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烟气余热利用
莱钢烧结厂265m 2烧结系统环冷烟气的余热利用

环 冷机 1 机来 的大约 30℃高 温烟气 横 向流 风 5 经 热管受 热 段 , 管 的受 热段 置 于热 流 体 风 道 热 内 , 管元 件 的 放 热 段 插 在 水一 汽 系统 内。 由 热 于热 管 的存 在 , 得 该 水一 汽 系 统 的受 热 及 循 使 环 完全 和热 源分离 而 独立 存 在 于热 流 体 的风 道 之 外 , 汽 系统不 受热 流体 的直接 冲刷 。 水一 热 管蒸 汽发生 器 ( 图 2 的工作原 理如 下 : 见 )
二次混合、 小矿槽加蒸汽预热等措施 , 由于外 但
购蒸 汽压 力不稳 定 , 料温 基 本上 徘 徊在 6 0℃左 右 。另外 , 生活 、 室 、 季取 暖 也需 要 蒸 汽 , 浴 冬 蒸
汽对烧结 二 车 间而 言 也 是 一 项 长 期 的消 耗 , 据 统计 , 06年 25 m 20 6 烧 结 机 月 消 耗 蒸 汽 为 88 . , 需成本 6 84 54 9t年 7 .7万元 。投 产 以来 , 烧 结矿 余热 仅 用 在 烧 结 机 机 头 保 温 段 , 余 未 加 其 利用 。如 能 回收 这 部 分 热 能 来 生 产 蒸 汽 , 无 则
1 过热蒸汽
自 机 部 环冷 下
1
L 整一热 分包 笪 过器j 汽l i
自环 冷 机 1 # 风机高 温烟气
. I翠 气 — 上 对 供 接 壹 烟 L 外 汽 点
根 据 2 5 m 环 冷 机余 热分 布 特点 , 计 的 6 设
烧结机余热发电技术的详解

烧结机余热发电技术一.概述余热发电是利用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回收废气余热,生产中压饱和蒸汽,配套饱和蒸汽汽轮机组,发电机组抽汽供热,实现供热、电联产,最大限度提高余热蒸汽利用效率。
而对于烧结机余热发电来说是通过钢厂烧结机所产生的冶炼烟气余热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回收利用,生产中压饱和蒸汽,配套饱和蒸汽轮机组,抽取供热发电。
通过对烧结机烟气的回收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其所产生的蒸汽可进行对外供热,电联产,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迎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的主题。
二.工艺原理1.烟气循环:烧结机所产生的烟气分为高低烟温段,共同进入余热锅炉烟道口,并且通过高功率循环风机强制其烟气循环,加热其中低压汽包,产生蒸汽。
当高低段烟道阀门打开时,烟气就进入锅炉烟道口,同时1#,2#烟囱也随之关闭,旁路烟关闭,补冷风口根据烟气温度自行调节其开度。
1#和2#环冷机的出口电动阀打开,循环风机的风流将进入环冷机内,代替环冷风机的风流,使得烧结工序能正常运行。
在此工序中循环风机是主体,因此循环风机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烧结和锅炉蒸汽产生的效率,进一步影响发电效率。
2.中压水循环:中压锅筒给水是来自汽机房凝结水经过低压除氧器处理后,由中压给水泵打入中压锅筒。
中压给水调节中最为重要的是给水三冲量调节,其调节方式是通过汽包水位,给水流量,主蒸汽流量。
给水三冲量调节中,给水流量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调节的准确和稳定度。
因此要进行三冲量的调节,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以及水位的校验非常重要。
当主蒸汽温度达到一定值(主要由进入汽机的蒸汽温度决定)时,需要打开减温水调节阀来冷却中压减温汽,降低蒸汽温度,符合进入汽机蒸汽温度的要求。
3.低压水循环:低压汽包给水是来自汽机房凝结水经过除氧器处理后进入低压汽包。
对于低压汽包给水调节可以进行两冲量或单冲量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浅析钢铁厂烧结余热回收利用

浅析钢铁厂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作者:李玉清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众所周知,钢铁企业烧结工序需要巨大的能耗,通常都能够占到总能耗的10%-20%,仅次于炼铁工序。
基于此,文章对钢铁厂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有效的节约能源。
关键词:钢铁厂;烧结;余热回收;利用1 前言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冶金总能耗的12%,仅次于炼铁工序。
钢铁工业烧结厂余热资源有三个:一是烧结机大烟道烟气余热,所含显热约占烧结工序能耗总热量的15%-20%左右;二是冷却机废气余热,冷却机废气温度在100℃-400℃之间,其显热约占烧结工序能耗总热量的28%-35%。
三是排矿端废气余热,排矿端废气粉尘含量较高,且温度波动较大,由于受技术及设备的限制,现阶段该系统烟气余热未进行收集及利用。
因此烧结余热利用潜力巨大,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 烧结余热回收中出现得较为普遍的问题2.1漏风现象在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漏风问题主要是通过台车与烟罩之间的密封以及台车与风箱之间的密封体现出来的。
因为烟气系统属于全闭路式循环,台车与烟罩、台车与风箱都是在实际运转过程中进行相互配合的,风箱中一般为正压3000PA-4000PA之间,眼罩中为负压-100PA-400PA。
结果已经表明,如果漏风问题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话,就会直接导致吸冷风和热风外溢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到余热回收效果,与此同时烟气外溢也会直接导致环冷机场地内出现数量较大的灰尘,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到岗位工人的正常操作。
2.2灰尘磨损现象因为回热式烧结余热回收烟气系统一般都是全闭路循环系统,当热废气穿透料面后经过烟气管道和环冷罩以后进入锅炉,这个时候整个流程废气都会呈现高速流动状态。
而且废气中所夹带的颗粒粉尘还没有沉降就都已经进入到锅炉和风机当中。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除尘器大部分还是采用惯性除尘器,它只能祛除废气当中的那些大颗粒,而且这些大颗粒废弃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以后风机叶轮、锅炉管束以及机壳等部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大大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烧结余热发电工程设计方案

烧结余热发电工程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各种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种环保、高效、节能的新型建筑能源利用方式,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烧结余热发电工程设计方案入手,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述烧结是一种经过高温烧制的铁矿石粉末,矿石烧结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所携带的热量称为烧结余热。
目前,我国烧结生产的烧结温度在1300℃左右,烧结机排放的高温烟气温度在300℃—350℃之间,烧结余热的温度在700℃—800℃左右。
烧结余热发电是将烧结厂烟气中的高温余热通过余热锅炉进行回收利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发电的一种新型技术。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的逐步发展,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还能够起到环保、节能、减排的作用。
二、烧结余热发电工程设计方案1、基础设施选址要想使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益,基础设施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确定好热负荷大小,确保能够充分利用回收的烧结余热,满足电力生产需求。
其次,选址时要考虑热源的位置、烟气排放口的位置等因素,以便适应余热回收锅炉的选型和工艺流程等技术要求。
2、设备选型余热回收锅炉是烧结余热发电工程中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将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蒸汽,并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在锅炉的选型上,要考虑余热回收的温度、烟气流量、蒸汽压力、蒸汽流量等关键参数,同时要根据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锅炉类型,包括节能、高效、环保等方面的考虑。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涉及到热回收、热交换、蒸汽产生、蒸汽输送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热回收方面,要通过优化锅炉炉膛和烟道排布结构,充分利用高温烟气中的余热。
在热交换方面,要选用先进的二次热交换技术,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在蒸汽输送方面,要根据发电机组的性能参数、热负荷等要求,配置合适的蒸汽输送管道和阀门,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种烧结环冷机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矿 业 工 程
Mi ni ng Eng i n e e r i ng 6 3
・
综合 利用 ・
一
种 烧 结 环 冷 机 烟 气 余 热 梯 级 利 用 系 统
王 峰 ( 中冶北 方工 程技术 有 限公 司 ,辽宁 鞍 山 1 1 4 0 5 1 )
1 . 2 二 级 回 收 与 利 用
应一段烧结环冷 机上方 的 1 烟 气 环 冷 罩 ,5 ~7 风 箱 排
出 的烟 气 平 均 温 度 约 2 8 0  ̄ C,对 应 二 段 烧 结 环 冷 机 上 方 的
在 环 冷 机 部 分 二 段 高 温 端 风 箱 对 应 的 上 部 风 罩 顶 部 分 别 设 置 集 气 烟 筒 ,在 烟 筒 顶 部 设 置 烟 气 连 通 管 与 热 风 烧 结 的送 风 管 路 相 连 接 ,将 环 冷 机 部 分 二 段 高 温 端 风 箱 温 度 较 高 的烟 气 送 至 烧 结 机 台 车 面上 ,用 于 热 风 烧 结 。 热 风 烧 结 不 但 节 约 了 固体 燃 料 ,而 且 可 使 料 层 中 温 度 分 布 较 均 匀 ,克 服 普 通 烧 结 上 层 温 度 不 足 、烧 结 矿 强 度 低 、 粉 末 多 ,下 层 温 度 高 、烧 结 矿 F e O 含 量 高 的缺 点 ,从 而 改
有 烟 气 经 过 余 热 锅 炉 使 其 产 生 蒸 汽 进 行 供 暖 、发 电 、 拖 动
1 . 1 一级 余 热 回 收 与 利 用
在 环 冷 机 一 段 和部 分 二 段 高 温 端 风 箱 对 应 的 上 部 风 罩 顶 部 分 别 设 置 集 气 烟 筒 ,在 烟 筒 顶 部 设 置 电 动 蝶 阀 ,在 烟 筒 中部 设 置 烟 气 连 通 管 ,将 环 冷 机 一 段 和 二 段 高 温 端 风 箱
烧结烟气循环工艺

烧结烟气循环工艺1. 简介烧结烟气循环工艺是一种有效利用烧结烟气能量的技术。
在传统的烧结过程中,大量的高温烟气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引入烟气循环系统,可以将废弃的高温烟气重新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工艺原理烧结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的余热能,传统工艺中这部分能量会被直接排放。
而通过烟气循环系统,可以将这部分余热能回收利用。
具体原理如下:•烧结机排放的高温烟气首先经过除尘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等固体污染物。
•经过除尘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在锅炉内部进行换热,将其余热转化为蒸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蒸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可以用于烧结机的燃料预热、干燥等环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经过能量回收的烟气,在排放之前还需要经过除尘和脱硫等环节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排放标准。
3. 工艺流程烧结烟气循环工艺的流程如下:1.烧结机排放的高温烟气经过除尘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等固体污染物。
2.经过除尘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在锅炉内部进行换热,将其余热转化为蒸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3.产生的蒸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送至相关设备,如燃料预热系统、干燥系统等进行利用。
4.经过能量回收后,剩余的烟气需要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
首先通过脱硫设备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然后经过除尘设备去除颗粒物和细微粉尘。
5.处理后的清洁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可以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
4. 工艺优势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能源回收利用:通过回收烟气中的余热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2.环境友好: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物排放,降低了环境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经济效益显著:回收利用烟气中的余热能,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4.技术成熟可靠: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已经在多个企业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5. 应用案例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已经在许多企业成功应用。
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应用分析

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应用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烧结; 低温; 余热; 技术; 应用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flue gas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flue gas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lated content.keywords: sintering;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technology;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钢铁企业烧结工序的能耗仅次于炼铁工序,一般为钢铁企业总能耗的10%~20%。
传统的烧结余热利用方式是在环冷机高温段安装简易余热锅炉生产蒸汽,效率低,回收的废气余热仅占总热量的10%左右。
近年来低温烟气余热锅炉技术和低参数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技术不断发展,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成为可能。
最大限度的利用烧结环冷机排放的低温烟气的热能,降低烧结工序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是烧结余热发电的主要目标。
重钢在环保搬迁前烧结厂热平衡测试数据表明,烧结机的热收入中烧结矿显热占28.2%、废气显热占31.8%。
可见,烧结厂余热回收的重点为烧结废(烟)气余热和烧结矿(产品)显热回收。
烧结余热也是目前我国低温余热资源应用的重点。
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应用分析

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烧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应用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烧结; 低温; 余热; 技术; 应用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flue gas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flue gas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lated content.Keywords: sintering;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引言钢铁企业烧结工序的能耗仅次于炼铁工序,一般为钢铁企业总能耗的10%~20%。
传统的烧结余热利用方式是在环冷机高温段安装简易余热锅炉生产蒸汽,效率低,回收的废气余热仅占总热量的10%左右。
近年来低温烟气余热锅炉技术和低参数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技术不断发展,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成为可能。
最大限度的利用烧结环冷机排放的低温烟气的热能,降低烧结工序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是烧结余热发电的主要目标。
重钢在环保搬迁前烧结厂热平衡测试数据表明,烧结机的热收入中烧结矿显热占28.2%、废气显热占31.8%。
可见,烧结厂余热回收的重点为烧结废(烟)气余热和烧结矿(产品)显热回收。
烧结余热也是目前我国低温余热资源应用的重点。
重钢在环保搬迁后有容量为360m2的烧结机3套,其可利用余热有两部分:一为占烧结过程总带入热量约45%的烧结矿显热,在冷却机高温段废气温度为350~420℃;二是占总带人热量约24%的烧结烟气显热,在烧机机尾风箱高温段排出的废气温度为300~4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m2烧结环冷机尾部冷却风余热利用 4.3.1 环冷机烟气系统 400m2烧结机余热发电工程也是较早建成的同类项目,具备一定代表性。它采用双压、双进气、一体化除氧器、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烟气侧采用开式系统+串级冷却方式,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直接经引风机排至大气,环冷机高温段采用从低温段烟罩收集的热废气作为烧结矿的冷却风。 由于400m2烧结机规模较大,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量约60万Nm3/h,温度130℃,仍有可观的可利用热量。如果直接排放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本工程拟改变原环冷机烟气循环系统的循环方式,用原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代替环冷机3#烟囱收集的低温烟气,作为环冷机1区的冷却风;重新核算风机能力,原1区的循环风机利旧。3#烟囱收集的低温烟气进入新建设的热水锅炉产生热水进行采暖供热。 环冷机的烟罩第三区段已经进行了绝热、密封的设计,本工程不在对第三区段的烟罩进行改造,通过环冷机的3#烟囱收集的高温烟气引出至余热热水锅炉。 3#烟囱上设置四通管道,配置电动切换蝶阀,热水锅炉正常工作时,打开新增的烟气管道阀门,关闭烟囱阀门及原循环管道阀门,将烟气导入热水锅炉烟道;在热水锅炉停止运行时,关闭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的阀门,打开烟囱阀门,将烟气直接排入大气;或者打开原循环管道阀门进行原设计的烟气循环冷却。 从环冷机3#烟囱收集的高温烟气进入锅炉,在锅炉内充分换热,产生高温热水。换热后的烟气降至90℃左右,经引风机后排放烟囱排入大气。 在原余热锅炉后烟囱上设置三通管道,配置电动切换蝶阀,如采用烟气循环方式时,关闭烟囱阀门将余热锅炉换热后的热废气,通过循环风机及烟气管道将烟气引入环冷机一区。如采不用烟气循环方式时,打开锅炉后烟囱阀门,将烟气直接排空。 4.3.2环冷机烟气量分配 在保证不影响原400m2烧结余热利用系统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分区方法,尽可能多的利用环冷机三段的高温烟气及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 烧结矿的热力学数据模型 热烧结矿平均比热经验公式为:CP=[+×10-3(T-373)×10-5(T-373)2]× 式中 CP—烧结矿的平均比热,单位:kJ/(kg·℃) T—绝对温度,单位:K。 本工程计算以大气温度20℃时作为基础,废热气收集结果见表4-1。 表4-1 废烟气收集特性 项目 单位 数值 用途 高温烟气收集区域 烟气温度 ℃ 420 用于原余热锅炉产蒸汽发电 烟气流量 KNm3/h
中温烟气收集区域 烟气温度 ℃ 320 用于原余热锅炉产蒸汽发电 烟气流量 KNm3/h
低温烟气收集区域 烟气温度 ℃ 170 用于热水锅炉产热水 烟气流量 KNm3/h
4.3.3 余热收集的主要措施 主要技术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烟罩与台车间的密封(收集区域) 采用专有的刚柔性密封技术改造烟罩与台车上缘之间的密封装置。 (2)烟罩及烟囱设置保温层,以减少辐射热损失和对流热损失。 (3)其它漏风点的密封。 4.3.4 流场优化技术 合理设计环冷机烟气收集烟罩,消除死角,压力均等,避免烟罩压力偏差过大,导致局部热风大量外漏,冷风大量内侵,造成热损和温损两种并存的缺陷。 4.3.5 余热收集系统 如前所述,现有的400m2烧结冷却余热发电系统烟气侧采用串级冷却,余热锅炉排出的大量烟气余热未得到利用。 本次拟将串级冷却系统改造为部分循环系统。具体流程见图4-1。 图4-1:40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利用流程图 该环冷机未设置1#鼓风机,而是采用的循环风机。该风机正常生产时自环冷烟罩3#烟囱吸取热风,非正常情况可自大气吸风。 本次拟将现有的3#烟囱增设一个旁路,将该区段的热废气引至余热水水锅炉,设置电动蝶阀,以便操作切换。非采暖季节恢复原有的串级冷却方式运行。 余热锅炉烟囱增设两个电蝶阀,一路至循环风机冷风吸入口,一路排至大气。至大气的蝶阀正常情况下部分关闭,允许余热锅炉排烟一部分排空、一部分至循环风机。该方式与320m2烧结冷却余热发电现有烟气系统相同,在生产上完全可行。 经测算,废气收集成果见表4-2。 表4-2 余热收集特性表
烟囱 烟气流量 (kNm3/h) 烟气温度 (℃) 1#烟囱 440 2#烟囱 320 3#烟囱 170
4.3.6 余热回收装置 该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与320m2结构、类型相同,只是供热量不同,在此不再赘述。 设计压力,供回水温度49℃,热水循环流量约h,供热功率。 余热锅炉烟气阻力约450Pa,排烟温度±3℃。 余热热水锅炉放水接入现有的余热锅炉排污扩容系统。 4.3.7 废气排放系统 由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被引风机抽吸,经烟囱排至大气。风机入口配置电动调节风门,风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拖动。 风机后设置钢制烟囱一座,直径2.6m,高度暂定40m。 320 m2烧结环冷机尾部冷却风余热利用 4.4.1带冷机烟气系统 320m2烧结机余热发电工程建成较早,为国内第二套同类项目、国内第一套独立知识产权的烧结矿冷却余热发电装置。它采用双压、单进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烟气采用部分循环。 目前320m2烧结冷却余热发电系统仅利用了带冷机的1#烟囱高温段烟气及2#烟囱部分中温段烟气,其余的高温烟气处于放空状态,造成能源浪费和大气的热污染。经实地调研和现场数据核算,带冷机3#烟囱的排放的年平均温度在220℃左右,该处高温烟气可作为优质采暖热源加以利用。 本工程拟对带冷机的烟罩第三区段进行绝热、密封、隔断改造,收集的高温烟气通过带冷机的3#烟囱引出至余热热水锅炉。3#烟囱上设置三通管道,配置电动切换蝶阀,正常工作时,打开烟气管道阀门,关闭烟囱阀门,将烟气导入热水锅炉烟道;在热水锅炉停止运行时,关闭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的阀门,打开烟囱阀门,将烟气直接排入大气。 从带冷机3#烟囱收集的高温烟气进入锅炉,在锅炉内充分换热,产生高温热水。换热后的烟气降至90℃左右,经引风机后排放烟囱排入大气。具体流程见图4-2。 图4-2:32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利用流程图 4.4.2 带冷机烟气量分配 在保证不影响原320m2烧结余热利用系统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分区方法,尽可能多的利用带冷机三段的高温烟气。 烧结矿的热力学数据模型 热烧结矿平均比热经验公式为:CP=[+×10-3(T-373)×10-5(T-373)2]× 式中 CP—烧结矿的平均比热,单位:kJ/(kg·℃) T—绝对温度,单位:K。 本工程计算以大气温度20℃时作为基础,废热气收集结果见表4-3。 表4-3 废烟气收集特性 项目 单位 数值 用途 高温烟气收集区域 烟气温度 ℃ 400 用于原余热锅炉产蒸汽发电 烟气流量 KNm3/h 393
中温烟气收集区域 烟气温度 ℃ 220 用于热水锅炉产热水 烟气流量 KNm3/h 230
4.4.3 余热收集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流场优化技术同400 m2烧结机余热回收。 320 m2余热收集系统 如前所述,现有的320m2烧结冷却余热发电仅利用了废气温度较高烟罩区段,其余处于放空状态,经实地调研和测算,该废气可作为优质采暖热源。 本次拟对烟罩第三区段进行绝热、密封、隔断改造,收集的热废气通过3#烟囱引出至余热热水锅炉,作为载热体。3#烟囱增设电动蝶阀两套,一路去大气,一路去余热锅炉。 非采暖季节废气直接排至大气,余热热水锅炉停用。 新增的系统对现有的余热发电系统无任何不利影响,在工艺上近乎独立。 结合现有余热发电系统,测算余热收集成果见表4-4。 表4-4 余热收集特性表 烟囱 烟气流量 (kNm3/h) 烟气温度 (℃)
1#烟囱+ 2#烟囱 400
3#烟囱 220 320m2余热回收装置 采用双集箱、立式烟道、螺旋翅片管热水锅炉,设计压力,供回水温度49℃,热水循环流量约h,供热功率。 余热锅炉烟气阻力约450Pa,排烟温度±3℃。 锅炉设置燃气脉冲吹灰装置,与烧结发电余热锅炉吹灰装置相同,保证余热锅炉性能长期稳定。 余热锅炉设有安全阀、排气阀、放水阀等必要的附属设施,配有完善的检测仪表。 余热热水锅炉放水接入现有的余热锅炉排污扩容系统。 4.4.6 废气排放系统 由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被引风机抽吸,经烟囱排至大气。风机入口配置电动调节风门,风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拖动。 风机后设置钢制烟囱一座,直径2.4m,高度暂定40m。 供热系统 4.5.1 系统构成 本次拟将深度利用的热废气合建成一个供热站,分成两个系统。 每套系统均设置开一备一的热水循环泵两台,变频驱动;每套系统均设开一备一的补水定压泵两台,变频驱动;两套系统合用一座补水定压水箱。 系统补水来自生产新水,送至补水箱,设置水位控制装置及流量测量计算装置。 4.5.2 供热站 本工程建设一处供热站,分为水泵间和配电间;其中配电间设有控制室;采用单层结构。 水泵间布置有4台热水循环泵、4台补水定压泵、一座补水箱和两套加药装置;设有检修所需的起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