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遗尿共20页
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遗尿症63例报告

2 3 1
织交界处如肌腱 、 韧带 附着处 以及关 节软骨面产 热增多 , 热效应明显 ,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
组织的深度优于许 多物理 因子 , 其产热可深达组
织 3 5m, — c 由于超短波对不 同组织有选择性透热 作用 , 尤以对肩部 肌肉的作用较 明显。其热效应 对改善血液循环 , 促进新陈代谢及消炎消肿作用 显著 , 故在肩周炎早期 应用 , 能加速炎症消散 , 预 防粘连、 止痛 、 除肌 肉痉挛。本文 资料表 明, 解 由 此可认为此法是针对急性期发病机理 的一种 良好 选择。 急性期患者如果急视治疗或治疗方法欠妥 , 炎症会扩散侵犯关节囊 、 韧带、 腱鞘等组织 , 并加
者 均有 良好疗 效 。 根 据本人 经 验 , 尿 症 中 肾 阳( ) 足 者 最 遗 气 不
13 针 刺疗 法 .
取穴分两组 : 中极、 ① 三阴交 ( 双侧 ) ②曲骨、 ; 三阴交( 双侧 ) 。两组交替使用 , 日一次。针刺 每
前令患儿排尿 , 安静后进针 1 . —15寸 , 以中等 施 或强刺激手法 , 使针感传至会 阴部 , 片刻后迅速 出 针。 14 评分标准 . 遗尿程度评分标准 : 无遗尿为 0级 , 7 > d遗 尿1 次为 1 , 7 遗尿 1 级 2— d 次为2级 , 每天遗尿 1 次为 3级 。疗 效 评 定 以遗 尿完 全 消 失 为 痊 愈 , 较 治疗前遗尿减少 1 等级 以上为有效 , 个 遗尿无改 变者为无效。
1 资 料与方 法
咳,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弱缓 。 治宜补中益气 , 方用补 中益气汤加桑螵蛸 、 益 智仁。 124 惊恐伤肾 .. 体虚胆怯 , 心烦易躁 , 睡中多梦 易惊 , 舌质 淡 红, 苔薄白, 脉沉细。 治宜固肾镇惊 , 方用安神定 志丸加酸枣仁、 覆
针灸治疗学总结(2篇)

针灸治疗学总结头痛(1)外感头痛治法上颌部痛者,加颧髎、主穴腰眼阿是穴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祛风通络,止痛。
以督脉及手太阴经、足少阳穴为主。
主穴列缺百会太阳风池配穴阳明头痛者,加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者,加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者,加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者,加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者,加风门;风热头痛者,加曲池、大椎;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
(2)内伤头痛①实证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
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②虚证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
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悬钟。
面痛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
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配穴眼部痛者,加丝竹空、阳白、外关;迎香;下颌部痛者,加大肠俞委中承浆、颊车、翳风、内配穴寒湿腰痛者,加庭;风寒证者,加列缺;腰阳关;瘀血腰痛者,风热证者,曲池、尺泽;加膈俞;肾虚腰痛者,气血瘀滞者,加太冲、加肾俞、命门、志室。
三阴交。
痹证治法通痹止痛。
以落枕治法调气活血,舒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筋通络。
以局部阿是穴循经选穴。
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主穴阿是穴为主。
配穴行痹者,加膈主穴落枕穴阿是俞、血海;痛痹者,加穴肩井后溪悬钟肾俞、关元;着痹者,配穴风寒袭络者,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风池、合谷;气血瘀者,加大椎、曲池;根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据部位循经配穴。
是穴点刺出血;肩痛者,第二节内科病证加肩髃、外关;背痛者,中风(1)中经络治法醒加天宗。
脑开窍,滋补肝肾,疏漏肩风治法通经活络,通经络。
以手厥阴、督祛风止痛。
以局部阿是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穴及手阳明、手少阳、主____关水沟手太阳经穴为主。
遗尿(针灸治疗学)

• 关元—培补元气,益肾固本。
• 中极—乃膀胱之募穴
俞募相配,能振奋
• 膀胱俞—乃膀胱之背俞穴 膀胱气化之功能;
•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 经之经气而止遗尿。
1.穴位选择
近部穴位
远部穴位
临床上,针灸治疗本病常用下腹、 腰骶穴位为基本方,用穴较为集 中,如中极、气海、关元、肾俞、 膀胱俞等。
(3)穴位注射法
(4)皮肤针法
• 选中极、膀胱俞、气海、肾俞、关元、关元 俞。每次选2穴,用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 注射液、维生素Bl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 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 选夹脊穴、气海、关元、中极、膀胱 俞、八髎。用皮肤针轻叩,使皮肤微 微潮红,也可叩刺后加拔火罐,隔日1 次。
【经验介绍】
• 第二,应区别遗尿与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小便频数或滴沥不 断,知而不能控制排尿,与遗 尿不能自主是不一样的。
• 实际上遗尿的准确定义颇难,因为儿童 获得排尿控制能力的年龄、遗尿的频率 都是人为规定的。
2.遗尿的发病率
•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据国 内外统计资料综合,平均为10 %-15%。发病率高峰是4-5岁 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 下降,但在青春期还能出现1% -2%的发病率。
针灸对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效果不佳,如大脑发育不全、 脑部炎症后遗症、肿瘤、先天性隐性脊柱裂等。对蛲虫病、泌尿 道感染等应配合治疗原发病。
本病有一定的复发率,特别当阴冷天,或患儿过于疲劳,白天过 于兴奋,或感受风寒后容易复发,一般说复发后再针灸仍然有效。
调养护理
首先应给患儿解除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树立信心,消除自卑、 怕羞心理。避免精神刺激,严禁斥责体罚。 其次应培养良好习惯,纠正贪玩,避免过度疲劳;晚间限制进水 量,少进流质饮食;睡前排空小便,侧卧睡,在其经常尿床的钟 点前唤醒起床小便。
小儿遗尿讲课PPT课件

评估和诊断工具介绍
病史采集:了解患儿的排尿情况、生活习惯等 身体检查:检查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泌尿系统等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等,了解泌尿系统是否感染 影像学检查:B超、X线等,了解泌尿系统结构是否异常
PART FIVE
小儿遗尿的治疗 方法和护理措施
治疗方法选择和比较
膀胱训练:通过膀胱功能训练, 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能力
增加家庭负担:长期遗尿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增加家庭负担。
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病因:生理、心理、遗传等多 因素导致小儿遗尿
影响:影响小儿自尊心、自信 心,对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合 理饮食和运动
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 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行为 疗法等
PART FOUR
观察记录: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 排尿情况,记录遗尿的频率和时间, 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家庭护理要点和方法
建立规律的排尿习 惯,白天每2-3小 时排尿一次,睡前 排尿。
避免白天过度兴奋 或剧烈运动,晚上 睡前不宜饮水过多。
关注孩子的心理 状态,避免精神 刺激和过度紧张。
鼓励孩子多参加 集体活动,增强 自信心。
影响:长期遗尿可能对小儿的生长 发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 响
预防和治疗:针对小儿遗尿,家长 应关注孩子的排尿习惯,及时就医 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根据 国际疾病分类诊 断小儿遗尿
鉴别诊断:与神经 性膀胱、糖尿病等 其他疾病相区分
诊断方法:尿常 规、泌尿系超声 等检查手段
PART SIX
小儿遗尿的预防 和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针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60例的体会

邪逆 既降且散” 生甘草节 : 甘平 , 性 归脾 、 肺 经 , 胃、 主治痈疽 , 疮毒, 咽
喉, 肿痛 ,医学入 门》“ 《 : 生用 , 消肿导毒 , 治咽痛”桔梗 , 。 性苦、 人肺、 辛, 胃、 , 经 具有开宣肺气 , 祛痰, 排脓之功。 别录》 “ 《 : 利五脏肠 胃, 补血气 ,
桂八 味丸
氏及施 氏痢疾 杆菌 , 金黄色 葡萄球 菌等有抑 制作用 。味又兼辛 , 不但下行 , 其力 又能上长外达, 本 故< 经) 谓其主中风 、 伤寒头痛,金匮) ( 厚朴麻黄汤用治咳而脉浮。 射 …… 。 干, 性苦 , 。 寒 有小毒 , 、 人肺 肝经 , 具有降火, 解署 , , 散血 消痰的功能。 主 治喉痹 , , 咽痛 咳逆上气。滇南本草》 “ 《 :射干, 治咽喉肿痛 , 咽闭喉风, 乳
宜补血润燥 , 用四物汤加首乌、 阿胶等 。 若因操劳过度 , 肺气肺津两伤, 而见咽喉干燥不适, 食少困倦 , 少气懒言, 动则气喘等气虚证候。 宜补气 生津 , 用四君子汤加黄芪, 大枣 , , , , , 山药 黄精 石斛 玉竹 百合等。 若因久
病 或误治 以致 肾阳亏损 , 而见咽喉微痛 , 面色苍白, 讲话声低 , 小便清
参 考 文 献
下: 元参5j 朴5 木蝴蝶3 生甘草5 射干5 。剂 1 gl g l g g g7 周后复诊 , 诸症 消
失7%。 人心情大悦 , 0 病 咳嗽只有睡前就寝体位变化 时咳嗽几声 , 但及
时服药咳嗽立止 , 甚是高兴。 上方继服 1剂, 4 半月后复诊诸症消失, 调方
上方去射干 , 继服2 再未复发 , 月, 讲话多时也无症状出现, 追访半年效 可。 且该患将此治疗方法传给学 校有 此类症状 的老师 , 均有较好的疗
针灸推拿学课件小儿遗尿

壹
【辨证要点】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1.主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睡中小便自遗,数夜或每夜一次,甚则夜数次。临床主要根据
感谢观看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调养生命活力,焕发心灵阳光。 棒棒的身体养出来,美丽的身材调出来。从内而外的调理,做健康活力的自己。 食疗养生:养于内,华于外。
•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培补元气,固摄下元; 中极、膀胱俞是膀胱的募穴和俞穴,可调理膀胱以增收涩固脱之 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疏调肝脾肾而止遗尿。
2.推拿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治法: 温补肾阳,补益脾肺。
• 操作: 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按揉百会、 揉丹田、按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
遗尿频繁程度、全身兼症等进行辨证。
2.辨兼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兼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而频数,肢寒怕冷,舌淡苔白, 脉沉迟无力为肾气不足;兼尿频而量少,面白神疲,食欲不振, 大便稀溏,舌淡,脉沉细为脾肺气虚。
贰
【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1.针灸治疗
• (3)穴位注射法 取肾俞、次髎、三阴交。用10%普鲁卡因注 射液,每穴注射1mL,每次1穴,三穴交替使用,隔日1次。
思考题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古代医家治疗遗尿用穴特点有哪些?
• 古代医家治疗遗尿多选用下腹部、腰骶部腧穴为主,如中极、气 海、关元、肾俞、膀胱俞等,又常配合远道穴足三里、三阴交等 提升中气,补益肺气。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三)一、A11、绝经前后诸证肝阳上亢者,宜配伍A、照海、阴谷B、中脘、丰隆C、关元、命门D、风池、太冲E、中脘、阴陵泉2、针灸治疗遗尿,除相应背俞穴外,还应选取以下哪组经脉的腧穴A、足太阳、足少阴B、足太阳、手太阴C、足太阳、手少阳D、任脉、足太阳E、任脉、足太阴3、针灸治疗实证痛经应取哪些经脉A、任脉、足少阴经B、任脉、足厥阴经C、任脉、足太阴经D、冲脉、足厥阴经E、督脉、足厥阴经4、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者,宜配伍A、照海、阴谷B、中脘、丰隆C、关元、命门D、心俞、神门E、中脘、阴陵泉5、遗尿伴夜梦多者,宜选用A、肾俞、命门B、百会、神门C、气海、足三里D、行间、阳陵泉E、太溪、悬钟6、针灸治疗崩漏实证应选取A、足三里、气海、中极B、关元、隐白、三阴交C、隐白、血海、阴陵泉D、肝俞、肾俞、关元E、太白、血海、阳陵泉7、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A、肝经、肾经B、肝经、脾经C、任脉、带脉D、任脉、冲脉E、任脉、督脉8、针灸治疗月经先期的主穴是A、中极、三阴交、肝俞B、气海、三阴交、归来C、关元、三阴交、肝俞D、中极、阴陵泉、血海E、关元、三阴交、血海9、针灸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应取哪些经脉A、任脉、足太阴经B、任脉、足厥阴经C、任脉、足少阴经D、带脉、冲脉、任脉E、任脉、督脉、冲脉10、针灸治疗遗尿,常选的耳穴是A、肾、膀胱、尿道、皮质下B、膀胱、三焦、脾、肺C、尿道、肾、三焦、肺D、内分泌、膀胱、脾、肺E、肾、脾、肺、尿道二、A21、治疗睡中遗尿,精神疲乏,肢冷畏寒,舌淡,脉沉细,除相应的背俞穴外,应选取的经脉是。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发表时间:2017-05-17T13:59:28.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吴海标(通讯作者)[导读]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广西南宁 530012)【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37-02 韦立富主任医师为朱琏针灸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桂派中医大师,全国第二批国医大师推荐候选人。
其从事中医针灸临床50余年,善于运用朱琏针灸手法,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擅长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并且颇有深刻的见地。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临床表现遗尿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自主随意排尿,祖国医学称之为“夜尿”“遗溺”等。
遗尿在临床上多指5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1]。
对于遗尿症的治疗,西药疗效一般,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较大[2]。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10%的5~6岁儿童夜间尿床,通常男孩比女孩多。
近期有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症与神经系统,尤其是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针灸治疗遗尿症,与调节大脑皮质的醒觉功能,和提高膀胱对尿容量刺激的阈值及增加抗利尿激素产生等因素有关。
2.病因病机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遗尿的记载。
《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列有“遗尿候“尿床候。
”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遗尿》言:“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考试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
”遗尿临床上以虚证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