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千米的认识面积是多少

平方千米的认识面积是多少
平方千米的认识面积是多少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方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2课时平方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难点:体会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平方千米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谁来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些图片(呈现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和杭州西湖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一般用于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

二、自主探究,认识平方千米 1.教学例2。 (1)谈话:同学们,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说明: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引导: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顷呢?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2.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1)出示教材第35页天安门广场图片。 (2)天安门广场同学们都熟悉,它的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3)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教材第35页“做一做”。 4.想一想、做一做、集体订正。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教材“练习六”第5题。 先独立填写,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强调填写的单位要与事实相符合。 2.教材“练习六”第6题。 学生独立练习,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比较、体会两种换算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小学数学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导读: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教材84页)中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 学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 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 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数学来源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并能利用所学知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 认识》说课稿范文 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教材84页)中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

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数学来源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并能利用所学知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巩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一、联系生活,感受新知 二、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二)认识1平方千米: (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

《公顷和平方千米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

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数学来源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并能利用所学知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准备: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计算操场的面积, 七、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04《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节《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

06《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

小学数学《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范文 “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平方千米”一节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xxxx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

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 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数学来源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并能利用所学知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班级: 四、教学时间: 五、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七、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 九、教学方法:讲授、交流、谈话、操作、指导 十、教学准备:米尺、卷尺、智慧星、 十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 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 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那如果要测量大勐龙到景洪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我们学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两圈半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五年级数学:“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平方千米”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平方千米”一节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巩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认识”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策略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初步估计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真不错,想出那么多好办法来描述1千米的距离。现在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呢? 生1:从学校门口到美能达照相馆那里。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家住在梧田街54号,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钟,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还要远。 师:恩,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从学校门口经梧田街再直到美能达照相馆那里还不到1000米,大约800米左右。 生2:我家住在老殿后,我每天回家大约15分钟,所以从学校到我家大约1千米。 师:同学去过他家吗?(举手不到一半)他的回答也有道理,不过很多同学没去过他家。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像)教师引导: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熟悉的段路再走一遍。我们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东经过十字路口,再向北经过建设银行,又经过镇政府门口,一直向北就来到了瓯海第三人民医院门口。这段路程大约是1千米。 …… 师:我们已经知道1千米的大约路程,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修订稿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说课稿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 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将计算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依据《新课标》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 四、说学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平方千米的认识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平方千米的认识 一、填空我能行。 (1) 25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5平方千米5公 顷=( )公顷。 (2) 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 万( ),合( )公顷,( ) 平方米。 (3) 果园的占地面积约25公顷,( )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 1 平方 千米。 (4) 把下面的面积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平方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分米 ( )<( )< ( )< ( )< ( ) 二.换算单位。 400000 平方米=()公顷 8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500 公顷=()平方米=()平方千米 4000 公顷=()平方千米 7 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40()。 2.足球场的面积约 是7000()。

3.北京天坛公园的面积约是273()。 90( )。 4.香港海洋公园是一座以海洋为主的大型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是

四、我是聪明的小法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易错题)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100,平方千米与平方 米 之间的进率是 10000。( ) (2) 边长是 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00公顷。 ( ) (3) 2013年,北京市的道路面积约为 13884万平方千米。 ( ) 五、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 一个学校的面积大约是 2 公顷, ( )个这样的学校的面积之和 大 约是 1 平方千米。 A. 十 B.三十 2. 测量北京市 的面积用 ( A.平方米 B.公顷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学校的面积约是 1600 平方千米 B. 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0 C. 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公顷或平方千米作单位 六、解决问题。 1.一片长方形树林长为 4 千米,宽为 3 千米,这片树林的面积是 C.五十 )作单位比较合 适

小学数学说课稿认识平方千米

小学数学说课稿《认识平方千米》 各位老师,大家好!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的全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平方千米”一节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XX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通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老师们:下午好!我今天的说课将采用“五说”的说课模式。即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课后反思。理论根据将贯穿在以上流程中。 环节4 拓展延伸(写话训练、说话训练、搜集资料、做小调查等等)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老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讨论、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精品名师资料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学校:陈家沟中心学校教者:石亮 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个内容有利于学生合理的使用面积单位,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思维能力,认知发展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面积概念。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理念 为突破重点,分化难点,我将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通过积极的“引导”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法。努力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让学生说一说。(平方厘米c㎡平方分米d㎡平方米㎡) 让学生说一说1c㎡ 1d㎡和1㎡分别有多大?

课前导入练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张身份证的面积大约45 ()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4 () 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50 () 一个篮球场的面积大约200 () 出示主题图和老师收集的资料 老师引入:同学们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们会不会有书中小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请学生读一读。图片中的同学猜到了可能要用更大的面积单位测量,你想到了吗?体育场、林场、首都北京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平方千米。老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的知识背景,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的含义 思考:让学生回忆边长是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师生活动: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 (1)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 (2)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3)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师强调: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3、单位换算 投影出示或小黑板出示: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千米的认识人教版教案

千米的认识人教版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西安的距离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出示例3、例4的图例课件)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小结: 计量路程的远近,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 (出示课件)从北京到杭州的铁路长1650千米。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 2、千米概念、进率的认识。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的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2)教学例5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8千米=()米 6000米=()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