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玛吉的简介

热玛吉的简介
热玛吉的简介

什么是热玛吉?

塑美极(热玛吉Thermage),也被称为方格紧肤魔法,是全球唯一可以通过一次治疗就能达到紧肤、塑形、除皱效果的设备,也是一台严格要求医生亲自操作的射频设备,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抗衰塑形技术,已风靡欧美、日韩等80多个国家,深受众多

国内外大牌明星推崇,皇室政商名流、奥斯卡嘉宾为之倾心。全球多达500000多例临床成功案例,先后获得美国FDA认证、欧盟CE认证。

热玛吉的适应症有哪些?

1.紧肤除皱,抗拒衰老。

有效针对额纹、眉间纹、眼周细纹、鱼尾纹、口周纹、鼻唇沟、唇纹、颈纹、妊娠纹、肥胖纹等全身上下各种其他皱纹。

2.全身塑形,拯救松弛肌肤。

有效针对蝴蝶袖、腿部赘肉、臀部松弛、产后及腹部松弛、肢体各部位无弹性等。

3.面部塑形,重塑面部轮廓线。

有效针对面部松弛、下垂、双下巴、赘肉;眼皮松弛、眼角、眉尾下垂等。

热玛吉不适宜人群:

绝对禁忌症:

1、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相似电子装置的人

2、怀孕的女性

3、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患者

4、治疗区域伤口未愈合者

5、肿瘤晚期患者

6、对效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者

相对禁忌症:

1、过去9 个月内服用口服异维甲酸治疗的人

2、内部有不明填充物,面部有金丝植入

热玛吉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注意防晒,一周内严禁暴晒。

2、三天内请勿用热水洗脸(不超过体温的水即可)

3、三天内请暂时勿泡温泉及桑拿

4、加强保湿,一周内最少敷面膜3次

5、治疗后严谨冰敷

洛阳美莱

上海东方明珠塔介绍

上海东方明珠塔介绍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 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浑然一体,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她犹如一串从天而 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东方明珠塔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电视塔。东方明珠电视塔选用了 东方民族喜爱的圆曲线体作为基本建筑线条。主体有三个斜筒体,三个直筒体和11个球体组成,形成巨大空间框架结构。筒体内有6部电梯,其中一部是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还有一部在上球体和 太空舱间运行。塔体可供游览之处有:下球体、中间球体及环廊、上球体及太空仓等。下球顶高118 米,设有观光环廊和梦幻太空城等;上球顶高295米,有旋转茶室、餐厅和可容纳1600人观光平台。上下球之间有5个小球,是5套高空豪华宾馆;太空仓供外宾观光。灯光在电脑操纵下可以根 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产生1000多种变化。电视塔的灯光效果也令人叹为观止。 乘上东方明珠塔的电梯,只需四十秒钟,便可到达263米高的观光球上,在这里,极目远 眺,上海景色尽收眼底,原来的高楼大厦,现在都显得矮小了许多,蜿蜒的黄浦江上,巨轮如梭,连绵入海。分列两边的两座大桥,如两条巨龙,腾飞于黄浦江上,与中间的东方明珠一起,巧妙的组合成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面。入夜,巨大的球体在五彩灯光的装饰下,光彩夺目,群星争辉,更显 得晶莹剔透。与浦西外滩的灯光建筑群交相辉映,展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迷人之夜。 此塔与扩大至15 . 5万平方米的浦东公园融为一体,园内还有大小不同15个球体,烘托电 视塔的二个巨大球体,故有"东方明珠”之称。附近还有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将是浦东大型多功能旅游景点。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两侧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热熔胶简介

热熔胶简介一、热熔胶定义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热熔胶粘合是利用热熔胶机通过热力把热熔胶熔解,熔胶后的胶成为一种液体,通过热熔胶机的热熔胶管和热熔胶枪,送到被粘合物表面,热熔胶冷却后即完成了粘合。 二、热熔胶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 1.聚烯类热熔胶粘剂 1)聚乙烯热熔胶 ——概念:由乙烯与少量α-烯烃或其他单体聚合而成的热熔胶; ——特点:粘接性能良好;价格低;易粘接多孔性表面等; ——应用:纸箱、纸盒包装、食品包装容器密封、无纺布制作、地毯拼缝胶粘带、汽车地毯衬背、服装衬布粘接等。 2)聚丙烯热熔胶 ——概念:由丙烯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主要是无规聚丙烯(等规、间规); ——特点:一定的粘接性;固化速度稍慢;耐热性不高;常与低分子聚乙烯或结晶型聚丙烯混合以改善固化速度与耐温性; ——应用:纸、聚丙烯、聚乙烯、铝箔等粘接;较多地用于纸包装、地毯衬背、纸张复合、填隙、电视机显像管偏转线圈固定等。 2.乙烯及其共聚物类热熔胶粘剂

1)共聚单体: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氯乙烯等;可二元以上; 2)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热熔胶 ——概念:由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经高压本体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制造而得到的; ——历史: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 ——特点:优异的粘接性、柔软性、加热流动性和耐寒性;耐药品性、热稳定性、耐候性和电气性能较优;强度较低、不耐热、不耐脂肪油等; ——应用:强度不高的场合,一般不作结构胶。书本装订、木器加工、包装、制罐、制鞋自动化操作、纸制品的加工、建筑工业、电气部件、车辆部件等。 3.聚酯类热熔胶粘剂 ——概念:聚酯(PET)是主链中含有酯基(-COO-)的聚合物的总称,分不饱和聚酯和热可塑性聚酯(线性饱和聚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或醇酸缩聚而成);作为热熔胶需用可塑性聚酯; ——特点:优异的电绝缘性;较好粘接强度;耐冲击性、耐水、耐热、耐寒、耐介质及弹性都较好;可粘接多种材料;熔体粘度高; ——应用:服装、电器、制鞋、建筑等行业。 4.聚酰胺类热熔胶粘剂 ——概念:聚酰胺(PA)以重复的酰胺基(-CONH-)为分子主链的聚合物;用于配置热熔胶的PA相对分子量为1000-9000; ——特点: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电性能、耐油性、耐化学和耐介质性能;无味、无色;快速固化;可粘接多种金属和非金属;与其他树脂相容性良好; ——种类: 1)高分子量聚酰胺热熔胶:俗称尼龙型热熔胶,由内酰胺或氨基酸衍生物均聚,短碳链二元酸

DSC 热分析方法简介

Interpretation of DSC curves Practice: The 15 diagrams on the next pag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effects:§melting §crystallization, cold crystallization §evaporation, vaporization, drying §solid-solid transition §polymorphic transitions via the liquid phase §glass transition §oxidation §curing, polymerization, polyaddition §decomposition §initial deflection §artifact, mechanical disturbances Write down the effects on the curves and try to find out what each substance is.

Diagram 1 Clear liquid Diagram 2 White powder Wg^-1-0.030 -0.025°C 299.5 300.0 300.5 mW 5°C 292 294296298300302304306308^exo Interpretation DSC 216.11.2000 17:43:26 MSG MT: G. Widmann System e R TA METTLER TOLEDO S Diagram 3 White powder, heated to 200 °C and shock cooled to ambient mW 10°C 120130140150160170180190 ^exo Interpretation DSC 310.11.2000 17:31:50 MSG MT: G. Widmann System e R TA METTLER TOLEDO S

三种热分析方法综合介绍.

三种热分析方法综合介绍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关系的一类技术。该技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要承受程序控温的作用,通常指以一定的速率升(降)温。其二,要选定用来测定的一种物理量,它可以是热学的、力学的、声学的、光学的以及电学的和磁学的等。其三,测量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物质在受热过程中要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可用各种热分析方法跟踪这种变化。表1中列出根据所测物理性质对热分析方法的分类。其中以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的历史最长,使用也最广泛;微分热重分析(DTG)和差示扫描置热法(DSC)近年来也得到较迅速地发展。下面简单介绍DTA、TG和DSC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表1热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差热分析(DTA) 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一般说来,相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图1为差热分析装置示意图,典型的DTA装置由温度程序控制单元、差热放大单元和记录单元组成。将试样S和参比物R一同放在加热电炉中进行程序升温,试样在受热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着焓的改变,从而使它与热惰性的参比物之间形成一定的温度差。差热分析中温差信号很小,一般只有几微伏到几十微伏,因此差热信号经差热放大后在记录单元绘出差热分析曲线。从曲线的位置、形状、大小可得到有关热力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热气球活动策划

热气球活动策划 篇一:热气球旅游策划 热气球飘越珠峰游 目录 一、策划背景及社会环境分析 二、策划对象(目标人群) 三、策划市场环境分析 四、策划目标群体 五、策划假设 六、策划大概内容 一、策划背景及社会环境分析: 针对全球探险旅游的日益快速发展,受越来越多喜爱户外活动群体的青睐,特将推出新的极具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飘越珠峰”的探险活动项目。 自1991年11月21日,两个巨大的热气球成功飘越珠峰,实现了人类首次热气球飘越世界最高峰的壮举以来,我国在此方面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技术,以确保飘越珠峰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高大的珠峰近在咫尺,无数银白色的山峰冲出浩瀚的云层,壮观的景象和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欲望挑战,将会成为此项活动最有魅力,最能吸引世界各国户外探险爱好者的两个地方。

热气球行程将是由尼泊尔境内的戈焦大本营起飞,然后进入印度洋季风气流,路程约为两个小时,终点在海拔8400米的马卡鲁山北侧。(其他线路可另行实际考察) 远离危险是任何生物的本能,对于人类来说,飞翔无疑是极具冒险的举动。然而,人类依然热爱飞翔,因为梦想是决定我们生活高度的力量。寻梦的过程是对生命的一种挑战,灾难或许能折断你的翅膀,但是,精神却永不跪倒。放飞梦想,我心飞翔。飘越珠峰,谁人能挡! 二、策划对象(目标人群): 由于这项活动整个过程的花费是比较大的,而且又是一项充满新奇和不可知危险因素的过程,所以此项目策划的市场对象暂定为有一定收入,且热爱探险和挑战的人群。收入较低,但热爱户外活动的人群则定为边缘市场和潜在市场。另,此项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 符合身体条件的人群则不将其归为市场对象,若是能解决活动过程中的不可测的危险因素,则可将收入较高,但身体状况不太好或高于一定年龄阶段的老年人纳入市场对象的范围内。 三、策划市场环境分析: 据调查可知,目前全国还很少有此类活动的开发迹象,如果能及时克服困难,先于其他旅游企业和热气球公司推出此项活动,将非常有利于我们抢占市场先机,获得开发和举办的主动权。在所有的景观景点中,珠峰无疑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一处。在改革开放这些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后,普通的景点已基本被开发一空,旅游处女地已很难找到。因此,将旅游业的开发转移到空中无疑具有很大的空间(此项措施可

DYNACOLL 热熔胶介绍

DYNACOLL Copolyesters for Reactive Hotmelts Gabriele Brenner, Bernhard Schleimer

What is DYNACOLL 7000 ? ?Evonik Degussa‘s product range of medium molecular weight adhesive copolyesters ?Molecular weight(Mn) range2000 -8000 ?saturated, linear, solvent free ?hydroxyl terminated ?OH value range13 -55, mainly30 ?tailor-made raw materials for moisture curing reactive hot melts (RHM)

DYNACOLL polyester preparation Water, Diols Water Diols Diacids Additives & Catalysts Charging Esterification Condensation Drumming Liquid bulk 200 kg drums 30 kg pails

DYNACOLL 7000 building block system Series7100amorphous Tg > 0°C Series7200liquid Tg < 0°C Series7300partially crystalline Tg < 0°C Mixtures of DYNACOLLs are used to design RHM properties

实验一综合热分析实验

实验一综合热分析实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综合热分析仪的基本构造、原理及方法。 2.了解实验条件的选择。 3.掌握热分析样品的制样方法。 4.掌握对样品的热分析图谱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 二、综合热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及性能 综合热分析仪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同步测定物质的重量变化、温度变化和热效应的装置。一般地,综合热分析仪主要由程序控制系统、测量系统、显示系统、气氛控制系统、操作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1.TG的结构、原理及性能 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热重法记录的是热重曲线(TG曲线),它以质量作为纵坐标,以温度或时间为横坐标,即m—T曲线。 热重法通常有下列两种类型:等温热重法:在恒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非等温热重法:在程序升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热重法所用仪器称为热重分析仪或热天平,其基本构造是由精密天平和程序控温的加热炉组成,热天平是根据天平梁的倾斜与重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测定的,通常测定重量变化的方法有变位法和零位法两种。①变位法是利用物质的质量变化与天平梁的倾斜成正比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直接控制检测。②零位法是靠电磁作用力使因质量变化而倾斜的的天平梁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施加的电磁力与质量变化成正比,而电磁力的大小与方向是通过调节转换结构中线圈中的电流实现的,因此检测此电流即可知质量变化。天平梁倾斜由光电元件检出,经电子放大后反馈到安装在天平衡量上的感应线圈,使天平梁又回到原点。 SDTQ600综合热分析仪采用水平双杆双天平的结构设计。一臂作为水平天平零位平衡测量,另一臂作为高灵敏度DTA的热电偶。同时,一臂用来装填试样,

差热分析法(DTA)简介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差热分析法(DTA)简介(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1.DTA的基本原理 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差热分析的原理如图Ⅱ-3-1所示。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坩埚,置于炉中以一定速率进行程序升温,以表示各自的温度,设试样和参比物(包括容器、温差电偶等)的热容量Cs、Cr不随温度而变。则它们的升温曲线如图Ⅱ-3-2所示。若以对t作图,所得DTA曲线如图Ⅱ-3-3所示, 在0-a区间,ΔT大体上是一致的,形成DTA曲线的基线。随着温度的增加,试样产生了热效应(例如相转变),则与参比物间的温差变大,在DTA曲线中表现为峰。显然,温差越大,峰也越大,试样发生变化的次数多,峰的数目也多,所以各种吸热和放热峰的个数、形状和位置与相应的温度可用来定性地鉴定所研究的物质,而峰面积与热量的变化有关。 图Ⅱ-3-1差热分析的原理图 II-3-1 差热分析的原 理图图 II-3-2试样和参 比物的升温曲线 1.参比物; 2.试样; 3.炉体; 4.热电偶(包括吸热转变) 图Ⅱ-3-3 DTA吸热转变曲线 TA曲线所包围的面积S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m是反应物的质量,ΔH是反应热,g是仪器的几何形态常数,C是样品的热传导率ΔT是温差,t1是DTA曲线的积分限。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表达式,它是通过运用比例或近似常数g和C来说明样品反应热与峰面积的关系。这里忽略了微分项和样品的温度梯度,并假设峰面积与样品的比热无关,所以它是一个近似关系式。 2.DTA曲线起止点温度和面积的测量

17. 实验三 TG-DSC 综合热分析

实验三 TG-DSC综合热分析 热分析是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常用的单一的热分析方法主要有:差热分析(DT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和体积热分析等测定物质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能量、质量和体积变化的分析方法。综合热分析,就是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利用由多个单一的热分析仪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综合热分析仪,对实验材料同时实现多种热分析的方法。 综合热分析,能够同时提供更多的表征材料热特性的信息。其中TGD-TA 和TG-DSC的组合,是较普遍采用的综合热分析方法。它可实现:一般鉴定和确定产品的烧成制度,测定热力学参数(如比热容和热熔等)和结晶度、成分的定量分析以及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等。 一、目的意义 (1)了解STA409综合热分析仪的原理及仪器装置; (2)学习使用TG-DSC综合热分析方法鉴定聚合物。 二、基本原理 由于试样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反应,同时产生热效应和质量等方面的变化,这是热分析技术的基础。 热重分析方法,分为静法和动法。热重分析仪,有热天平式和弹簧式两种基本类型。本实验采用的是热天平式动法热重分析。 当试样在热处理过程中,随温度变化有水分的排除或热分解等反应时放出气体,则在热天平上产生失重;当试样在热处理过程中,随温度变化有Fe2+氧化成Fe3+等氧化反应时,则在热天平上表现出增重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为功率补偿式和热流式两种方法。前者的技术思想是,通过功率补偿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处于动态的零位平衡状态;后者的技术思想是,要求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传输到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热流差成正比关系。本实验采用的是热流式示差扫描量热法。 首先在确定的程序温度下,对样品坩锅和参比物坩锅进行DSC空运行分析,得到两个空坩锅DSC的分析结果—形成Baseline分析文件;然后在样品坩锅中加人适量的样品,再在Baseline文件的基础上进行样品测试,得到样品十坩锅的测试文件;最后由测试文件中扣除Baseline文件,即得到纯粹样品的DSC分析

热分析技术简介——DSC

热分析技术简介——DSC 摘要: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因其使用方便,精确度高等特点,多年来备受青睐。本文介绍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工作原理,并且简要地介绍了DSC在天然气水合物、食品高聚物测定和水分含量测定、油脂加工过程及产品、沥青性能研究及改性沥青的性能评定中的应用。 关键词:DSC 技术发展现状应用 一、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 简史 18世纪出现了温度计和温标。 19世纪,热力学原理阐明了温度与热量即热焓之间的区别后,热量可被测量。 1887年,Le Chatelier进行了被认为的首次真正的热分析实验:将一个热电偶放入黏土样品并在炉中升温,用镜式电流计在感光板上记录升温曲线。 1899年,Roberts Austen将两个不同的热电偶相反连接显著提高了这种测量的灵敏度,可测量样品与惰性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1915年,Honda首次提出连续测量试样质量变化的热重分析。 1955年,Boersma设想在坩埚外放置热敏电阻,发明现今的DSC。 1964年,Watson等首次发表了功率补偿DSC的新技术。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六十年代以后研制出的一种热分析方法。它被定义为: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试量相对于参比物的热流速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简称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vimetry)。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两种类型:功率补偿型DSC和热流型DSC。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分辨能力高和灵敏度高。由于它们能定量地测定各种热力学参数(如热焓、熵和比热等)和动力学参数,所以在应用科学和理论研究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现状 2.1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装置是准确测量转变温度,转变焓的一种精密仪器,它的主要原理是:将试样和参比物置于相同热条件下,在程序升降温过程中,始终保持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相同。当样品发生热效应时,通过微加热器等热元件给样品补充热量或减少热量以维持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差为零。加热器所提供的热量通过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作为DSC曲线记录下来。它是一种将与物质内部相转变有关的热流作为时间和温度的函数进行测量的热分析技术。 2.2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发展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差热分析(D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技术。

ANSYS热分析指南与经典案例

第一章简介 一、热分析的目的 热分析用于计算一个系统或部件的温度分布及其它热物理参数,如热量的获取或损失、热梯度、热流密度(热通量〕等。 热分析在许多工程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内燃机、涡轮机、换热器、管路系统、电子元件等。 二、ANSYS的热分析 ?在ANSYS/Multiphysics、ANSYS/Mechanical、ANSYS/Thermal、ANSYS/FLOTRAN、ANSYS/ED五种产品中包含热分析功能,其中 ANSYS/FLOTRAN不含相变热分析。 ?ANSYS热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热平衡方程,用有限元法计算各节点的温度,并导出其它热物理参数。 ?ANSYS热分析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此外,还可以分析相变、有内热源、接触热阻等问题。 三、ANSYS 热分析分类 ?稳态传热:系统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 ?瞬态传热:系统的温度场随时间明显变化 四、耦合分析 ?热-结构耦合 ?热-流体耦合 ?热-电耦合 ?热-磁耦合 ?热-电-磁-结构耦合等

第二章 基础知识 一、符号与单位 W/m 2-℃ 3 二、传热学经典理论回顾 热分析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 对于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质量的流入或流出〕 PE KE U W Q ?+?+?=- 式中: Q —— 热量; W —— 作功; ?U ——系统内能; ?KE ——系统动能; ?PE ——系统势能; ● 对于大多数工程传热问题:0==PE KE ??; ● 通常考虑没有做功:0=W , 则:U Q ?=; ● 对于稳态热分析:0=?=U Q ,即流入系统的热量等于流出的热量; ● 对于瞬态热分析:dt dU q = ,即流入或流出的热传递速率q 等于系统内能的变化。 三、热传递的方式 1、热传导 热传导可以定义为完全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由于温度梯度而引起的内能的交换。热传导遵循付里叶定律:dx dT k q -='',式中''q 为热流

热分析实验报告.

热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的原理及仪器装置; 2、学习使用TG-DSC综合热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照仪器了解各步具体的操作及其目的。

2、测定纯Al-TiO2升温过程中的DSC、TG曲线,分析其热效应及其反应机理。 3、运用分析工具标定热分析曲线上的反应起始温度、热焓值等数据。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 四、实验原理 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 TA)技术是指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测量试样的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种技术。根据被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常见的热分析方法有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 TG)、差热分析(Difference Thermal Analysis,DT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ce Scanning Claorimetry,DSC)等。其内涵有三个方面:①试样要承受程序温控的作用,即以一定的速率等速升(降)温,该试样物质包括原始试样和在测量过程中因化学变化产生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②选择一种可观测的物理量,如热学的,或光学、力学、电学及磁学等;③观测的物理量随温度而变化。 热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和分析试样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物理变化(如晶型转变、相态转变及吸附等)、化学变化(分解、氧化、还原、脱水反应等)及其力学特性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的研究,可以认识试样物质的内部结构,获得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为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综合热分析,就是在相同的热条件下利用由多个单一的热分析仪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热分析仪,见图1,对同一试样同时进行多种热分析的方法。

热气球

热气球 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在气囊底部有供热空气加热用的大开口和吊篮。空气加热后密度减小,温度达100°时密度约为0.95kg/m3,是空气的1/1.3,因此升空不高。现代热气球在吊篮中安装有简单的飞行仪表、燃料罐和喷灯等设备。从地面升空时,点燃喷灯,将空气加热后从气囊底部开口处充入气囊。升空飞行后,控制喷灯的喷油量操纵气球的上升或下降。热气球出现得最早,现今乘热气球飞行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航空体育运动。此外,热气球还常用于航空摄影和航空旅游。[1] 原理 空气是有质量的物质。相同体积的空气,温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质量也不同。这就像水和冰,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把冰块按入水底,它总漂上来,就是因为冰比水密度小的缘故。气球升空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球囊内空气被加热后密度变小,质量轻于球囊外相同体积的冷空气,于是球囊产生浮力而升空(像冰块在水中上浮一样)。对航空器而言,我们把这一浮力叫做升力。比如一个标准的AX—7级的热气球,它的球囊体积为2180立方米(77000英尺3),在海平面气温15℃时,该球囊内空气总质量为2670公斤。燃烧器将球囊内空气加温时,囊内空气膨胀,密度变小,膨胀后多余的空气从气球底口排出。囊内2180立方米的热空气达到100℃时,质量变为2070公斤,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15℃)轻了600公斤,此时气球产生了600公斤的升力。如果气球飞行总质量小于600 公斤,气球就可以上升了。 直升飞机 飞艇

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与气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艇体的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氢气或氦气)借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吊舱供人员乘坐和装载货物。尾面用来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 飞艇属于浮空器的一种,也是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来提供升力的航空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浮空器可分为飞艇、系留气球和热气球等,其中飞艇和系留气球是军事利用价值最高的浮空器。飞艇和系留气球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比后者多了自带的动力系统,可以自行飞行。飞艇分有人和无人两类,也有拴系和未拴系之别。飞艇获得的升力主要来自其内部充满的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等。现代飞艇一般都使用安全性更好的氦气来提供升力,另外飞艇上安装的发动机提供部分的升力。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主要用在飞艇水平移动以及艇载设备的供电上,所以飞艇相对于现代喷气飞机来说节能性能较好,而且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较小。 一般从结构上看,飞艇可分为三种类型:硬式飞艇、半硬式飞艇和软式飞艇。硬式飞艇是由其内部骨架(金属或木材等制成)保持形状和刚性的飞艇,外表覆盖着蒙皮,骨架内部则装有许多为飞艇提供升力的充满气体的独立气囊。半硬式飞艇要保持其形状主要是通过气囊中的气体压力,另外部分也要依靠刚性骨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艘意大利制造的半硬式飞艇从挪威前往阿拉斯加的途中穿过了北极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到达北极点的飞行器。 战斗机 战斗机即歼击机。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广泛称为驱逐机。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对地攻击武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歼击机还包括要地防空用的截击机。但自60年代以后,由于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完善,专用截击机的任务已由歼击机完成,截击机不再发展。具有火力强、速度快、机动性好等特点,是航空兵空中作战的主要机种,也可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歼击机[1]又称战斗机[2],二战时期称驱逐机。相对于战略空军的轰炸机,战斗机是指战术空军的机种,战斗机包括歼击机,截击机,强击机。歼击机是夺取制空权的主力机型,通常中低空机动性好,装备中近程空对空导弹,通过中距空中格斗,近距离缠斗击落敌机以获得空中优势,或为己方军用飞机护航。截击机是高空高速的本土防空型机种,机动性通常不如歼击机,装备远程空对空导弹或反辐射导弹,主要任务是拦截高空高速入侵的敌方侦察机,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还可以用远程反辐射导弹攻击远处的敌方预警指挥机。早期的歼击机是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来进行空中战斗的;每架歼击机都装有20毫米以上的航空机关炮,还可携带多枚雷达制导的中距拦射导弹和红外线制导的近距格斗导弹和炸弹或命中率很高的激光制导炸弹,以及其他对地面目标攻击武器。歼击机最大飞行时速达30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20千米,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2000千米,带油箱时可达5000千米。机上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

热熔胶膜和热熔胶网膜的规格种类简介

热熔胶膜和热熔胶网膜的规格种类简介 规格类型一:不同成分的热熔胶网膜、热熔胶膜 在不同种类的热熔胶网膜和热熔胶胶膜分类中,最主要的就是按不同的成分来进行分类,这其中包括PA(聚酰胺)、PES(共聚酯)、EVA(醋酸乙烯共聚物)、TPU(聚氨酯)、EAA(醋酸丙烯酸共聚物)和PO(聚烯烃)等成分,不同成分的热熔胶膜所适合粘接的材料也有所不同,由于按成分分类需要撰写的内容较多,一两句话无法概述,在本篇文章中就不做以介绍。 热熔胶网膜 规格类型二:不同克重的热熔网膜、胶膜 除了不同成分的热熔胶膜,再来关注的就是热熔胶膜的克重和厚度了,通常,热熔胶网膜是讲究克重的,即每平方米重量,而热熔胶膜大多讲究厚度,这是因为网膜与胶膜的制作工艺不同,不能准确地测量厚度,而胶膜又由于不同成分的材料密度不同,讲究克重需要让客户了解更多专业知识,过于麻烦。

在热熔胶网膜中,不同成分的热熔胶网膜其可制作的克重范围也有所不同,例如,PA和PES热熔胶网膜克重范围在8-90g/㎡,而TPU和EVA网膜的克重范围在10-80g/㎡,这是因为TPU和EVA材料较软,如果制作的太薄会使制作好的材料在使用时无法脱卷。当然,并不是说每种克重的网膜都是有现货,下面介绍每种网膜的常用克重情况: PA热熔胶网膜:10g/12g/15g/20g/23g/25g/30g/40g/50g/80g PES热熔胶网膜:15g/20g/25g/35g/45g/60g EVA热熔胶网膜:15g/20g/25g/50g TPU热熔胶网膜:15g/20g/25g 规格类型三:不同厚度的热熔胶膜 而在热熔胶膜中就要讲究厚度一说了,通常厚度的单位有三种,一种是毫米(mm),例如0.05mm、0.03mm,第二种是丝(s),这也是行业中常用的单位,1毫米=100丝,第三种是微米(um),1毫米=1000微米,例如0.05mm 厚度就是50um,在国际中对薄膜厚度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计量单位就是微米。

ANSYS热分析

第一章 简 介 一、热分析的目的 热分析用于计算一个系统或部件的温度分布及其它热物理参数,如热量的获取或损失、热梯度、热流密度(热通量〕等。 热分析在许多工程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内燃机、涡轮机、换热器、管路系统、电子元件等。 二、ANSYS的热分析 ?在ANSYS/Multiphysics、ANSYS/Mechanical、ANSYS/Thermal、ANSYS/FLOTRAN、ANSYS/ED五种产品中包含热分析功能,其中 ANSYS/FLOTRAN不含相变热分析。 ?ANSYS热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热平衡方程,用有限元法计算各节点的温度,并导出其它热物理参数。 ?ANSYS热分析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此外,还可以分析相变、有内热源、接触热阻等问题。 三、ANSYS 热分析分类 ?稳态传热:系统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 ?瞬态传热:系统的温度场随时间明显变化 四、耦合分析 ?热-结构耦合 ?热-流体耦合 ?热-电耦合 ?热-磁耦合 ?热-电-磁-结构耦合等

第二章 基础知识 一、符号与单位 项目 国际单位 英制单位 ANSYS 代号 长度 m ft 时间 s s 质量 Kg lbm 温度 ℃ o F 力 N lbf 能量(热量) J BTU 功率(热流率) W BTU/sec 热流密度 W/m 2 BTU/sec-ft 2 生热速率 W/m 3 BTU/sec-ft 3 导热系数 W/m-℃ BTU/sec-ft-o F KXX 对流系数 W/m 2-℃ BTU/sec-ft 2-o F HF 密度 Kg/m 3 lbm/ft 3 DENS 比热 J/Kg-℃ BTU/lbm-o F C 焓 J/m 3 BTU/ft 3 ENTH 二、传热学经典理论回顾 热分析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z 对于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质量的流入或流出〕 PE KE U W Q Δ+Δ+Δ=? 式中: Q —— 热量; W —— 作功; ΔU ——系统内能; ΔKE ——系统动能; ΔPE ——系统势能; z 对于大多数工程传热问题:0==PE KE ΔΔ; z 通常考虑没有做功:0=W , 则:U Q Δ=; z 对于稳态热分析:0=Δ=U Q ,即流入系统的热量等于流出的热量; z 对于瞬态热分析:dt dU q = ,即流入或流出的热传递速率q 等于系统内能的变化。 三、热传递的方式 1、热传导 热传导可以定义为完全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由于温

热 气 球

热气球 利用加热的空气或某些气体比如氢气或氦气的密度低于气球外的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飞行.热气球主要通过自带的机载加热器来调整气囊中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控制气球升降的目的. 简介 热气球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称为天灯或孔明灯,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西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战役中使用热气球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法国的孟格菲兄弟于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欧洲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在世界很多不同的国家,气球也会用来作庆祝大日子来临时的点缀.很多地方的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各种气球.在一些开幕的仪式中,人们会刺破气球,象征着那开幕的重要时刻,也能凝聚气氛。 直升飞机的资料

直升飞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它是借助一副或者几幅旋翼升空,能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机身上方的旋翼轴上装一副或几副大直径的旋翼,由活塞式发动机或涡轮轴发动机驱动。旋翼转动能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只要升力大于直升机重量就可垂直升空。驾驶员操纵旋翼上的自动倾斜器,当旋翼向左右前后倾斜时,就能相应产生向左右前后的水平分力,直升机即可向任一方向飞行。如果保持旋翼升力与直升机重量相等,就能悬停在空中。万一发动机在空中停车,直升机可利用旋翼自转下滑,强迫着陆。 直升机可按旋翼数量和布局方式分成四类:(1)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2)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3)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4)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 直升机不要跑道,可在狭窄场地垂直起降,有广泛应用。军事上可用于联络、侦察、空降、反潜、救护、对地攻击等,民用方面可进行短途运输、造林护林、抢险救灾、遥感勘测、喷洒农药、吊装设备、航天回收等。近年来,海上采油用的直升机,及坦克和空战直升机,及反坦克和空战直升机,成为重点研制方向。 世界第一架升飞行的直升机,是由法国人科努于1907年11月13日首次制成试飞的,但并末解决平衡与操纵问题。1923年1月9日,西班牙人西瓦首次采用铰接式旋翼制成的C-3式旋翼机首次试飞,为实用升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36年6月26日德国福盖-艾切基利斯Fw61型直升机试飞成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架使正常操纵杆载人直升机。1946年3月8日美国贝尔47型直升机首次获得商用

热熔胶的基本简介和参数

热熔胶 热熔胶(英文名:Hot Glue)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系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型;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高附加值,黏合强度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EVA热熔胶 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100%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它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熔融后的EVA热熔胶,呈浅棕色或白色。EVA热熔胶由基本树脂、增粘剂、粘度调节剂和抗氧剂等成分组成。 基本树脂 热熔胶的基本树脂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高温高压下共聚而成的,即EVA树脂。这种树脂是制作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基本树脂的比例、质量决定了热熔胶的基本性能,(如胶的粘结能力、熔融温度及粘结强度)一般选择VA含量18-33,熔指(MI)6-800,VA含量低,结晶度越高硬度增大,同等情况下VA含量大,结晶度低弹性增大,EVA熔指的选择也很重要,熔指越小流动性差强度大熔融温度高对被粘物润湿和渗透性也差。相反熔指过大其胶的熔融温度低,流动性

较好但粘结强度降低。其助剂的选择,应选择乙烯与醋酸乙烯比例恰当的。 增粘剂 增粘剂是EVA热熔胶的主要助剂之一。如果仅*用基本树脂熔融时在一定温度下具有的粘结力,当温度下降后,就难以对纸张进行润湿和渗透,失去粘结能力,无法达到粘结效果;加入增粘剂就可以提高胶体的流动性和对被粘物的润湿性,改善粘结性能,达到所需的粘结强度。一般增粘剂有松香,改性松香(138或145),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萜烯树脂等。 粘度调节剂 粘度调节剂也是热熔胶的主要助剂之一。其作用是增加胶体的流动性、调节凝固速度,以达到快速粘结牢固的目的,否则热熔胶粘度过大、无法或不易流动,难以渗透到书帖中去,就不能将其粘结牢固。加入软化点低的粘度调节剂,就可以达到粘结时渗透好、粘得牢的目的。一般选择石蜡,微晶蜡。合成蜡(PE或PP),佛托蜡等。 抗氧剂 加入适量的抗氧剂是为了防止EVA热熔胶的过早老化。因为胶体在熔融时温度偏高会氧化分解,加入抗氧剂可以保证在高温条件下,粘结性能不发生变化。

综合热分析实验

实验二综合热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分析技术适用范围与测试对象 2.了解综合热分析仪STA 449C的结构和测试原理 3.观察热分析仪的操作方法和测试结果分析。 二.实验原理 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温度的控制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能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在热分析法中,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变化,包括与周围环境作用而经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释放出结晶水和挥发性物质的碎片、热量的吸收或释放,某些变化还涉及到物质的质量增加或质量损失,发生热化学变化和热物理性质及电学性质变化等。热分析法的核心就是研究物质在受热或冷却时产生的物理和化学的变迁速率和温度以及所涉及的能量和质量变化。总之,热分析技术是建立在物质热行为上的一类分析方法。 就固体物质而言受热后物理性质将发生变化。如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热辐射性质、热容等都会发生变化。当金属材料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过程中会吸收或放出热量,如固态相变潜热、固液熔融相变潜热,发生相变所对应的温度称为临界点。热分析方法就是测出发生相变的临界点温度。对于金属合金材料,可以通过测出一系列不同成份配比的合金的临界点,并将同一物性的点连起来而得到合金的相图,这也是测定相图的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热分析方法有三种:差热分析法(DT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 1.差热分析法(DTA) 差热分析是在温度程序的控制下,测量物质的温度与参比物的温度差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试样加热或冷却,若试样中不发生任何热效应,试样的温度和参比物的温度相等,两者温差为零。若试样发生吸热效应,试样的温度将滞后于参比物的温度,此时两者的温差不为零,并在DTA曲线上出现一个吸热峰;若试样发生放热效应,试样的温度将超前于参比物的温度,此时两者的温差也不为零,并在DTA曲线上出现一个放热峰。根据记录的曲线,就可以测出反应开始的起始温度,反应峰所对应的温度(峰位置),峰的面积就和产生的热效应值对应。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也是用参比物和试样进行比较,但是两者的重要差别在于DSC的参比物和试样各自由一个单独的微型加热室加热。当试样按程序升温时,控制系统根据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差信号来调节加热器的功率输出,使试样和参比物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论有无热效应发生)始终保持温度一致,即两者的温差为零。所记录的是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功率差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称为DSC曲线。

实验七 热重分析及综合热分析

实验七热重分析及综合热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1. 了解热重分析的仪器装置及实验技术。 2. 熟悉综合热分析的特点,掌握综合热曲线的分析方法。 3. 测绘矿物的热重曲线和综合热曲线,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 二、热重分析的仪器结构与分析方法 热重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一种实验技术。 热重分析通常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类型。 静态法又称等温热重法,是在恒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通常把试样在各给定温度加热至恒重。该法比较准确,常用来研究固相物质热分解的反应速度和测定反应速度常数。 动态法又称非等温热重法,是在程序升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采用连续升温连续称重的方式。该法简便,易于与其他热分析法组合在一起,实际中采用较多。 热重分析仪的基本结构由精密天平、加热炉及温控单元组成。图16示出了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的PRT-1型普通热天平结构原理图;加热炉由温控加热单元按给定速度升温,并由温度读数表记录温度,炉中试样质量变化可由人工开启天平并记录。自动化程度高的热天平由磁心和差动变压器组成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和输出试样质量变化引起天平失衡的信号,经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 图16 PRT-1型热天平结构原理图 由热重分析记录的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称热重曲线(TG曲线)。曲线的纵坐标为质量,横坐标为温度。例如固体热分解反应A(固)→B(固)+C(气)的典型热重曲线如图17所示。

图17 固体热分解反应的热重曲线 图中T i 为起始温度,即累计质量变化达到热天平可以检测时的温度。T f 为终止温度,即累计质量变化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热重曲线上质量基本不变的部分称为基线或平台,如图17中ab 、cd 部分。 若试样初始质量为W 0,失重后试样质量为W 1,则失重百分数为(W 0-W 1)/W 0×100%。 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在某温度发生分解、脱水、氧化、还原和升华等物理化学变化而出现质量变化,发生质量变化的温度及质量变化百分数随着物质的结构及组成而异,因而可以利用物质的热重曲线来研究物质的热变化过程,如试样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热分解产物和热分解动力学等。例如含有一个结晶水的草酸钙(CaC 2O 4·H 2O )的热重曲线如图18,CaC 2O 4·H 2O 在100℃以前没有失重现象,其热重曲线呈水平状,为TG 曲线的第一个平台。在100℃和200℃之间失重并开始出现第二个平台。这一步的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12.3%,正好相当于每molCaC 2O 4·H 2O 失掉1molH 2O ,因此这一步的热分解应按 O H O CaC O H ·O CaC 242℃ 200℃100242 ~ +????→? 进行。在400℃和500℃之间失重并开始呈现第三个平台,其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18.5%,相当于每molCaC 2O 4分解出1molCO ,因此这一步的热分解应按 CO CaCO O CaC 3℃500 ℃40042~ +????→? 进行。在600℃和800℃之间失重并出现第四个平台,其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30%,正好相当于每molCaC 2O 4分解出1molCO 2,因此这一步的热分解应按 2℃800 ℃60042CO CaO O CaC ~ +????→? 进行。 可见借助热重曲线可推断反应机理及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