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鱼我所欲也》《说大人,则藐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鱼我所欲也》《说大人,则藐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鱼我所欲也》《说大人,则藐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二)孟子曰:说①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②。堂高数仞,榱题③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④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说大人,则藐之》)(注)①说(shul),游说,向……进言。②巍巍然:高高在上的样子。③榱(cuī)题:指屋檐的前端。④古之制:古代的礼乐制度。

3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独者有是心也是心:这种心

B.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偷生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高官厚禄

39.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40.孟子善于将抽象难懂的道理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论证,请结合语段(一)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41.“文以载道”,语段(一)和语段(二)都闪耀着孟子思想的光辉。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两个语段中孟子观点的异同。

【答案】

38.A

39.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40.示例: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

“义”,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引出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的形象进行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

41.相同点:不为名利地位所动,不贪图物质享受;不会为了个人的享乐而放弃自己的本心。不同点:语段(-)强调舍生取义;语段(二)强调不在权贵面前低三下四,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快乐导练》《孟子二章》答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一、略。二、略。三、略。 四、 1.(1)wéi,动词,做,干(2)wù动词,憎恨,讨厌 (3)wèi,介词,为了(4)dān ,古代盛食物的竹器(5)cù践踏(6)xiè本义是碎末,引申为细微、琐碎 2.(1)所欲/有甚于生者(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5)是/亦不可以已乎 3.(1)“辟”通“避”,躲避。(2)“辩”通“辨”,辨别。(3)“乡”通“向”,过去,从前。(4)“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 4.C (A介词,为了/动词,做、干。B获得/通“德”感激。 C.代词,这。D通“欤”,语气助词/给予。)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一、略。二、略。三、略。 四、1.(1)亦:也。(2)^得兼:同时得到。(3)苟得:苟且获得。指只为生存而不择手段。(4)恶:憎恨,讨厌。(5)患:祸患;辟:通“避”,躲避。(6)如使:如果,假使;莫甚于:没有比……更严重的。(7)由是:通过某种手段。(8)是故:因此。(9)非独:不只是、不仅仅是。(10)丧:丧失。(11)呼尔:有轻蔑或粗暴地呼喝的意思。(12)蹴:践踏。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即不愿意接受。(13)万钟:优厚的俸禄。“辩”通“辨”,辨别。(14)何加:有什么益处。(15).为:为了。(16)“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17)乡:通“向”,过去,从前。(18)为:做,这里指“接受”。(19)是:这;已:止,罢休。 (20)本心:天性、天良。 2.(1)(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2)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所以祸患 (我)也有不躲避的。(3)如果人们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4)(然而如果)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 (吃)(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5)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6)从前(我)宁愿死去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五、略。 第二课时 一、略 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1)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俄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2)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三、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文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即“义重于生”。这是用因果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从道理上进行论证。 2.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这是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义重于利”,从事实上进行论证。3.“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孟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令狐采学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

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5.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乃去舍市傍离开 B.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教化 C. 既学而归,孟母方绩纺织 D. 宁能衣其夫子衣服 6.下面每组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一致的一组是 A.①孟母以刀断其织②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B.①是不免于厮役②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 C.①何以异于织绩而食②明于姑母之道 D.①既学而归,孟母方绩②孟子惧而问其故 7.下面事件能够体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①徙舍学宫之傍②孟母以刀断其织③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④妇辞孟母而求去⑤孟子谢,遂留其妇⑥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A. ①②④ B.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母两次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

《孟子二章》选择、翻译、阅读【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孟子二章》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第21课《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班级:姓名: 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富贵不能淫》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行天下之大道 A.父命之 B.妾妇之道也 C.与民由之 D.往送之门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代词,他。B助词,的。C代词,正道。D动词,到,往。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解析】A代词,他;主谓之间。B把;因为。C表顺承;表顺承。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 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 【解析】A代词,他;代词,他。B给;比。C表顺承;表转折。D助词,的;代词,曹刿。

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 A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戒之曰 D.征于色,发于声 【解析】例句是被动句。A被动句。B判断句。C省略句。D倒装句。 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 D ) A.劳.其筋骨 B.忿.恚尉 C.闻.寡人之耳者 D.友人惭. 【解析】例句是使动用法:使……动摇。A使动用法,使……劳累。B使动用法,使……恼怒。C使动用法,使……听到。D无特殊用法。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 A.往之.女家何陋之.有 B.一怒而.诸侯惧而.形貌昳丽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石兽并沉焉. D.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A动词,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B表顺承;表并列。C表反问语气,怎么;句末陈述语气。D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 C.衡.于虑(梗塞,不顺) 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 【解析】B遵循。 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行天下之.大道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汝心之.固 C.鸣之.,不能通其意 D.已而之.细柳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助词,的。B主谓之间。C补足音节。D动词,到,往。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孟子二章练习题

《孟子》二章练习题 设计者:李振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 胜 3、池.非不深也 4、兵革 ..非不坚利 ..也 5、委.而去. 之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寡助之.至,亲戚 ..畔 之 8、天下顺之.9、故君.子.有不战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____通_____()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通_____() C.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通_____()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通_____() 三、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 B、故:故曰,域民……扶苏以数谏故 C、之:三里之城多助之至 D、利: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 四、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六、理解回答: 1、本文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意思是,也就是下文所说的 “”和“”,这反映了孟子 “”的政治思想。 2、文中借战争论述了实行“王道”的重要性,这一则短文的论点 是。 3、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4、文中的“君子”指谁 5、从本文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利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是。 6、“得道者”指______ ,“道”指_____ ,“君子”指 ________ 。 “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_________ 。 7、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等论证方法。 8、本文论述逐层推进,试理出思路。 答: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接着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阐述。 9、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孟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5.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去舍市傍离开 B.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教化 C.既学而归,孟母方绩纺织 D.宁能衣其夫子衣服 6.下面每组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一致的一组是 A.①孟母以刀断其织②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B.①是不免于厮役②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 C.①何以异于织绩而食②明于姑母之道 D.①既学而归,孟母方绩②孟子惧而问其故 7.下面事件能够体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①徙舍学宫之傍②孟母以刀断其织③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④妇辞孟母而求去⑤孟子谢,遂留其妇⑥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母两次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 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3分) ②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3分) 5.【文言实词】D(衣:此处作动词用,作“穿衣”解。)

孟子二章 对比阅读 专练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4,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5。 【注释】○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2存:抚恤。○3耽:沉溺。○4九重:深宫之内。○5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必先苦.其心志()(2)行弗.乱其所为() (3)犹割股.以啖腹()(4)若耽嗜.滋味() 【答案】(1)使……痛苦(2)违背(意愿)(3)大腿(4)喜欢,特别爱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第(1)题,“苦”本是个形容词,这后面跟了宾语,所以“苦”变成了使动用法。第(3)题,“股”现代汉语一般解释为“屁股”,而在此处解释为“大腿”,和现代汉语不同。第(4)句,“嗜”解释为“喜欢”,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管夷吾举于.市/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A项,介词,从/介词,比B项,都是因此C项,代词,他/副词,加强反问语气D项,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本句关键词:“恒”,常常,“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再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就可以了。 1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 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

《孟子二章》精品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上第21课《孟子二章》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诚】 2、【大丈夫】 3、【天下熄】 4、【焉】 5、【丈夫之冠】 【冠】, 6、【父命之】【命】, 7、【戒】 8、【女家】【女】, 9、【夫子】 10、【正】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 12、【与民由之】 【由】, 13、【独行其道】 14、【淫】 15、【移】 16、【屈】17、【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亩】, 1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版筑】, 【筑】, 19、【管夷吾举于士】【士】, 【举于士】, 20、【百里奚举于市】【市】, 21、【饿其体肤】 22、【空乏其身】 【空乏】, 23、【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 24、【动心忍性】 25、【曾益〕【曾】, 26、【恒过】 27、【衡于虑】【衡】,

28、【作】 2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发】,【喻】, 30、【入】 31、【法家拂士】【拂】, 32、【出】 33、【敌国】【敌】, 3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翻译: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庄暴见孟子教案)

优秀教案《孟子见梁襄王》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二、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三、选题设计

中考真题《孟子二章》

中考真题 (2016.【甲】福建莆田市17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劳.其筋骨()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非徒.愈病()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分)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1分)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

《孟子二章》和《鱼我所欲也》练习卷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解释划线词语。 1.苟得 .. 2.有所不辟. 3.如使 .... .. 4.何不用也 5.呼尔 ..而与之 ... 6.蹴.尔而与之 7.不屑 .. 8.万钟 9.不辩.礼义 1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1.乡.为身死而不受 12.不可以已. 二、解释以下虚词: 1.而 (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蹴尔而与之(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于 (1)所欲有甚于生者(2)万钟于我何加焉 三、一词多义: 1.与(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呼尔而与之 2.是(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是亦不可以已乎 3.得(1)二者不可得兼(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为(1)乡为身死而不受(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四、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五、重点句子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六、中考题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 B. 死亦我所恶.(凶恶) C. 贤者能勿丧.耳(死亡)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经) 2.与“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战于长勺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管夷吾举于士 D.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为大家所共有,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如果人们的欲望是没有生命的,那么大凡会丧失的办法和手段为什么要采用呢? C.此之谓失其本身。 翻译:这就叫做丧失了他原本所希望的良好心愿。 D.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孟子三章》对比阅读以及答案

《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课文分析: 本文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论迷了怎样才算真正的“大丈夫”,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诚:真正,确实。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怎么,哪里 3.丈夫之冠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冠:行冠礼。 4.居天下之广居居:居住。之:的。 5.富贵不能淫富贵:有钱财,有地位。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6.威武不能屈威武:威胁暴力。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7.贫贱不能移贱:地位低下。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译文: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高官厚禄不能使我迷惑,家贫位卑不能使我动摇,威胁暴力不能使我屈服。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怎样才能做到行大丈夫之道呢? 答:(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练习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⑴寡助之至( ) ⑵亲戚畔之( )⑶所恶勿施尔也( ) ⑷兽之走圹( )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2分)

《孟子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课文《庄暴见孟子》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被其文言文的句式难住了,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带来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一起来学习一下。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孟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 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

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庄暴见孟子【翻译】: 庄暴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么话用可来回答。”庄暴又问:“爱好音乐,那怎么样呢?”孟子说:“如果齐王(果真)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不错了吧。” 有一天,孟子被齐宣王接见,(孟子向宣王)说:“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宣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能爱好古代圣王的雅乐,只是爱好世俗一般流行的音乐罢了。”(孟子)说:“只要君王(果真)很爱音乐,那么齐国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当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宣王)说:“(这个道理)可以说来听听吗?”(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于是孟子又)说:“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7(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7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B.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C.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D.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俎豆”,指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孟子二章阅读答案.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_文言文孟子二章阅读答案 文言文《孟子二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

孟子《富贵不能淫》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①于贫贱,不汲汲②于富贵。”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注)①戚戚:忧愁的样子。②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79.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或置酒而.招之 B.丈夫之.冠也/黔娄之.妻有言 C.不得志,独行其.道/亦不详其.姓字 D.以.顺为正者/因以.为号焉 8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丈夫之冠.也(_____) (2)与民由.之(_____) (3)好.读书(_____) (4)曾不吝情去.留(_____) 81.翻译句子。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2.按照(甲)文中孟子的大丈夫的标准,探究(乙)文陶渊明的自传,请问,陶渊明是否符合大丈夫的标准?请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 【答案】

(完整word版)孟子二章比较阅读.doc

《孟子》二章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 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 圹( kuàng ):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⑴寡助之至( .)⑵亲戚畔之( .) ⑶所恶勿施尔也( ..)⑷兽之走圹( .) 2.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句子: 翻译: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4.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 是: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 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 (二)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 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奇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济贫困,阿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课文中词和句子的总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提示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初中时期学过孟子的三篇文章,回忆一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都是他的篇目。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众多文章收入初高中语文教材,如:等。 二、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人),孔子孙子子思的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后世称之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三、讲授新知: 1、熟读课文:范读《庄暴见孟子》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掌握节奏。 下列加线的字注意读音: 王语暴(yù)庶几(shùjī)好乐(hàoyuè)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臣请为王言乐(yuèlè,yuèlè,lè,lè)可得闻与(yú)蹙(安页)(cùè)管龠(yuè)

羽旄(máo) 2、分析课文: 诵读开头至“不若与众”。 (1).齐读一遍后,学生复述这部分的大意。 (2).注疏要点。①“庄暴见孟子”——孟子在齐宣王(前341~前324在位)时,曾一度为齐客卿,庄暴因不知如何答对齐宣王“好乐”的说法,所以来问他。 ②“王语暴以好乐”——也可以说成“王以好乐语暴”(齐王把喜爱音乐的事告诉了我)。王,承前章指齐宣王。据此可知庄暴是齐臣。 ③“曰:好乐如何”——上文是庄暴语,此处加一“曰”字,表示说话中有停顿。问“如何”,意思是“好乐”好不好。 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之”,起舒缓语气作用,无义。“庶几乎”,是“庶几于治乎”的省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孟子将要借题发挥了——把“好乐”和“治国”联系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