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精编)

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呼吸系统

感冒

症候分型

1.风寒感冒

治护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

治护原则:辛凉解表,清肺透邪

代表方:银翘散

体虚感冒:包括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或玉屏风散加减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饮食护理:辩证施食:风寒感冒宜食热饮,忌生冷刺激性的食物。风热感冒宜食清热生津之品。暑湿感冒宜食去暑化湿之品。气虚感冒者多食温补之品。阴虚感冒者多食滋阴解表之品

4.情志护理

5.用药护理:发汗不可过,中病即止。禁忌汉出当风,以免复感外邪

6.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捏脊,针灸,艾灸,刮痧,耳穴埋籽

咳嗽

咳嗽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邪气肝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鉴别诊断:哮病主要表现,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喘息不能平卧,发作和缓解迅速。喘症:呼吸苦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症候分型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

2.痰热蕴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4.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用药护理:止咳祛痰口服药宜空腹服用,服用止咳化痰药液后不要立即饮水,以免冲淡药液降低疗效,多数药液对粘膜有刺激性,有消化道溃疡者慎用。

喘症

症状: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病因:多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多有六淫之邪,内伤多有饮食,情志,劳倦,久病所致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病位多在肺和肾,与肝心脾有关。辩证要点:实喘在肺,虚喘在肺和肾

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哮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喘症是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状

症候分型

实喘

1.风寒壅肺证

证候:喘息咳逆,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

治法: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

症候:喘逆上气,息粗,咳痰粘稠

病机: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

症候:痰多质黏色黄,有热的征象,主要是热邪郁肺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

症候:喘而胸满塞闷,痰多粘稠色白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代表方:二陈汤加减

5.肺气郁闭证

症候:息粗气憋,咽中如窒,每每遇情志刺激时诱发

病机: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代表方: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1.肺虚包括肺气虚和肺阴虚

症候:喘促气短,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吐稀薄,或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

病机: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代表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

症候:主证为喘促日久,动则喘甚,气不得续

兼证为神形疲惫,浮肿,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

病机: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治法:补肾纳气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辩治原则:实喘为有邪,病位在肺,宜祛邪利气。虚喘为正气虚,病位在肺和肾,宜培补摄

纳,补肺益心肾。

胸痹

特点

主症:胸痛,胸闷

性质:闷痛,隐痛,窒息感等

程度:轻:胸闷,气短,隐痛

中:明显胸痛

重: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时间:阵发性,短暂。反复发作。

放射感:向左肩背,左上臂内侧放射

诱因:劳累,饱餐,受寒,激动

常见原因:

外因:寒邪入侵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

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其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气虚,阳虚,气阴两虚

标实: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

病势:轻重缓急,病机转化

胸痹与真心痛

胸痹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一般小于15min,休息或服药后可自行缓解,相当于心绞痛

真心痛疼痛剧烈伴压榨感,持续时间大于30min,难以缓解,相当于心肌梗死

气滞:疏肝理气血瘀:活血化瘀寒凝:辛温通阳痰浊:泄浊豁痰

症候分型

1.心血瘀阻型

症候:心胸刺痛,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劳累而加重,舌质暗淡,有瘀斑,舌下淤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证

症候:心胸满闷,阵痛阵发,伴胃脘部胀满,苔薄或薄腻,脉悬细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证

症候:心胸室闷疼痛,闷重痛轻,多形体肥胖,痰多气短,肢体沉重,纳呆便溏,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代表方:瓜蒌薤白半夏汤。

4.寒凝心脉证

症候:胸痛如绞,突然发作,冷汗自出,面色苍白。常因气候骤冷或感染风寒而加重,苔白脉紧

治法:辛温散寒,开痹散寒

代表方:瓜蒌薤白白酒汤

5.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荣养汤加减

6.心肾阴虚

症候: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感便秘

治法:滋阴清火,养阴活络

代表方:左归饮

7.心肾阳虚

症候:胸闷气短,心悸汗出,伴有畏寒肢冷,常因遇寒或劳累而发病

治法:温补肾阳,振奋心阳

代表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心电监护,保持静脉通畅,并且及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生活起居:注意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

饮食护理

特色中药:冠心苏合香丸丹参滴丸

特色技术:耳穴埋豆摩腹药熨

分清标本虚实,实证活血化瘀,辛温散寒,泄浊豁痰

虚证益气通脉,滋阴益肾,益气温阳

不寐

不寐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不能消除疲劳以及恢复体力为主要表现

病因病机:

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病后体虚,劳逸失调,主要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诊断:首先辩虚实

虚证:多是阴血不足,阴阳失调,虚火内扰所致心神不宁

实证:肝郁化火,肝火扰心,痰热扰心所致心神不安

症候分型

1.心脾两虚证

症候: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2.心胆气虚证

症候:虚烦不寐,触事易惊,胆怯心悸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3.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4.肝火扰心证

症候:不寐多梦,头晕头胀,目赤耳鸣,不思饮食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5.痰热扰心证

症候:胸闷痞满,泛恶嗳气,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何中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预防调护:

注意情志的调节,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饮食的调节

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心,肝,脾肾,神门,交感。手法按摩:印堂,神庭,风池穴,肩井穴,关元穴,按揉心腧,脾腧,神门,内关。中药泡足,穴位贴敷

眩晕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因虚致眩 3.无痰不作眩

病位在头窍,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鉴别诊断

中风与厥证

中风: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不经昏倒仅以喎僻不遂为症状的疾病。

厥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症状,轻者在短时间内会逐渐苏醒,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辩证要点:首先辨脏腑,然后辨虚实

本:肝肾阴虚,气血两虚

标:风,火,痰,淤

症候分型:

1.肝阳上亢

症候:眩晕耳鸣,头胀,面色潮红,急躁易怒,遇烦恼或者恼怒而加重,舌红苔黄,脉数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2.痰浊中阻证

症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儒润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3.淤血阻窍证

症候:眩晕时作,头痛如刺

治法:去瘀生新,通窍活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4.气血亏虚证

症候: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建运脾胃

代表方:归脾汤

5.肾精不足证

症候:腰酸遗精,健忘耳鸣

治法:肾阴虚者补肾滋阴,肾阳虚者补肾助阳

代表方:补肾滋阴:左归丸

补肾助阳:右归丸

主要病因:风火痰虚淤

中风中风是重点病,要考大题的

中风是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症。轻者可无猝然

昏扑,仅见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参照西医中的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症。

病因病机:

1.内伤积损:为阴虚阳亢,气血上逆所致

2.劳欲过度:劳欲时肾阴耗伤,水不制火,阳亢风动

3.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热内生

4.情志失调

5.气虚邪中:气血痹阻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

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

病理因素: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虚(肝肾阴虚,气虚),淤(血瘀),气(气逆)

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教轻,无神志的改变。中脏腑一般较重,有神志的改变,表现为神识蒙昏。

其中中脏腑又分为闭证和脱证

闭证: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于实证,若兼有热象,则为阳闭; 若兼有寒象,则为阴闭脱证: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于虚症。

辩病期:

急性期:发病后两周,或者一个月以内

恢复期:急性期后的半年以内

后遗症期:发作半年以上

症候分型

1.中经络

风阳上扰

症候: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渴,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风痰入络

症候:头晕头痛,舌质暗,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熄风,活血通络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热腑实

症候:便秘腹胀,口念痰多,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痰通腑

代表方:星蒌承气汤

气虚血瘀

症候: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手足肿胀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

阴虚风动

症候: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少寐

治法:滋补肝肾,息风潜阳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

闭证

阳闭

症候:突然昏仆,牙关紧闭,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

治法:清热化痰,息风开窍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阴闭

症候:面白舌暗,四肢不温,痰涎壅盛

治法:化痰熄风,温阳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

症候: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

治法:回阳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

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注意神志的观察,首先判断中经络还是中脏腑,观察患者瞳孔的大小,血压,呼吸的情况

2.生活起居护理:急性性应该卧床休息,中脏腑者应该头部抬高15到30度,病情稳定后注意适当活动,中经络者,应该去枕平卧位。

3.饮食护理: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为主,戒烟酒,中脏腑者48到72小时内应该禁食,病情稳定后给予鼻饲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4.情志的护理

5.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

胃痛

疼痛的部位: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

性质:胀痛,冷痛,绞痛,刺痛,常常伴有嘈杂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腐酸等症状预后:病情不急,常预后良好

辩证要点

首先辨虚实

虚则是久痛,隐痛,喜按,脉虚;实则爆痛,剧痛,拒按,脉盛

辨寒热

寒则绞痛,喜暖,遇寒加重;热则灼痛,喜冷,烦渴喜饮

最后辨气血

气滞则胀气,伴有嗳气,为初病;血瘀则痛如针刺或者刀割,黑便,痛处固定,久病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症候分型

1.寒邪犯胃证

症候:胃痛爆作,恶寒喜暖,得温则减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代表方:生姜红糖汤

2.食滞胃肠证

症候: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厌食,苔厚腻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3.肝胃气滞证

症候:为肝郁症状,苔薄白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4.胃热炽盛证

症候:热痛,口干口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苔黄腻

治法:疏肝理气,泻热和胃

代表方:丹栀逍遥丸加减

5.瘀阻胃络证

症候:剧痛,刺痛,痛处固定,病程久,舌暗有瘀斑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代表法: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虚证

症候:胃脘隐隐灼痛,嘈杂,口干便干,舌体瘦,舌红少津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

症候:空腹痛,喜热喜按,脾气虚,舌质淡胖,脾胃虚寒,边有齿痕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

呕吐

病因病机:病变脏腑主要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病理因素:

实:外邪,食滞,痰饮,肝气等邪气犯胃

虚:脾胃气阴亏虚,运化失常,不能合降

症候分型

实证

1.寒邪犯胃证

症候:发热恶寒,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饮食停滞证

症候: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3.痰饮内阻证

症候: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肝气犯胃证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虚证

5.脾胃虚寒证

症候: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丸加减

6.胃阴不足证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护理措施

起居有常,生活有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饮食,禁食肥甘厚味之品,急性病人注意观察病情,耳穴埋豆,刮痧,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

便秘

病因病机

病位:大肠

病性:寒热虚实

胃肠炽热为热秘,阴寒积滞为寒秘,气机郁滞为实秘,气血阴阳不足为虚秘

相关脏腑:肺,脾胃,肝,肾

病机: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职

治法:实则通泄,润则补虚

证候分类

实秘

热秘

症候: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起刺,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气秘

症候:主要是胃肠积气,肠鸣音亢进,胸胁痞满

治法:顺气导滞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冷秘

症候:大便艰难

涩,脘腹胀满,受阻不温,舌苔白腻,脉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

虚秘

气虚秘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血虚秘

治法:养血润燥

代表方:润肠丸加减

阴虚秘

症候:大便干结,如羊屎状,两颧赤红,心烦少眠,腰膝酸软

治法:滋阴通便

代表方:增液汤加减

阳虚秘

症候:大便干结,四肢不温,腹中冷痛

治法:温阳通便

代表方:济川煎加减

护理措施:

起居护理

饮食护理:水果,纤维蔬菜,蜂蜜水

用药护理:热秘凉服汤药

情志护理

对症护理:顺时针按摩腹部,耳穴埋籽,热秘用泄法

饮食调节,足量饮水

生活调理,增加运动量

黄疸比较重要,要考大题的

黄疸是由外感和内伤所致的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中目黄是本病最重要的特征。可以分为阴黄,阳黄和急黄

阳黄:黄色鲜明,伴有发热口渴,苔黄腻(湿热)

1.阳黄(热重于湿)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

2.阳黄(湿重于热)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急黄(疫毒炽盛证)属于阳黄,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血尿(湿热夹疫毒)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代表方:千金犀角散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畏寒,苔白腻(寒湿)

1.寒湿阻遏证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

2.脾虚湿滞证

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观察黄疸的色泽,程度和部位,尿液的颜色,巩膜黄染的程度。皮肤瘙痒的程度,神志的变化,预防急黄。观察患者恶心呕吐,腹胀,便溏的情况,并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气味,时间,次数,观察大便的色,质,量,做好记录。

生活起居护理,阳黄患者多具有传染性,应该根据诊断加以隔离。血源和消化道隔离。

饮食护理:饮食宜偏凉或者偏温,清淡,易消化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禁辛辣油腻。

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针灸,针刺内关,足三里,合谷穴

外治:外用生姜擦身,茵陈蒿捣烂擦身。达到利湿化浊,清热退黄的作用。

水肿也是要考大题的的

水肿是指体内的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的以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症。

病机: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

病位:肺脾肾,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淤血

辨别阴水和阳水

阳水:因风,湿,热,毒邪侵扰,起病急骤,病程短,水肿以上半身为甚,伴有外感症状。肿处皮肤紧绷光亮,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有表证,实证,一般病程较短。阴水:水肿多由下往上,肿处皮肤松弛,大便唐薄,神疲气泄,为里证,虚,寒证,病程教长。

辨外感和内伤

外感:起病急,病程短,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

内伤:脏气亏虚,病程长,反复迁延,以本虚为主,有气血阴阳不足表现。

辨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心之差异。

肺:水肿较甚,咳喘较急,不能平卧

脾:纳食不佳,四肢无力,身重,苔黄腻

肾:腰膝酸软,眼花耳鸣

心:心悸怔怔,胸闷烦躁,甚至不能平卧

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阳水以祛邪为主,阴水以扶正祛邪,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证候分类

阳水

风水相搏证

症候:先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伴有恶寒发热,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脾加术汤

湿毒浸淫证

症候:身发疮痍,甚则溃烂,尿少色赤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证

症候:下肢明显,按之没指,身体困重,纳呆,泛恶,病程较长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证

症候:皮肤绷紧光亮,胸脘憋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治法:分利湿热

代表方:疏凿饮子

阴水

脾阳虚衰证

症候: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满,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腻或者白滑,脉缓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祛湿

代表方:实脾饮

肾阳衰微证

症候:腰以下为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舌质淡胖,苔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水行气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水肿,阴阳

生活护理:环境,休息,抬高下肢

饮食:清淡易消化,低盐饮食

用药护理:使用峻下逐水剂,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中病即止

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

阴水行温热疗法,如药熨,热服脾腧,肾俞,三阴交,命门,以温补肾阳,或行拔火罐疗法脘腹闷胀,泛恶欲呕者,可指压内关,合谷穴等降逆止呕

情志护理。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消渴病

消渴是以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伴有体重减轻甚至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三多一少病因:

1.禀赋不足,尤其是阴虚体质有消渴病的家族史与本病关系最为密切

2.饮食不节:湿热内蕴

3.情志失调:肝郁化火

4.劳欲过度:虚火内生

病位在肺,胃,肾,以肾为关键

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鉴别诊断

上消:肺燥

中消:胃热

下消:肾虚

本病初病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以燥热和阴虚互见,久病以阴虚为主。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

症候分型

1.上消

肺热伤津

郑海燕:口渴多饮,口干舌燥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2.中消

胃热炽盛证

多食易饥,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结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气阴两虚证

症候:口渴,精神不振,四肢乏力,或便溏,饮食减少,舌苔白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3.下消

肾阴亏虚证

症候:尿量多,浑浊,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唇干燥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

小便频数,腰膝酸软,面容憔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瑟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护理措施

1.注意生活调摄

2.提倡病人进行适当的锻炼

3.加强日常护理

4.注意精神调养

5.糖尿病病人的五驾马车

糖尿病教育,运动疗法,自我检测,药物疗法,饮食治疗

痹症

病因病机:风寒湿热,等外邪闭阻肌肉,筋骨,关节,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病位:筋骨,肌肉,关节,日久及肝肾

病性:初期以实邪为主,久则虚实夹杂

以关节疼痛为主,疼痛影响活动,一般无肌肉的萎缩,因疼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

诊断依据:主证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者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强硬变形发病与季节性相关,气候寒冷潮湿时易加重

基本治疗方法:祛邪通络止痛

症候分类

风寒湿痹

行痹

症候: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疼痛多呈游走性,伴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加减

痛痹

症候:遇寒痛甚,得热则痛减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乌头汤加减

着痹

症候:主要是湿邪夹杂风寒,留置经络,闭阻气血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

风湿热痹

症候:游走性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遇冷则舒,可伴有皮下结节和红斑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白虎汤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痰淤痹阻

症候:痰淤交结,经络气血淤阻

治法:化痰行淤

代表方:双合汤

肝肾亏虚

症候:痹症日久,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遗精,舌红少津

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用药护理:川乌草乌附子要先煎,久煎

对症处理:风寒湿痹应该用温热疗法,风湿热痹应该用外洗法,针刺法

预防:防风,寒,潮,暑热等。

乳癖

主要是以乳房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组织的非炎症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特点:乳房肿块疼痛,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活动度良好,与月经周期和情志变化有关。本病是本虚标实,以肝肾两虚,冲任失调为本,以痰浊淤血,热邪为标。

红外线扫描:常作为乳腺疾病的初筛检查,尤其适合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进行筛查,B超检查,钼靶检查

鉴别诊断

乳癖:属于良性增生,常好发于生育期女性,有肿块,经前肿痛,经后减轻,肿块的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清楚,活动度比较好,没有乳头皮肤改变和淋巴结的肿大。

乳岩:属于恶性肿瘤,多在绝经前后,肿块与月经的改变无关,表面坚硬,边界不清,后期破溃如菜花样,活动度较差。乳头内缩或抬高,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出现淋巴结的肿大变硬。

症候分型

1.肝郁痰凝

症候:乳房胀痛或者刺痛,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协的胀满,善郁易怒,失眠多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逍遥蒌贝散加减

2.冲任失调

症候: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或胀痛,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脉沉

治法:调摄冲任

代表方: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乳房肿块检查法坐位或者仰卧位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乳房。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的检查顺序,再是乳晕,乳头,腋窝锁骨下淋巴结。

2.外治法:膏药外贴,药物乳罩,中药热敷,中药离子导入。针灸为主,按摩为辅,耳穴压豆。手法治疗。

3.如何预防: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提倡晚婚晚育。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和药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加强乳腺知识教育

痔疮

首先辨别内痔和外痔

内痔:多是由于脏腑本虚,静脉壁薄弱,兼因久坐,负重远行,或者长期便秘等诸多因素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风燥湿热下注,气血瘀滞不行所致痔核脱出。

内痔分为三期

一期:痔核较小,如黄豆大或者蚕豆大,不易脱出肛外,大便带血或者滴血。

二期:痔核较大,色暗红,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自行还纳,大便滴血较多

三期:痔核如鸡蛋大小,颜色灰白,不出血,行走时脱出肛外,不能自行还纳,容易绞窄嵌顿,糜烂坏死。

症候分型

1.风热肠燥

症候:大便带血,滴血或者喷射而出,颜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润燥

代表方:凉血地黄汤加减

2.湿热下注

症候:便血,颜色鲜红,可自行回纳,重坠不适,苔黄腻,脉玄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代表方:脏连丸加减

3.气滞血瘀

症候:有血栓形成

治法:行气活血,逐淤通络

代表方:止痛入神汤加减

4.脾虚气陷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外痔

肛门边缘生皮赘,逐渐增大,质地柔软,无出血,好发于截石位的6.12 点

血栓性外痔和静脉曲张性外痔

健康指导:保持大便通畅,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肛门清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全身血液流畅,每天坚持做提肛运动,及时治疗与肛门有关的疾病。

月经病

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异常,经期异常。伴随着月经周期而出现的症状:痛经,乳房胀痛,感冒发热,泄泻,浮肿

绝经期月经病

病因病机: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芳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

脏腑功能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二脉损伤以及肾,天癸,冲壬,胞宫轴失调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到10天,经期正常,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3到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不定期:月经周期或前或后7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先期,病因包括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血热(阴虚血热,阳盛血热,肝郁化热)

月经后期,病因包括肾虚,血虚,血寒,气滞,痰阻。

月经后期和早孕的鉴别

早孕反应,检查子宫体增大,变软,宫颈着色。妊娠试验阳性反应。B超盆腔扫描可见子宫内有孕囊

辩证要点

辨别肝郁,肾虚,脾虚,气虚,精血不足,热象和寒香

脾气虚:补中益气汤

肾气虚:固阴煎

肝气郁结:逍遥散

热证:清经散或两地汤

血寒:温经汤加减

痛经

不通则痛,不容则痛

常见的病因病机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淤阻,气血虚弱,肾气亏损。

治疗原则:调理子宫,冲任气血

症候分型

气滞血瘀

症候:经前或者经期的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暗又块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代表方:膈下逐淤汤

寒凝血瘀证

症候: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量少,经色比较暗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代表方:温经汤

湿热淤阻证

症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代表方:清热调血汤

气血虚弱证

症候: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代表方:圣愈汤

肾气亏虚证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代表方:调肝汤

小儿泄泻

两岁以下小儿比较多件,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脾胃系病症发病原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

痢疾大便稀,有黏冻或脓血,里急后重,腹痛明显,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症候分型

常症

1.伤食泄

症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和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泄后痛减,腹痛拒按。治法:消食导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2.风寒泄

症候: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堪,肠鸣腹痛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泄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法: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3.脾虚泄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肾阳虚

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加减

变证

1.气阴两伤

治法:益气养阴,酸甘敛阴

代表方:人参乌梅汤加减

2.阴竭阳脱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代表方:生脉散合参附龙牧救逆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绪论 概念:护理,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第二章:呼吸系统 1.总论: 呼吸道的构成,上下呼吸道的构成及分界; 肺泡,II型肺泡细胞的特点,呼吸膜,胸膜腔的构成与特点; 肺通气功能常用的几个指标; 氧气与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气血分析中pH、PaO2、PaCO2、BE的正常参考值; 概念: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 2.COPD COPD、慢支、肿的定义;P41 COPD的常见病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蛋白酶-蛋白酶失衡;其他如自主功能失调等。P40 吸烟对COPD病人的影响;P40 COPD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甚至头痛、焦虑,抑郁等。体征: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检查及诊断: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尽量采取半坐卧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 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对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应避免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可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张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30min 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肺炎病人的护理: 体温过高: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喝水;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儿童要预防惊厥,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大汗、脱水、和干扰热型观察;监测并观察生命体药用嘱医遵;征. 清理呼吸道无效: (1)环境:室温18-20℃,湿度50-60% (2)饮食护理:1)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油饮食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理:痰、火。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三、哮证-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治在肺肾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为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腑。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禀赋不足,酒色劳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瘀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八、肺痿(咳吐浊唾涎沫、气短)—补肺生津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 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九、心悸首辩证:虚实。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十、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标实尤重活血通脉、补虚尤重补益心气 病因:寒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无药食不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真心痛 病机:本虚标实病位:心,其本在肾 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属实,治疗以祛邪活络为主,内伤所致多虚,治疗以补虚为要 病因:外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久病、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外感手足三阳内伤肝脾肾。 病理:痰湿、风火、血瘀。 十三、眩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病因:情志、饮食、年高肾亏、病后体虚、跌仆损伤、瘀血内阻。(无外感) 病机: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 病位:清窍,病变脏腑:肝脾肾。 病理:风、火、痰、瘀。虚 首辨:脏腑。 十四、中风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情志、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产生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虚(血虚、阴虚),致痹阻或血溢之外,脑之神明失用 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关。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首辨:中经络、中脏腑。 十四(2)、瘿病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特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 病位:肝脾,与心有关。 辩证:在气在血火旺与阴伤及病情的轻重 十五、癫狂 初期: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 后期: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 病机: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心肝,涉及脾胃,久伤肾。 病理:气、痰、火、瘀。 十六、痫病-豁痰顺气 病因:先天因素、七情失调、脏腑失调、脑部外伤 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位:脑-五脏关联主责心肝久则首伤心脾继肝肾。 病理:风火痰瘀,痰为重要。首辨:病情轻重。 病理基础:肝脾肾损伤 十七、痴呆-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标, 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病因:年迈体虚、情志、饮食、久病耗损。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本虚:阴精、气血亏虚, 标实:气、火、痰、瘀。首辨先天后天。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十八、胃痛-理气和胃止痛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 病理: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十九、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呼吸系统 【小气道】临床上将吸气状态下内径<2mm的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包括第6级分支以下的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内径约0.5mm)。由于小气道管壁无软骨支持、气体流速慢、易阻塞,病变时不易被感觉,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变部位。 【肺弥散量】肺弥散功能(DL)的测试是检查肺的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途径到血液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一氧化碳(CO)是测定气体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内CO含量几乎是零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咳嗽、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痰液颜色等的护理评估】A.慢性咳嗽伴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脓性痰常常是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感染的可靠标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咳嗽常于清晨或体位变动时加剧,且排痰量较多。B.痰液颜色改变常有重要意义,如肺结核、肺癌、肺梗死出血时,应痰中含血液或血红蛋白而呈红色或红棕色;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但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目前已经很难见到;红褐色或巧克力色痰考虑阿米巴肺脓肿;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灰黑色或暗灰色痰常见于各种肺尘埃沉着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痰有恶臭味常见于厌氧菌感染。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吸入疗法(分湿化和雾化治疗法)、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机械吸痰 1.胸部叩击:适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低血压及肺水肿等病人。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2.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适用于肺脓肿、

[重点]考研中医内科学精华总结

[ 重点] 考研中医内科学精华总结 感冒 沿革: 北宋《仁斋直指方》,首见“感冒”之名清《类证治裁》,首见“时行感冒” 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 《丹溪心法》明确病位在肺病因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感冒诱发或传变的病证——肺痈、肺胀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轻证)或荆防败毒散(夹湿)羌活胜湿汤(表湿较重)(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六一散(小便短赤)、黄连香薷饮(暑热偏盛)、鸡苏散(疏风解暑)、藿香正气散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 玉屏风散(表虚自汗)、再造散(阳虚外感——助阳解表)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沿革: 咳嗽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指出咳嗽病位在肺,确立脏腑分类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十咳首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张介宾《景岳全书》清,喻昌《医门法律》,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及六条治咳之禁

《医学心悟》: “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搏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 病因病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内伤咳嗽——养肺、清肝、健脾、补肾。(一)外感咳嗽——不宜过早使用苦寒药和收涩镇咳药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六一散(夹暑)】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渴——桑杏汤(温燥)杏苏散(凉燥——轻宣凉燥,温润止咳【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丸(调理)、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⑷肺阴亏耗证一一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一一沙参麦冬汤补:P268-269 哮——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沿革: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丹溪心法》:“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明,虞抟《医学正传》“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哮的别名——呷嗽、哮吼、齁赫(鼻合)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 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发作期的病因病理关键是外邪侵袭,触动伏痰,痰气相搏,气道被阻。(即“痰阻气闭”)

《内科护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个层次,即:(1)生理的需要;(2)刺激的需要;(3)安全及保障的需要;(4)爱与归属的需要;(5)尊重与自尊的需要;(6)自我实现。Maslow 的理论认为: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当所有的需要被满足时,就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 2.应用:(1)生理的需要:例如空气、水、食物、温度、排泄、休息、避免疼痛等;(2)刺激的需要:例如帮助患者在床上活动、翻身,给予肢体或背部按摩以增进患者 独立的生活能力等;(3)安全和保障的需要: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清洁、安全,防止感染,进行人院介绍、术前教育等;(4)爱和归属的需要:例如让亲属探视和陪伴,与患者建立友好的关系等;(5)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例如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虚心听取患者的意见等;(6)实现“自我满足的需要”:例如为患病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让患者参加力所及适应过程→成功一身心平衡;失败一患病。其中,应激原含义可以是躯体、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为两类即生理、心理反应。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 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2.应用:在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应激原多是疾病,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控制心理应激反应的方法有:(1)正确对待问题;(2)正确对待情感;(3)利用可能得到的社会支持;(4)减少应容应依据患者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而定。她设计了三种护理系统:(1)全补偿系统:是针对没有能力自理的患者,要求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自理需要;(2)部分补偿系统:是患者不能完成全部自理,要求护士和患者都参与才能满足自理需要;(3)辅助教育系统:即患者能完成自理,但要通过学习,护士指导患者学会自理活动。总之, Orem 自理模式认为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教会患者 学会自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2.应用:(1)全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疾病如昏迷、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患者;(2)部分补偿系统多用于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和稳定,或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但尚能完成部分自理活动;(3)辅助教育系统多用于康复期及慢性病稳定 及评价。护士所收集的资料不仅涉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应包括心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评估在护士与患者第一次见面时就已开始,直到患者出院或护理 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说明。是计划、实施及评价的基础。护理诊断分为三类,即“现存的”护理诊断,“有……危险的”护理诊断和“健康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有:(1)三部分陈述,PES 公式:即健康问题(P)、原因(E)和症状体征(s); (2)二部分陈述,PE 公式:护理诊断一问题+原因。(3)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合作性问题是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一些生理并发症的发生和情况的变化,是要护士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处理以减小并发症的发生。合作性问题有其固定的陈述方式,如“潜在并发症:肺栓塞”。 (2)制 制定护理措施。 的是保证护士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针对患者具体需要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 2.护理程序的运用需要护士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3.护理程序的运用是以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健康保健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基础的。 4.护理程序具有普遍适用性。 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2)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壁上有直径约5~10微米的小孔称肺泡孔,与邻近肺泡或细支气管相通。(3)肺泡上皮细胞由I 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组成,Ⅱ型细胞散在工型细胞间,数量较少,它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液膜,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量的稳定性,防止肺泡萎陷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4)呼吸膜:工型细胞与邻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贴,甚至两者基底膜融合为一,构成气血屏障,是肺泡腔内与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交换的场所。(5)肺循环:由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构成,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其特点为:肺循环是一个低压力、低阻力系统;肺毛细血管网最丰富,总面积约lOO 平方料,十分有利于气体交换;肺动脉携带脱氧血,肺静脉输送氧合血。(6)胸膜腔是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腔隙。胸膜腔的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以减少两层胸膜间的摩擦。 2.呼吸系统的功能:(1)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为有效通气量。(3)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4)肺的防御功能: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拦阻作用;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的防御机制;咳嗽反射;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3.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化学调节主要指动脉血或脑脊液中氧、CO2和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1)缺氧:缺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尤其是颈动脉体来实现的。(2)二氧化碳:CO2对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都有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变化尤为敏感。(3)H+浓度:H+浓度的改变可以刺激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当浓度增高时,使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呼吸运动受抑制。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肺和肾 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 《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伤寒,金匮,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胃痛寒

5中医内科护理学习题(交稿)

《中医内科护理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 A.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B.整体观念,辩证施护 C.辩证护理,辨病护理 D.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A.辩证施护 B.标本缓急 C.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D. 三因制宜 3.中医护理病情观察的的目的除外哪一项() A.为疾病诊断和辩证提供依据 B.判断疾病的进退 C.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D.及时发现危重病症及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4.根据病人的体质、疾病证候,结合食物的性味功效选择不同的食物进行调护,称为() A.饮食随和 B.治疗饮食 C.辩证施食 D.饮食有节 5.情志护理的原则不包括哪一项() A. 诚挚体贴 B. 因人施护 C. 避免刺激 D. 顺情从欲 6.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邪为主因,兼夹它邪。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7.感冒的病机为:( ) A.肺气不清,失于宣肃 B.邪犯肺卫,卫表失和 C.痰阻气道,肺失肃降 D.风邪闭肺,肺失宣肃 8.感冒的病理性质为() A. 实证 B. 表实证 C. 表虚证 D. 虚实夹杂证 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主要鉴别依据() 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 B.渴与不渴 C.流涕的清与浊 D.头身疼痛与否10.恶寒重,发热轻,肢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证属()。 A.风寒感冒 B. 风热感冒 C. 暑湿感冒 D. 时行感冒 11.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代表方剂是() A. 新加香薷饮 B. 荆防败毒散 C. 银翘散 D. 桑菊饮 12.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证属() A. 暑湿感冒 B. 风热感冒 C. 气虚感冒 D. 阴虚感冒 13.治疗气虚感冒方药是()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14.感冒的治疗原则为() A.辛温解表 B.辛凉解表 C.解表达邪 D.清暑祛湿解表 15.下列感冒的护理措施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外感风寒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卧床休息,盖被以利汗出。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 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 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 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 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 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 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 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张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 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 建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 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 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 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

中医内科护理学习题(交稿)

《中医内科护理学》复习题 ?单选题 1.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 A.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B.整体观念,辩证施护 C.辩证护理,辨病护理 D.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A.辩证施护 B. 标本缓急 C.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D. 三因制宜 3.中医护理病情观察的的目的除外哪一项() A.为疾病诊断和辩证提供依据 B.判断疾病的进退 C.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D.及时发现危重病症及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4.根据病人的体质、疾病证候,结合食物的性味功效选择不同的食物进行调护,称为( ) A. 饮食随和 B. 治疗饮食 C ■辩证施食 D. 饮食有节 5. 情志护理的原则不包括哪一项( A. 诚挚体贴 B. 因人施护 C. 避免刺激 D. 顺情从欲 6.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 病,以(邪为主因,兼夹它 邪。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7. 感冒的病机为:() A.肺气不清,失于宣肃 B.邪犯肺卫,卫表失和 C.痰阻气道,肺失肃降 D.风邪闭肺,肺失宣肃 8.感冒的病理性质为() A.实证 B. 表实证 C. 表虚证 D. 虚实夹杂证 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主要鉴别依据() A .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 B .渴与不渴 C .流涕的清与浊 D .头身疼痛与否 10.恶寒重,发热轻,肢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证属() A .风寒感冒 B. 风热感冒 C. 暑湿感冒 D. 时行感冒 11.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代表方剂是() A.新加香薷饮 B. 荆防败毒散 C. . 银翘散 D. 桑菊饮 12.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证属() A.暑湿感冒 B. 风热感冒 C. 气虚感冒 D. 阴虚感冒 13.治疗气虚感冒方药是() A.荆防败毒散 B. 银翘散 C. 新加香需饮 D. 参苏饮 14.感冒的治疗原则为() A.辛温解表 B. 辛凉解表 C. 解表达邪 D. 清暑祛湿解表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汤第二、咳嗽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 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内伤咳嗽 杏苏散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第四、喘证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 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第五、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 或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第六、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可另服琼玉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1)(最新)

2018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呼吸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一、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考点:常见症状 1、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病人施行气管切开的部位是(2-4软骨环)处,(隆突)是支气管镜检时的重要标记,异物或气管插管易进入(右肺)。 2、胸膜腔内为负压,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3、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痰为(铁锈色样痰),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左心衰竭),咳出的痰液有恶臭气味提示是(厌氧菌)感染。 4、咳嗽、咳痰的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以上,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指导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 6、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粘稠、难又咳出者); 7、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久病体弱、排痰无力者)。叩击方法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成空心掌状,用手腕力量,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而内,迅速瑞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分钟120次,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 8、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用(体位引流); 9、机械吸痰用于(昏迷者),每次吸引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min),吸氧前、后提高吸氧浓度。 10、临床上咯血量的判断,少量咯血(<100ml/.d),中量咯血(100-500ml/d),大量咯血(>500ml/d)或1次300-500ml。 11、咯血的主要并发症(窒息),先兆:咯血不畅,胸闷气促,紧张,面色灰暗,喉有痰鸣。 表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抽搐,大汗,神志突然丧失。窒息时,体位:(头低足高位), 12、咯血预防窒息:嘱病人勿(屏气) 13、大咯血时最重要的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或患侧卧位, 休息要求(绝对卧床),止血药可用(垂体后叶素),禁用者(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中医内科学由于考点和难点众多成为了考生们最头疼的问题,有很多考试被中医内科考试挡在门外,因此倒在了学习中医内科学的路上,为了帮助考生们顺利通过中医内科学考试,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医内科学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感冒: 1、风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银翘散、3暑湿、新加香薷饮。4、气虚;参苏饮。 5、阴虚;加减葳蕤汤。6、阳虚、桂枝加附子汤。7、血虚、葱白七味饮。 二、咳嗽: 1、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桑菊饮。 3、风燥伤肺;桑杏汤。 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加减泻白散,黛哈散。 7、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发作期:寒哮;射干麻黄汤。久病阴盛阳虚;苏子降气汤。热哮;定喘汤。久病伤阴;麦门冬汤。 缓解期:1、肺虚;玉屏风散。2、脾虚;六君子汤。3、肾虚;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 1、风寒袭肺;麻黄汤。 2、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闭郁;五磨饮子。 虚喘:1、肺虚;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金匮肾气丸、参哈散。 五、肺痨: 1、肺阴亏损;月华丸。 2、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损;保真汤。 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 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涤痰汤安宫牛黄丸。 4、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5、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七、痰饮: 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肠胃;甘遂半汤或已椒苈黄丸。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

小知识点 1、犬吠样咳嗽见于会厌、喉部疾患或异物;金属音调咳嗽见于纵膈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肺癌压迫气管;嘶哑性咳嗽见于声带炎、喉炎、喉结核、喉癌和后返神经麻痹等。 1、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红褐色或巧克力色痰见于阿米巴肺脓肿;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液者见于克雷白杆菌肺炎;灰黑色或暗灰色痰见于各种肺尘埃沉着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痰带有恶臭见于厌氧菌感染。 2、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分为三种类型:○1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胸骨、锁骨、肋间隙凹陷“三凹征”,多见于喉水肿、痉挛,气管异物、肿瘤或受压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阻塞。○2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支气管哮喘、COPD等;○3混合性呼吸困难,多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3、咯血量:痰中带血、少量咯血<100ml/d、中等量咯血100~500ml/d、大量咯血>500ml/d,或1次>300ml。 4、肺炎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病因,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还有理化因素,如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 5、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表现:1)症状:诱因、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全身与呼吸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可放射至肩部。2)体征:急性病容、稽留热;3)并发症:感染性休克、肺脓肿、胸膜炎、关节炎。P25出现什么情况会是链球菌肺炎? 6、肺炎链球菌肺炎治疗: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 8、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病因: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 9、支气管扩张临床表现:1)慢性咳嗽、大量浓痰;2)反复咯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感染时痰液静置后分层: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体征有局限性粗湿啰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病人伴有杵状指(趾)。 10、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控制感染,处理咯血,必要时手术治疗。 11、肺结核是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 12、结核病的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1)免疫力: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菌免疫;2)变态反应;3)Koch 现象: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得不同反应。P37大体了解 13、肺结核的临床表现:1.症状:全身症状:发热最常见,多为长期午后低热。部分病人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和体重减轻等全身中毒症状。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2.体征:渗出性病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可有肺实变体征。肺有广泛纤维化或胸膜粘连增厚者,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体征。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腔积液体征。支气管结核可有局限性哮喘鸣。3.并发症:有自发性气胸、脓气胸、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行播散可并发淋巴结、脑膜、骨及泌尿生殖器官肺外结核。 14、结核菌素试验:通常在左前臂屈侧中部皮内注射0.1ml(5IU),48~72h后测量皮肤硬结直径,不是红晕的直径。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局部有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15、肺结核化疗的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抗结核药物分类:○1全杀菌剂:异烟肼、利福平;○2半杀菌剂:链霉素、吡嗪酰胺;○3抑菌剂: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 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和复发的主要因素是吸烟。 17、肺功能检查时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是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的金标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敏感指标。 18、COPD治疗要点:1)稳定期治疗1、支气管舒张药,短期缓解症状,长期预防减轻症状。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2、祛痰药,盐酸氨溴索、羧甲司坦。3、长期家庭氧疗LTOT:持续低流量吸氧。2)急性加重期治疗: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2、支气管舒张药的使用同前,有严重喘息症状者可给予较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3、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如持续气道阻塞,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19、COPD氧疗护理:鼻导管长期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每天坚持15h以上的长期家庭氧疗。氧疗有效的指标:病人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发绀减轻、心率减慢、活动耐力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