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两小时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餐后两小时血糖 - 简介

餐后2小时血糖受所进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两小时血糖是指从第一口饭吃下去开始,过两小时测得的血糖值。餐后两小时血糖对监测血糖控制情况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指标,这是因为: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容易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水平。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却很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往往会耽误病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能较好地反映饮食及服药是不是合适,可根据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来调整饮食和药物,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餐后两小时血糖不会影响正常服药、不会影响正常进餐、也不会影响血糖波动。

体检中的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体检中测量时应按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射胰岛素和吃饭。

体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毫摩尔/升。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餐后两小时血糖 - 优点

1)首先是容易抓住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值。不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则很高,只查空腹血糖往往会自以为血糖控制

良好而耽误病情。

2)餐后两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吃饭及服药是不是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

3)餐后两个小时血糖不影响正常服药和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餐,所以不引起血糖波动。

4)值得提醒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①测定餐后两小时血糖前必须和平时一样吃药或打针,吃饭的质与量也要和平时一样,否则就不能了解平时血糖控制的情况。

②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从进餐第一口开始计算,因为吃第一口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就已经开始,就是三口并作一口吃,胃肠道也得一口一口地消化。有人从进餐中开始计算时间,也有人从吃完饭后开始计算时间,这些方法都不正确,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

餐后两小时血糖 - 检查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其方法是,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2两重的(约100克)馒头或进餐75克葡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血测血糖,若血浆血糖大于等于200mg/dLL),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诊断为糖尿病。若结果<140mg/dLL),可以排除糖尿病。若结果>140mg/dLL),尚需进一步做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诊断。

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于这种方法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所以为临床上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量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

岛的功能状态。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空腹血糖已恢复正常,而餐后血糖仍高,常提示病人耐糖功能仍不好,胰岛紊的分泌尚属延迟。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也正常,说明病人耐糖功能较好,胰岛功能好转。

餐后两小时血糖 - 典型症状

1)多尿:每晚尿量达3000~5000毫升,甚至更多。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一次。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2)多饮:由于高糖环境造成的细胞内缺水;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出现烦渴多饮。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食:由于大量排糖,细胞处于缺乏能量状态,因此需要补充,引起食欲增加;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也使患者易产生饥饿,两者使患者食欲大增,总有吃不饱的感觉。

4)消瘦:大量脂肪组织分解,以替代能量的缺乏,导致患者体重减少,不典型的或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症状较不明显。有的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饭后有高血糖及尿糖。这些患者糖代谢紊乱不严重,他们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有的患者葡萄糖肾糖阈较高,虽然有空腹高血糖或明显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但并不出现尿糖。有的患者虽无典型症状,但已出现末梢神经病变,大血管的病变等。

这些患者多半不会主动去医院看病,有的患者虽有症状,却被自己忽视,错误地认为多饮、多尿是自己的习惯而非疾病;多食被认为是食欲好,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体重下降被解释为工作太忙等等。这些患者往往在一段时间乃至若干年后,因为视力减退、水肿、蛋白尿、足部溃疡、牙周炎或尿潴留到医院检查时,才被发现有高血糖,进而确诊为糖尿病。

餐后两小时血糖 - 正常值的范围

餐后血糖正常值有着一定的范围,只要是在范围之内的,都表示健康状况良好。那么,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餐后血糖正常值的判断,没有一个时间界限,但是,临床医学,一般都拿餐后两小时血糖含量作为标准,因为这个时候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而且,更加准确。

餐后血糖正常值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血糖检查选择不同的诊断方法,餐后血糖正常值具体的结果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人体其体质不同。

因此餐后血糖正常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餐后血糖正常值的差异存在是正常的。

餐后血糖正常值在毫摩尔每升以下,如果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含量在这个范围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血糖含量比较正常的,而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餐后血糖正常值指的就是这个范围。

餐后血糖值在毫摩尔和毫摩尔每升之间,如果餐后血糖含量在这个范围的话,被称为糖耐量异常,或者是血糖偏高,这个时候就要多加注意了,因为这是糖尿病的先兆,不能忽视这个症状。

餐后血糖值在毫摩尔每升以上,毫无疑问,假如餐后血糖含量在毫摩尔以上的话,那么,就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了。如果要判断是否糖尿病,那么,这个数值就是判断糖尿病的最佳范围了。

餐后血糖正常值是衡量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准,了解这些对于关注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餐后血糖正常值只有在健康标准值之内,才能确定身体的健康状况。

餐后血糖正常值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人体质不同,其具体的血糖值也有差异,因此餐后血糖正常值仅仅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准确的数值。餐后血糖的正常与否,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治疗,因此餐后血糖正常值要特别引起重视。

以上就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范围,总之,餐后血糖正常值最好控制在毫摩尔每升以下,这才是最正常的餐后血糖正常值。请大家警惕糖尿病的危害,重视餐后血糖正常值。

餐后两小时血糖 -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二甲双胍 2~ 3次/日,饭后服,无明显副作用,尤适宜较肥胖患者;

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无低血糖反应。可与二甲双胍联用。

3、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诺和龙、或浮来迪)餐前15~30分服,特点:进餐服药,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避免药物性低血糖发生。也可与二甲双胍联用。

二、非药物治疗:

1、控制饮食:

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为治疗糖尿病病的主要方法。一般每日主食控制在6两左右,不足部分以蔬菜补充。主食中应增加豆类,副食品也应增加豆制品,以减少糖类摄入。

2、增加运动:除饮食控制外,还要适当运动,促进糖的利用,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3、减轻体重: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控制体重可有效减轻胰岛负担,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

餐后两小时血糖 - 检测的意义

随着生活的富裕,卫生宣教,人们对威胁健康的某些疾病关注越来越密切,这其中就包括糖尿病,有一些人对糖尿病有一定认识,经常通其过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来给自己诊断或排除糖尿病,实通过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仅能发现

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有相当多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前期及早期患者往往因为对之片面的了解会延误了自己的病情。

在糖尿病前期和早期,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受到轻度损害,然而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尚能控制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因此还能保持空腹血糖正常。由于进餐后食物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血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也相应加大。而此时,那些胰岛功能受损或存有缺陷者,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能代偿体内的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水平自然就会较正常人明显偏高。临床观察中发现,从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异常到空腹、餐后血糖均异常,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病程由轻及重的发展规律。我们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分布在到L之间,这其中绝大部分布在至L。

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在至L。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中规定,当空腹血糖超过L,不论餐后血糖是否正常,就可诊断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L,也应诊断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在至L 之间,则被认为是处于由糖耐量正常向糖尿病发展的糖耐量低减阶段,是糖调节受损(IGR)的临床表现,也即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IGR)可分为两种状态,即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为了提高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临床将IFG下限诊断切点从L降至L,上限L不变,。

所以“有些患者被检测出餐后血糖偏高时,认为这与进食量过多或进食甜食过多等因素有关,不给予足够重视,不去进一步检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正常人的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内环境的变化相当灵敏,能随时根据机体内环境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等各种激素的分泌量,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机体正常运转。

因而,对于健康人来说,不管吃了什么、吃得多少,机体总会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参与糖代谢,以保证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所以,只要是空腹高于mmol/L或早、中、晚任一餐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L,就应高度警惕,最好及时到正规医院糖尿病专科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5)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马正良,王国年,王国林,郑宏,徐世元,高卉(执笔人),郭向阳, 郭政,黄宇光(负责人) 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 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一)术前评估 1.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 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 1 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 控制的可靠指标。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 推荐术前检测HbA 1 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应当注意贫血、 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 1 C测量的准确性。 2. 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 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 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 1C。HbA 1 C≥6.5%诊断糖尿 病;HbA 1 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 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 1. 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 2. 入院前已使用胰岛素者,多为控制基础血糖的中长效胰岛素加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的联合方案。手术安排当日第一台,停用早餐前短效胰岛素,继续使用中效或长效基础胰岛素,具体剂量调整见表1。使用皮下埋置胰岛素泵的患者由专业人员进行调节,保留胰岛素基础用量。避免不必要的过长时间禁食,减少对常规血糖控制方案的干扰。 表1. 术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调整

餐后血糖高吃什么药

餐后血糖高吃什么药 文章目录*一、餐后血糖高吃什么药*二、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意义*三、餐后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 餐后血糖高吃什么药1、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在口服药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如磺尿类或诺和龙之类的药物,以便针对性治疗。 2、降低餐后高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能延缓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减慢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 高血糖。 2.1、阿卡波糖 如拜唐苹,用于治疗餐后高血糖历时较久,降糖效果较好,为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首选药物。为了减少或避免服药后出现腹胀、排气等不良反应,在开始时剂量宜小,通常起始剂量为25毫克, 每日3次,在进餐时与头几口食物一起嚼服,以后可根据餐后血 糖水平逐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100毫克,每日3次。单独应用阿卡波糖不易发生低血糖,使用比较安全。 2.2、伏格列波糖 如倍欣,控制餐后高血糖常用剂量为0.2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如降糖效果不明显,可将每次剂量增加到0.3毫克。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每次0.1毫克)开始。

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意义1、它反映了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餐后食物对胰岛B细胞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储备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接近于空腹水平,一般应小于 7.8mmol/L(140mg/d1)。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病人分泌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B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2、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大于11.1mmol/L(200mg/d1),则易发生糖尿病眼,肾,神经等慢性并发症,对于老年糖尿病病人或并发症较重者尚可,但对中年以下及病情不重者,由于轻度的高血糖就对血压,心血管有不利影响,要尽可能把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140mg/d1)以下,这也有利于减轻胰岛B细胞负荷,保护B细胞功能。 3、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可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1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则很高,只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病人往往会自以为血糖控制良好而贻误病情。 4、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应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反应的。 5、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既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不至于引起血糖特别波动。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 年 5 月发表了《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HbA1c 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 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控制目标, 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 或使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1c为目标, 而是以血糖为目标值, 该共识所提出 的按病情分层及个体化原则仍适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变, 住院患者越来越多, 而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人住院患者中高血糖较常见, 这些患者的高血糖管理目标制定问题亟待解决。 2009 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 共识》, 针对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提出了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2011 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这些权威指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甚一致, 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较高, 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医院治疗, 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较多, 往往为作术前准备等, 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大。实际上不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 都可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问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一、共识要点 (一) 证据等级 参照ADA 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 标注于相应推荐后的括号中。 (二) 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患者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E 级) 。 (三) 高血糖管理总体原则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达标; 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 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另一方面, 不能因采用宽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四) 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1.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或餐前血糖(PMBG):6~8mmol/L;餐后2h 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10mmol/L 。 2. 宽松控制:FBG或PMBG:8~10mmol/L ;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 12mmol/L, 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3.9mmol/L 。 3. 严格控制:FBG或PMBG: 4.4~6.0mmol/L ;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 ~ 8mmol/L。 (五) 不同病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 1. 非手术住院患者:

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有什么意义

糖尿病诊断时必须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能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能力,1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往往很高。另外许多其他检查,如肝肾功能、血脂、血胰岛素等也需要空腹进行,而这些值对将来糖尿病的治疗很有帮助。所以,要诊断糖尿病必须要空腹抽血。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过夜后早晨的血糖,午饭前及晚饭前血糖仅可称为“餐前血糖”,而不能说是“午饭前空腹血糖”或“晚饭前空腹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也十分重要,因为此时血糖往往较高,容易发现问题,对于某些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空腹血糖可能不高,甚至完全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却很高。所以,在诊断糖尿病时,餐后两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为重要。可惜不少医院和患者对此不甚了解,很少查餐后两小时血糖,单凭空腹血糖不高就排除了糖尿病,这是不正确的,可能造成漏诊。顺便说一句,餐后两小时应从吃第一口饭计算起,这样才能一致。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应等于或高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否则也应算作血糖升高。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就可诊断为糖尿病了。 重点提示: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过夜后早餐前血糖,午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正常人空腹血糖应该低于6.1毫摩

尔/升(110毫克/分升),饭后半小时及1小时血糖不超过10.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饭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 正常空腹血糖在3.3~6.1毫摩尔/升(60~110毫克/分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在3.3~7.8毫摩尔/升(60~140毫克/分升),也就是说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尔/升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就算是不正常了,但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比这些值要高。所以对那些血糖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往往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搞清他们的糖代谢状况,其中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就是糖耐量试验。 口服糖耐量试验的英文简称为OGTT,是一种增加糖负荷后(吃糖后)检查血糖以提高糖尿病检出率的方法。糖耐量试验应空腹进行。在服糖前,先抽取空腹血糖,然后在5分钟内服溶于300毫升水中的葡萄糖粉75克,再抽血查服糖后30分、1小时和2小时血糖以诊断或排除糖尿病。300毫升水中的葡萄糖粉75克这个浓度比较合适,水太少糖浓度太高刺激胃,会引起恶心呕吐;水太多同样也会引起胃部不适。小孩可按照每公斤体重1.75克的计算方法服用葡萄糖。糖耐量试验的准备工作以及进行糖耐量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黄宇光(负责人)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 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 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一)术前评估 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中效胰岛素Bid 不变 如晚间用药,给予 常规剂量的75% 早晨常规剂量的50%~75%

中效/短效混合胰岛素Bid 不变 更换为中效胰岛素,予早晨 中效成分剂量的50%~75% 短效或速效Tid(三餐 不变停用

25%~50% 50%

1.?术中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者建议继续使用到术后24小时以上。机械辅助通气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ICU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应继续静脉输注胰岛素。 2.?病情稳定后过渡到胰岛素皮下注射,用量调整方案见附录2。停用静脉胰岛素前1~2小时加用短效皮下胰岛素,或停用前2~3小时加用中/长效皮下胰岛素。尚未进食者单纯给予基础的中长效胰岛素,正常进食者给予基础联合餐前短/速效胰岛素方案。积极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尽早恢复进食,有利于尽快恢复术期常规治疗方案。 (二)出院前准备 1.?入院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出院前1~2天恢复原有方案。 2.?饮食正常规律、器官功能稳定后恢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在肾功能稳定后加用,并且不早于术后48小时。 3.?对于新发现糖尿病和调整了治疗方案的患者,应进行出院前宣教,安排内分泌科随诊。 4.?门诊手术术后监测直至除外低血糖风险可能回家。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小时内、常规胰岛素3~4小时内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离院途中携带含糖饮料。恢复正常饮食前,常规降糖治疗应推迟。 附录1???高血糖危象的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HHS),是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 一、对于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脱水、休克、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呼吸有烂苹果味、血压低而尿量多者,不论有无糖尿病病史,均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 早期诊断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应立即检测:血糖、尿素氮/肌酐、血清酮体或尿酮体、电解质、血气分析 二、当血酮≥3mmol/L或尿酮体阳性,血糖>L或已知为糖尿病患者, ~>18mmol/L和/或动脉血PH>时可诊断为糖尿病酮症,而血清 血清HCO 3 ~<18mmol/L和/或动脉血pH<即可诊断为DKA。 HCO 3 血糖>L,血浆渗透压>320mmol/L,无酮症酸中毒,诊断HHS。血浆有效渗透压=2×([Na+]+[K+])(mmol/L)+血糖(mmol/L)。 三、DKA和HHS的治疗原则: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每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每2小时监测一次电解质。具体方案引用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高血糖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版:1.大量补液:在第1个24h内补足预先估计的液体丢失量。第1h输入生理盐水(%NaCl),速度为15~20ml/kg/h (一般成人1~,视脱水程度可酌情增加至2000ml)。随后补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的程度、电解质水平、尿量等,一般第2小时1000ml,第3~5小时500~1000ml/h,第6~12小时250~500ml/h。根据血流动力学、出入量、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表现判断补液效果。对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补液的过程中要检测血浆渗透压,警惕补液过多。 2.维持正常血钠:如果纠正后的血钠浓度正常或升高,则最初以250~500ml/h的速度补充%NaCl,同时输入%NaCl。如果纠正后的血钠浓度低于正常,仅输入%NaCl。纠正的[Na+]=测得的[Na+](mg/dl)+×[血糖值(mg/dl)~100]/100

餐前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餐前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导语:我们的身体是不是健康都是有指标的,就像我们餐前餐后血糖正常值也是有一个范围的,如果在这个正常值的范围内,那么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如 我们的身体是不是健康都是有指标的,就像我们餐前餐后血糖正常值也是有一个范围的,如果在这个正常值的范围内,那么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正常值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血糖高或者是糖尿病了哦。那么餐前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 血糖值是针对糖尿病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所以对很多糖尿病人来说,就很关心了,其实在诊断糖尿病时要从空腹血糖值和饭后两个小时血糖值两方面来判断。空腹正常血糖值: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 3.9-6.1mmol/L(70-110mg/dL),高于7.0mmol/L(126mg/dL)诊断为糖尿病。那么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7.0 mmol 或者是 126 毫克这个标准,你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既不是正常的,也没到糖尿病。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受损)。 饭后正常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 3.9-7.8mmol/L(70-140mg/dL)。餐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11.1 mmol 或200 毫克以上。那么140 和200 之间也有一个差距。如果血糖在这个阶段,我们管它叫做餐后血糖增高。这种人既不是糖尿病人,也不是正常人。不过这种人血糖增高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得糖尿病。这种人一定要小心。帽子就悬在他的头上。若不加注意,很快就会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即使是血糖完全正常的人,如果具备一些高危因素,还得要注意预防糖尿病。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许多人都可能会血糖偏高,如不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就有演变为糖尿病的危险了。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孕期餐后两小时血糖高怎么办,孕妇血糖高的三餐食谱大全

孕期餐后两小时血糖高怎么办,孕妇血糖高的三餐食谱 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为4.4-6.7nmol/L,孕妇餐后血糖一旦超过此值,可以诊断为妊娠尿糖症。孕妇血糖高引起的妊娠尿糖症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且不随妊娠期的结束而结束。若孕期血糖控制不良,则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孕妇将来发展为2型尿糖症的概率增加,胎儿成年后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概率也会增加,且出现代代相传的现象。 不过,随着孕期高血糖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H?CIBI】降低空腹血糖、改进血糖控制,机体保持葡萄糖平衡,促進能量消耗。改进胰島素抗性,增加糖代謝效率,促進胰島素阻抗。减少热量吸收,降低升糖指数,减少淀粉、糖、脂肪的转化糖原储存!血糖恢复正常!因此,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效果,减少母婴危害。 孕期餐后血糖高的原因 一、脂肪因子 目前认为,脂肪组织中的慢性低度炎症是妊娠高血糖发病的因素之一,其有助于伴随该病症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质主要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分泌,是单核细胞的有效趋化因子。 在aP2基因启动子的控制下,脂肪组织中MCP-1基因的表达足以诱导巨噬细胞浸润到脂肪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又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和其它细胞因子,进一步促使局部炎症反应并影响脂肪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导致全身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孕期体内能降低血糖浓度的一类激素,它不能直接发挥作用,需要和所要结合的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紧密结合后,才能产生生理效应。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主要分布在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细胞上,它对胰岛素特别敏感,而且识别性强。如果把胰岛素受体比作是一把锁,那胰岛素就是一把钥匙。 但是当我们孕期体内含糖量过高,这把钥匙就会打不开这把锁,【H?CIBI】能抑制孕期糖原分化,并直接影响孕妈静息时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影响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而使得正处于高血糖孕妇的妈妈可以恢复正常血糖值,【H?CIBI】是重新打开孕期胰岛素受体的一把新钥匙,因为当细胞的大门被打开,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细胞内并被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量降低。 二、激素影响 在孕期,孕酮升高了大约100倍,雌激素水平比孕前直线上升了15倍,脂肪能力高了30倍,我们的孕激素尤其是孕酮,导致肠道运动减缓,使胃部肌肉松懈,延缓了食物和胃酸从胃部通过的时间,所以食物和胃酸在胃部停留的时间比怀孕以前要久很多。 如此这般,怀孕后身体对热量和脂肪的囤积能力如此之强,难怪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不得不改头换面,这让妈妈们烦恼的是——对食物的渴望是越来越强。 孕期餐后两小时血糖高怎么办,美国发表《整体健康来自何方》中提到,在孕期糖让你的体重增加,让你堆积更多的脂肪,这些糖会绕过你的自然激素系统,让你不知道自己已经饱了,引诱你的过度饮食。他欺骗你的大脑,让你的大脑以为你还饿着,还需要吃下更多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一)术前评估 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 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 2、入院前已使用胰岛素者,多为控制基础血糖的中长效胰岛素加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的联合方案。手术安排当日第一台,停用早餐前短效胰岛素,继续使用中效或长效基础胰岛素,具体剂量调整见表1。使用皮下埋置胰岛素泵的患者由专业人员进行调节,保留胰岛素基础用量。避免不必要的过长时间禁食,减少对常规血糖控制方案的干扰。

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之内

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之内? 正常值为服糖第1个小时血糖6.7-9.4毫莫/升,当过了第二小时血糖小于等于7.8毫摩/升,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患糖尿病时,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且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11.1毫摩/升。自测血糖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方面讲,监测血糖比监测尿糖更有意义。病人可购置微型血糖仪自测血糖。自测血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用血糖仪所测末梢血的血糖值可能比静脉血糖值高10%。空腹血糖反映了无糖负荷时体内的基础血糖水平,其测定结果可受前一天晚餐进食量及成分、情绪的波动变化、夜间睡眠的好坏等因素影响。 餐后2小时血糖指进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其反映了定量糖负荷后机体的耐受情况。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0毫摩尔/升。 空腹血糖3.89-6.1 mmol/L,而当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就会小于7.8mmol/L,如果您的血糖平时不能良好的得到控制,可能就会加速并发糖尿病神经病变,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环做不好都会影响到全身的健康的,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具体表现在糖尿病肾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如果发展这样的话会对患者非常不利, 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治疗糖尿病,就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人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

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 试验。由于该方法较口服葡萄糖而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糖尿病患者所接受,因此是临床上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 测定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量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我们现在应该认识清楚了,关键是我们能控制住餐后血糖的值一直维持在正常值的有效范围之内,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制定有效的计划。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 人体血糖正常浓度为:空腹静脉血浆血糖3.9~6.0mmol/L,餐后 静脉血浆血糖<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小于6.5%。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4.6~6.4。

饭后血糖正常值

饭后血糖正常值 糖尿病是现在社会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发病的年龄也日趋年轻化了,所以需要自己在家测血糖的朋友就越来越多了,那么饭后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有很多人都需要关注一下,尤其是血糖不稳定的患者,每天都需要观测血糖,这样能够比较清楚的知道自己血糖的变化。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也很复杂,与遗传基因和环境的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如果患有糖尿病的话需要再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最主要的就是饮食了,不能吃糖分很高的食物,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能吃含糖的食物,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另外每天都需要坚持适当的运动,才能让身体中的糖分快速的代谢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反潜和饭后的血糖值吧。 ★方法/步骤 1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

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饭后1小时,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于餐后2小时恢复至7.8~8.9毫摩尔/升(140~160毫克/分升)。 2血糖正常值,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饭后1小时,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于餐后2小时恢复至7.8~8.9毫摩尔/升(140~160 毫克/分升)。所以人们天天三顿饭后,各有2小时血糖升高(共6小时),其余18小时都在空腹血糖水平。 ★3临床糖尿病反应: 1、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2、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

餐后2小时血糖低怎回事

餐后2小时血糖低怎回事 文章目录*一、餐后2小时血糖低怎回事*二、餐后高血糖该怎么办*三、降血糖喝什么茶好 餐后2小时血糖低怎回事1、餐后2小时血糖低怎回事一般餐后2小时血糖是高于空腹血糖的,但以下原因均可导 致空腹血糖高于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会受饮食种类和量及运动的影响,如果进食 碳水化合物过少或餐后运动量过大,都会使糖友的餐后血糖降低。 对于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友,虽然体内胰岛素水平并未显着下降,但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差,真正发挥作用的胰岛素不够。 有些糖友(尤其是较肥胖者)胰岛素抵抗较严重,胰岛素的绝 对分泌量过多,同时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延迟(正常人餐后胰岛素 分泌高峰在进食后0.5~1小时出现,而2型糖友的胰岛素分泌高 峰可能后延至进食后2~3小时),同时胰岛素维持在较高浓度,而 不能很快恢复到基础水平,因而餐后血糖较低。 大部分2型糖友都在使用降糖药物,不同药物发挥的作用并 不相同,有些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有些则以降低空腹血糖为主。 2、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是多少 从健康人群到糖尿病,餐后血糖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健康人 群的餐后血糖值应该小于7.8mmol/L;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但小于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耐量减低

(IGT);即使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就已经 发展成为了糖尿病。也就是说,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 上限,超过这个值,就已经迈入了糖尿病的雷区。 3、哪些人应该经常进行餐后血糖检测 高危人群应通过随时检测餐后血糖的数值监测疾病进展。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糖调节受损史;年龄≥45岁;超重、肥胖(BMI ≥24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2型糖尿病患者 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餐后高血糖该怎么办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食物 类别要多样化,但吃了土豆、红薯、山药、水果时要减主食。 2、严格控制精白米、精白面。如白面包、白米饭、白馒头等,每天最好不超过主食的1/3,少吃各种粘性的淀粉食物如糯米、年糕、元宵、粽子等。 3、用粗粮杂豆、薯类替换白米白面,或把它们和白米白面混合烹调。黄豆、黑豆和豆制品不是粮食,它们只能替代肉;而红豆、绿豆、芸豆等含淀粉豆类可部分替代主食。 4、每天食用1斤蔬菜。其中绿叶蔬菜要占至少一半,并注意少油烹调,有助于抵御饥饿。 5、每人每天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过多的脂肪会降低胰岛

餐后血糖的正常值的调节

餐后血糖的正常值的调节 血糖指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指葡萄糖。只有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器官和组织的需要。那么饭后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下面是整理的饭后血糖正常值,欢迎阅读。 饭后血糖正常值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血糖的概念。血糖是指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都是葡萄糖。只有保持一定水平的血糖,才能够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血糖正常值分为两种,一种是空腹血糖正常值,一种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正常值是指没有食用食物的情况下测量的数据;餐后血糖值是指饭后,也就是不空腹测量的数据。餐后血糖正常值可以检查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情况等。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餐后血糖正常值并不是只有一个数据,根据餐后的时候,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这三种情况下测出来的血糖值是不一样的。 餐后1小时:血糖 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餐后血糖的正常值的调节我们正常的时候空腹血糖3.89-6.1

mmol/L,而当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就会小于7.8mmol/L,如果您的血糖平时不能良好的得到控制,可能就会加速并发糖尿病神经病变,具体表现在糖尿病肾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如果发展这样的话会对患者非常不利, 治疗糖尿病,就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人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环做不好都会影响到全身的健康的,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 正常值为服糖第1个小时血糖6.7-9.4毫莫/升,第二小时血糖≤7.8毫摩/升,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患糖尿病时,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且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11.1毫摩/升。自测血糖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方面讲,监测血糖比监测尿糖更有意义。病人可购置微型血糖仪自测血糖。自测血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用血糖仪所测末梢血的血糖值可能比静脉血糖值高10%。 空腹血糖一般指过夜空腹8小时以上,次日早晨6至8时采取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8-6.16毫摩尔/升。空腹血糖反映了无糖负荷时体内的基础血糖水平,其测定结果可受前一天晚餐进食量及成分、情绪的波动变化、夜间睡眠的好坏等因素影响。 餐后2小时血糖指进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其反映了定量糖负荷后机体的耐受情况。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0毫摩尔/升。

餐后血糖超出10应该怎么办,三个方式教你科学研究降血糖

餐后血糖超出10应该怎么办,三个方式教你科学研究降血糖 “我餐后血糖15.3是否高了啊?” “我饭后2钟头血糖13,而我就吃完2个馍馍,如今还觉得饿该该怎么办啊?” 餐后血糖是危害尿毒症大毛细血管变病的关键要素,而中国是以吃正餐主导的國家,吃正餐比较多,餐后血糖较为非常容易上升。 那麼今日就教大伙儿怎样减少餐后血糖的3种方式。 从嘴边操纵好血糖 用餐的方法 1.科学安排每顿饭的正餐量 假如一天3餐,则能够按从早到晚各自为15、25、25来分配;假如要更强操纵餐后血糖,把一天3餐分为5餐吃得话,则能够把正餐均值分为15分派到每一餐去; 2.少食多餐 吃的情况下要少食多餐,不必囫囵吞枣; 3.挑选低GI的食物 假如你吃的少餐后血糖还高,那么你更得学好吃低GI食物。 杂粮广泛血糖转化成指数值较低,但是有一种食物,我极力推荐,它的GI非常低,并且营养成分很高,或许你听过它,便是辣木。 辣木口味嫩滑,优质蛋白质是牛乳含量的4倍,维他命C含量是柑桔的7倍,维生素D是红萝卜的4倍。听起来就很贴心吧。 用燕麸和辣木为关键原材料的糖动能是一种高饱腹感且营养丰富的食药同源的食品类。非常合适三高人群、长坐肥胖症、免疫力下降群体。 4.挑选高纤维食物 糖分的含量越少,甲基纤维素含量越高的食物,血糖转化成指数值越低,因而全麦面包食品类和蔬菜水果都被列入营养食品;假如你平常吃蔬菜较少,又非常少吃全麦面包食品类,能够来个膳食纤维,它是一种多功能性果聚糖,也是容易融解的水溶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血脂,改进肠胃自然环境,推动益生菌粉繁衍,双重调整血糖,还能进而起到润肠通便呢~ 5.食物的物理学构造很重要 豆类食品、種子的种皮有物理学隔绝的功效,能够缓减胃蛋白酶与內部木薯淀粉的触碰,消化吸收速率很慢。全谷物有种皮的维护功效,GI较精白米面低; 6.适度天赋加点人体脂肪 人体脂肪能够缓解胃肠动力,缓减食物和木薯淀粉的消化速率。烧烤土豆的血糖转化成指数值是82,炸土豆条的血糖转化成指数值是63,在其中的大道理您懂了吧; 8.管理自己的胃口 这一听起来没办法保证,如果每个人都能管理自己的胃口,这世界上并不是就沒有大胖子了嘛。实际上……抗糖茶可以帮上你。 zapcose抗糖茶的主要成分是匙羹藤,匙羹藤在民俗运用已久,印尼民俗用以抗癌,解疟,有利排尿及降血糖等。海外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匙羹藤有降血糖及抑止清甜味反映等功效,匙羹藤能够抑止吃甜食的冲动、抑止人体对糖的消化吸收,减少血糖,协助修补胰腺损伤体细胞,改进甘精胰岛素的排泄量。 由于匙羹藤的分子结构带有和果糖相相近的构造,因此可以与味觉上的果糖蛋白激酶融合,等于麻木大家对清甜味的认知,是否有一种高科技的觉得啊~ 7.留意饮食搭配次序 用餐时,先要吃素菜、喝粥,最终吃正餐。 煮饭的方法

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为什么要6.7以下

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为什么要6.7以下? 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6.7以下 孕妇是特殊人群,在怀孕期间要定期产检,了解胎儿的情况。产检项目中,有一项是血糖。如果血糖值超过一定值,就意味着血糖偏高。那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为什么要6.7以下?孕妈赶紧看看: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受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从第一口饭吃下去开始,等过了两个小时后测量。不少孕妇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却很高,若不及早发现,有高血糖的危险。 体检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能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若储存功能不好,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升高,反之,餐后血糖处于正常水平。通常,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在4.6-7.8摩尔/升。如果血糖超过7.8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 之所以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要在6.7以下,因为孕妇受妊娠影响,血糖值比正常人低,6.7mmol/L以下才是正常的。如果孕妇血糖值偏高,应当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血糖。 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怎么测量 如果孕妇担心自己血糖偏高,可以定期测量。测量方法很简单,只要购买器具,按正确的方法操作即可。那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怎么测量呢?

首先,要购买一个质量好的血糖仪,检查试纸条是否过期,最好试纸条采用铝箔包装,不然容易受潮。 其次,测量血糖之前,把双手清洗干净,不要让异物沾在手上,不然会影响测量结果。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涂抹护手霜,不然测得的结果会比实际高。 再次,扎手指前必须消毒,可以用酒精,待酒精挥发后再用检测,避免酒精混入血液。 最后,饭后2小时,在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出血量足。采血后,血糖仪会自动测出血糖值。如果发现血糖值偏高,隔2-3天再测一次。如果血糖值处于正常范围,每周测1次空腹值和饭后2小时血糖。 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高会怎样 通常测量,孕妇若发现血糖值偏高,很可能是糖尿病前期。若不加以控制,高血糖会使孕妇出现”三多一少症”,具体如下: 1、多尿:血糖高,会引起体内排出的尿糖增多,从而使尿量增加。多尿的孕妇每天排尿次数比普通人多,出现尿频的情况。到了夜晚,有的孕妇还会出现尿量大的情况。 2、多饮:由于排尿增加,人体水分缺乏,需要不断补充水分,由此血糖高的孕妇经常要喝水。此外,孕妇体内细胞水分也会减少,不利于胎儿。 3、多食:由于体内大量排糖,糖又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供给不足时,会引起饥饿,让人食量增加。一般,血糖高的孕妇都比普通人吃得多,而且没有饱腹感。 4、消瘦:血糖偏高会影响脂肪组织分解,导致脂肪分解速度过快,孕妇生病后,体重下降,整个形态呈现消瘦状态。

指南《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

指南《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诱发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介质等胰岛素拮抗因子,促使血糖增高。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术期高血糖。另外,围术期经常使用的激素、含糖营养液等进一步增加了高血糖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禁食和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有引起患者低血糖和血糖剧烈波动的可能。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 1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识别围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围术期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可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两类。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糖以合并糖尿病者居多。与普通人群相比,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未发现、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更加显著,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当在术前加以识别。而单纯由于应激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者往往提示手术应激很强,或合并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可能为危重患者。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据表大量循证医学证

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控制过于严格(如降至“正常”范围)则增加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并无益处。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在于控制高血糖,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因禁食、降糖方案未及时调整或降糖治疗中断等因素造成的围术期血糖波动比稳定的高血糖危害更大。严密的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是保持围术期血糖平稳的关键。应根据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治疗方案、有无并发症、手术类型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2 血糖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糖化血红蛋白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 > 25kg/m2 , 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器官移植等高危手术者,推荐术前筛查HbAlc ; HbAlc > 6.5%即可诊断糖尿病。既往已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HbAlc < 7% 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HbAlc >8.5%者建议 考虑推迟择期手术。 2. 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还应了解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低血糖发作情况,特别是有无糖尿病并发症。 3. 手术类型与围术期高血糖风险相关。手术越大、应激越强,血糖增高越明显。与区域麻醉比较,全身麻醉特别是吸入性麻醉药刺激血糖升高的作用更显著,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糖尿病患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如何控制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如何控制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如何控制?现在糖尿病人群越来越多,如何控制血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餐后血糖容易不稳,所以餐后血糖的控制很是重要。那么餐后血糖高怎么办如何控制呢? 1.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首先平时血糖得控制好,按时吃降糖药物,也可吃些降糖的原珍向天果。原珍向天果是植物果实,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浓度,降糖效果不错,对身体不会有副作用,还可以和降糖药一起吃,所以说平时吃点这个控糖也是不错的。 2.餐后血糖控制主要是控制能量总量,若食用淀粉含量高的土豆、山药、红薯类食物,则需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3.多吃粗粮,如薯类豆类,少吃些粘性的食物,像糯米、年糕、粽子类的食物。 4.多吃绿叶蔬菜,少油烹饪,既能抵御饥饿,又能补充各类营养物质。烹饪时少油少盐,油控制在每天25克以内为好。 5.进餐时应细嚼慢咽,这样就不会使得大量的葡萄糖同时进入到血液中。主食最好搭配蔬菜一起吃。平时也可适量的吃些坚果,可增加饱腹感,延缓血糖上升。 7.餐后适当运动,可收拾下餐桌,扫扫地,既利于控糖,有助消化,一举两得。 餐后血糖: 最后,小编来科普一下全血糖血糖值与血浆血糖值。血浆血糖值是指去除血细胞之后测出来的血糖值,即是在医院静脉抽血测出来

的值。而全血血糖值则是人们用血糖仪在手指上取血测出来的值。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全血血糖值会相对比血浆血糖低。 1.正常血糖值 我们都说高血糖,那么高血糖的标准是什么呢?正常人的血糖值又是多少呢?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为3.9-6.1,此为全血血糖值,血浆血糖值则会相对高一些,为3.9-6.9。当空腹全血血糖高于6.7,血浆血糖高于7.8,且重复两次测定都大于这个值时,便可认为是糖尿病。正常人进食后1小时,血糖升至6.7-9.4,最高也不会超过11.1,两小时后血糖降至7.8以下,三小时回到正常状态。 除了正常的中老年人为主体的糖尿病患者,还有一种妊娠期糖尿病,那么孕妇的血糖应该是多少才正常呢?一般准妈妈空腹血糖不会超过5.1,就算餐后一小时不该超过10,两小时不该超过8.5。达到此标准,才能算是正常水平。 2.为什么要测餐后两小时血糖 第一,由于有些患者空腹时血糖值是正常的,而进餐之后血糖却很高,这比较常出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如果单单只测空腹血糖,这类患者便会被漏诊。还有些正处于糖尿病临界状态的人,此时的血糖值也会比常人偏高;第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也能反应患者所用的降糖药是否合理,同时这个值对患者服药和打针都不会受影响。

餐后两小时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餐后两小时血糖 - 简介 餐后2小时血糖受所进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两小时血糖是指从第一口饭吃下去开始,过两小时测得的血糖值。餐后两小时血糖对监测血糖控制情况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指标,这是因为: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容易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水平。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却很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往往会耽误病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能较好地反映饮食及服药是不是合适,可根据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来调整饮食和药物,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餐后两小时血糖不会影响正常服药、不会影响正常进餐、也不会影响血糖波动。 体检中的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体检中测量时应按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射胰岛素和吃饭。 体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毫摩尔/升。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餐后两小时血糖 - 优点 1)首先是容易抓住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值。不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则很高,只查空腹血糖往往会自以为血糖控制

良好而耽误病情。 2)餐后两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吃饭及服药是不是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 3)餐后两个小时血糖不影响正常服药和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餐,所以不引起血糖波动。 4)值得提醒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①测定餐后两小时血糖前必须和平时一样吃药或打针,吃饭的质与量也要和平时一样,否则就不能了解平时血糖控制的情况。 ②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从进餐第一口开始计算,因为吃第一口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就已经开始,就是三口并作一口吃,胃肠道也得一口一口地消化。有人从进餐中开始计算时间,也有人从吃完饭后开始计算时间,这些方法都不正确,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 餐后两小时血糖 - 检查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其方法是,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2两重的(约100克)馒头或进餐75克葡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血测血糖,若血浆血糖大于等于200mg/dLL),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诊断为糖尿病。若结果<140mg/dLL),可以排除糖尿病。若结果>140mg/dLL),尚需进一步做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诊断。 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于这种方法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所以为临床上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量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