,最后强调“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让学生形成牢固记忆,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折纸可以猜想到菱形的相关性质,教师在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口述论证过程,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加以引导,尽量减少学生推理论证过程中的困难.

学生经过了折纸这一操作活动后,再经过逻辑证明,把

操作层面的感知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充分理解了菱形的本质特征.本环节让学生进行猜想探究和证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操作活动得到的结论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是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注意事项与效果:

在折纸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探讨折纸的方法,明确折叠过程中的对应点及相应的对称轴,对称轴是菱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而不是菱形的对角线,以便于学生正确迅速找出菱形中的对称关系.掌握数学知识,离不开“实践→认识→再实践→认识”这个重要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说理论证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菱形的本质并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使用几何语言的规范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证明步骤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3、知识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严格论证,我们已经认识了菱形的特殊性质,下面我们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题目

(1)例题 如图1-2,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BAD=60°,BD=6,求菱形的边长AB 和对角线AC 的长.

师生共析:

①因为菱形的邻边相等,一个内角是60°,这样就可以得到等边△ABD ,BD=6,菱形的边长也是6.

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以得到直角△AOB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到OB=3,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OA 的长度;再一次根据菱形的对角线

A

互相平分,即AC=2OA,求出AC.

解:∵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AD(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AC ⊥BD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OB=OD= BD = ×6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 中, ∵∠BAD=60° ∴△ABD 是等边三角形 ∴AB=BD=6

在Rt △AOB 中,由勾股定理,得OA 2+OB 2=AB

.

OA ∴===

=2AC OA ∴.

(2)练习 如图1-3,在菱形ABCD 中,∠BAD=120°,已知△ABC 的周长是15,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

A.25

B.20

C.15

D.10 答案:B

解析:∵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BC=CD=DA.又∵AC 是对角线,∠BAD=120°,∴∠BAC=∠D AC=60°. ∴A B=BC=CA=5.∴菱形的周长是5×4=20.故选B.

思路点拨:由菱形对角线平分对角和菱形一组邻边相等,得等边三角形,进一步得边长,从而得菱形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题的巩固,让学生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求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同时进一步规范解题步骤, 注意事项与效果: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学生能否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2)学生的几何语言是否准确、规范、严谨;(3)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和交流时间,

2

12

1

B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题目,理解所学的知识.

4、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相等

答案:C

解析:∵菱形具有的性质:对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相等,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相互垂直是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故选C

点拨:菱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

2、描述有一角度数为60°的菱形特殊性_____________

答案:较短的对角线长与菱形的边长相等

解析:

如图,有AB=BC,

∵∠ABC=60°,则△ABC为等边三角形

∴AC=AB.

点拨:根据菱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解答该题.

3、一般的菱形共有________条对称轴.

答案:2

解析: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直线,菱形有两条对角线,故有两条对称轴,

点拨:根据菱形的轴对称性和对称轴的概念、性质解题。

三、判断题

4、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

解析:如图,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但它不是菱形.

点拨:根据定义解题

5、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答案:√

解析:菱形的其中两条性质是: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也即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点拨:利用菱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四、解答题

6、如图,在菱形ABCD中,BD=6,AC=8,求菱形的周长.

D

A

C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cm,BD=6cm,

D

A

C

∴AC ⊥BD ,OA= 12AC=4cm ,OB= 1

2

BD=3cm ,

∴=5cm ,

∴菱形ABCD 的周长为:5×4=20cm.

点拨:由菱形ABCD 中,AC=8cm ,BD=6cm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 ⊥BD ,OA=

12AC=4cm ,OB= 1

2

BD=3cm ,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继而求得菱形ABCD 的周长.

(或点击“随堂训练”,选择“《菱形想性质与判定(1)》随堂检测”) 6、课堂小结

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困惑、收获和体会. 1.知识点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

(2)菱形的性质: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能应用菱形的性质可以进行计算和推理. 2.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1 知识技能 1、2、3 数学理解 4 7、分层作业

基础型:

一、选择题

1、菱形的周长为8cm ,高为2cm ,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 ) A .2:1 B .3:1

C .4:1

D .5:1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菱形,菱形的周长为8, ∴AB=BC=CD=DA=2,∠DAB+∠B=180°, ∵AE=2,AE ⊥BC , ∴由勾股定理得:BE=()

2

222

2-=,

∴AE=BE , ∴∠B=45°

∵四边形ABCD 是菱形,∠DAB+∠B=180°, ∴∠DAB=135°,

∴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135°:45°=3:1.

故选B .

点拨: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边长AB=2,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 ,求出AE=BE ,求出∠B=45°,∠DAB=135°,即可求出答案.

二、填空题

2、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是2cm ,E 是AB 的中点,且DE ⊥AB ,则对角线AC 的长为_______cm.

答案:23

解析:

连接DB,

∵E是AB中点,且DE⊥AB,

∴AD=BD.

∵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AD=BD=AB=2cm. ∴△ABD是等边三角形,∴∠A=60°.

∵DE⊥AB,

∴AE=1

2

×2=1cm,DE=2213

-=cm

∴菱形ABCD的面积=DE?AB=23cm2.

∴1

2

AC?BD=23.

∴AC=23cm,

故答案为:23.

点拨:连接DB,因为E是AB中点,DE⊥AB,所以可得AD=DB,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DE的长,进而可得菱形ABCD的面积,再根据菱形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出AC的长.

3、如图,在边长为6cm的菱形中∠DAB=60°,E为AC上一动点,当E运动到某个位置时,BE+DE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_______

答案:6cm

解析:

连接BD交AC于点E',此时BE+DE有最小值,

∵∠A=60°,A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BD=AD=6cm,即BE+DE的最小值为6cm.

故答案为6cm.

点拨: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而可得BD的连线与AC的交点即是点E的位置,从而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出最小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点E 的位置.

能力型:

一、选择题

1、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 B.四条边相等 C.轴对称图形 D.对角线互相平分答案:A

解析:∵菱形的性质有:对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对角线相等不是菱形特有的性质,故选A.

点拨: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解答此题.

2、菱形ABCD的周长20cm,∠A:∠B=2:1,则顶点A到对角线BD的距离是()

A.5cm

B.4cm

C.3cm

D.2.5cm

答案:D

解析:

A

O

B

∵菱形ABCD 的周长20cm , ∴菱形的边长是5cm. ∵∠A:∠B=2:1, ∴∠B=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AC=5cm, ∴A0=2.5cm.

∵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顶点A 到对角线BD 的距离即AO=2.5cm.故选D 点拨:根据菱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可解答此题. 二、解答题

3、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MN 过点O 且与边AD 、BC 分别交于点M 和点N .

(1)请你判断OM 和O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过点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当AB=6,AC=8时,求△BDE 的周长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1)∵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D ∥BC ,AO=OC , ∴

OM AO

ON OC

=

=1, ∴OM=ON .

(2)∵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BD ,AD=BC=AB=6,

∴()2

222AB AO 68225-=-÷=, ∴BD =2BO =2×55

∵DE∥AC,AD∥CE,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DE=AC=8,AD=CE=6

∴△BDE的周长是:BD+DE+BE

=BD+AC+(BC+CE)

=45+8+(6+6)

=20+45.

即△BDE的周长是20+45.

点拨:(1)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判断出AD∥BC,AO=OC,即可推得OM=ON.(2)首先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判断出AC⊥BD,AD=BC=AB=6,进而求出BO、BD的长;然后根据DE∥AC,AD∥CE,判断出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E=AC=8,AD=CE=6,即可求出△BDE的周长是多少.

探究型:

一、解答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B=CD,则称该四边形为“筝形”.连接对角线AC、BD,交于点O.

(1)写出关于筝形对角线的一个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OA=OC,②AC⊥BD,③∠ABD=∠CBD,④AB∥CD.从中选择一个条件_______(填序号),使该筝形为菱形,并证明之.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1)BD⊥AC,且AC平分BD.

理由如下:在△ABC与△ADC中,

AB=AD

AC=AC

BC=DC ,

∴△ABC≌△ADC(SSS),

∴∠BAC=∠DAC.

又∵AB=AD,

∴AC⊥BD,OB=OD;

故答案是:BD⊥AC,且AC平分BD;

(2)选择①,理由如下:

∵BD⊥AC,OA=OC,

∴BC=AB.

又∵AB=AD,BC=CD,

∴AB=BC=CD=DA,

∴四边形ABCD为菱形.

故①是答案.

点拨:(1)证明△ABC≌△ADC,即可证得BD⊥AC,且AC平分BD;(2)答案不唯一,选择①,根据“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进行证明.

2、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E连接BE.

(1)证明:∠APD=∠CBE;

(2)若∠DAB=60°,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的面积等于菱形

ABCD面积的1

4

,为什么?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BC=CD ,AC 平分∠BCD. ∵CE=CE. ∴△CBE ≌△DCE. ∴∠EBC=∠CDE. 又∵AB ∥DC , ∴∠APD=∠CDE. ∴∠CBE=∠APD.

(2)解:当P 点运动到AB 边的中点时,S △ADP = 1

4

S 菱形ABCD . 理由:连接DB

∵∠DAB=60°,AD=AB , ∴△ABD 是等边三角形. ∵P 是AB 边的中点, ∴DP ⊥AB. ∴S △ADP =

1

2

AP?DP ,S 菱形ABCD =AB?DP. ∵AP=1

2

AB ,

∴S △ADP =1122?AB?DP=1

4

S 菱形ABCD

即△ADP 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 面积的1

4

. 点拨:

(1)可先证△BCE ≌△DCE 得到∠CBE=∠CDE ,再根据AB ∥DC,得∠APD=∠CDE.即可利用等量代换得到结论.

(2)证明当P 点运动到AB 边的中点时,S △ADP =

12AP?DP =1122?AB?DP=1

4

S 菱形ABCD

即可.

(或点击“课后作业”,选择“《菱形想性质与判定(1)》基础型”、“《菱形想性质与判定(1)》能力型”、“《菱形想性质与判定(1)》探究型”)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出示表格: 因数 2 2 2 2 因数 3 30 300 3000

积 6 60 600 6000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 2角×4=8角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小结:说一说9.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 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口答:2.5×15 1.14×5 0.013×20 把它转化成()×(),在从积的()边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再用竖式计算。 三、活学活用、拓展延伸 1、针对性练习: 因数 12 12 0.012 0.12 因数 36 0.36 36 3600 积 432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课题:答谢中书书 【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知人论世,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景象万千,但欣赏者境界、生活阅历、具体的心境的不同,都会触发不同的感受,流露于文字,形成一篇篇脍炙人口名篇,今天我

们走进《答谢中书书》,让我们去领略作者所描绘之美景,去品味游者的心境。(二)、作者简介,朗读课文 1.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理清文路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4.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答谢中书书》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三、教具:PPT课件、课堂练习纸 四、教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季。 师: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最适合放风筝啦,咱们也去风筝店里逛一逛吧,哇!风筝店里的生意好火爆呀!看!小明和他的同学也来了,他似乎遇到了一点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小明想知道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出示多媒体课件) 列式:3.5×3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引出课题 (二)探索新知

师:那我们要怎么计算这个算式呢?学生独立计算。 回答预测: 方法1:3.5+3.5+3.5=10.5元。 方法2: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10.5元。 (三)理解算理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可真棒!在上述三种算法中,有的同学根据乘法的意义把3.5×3看成是3个3.5连加最后得出10.5的结果;有的同学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还有的同学是利用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把3.5元看成是35角算出结果;刚才有同学说了,3.5元等于35角,我们先把3.5元看作35角来试着算一算。 3.5元扩大到它的10倍→ 35角 × 3 × 3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 0.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角 105角就等于10.5元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优秀公开课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板书课题作者)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齐读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品味四字句的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小数乘整数》 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课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小数乘整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性质、积的变化规律、以及整数乘法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小数乘法的意义起了一个铺路搭桥的作用。教材主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买3个风筝、每个风筝3.5元,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需要。教材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方法,然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出示了例2,进一步优化算法,最终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已逐步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已初步具备。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本课主要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试着去算一算小数乘整数怎么算,最后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法则,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以及估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亲历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法,优化小数乘整数的算法,体验用竖式的清晰明了,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估算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在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严谨,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运用估算的策略。 教学方法: 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注重实效,主要采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直观演示法、观察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1、文章字词的梳理。 2、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3、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4、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 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这两篇文章极其短小精悍,而所蕴涵思想深度却比较深刻。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作者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准备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 教学课时:1~2课时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能够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分析:这个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分析: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五、文章主旨和结构 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并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全文能够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二)完成班本教材相关练习: 略 板书设计: 第1句:总起全文:“共谈”概说人人皆爱 “美”点明文章中心。 第2~5句:具体叙述山川之美。 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澈见底 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第6~7句:先以概括总结全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又因作诗讽刺新法,得罪朝廷,被捕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宋哲宗朝,旧党当权,他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赦还的第二年,死于常州。 他是一个全能的作家,诗词、文章的造诣都很高。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宛转,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并称。诗的风格,雄浑自如;词的创作,题材广泛,境界阔大,一扫唐末五代以来词的绮艳柔靡风尚,成为豪放派的先驱。另外,他还工书善画,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又善绘画,喜画竹和枯木怪石‘著作汇为《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现存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还有很多优美的散文。 二、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分析:这是第一层,叙写中庭步月。 首先交代了步月的时间和原因。“解衣欲睡”是说寒夜寂寥,百无聊赖,或许在睡梦中能够忘却人世的一切忧愁和烦恼;“月色人户”一句,作者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而诗人也是如见久违的朋友,欣然相迎。这里我们能够想见作者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但“欣然起行”四字已见诗人的兴奋和喜悦,与“解衣欲睡”相对照,显得一伏一起,一沉闷一活跃,完全是两种心情,两种节奏。 但一人独步,未免寂寞,应该有人共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念无与为乐者”的“念”字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的心情由欣喜而转入沉思,发出了低沉的喟叹,文章也所以显得跌宕多姿。这句话也能够分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写出作者在贬居时的抑郁寡欢,即使是多年来的老友,也不敢与他来往,暗写出内心的悲凉,这悲凉之情是笼罩着贬谪生活的浓重阴影。二是作者在寂寞中寻求伴侣,见明月而思同心,也所以自然过渡到下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个句好像不假思索,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怀民亦未寝”的“亦”字写出这个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未寝”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只这个句,就足以表达出两人的同心之情了。“相与步于中庭”与“无与为乐者”对照起来读,前后显得有照应,有变化,文情的跌宕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舒展,宛如在清冷的琴弦上拨出了几个欢快的音符。“步于中庭”即漫步在庭院中;这种月光下的漫步,是多么富于诗意!它不同于宁静的凭栏眺月,也不同于狂放的饮酒赏月;而是静中有动,把恬静的心境和诗意的感受化为从容的步履。他们尽能够不发一言,但那和谐的步月节奏,已足以表达出相互默契的心声了。 分析:这是第二层,写月下庭中景物。 这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动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恍惚迷惘之时,作者却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读者这才恍然大悟。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现。而整个意境中有动有静:“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分析:这是第三层,抒发作者面对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感触。 作者连发两问,却无需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余甘。看来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以“闲人”自傲。当时他虽有微官在身,却有名无实,“闲人”二字也是自宽自慰。从官场上的失意者变为大自然的欣赏者,他能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说明他能够发现自然美,吟咏自然美,同时也是在发现自己,吟咏自己。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最后这个句慨叹,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世间如此孤寂者又有几人呢?谪居的境遇,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虽然作者情怀豁达,尽力在排遣内心的苦闷,但消极的情绪还是无可奈何地流露出来了。 三、内容简析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辅垫 (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1 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二)讨论: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 (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一)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什么? (三)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五、反馈调节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填结果. ()() ()()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文章字词的梳理。2、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3、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4、朗读训练。教学难点: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这两篇文章极其短小精悍,而所蕴涵思想深度却比较深刻。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作者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准备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教学课时:1~2课时《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

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分析:这一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分析: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五、文章主旨和结构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并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全文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二)完成班本教材相关练习:略板书设计:第1句:总起全文:“共谈”概说人人皆爱“美”点明文章中心。第2~5句:具体叙述山川之美。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澈见底平看:两

答谢中书书的名师教案

答谢中书书的名师教案 导读:《答谢中书书》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知人论世,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景象万千,但欣赏者境界、生活阅

历、具体的心境的不同,都会触发不同的感受,流露于文字,形成一篇篇脍炙人口名篇,今天我们走进《答谢中书书》,让我们去领略作者所描绘之美景,去品味游者的心境。 (二)、作者简介朗读课文 1.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理清文路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 安岳县毛家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汪俊伟 教学内容: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答谢中中书》 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背诵本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美;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人们常常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CAI展示)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答谢中书书》,更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一下。 二、解题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1)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题目。 答是答复,回复的意思;谢中书指谁?指谢徵。这两个书字是同一个意思吗?不是,前一个是官名,因为谢徵曾任中书鸿胪,所以称为谢中书。后一个书,即书信,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我们后面要学的《答司马谏议书》。从“答”字中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写给谢徵的回信。 关于作者陶弘景,我们要掌握其关键词,(CAI展示)朝代?(南朝)字号(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评价(道教思想家、教育家)作品(《陶隐居集》) 通过作者的自号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隐士,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位诗人是相

最新整理答谢中书书获奖教案

最新整理答谢中书书获奖教案 教学背景: 八年级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讨论、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采用的是集中编排的方式,且多数课文有背诵要求,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疲倦感,因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收获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美好情操是必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答谢中书书》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散文,它“犹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全文共68个字,但在这短短的68个字中蕴涵着清远的意境,突现了山川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尽情欣赏这种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文言文及古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培养学生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赏析景物描写,并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 4、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感悟文章意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

能力。 2、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拔法、诵读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及作者情感; 2、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赏析景物描写方法,品味优美语言,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品析法、讨论与点拔相结合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风景。(多媒体出示风景图),然后请描述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些诗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去欣赏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失(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介绍课题、作家作品 关于本课的作家作品,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资料吧,现在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适当补充)。(多媒体显示) 1、解题:答/谢中书/书 ①答:回复。②谢中书:见课文注解①。 ③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我国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陈:述说) 2、作家和作品介绍:

山川之美教案

一三山川之美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人眼中的江南山川之奇美,体会作者从多角度观察体验自然的魅力。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赏图片,听故事,了解作者。 在中国古代南朝时候,有一位博学多才的隐士,叫陶弘景,隐居南京边上的居曲山中,当时的皇帝都经常去向他请教学问,于是他被称为“山中宰相”。有一次,当时的皇帝下诏问陶弘景所隐居的“居曲山”中,都有些什么,令他如此留恋,多次下诏征聘,他都不肯出山。陶弘景于是写了一首小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幻灯片展示,欣赏山水美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全诗短短20个字,充分说明其所爱的生活与世俗不同,表达了诗人不为功名富贵所打动,甘于淡泊,寄情山水的情怀。《南史》中传说他“性爱山水”。(PPT陶弘景像) (二)讲解课题,概述内容 今天我们要读一篇陶弘景的山水短文,这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所以原题为《答谢中书书》(PPT课题),我们可以读一下P54注释1。 因为这段只有68个字的小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山水之奇丽秀美,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所以编写教材的老师,就用这段文章的开头一句,把课题定为“山川之美”。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板书课题山川之美)(2’30”) 二、讲读品味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朗读录音,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把握: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散文,它“犹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全文共68个字,但在这短短的68个字中蕴涵着清远的意境,突现了山川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这种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置身于情境当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赏析不同角度的山川之美,并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 3、能品味文章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乱”“竞”等字。 4、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现山川之美。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板书:山川)同学们,看到“山川”这两个字,你们脑海里马上浮现了什么情景?你能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老师点评)从你们的描述中,我看出你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也看出你们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的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的感受一番。《答谢中书书》(板书标题) 解题:书,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信。 (二)自主学习,朗读感知: 1、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找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5)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全班解决。 (三)合作探究,欣赏美点: 1、老师引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也描绘了一幅这样清丽的山水画,他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文中句中,读出了之美,作者写出了它的特点。” 学生朗读交流,老师指导。 明确:首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答谢中书书的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的板书设计 陶先生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把那一处江南的山水之美呈现于纸端.那是一幅 用方块字镶贴出来的山水画呵!陶先生称为“欲界仙都”,然后便有 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答谢中书书》的教学设计及板书供大家学习。 《答谢中书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 是陶弘景给谢徽的一封回信,此封书信被称道江南山水之美, 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 幅能容千里。集万物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结构之美、文字之美于一身, 从多角度把这“美”的立体感跃于纸上。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 娱情山水的思想。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创作了 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 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 阅读能力偏低, 思维能力、 审美能力不高, 因此在教学时, 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 累重点词语 ,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 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写作方法的 独特,语言的精练及优美的意境, 4、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以及写作的特点;背诵全文。 教学难

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 教法:诵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第一板块:赏美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 摇。现在,我们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震撼。(演示) 看:1、大自然的神秘 2、大自然的宁静 听:3、鸟叫的声音 4、瀑布声 欣赏了自然美景,你的感受是什么?请大声说出来。 是的,大自然如此之美,古人不仅陶醉其中,还描山绘水,表明所好。今天 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再一次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 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板书课题 作者) 2、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 字家。又被称 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 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 为历代写景名作。 4、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 因政局动荡, 矛盾尖锐, 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 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5、文体常识:山水小品文是散文 品种之一。 短小灵活、 简练隽永, 具有叙事、 描写、 议论、 抒情的多重功能, 偏重于即兴书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 形式。

《答谢中书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文章。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文章的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 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PPT演示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又岂止这些呢,接下来让我一同来欣赏一组图片,去感受那让人心动神摇的美景。(图片演示)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展示教学目标 二、完成导学案 三、作者、背景简介及文学常识积累 四、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 1、学生通过视、听觉的角度用心聆听录音范读。(演示) (要求:感受字音、感受语感、感受节奏) 2、分男女小组竞争式朗读课文,对方加以评价,老师点评。 3、学生范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五、自主译文——感受文章的画面之美 小组合作探讨,自主译文。 六、梳理文章——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七、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1、学生带着美去寻找美。 2、带着美去升华美。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文中景色之美,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3、本文景物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八、诵读课文——读出心中之美 九、完成固学案 十、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 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所难 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 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板书设计 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四仰视——高峰如云 答季俯视——清流见底 谢写常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中景 书 书景晓雾---猿鸣 晨昏之景夕日----沉鳞 抒怀——欲界之仙都 附原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数乘整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索需要。(3分钟) 1.激发兴趣,出示情境。 A.鼓舞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堂数学课,希望我们以最饱满的精神和最清晰的头脑去迎接它。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相信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 B.创设情境,生活入手。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一定买了不少学习用具,学校也为我们每个班级购置了不少学习用具,袁老师也买了一些教学用品,我买了3本漂亮的笔记本,每本3.5元,请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1:老师总共花了多少钱? 学情预设2:老师总共花了多少元? 嗯,是的,你很勇敢!老师就欣赏那些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同学。 (板书:一总共花了多少元?) 2.列出算式,观察比较。 那怎样列式呢?——3.5x3=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学情预设:以前我们学的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 你观察真仔细,这是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构建法则。(20分钟) 1.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哟,这可是新知识呀,相信你们一定行!先自己独立想想,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然后算一算,老师到底要花多少钱呀? 2.交流方法,算法多样。 同学们,都奋斗完毕,那在自己小组里边说说我是怎么算的?待会儿我请同学来说一说。教师注意学生的算法,待会有目的地、有顺序地展示学生的算法。 3.展示算法,明白算理。 交流好了,那老师收集了同学们的一些算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们先站在旁边,轮到哪位展示的时候哪位就过来! 学情预设1: 哦,你是用加法来做的,不错,它表示的是3个3.5相加! 学情预设2: 写得真清楚,你是用单位转换来算的!是先把3.5元转化成3元5角。 学情预设3:,105角=10.5元 你也是用单位转换的方式来做的,不过你有两个特点,一是把3.5元转化成35角,二是用了竖式计算。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实录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师: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出示风景图),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 生:山,水,树…… 师: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 生1:翠绿的树,清澈的水。 生2:树很绿,水很清,很有大自然的气息。 生3:水清澈如镜。 师:说得好,老师觉得如果能多运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描绘得更具体些,那就更好了。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生:“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师: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生:“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又如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 生:“青山郭外斜” 师: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答谢中书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题。 师:大家注意这个课题,“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啊? 生:“中书”是一个官职,“谢中书”指的是谢征。题目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 师:哦,这位同学认为最后一个“书”是指信,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以及他当时写作的背景,看看这位同学的解释对不对。(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师生互动,把握朗读音准和节奏。 师:刚才我们说,这篇文章被称为:“清丽的山水画,流动的山水诗”,到底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一首什么样的诗呢?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文章的内容了。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试读这篇短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你觉得难读或者不会读的字词。(生:朗读课文。)师:大家觉得哪个字读不好啊? 生:“颓”、“与” 师:那么,下面老师来为大家范读一次,大家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注意听短文里字词的正确发音,其次是要注意听老师在朗读时的节奏是怎么把握的,好吗? 生:好。 师:(配乐范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