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合集下载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小学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小学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小学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如何构建动态生成,以突显其生命力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参与和互动。

可以运用教学游戏、小
组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等方式,使数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也是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重要一环。

传统上,数学课堂以独
立的题目为主要内容,学生往往会觉得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学科。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教师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命力。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让学生
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益智和娱乐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组织课堂活动也是构建动态生成课堂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精彩的开端
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有趣
的数学谜题,鼓励学生思考和猜测,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探究兴趣。

在课堂中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回顾总结活动,让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分享所学知识和经验,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
参与,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活力的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就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前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有趣的数学练习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教学实例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故事和真实的数学实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可以让学生积极运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找资料、展开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于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至关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教态、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等方式,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何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如何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阳谷县十五里园联校《数学课程标准》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发展人的个性为本。

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应用。

同时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

那么,怎么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

1.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需要数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物体的标价,(如3.21元、10.85元等)随着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买这些物体,应该给售货员多少钱?就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每个学生带到了课堂。

又如,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我拿着学生们自己用长方形画的画,然后说:“同学们,如果把你们的作品张贴成正方形,作品之间不留空隙,你们有办法完成吗?小组之间可以交流,如何张贴?用多少张纸?张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又是多少?”通过一系列的询问,激起了所有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节课,教师要时时注意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

从新课的导入,问题的提出、解决,小组之间的交流,自主练习的设计等个个环节,教师都要注意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

在课堂上往往是优等生占优势,霸占着课堂,因此教师要尽量照顾那些差生,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只有教师关注他们,才能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才能使他们有信心参与学习。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出分数的意义,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数的意义。

找生汇报时先找好点的学生说,再找差一点的学生重复,最后再找中等生自己举例说明,这样整节课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摘要】现在的数学课堂,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质疑问难,游戏比赛等已是随处可见,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的背后,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而不高涨,学习费力而不轻松,课堂还是处于低迷沉闷之中,缺乏一股蓬勃的激情。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课堂还没有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

我们的课堂还缺少真挚的爱,缺少师生之间真挚情感的交流。

鉴于此,本文探讨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情感培育激趣学具操作习题训练1.重视情感培育,营造和谐环境。

洋溢着温馨情感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学生的情感激发往往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

马卡连柯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

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

”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

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教师是一个集体成员情感走向的引导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能力和培养情境的技巧。

如教学“直角的认识”一课,导入时不妨夸张一点,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最漂亮的角(直角),想不想先看一看是什么样的?如教学“10以内加减法”,设计成“小白兔背萝卜,一路走一路丢,8个萝卜剩5个,大家算算丢几个?”教师利用语言来营造学习氛围,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情绪,去主动学习。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教材中所提供的信息是静态的,教师应善于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情感的动态形式。

例如:“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的教学,在学生掌握新知以后,设计一道练习题。

按要求在□9□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字。

①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②能同时被2和3整除;③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④能同时被2、3、5整除。

使学生在克服思维障碍的情境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生都想试一试,自始至终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互动教学,强化师生互动沟通,提升课堂活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教师也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持续提升课堂的活力与吸引力。

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实现生命力的传递与绽放。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命力、学习兴趣、生动有趣、实践、互动教学、师生互动、课堂活力、重要性、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1. 引言1.1 认识小学数学课堂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意味着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

小学数学课堂是小学生接触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开启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的重要平台。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感性的直观认识和逻辑的抽象思维相结合。

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意味着要敏锐捕捉学生的认知需求,巧妙引导他们建构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只有深刻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挖掘课堂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1.2 重视数学教学的生命力重视数学教学的生命力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数学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学习空间。

建立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视数学教学的生命力也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数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如何使课堂教学活跃,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的个性在有趣的课堂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是很多教师所困惑的问题。

如何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下面就我在几年的数学数学中谈谈我的观点与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课堂充满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整除)”,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下列数中找出能被2、3、5整除的数,看到题目学生马上拿出练习本开始计算,我没有吭声在黑板上直接写出答案,同学们都惊呆了。

我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判断的‘绝招’,随便哪位同学站起来说出一个任意两位数,我都能迅速判断出来。

”听我这么一说,他们争先恐后地出题考我,我立即报出答案,并请同学们加于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这时我话锋一转,进入新课,他们马上会兴趣倍增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给学生设置一个个悬念,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

这样不仅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让课堂充满活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小组活动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它像一缕春风,唤醒了小学教学课堂,使课堂充满了生机、灵性与活力。

比如在上四年级“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制作角。

每组学生都去制作锐角、钝角、直角,并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讨论这三种角的特点。

通过小组的角的制作及讨论,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

三、师生关系和谐,使课堂气氛活跃。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

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1.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体验更加有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比赛、游戏和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创新、有趣,同时也符合数学教育教学内容和目的。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和概念,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比赛来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等。

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也是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一种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和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比如,在计算圆面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测量圆的半径,然后计算出圆面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3. 数学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概念或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比如,让学生在雨天去测量校园内的各种不同形状的水坑来帮助学生体会面积计算实际应用的场景和方法。

4.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同时也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面点显现的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通过电子白板展示某个知识点的运用场景,操力解题方法,这样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5.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达到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同时使学习效果更佳。

比如,可以让学生用投影仪或白板进行演示和展示,或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参与数学学习。

学生们还可以就他们所学习的数学概念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找到相互合作的可能。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摘要:构建数学生命课堂,不仅能把生本教育理念充分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还能让数学课堂流淌生命的律动,绽放生命的华彩。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地构建数学生命课堂。

那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生命课堂呢?本文将对这一课题进行如下探究。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生命课堂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在教学中有效构建生命课堂给予了非常关注。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响应学校的号召,主动地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主动地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生命的华彩,进而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表达,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人。

为此,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进行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是生命化课堂中必不行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情境的课堂,犹如干枯的湖水,没有了鲜活之气、灵动之感;又如枯萎的花朵,没有了绚烂之美、娇艳之态。

所以,數学教师在构建小学数学生命课堂的时候,应当主动主动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活灵活现的多媒体情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与圆有关的图片。

学生在欣赏这些与圆有关的图片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为图片中的景色所吸引,并自觉地进入一种直观形象的情境之中。

其次,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看到了哪些实物〞这一问题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

于是,有的学生说:“左上角的那张图片展示了一个圆盘。

〞有的学生说:“右上角的那张图片展示了一枚光盘。

〞还有的学生说……再次,教师向学生创设一种演示情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画圆的步骤。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半径、直径等学问。

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学问的兴趣。

二、联系充满生命气息的生活,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何让生命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之树上尽情绽放呢?这需要向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源头活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春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具有思想、活力和发展。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各种新教材相继出台并且得到大力实施,小学数学教育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些有远见的教育家发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呐喊。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主阵地,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心声。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把小学数学教育定位在让所有的学生接受大众化的普及教育,为学生发展而教。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我们没有培养拔尖人才、专家学者的任务,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和少年,都能够掌握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所必需的数学,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所以,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站在这个高度,为学生发展而教。

叶谰教授和肖川博士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这些论述对我们感悟如何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提供了重要启示:真正的学习从来就不只是纯粹智力增长,真正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仅仅为传授知识为目的的。

二、用”爱心、民主、平等”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环境。

以往,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
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

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

试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快乐,能充满活力吗?所以,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就课堂教学来说,从步入课堂开始,教师就必须精神焕发、情绪饱满,从语言到动作,甚至眼神,都要充满对学生的信任,对数学学习的激情。

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时,如果用你充满爱会说话的手抚摸他们的小脑袋,并微笑着暗示方法,他们的反映是积极;当学生探索困难时,如果你给以略带遗憾又充满鼓励的一个鬼脸,再提供线索,学生又会重振精神......教师要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苏霍姆林斯基语)只要你有爱心,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一起游戏,你会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情感的魔力。

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要有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课堂民主氛围的创设,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教师必须做到:耐心地听取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即使言论本身是错误);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相信每一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结论都充满着智慧;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数学教学,
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善于吸取学生中的意见;允许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辩。

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学生共同构建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高度灵活、开放的,让自己融入课堂,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

教师面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教的精彩,教的舒畅,这样的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才是有生命的课堂。

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天地,而不该由教师主宰,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所以,在数学课堂实践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讨论、质疑等探索活动,从而亲自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有把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才能让孩子能够自主学习,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的成长,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载《教育研究》 1997(9)
5、肖川:《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载《中国教育报》 1999.11.3 第四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