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题目:某水泥厂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院别:建能

专业:建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周恒涛、王洪义、虞婷婷、崔秋娜

河南城建学院

2015年6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任务 (1)

1.3设计题目 (1)

1.4基本资料 (1)

1.5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4)

2.1设计内容 (4)

2.2管道水力计算过程 (4)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管道水力计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设计目的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是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通风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阅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通风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

2)、进一步熟悉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

3)、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2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按设计资料完成管道设计并完成设计说明书和A3图幅的除尘系统轴测图。

1.3设计题目:

某水泥厂除尘系统管道设计

1.4基本资料:

如图所示为某水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矩形伞形排风罩排尘,风管用钢板制作(粗超度K=0.15mm),输送含有铁矿粉尘的含尘气体,气体温度为20℃。该系统采用XS-4B型双旋风除尘器,除尘器含尘

气流进口尺寸为318mm*552mm ,除尘器阻力c p =1100Pa 。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确定该系统的风管断面尺寸和阻力并选择风机和电机。

系统轴测图

1.4设计依据

1、《通风工程》 (王汉青 主编)

2、《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 (陆耀庆 主编)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

4、《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 (张治江 主编)

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孙一坚 主编)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

2.1设计内容

(1)绘制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2)选定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4)计算各管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5)校核节点处各支管的阻力平衡。

(6)计算系统总阻力。

(7)选择风机和电机。

2.2管道水力计算过程

⑴绘制轴测系统图对各管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⑵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2--3--4—除尘器--5—6—风机—7--8为最不利环路。

⑶根据各管道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根据表8-5(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输送含有重矿物粉尘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12/

m s

m s,水平风管18/

管段1—2

根据L1=3750?/h(1.04m/s)、v1=18m/s 由附录6可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

擦阻力。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8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1-2=√qv/3600π÷4×v=√3750/3600π÷4×18=271 mm

管径取整,令D1-2=27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21v 15.40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1-2=13.6pa/m 。

管段2—3:

根据32,-V p =7210h m /3(2.00s m /3)、1v =18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2-3=√qv/3600π÷4×v=√7210/3600π÷4×18=376 mm

管径取整,令D2-3=38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32v 18.70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2-3=11.10pa/m

管段3—4:

根据43,-V p =14350h m /3(3.81?/s)、1v =18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3-4=√qv/3600π÷4×v=√14350/3600π÷4×18=520mm 管径取整,令D3-4=52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32v 23.10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3-4=10.05pa/m

管段5—6:

根据65,-V p =14350h m /3、1v =12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5-6=√qv/3600π÷4×v=√14350/3600π÷4×12= 636mm

管径取整,令D5-6=64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65v 15.40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5-6=3.85pa/m

管段7—8:

根据65,-V p =14350h m /3、1v =12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D5-6=√qv/3600π÷4×v=√13750/3600π÷4×12=

636mm

管径取整,令D7-8=64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87v 15.40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7-8=3.85pa/m

管段9—2:

根据29,-V p =3460h m /3、1v =18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9-2=√qv/3600π÷4×v=√3460/3600π÷4×18= 260mm 管径取整,令D9-2=26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29v 19.10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9-2=17.80pa/m

管段10—3:

根据310,-V p =6540h m /3、1v =18m/s ,求出管径。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10-3=√qv/3600π÷4×v=√6540/3600π÷4×18=359 mm

管径取整,令D10-3=360mm ,有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310v 16.00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Rm10-3=8.03pa/m

具体结果见表1

⑷ 计算各管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⑸ 查附录7,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 管段1—2

摩擦阻力:▽Pm,1-2×L=13.60×5.5=74.8 Pa 矩形伞形罩 30=a 查附录5得 1.0=ξ0

90弯头(1=D R )2个 5.0225.0=?=ξ

直流三通(1—3)见图2

当 30=a 时,

F1--2=0.066m2;F9—2=0.071m2; F2-3=0.138m2

根据321F F F ≈+ 30=a 3V 5.04203002

32=??? ??=F F 图2 直流三通示意图22F V

L2/L3=3460/7210=0.5 查得 53.021=-ξ

14.029=-ξ

13.153.014.01.0=++=∑ξ

管内动压 Pd1-2=ρ/2v 2??=142.30 pa ▽pz1-2= ∑ζp=1.13×142.30=160.80 pa

管段1--2的阻力 :▽p1-2=▽Pm,1-2+▽pz1-2=74.8+160.80=235.60 pa 2) 管段9—2

摩擦阻力:▽Pm,9-2=Rm9-2×L=17.80×5.4=96.12 Pa

矩形伞形罩 30=a 1.0=ξ

90弯头(1=D R )2个 5.0=ξ

直流三通(2—3)见图2 查得 14.0=ξ

∑=++=74.014.05.01.0ξ

▽pz1-2= ∑ζp=0.74×218.89=161.98 pa

管段9-2的阻力:▽p9-2=▽Pm,9-2+▽pz9-2=161.98+96.12=258.10 pa

3) 管段2--3

摩擦阻力▽Pm,2-3=Rm2-3×L=11.10×5.5=61.05 Pa

局部阻力:直流三通(2—3)见图3

4331032---≈+F F F 45=a

5.04

33

10=--F F

5.04

33

2=--F F 查得 18.032=-ξ 直流三通示意图

▽pz2-3= ∑ζp=0.18×209.81=37.76pa

管段2—3的阻力

▽p2-3=▽Pm,2-3+▽pz2-3=37.76+61.05=98.81 pa

4)管段10—3:

摩擦阻力▽Pm,10-3=Rm10-3×L=8.03×4.2=33.73 Pa

矩形伞形罩,30?=α查附录,10.0=ξ,90°弯头(R/D=1)2个,

50.0225.0=?=ξ

直流三通(310→) 24.9310=-ξ

524.1924.050.010.0=++=∑ξ

▽pz10-3= ∑ζp=1.524×153.6=234.09pa

管段10—3的阻力

▽p10-3=▽Pm,10-3+▽pz10-3=33.73+234.09=267.82 pa

5)管段3—4:

摩擦阻力▽Pm,3-4=Rm3-4×L=10.05×3.7=37.19 Pa

局部阻力

除尘器进口变径管(渐扩管)

除尘器进口尺寸mm mm 552318?,变径管长度360mm ,

tan α=325.0360

)

318552(2

1=-?

, 04.0,18=≈ξα

04.0=∑ξ

▽pz3-4= ∑ζp=0.04×320.17=12.80pa

管段3—4的阻力

▽p3-4=▽Pm,3-4+▽pz3-4=37.19+12.80=49.99 pa

6)管段5-6:

摩擦阻力▽Pm,5-6=Rm5-6×L=3.85×6.2=23.87Pa

90°弯头(R/D=1)2个,50.025.0*2==ζ 除尘器出口变径管(渐缩管)

除尘器出口尺寸318mm*552mm ,变径管长度300mm ,tan α=0.5*(552-318)/300=0.39 , ?≈3.21α , 10.0=ζ 60.010.050.0=+=∑ζ

▽pz5-6= ∑ζp=0.60×142.30=85.38pa 管段5-6的阻力

▽p5-6=▽Pm,5-6+▽pz5-6=23.87+85.38=109.25 pa 7)管段7-8

摩擦阻力▽Pm,7-8=Rm7-8×L=3.85×12=46.2Pa

局部阻力

根据设计经验,扩散角度按设计定为10°,10.0=ζ带扩散管的伞形风帽(h/D 0=0.5),60.0=ζ

70.010.060.0=+=∑ζ

▽pz7-8= ∑ζp=0.70×142.30=99.61pa

管段7-8的阻力

▽p7-8=▽Pm,7-8+▽pz7-8=46.2+99.61=145.81 pa (5)校核节点处各支管的阻力平衡 1)节点2:

21-?p =235.60Pa

29-?p =258.10Pa

(29-?p -21-?p )/29-?p =8.7%<10%符合要求

2)节点3:

32-?p =98.81Pa , 310-?p =267.82Pa , 29-?p =258.10Pa (310-?p -329--?p )/310-?p =33.3%>10%不符合要求。

为使管段2-3、9-2,10-3达到阻力平衡,要修改原设计管径,重新计算管段阻力。

根据式(8-20),改变管段9-2的管径 D′9-2=D9-2(329--?p /310-?p )0.225=213mm 根据通风管道统一规格,取D′2-9=210mm

根据=3460m 3/h (0.96 m 3/s )、D′1-2=210mm ,由附录4查得管内实际流速vD′9-2=9.50m/s ,管内动压P′d ,9-2=49.7Pa

查附录4,R′m ,9-2=25Pa

摩擦阻力 21,-'?m

p = R′m ,1-2l 1-2=25*5.4=125Pa 局部阻力 直流三通

查得三通局部阻力系数大致不变,其余管件局部阻力系数亦不变,则∑ζ=0.7。管内动压P′d ,9-2=49.7Pa

21-?,z P =ζ∑ P′d ,1-2=0.7*49.7=34.8Pa

21-'?P =21,-'?m p +21,-'?z p =34.8+125.0=160Pa

重新校核阻力平衡

(310-?p -329--?p )/329--?p =(267.82-258.1)/267.82=3.6%<10%

此时认为节点3已处于平衡状态。在有些时候,如果调解管径仍达不到之路平衡的要求,可以通过调节风管上设置的阀门和调节风管长度等手段调节管内气流阻力。

因为风管10-3的阻力大于风管(1-3)的阻力,所以核定为管道1—2—3—4—除尘器—5—6—风机—7—8.该系统的总阻力:

p ?=21-?p +32-?p +43-?p +除尘器p ?+65-?p +87-?p =1739.46pa

(7)、选择风机

由式(8-22),风机风压:p f =K P p ?=1.1*1739.46=1913.41 由式(8-23),风机风量:q V ,f =K q q V =1.1*13750=15125 选用T472型机号为7风机,其性能为 q V ,f =17450m 3/h p f =2225Pa 风机转速;n=1800r/min

配用Y180M-4型电动机,电动机功率N=18.5KW 。

结束语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对通风工程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并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现总结如下:

1.首先这次设计采用计算机出图,是我对以前所学的CAD 制图有了进一步

的巩固和了解,通过这次设计使我能较为熟练地掌握这门技术;

2.使我对通风工程的了解又更进一步,特别是对管道的选取有了更深的认识。

3.最后,通过本次的设计,也使我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比如: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当然,通过本次设计,也锻炼了我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知识,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汉青主编《通风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4、张治江主编《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5、孙一坚主编《简明通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管道水力计算表

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1402 姓名学号:吴琳琳 1420140231 姓名学号:周岐浪 1420140217 指导教师:高金华职称讲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 1、管理系统设计的背景、意义及目标 设计背景 设计意义 设计目标 2、系统开发环境 3、系统需求分析 基本功能需求

功能模块 数据字典 4、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 E_R模型设计 5、逻辑结构设计 将E_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各表关系模型图 6、数据实施和维护 功能实现代码 系统实现效果 7、个人实现的功能 8、总结 1、管理系统设计的背景、意义及目标 设计背景

随着IT事业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全面跨入信息时代。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人工战略已经转化为信息战略,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并整合信息,成为立足于时代的关键。 为了适应考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当今社会各大高校都在进行扩招政策,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信息量的成倍增长,由于信息管理的不善与疏忽,各大高校大小事故时有发生。进行正确的信息管理,对于信息及时处理和反应,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学校以及在校学生的损失,减小潜在危机。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同学休息与学习的地方,为了保障同学入住学生宿舍的安全性,信息的处理和管理极为重要。据了解,本校的宿舍信息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用人工手抄对男女生信宿信息进行处理登记。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且不易修改;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逐条查找记录的方式不易操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极低。学校的宿舍管理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建立学生宿舍管理系统,使宿舍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便捷化,程序化,避免宿舍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宿舍情况。 设计的意义 高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随之层次化、多样化、复杂化,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信息日渐庞大,相应的宿舍管理工作变得复杂而困难。传统的账本化工作模式,手工记录学生信息并存档,这样的人工管理方式费时、费事、费力,信息获取慢,更新滞后,查阅困难,容易出错。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方便宿舍管理工作的同时为学生、教师提供准确实时的信息至关重要。 本校的宿舍信息管理,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用人工手抄对男女生信宿信息进行处理登记。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且不易

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单层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车间 姓名:韩满满学号:0811111157 院系: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08土本一班 指导老师:刘百国(老师)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14日 一:工程概况 某单层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车间,该车间共三跨(即12米、18米、24米),厂房轴线尺寸和剖面图如图2、3所示。 二:施工条件 1.场地条件:东边有空地,可为施工使用,厂内门路于城市地区门路相通。 2.预制条件:屋架,柱现场预制,剩下构件工厂预制按进度供给。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选择起重机类型、型号。 2.主要结构构件的吊装工艺。 3.确定厂房吊装方案,起重机的开行路线。 4.两个阶段施工平面图设计: (1)柱、屋架预制阶段布置图; (2)吊装阶段构件平面布置图。 5.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必须有起重机类型、型号,构件的吊装工艺,厂房吊装方案确定的理由,分析计算过程,两个阶段施工平面布置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简图。 (2)两个阶段施工平面图各一张。 四:课程设计步骤和方法 1:选择构件预制及安装及施工方法,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 2:起重机的选择验算。 3:绘制施工最简单的面图: 4:设计计算书 五:设计计算书方法 1:厂房布局安装方案的选择 由工程大概情况可知构件数量较多且相差较大,若采用综合吊装法则起重机种类更换频繁,吊索更换也很平凡,造成耗费功夫消耗时间现象。而分件吊装法每次吊装不异的构件,索具不需经常更换,操作方法简单且基本不异,中间有距离时间,能为后续工作供给工作面和时

间。基于以上分析,将施工方案定位分件吊装。柱子及抗风柱的吊装采用旋转法,屋架的堆放采用斜向堆放。 2:布局安装方法的确定: 柱和屋架采用现场预制。采用同时预制,先吊装柱,然后吊装吊车梁,最后是屋盖系统,包括屋架、连系梁和屋面板,一次安装完毕。 3:起重机型号的选择确定及吊装方案: 由主要构件一览表,构件重量均小于15吨,安装高度均小于19米,因此暂时将起重机型号定为W1-100 起重机型号的确定和工作参数的计算: a、吊装柱子的起重机选择: 边柱最重为6.9吨,长度为11.8米,要求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分别为: 要求起重量:Q=Q1+Q2=6.9+0.2=7.1t 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0+0.3+8.94+0.2=9.44m 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11m,当Q=7.1t时相应的起重半径R=8.0m,起重高度H=11m 9.44m,满足吊装柱子的要求。由此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13m,其中半径不大于9.44m处吊柱子。 b、吊装屋架时起重机的选择: 屋架采用两点绑扎安装,安装所要求的起重量和起重高度不统一,屋架分为低跨屋架和高跨屋架,在此以高跨屋架的计算为准。 要求起重量:Q=Q1+Q2=7.15+0.2=7.35t 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11.8+0.3+3.2+4=19.3m 现初选用W1-100型链轨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23m,查表得当起重量Q=7.8t时,起重半径R=6.7m,其中高度H=19m 19.4m,故不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需要加一个3m的鸟嘴架。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W1-100型链轨式起重机外加3m鸟嘴架,起重机臂长为26m 在起重半径4.3m范围内。 c、吊装屋面板时起重机的选择: 对于屋面板一样以安装高跨屋面板的计算成果为准: 要求起重量:Q=Q1+Q2=1.02+0.2=1.22t 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d=15.0+0.3+0.5+1+6.0=22.8m 起重机吊装跨中屋面板时,起重钩需伸过已安装的屋架3m,且起重臂轴线与已安装屋架上弦中线最小程度距离g=1m,故起重机所需的最小起臂长度及相应的仰角为: α=arctg=arctg≈55.9° 代入公式Lmin=h/sinα+(f+g)/cosα可求出最前臂长: Lmin=15.0-2.1/sin55.9°+3+1/cos55.9° =22.06m 根据以上数据和实际工程环境可选用W1-100链轨式起重机,臂长30m,仰角α=55.9°,吊装屋面板时的起重半径为: R=F+Lcosα=1.6+30cos55.9°=18.4m 当臂长L=30m,起重仰角α=55.9°,起重机实际起重高度为: H=Lsin56°+E-d=30sin55.9°+2.1-3=25.2m>22.8m 小计:综合安装各构件的工作参数要求,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30m长起重臂。并查起重机性能曲线,安装厂房各构件时起重机的起重参数如次表所示:确定原料跨及出坯跨构件吊装时起重机的工作参数。 4、柱的最简单的面布置及开行路线: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吉林建筑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与分析 名姓 号学 级班安全121班 业专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池香

2015年6月1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说轿车,以往,轿车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产物,但是如今,他早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家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所扮演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大。而轿车的设计,也要充分的的人机工程尤其是安全人机工程的角度来考虑轿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这些,所以轿车内的设施与配置的设计与安全人机工程的联系也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本设计主要针对于轿车,分析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轿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中驾驶员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对轿车进行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目录 第一章人机学的基本理 论 (1) 第二章轿车的显示装置设 计 (2) 2.1显示装置的概 念 (2) 2.2显示器的分类与选 择 (2) 2.3仪表显示器的设 计 (2) 2.3.1仪表显示装 置 (2) 2.3.2表盘的设 计 (3) 2.3.3 字符 ........................................................... 4 2.3.4 指针 ........................................................... 4 2.4信号灯显示装 置 (5) 2.5显示装置的布 置 (6) 第三章控制装置设计的人机分析及改 进 (8) 3.1方向盘的设计分 析 (8) 3.1.1 方向盘的角度设计 ............................................... 8 3.1.2方向盘的位置设 计 (9) 3.1.3方向盘大小的设计 ............................................... 10 3.2变速杆设计分 析 (10) 3.2.1变速杆的形状 ................................................... 10 3.2.2变速杆的高度及位置 ............................................. 11 3.2.3变速杆的操纵角度及位移 .........................................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陶瓷厂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 126041 学号: 12604122 姓名:李乾 指导教师姓名:张伟 能源与水利学院

摘要 陶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多,很多的陶瓷厂在生产陶瓷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便成为了空气污染的一大处理难题。本文介绍了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陶瓷行业的应用。分析了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对其除尘效率和安全可靠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袋式除尘器的主要从参数的选择和设计方法,包括:滤袋材料结构,过滤面积,过滤速度,清灰方式等。针对目前一些陶瓷厂的除尘效率不佳除尘器运行状态不良,指出了通过全面分析袋式除尘器的参数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联系,优化组合设计参数,是除尘器的运行状态达到最佳。为陶瓷企业的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使用和维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袋:式除尘器、陶瓷、参数、设计

Abstract Ceramics in use in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many of the ceramics factor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eramic dust became a big deal with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g filter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in ceramic industry. Analyzed the main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bag filter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Bag filter is proposed from the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design method, including: the filter bag material structure, filter area, filtration velocity, ash removal mode and so on. Aiming at some ceramics factory of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poor efficiency of dust removal filter is bad, pointed out tha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bag filter parameter mutual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optimization combination, the design parameters is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best. The design of bag filter for ceramic enterprises, use and maintenance of providing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type dust collector, pottery and porcelain, parameters, design

宿舍管理系统C课程设计

宿舍管理系统C课程设 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课程设计 题目:宿舍管理系统 学院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专业信息工程系 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完成时间 2017-XX-XX

摘要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使用,后勤的宿舍管理也一改传统的人工管理,更加信息化,时代化,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由此,我开发此学生宿舍管理软件。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用于日常宿舍管理,主要实现了查询宿舍信息和人员信息、修改宿舍信息和人员信息、删除宿舍信息和人员信息、添加宿舍信息和人员信息、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使用C#作为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制作的能领所有人都非常满意的系统。 关键词:宿舍;管理系统;C#;数据库。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项目简介 (2) 项目背景 (2)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系统需求 (3) 系统概述 (3) 系统功能 (3) 参与者列表 (4) 系统运行环境 (5)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6) ACCSS数据库 (6) 数据表 (6) 第四章系统实现与测试 (8) 用户登录 (8) 用户注册 (9) 用户主界面 (10)

用户查询 (10) 用户添加 (11) 用户修改 (12) 用户删除 (13) 用户账号管理 (14) 第五章总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连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早已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处理和最初的科学计算,更多的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从而减轻我们的工作。而对于学校,Internet技术持续迅猛的发展,也给传统的办学提出了新的模式。但一直以来,学校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管理水平,我们开发了这套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它,我们可以帮助学校、老师方便,快捷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实现学生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而且此系统功能强、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第 3页 /共 21页

工程识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工程识图课程设计题目名称识读和绘制XX建筑施工图专业班级2015级工程管理学生姓名耿国庆 学号51504031035 指导教师张尧 二○一六年十二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背景介绍 (4) 1.1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4)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4)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4) 2 住宅建筑物概况 (5) 3 绘制住宅建筑物施工图的步骤、方法 (5) 3.1底层平面图 (5) 3.2标准层平面图 (8) 3.3立面图 (11) 3.4剖面图 (16) 4 小结 (20) 参考文献 (20)

摘要:×××××(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每行与冒号对齐;行距为固定值22磅)主要介绍下识图绘制的背景知识,已经本篇文章所做的事×××××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识图方法;绘制

1 背景介绍 1.1 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建筑工程制图的理论知识,提高识读和绘制图纸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的设计软件和文字处理工具,熟悉文献资料检索查阅的一般方法,熟悉设计报告(论文)撰写程序和方法,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工程识图绘图既强调了视图绘制和识读,又强调尺寸的标注和识读,还强调了零件工作状态与视图选择、尺寸标注的关系,采用了小标签形式对主要内容进行了一些注释、重点的提示或小结和如何学习的提示。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测试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随后并创新出更有意义的建筑结构构造。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下面是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欢迎参考!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 机械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中有58%一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由于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不利于健康的操作姿势、用力过度或重复用力等体力消耗产生的疲劳所导致的危险。 由于心理-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时,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缺乏思想准备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的危险。 由于人的各种差错产生的危险。受到环境不利因素的干

扰或由于人-机配合、协调不当,使人产生各种错觉而引起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 在机械设计中,根据安全人机学原则,通过减小操作者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协调好人、机的功能分配和相互作用来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减少机器使用各阶段的差错概率,以保障安全。机械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机械的整体设计阶段,要分析、比较人和机的各自特性,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通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减少操作者干预或介入危险的机会。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机功能分配出现向机器转移,人从直接劳动者向监控或监视转变的趋势,向安全化生产迈进。 适应人体特性。在确定机器的有关尺寸和运动时,应考虑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反应特性以及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特征,避免干扰、紧张、生理或心理上的危险。 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即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人、机相互作用的所有要素,如操纵器、信号装置和显示装置,都应使操作者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清楚、明确,信息沟通快捷、顺畅。 作业空间的布置。这是指显示装置和操纵装置的位置,以及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它对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产生直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讲解

课程设计 课程工业通风 题目某企业生产车间通风系统设计院系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安全工程(本科)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易玉枚易灿南 完成时间2012.12.9~ 23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专业:安全工程班级: I、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企业生产车间通风系统设计 II、课程设计原始资料(数据):(1)某企业生产车间喷砂车间和焊接车间基本 情况;(2)车间平面布局图;(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4)《暖通空调制图标准》等。 III、课程设计完成的主要内容:(1)喷砂车间喷砂室除尘系统设计;(1) 焊接车间焊接平台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IV、提交设计形式(设计说明书与图纸、计算等)及要求:提交一份 某企业生产车间通风系统设计报告和设计图纸两张。要求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日期:自2012年12 月9 日至2012年12 月23 日 指导教师:易玉枚易灿南

摘要 工业通风不仅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还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散发的工业有害物日益增加,使其对工业通风的除尘效率由以前的技术落后性向现在的科技数控性快速转变。尤其是在喷砂车间和焊接车间中,除尘效率的高低尤为重要,所以要充分利用除尘器和排风罩的作用,保持生产车间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喷砂车间;焊接车间;除尘;工业通风;排风罩 ABSTRACT 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not only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also production workshop air conditions, which is to protect people's health,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role, is to ensure normal prod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the main task, contro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generated dust, harmful gas,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ith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of industrial harmful matter increases increasingly, make the industrial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by previous backward technology to present technology CNC rapid change. Especially in the sandblasting workshops and welding workshop, dust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1) 1.1项目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1) 1.1.1项目研究的背景 (1) 1.1.2项目研究的内容 (1) 1.2项目研究的要求与意义 (1) 1.2.1项目研究的要求 (1) 1.2.2项目研究的意义 (2) 第二章系统分析 (3) 2.1可行性分析(初步调查) (3) 2.1.1管理上的可行性 (3) 2.1.2经济上的可行性 (3) 2.1.3技术上的可行性 (3) 2.2详细调查与分析 (3) 2.2.1管理业务调查 (3) 2.2.1.1组织流程图 (3) 2.2.1.2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4) 2.2.2数据流程调查 (7) 2.2.2.1数据流程图 (7) 2.2.2.2数据字典 (9) 第三章系统设计 (13) 3.1总体设计 (13) 3.1.1功能结构图设计 (13) 3.1.2功能模块设计 (13) 3.2详细设计 (20) 3.2.1代码设计 (20) 3.2.2数据库设计 (20) 3.3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24) 3.3.1输出设计 (24)

3.3.2输入设计 (25) 结束语 (26) 参考文献 (27)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项目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1.1.1项目研究的背景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信息量日益庞大,基于此,开发一个“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来提高宿舍的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方式,使其与现代信息化的趋势接轨是很有必要的。 1.1.2项目研究的内容 此学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住宿登记、维修处理、寝室调动、请假管理、夜归管理、查寝管理。通过对宿舍活动各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将为上级管理层提供一系列有关宿舍情况的动态信息,使宿舍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促进了宿舍管理的基础水平,避免了业务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1.2项目研究的要求与意义 1.2.1项目研究的要求 1.可以查询及更新学生的基本信息,时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 2.可以记录及查询每日学生的夜归情况; 3.可以记录及查询每日学生的请假情况; 4.可以记录宿舍楼每日贵重物品的出入,防止物品的丢失; 5.可以记录及查询每间宿舍的报修业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郑平平学号1115074008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2011级1101班 指导教师王小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北区 2013年 12 月 2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 学生姓名李洋 一、课程设计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改进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__ 2013 _年_ 12 月_ 16 日起至 2014_年 1 月 0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校内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设计内容 1、对所研究的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包括该产品与人体尺寸的匹配,操纵或显示装置的感知、认知分析,操纵机构的宜人性分析,用户视觉感受与使用心理的分析; 2、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该产品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创新设计) 4、经过分析论证,进行方案的比较、筛选,优化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5、建立三维模型,制作效果图六视图; 6、绘制标准CAD六视图工程图; 7、制作展板,进行效果展示。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A4幅面,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 2、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参考《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及计要求; 3、所有图纸打印幅面A4(工程图、设计草图、效果图6视图、展板),单独装订成册; 4、设计说明书、图册、所有源文件的刻录光盘一并装入资料带,并填写清单; 5、课程设计题目参见选题表及题目清单,每位同学可从中自行选择其中之一,或自拟题目,但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6、每位同学独立设计,完成所有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王小军系(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讲解

《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 课内学时:4周开课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设计大纲说明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一门或几门相关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培养学生 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应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并依据课程设计大纲拟定,选题必须符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难度、份量要适当,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题目须经教研室、院系审定。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先选择与生产、科研等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 3、指导教师必须对所指导的课程设计题目进行预设计,并于设计开始前一周准备好设计的相关资料及其他准备工作,同时将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院系审核。 4、课程设计开始后,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提出设计的具体要求,分析并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 5、学生要根据所接受的任务书,实事求是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找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拷贝)论文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课程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6、学生要遵守学习纪律,保证出勤,不得迟到、早退。每天出勤不少于6小时,因事、因病不能上课需请假。 7、学生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室内打闹、嬉戏、吸烟、打扑克等。 8、每人交车间工作流程图、排除有害物通风系统图、管道网络图。 9、图纸标注清晰、正确,主要标注风流方向、三通、二通、管径、排气罩、除尘器等设施、通风机位置。 10、说明书用A4纸手写或打印,按设计内容正确书写设计说明书,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图表符合书定规范。 (三)本课程设计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宿舍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宿舍管理系统是一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管理者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宿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本文介绍了宿舍管理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阐述了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背景,对整个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功能分析以及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系统实施的全过程。过程采用VB作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14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 关键词:宿舍管理、VB、SQL Server 2014

目录 第1章序言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背景 (1) 1.3宿舍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 (2) 第2章课程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2) 2.1宿舍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 2.2宿舍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 2.3系统功能分析 (3) 第3章课程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4) 3.1构造系统的逻辑模型 (4) 3.2软件系统结构的设计 (4) 3.3宿舍管理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5) 3.4宿舍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6) 3.5宿舍管理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 (7)

3.6宿舍管理系统的数据字典 (8) 3.7宿舍管理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 (9) 第4章宿舍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10) 4.1课程管理系统SQL数据库建立 (10) 4.1.1数据库的创建 (10) 4.1.2表的创建及信息导入 (11) 4.2课程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14) 4.2.1登陆界面 (14) 4.2.2主界面 (15) 4.2.3宿舍信息维护 (16) 4.2.4宿舍信息查询界面 (18) 4.2.5宿舍信息统计界面 (19) 第5章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程序部分代码 (22) 1信息维护界面部分代码 (22) 2添加界面部分代码 (23)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68288电子教案

编号: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 0121006230111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7) 2.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 2.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16) 3.1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6) 3.2 散热器的计算 (17) 3.3 散热器的布置 (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4.1 系统选择 (19) 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 (19)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9) 5.2 水力计算 (21) 5.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 (25) 6 结论 (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 所属院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指导教师:邓华 1设计目的: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探索可能的改进以及更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扩大学生的学科眼界,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2设计题目: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3说明:盥洗台是我们一天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拥有一个舒适的洗漱环境和平台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通过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台的人机学评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不便之处,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网络对盥洗台的现状进行改进设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本文运用人因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4背景:我们小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西苑3号楼3区二楼的盥洗室。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西苑的8栋公寓均采用这样的洗漱室。而且也是我们小组日常生活的地方,每天可以接触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调研: 1.水龙头数。现在的宿舍是12个水龙头,而通常洗漱室高峰期有14到16 个人同时洗漱。同学们要么与人共用,要么等待。一方面会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造成心理上不舒服,另外一方面浪费等待时间。90% 同学认为应该增加水龙头数目 2.水槽深度。85%同学觉得水槽深度应该为一个面盆的深度为最佳,15%同学觉得深度要达到半个桶的深度。 3.放刷牙杯子的位置。100%同学同意放水槽上方的凸台。并且要有边缘,以防牙刷、杯子等洗漱用具的掉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