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编:中国学前教育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

1、奴隶社会建立的保傅教育制度中,设有“三公”“三少”教育子女,三公是指什么(太保、太傅、太师;少保、少傅、少师)

2、慈幼机构的建立开始于何时(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宋代)当时建立的主要慈幼机构有哪些慈幼局、举子仓、育婴社

3、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l)思想品德教育1 )孝悌;2)崇俭;3)诚信; 4)为善

(2)生活常规教育1)礼仪常规的训练;2)养成卫生习惯;

(3)文化知识教育——识字、书写、听解《四书》、诗、赋、格言等。(4)身体保健教育

4、封建社会用作幼儿识字启蒙教育的教材主要有哪些

(周兴嗣作的《千字文》、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家姓》)

5、封建社会用作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教材是什么《四书》《五经》

6、封建社会用做诗赋教育的主要教材有哪些《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诗》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1、贾谊的早期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早谕教;选左右;重儒术

2、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提倡及早施教;主张慈严结合;要求均爱勿偏;主张博习致用;重视风化陶染。

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是谁的语言

4、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什么——《颜氏家训》

5、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重视蒙养教育;要求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6、朱熹为儿童编写的教材有哪些《小学》与《童蒙须知》

7、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知行合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而施;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8、评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9、述评张履祥的“耕读相兼”理论的积极意义。第三章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

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什么《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简称“章程”),它是清政府1903年命张百熙、张之洞、容庆等人制定并于1904年颁布实施的。

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是由谁在哪里开办的名字叫什么

1903年9月,时任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寻常小学堂内创办了湖北幼稚园,

3、儿童公养公育思想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康有为

第四章现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1、最早在中国传播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谁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人。

2、民主进步人士对教育的主张有哪些

(一)反对封建的儿童观,主张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性(二)反对照搬外国经验,主张学前教育中国化。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是什么儿童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的实质是什么

就是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

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5、我国第一部幼稚园课程标准是由谁负责制定的在哪一年颁布实施的

陈鹤琴和胡叔异,1932年10月由教育部正式公布。

6、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为幼稚教育总目标,其内容是:

1)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

2)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3)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4){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第二部分为课程范围。

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共七项,每项均列有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要求.

第三部分为教育方法要点,共十七条。

7、《幼稚园规程》是哪一年颁布的1939年12月24日

8、我国第一所独立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设在哪里校长是谁

——江西省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诞生于江西泰和县的文江村,校长是陈鹤琴第六章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倡导学前儿童的美育;

2、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 蔡元培被毛

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3、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期间,实行的办学方针是什么“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学前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论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

5、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创造力的要求有哪些

A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够去想、去思考; B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

C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 D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

E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从鸟笼式的学校里走出来,去接触大自然; F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

6、陶行知提出的“艺友制”有什么特点学用结合,理论结合实际;“艺友制”培养师资周期短,比较经济。

7、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

8、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论幼稚教育的目的;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论幼稚师范的见习和实习

8、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幼儿的发展与教育;论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幼稚园教育

9、陈鹤琴认为,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1)好动(2)好模仿(3)易受暗示(4)好奇(5)好游戏 6)喜欢成功(7)喜欢合群(8)喜欢野外生活

10、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卫生教育;情感教育;智育

11、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理论包括哪些内容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

12、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13、陈鹤琴为幼稚教育师资提出的要求和条件有哪些

政治思想方面: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要掌握国家的教育政策;要认识教师的任务和责任;要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业务修养方面:第一,要热爱儿童、热爱幼教。第二,要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

教学技术方面:第一,要掌握教学技术的原则。第二,要掌握教学技术。

优良品质方面:要具有优良的品质。

第一,对人,要和蔼可亲,不发脾气,肯帮助别人;第二,对自己,能掌握自我批评的武器,不自私,注意健康;

第三,对儿童,要热爱、公平;第四,对同事,必须合作;第五,对工作,有高度热情,富有创造性,决不灰心;

第六,对学问,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七,对敌人,要憎恨。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幼稚教育的症结和发展方向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论;幼稚园的课程论;幼稚园教师的培养论;

15、张宗麟认为幼稚园教师的任务包括哪些

(1)养护儿童。(最重要)(2)发展儿童身体。(3)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4)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与技能。(5)与家庭联络并谋家庭教育改良之方。(6)研究儿童。

16、恽代英提出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潜移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而有格,扬长补短;任其自由,合宜指导. 适当暗示,积极防范.

第二编外国学前教育第一章古代西方的幼儿教育

1、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论儿童优生优育;论儿童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

2、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论教育的重要性;论教育的进程和年龄分期;论学前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幼儿教育又可分为几个阶段:儿童出生前的胎教阶段;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阶段;5岁~7岁的儿童教育阶段。幼儿教育

4、昆体良的幼儿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论儿童早受教育的意义;论儿童的游戏;论社会不良习气对儿童的影响及良好榜样的作用;论体罚论儿童的看护者和教师.

5、昆体良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有哪些内容

第一,教师要热爱儿童;第二,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第三,教师

要正确运用批评和表扬。

第六章近代的幼儿教育理论

6、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论儿童的本质;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论幼儿的健康教育;论幼儿的智育和德育;论幼儿教育方法;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什么是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就是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目的,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

它包括三个方面:①自然的教育;②人的教育;③事物的教育。

8、卢梭提出的幼儿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内容

(1)、幼儿教育的原则:第一,正确看待儿童。第二,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2)、幼儿教育的方法:A.给予行动的自由。B.合理的养护和锻炼。C.模仿。

D.自然后果法。

9、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论爱的教育;论教育心理化;论要素教育;论儿童早期教育。

10、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论幼儿园的作用和任务;论幼儿园的课程。

11、福禄培尔建立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讲故事等。

12、福禄培尔把游戏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身体的游戏;第二、感官的游戏;第三、精神的游戏。

13、福禄培尔制作的恩物有哪几种

第一种恩物是6个用不同颜色的绒毛做成的柔软圆球。

第二种恩物是木制的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

第三种恩物是一个可以分成8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的木制大立方体。

第四种恩物是一个可以分成8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的木制大立方体。

第五种恩物是一个可以分成21个相同的小立方体、6个相同的大三角体和12个相同的小三角体的木制大立方体。

第六种恩物是一个可以分成18个相同的小长方体、6个相同的小方柱体

和12个相同的小四角体的木制大立方体。

中外学前教育史重点教学教材

1.名词解释: 1.师保傅制 是指在宫廷内,为了对统治者及其继承者实施积极地影响和有效的教育,设置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其进行辅导和教育的制度。师保傅对太子实施的教育具有明确的分工,“师”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保”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则负责培养道德。 2.生活教育 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3.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4.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取名“恩物”,意思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的礼物。恩物可以统称为游戏活动材料。 5.“小先生制” 陶行知为了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即即知即传人。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6.“科学下嫁” 陶行知提出来的为普及教育的一条途径,提倡自然科学下嫁给广大的平民,还要重视对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 7.“五育”并举 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8.“艺友制” 陶行知提出来的,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解决幼稚师资紧缺的“穷办法”,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是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9.“白板说”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反对天赋观念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儿童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任你在上面写上什么或者把它塑造成什么。10.“白天的母亲”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种,指的是政府提供少量的经费,让一些年轻的妇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在白天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 简答题: 1.简述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学前教育重心的转移;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是以教育中最一般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3、《学记》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4、教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是从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开始的。是以夸美纽斯、1632年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5、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原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6、《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7、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著的《教育学》被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9、布鲁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最有价值的提出“发现法”。10、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环境11、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12、个体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即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13、社会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代表人物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14、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发展与努力的方向,而教育目的是提出教育的质量要求。15、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 16、教育目的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19、教育制度的构成有:教育体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20、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21、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22、我国现代学制如于清末。1902-1903年间清政府先后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现代学制。23、中国现代第一个学制是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24、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是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25、课程标准要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6、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课外活动、团队、班级活动、社会实践等。其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27、课外活动的教育学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儿童发展观和小学教育基本目标。28、国际社会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是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29、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生存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一切活动。 2、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3、教育目的:指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4、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各种规范或规定。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9、教育途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渠道,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10、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1、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活活泼的发展。1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其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两个重要的方面。1、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1)可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2)可以为学 习其他教育学科打好理论基础。(3)可以帮助师范生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2、教育的 特点(教育本质)(1)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2)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 与系统性(3)教育活动的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4)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 制性的结合(5)教育效果的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3、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1)现代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3)教育形式、手段的多 样化(4)教育内容的综合化(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6)努力实现教育的 现代化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作用(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 模、速度和结构(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5、现代教育的本体 功能(1)培养人是教育的基本职能(2)教育的传递功能。教育的传递性是教育的基 本属性(3)教育的筛选功能6、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1)是劳动力和各种人员再生产 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可以直接生产科学技术(4)具有 经济效益7、“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内涵A、关注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的、 发展的、有尊严的人)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 之者莫如乐之者”)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8、 学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9、教 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地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对人的 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增强对人影 响的效益性。(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 不走和少走弯路。10、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 基础(2)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3)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决定性条件(4) 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5)教育则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11、我国的教育方针 的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 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我国教育目的的精 神实质(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者)(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3)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人的素质的内在提高以及全 民素质的全面提升。(4)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 1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直接决 定的(2)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3)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受教育 者身心发展的需要1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人的发展与 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分工造成的(3)人的发展是大工 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资本主义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矛盾(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制度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理想得以实现(6)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16、小学德育的内容: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世 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17、思考:有人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 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你是怎么看待的?:各育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 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和 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 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18、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1)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渐融合(3)高等教育层次化、多样化19、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 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4)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20、课程的实施(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 展的基础。义务教育是普及、强迫性的。任何部门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擅自取消国家 课程计划之内的课程。(2)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教育的根本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 尽可能尊重学生差异、满足每一个儿童独特的发展需求。(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运用恰当的课程评价方式, 培植孩子的学习信心。21、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 能、技巧,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22、教学的本质(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决定性的特 征。(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4)教学认识是教育 性的认识23、课外活动的特点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C.形 式上的多样性D.活动上的自主性24、未来教师专业素养(1)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 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21世纪的基础教 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 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 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是具有旺盛的生 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 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是个性差异性、独 一无二的个体。(2)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 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3)教师要胜任就需要新的能 力 A、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2)、管理能力(3)、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智 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25、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内涵:(1)新 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 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3)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 26、如何促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1)、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 的师生伦理关系A、树立教育民主思想;B、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C、加 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师生情感关系A、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孩子是神圣”)B、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C、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凤梨科植物要求的pH值( A ) A. 4.0 B. 4.5~5.0 C. 5.5~6.0 D. 6 2.瓜叶菊要求的腐叶土、培养土、园土比例( B ) A. 4﹕4﹕2 B. 5﹕3.5﹕1.5 C. 5﹕2﹕3 D. 3﹕5﹕2 3.微量元素占植物体重() A. 0.1~0.2% B.3.6~4.5% C. 0.001~0.0001% D. 一半以上 4.形成灰分的矿物质元素有(a ) A. N. P. K. Ca. Mg B. N. P. K. Ca C. P. K. S. Ca. Mg. Fe D. D. O2. H2 5.叶暗绿色,生长延缓,下部叶的叶脉间黄化,表明缺( b )的表现。 A. N B. P C. Na D. Fe 6.低温温室温度应保持在() A. 3~8℃之间 B. 4~10℃之间 C. 8~15℃之间 D. 15℃以上 7.不等屋面温室两屋面宽度比( A ) A. 4﹕3 B. 5﹕2 C. 6﹕5 D. 3﹕1 8.当温室为东西延长时,南北两排温室间的距离通常为温室高度的( C )。 A. 3倍 B. 1倍 C. 2倍 D. 4倍 9.温室布置以()投射角为宜。 A. 450 B. 600 C. 90 0 D. 300 10.秋菊适宜生长温度( a )。 A. 20℃ B. 21℃ C. 40℃ D. 30℃ 11.调节繁殖期的栽培期,采用( d )等措施可有效调节花期。 A. 修剪 B. 摘心 C. 施肥 D. 控制水分 12.温度催延花期的主要作用( b ) A. 打破休眠 B. 花芽分化 C. 春化作用于 D. 影响花茎的伸长 13.催延花期的主要途径( d ) A. 温度处理 B. 加速生长 C. 日照处理 D. 药剂处理 14.菊花平瓣类有( a ) A. 宽带型 B. 平盘型 C. 雀舌型 D. 芍药型[ 15.菊花有抗( c )等毒气的功能。 A. SO2 B. HF C. HCl D. Cl2 16.瓜叶菊是花品种在8月播种,于11月以后增加人工光照,给予()光照,12月可开花。 A. 10小时以下 B. 15~15.5S C. 15.5~16S D. 16S以上 17.唐菖蒲别名(abc ) A. 菖兰 B. 剑兰 C. 扁竹莲 D. 水薄荷 18.催延花期包括(ab ) A. 促成开花栽培 B. 抑制栽培 C. 打破休眠 D. 春化作用 19.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培养土比例() A. 3﹕5﹕2 B. 5﹕3﹕2 C. 8﹕3﹕5 D. 4﹕4﹕2 20.缺铁表现( B ) A. 病斑不常出现 B. 叶脉间黄化 C. 严重时叶缘及叶尖干枯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 其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基本练习题(一)填空题 1.教育目的是________,它是全部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________,是全部教育过程的________。 2.教育目的的意义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目的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因为教育产生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需要。 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争论。 5.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6.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________、 ________。 8.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 ________。 9.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质在于________由冲突走向整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________。 10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因而,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选择题 1.从逻辑关系上看,教育目的应是教育目 1 / 8

标的________。 A.下位概念 B.上位概念 C.同义词 D.交*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________。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B 和 C 3.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 D.实证主义 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人的异化理论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________。 A.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B.表述不同,精神实质也不同 C.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D.有联系也有区别 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 A.一种教育思潮 B.一种教育模式 C.一种教育政策 D.一种教育价值观念(三)判断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2.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 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3.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辩证统一关系的反

数学教育概论期末题[1]

数学教育概论复习题 一、1、克莱因对数学教育改革有哪些建议? 答:(1)数学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2)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3)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 (4)应该把算数、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 2、数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数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心理学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指导上。 3、国际上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 答:1960、1970年代以研究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或大规模的课程实验为主,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定量的比较研究较多。到了1970年代后期,对个别或少数学生的小型的定性的研究明显增加,这种研究在1980和1990年代更加盛行。1980年代后,受皮亚杰和V ygotsky 等心理学家的影响,解释学生理解的理论及相应的思想学派变得兴旺起来。 二、4、数学发展史划分为哪四个高峰期? 答:(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公理化数学(公元前700——300) (2)以牛顿发明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17——18世纪) (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19——20世纪中叶) (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20世纪中叶——今天) 5、20世纪数学观有什么变化? 答:(1)公理化方法、形式演绎仍然是数学的特征之一,但是数学不等于形式。数学正在走出形式主义的光环。 (2)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注重应用。 (3)数学不等于逻辑要做“好”的数学。 6、你如何认识数学的文化本质? 答:(1)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火车头。 (2)数学打上了人类各个文化发展阶段的烙印。 (3)数学应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 (4)数学思维方式对人类文化的独特贡献。 (5)数学成为描述自然和社会的语言。 7、简述我国数学教学理念的发展? 答:(1)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 (2)从“双基”与“三大能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3)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4)从看重教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三、8、佛赖登塔尔的生平及数学教育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答:佛赖登塔尔是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曾经是荷兰皇家科学院得院士和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专长为李群和拓扑学。主要代表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除草与播种》、《数学教育再探》其中《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是一个总体的叙述,另外两本是更加具体的分析。 9、波利亚的生平及数学教育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答:波利亚是法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和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1887年出生在匈牙利,青

花卉园艺工理论试题及答案

花卉园艺工理论试题及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花卉园艺工理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5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0分,满分150分) 1. ( )不属于土壤结构改良剂的作用。 A、使容重降低 B、总孔度增加 C、有利于土壤各级水稳性团粒的形成 D、孔隙变大 2. 通过形态诊断,化学诊断等方法初步确定所缺乏的元素,补充施入这些矿质肥料,经一段时间,若症状消失,即可确定病因,这种方法叫( )。 A、形态诊断 B、化学诊断 C、施肥诊断 D、物理诊断 3. 属于无土栽培固体基质中的有机基质的是( )。 A、砂 B、泥炭 C、珍珠岩 D、蛭石 4. 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现象出现的季节来预测病虫害的方法称为( )。 A、期距法 B、物候法 C、经验猜想法 D、调查法 5 A、高温(33℃以上)、干旱 B、温暖(85℃±)、潮湿 C、低温(105℃以下)潮湿 D、温暖、干旱 6. 下列选项中,( )较易感染炭疽病。 A、蕙兰 B、春兰 C、建兰 D、君子兰 7. 梅、杏、桃喷洒( )易引起落叶。 A、乐果 B、敌百虫 C、马拉硫磷 D、灭多威 8. “半量式”波尔多液的原料配比,硫酸铜:生石灰:水为( )。

A、10:10:1000 B、10:0.5:1000 C、10:8:1000 D、8:10:1000 9. 春季晚霜冻主要危害幼苗期的作物、蔬菜、瓜类、( )的果树等。。 A、休眠期 B、坐果期 C、落叶期 D、果实膨大期 10. 干旱的防御措施主要有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选用抗旱品种、采用( )措施;推广旱作节水农业等。 A、防旱 B、耐旱 C、抗旱保墒 D、抗干热风 11. 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 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 C、食物链的最顶端不一定是动物 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杂的 12. 园林土壤过碱可使用( )来改善土壤酸碱性。 A、石灰粉 B、硫磺 C、硝酸钙 D、磷矿粉 13. 下列方法中,( )可防止保护地土壤碱化。 A、不少化肥 B、少用化肥 C、只用拥挤肥 D、换茬时漫灌 14.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垄糠灰的特性。 A、色深,吸热快 B、微酸性 C、质地轻 D、多空隙 15. 日光温室最节能的保温措施是( )。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一、 一、填空题 1、我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教师的第一人是,后来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助手。 2、1940年10月江西省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 3、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4、陈鹤琴指出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5、张宗麟在30年代出版的一书中提出了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6、1927年11月,在领导下,以张宗麟等为基干,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园——。 7、陈鹤琴认为、都是活教材。 8、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 9、张宗麟认为社会化的课程有两个根据,即和,而这二者是极不相同的。 10、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是。 二、名词解释 1、中外幼儿教育史 2、《颜氏家训》 3、南京鼓楼幼稚园 4、艺友制 三、简答题 1、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2、简述张宗麟关于幼稚园教师的任务有哪些? 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4、简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5、中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6、简述陈鹤琴关于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观点? 7、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四、论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 师资培养的启示。 2、张宗麟有关社会化幼稚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有什 么意义? 3、试论陶行知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启 示。 4、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意义。 5、评论陶行知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6、评论张雪门的幼稚园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 革的借鉴意义?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422页包过)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D) 以上都是 3.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C) 思维素质 4.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C) 同步性 5.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A) 健康成长 6.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D) 以上都是 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D) 素质教育 9.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A) 课堂教育 10.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A) 活动课程 11.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B) 精神审美素质 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B) 教学环境 13.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C) 教育基本理论 14.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C) 现实教育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A) 素质 1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D) 内部矛盾 17.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决定了()必须与困难同行。(A)素质主体 18. 素质教育()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超越,它体现着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意志,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愿望。(A) 目标 19.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0.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A) 素质教育 21.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D) 社会 22.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C) 独立人格素质 23.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C) 集体学习

花卉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格1分,共30分) 1、花卉栽培的方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花卉生产水平最先进的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_。 3、花卉分类的方法通常有8种,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是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在开放过程中会变色的有____、____、____等, 它们分别属于____科、____科、____科。 二、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 1、春化作用 装 订 线(答题不 得超 过此 线)

2、光周期作用 3、花卉 4、模纹花坛 5、组织培养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花卉中都属于二年生花卉的是()。 A、虞美人、万寿菊 B、一串红、鸡冠花 C、金盏菊、雏菊 D、三色堇、百日草 2、下列花卉中属于阴性花卉的是()。 A、肾蕨 B、景天 C、石莲花 D、仙人掌 3、下列花卉栽培时要求碱性土的是()。 A、非洲菊 B、鸳鸯茉莉 C、杜鹃 D、龙船花 4、下列花卉中常采用匍匐茎繁殖的是()。 A、大丽花 B、吊兰 C、蟛蜞菊 D、万寿菊

5、兰花中耐寒性最弱的为()。 A、建兰 B、寒兰 C、惠兰 D、春兰 6、下列花卉中属于短日照花卉的是()。 A、蒲包花 B、一串红 C、雏菊 D、一品红 7、要让一品红提前开花,最好的方法是()。 A、每日给予14小时的光照 B、每日给予10小时的光照 C、每日给予16小时的光照 D、每日给予12小时的光照 8、虾衣花、矮牵牛在植物分类学上分别隶属于()。 A、千屈菜科、旋花科 B、爵床科、旋花科 C、爵床科、茄科 D、千屈菜科、茄科 9、以下花卉中不属于室内观叶植物的是()。 A、鸢尾 B、竹芋 C、万年青 D、绿萝 10、下列花卉中哪些是不宜摘心的()。 A、鸡冠花、美女樱 B、万寿菊、一串红 C、千日红、矮牵牛 D、金鱼草、长春花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花境与花带的概念与二者的区别。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P5 (×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 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P120 (×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 负责。 (√)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P111 (×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 用。 )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P76 (×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P174 (× 16.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P2 (×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P117 (×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 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P249 (× 23. 《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 (√)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P161 (×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P3 (×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 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P150 (×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 (√)P165 32. 《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P27 (×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 (√)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P51-52 (×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及答案 试卷一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A家庭教育 B宫廷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基础是: A勤俭 B诚实 C守信 D孝悌 3 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产生在: A商代 B西周 C汉代 D 唐代 4 我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 A《小儿语》 B《蒙求》 C《三字经》 D《急就篇》 5 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C《壬戌学制》 D《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6 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颁布后出现的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京师第一蒙养院 B湖北幼稚园 C福州幼稚园 D湖南蒙养院 7在《大同书》中康有为为了实现“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构想而设计的教育体系是: A“公养”、“公育” B绅士教育 C平民化教育 D义务教育 8 规定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的《壬戌学制》颁布的时间是: A 1904年 B 1922年 C 1936年 D 1950年 9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 A厦门集美幼稚园 B北京香山慈幼院 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D上海大同幼稚院

10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倡者是: A陈嘉庚 B陶行知 C陈淑华 D张克勤 1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的提出者是: A蔡元培 B陈嘉庚 C张宗麟 D杨贤江 12陶行知办幼稚师范教育采用的具有特色的方法是: A研讨法 B见习法 C讲 授法 D艺友制 13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的刊物是: A《活教育》 B《幼稚教育》 C《初等教育界》 D《小学教师》 14 1951年教 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提出的当前师范教育的工作方针是: A各级师范教育并存 B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 C正规师范教育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 D综合大学创办教育学院 15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机 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的是: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法》 D《幼儿园工作规程》 16古代社会幼儿教育完全为培养宗教意识而展开的国家是: A古印度 B斯巴达 C雅典 D古埃及 17斯巴达幼儿教育的特点是重视: A军事体育 B生活常规 C道德教育 D知识教育 18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优生优育问题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伊拉斯谟斯 19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伊拉斯谟斯 20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论述人道化和个性化幼儿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花卉学试题及答案

花卉基本知识检验 1、鸡冠花常见的栽培品种有(凤尾鸡冠)、(圆绒鸡冠)、(子母鸡冠) 2、(千日红)是理想的干花 3、以下哪种不是菊科( A ) A、松叶菊 B、向日葵 C、孔雀草 D、百日草 4、下面哪种花卉是傍晚及夜间开放( D ) A、三叶松叶菊 B、半枝莲 C、白睡莲 D、月见草 5、下面哪一种不是四大切花( D ) A、香石竹 B、唐菖蒲 C、玫瑰 D、牡丹 6、下面哪一种花卉昼开夜合( B ) A、剪秋萝 B、荷花 C、银莲花 D、耧斗菜 7、白头翁的观赏部位是( D ) A、花被片 B、花萼 C、雄蕊 D、花后柱头 8、下面哪一种花卉不是毛茛科的( A ) A、荷包牡丹 B、牡丹 C、唐松草 D、飞燕草 9、下面哪一种不是观叶花卉( D ) A、含羞草 B、肾蕨 C、龟背竹 D、花菱草 10、下面哪一种花卉是兰科花卉( D ) A、君子兰 B、紫罗兰 C、文殊兰 D、白芨 11、下面哪一种花卉不是鸢尾科的( D ) A 、黄菖蒲 B、花菖蒲 C、唐菖蒲 D、石菖蒲 12、下面哪一种植物不是多浆植物( A ) A、诸葛菜 B、玉树 C、伽蓝菜 D、昙花 13、下面哪一种植物可作垂直绿化用( B ) A、含羞草 B、香豌豆 C、红花醡浆草 D、老鹳草 14、一品红的观赏部位是( C ) A、花瓣 B、苞片 C、顶部小叶 D、花蕊 15、下面哪一种花卉无距( C ) A、凤仙 B、三色堇 C、羽衣甘蓝 D、耧斗菜 16、下面不能做园林背景材料的花卉是(B ) A、蜀葵 B、槭叶秋海棠 C、木芙蓉 D、蓖麻 17、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仙人掌科( B ) A、仙人掌 B、仙人笔 C、仙人指 D、仙人球 18、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夏季花卉( A ) A、报春花 B、荷花 C、夏堇 D、蜀葵

大学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教学基本采用: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教学制 C. 道尔顿制 D. 集体上课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 B. 主张教师对学生不应多加干涉。 C. 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超出发来设计教学 D. 主张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它,而只能顺应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德国教育家()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一词。 A. 梅伊曼 B. 洛克 C. 杜威 D. 康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教学疾病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包括: A. 教学失偏 B. 教学失衡 C. 生理阻隔 D.

教学失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古雅典的( )曾提出:“父亲有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A. 棱伦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 《学记》 B. 《中庸》 C. 《论语》

D. 《荀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特点的是: A. 活动的灵活性 B. 参加活动的自愿性 C. 活动内容的广泛性 D. 活动的策划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研究报告的类型不包括: A. 实证性研究报告 B. 回炉研究报告 C.

理论性研究报告 D. 文献性研究报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体育的任务不包括: A.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B. 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C. 传授知识和能力 D.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属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是: A. 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B. 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 1、中国古代读物流行最广,影响极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写的()。 《三字经》 2、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童蒙须知》 3、颜之推现存的()是中国古代影响十分广泛的家庭教育名著。 《颜氏家训》 4、下列不属于王守仁的思想的是()。 唯物主义 5、1904年1月,()的颁布,标志着学前教育制度逐步建立。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6、由美国传教士金振声1889年在苏州慕家花园创办的(),就是一个将女学、幼稚师范、幼稚园合为一体的综合性学前教育机构。 英华女塾 7、杭州第一所中国人办的女子学校是()。

杭州女子学堂 8、南京鼓楼幼稚园,由()在自己家中创办。 陈鹤琴 9、提出的课程论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是()。 陈鹤琴 10、被毛主席称为“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是()。 蔡元培 11、新中国初期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首先在(),其次是机关、学校和郊区农村。 工厂企业部门 1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行政法规是()。 《幼儿园管理条例》 13、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思想家是()。 柏拉图 孔子 亚里士多德 昆体良

14、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现在著作()中。 《儿童教育论》 15、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直观教具来改进教学的是()。 夸美纽斯 16、下列学校中不属于英国的是()。 编织学校 17、1890年,由民间人士()夫妇于新泻市创立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托儿所。 赤泽钟美 18、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是()。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19、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一个有关幼儿园综合而详细的法规叫()。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是()。 及幼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