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1.0目的

1.0 Purpose

1.1针对公司各项由于新项目要求之下,具体说明及规定产品实现的规划方式及流程,以确保生产顾客最

满意产品。

1.1 To provide detail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various planning methods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

realization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project of the company, to ensure to produce the most satisfactory products for the customers.

2.0范围

2.0 Scope

2.1凡本公司为实现新项目的规划及流程均属本范围。

2.1 All plans and processes of the company to achieve the new project belong to this scope.

3.0权责

3.0 Duties

3.1工程部负责组织产品实现的各项规划,组织试生产、文件标准化。

3.1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organize various plans for product realization, and

organize trial production and document standardization.

3.2PMD(NPI项目工程负责人)负责新产品转移过程前的组织,并协助工程部做好新产品的转移工作3.2 PMP (NPI project engineering principal) is responsible to organize before transfer process of new

products, and assist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o perform the transfer of new products.

3.3相关部门配合策划和实施全过程。

3.3 Related departments cooper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4.0定义

4.0 Definitions

4.1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4.1 Quality planning: seek to formulate the quality target and specify necessary operation process and

related resources to achieve quality target;

4.2项目: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

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

4.2 Project: a unique process consisting of a group of controlled activities with starting and ending dates

which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this process should reach the target of conformance to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cluding limiting conditions of time, costs and resources.

4.3本处所指新项目是赫比公司NPI已经完成了试生产,得到客户确认可以批量生产转移过来的项目。4.3 new project here refers to the transferred project for which the company’s NPI has completed the

trial production, and which can be put into bulk production with the customer’s confirmation.

5.0 程序

5.0 PROCEDURE

5.1 Project transfer chart

5.1项目转移图

5.2 新项目策划准备

5.2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of new project

5.2.1当NPI项目部(以下简称PMD)接到客户要求进行新产品的策划时,为了保证批量生产前的项目

转移顺利进行,在成立小组之初,WIRELESS 工程部(以下简称工程部)便参与项目的先期策划。

5.2.1 When NPI project depart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PMD) receives the customer request to

perform planning of new produc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project transfer before bulk p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group, Wireless engineering depart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lready participates in the prior planning of the project.

5.2.2工程部指定项目负责人,由其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5.2.2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pecifies the project principal, 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project.

5.2.2.1项目负责人负责按照PMD的项目计划编制“Project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Matrix”,

确定前期参与的项目小组的人员和时机,报运营经理审批。

5.2.2.1 The project principal is responsible to prepare “Project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Matrix”

according to PMD’s project plan, confirm the participant staff at earlier stage and timing, and report to the operation manager for approval.

5.2.2.2项目负责人负责从项目的开始参与NPI的工作,了解进度,及时调配项目小组人员参与和了解对

应部门得进度情况,保证在批量生产前与项目相关的事宜都得到恰当的信息,对整个项目批量生产得转移进行策划和组织。

5.2.2.2 The project principal is responsible to participate in NPI’s work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ject,

learn about the progress, and distribute the staff of project group in time to participate and learn about the progress of the corresponding department, and ensur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has

been received about the issues related with the project before the bulk production, for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bulk production transfer of the whole project.

5.2.3V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以下简称VQE)的先期介入,由于供应商转移涉及公司对外要求一致

性,为了保证在批量生产时供应商的稳定,在前期选择供应商时应由NPI和WIRELESS共同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可以由NPI 的VQE负责,在决定是否为合格供应商时要双方共同确认合格才可以申请为合格供应商。

5.2.3 Participation of VQE (vendor’s quality engineer,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VQE) at an earlier stage,

as the supplier tr ansfer involves the consistence of the company’s external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uppliers during bulk produc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together by NPI and Wireless for selection of suppliers at an earlier stage, and VQE of NPI can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election of suppliers, while deciding on which are qualified suppliers, only suppliers that have been jointly confirmed by both parties as qualified, can apply as qualified suppliers.

5.2.4CQE(客户质量工程师,以下简称CQE)的先期介入,为了更好的了解客户要求,CQE应熟悉每

一次客户的反馈和NPI的任何项目变化,确保在批量生产时发生的任何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5.2.4 Participation of CQE (customer quality engineer,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CQE) at an earlier stage,

in order to better learn about the customer requirements, CQE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every

feedback of customers and any project variation of NPI, and ensure any solved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bulk production are settled in time.

5.3项目转移

5.3 Project transfer

5.3.1项目转移的部门对应

5.3.1 Department correlation for project transfer:

由其全权负责项目转移的相关事宜。

5.3.2 Others while receiving the PMD’s notice for performance of project transfer,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specify the project transfer principal (hereinafter referred as project principal), who is wholly responsible for related issues of project transfer.

5.3.3项目小组与PMD移交过程的双方接洽人员应考虑以下内容:

5.3.3 The project group and the contact persons of both parties for PMD transfer process shoul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contents:

A) 设施与环境的规划

A) Planning of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

当考虑此项新产品实现的状况,如果需要做各项的设施添置或调整时,由项目管理部与相关部门人员依据现时的情形,做以下的策划:

While considering the status of the realization for this new product, if acquisition or adjustment should be made for various facilitie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staff of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make the following plan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s:

1)设备的部分,如果需新添购或做修改时,按《设备管理制度》执行,并做后续的跟踪,以便能满足

交期要求。

1) For the equipment part, if new acquisition or change is needed, it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bsequent tracking should be performed,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livery term.

2)工装的部分,Bench按《工装夹具管理制度》和《模具管理制度》执行,并做后续的跟踪,以便

能满足交期要求。

2) For the tooling part, Bench implements according to Fixtures and Tool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ould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forms subsequent track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livery term.

3)厂房部分,生产部与相关部门应考虑此项产品的实现是否需要新的空间,目前公司是否有此空间,

如果没有时应及时做出规划并予以跟踪落实。

3) For the factory building part, the manufacturing depart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consider whether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product needs new space, and whether the company

currently has such space, if not, planning should be made in tim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tracked.

4)为实现产品,生产部与相关部门还应考虑相关的水、电、气、灯光、通讯和空调等的配套是否到

位,是否有特殊的环境要求,如果有不足之处,应提出规划方案,并据以执行。

4) In order to realize products, the manufacturing depart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also

consider whether the facilities of related water, power, gas, light, telecommunic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tc. is ready, whether there are special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if there are

any defects, plan should be proposed and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based on it.

B)人力资源的规划

B) Planning of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部应依照各相关部门所提供的人力需求,而进行相关的人力资源规划,这包括生产人员、品管人员、包装人员、工程人员、技术人员等的需求,并对这些人员实施适当的培训,以及上岗资格考核。具体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执行。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should perform related planning of huma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human resources demand provided by various related departments, such demand includes the demand for production personnel, quality management personnel, packaging

personnel, engineering personnel, technical personnel etc., and appropriate training and job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these staff. The detail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cedure.

C) 检测设备规划

C) Planning of inspection equipments

1) 品管部应依据产品检测要求,衡量公司目前的测量能力是否充足,进行检测设备的规划;

1) The QC department should perform the planning the inspection equipments by measuring

whether the company’s current measuring capabilities are su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 inspection;

2) 若有新的检测设备要求时,提出请购申请,经公司同意后购买,并注意后续的跟踪,以满足客户的交期要求。

If there are new requirements of inspection equipments, apply for requisition and purchase after being approved by the compan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ubsequent tracking, to meet the

customer’s requirements for delivery term.

D) 原辅材料规划

D) Planning of raw and accessory materials

此时应考虑有哪些材料需重新开发供应商,重新进行采购,才能满足生产需求,具体依《采购管理程序》执行。并必须注意跟催动作,以满足交期要求。

At this time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which materials need to redevelop suppliers and repurchase in order to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the details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Purchase Management Procedure.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ck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delivery term.

E) 验收准则、工艺方法的规划

E) Planning of acceptance guidelines and technical methods

项目管理部考虑现有的工艺流程、作业标准哪些要做增加或改动后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The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consider which among the existing technical procedures and operation standards need to be added or changed in order to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品管部考虑现有的验证、确认、监控、检验与试验过程,以及各项验收准则哪些要做增加或更改后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The quality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existing verification, confirmation, monitorin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procedure, and which among various acceptance guidelines need to be added or changed in order to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5.3.4项目计划编制完成后报总经理审批通过后实施。

5.3.4 After preparation, the project plan should be submitted to the general manager for approval before

implementation.

5.3.5实施

5.3.5 Implementation

5.3.5.1文件转移

5.3.5.1

5.3.5.1.1所有部门移交文件由接收人编制“文件移交评审单”,并评审签字确认,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

评审,在评审表中签字确认。评审时应针对文件的完整性进行审核。

5.3.5.1.1 For transfer files of all departments, the receiving person should prepare “ Review Form”, and

review and sign for confirmation, when necessary, staff of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be

organized for review, and signature and confirmation in the review form. During review, the

integrity of the files should be reviewed.

5.3.5.1.2如果有问题,应及时要求NPI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解释和补充,对修订后的文件应重新检查

是否符合要求。

5.3.5.1.2 If there’s any problem, related departments and staff of NPI should be required in time for

explanation and supplement, and revised documents should be rechecked whether they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5.3.5.1.3所有的转移文件均要求软、硬拷贝各一份,并且版本一致为最新版。

5.3.5.1.3 All transfer documents will require one soft copy and one hard copy for each, and the versions

should be consistently the latest version.

5.3.5.1.4评审完成后,将所有移交文件的原件和评审记录交文控中心(DCC)存档,并按照文件的需求

按照《文件控制程序》中“试用文件”进行发放。

5.3.5.1.4 After review is completed, submit the original copies and review records of all transfer files to

Documents Control Center (DCC) for archiving, and distribute as the “trial documents” in the

“ Procedure”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documents.

5.3.5.1.5项目转移时的“试用文件”的更改和审批权属于NPI责任部门,文件控制中心只负责对更改记录

的保存和更改的文件替换。

5.3.5.1.5 The right to amend and review the “trial documents” during project transfer belongs to

responsible department of NPI, and DCC is only responsible for the storage of amendment

records and replacement of amended documents.

5.3.5.2设施转移

5.3.5.2 Facilities transfer

5.3.5.2.1设施包括:模具、工装、夹具、量具等。

5.3.5.2.1 The facilities include: moulds, tooling, fixtures, measuring instruments etc.

5.3.5.2.2工程部负责对模具、生产工装夹具的验收。

5.3.5.2.2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acceptance inspection of moulds and tooling

and fixtures for production.

5.3.5.2.3品管部负责对量具的验收。

5.3.5.2.3 The quality management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acceptanc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5.3.5.3确定转移标准

5.3.5.3 Confirming transfer standards

生产部门工程部负责确认上次批量订单的数据记录是否满足BOM表(如生产数量的不良率,报废状况等),直到达到BOM表的要求,才可以作为接收的准则。

The engineering s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confirm whether the data records of the previous batch ord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OM form (such as defective rate of the production quantity, scrap conditions etc.), until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BOM form, before it can be the guidelines for acceptance.

5.4批量生产

5.4 Batch production

5.4.1在批量生产前,由生产部门工程部负责组织相关的部门开量产会议,对是否具备量产条件进行评

估,将评估结果记录在“量产评审表”中,并经运营经理审批。

5.4.1 Before batch production, the engineering s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organize related department for the batch production meeting,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conditions for batch production are met,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ill be recorded in the “batch production review form”, and reviewed by operation department manager.

5.4.2首次量产过程中,工程部负责收集BOM表中规定的各项指标的数据,作为项目是否可以正式移交

的证据,相关部门负责验证转移过来的技术文件是否适用。

5.4.2 In the process of first time batch production,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collect

the data of various indexes specified in BOM form, as the evidence whether the project can be officially transferred, and related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verify whether the transferred

technical documents are applicable.

5.4.3生产出来的首件,应由生产部技术员送交生产部质检人员做全检。质检人员依据图纸和参数规格进

行检验,如果首件全部合格才可以进行小量生产,小量合格后才可进行批量生产,若有一项参数不合格,则必须重新试制小样,如此不断循环直至合格,才可批量生产。

5.4.3 The produced first item should be submitted to the quality inspector of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by the technician of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for full quantity inspection. The quality inspection staff should perform insp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s of drawings and parameters, small quantity production can only be performed if the first items are all qualified, if there’s one

parameter failed, trial production of samples should be performed once again, it should be

continuously circulated in this way until it is passed before batch production is possible.

5.4.4量产一段时间后,由工程部负责组织量产总结会议,总结首次量产中发生的问题,并与NPI协商处

理办法。直到所有的重大问题得到解决后才可以进行项目移交。

5.4.4 After certain period of batch production,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organize

batch production concluding meeting, to summarize the issues occurred during first time batch production, and negotiate with NPI for treatment method. Project transfer can only be performed until all major issues have been solved.

5.5 项目移交

5.5. Project transfer

5.4.2当试生产达到前期确定的质量目标并能稳定生产时,项目小组成员编制各自接收文件的“文件评审

单”,组织对试生产后的相关文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评审。

5.4.2 When the trial production has reached the quality target confirmed at an earlier stage and is able

to maintain stable production, the members of project group will prepare the “ form” for the

respectively received files, and organize review for the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related documents after trial production.

5.4.3工程部组织在开项目移交结束会议,移交双方在统计结果中签字,确认移交结束。

5.4.3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will organize the transfer ending meeting for opening projects, and

both parties of transfer should sign in the statistics results, and confirm the transfer is ended.

6.0相关文件

6.0 Related files

6.1HiP-WSHT-IOP-QEH001《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6.1 HiP-WSHT-IOP-QEH001 “Documents and Records Control Procedure”

6.2 HiP-WSHT-IOP-QEH006《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6.2 HiP-WSHT-IOP-QEH006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6.3HiP-WSHT-IOP-Q035《采购控制程序》

6.3 HiP-WSHT-IOP-Q035 “Purchase Control Procedure”

6.4 HiP-WSHT-IOP-Q031《设备管理制度》

6.4HiP-WSHT-IOP-Q031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6.5 HiP-WSHT-IOP-Q021《模具管理制度》

6.5 HiP-WSHT-IOP-Q021 “Mould Management System”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産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目的 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 序,以确保满足规定要求。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特定产品、项目及合同有关的质量策划的控制及相应的 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定义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 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质量计划:规定用于某一具体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和资源的文件.职责 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各部门质量策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相关的质量策划及编制、实施相应的质量 计划。 程序 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应进行质量策划,策划的结果应以适于本公司运作的方式形成文件,如质量计划。 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公司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质量策划: a)引进、试制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或新材料,技术革新或技术改 造;

b)销售合同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的要求; c)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质量策划的内容 a)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确定的质量目标; b)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需建立的过程和子过程,应识别 关键的过程和活动;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径,并对这些途径进行评审和形成文件; c)识别并提供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配置、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 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d)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及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的 重要或关键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控活动;对其中某些特殊过程的输出应按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并确认; e)确定为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提供证据的质量记录。 质量计划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产品、项目和合同的文件为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为: a)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根据质量策划的内容和结果来确定; b)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质 量体系文件中的内容 协调一致; c) 可引用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特殊的要求编 制新的内容;

产品先期质量策划

1.目的 通过产品先期质量策划使设计/开发的新产品满足顾客要求,以最低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并在早期对产品/过程设计进行完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产品/改型产品的设计/开发. 3 定义 3.1产品质量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其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 步骤. 4 职责 4.1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产品质量策划中各部门工作. 4.2由各部门组成的项目组负责产品先期质量策划工作和实施. 4.3各部门负责在产品质量策划配合项目组工作中,并对本部门在项目组中代表所需承担工 作负责. 5.工作程序 5.1 项目小组的组成和前期策划 5.1.1业务部接到新产品订单时,按QP0301《合同评审控制程序》规定编制产品建议书提 交管理者代表. 5.1.2由管理者代表任命项目组组长,组成项目组.项目组组长原则上由技术课主管担任, 由质保部、制造业务部、采购课、财务部组成项目组,必要时有关分承包方和顾 客代表参加(顾客参与不能免除公司对产品策划责任,同样针对分承包方),并由管

理者代表明确项目组的职责. 5.1.3由项目组组长根据部门职责规定,确定每一代表方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工作内容和职 责可以分阶段确定并填写《项目责任矩阵表》并对数据资料的机密、安全和资料妥善保护作出规定,必要时对分承包方作出相应规定. 5.1.4由项目组组长按QP0301《合同评审控制程序》定制产品责任书明确顾客要求和期 望. 5.1.5由项目组全体成员以会议形式确定开发成本目标、进度安排、资源配备、可能需 要的顾客帮助,所采用的报告过程或形式、评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顾客联系渠道等. 5.1.6由管理部根据QP1801《培训控制程序》规定,确认项目组成员是否具备产品质量策 划所需的技能,如未具备,须在该成员参与策划前进行所需技能培训. 5.1.7本程序所述的各阶段仅是为了阐述一个开发流程,并不是要求在完成一个阶段,或完 成一项工作后再完成下一工作,产品先期质量策划必须以同步工程方式进行,其目的为缩短开发周期,尽早投入批量生产. 5.1.8由项目组制订产品开发进度计划,标明重要时间进度期限、目标成本、进度安排、 具体工作项目、责任人/部门,过程鉴定方式等.计划进度安排须符合顾客进度期限,计划中项目的顺序根据产品类型、复杂程度和顾客要求的开发步骤制订,本程序所列开发程序仅为基本开发顺序,如顾客有特殊要求可按其要求的顺序制订开发步骤和增减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组应尽全力预防缺陷,在过程开发中(包括过程、设备、设施和工装策划)尽可能采用防错技术.产品开发进度计划表格按顾客指定表式填写,产品开发进度随着产品开发进展加以修改,由项目组组长监督计划进度,必要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由管理者代表协调各部门工作. 5.2策划与确定 5.2.1 由项目组根据顾客的抱怨、建议、资料和信息(可采用市场调研、收集保护记录、质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含表格)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 ISO9001-2015) 1.0目的 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及实施,使其符合IATF16949-2016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在实施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策划。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所涉及到的所有过程和环节。 3.0引用文件 《文件化信息管理管理程序》 4.0术语和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 质量策划:指一种确定生产某具体产品或系列产品(如:零件、材料等)所用方法(如:测量和试验等)的结构化的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与缺陷探测大不相同,质量策划包括防错和持续改进的思想。 质量计划:指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被应用于一个特定情况的规范,是描述与特殊产品或合同相关的具体质量规程、资源和系列活动的文件。当控制计划作为质量计划时,质量计划便成为一种广义的概念。

管理手册:指依据公司质量方针而拟定和执行质量方针为达成质量目标的要求,并明确其途经和职责及有效地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所使用之原则性的基本质量管理活动,为保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需求及期望而描述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原则性管理的书面化文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套执行与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作之有效性和适切性的基本指导纲要原则和与程序文件的衔接桥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层次文件。 程序文件:指为维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当工作涉及到组织内多种职能和部门时将其形成文件的过程,使其作业的目的、范围、权责部门和作业内容透过流程步骤和先后顺序以流程图式地加以说明,以利便于各项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其目的在于规范管理性的质量管理活动,促使企业内所有与产品质量、交付和服务有关的过程得到明确规定,并延伸到管理手册使所有活动更具体表现,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二层次文件。 作业标准书: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为有效地实施和执行及完成某一功能所进行的工作(如:生产准备工作、检验和试验、返工和返修、设置、人员等),将每一项动作的基准加以详细地说明,包括适用范围、机器设备、测量设备和监控装置、使用工装/工具/模具/夹具/刀具和方法或方式及人员、时间、地点等详细说明的步骤,便于第一线的作业者或操作者或检验者参考使用,以免发生错误或因人的理解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造成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之有效性和适宜性有所偏差而未能达成质量经营管理目标和质量方针;其目的在于规范作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并具体指出与质量有关的作业指导和要求,将程序文件中未述明的部分详加说明,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层次文件。 表单/表格和记录:指为记录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执行及维持体系运作的见

产品实现的策划控制程序

1目的 1.1通过对产品实现过程策划控制、确定必要的控制手段,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确保产品 或合同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和目标 2范围 2.1适用于产品质量策划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对公司各类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策划,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3.2各相关部门负责有关本部门质量计划的实施; 3.3市场部随时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及需求变更,及时向生技部相关人员提供 信息。 4内容 4.1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4.1.1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或新材料,实施技术改造时; 4.1.2销售合同或订单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的要求时; 4.1.3在医疗器械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建立风险管理形成文件的要求并保持记录,执行《风险 管理控制程序》。 4.2常规过程的策划 4.2.1为过程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信息、供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财务资源。 4.2.2策划过程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使用的方法和责任人,对关键、特殊过程的监视和 测量。 4.2.3明确过程的验收准则,针对过程输入制定验收准则。

4.3特定产品、项目、合同的策划 4.3.1针对特定产品、项目、合同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活动顺 序。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4.4策划的主要内容 4.4.1针对具体产品或合同,确定产品质量目标和要求,包括识别产品的质量特性,建立其 目标值、质量要求和约束条件,并能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4.4.2针对特别产品、合同或项目,确立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包括识别并确定产品实 现所需的过程和子过程,同时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 径,并对这些途径进行评审和形成文件,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并得到控制; 4.4.3产品实现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说明:如设备、工具、人员能 力、技术方法、过程文件和环境要求等,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 4.4.4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对过程和产 品的重要或关键特性,应安排监视和测量活动。 4.4.5确定产品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和检验活动及产品的接收准则,确定为过程和产品 的符合性提供证据的记录。 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6记录 6.1无

质量目标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质量目标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进行管理策划。 2 范围 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 3 职责 3.1 总经理根据公司的质量目标,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公司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质量手册)。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各部门为管理策划编制的有关文件。 3.3 技术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管理策划,编写相应的策划文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策划。 4 程序 4.1 质量目标 4.1.1 为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公司总的质量目标为: a) 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b) 顾客满意率达90%,并逐年增加; 4.1.2 与质量相关的各部门应根据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部门具体的工作目标,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质量策划。 4.2 进行质量体系策划的时机 公司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策划: a) 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 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公司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公司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 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4.3 质量体系策划的内容 总经理应确保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质量体系策划的内容应包括: a) 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作出相应规定; b) 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c) 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d) 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e) 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管理方案等。 4.4各部门经策划的质量目标如下: 业务部:原材料供应及时率100%,保证顾客满意率95%以上; 技术部:设备完好率98%,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车间:合同工期100%完成。 4.5 技术部对质量体系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协调相应的资源。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以下简称APQP)活动的开展,开发一个有效的制造系统,并形成与其相关的控制计划,确保生产优质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针对产品、项目或合同的APQP活动。 3.职责 3.1 总经理授权管理者代表组成多功能小组开展APQP。 3.2 多功能小组组长负责项目APQP全过程管理,并组织控制计划的编制和监督实施。 3.3 技质部负责并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制造过程的设计开发,包括PPAP。 3.4 各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作为多功能小组成员参与APQP活动,并实施控制计划规定给本部门的控制和改进任务。 4.程序 4.1APQP的基本原则 ?以制造优质产品,全面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 ?对资源合理配置,以最低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促进早期识别和事前预防,以减少变差,避免晚期或事后更改。 4.2 APQP的基本方法 ?逻辑思路,强调过程的输入输出的分析方法。 ?同步技术,缩短实施周期,密切接口关系,强调效率。 ?多方参与,包括内部各职能代表和外部顾客及供应商代表共同策划。 ?防错技术,FMEA,SPC等的应用,强调预防为主。 4.3 APQP的基本流程 4.3.1准备和确定范围:本阶段主要由管理者代表主持。 ?组成多功能小组:项目概念提出后,由管理者代表与技质部总监共同确定项目组长,由供销部、生产部、技质部、行政部(可行时包括顾客和合格供方)的代表作组员,明确各自职责。 ?确定策划活动范围:识别和理解顾客需要、期望和要求(如合同和订单及其评审记录),拟订《文件总览表》。 ?作可行性分析:包括立项背景资料,市场、成本、风险、利润预测报告,可实现性、可制造性分析报告等。 ?制定工作进度计划:通过小组讨论一致后形成以“甘特图”方式列出任务要求、小组间接口及各阶段进度安排的《APQP进度计划》。 ?如需要,应开展技能培训:对参与APQP的成员进行策划活动所涉及的分析技术如FMEA,PPAP,SPC,MSA和开发技能的培训。 4.3.2 计划和项目确定:本阶段主要由多功能小组组长主持,以下开始各阶段均应填写《APQP阶段输入输出一览表》。 ?收集输入资料:包括顾客的呼声,如:市场调研报告,主机厂的服务信息和失效、退货报告,公司业务计划和经营目标,过程基准的确定,以往经验,顾客合同或订单。 ?形成本阶段的输出资料,包括:可测量的体现顾客呼声的设计目标,体现持续改进的缺陷和废品率的质量目标(如PPM),初始《材料清单》及初始《过程流程图》,初始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由此形成设计开发输入的《设计任务书》。 ?本阶段公司管理层的参与、支持和承诺是项目和小组活动成败的关键之一。 4.3.3 过程的设计和开发:本阶段主要由多功能小组组长主持。 ?收集上阶段的输出资料后,针对本项目所涉及的特殊或额外要求及更改实施内部质量体系评审,对组织内部包括质量目标分解、组织职能划分、资源配置、过程监控能力、产品质量状况、数据统计分析等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并填写《产品/过程质量检查清单》。 ?形成《过程流程图》:以过程的输入输出的逻辑思路示意性的表示产品制造的总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1、目的: 确保组织为策划产品实现所需之过程控制。 2、范围: 适用于产品从接受审查(评审)至交付后及服务等过程之管制。 3、权责: 3.1产品审查:市场部、工程部、品质部、资材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 3.2样品确认:工程部、生产部、品质部 3.3产量及生产管理:生产部 3.4交付与仓储管管理:资材部 3.5售后服务:市场部、品质部 3.6资源提供:总经理 3.7数据分析:品质部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5.1.1业务部跟单人员接获客户之相关订单信息后依据《顾客要求评审程 序》及相关信息对客户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传阅相关部门评审后并 将评审结果书面回馈给客户,并保存其相关记录。 5.1.2业务部跟单人员对顾客反馈的产品的信息或服务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反 馈相关部门。 5.1.3工程部依据顾客要求按《生产及服务过程控制程序》进行样品制作。 5.1.4必要时工程部制作样品放置于样品柜中供顾客选择参考。 5.1.5生产部依据《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程序》制订产品及服务的【作业规 范】﹑【操作规范】等文件资料并在现场进行宣导周知。 5.1.6品质部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制订相关品质管理要求﹑品质目标 ﹑各项监控与测试﹑确认﹑验证等过程之【检验规范】并知会相关权 责部门。 5.1.7仓库依据《产品防护及管理程序》对产品进行仓储管理与交货作业的 管理。 5.1.8业务部跟单人员依据《顾客要求评审程序》﹑《客户满意度调查程 序》、进行客户意见调查与整理分析。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必须进行质量管理策划。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监视、测量的识别和策划。适用于任何活动或过程的策划。 3 职责 3.1 总经理应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达到公司的质量目标和满足ISO13485:2016 标准 4.1条款的总要求。 3.2 总经理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管理策划文件,消除管理中的盲点。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各部门为管理策划编制的有关文件。 3.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管理策划工作,管理策划的结果可以是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可以是涉及体系建设的质量计划。 4 定义(无) 5 程序内容 5.1 全体员工要学习和牢记质量方针和目标,充分理解并坚持贯彻执行,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以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质量目标由最高管理层研究决定,总经理批准。 5.3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分解、实施与管理 5.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执行《各部门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5.3.2每年由质量保证部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对未完成的指标确定整改方案,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5.3.3 每年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总结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3.4 管理评审时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适宜性的评审,必要时可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 5.4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4.1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时机 a. 按照当前的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 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公司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 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策划执行《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 a. 确定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作出相应的规定; b. 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c. 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d. 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e. 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管理方案、质量管理计划等。 5.4.3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原则 a. 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及其他质量体系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 b. 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可被引用,并根据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5.4.4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放 a.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由质量保证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到相关部门。 b.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封面必须写明策划项目名称及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5.4.5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更改 a.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策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

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五个过程

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五个过程 1 .计划和定义 本过程的任务: 如何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以计划和定义质量大纲; 做一切工作必须把顾客牢记心上; 确认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已经十分清楚。 2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本过程的任务和要点: 讨论将设计特征发展到最终形式的质量策划过程诸要素; 小组应考虑所有的设计要素,即使设计是顾客所有或双方共有; 步骤中包括样件制造以验证产品或服务满足“ 服务的呼声” 的任务; 一个可行的设计应能满足生产量和工期要求,也要考虑质量、可靠性、投资成本、重量、单件成本和时间目标; 尽管可行性研究和控制计划主要基于工程图纸和规范要求,但是本章所述的分析工具也能猎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进一步确定和优先考虑可能需要特殊的产品和过程控制的特性; 保证对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全面、严格的评审; 进行初始可行性分析,以评审制造过程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

3 .过程设计和开发 本过程的任务和要点: 保证开发一个有效的制造系统,保证满足顾客的需要、要求和期望; 讨论为获得优质产品而建立的制造系统的主要特点及与其有关的控制计划。 4 .产品和过程的确认 本过程的任务和要点: 讨论通过试生产运行评价对制造过程进行验证的主要要点。 应验证是否遵循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 并应注意正式生产前有关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5 .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本过程的任务与要点: 质量策划不因过程确认就绪而停止,在制造阶段,所有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都会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对输出进行评价,也是对质量策划工作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时候。 在此阶段,生产控制计划是用来评价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应对计量型和计数型数据进行评估。采取SPC 手册中所描述的适当的措施。

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文件

1.目的: 通过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使引进产品满足顾客要求,以最低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并在早期对产品/过程进行全面的策划,使策划的结果更加完善。 2.适用围: 适用于工厂引进产品/改型产品的策划活动。 3.定义: 产品质量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其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4.职责: 4.1厂长负责协调策划过程中各部门工作。 4.2由各部门成员组成的项目小组负责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工作和实施。 4.3各部门负责在产品质量策划中配合项目小组工作,并对本部门在项目小组中代表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5.工作程序: 5.1项目小组的组成和前期策划 5.1.1计划供应部在市场调研时,应及时将产品的需求信息形成报告后提交厂长,由厂长适时召集各部门代表对引进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讨,并考虑顾客目前和将来要求和期望、市场和业务计划等,制订新品引进建议书。 5.1.2由厂长任命项目小组组长(一般由技术开发部代表担任),组建由质量保证部、生产部、技术开发部、生产准备部、计划供应部等部门代表参加的项目小组。必要时有关分承包方和顾客代表参加(顾客参与不能免除本厂对产品策划责任,同样针对分承包方),并由厂长明确项目组长的职责。 5.1.3本厂的产品质量策划包括四个阶段,即产品引进的前期工作及样品、过程策划及验证、产品和过程的确认和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5.1.4由项目组长确定每一代表(组员)的工作容和职责,工作容和职责可以分阶段确定并形成项目组责任矩阵图。并对数据的、安全、资料妥善保护作出规定,必要时对分承包方组员作出相应规定。

5.1.5由项目组全体成员以会议形成确定引进产品的成本目标、进度安排、资源配备、可能需要的顾客帮助、建立顾客联系渠道等。 5.1.6产品先期质量策划必须以同步工程的方式进行,由跨部门横向协调的项目组实施,其目的是为缩短开发周期、尽早为顾客认可投入批量生产。 5.1.7由项目组制订产品开发进度计划,标明重要时间进度期限和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计划进度安排须符合顾客进度期限要求;在产品质量策划中项目组应尽其全力预防缺陷,尽可能采用防错技术;产品开发进度计划随着进展状况可作适当调整;由项目组长监督进度计划的实施,必要时报告厂长,由其协调各部门工作。 5.1.8根据培训程序规定,确定项目组成员是否具备产品质量策划所需的全部技能,如未具备则需在该成员参与策划前进行所需技能的培训。 5.2产品引进前期工作及其样品 5.2.1由项目组长根据产品建议书制订产品责任书,确定产品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5.2.2新设备、设施要求 a.由项目小组按《质量手册》中有关质量策划要求进行新设备和设施的策划,制订设备和设施计划明确要求,并根据《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控制程序》进行安装调试和设备机器能力测试以及验收。 b.由项目小组对工作进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新的设备尽可能在样品试制前完成,并按《新设备和试验检查清单》进行评审。 5.2.3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性 项目小组根据引进产品的技术资料进行识别、评审、确定特殊特性。 5.2.4量具/试验设备要求 a.由项目小组确定所需的量具/试验设备,制订所需量具和试验设备清单,对于采购的量具和试验设备,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进行校准和验收。 b.按《新设备、工装和试验设备检查清单》进行评审,由项目小组监测进度,以保证满足所要求进度。

产品实现策划及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1 四川泛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标准 产品实现策划及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Q/14C.ZG15.007.01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产品实现策划的步骤、方法,明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主要工作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改进的实现过程的策划,实施控制与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特性: 影响产品安全性、法规符合性的产品和过程特性; 3.2 重要特性: 严重影响产品配套、功能、性能或后续产品加工的产品和过程特性; 3.3 一般特性:除关键、重要特性以外的特性为一般特性。 4 职责 4.1 开发部组织进行产品实现策划,并组织实施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组织产品验证和确认工作。 4.2 各分厂负责组织产品制造的工艺设计与管理,并负责产品检验工作。 4.3 制造品质部负责产品的试验工作。 4.4 制造品质部负责对产品实现策划的实施的组织、监控,并负责组织产品样件生产、小批试生产、初期批生产和批量生产。 4.5 其余各部门负责完成产品实现先期策划实施中与本部门的相关的工作。 5 产品实现策划程序 5.1 产品实现策划的内容 在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时应考虑以下方面内容: 5.1.1 顾客明示要求、顾客潜在要求和相关的法律要求。 5.1.2 根据顾客(或预测顾客)产品特点和要求确定产品的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必要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 5.1.3 对特殊特性进行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进行初步的分析。 5.1.4 产品质量目标要求,标准和工程规范。 5.1.5 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必要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监视和测量装置等设施,以及产品实现过程的人员资源需求。 5.1.6 确定产品实现的各阶段的验证、确认、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监视和测量要求。 5.1.7 确定产品的接收准则。 5.1.8 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的风险分析及评估,包括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5.1.9 支持产品的运行和维护所需的资源。 5.1.10 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QP质量策划控制程序完整版

Q P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目的 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以确保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特定产品及合同有关的质量策划控制及相应的质量计划编制、实施和控制。 3.职责 总经理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 生产部负责组织产品实现的策划和实施。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的质量策划及编制、实施相应的质量计划。 4.程序 对特定产品、项目和合同,生产部应进行质量策划。策划的结果应以适用于公司运作的方式形成文件,如质量计划等。 进行策划的时机 组织在开发新产品时应进行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的内容 a.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确定的质量目标; b.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建立的过程和子过程,应识别关键的过程和活动;对 b.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径,并对这些途径进行评审; c.并提供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配置、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d.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及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的重要性或关键性,应 安排监视和测量活动;对其中某些特殊过程的输出应按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并确认; e.定为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提供证据的质量记录。 质量计划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产品、项目和合同的文件为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 a.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根据质量策划的内容和结果来确定; b.应参照质量管理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中的内容协调一致; c.用已有的质量文件的相关内容,并根据特殊的要求编制新的内容; d.根据实际情况,可编写总体质量计划,也可只编写有关的单项计划,如采购质量 计划;也可针对某一特定的活动,如产品促销活动等; e.质量计划可以作为独立的文件,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为其他文件(如项目计划等)的 一部分。 质量计划的编制、审核和发放 当决定开发新产品时,由总经理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策划会议,会议后由技术部门负责编制该新产品的《新产品质量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技术部门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使用和相关部门(顾客有要求时,可发放给顾客)。 质量计划的实施、监督和修改 质量计划的修改由编制部门负责进行,修改后应经相关人员审批后发放。 质量计划完成后,相关文件和记录由生产部负责归档保存。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6.质量记录 《新产品质量计划》

产品实现的策划和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实现的策划和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要求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确保公司实现过程的策划与管理体系的其它要求相一致,对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保服务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范围 适用于对制造、安装、改造过程和维保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的控制。适用于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有关的质量策划的控制及相应的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3 术语与定义 无。 4 职责 4.1 质量管理部负责电梯制造、安装、调试、大修、改造、客户意见处理及技术支持服务过程的监督控制,产品质量特性的监视和控制,组织编制质量计划、管理方案,对质量计划、管理方案涉及的相关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生产部负责电梯制造全过程的控制: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与相应的工艺规程,组织实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批次管理,生产现场的环境管理、物流管理和生产活动的协调安排、进度监控,生产设备、工装模具管理、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配合质量管理部对质量计划、管理方案的编制及对相关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3 售后服务部负责电梯的安装、改造、大修、维修保养服务过程的控制,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及相应的操作规程,负责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负责客户意见处理及技术支持服务过程的控制,。 4.4 销售部负责产品介绍、报价、合同的签订、客户意见处理。 4.5 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质量计划、管理方案内容。 5. 工作程序 5.1 产品实现的策划 5.1.1 常规产品已通过管理体系策划,建立了管理体系文件,对常规产品实现直接过程及支持过程均有相关文件进行控制(如作业指导、工艺文件等),不再制订质量计划。 5.1.2 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必须编制质量计划。表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产品、项目和合同的文件称为质量计划。质量计划以适于公司运作的方式形成文件。 5.1.3 编制质量计划的时机: 5.1.3.1 产品、工艺技术或材料改进,技术革新或设备改造; 5.1.3.2 销售合同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要求; 5.1.3.3 现有管理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5.1.4 质量计划的内容 5.1.4.1 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确定管理目标等; 5.1.4.2 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需建立的过程和子过程,确定关键过程和活动,并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径,形成文件; 5.1.4.3 确定并提供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1.4.4 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重要性或关键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控活动; 5.1.5 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 5.1.5.1 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根据策划的内容和结果来确定; 5.1.5.2 符合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并与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内容协调一致; 5.1.5.3 可引用已有的管理体系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特殊的要求编制新的内容; 5.1.5.4 质量计划可作为独立的文件,也可根据需要作为其他文件(如项目计划等)的一部分。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1.目的 确定并配备必要的资源、控制手段和文件以满足新开发的产品项目满足 规定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开发产品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3.引用文件 ISO 9001:2000 策划;产品实现的策划 《质量手册》章;章 定义 新产品:产品规范的标准或附特殊要求、工艺的产品。 职责 5.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计划编制前对现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负责组织所 需开发文件的编写、质量计划的总成,对质量计划审核,厂办负责发布。 5.2生产办、供销科提供编制质量计划相关的资料。 5.3相关部门参加现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5.4厂长负责质量计划的批准。 6.程序内容 6.1供销科接受新产品开发项目后,收集新开发产品项目的相关资料,为编制质量 计划作好准备。

6.2质量计划编制评审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检科、生产办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满足新开发产品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评审,管理者代表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质量管 理体系评估记录”。 经评审,若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满足新开发产品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所需引用文件齐全,则可直接编制“质量计划”。 若现行质量管理体系需补充部分文件方能满足新开发产品项目的质量要求, 管理者代表通知相应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编制和发布所需文件。 “质量计划”的内容 A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的计算方法; B确定相关工序和工艺流程; C确定不同阶段的资源分配和职责权限; D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它措施; E确定不同阶段使用的文件化程序; F验证手段和方法及接受准则; 管理者代表审核“质量计划”,厂长批准。 “质量计划”的发布、控制和修订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依据“质量计划”要求相关部门实施质量计划,其实施效果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7.质量记录 质量策划实施状态检查表 HD-QT-5010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

1.程序目的 充分识别顾客要求和预期的产品及过程特性,使用多功能小组这个平台,对产品在可实现目标、为实现目标的过程设计策划和确认、投产等各个阶段实施的方针、步骤进行总的策划,以较优的成本提供符合规定的产品,达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汽车钣金件的实现过程策划(不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 3.过程识别 产品实现过程过程:产品策划 4.定义 ●产品特性:在图纸或其他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总成的特点和性能。 ●过程特性:是与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过程特性仅能在发生时才能测量出。对于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多个过程特性。在某个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到整个产品特性。 5.主要职责和权限 5.1 多功能小组负责策划和实施APQP活动。 5.2 各部门参与APQP过程并按规定进度完成本部门在APQP各阶段承担的工作。 6.程序内容 6.1 策划准备和项目确定 6.1.1 成立多功能小组 营业科收到(顾客)新产品意向后,应将所有信息传递给主管经理及文控员。由主管经理依据APQP要求确保设计和开发的策划涵盖组织内部所有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及其(适当的)供应链,当新产品与目前已在产的产品相类似(定义为:同一顾客,拟配置的资源如:工艺、设备、人员和产能目标基本相同),可以参考或引用已存在并有效的策划文件。需要时成立包括营业、技术、生管、制造、设备、品质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多功能小组(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多少根据需要决定)。文控员按相关规定存档所有记录的顾客信息(包括书面文件和电子文件)。 6.1.2 由主管经理任命多功能小组负责人,策划过程的总体安排,由多功能小组负责人指定小组各成员的工作和职责。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范文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范文 1.目的 为满足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要求而采取专门措施和资源。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工艺开发或老产品工艺改进时的质量策划活动。 3.定义 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4.职责 4.1跨部门项目小组组长组织质量策划。 4.2技术开发部负责质量计划的制定。 4.3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计划实施的监督。 5.工作程序 5.1总则 5.1.1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5.1.2质量计划应符合质量方针和政策,成为质量手册支持性文件的一部分,作为现有体系文件的补充。 5.1.3制定质量计划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统筹安排,确保所制定的质量计划具有可操作性。 5.2质量计划的编制 5.2.1编制依据用户的质量要求,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文件,

产品协议书等。 5.2.2质量计划的内容 质量计划的内容随着产品的结构技术复杂程度及生产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内容一般包括: a.开发工作流程; b.质量措施及组织分工; c.工艺路线安排及工时定额; d.设备、工装的配置; e.工序控制计划; f.检验规程; g.必要时可包括生产基础设施配置及上岗培训计划。 5.2.3质量计划的编制要求 a.明确质量目标和必须达到的质量水平,满足用户的期望,符合适用的标准和规范,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产品的可用性并实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 b.开发工作程序应针对不同产品的技术难度,规定其特定的程序,并以书面文件加以明确,确定质量保证措施及组织分工,视实际需要,针对单项质量措施编制更为具体的实施计划。 c.制定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综合考虑工艺特点,工装、设备条件,生产部的分工和物流,搬运条件,生产场地等因素。 d.确定合理的工时定额及材料定额。 e.考虑产品实际是否需要专用工装及增加新的专用设备。

新产品开发工作流程

新产品开发工作流程1.流程工作内容

2.流程具体实施要求 新产品的开发流程根据以下几个阶段来考虑完善(顾客有明确要求的汽车主机厂整车付新产品开发执行APQP程序): 顾客要求评审(合同评审) 2.1.1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入有三种: 1)顾客新要求,评审依据:《顾客要求评审表》; 2)产品变更要求,评审依据:《产品变更通知单》; 3)顾客确认不合格,评审依据:《新产品开发样品顾客确认通知单》。 2.1.2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有三种: 1)顾客要求明确,公司有能力达到,纳入开发计划; 2)顾客要求不明确,需进一步沟通后纳入开发计划; 3)顾客要求明确,但公司没有能力达到,暂不纳入开发计划。 2.1.3技术部是新产品开发顾客要求评审(合同评审)的组织者。评审的模式及时间节点:销售部将《顾客要求评审表》或《产品变更通知单》《新产品开发样品顾客确认通知单》传递给技术部 1)简单产品(比如单口型挤出、单件产品、不涉及外协加工等),技术部根据以往经验和当前公司能力初步判定能否满足顾客要求;如无法独自判定,则组织生产、供应和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确定。能够开发的项目,技术部进行产品工艺分析,确定原材料、工艺流程和技术文件完成时间并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交生产部及责任车间评审开发各阶段的完成时间。

技术部根据开发计划的评审时间确定产品交付时间,填写完成《顾客要求评审表》或《产品变更通知单》。最终将单据交回销售部。销售部将经过审批的单据分发到相关部门。如果进行开发,技术部据此组织开发计划实施。 时间节点,技术部自接单时刻计算,两个工作日完成(当日下班前一小时的接单计入次日)。特殊情况,技术部在接到销售部单据两个工作小时内销售部提出延长评审时间的要求,销售部同意或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后,按同意的时间节点完成。 2)复杂项目或整车付产品项目的开发,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供应部、生产部、质保部和生产车间召开项目开发评审策划专题会议,对开发项目进行评审策划,将最终结果填写在《产品开发项目评审记录表》与《项目开发评审策划书》上,形成评审结论。 根据评审结论,《顾客要求评审表》要求的相关部门填写完成此单据,在规定的时间前返回销售部。如果进行开发,技术部据此编制开发计划和技术文件。 时间节点,技术部自接单时刻计算,五至七个工作日完成(当日下班前一小时的接单计入次日)。特殊情况,技术部在接到销售部单据两个工作小时内销售部提出延长评审时间的要求,销售部同意或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后,按同意的时间节点完成。 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 2.2.1新产品开发计划的输入有四种: 1)《顾客要求评审表》; 2)《产品变更通知单》; 3)《质量问题反馈单》中涉及到需要进行产品开发(完善)的相关措施; 4)经过顾客确认上次开发样品不合格的《新产品开发样品顾客确认通知单》。 2.2.2新产品开发计划的输出:项目负责人编制新产品开发试制技术文件和开发计划的实施。 2.2.3新产品开发计划的编制 技术部根据上述“输入”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 1)对于前述第1种评审模式确定的开发计划的编制 技术开发部确定开发计划中的具体工艺流程项目,根据顾客要求数量(主要是根或套),由技术部在开发计划中增加相应的余量(余量的目的是为了留样和车间的损耗,从而保证最终入库的数量满足顾客要求)。采用x+x的格式,例如顾客数量要求5套,开发计划上可能是5+5套,后者的+5为挤出车间的余量,故挤出车间要按10套进行生产。材料数量由技术部在开发计划上注明实际用量和种类,由生产部根据生产情况进行适应的调整。由生产部组织相关责任车间评审各阶段的具体实施和完成时间,相关责任车间负责人分别在《新产品开发计划》签字,《新产品开发计划》经技术部负责人(或其代理人)批准后下发到生产部和相关责任车间。 2)对于前述第2种评审模式确定的开发计划的编制 技术部根据《项目开发评审策划书》直接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经技术部负责人(或其代理人)批准后下发到生产部和相关责任车间。 编制新产品试制技术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