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音乐系统和音乐听觉训练

合集下载

主调音乐的“听觉”训练

主调音乐的“听觉”训练

主调音乐的“听觉”训练作者:段碧垒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6期[摘要]有人认为视唱练耳仅仅是音高和节奏的技术训练课,这和当前大多数视唱练耳课程脱离实际音乐作品的教学模式有关。

文章以主调音乐作品为训练对象,从实际音乐的旋律和伴奏两方面论述了音乐作品在听觉训练中的运用。

[关键词]主调音乐;听觉训练;音乐作品音乐听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体会乐曲表达的情绪,用听觉来分析乐曲并能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传统的练耳课程里包含音程、音组、和弦、节奏、旋律等练习,这些练习大多与实际作品脱离,形式单一,在练耳课上仅仅依托钢琴来逐一训练必然会显得枯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的确,这些相对浓缩的练习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基本功训练是有必要的,但是与音乐本身完全脱离并不是“练耳”训练的初衷。

要想真正提高练耳能力,实际音乐的记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把上述几种要素从音乐作品中分解出来训练,然后再融入作品中听辨,或者先听记音乐作品再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基本要素的训练以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一、听辨音乐的旋律声部(一)听辨音高旋律是表现音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有调式意义的。

因此,在听辨作品中的旋律时有针对地练习调内的音程、音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调内练习可从音程开始,到三音组、四音组,逐步增加音组的长度,并配合完整的和声进行,由短到长,再提取作品片段听记旋律。

音程难度递增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音程难度的判断仅仅依据音程大小来定(即音程越小越简单,音程越大越难)是不正确的。

和声或者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音程难度,有时音乐中出现的大音程比小音程更容易把握。

教师对旋律片段的选择也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二)听辨节奏熟悉各种节奏型的形态和读法是听辨节奏的必备条件。

旋律声部的节奏听辨,首先要把旋律中的音高和节奏剥离。

听旋律写节奏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此类型的节奏听辨能力。

音乐作品中的节奏一般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节奏特点。

比如新疆民歌常常出现切分节奏、蒙古民歌里也时常用连续的附点节奏来模仿马蹄声……教师选择音乐作品的旋律片段时,可以某一节奏型为重点来练习(比如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节奏型)要求学生听记,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可选择一些节奏变化较多的音乐作品,逐渐增加听记难度。

浅谈钢琴教学中音乐听觉的训练

浅谈钢琴教学中音乐听觉的训练
下 , 听觉 器 官总是 保持 着高 度 的职业 敏感 性 , 其 而这 种 敏 感 的听 觉 不 是 天 生 的 , 是 长 期 训 练 的 结 果 。 而 因此 , 习钢 琴 , 必 须 培 养 学 生 有 敏 锐 的 听 觉 能 学 就
满 足于 只是 “ 出” 音 , 是要 根 据 乐 曲性质 的要 发 声 而 求发 出应 有 的声 音 。许 多学 生 在 演 奏 时思 路 混 乱 ,
就 越有 助 于 音 乐 的 表 现 。衡 量 钢 琴 演 奏 水 平 的 高 低、 造诣 的深 浅 , 能凭 借 耳 朵 这 一 听 觉 器 官 ; 断 只 判
板 。因此 , 敏锐 的音 乐 听 觉 能 力对 学 习钢 琴 演 奏 的
人 来说 是至 关重 要 的。
演 奏者 乐感 优劣 、 投入 的程 度 , 音响 效果 是唯 一 的依
据, 而绝 非一 些 故弄玄 虚 的外部 表情 与 动作 。

弹奏音 乐作 品 时 , 觉是接 受声 音 、 听 分辨声 音 的
能 力 。弹奏 音乐 作 品 时 , 听 觉 的要 求 主 要 强 调 的 对 是 对声 音 、 色 的 追求 , 音 以及 旋 律 、 声 、 调感 、 和 曲 节 奏 感 和多声 部 音乐 感 等 等 。掌 握 好 这 些 , 于完 整 对 的演奏作 品 , 塑造 完美 的音 乐形 象极 为重 要 。 二 、 乐听 觉训 练的 特点 音 练琴 的 过程也 就 是练 习发音 的过 程 。练琴 不能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O 12 (0 1O 一O 9 一O 1 0 一5 O 一 2 1 )4 0 1 3
音乐 是 听 觉 的艺 术 , 不 仅 有 声 音 的高 低 、 它 长 短 、 弱 , 音质 音 色 的 区 别 , 强 有 更重 要 的是 表 达 内心

探析计算机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探析计算机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 键 词 】 算 机 音 乐 ; 乐教 学 改 革 ; 用 关 计 音 应
计 算 机 音 乐 系 统 丰 富 多 彩 的 各 类 软 件 为 改 变 传 统 音 乐理 论 教 学 2 音 乐 基 础 理 论 课 程教 学 中 的应 用 现 状 提供 了 条件 。 统 的 视 唱 练 耳 、 理 、 声 、 传 乐 和 复调 、 器 等 课 程 的教 配 2 1 视 唱 练 耳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 学 方 法 已 沿 袭 多 年 并 各 成 体 系 但 也 形 成 了 教 学 方 法 的封 闭性 及 专 业 将 视 唱 练 耳 音 乐 软 件 ( : uai) 用 到 视 唱练 耳 课 程 教 学 中 , 如 A r a应 l 教 师 的职 业 惰 性 。在 高 师 作 曲 教 学 改 革 中 , 计算 机 音 乐 最 主 要 的 意 义 已成 为 当前 视 唱 练 耳 教 师 必 须 掌握 的 现 代教 学 手 段 之 一 。 可 以有 效 它 在 于 , 出计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的 功 能 和 引 导学 生掌 握 运 用 现 代 制 作 技 术 突 地 丰 富 传 统 方 式 的 视 唱 练 耳训 练 , 缩 短 了 学生 与 实 际 作 品 之 间 的距 还 进 行 音乐 创 作 的 方 法 , 而 达 到 教 与学 的最 优 化 。 从 离 。改 善 了 以往 教 学 所 处 的单 一 音 响 的状 态 、 觉 材 料 有 限 和 风 格 单 听 1 作 曲技 术 理 论 课 程教 学 中 的应 用 的状 况 .而 且 对 其 他 音 乐 基 础 技 能 教 学 的 辅 助 意 义 也 是 相 当 有 益
科技信息

0高校 讲坛0
SI C CEN E&T C N L YIF R T O E H O OG O MA I N N

数字化音乐环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探讨

数字化音乐环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探讨
要】 伴 随着社会 的进 步,现代教 学生们的需求 了。 这样就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教学的进度停滞不前、教学效果差 、考试成绩 不理想等等。这是 由于以钢琴的音色作为音色 括 音 乐教 育 的 方 方 面 面 。2 1 世 纪 的 音 乐基 础 的主体和伴奏的主体的视 唱练的训练已经适应 课 的 发展 越 来越 离不 开 数 字 音 乐 的 制作 技 术 , 不 了日渐发展着的音乐文化了。 而在视 唱练耳的教 学 中使 用计 算机 多媒体也 2 . 数 字化 的教 学手 段 及教 学效 果
【 摘
【 摘
要】 要 想教 育好 学生,首先
要 真正 的付 出 师 爱 , “ 爱 是 教 育 好 学 生 的前 提 ” ,教 育 工 作 就 是 爱 的 工 作 .我 们 要 用 真 爱去 温 暖孩 子 、感 化 孩 子 .直 至 改 变 孩 子 。其 次 ,借 助 合 作 的力 量 ,
团队的 力量; 因 材施 教
教师的个人素质将 面临着 巨大的挑战。 【 关键词 】 数字化; 音 乐环境; 视唱练耳;
教 学探 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近几年来 ,计算机技 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电脑 已 得到 了很大的普及 ,互联网 的发展促进了更多 的人使用 电脑 和 互 联 网 展 开工 作 和 学 习 。人 们 可 以更 加 方 便 地 使 用 电脑 并 从 互联 网上 得 到要 查询的信息和资料 ,由此 , 人们 的学 习、工作和生活的 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数字 化 的 音 乐环 3 . 建 立 数 字化 的 音 乐 实验 室 境需要新的教学模式 在经济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 ,可以建立一个 计算机的音乐制作技术 数字化的音乐实验室,在其中进行音乐制作的 以及多媒体系统都属于科技 课 程 教 学 。 与此 同 时 ,这 个 也可 以当作 视 唱 练 莱 发展的结果 ,与此同时,它 耳的教室。将计算机装上训练的软件,让学生 齐 们也都是在数字化 的音乐环 在课余的时间进行学习,在这里既不用担心没 境之下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有教室的指导,也不用去求助他人。学生可以 及硬件支持。所谓的计算机 合理安排 自己的时间,来数字化 的音乐实验室 + 的音乐制作技术指的就是运 进行学习 ,不仅能够巩 固和加强学到的知识 , 八 用相关的软件及硬件,编辑 还有可能获得意料之外 的收获。这样的学 习形 并且整理音乐的一种技术 。 式摒弃 了传 统训练所存在 的枯燥性 以及盲 目 于 所谓的多媒体系统就是包括 性 ,让训练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科学 。 枥 计算机本 身的机体在内的以 三、利用数 字化 的教 学技术培养优 秀的 及各种外接设备 的集合 。外 人 才 静 接设备有音源 、声卡、投影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未将传统 仪 、合成器 、调音台、音频 的教学方式全部否定 ,而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 制作软件以及数码录音机等 中所含有 的精华之处进行扩展和延伸。经过实 等 。计算机能够将音源发 出 践 ,证 明 了在视 唱练 耳 的教 学 过程 中引 入计 算 的信息处理后 ,转化成数字 机的音乐制作技术 以及多媒体系统 ,一方面能 信息 ,然后再存入硬盘,接 够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更新 ,使得教学内容更 下来使用制作软件编辑处理 加丰富,另一方面也能让抽象难懂 的音乐理论 音 乐 的节 奏 、音 色 、混 响 、 的教 学变 得 更 加真 实 生 动 ,不 仅仅 让 学 生 的音 旋律 、像位和延 时等 ,最后 乐 视 野更 加 开 阔 ,同时 也让 学 生们 的音 乐 思维 再使用音源和调音台以及数 更加活跃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果。 码 录音机把数字信息再转化 四 、总 结 成声音信息,录为磁带。 科技 的发展为音乐的教育提供 了新的模式 二、视 唱练 耳 教 学 怎 和新的机遇 ,但是 与此同时,也为教育者带来 样适应数字化的音乐环境 了巨大的挑战 , 他们会背负起技术方面的负担。 1 . 传 统 的 教 学模 式 同数 字 化 音 乐环 境 的 看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该意识到无论是教 对 比 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都是 视唱练耳的传统教学过程是训练音乐工作 必要的。现如今的视唱练耳的教师可以在教学 者 以及学生的基本的音乐能力。然而,在教学 的过程 中引入计算机的音乐技术 以及多媒体系 的过程中 , 教师一直对如何合理安排教学 的结 统。在数字化 的音乐环境之中,不断地提高 自 构烦恼不已,又要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才 能获得 身的素质 ,为 国家培育出更加优秀的音乐方面 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怎么做才能将基本 的能力 的人 才 。 同音乐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如此多的问题必然 参考 文 献 : 导致视唱练耳的教学无法获得明显 的成效 。现 [ 1 ] 赵 易 山 ,付 妮 . 电脑 网络 时代 的视 唱 如今 ,数字化的音乐环境之中的音乐文化 的多 练 耳 、 乐理 教 学 元性 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传统教学常以钢 [ 2 3 王瑞年 . M I D I 和 多媒 体系统在 高师音 琴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然而这单一的钢琴音 乐 教 学 中 的应用 色 和这 种 单 纯 的听 觉技 术 的训 练早 已满 足不 了

音乐训练的核心素养

音乐训练的核心素养

音乐训练的核心素养
1. 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是指对音乐的听觉感知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对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的感知和区分能力。

通过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2. 基础音乐知识
基础音乐知识指的是对音乐理论、乐器演奏技巧、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并在演奏中准确表达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3. 技巧训练
技巧训练是提高音乐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的关键。

它包括手部和身体技巧的训练,如指法、音准、音色等方面的技巧掌握。

通过技巧训练,我们可以更加自如地演绎音乐作品,展现个人的音乐才华和魅力。

4. 艺术表达能力
艺术表达能力是指在音乐演奏中准确表达作品情感和意境的能力。

它包括音乐表演的技巧运用和情感传达的能力。

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可以使我们的演奏更加生动、感人,能够打动观众的心灵。

5. 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独特见解和想法。

培养创造力可以让我们在演奏中展现个性和独特性,创作出具有创新和个人特色的音乐作品。

以上是音乐训练的核心素养。

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些素养,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素质。

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音乐人,这些核心素养都是必备的。

让我们努力培养这些素养,成为优秀的音乐人!。

听觉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听觉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导方 法 。
2 听觉 训练 中的 内心音 乐 听 觉 。
音 乐 的 内心 听 觉 一 词 在 音 乐 界 早 已知 晓 ,它意 指 在 内 心 ( 际 是 头 脑 )所 进 行 实 的 音乐 活动 ,尤其 是 内心 听 觉括动 。包 括人 对 音 乐作 品 的音 高 、节 奏 、音 色 以及 调性 、 复 调 、配器 乃至音 乐风格 等诸 多 方面属性 所 引起的 心理 反映 ,是以音 乐 的想 象力或 听过 的 乐 曲中的从 内心 感受 到音意 象在 记忆 中的 再 现 为依据的 ,它是不 依赖 音响而 仅用 记忆 形 象和思 维来 准确地 再现 出乐 曲音响 、情 绪 和 “ 形象 ”的 一 种能 力 。这 种 能 力的 大 小 , 表 现 出一 个 人的音 乐听 觉 经验 积 累的 多 少 , 音 乐听觉 经验 积 累越 多 ,音 乐想象 力的 概括 性 、准确 性和 深刻性 就越 高 ,内心音 乐 听觉
1 音乐心理学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关系。
l 3年 ,施通 普 夫发 表 了 《 乐心 理 8 8 音 学》 ,成 为 第一 个把 音 乐心 理 这 门学 科 系统 化的人 。音乐 心理学 的研 究较 多地 侧重于 人 对 声音的 知觉 、音 乐记忆 和音 乐想像 以及音 乐 感等 。音乐 是直指 人心 的艺术 ,一 切音 乐 活 动均 与 人的 心理 活 动密 不可 分 。 在现 代视 唱练 耳教学 中 ,人 们认 为就 音 乐 能力之 一的音 乐感 知 力训练就 应该 包括音 长 感 ( 奏 ) 音 高 感 ( 准 ) 音 色 感 节 、 音 ( 的 自然 色 彩 及和 声 色彩 ) 音 、调 性 感 ( 调 式 及 调 高 ) 音 强 感 ( 度 、 拍 子 ) 音 、 力 、 乐表现 力等 等 。高师 音乐 听觉训 练 旨在通过 系统 的教学 提高 学生 的音乐 听觉 能力 ,而 音 乐听 觉本 身就是 一种心 理能 力 。音乐 心理学 的发 展为 音乐听觉 训练 提供 了科学 依据 和指

MIDI音乐系统在视唱练耳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MIDI音乐系统在视唱练耳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第 2 7卷
第 3期
邢 台学 院学 报
J OURNA OF XI L NGT AI UNI VERS T I Y
V O127. O. . N 3 Se . pt201 2
21 0 2年 O 9月
MI 音 乐 系统在 视 唱 练耳 音 乐教 学 中的应 用 DI
邓 小龙
( 止 式 ) C d c s ( 弦 进 行 ) C o d 终 a n h r Ⅳ e e, 和 ~ P o r sil , ( r ge O S 爵士 和 弦) Jz h r s ( 弦 S ' l a z Co d , 和 分辨 ) C od R cg i in ( 级和 弦进 行 ) A— h r eon to , 高 d vn e h r rg e in , ( 爵士和 弦) J Z a cdC od Po r s o s 唱 S aZ C o dSn ig ( h r i g n , 唱和 弦) C o d s n i g ( 弦 h r i g n , 和 群 ) CU tr h r s ( 士 和 弦 进 行 ) Jz 1Se C od, 爵 az C o dPo r s in h r rge o s(图 3 S )。 点击 具体 课程 ,训 练就开始 了。工具栏控制音量和速度 ,改变练习的 难 度 ,提供 练 习的评分 。在教 学 中及 时可 以听到所 需音响效果 ,如果选择 了音程和音阶课题组,7个 课题 的其 中之一的唱音程,这时就会 出现程度选择 菜 单 ( 数 字表 明 ),视 唱 音程分 为 7 不 同 的程 用 个 度,另有 自 定程度 的选项让用户建立供测验用 的自 定音程集。在这里,程度选择菜单提供 了你要使用 教程的简要说明,使我们在教学的过程 中目 明 标 确。 如选择 了第 7级,Ar la立 即用钢琴音色演奏一 ua i 个音符,提示你唱一个上方的三度音,当然,如果 你觉得钢琴的声音不好 听,那么你可以选择你喜欢

浅谈和声教学的听觉训练及其重要性

浅谈和声教学的听觉训练及其重要性
和声是音乐的要素之一 ,是在调试的基础上产生 的一种重要 表现要素 。和声学是有关旋 律与和声的多声关系学 问之一 。如 果说旋律是构成 了音乐的横向方 面 ,那么和声 就构成 了音乐 的纵 向方面 ,它极 大程度地丰富音乐 的表现力 ,是音乐 唤起 审美情感 反应 的最有效最富于弹性的要素之一 。在和声 中,各种稳定和不 稳定的和弦在音乐形象 的塑造上有着高度概括能力 。在音 乐的 描绘性方面 ,也 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能够根据需要表 达出各种不 同的音响色彩 。另外和声在 构成 音乐的思维逻辑方 面也具 有重 要的意义 。我 国高等艺术 院校在 和声 教学长期 以来有种 约定俗 成的传统 ,似乎和声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去写四部和声练 习进行和 声分析 、键盘作业 等内容 ,对 于和声音响及和声 内心感 觉的课题 几乎没涉及到或者只是蜻蜓点水 、一带而过而 已。所 以对于学习 音 乐 的学生 来说 ,在学 习和声 的同时有必 要加强 和声的听觉训 练 。
和声风格 的内涵相 当繁 杂 ,在基础 听觉训练 中不必 涉及 过 广 、也不必 区分得过细 、面面俱到 。我们要求学 生在 理论 上掌握 各种 风格 技法的运用 的同时 ,必须具备一定 的风格感受基础 ,包 括大小调体系功能和声风格的音 响基础 、各流派及代表作曲家的 作 品的和声风格 、我 国民族调式和声风格 的音 响基础 。 3.4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
我们在 了解和弦的构成 、类 型、性质 之后 ,要启 发学生从和弦 音响特性和音质上 去辨识 ,包 括和弦的协和程度 (除 了理论上划 分之外 ,我们 最重要 的要注重 心理感受 )、和弦的调性功 能及意 义 。 3.2 和声 进 行 (和声 连 接 )
在学习 了和弦 的链 接规律的 同时 ,把纷繁复杂 、千头万绪的 各种 和弦序进和各种和声进行梳理成基本 的和声语汇 ,对最基本 的和声语汇进行反 复的听觉 训练 ,使之 在脑海里形成 固定 的 、有 效的音 响储备 。对和弦连接的听觉训练的时候 ,我们应从最基本 的正三和弦 的连接 开始训 练 ,包括 和声 进行的运动状态 、进行的 力度性等 ,然后逐 步训练到副三和弦 、七 和弦 的连接 ,这时候侧向 和声 的倾 向性 、稳 定与不稳定关 系、调性 的建立 、转调离调等的训 练 ,由浅入深 ,都应该时刻注意心理感受 。 3:3 和声 音响的表现意义是 和声 音响通过各种结构要 素所体现 的内在特质 ,包括 和声功能 、和声 色彩和和声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音乐系统和音乐听觉训练人们普遍认为: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任何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

所以,培养音乐听觉能力就是培养对这四个要素的听的知觉能力。

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这四个要素在音乐的横向组织中表现为节奏和旋律,在纵向组织中表现为和声和织体,在音乐表现力中为强度和音色。

因此结合音乐教育活动培养音乐听觉可以先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培养节奏感受力方面1.在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力方面,教师们经常用如下方法:(1)听:听音乐感受节奏有种种的方法,如未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听钢琴演奏的音乐进课堂,从中感受进行曲的节奏;听老师范唱或听CD录音带里的音乐,体会其中的节拍和节奏型等等。

(2)念:节奏有各种念法,可用“大”字来念,用象声词来念,如模仿火车的声音“咔嚓”来念节奏,用衬词来念,也可通过念一些词句来感受不同的节奏型.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发明了一整套念节奏的办法,简单明了,易于掌握。

(3)奏:即用乐器演奏。

一般是打击乐器。

(4)动:由于节奏在自然界和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所以在音乐的诸要素中,它最容易被感知。

一首扣人心弦的乐曲,很容易使人闻声而动。

不管是微微的律动,或是轻盈的舞步;不管是脚板拍打地面,或是手指敲击桌子,这些动作都是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动。

由于严格的节奏和节拍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教师经常让孩子们跟着旋律用拍手、跺脚的方法来打拍子,从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5)作:即编写节奏音型或节奏短句。

以上五种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力的方法,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这些方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有了计算机音乐系统的辅助,可以做得更好。

2.计算机音乐系统在培养学生节奏感受力方面的应用(1)在以上各种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节奏的方法中,听、念、动三种需要教师播放CD、磁带上的音乐或用钢琴演奏相关的乐曲。

CD和磁带上的音乐内容是固化了的,只能因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而不能因教学的需要而进行改变。

钢琴在现代的音乐课堂上已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钢琴教学,方便、灵活、有情感。

但也有缺点,如:课堂上教师必须花一部分精力在弹奏钢琴上,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去;钢琴的弹奏不但受演奏技术程度的制约,也受人的精神和体力状态的制约,人在情绪欠佳或在长时间弹奏(如连续上多堂课)后略感疲劳可能会屡弹错音或弹奏的节奏不准确;钢琴的音色较单一等等。

这些缺点,可由计算机音乐系统来弥补。

首先,可把音乐用音序软件或绘谱软件做好,存为MIDI格式的文件。

然后在上课时根据需要在多媒体教室或带软驱的电子琴上播出(RolandYamahaCasio都生产带有软驱的电子琴,其市场价在人民币3000元左右,比钢琴便宜多了。

)这样的音乐在多媒体教室运用时可随时变换速度(这是CD和磁带作不到的);可以准确地演奏各种复杂的节奏;其次,所演奏的乐曲可多遍重复,并且每遍都一样,不会出错;第三,可有多种的音色变化(这是钢琴演奏所做不到的);最后,用绘谱软件制作音乐,还可在MIDI回放时把谱面在投影屏幕上同时放映出来,利用人类发达的视觉系统(著名的心理学家Treychler认为,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来配合听觉对节奏的感受。

在课堂上进行培养学生节奏感受力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来演奏相关节奏代替打击乐演奏有许多优点。

音色多时其中之一,一般课堂上所用的打击乐器有:铃鼓、沙球、碰铃、木鱼、三角铁、双响筒、大鼓、小军鼓、镲、钹、小军鼓等,不过十来种,并且不可能每个学校都把打击乐器配齐;而计算机音乐系统就不同了,在GM音色所规定的打击乐键映射里就有49种乐器的音色,再加上乐器预置值映射里的第113至120号有音高的打击乐音色共有57种音色,涵盖了管弦乐打击乐,流行音乐打击乐和各民族有代表性的打击乐。

其次,演奏简便。

演奏打击乐,目的不在演奏技术而在感受节奏,所以,演奏的方法越简单越好。

各种打击乐器有各不相同的演奏方法,而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只需一种方法,即弹奏代表某项打击乐器的相关键位就行了。

最后,能纪录学生的演奏结果。

课堂上用打击乐器来感受节奏,演奏完了,体验也就结束了,事后的评价只能依赖于记忆。

计算机音乐系统能把学生的演奏进行实时纪录,过后马上可以重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

现举一个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在课堂上欣赏《瑶族舞曲》后,用如下片断来感受节奏:在上课前先把以上片段用音序软件Cakewalk 录好。

可录成单声部旋律,选适当音色(如选GM音色表73号Flute 音色)。

也可遵照乐队总谱录为多声部音乐。

录好后存入磁盘待用。

上课应选在装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用合成器音源。

打开Cakewalk软件,把MIDI出入端口设好,选择一空音轨,把MIDI通道设为10,此时在合成器键盘上演奏,只有35—83键位能出声,每一键位就是一种打击乐的音色。

感受节奏一般从体验节拍开始,如果我们启发学生先用每拍敲一下打击乐器的方法来为此曲伴奏,可把录音方式设为实时,设置适当的速度,把节拍器的录音预备拍设为1,选择大家喜欢的打击乐音色(如梆子),然后按下录音键(或快捷键R),节拍器打点两下(一小节)后,原来所录的单旋律或多声部音乐就开始响起,此时学生敲击75号键(梆子音色的键位,相当于基本乐理中钢琴键盘分组的小字二组bE)为旋律伴奏。

曲子奏完后,按Stop键,录音停止,必要时进行量化。

这个录音结果可以回放,大家可以一边听着音响一边对演奏的结果进行评论。

由于Cakewalk允许录入256个音轨,所以可以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音轨用实时录音的方法演奏一遍。

Cakewalk允许通过简单的设置使某一音轨播放或哑音,所以回放的时候可以只听一轨或其中几轨,以便对各位学生的演奏进行讲评。

节奏伴奏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增加难度。

比如,我们可以主要用后半拍的节奏来伴奏,选用牛铃(MIDI键盘第56号键)的音色,打击乐的演奏可以是单声部的,也可以是多声部的。

多声部的打击乐可以由不同的学生先后录入不同的声部,也可多位学生共用一台合成器同时录入不同声部,如有多台合成器可以用合奏的形式来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节奏。

教师有时在课堂上用节奏填空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受力,下例摘自一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案:第一行谱由教师用钢琴或某种打击乐器奏出;第二行谱括弧内的空白部分由学生解答。

在听完老师演奏第一行谱后学生可用声音来回答(用念、奏的方法来回答),也可用书面解答。

如果利用计算机音乐系统来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解答结果不仅有声音而且有谱面。

具体方法如下:用Cakewalk软件,选择第1音轨,设置MIDI通道为10,在MIDI键盘上弹奏适当的键位(如弹37号键位即为小军鼓、弹76号键位即为木鱼、弹81号键位即为三角铁等等)把第一行谱录好。

选择第2音轨,仍把MIDI通道设为10,把第二行谱录下。

在练习时,先用MIDI回放的方法让学生聆听第1音轨的内容(把第2轨设为哑音);学生解答时,把第1轨设为哑音,第2轨设为放音,选第3轨,设置MIDI通道为10,按录音键,此时第2轨的内容会播放出来,学生跟着播放的节奏片断弹奏适当的键位就可把括弧里的节奏填好;录完后我们不仅听到学生的答案,也能通过五线谱窗看到学生的答案,还能与第1轨的内容进行比较。

(二)音准训练方面在音乐的坐标中,横轴是节奏的交替,竖轴是音的高低。

在音乐的流动之中,正确地听辨音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辨别音的高低的能力,要通过必要的音准训练来进行。

计算机音乐系统辅助学生的音准训练,有较大的优势。

体现在:1.音高准确性好。

作为训练音准的的媒介,音高是否准确,最为关键。

计算机音乐系统的音准不成问题,并且不必象钢琴那样要经常调音。

2.音色丰富。

李重光先生在其《怎样教孩子学音乐》这本书里谈到有关训练孩子的听觉时说:“从音乐教育来说,各种乐器的声音,各种人声,不同音区的声音……都可以作为听的内容。

”计算机音乐系统的音色非常丰富,单从GM音色来讲,共有128种音色,其中有管弦乐乐队、流行音乐乐队的乐器音色,也有某些民族乐器的音色,还有一些合成的音色和人声。

多种多样的声音,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这是传统训练方法所用的听音媒介不能比拟的。

3.在计算机音乐系统上进行练习,自己一人可单独完成。

传统的训练方法,往往需要教师操琴,学生才能进行训练。

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教师可以把训练的内容录好,用一定的文件格式存起来,学生自己在家用计算机上通过相应的软件打开文件,就可以进行练习。

对学生进行音准训练,先从基本音级开始,然后把变化音级一个个依次加入。

训练方法主要有三种:听辨、模唱、听记。

音的高低,必须有比较才能感觉,所以辨别音的高低至少要牵涉到两个音。

任何两个音的出现体现出的特征为每个音的绝对位置和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

在调性音乐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体现于音乐的“调式”。

音乐的调式构成了音与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统帅与从属、稳定与不稳定。

所以辨别音的高低可以先给标准音,从音的绝对音高出发辨别音的高低;可以给某一作为基本音高的音,从一个调式主音出发辨别音的高低。

在小字一组的基本音级里,大调式主音就是C,标准音是A,辨别音的高低可从这两个音开始。

也有人主张从G—C开始,因为其体现的是大小调式的主属关系,不稳定到稳定的关系。

这些见解都很有道理。

在练习方法上,传统的方法总离不开钢琴弹奏,现在用计算机音乐系统辅助,更为简便。

音序软件录听音素材非常方便,选择音轨,录上标准音或某一调式主音作为参照系,并录上其他高高低低的音作为听音的材料,选你需要的音色,然后反反复复的听,仿佛计算机里有一位老师始终跟着你。

计算机音乐系统丰富多样的音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适应于训练方法的不同,如:你用模唱方法训练音准,不妨选择齐唱“啊”(53号)或“哦”(54号)的音色,接近人声,便于模仿。

音序软件Cakewalk的4.0版以后,就带有音频录音功能。

教师可以把训练素材录入音轨里,每个音之间留出适当空间(如空四拍),录完后存入磁盘,学生带回家后,用Cakewalkde软件打开,另选一轨,在Source(音源)栏里选计算机声卡的Wavein,把麦克风插入声卡的音频输入口。

由于Cakewalk在录音状态下会同时播放其他音轨的音乐数据,所以,你按下录音键后,听着磁盘里存放的听音素材,在空出来的时间里对着麦克风模唱,你的声音就录到计算机里了。

模唱完毕,倒带到头,按Play键,就可以把自己的模唱结果与磁盘里的听音素材进行比较。

反复进行这样的练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用听记的方法来训练音准,可用绘谱软件Encore来进行。

下例是一条五度以内的初级听音练习,开头一小节是标准音A,接下来式调式的属音和主音,主音后音与音的关系分别为二度和三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