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分析与开发利用对策

合集下载

仙居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

仙居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

十分丰富,不论是 自然 旅游 资源还 是人文旅游 资源 ,都有较
一 、 仙居县旅游资源的特征
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 、科学考 察价值和 吸引力。旅游
仙 居一 “仙人 居住 的地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4A级 资源的特征表现为:一是旅游资源丰富,类型比较齐全。境内人文
多积累 一些 资料 ,以便在 教学中不断采 用新方法,推 出新内容,从 响。篮球 技术、技能之 间的内在联系是 实现运动技能迁移 的必要 条
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位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正直公道,平易近人, 件。迁移是已掌握的规律和技能在新情况下类似或概括的心理过程。
举止文明的体育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敬佩,是效仿的榜样。 学生在运 动技能的迁移过程 中必须依据 已有 的知识 、技能 、经验 ,
好效果 。
综 合、比较 、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智力技能都 得到 了训练 ,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的独 立性和批判性 、广 阔性和深刻性 、敏捷性和灵活性 以及逻
美 国心理学家科勒涅 克认为:创新就 是指 发明和 发现 ,用 以处 辑性和创造性等 能力得到 了培养 。一个创新型 的高校体育教师在 篮
L天 键 词 j仙居县:旅游资源;开发
历史悠久 ,有着深厚的古文化底 蕴,钟 灵毓 秀的山水 孕育 了项斯、
旅游 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科学正确的认 孙邰 、柯九思、翁森、陈仁玉等一大批 历史名人,也 吸引朱熹、潘
识 ,是旅游 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它关系到资源的开发模式、开发 耒等骚客名流驻足揽胜 ,留下了不少 的文学 艺术珍 品。仙 居境内旅
理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 球 教学中,要始终渗透对 大学生创新意识 的培养 ,精心设计有利于

珍稀植物调查调研报告

珍稀植物调查调研报告

珍稀植物调查调研报告调研对象:珍稀植物调研目的:了解珍稀植物的分布情况、保护现状和研究价值,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调研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调研地点:湖南省、云南省、四川省调研方法:实地考察、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1. 珍稀植物分布情况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统计,在调研地点湖南省、云南省和四川省,我们发现了共计30种珍稀植物,其中10种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这些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和森林中,生态环境相对较为特殊。

2. 珍稀植物保护现状调研结果针对30种珍稀植物,我们进行了保护现状的调研。

发现虽然相关保护工作已经展开,但由于资源有限和保护力度不够,部分珍稀植物仍面临采伐、过度开发等威胁。

同时,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信息收集不及时、保护措施不科学等。

3. 珍稀植物研究价值调研结果珍稀植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通过调研了解到,这些植物在药用价值、遗传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维护等方面都具备重要意义。

珍稀植物的研究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对推动科学进步具有积极影响。

4. 珍稀植物保护措施和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措施和建议:(1)加大保护力度:增加投入,加强巡逻监测,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珍稀植物的保护效果。

(2)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珍稀植物的研究力度,探索其遗传资源、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促进科学发现。

(3)加强信息共享和宣传教育:建立珍稀植物保护信息平台,推动各地保护工作的信息共享。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珍稀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保护和研究珍稀植物,推动珍稀植物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珍稀植物的分布情况、保护现状和研究价值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在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珍稀植物的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仙居县村庄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仙居县村庄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以期推动仙居县村庄绿化建设 ,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 村庄绿化 ; 问题 ; 发展对策
中图 分 类 号 : T U 9 8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6 9 9 7 ( 2 0 1 5 ) 1 卜0 0 8 9 — 0 2
村庄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主要内容 , 是农村生态 环境建设的主体 , 是文 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 来, 仙居县以森林村庄 、 美丽乡村 、 生态村等为载体 , 结合 四边 三化 、 三改一拆 、 环境综合整治 、 五水共治 , 全 面铺开村庄绿化 工作 , 短短几年时间 , 村庄环境发生 日新 月异 的变化 。截至 目 前, 已完成村庄绿化 4 3 5个 , 建成省 、 市级 森林村庄 ( 绿化示范 村) 9 4个 , 成效显著。纵观全县村庄绿化发展历程 , 村庄绿化从
难度。 村 民是村庄绿化建设的主体 , 主体 问题是关键问题 , 只有 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通了 , 村庄绿化的其他问题才可解决。
护工作不 落实 , 杂草藤蔓 满株 , 树苗 长势差 , 牲畜践 踏 , 缺株 死株 现象严重 。这样若 干年后 , 绿化效果就千差 万别 , 有的农
作者 简介 : 王 坚娅 ( 1 9 7 3 - ) , 女, 浙江仙居人 , 高级工1 . 4 后 续 管 护 乏 力
多, 旧村 改造步伐 加快 , 道路基本上实施硬化 , 绿化用地少 。
1 . 2 村 民绿 化 意 愿 不 强
尽管村庄绿化建设最大得益者是农 民, 但现实当中 , 农 民
存在资金缺乏 、 管护经验不足 、 无 专业 管护队伍等 问题 。 不少村庄 绿化前期 的造林绿 化统一规划 , 统一施工 , 统一 验

发展珍贵彩色森林仙居绿化出新亮点

发展珍贵彩色森林仙居绿化出新亮点

发展珍贵彩色森林仙居绿化出新亮点陶婵媛【期刊名称】《浙江林业》【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1页(P7-7)【作者】陶婵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浙江省仙居县位于北纬28.5°—29°,东经120°—121°,地处括苍山脉中段,四面环山,永安溪穿境而过;东靠临海、黄岩,南邻永嘉,西接缙云,北连磐安、天台,为台州、温州、丽水、金华4市的交界处,东西长63.6千米,南北宽57.6千米,面积299.4万亩。

丘陵山地占80.9%,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246.87万亩,森林覆盖率77.9%,居台州首位。

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南峰公园,标志着仙居园林绿化的起步。

此后,为了响应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改善居住环境,城乡绿化有所进展。

1996年开始,开展“千佳花园式单位,百佳绿色村,十佳小城镇”活动,推动了仙居的城乡绿化进程。

21世纪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平原绿化逐渐成为城乡绿化的重点。

2004年,以“百村整治、十村示范”为载体,先后有50多个村庄实施村庄绿化工程。

2007年开展花果村建设,结合庭院经济,把村庄绿化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2008—2009年,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党政领导、部门指导、群众主体、合力共建”的村庄绿化工作方针,完成152个行政村的村庄绿化。

2010年,开展“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活动,采取苗木直补的方法,强力推进村庄绿化,282个村庄参与了村庄绿化工作,共栽种各类苗木150239株。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夯实未来五年绿化工作的基础之年。

仙居县以创建浙江省珍贵彩色森林示范县为契机,稳步推进森林扩面,全面落实造林扶持政策,扩绿增彩,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2016年,计划完成造林更新面积8000亩,包括迹地更新3500亩和人工造林4500亩,珍贵彩色森林1.2万亩。

2016年开春以来,绿化造林工作进展顺利、重点突出、亮点纷呈,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绿色绽放魅力仙居森林托起城市未来

绿色绽放魅力仙居森林托起城市未来

绿色绽放魅力仙居森林托起城市未来作者:丁巧林来源:《浙江林业》 2019年第8期撰文/丁巧林仙居地处浙江东南,全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丰富的林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做足山区文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1—2013年,仙居县以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四边绿化行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从拓展城市森林发展空间、完善森林生态网络、发展富民产业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森林仙居建设。

2014年1月,被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授予“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2016年,仙居县委、县政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群众对绿色生态的期盼,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

2018年3月,仙居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迅速掀起创森热潮。

2019年是仙居县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以“大地增绿、心中播绿”为目标,以实施城市绿地建设、村镇绿化建设、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森林廊道建设、森林产业富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文化建设七大工程为抓手,各部门通力配合,上下积极行动,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造林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城乡统筹助力国土绿化美化升级见缝插绿构建绿色空间,精准提升城区绿化水平。

在城区挖潜增绿上下功夫,全面摸排、落实责任,完成城区42处休闲片林、微绿地建设,新增居住区等附属绿地20亩。

城区边角地变“废”为“宝”,完成地块整治18处,新增生态停车场7处,新增绿化面积近1000平方米。

示范引领协同推进,全面提高村镇绿化质量。

以“一村万树”示范创建为载体,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

截至5月底,已新植珍贵树42万株,占计划任务47万株的89%。

新建森林村庄8个,实施省级森林城镇创建3个;新建珍贵树示范林4片、示范单位5个、示范点(村)4个;在建“一村万树”示范村6个、推进村49个。

全面完成绿化造林任务3000亩,其中人工造林500亩、迹地人工更新2500亩。

仙居睿源生态农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仙居睿源生态农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仙居睿源生态农业开发可行性报告浙江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二OO九年七月仙居睿源生态农业开发可行性报告一、概要浙江仙居睿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项目位于浙江省仙居县镇,离仙居县城仅8公里。

仙居顾名思义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农业经济特色鲜明,境内气候温和,水、光热资源充足,生态良好,无污染。

森林覆盖率达77.2%,水资源达24亿平方米。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仙居农业每年来已发展以仙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杨梅、蜜梨、有机菜、山茶油、竹笋、板栗等十大特色农产品。

睿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位于仙居县镇乡地块,总占地一万多亩,生态环境优越宜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风光秀丽,可逐步形成“园林娱乐,水中养鱼,山上种果,山坡养猪和树下养鸡”集生态农业旅游,娱乐休闲,农家乐、宾馆住宿,商务会议、园林种植、综合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娱乐型综合开发,健康环保庄园式的科技示范园地。

二、农庄的布局、规模。

(一)、农庄初步拟定划分三个区块:即种植区、养殖区、休闲区。

1、农庄的种植区为生态粮食种植和绿色有机蔬菜种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至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

城乡居民生活理念的更新对多种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提供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因此,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简单的说就是不用化肥用农家肥,用安全型农药或者不用农药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就成了当今农业生产的新的内涵。

积极培育农产品绿色产品,对增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扩大农产品创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绿色工程。

生态粮食种植区,主要种植生态水稻为主,另一部分种植生态玉米作为养猪和养鸡的饲料。

作为养猪和养鸡的饲料,如果不是有机生态饲料,那么饲养的猪和鸡也不是有机生态的。

种植区的第二板块为果木种植和药用林木种植,主要种植以杨梅为主的水果,其他还有蜜梨、葡萄等水果,药用林木主要种殖红豆杉。

仙居坚持森林惠民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仙居坚持森林惠民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绿色天地LVSETIANDI 浙江林业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台州市西部,县域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

近年来,仙居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改革为统领,紧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七大创森重点工程,着力推进森林惠民,为仙居绿色发展夯实底色、增添亮色。

聚焦全域绿化美化城乡绿化美化全面提升。

在城区,着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完善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宜绿尽绿,使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满足居民日常游憩需求。

2017年以来城区新增各类绿地62.51公顷。

实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工程,新增盂溪公园、西门公园等公园绿地190多亩;实施高速入城口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形成丛林、密林、疏林、草坪等变化有序的绿化景观;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边角地处置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城区绿化攻坚战,对城区闲置的边角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实施全面整治,将闲置地改造成停车场或公园绿地,变“闲”为“绿”,新建成休闲绿地、绿荫停车场26处,昔日脏乱差的众多边角地嬗变为环境优美的休闲绿地,城区绿化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创森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乡村,以“一村万树”、森林村庄、森林城镇建设为主要载体,植树、富民、美村相结合,大力发展珍贵、彩色、乡土树种,高质量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拓展乡村公共生态游憩空间,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2017年以来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13个、推进村140个,新建森林村庄42个,创成国家森林乡村6个、省级森林城镇6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30个。

森林廊道不断拓展。

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全县实施公路精品示范线、特色景观线、标准生态线绿化273.4公里,成为“浙江省首批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X730公路串联景区,结合原生态风光,构建疏密相间的绿化空间,被评为“首届浙江省最美自驾公路”“省级精品示范道路”。

推进美丽绿道建设,依托山林、溪水、田野的生态基底,实施永安溪主绿道及乡村辅绿道建设工程,全县新建生态绿道97公里,依水而建的永安溪生态绿道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世界休闲组织国际创新奖,获评浙江省“最美绿道”。

仙居以绿色经济模式发展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

仙居以绿色经济模式发展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
茶:在茶叶栽培方面,仙居种茶历史也有确切文字记录。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 载:公元239年,“南方茶祖”葛玄至仙居括苍山炼丹修仙,期间在丹洞附近栽种茶叶 ,以茶解渴解毒
历史
土蜂:仙居饲养土蜂的历史也同样久远,据《高僧传·支昙兰》记载:早在东晋时期 (317—420年),高僧支昙兰前往仙居韦羌山的时候,曾收到珠欺王外甥相赠的土蜂蜜
总结
生态兴则文明兴”,回顾百年党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同志,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建 设生态文明的步伐从未停止,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与信心
未来,仙居县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这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更多的经 验和启示。同时我们也希望其他地区能够借鉴仙居县的经验探索适合自己地区的绿色经济 发展模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绿色经济的内涵
背景介绍
仙居位于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其中古仙居梅群是仙居的重要文 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为了保护和利用古杨梅群,同时推动经济 可持续可循环发展,仙居县开始探索以绿色经济模式发展古杨梅群复合系统
历史
杨梅:仙居是杨梅栽培的起源地之一,本地栽培杨梅的历史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 期。当时,仙居尚未单独置县,辖属临海县(郡)。临海人沈莹所著《临海异物志》 就有杨梅的记载:"杨梅,其子大如弹子,正赤,五月熟。似梅,味酸甜"
杨梅旅游与文化体验
仙居是一个山水风光秀丽的地方,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区。在杨梅季节,这些景点变得更加 热闹。游客可以欣赏到青山绿水的美景,品尝到新鲜的杨梅果实,还可以参加各种与杨梅 相关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参观杨梅园、学习杨梅种植技术、品尝杨梅美食等
经济–生态–社会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居县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分析与开发利用对策
作者:张汝忠朱洪西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9期
摘要珍贵树种是一种社会特殊的战略储备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研究珍贵树种资源意义重大。

对仙居县珍贵树种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查明境内共有珍贵树种59种,占《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208种的28.4%,其中天然分布的45种,引进栽培的14种,分属22个科、41个属,分析了珍贵树种的分布状况、生态习性、生境状况、保护管理现状等,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珍贵树种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分析;开发利用对策;浙江仙居
中图分类号S7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227-02
珍贵树种主要是指珍贵用材树种,其木材应具有密度高、硬度大、材色深、纹理美观等特性。

珍贵树种是一种社会特殊的战略储备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资源比较贫乏。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珍贵木材需求旺盛,而且海外资源日益枯竭,国际社会压力增加。

同时,珍贵用材树种生长培育周期长、经济价值高,具有优于其他森林树种的生态、经济和美化功能[1-2]。

仙居县珍贵树种资源比较丰富、种类比较多,又是培育珍贵树种资源的适宜区域,因此开展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对培育和发展珍贵树种意义重大。

1自然地理概况
仙居县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西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7′6″~120°55′51″,北纬28°28′14″~28°59′48″。

东西长63.6 km,南北宽57.6 km,全县总面积2 003.55 km2,山地多,平原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全年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季,秋冬光温互补。

年平均气温17.2 ℃,极端最高气温41.2 ℃,极端最低气温-
9.9 ℃,年平均无霜期为240 d,年平均降水量1 644 mm,年平均蒸发量1 260.8 mm,年均相对湿度79%,年均日照时数1 932.6 h,日照率41%。

气候总体上呈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

2调查研究方法
对照国家林业局2006年颁布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办造字[2006]94
号)[3],认真查阅、鉴定仙居境内分布和栽培的木本植物资源相关材料[4-6]。

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并经多次的实地调查考察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编撰了仙居县珍贵树种资源名录,并进行分析研究。

3珍贵树种资源
仙居县境内共有自然分布和引进栽培的珍贵用材树种59种,占国家林业局参考名录208种的28.4%,其中本地天然分布45种,引进栽培14种,分属22科、41属。

59种珍贵树种中有:常绿硬木类树种25种(其中引进栽培种5种),落叶硬木类树种25种(其中引进栽培种4种),针叶类树种9种(其中引进栽培种5种)。

仙居县珍贵树种资源名录如表1所示。

4资源分布特点
4.1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仙居县共有天然分布和引进栽培的珍贵树种59种,占国家林业局颁布的208种“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的28.4%,其中常绿硬木类珍贵树种25种,占总数的42.4%,落叶硬木类珍贵树种25种,占总数的42.4%,针叶类珍贵树种9种,占总数的15.2%。

分布数量最多的是甜槠、苦槠、青冈栎、冬青、石栎、红楠、锥栗、南酸枣、黄檀、黄连木等树种,单种数量都达几万株之多;其次是钩栗、刨花楠、乳源木莲、深山含笑、水青冈、麻栎、杭州榆等,单种数量都在1万株以上;数量最稀少的是浙江楠,仅在横溪老屋基村有发现,香果树仅在括苍山上部发现,毛红椿仅在淡竹的俞坑和中坑有分布等。

4.2区域分布明显,片段化严重
根据调查,仙居县珍贵树种资源分布的区域性非常明显,主要分布在交通相对不便、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及阔叶林集中分布区。

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分布区。

东部分布区主要包括下各镇、双庙乡、朱溪镇一带,为括苍山区域;南部分布区主要包括上张乡及田市镇李宅港、淡竹乡、横溪镇六都溪口、湫山乡四都港;西部分布区主要包括永安溪源头的安岭乡至溪港乡,湫山乡的杨岸港;北部分布区主要包括埠头镇大陈坑、萍溪林场,盂溪源头的广度乡及与天台临海交界的大雷山。

其中,南部分布区是珍贵树种资源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区域,几乎所有的种类都有分布。

珍贵树种资源居群片段化严重,部分种类虽然有一定的原始种群分布,但各居群个体数目较少,规模小,居群内缺少更新苗,自然更新能力较差,多处于衰退状态,如花榈木、浙江楠、香果树、南方红豆杉、榧树等;而更多的种类则多呈零星状态点缀分布在山谷、山麓,与壳斗科、杜鹃花科、山茶科、金缕梅科等植物及竹类混生,或以风水林单株分布在村庄附近,如香樟、花榈木、香椿、榔榆、竹柏、南方红豆杉、榧树等,这意味着这些树种资源的就地保护正面临着挑战。

4.3百年以上的珍贵古树比较多
据该县2002年完成的《仙居县古树名木调查报告》显示,仙居县有零星分布的珍贵树种百年以上古树达2 032株,其中香樟667株、苦槠685株、柏木120株、福建柏3株、侧柏8株、银杏3株、南方红豆杉58株、甜槠169株、皂荚2株、黄连木16株、青冈栎159株、锥栗25株、榔榆36株、钩栗15株、红楠12株、榧树6株、黄檀17株、白栎17株、冬青4株、香椿4株、楸树2株、花榈木2株、丝栗栲1株、麻栎1株,不包括保护区、朱砂坑林区等大面积阔叶林中分布的古树;加上山区阔叶林中分布的古树,100年以上珍贵树种古树达1万株以上。

4.4人工栽培种类、数量少,开发利用滞后
对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利用,总体种类不多、数量比较少。

以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培育利用比较普遍,最多是黄杨、香樟、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银杏、马褂木、竹柏等,其次是苦槠、青冈栎、红楠、红花木莲、乳源木莲、黄檀、皂荚等。

作为经济树种培育利用的有薄壳山核桃(曾有少量试种)、锥栗、樱桃、香榧等。

作为材用培育利用的,传统的主要是柏木、侧柏;以前人工培育发展过酸枣木、皂荚、马褂木、麻栎、香椿等树种,推广的量不多、范围不广;近年主要种植了苦槠、青冈栎、红楠、乳源木莲、深山含笑、红豆树、乐东拟单性木莲、浙江楠、毛红椿、榉木、南方红豆杉、香榧等树种,特别是毛红椿,共培育苗木15万株,造林近133.33
hm2。

总的来说珍贵树种开发利用滞后,开发利用的珍贵树种不超过30种,不到总种数的1/2,而且培育利用的量也不多。

5开发利用对策
5.1积极宣传
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珍贵树种的宣传力度,宣传保护和发展珍贵树种的重要性,宣传成功培育珍贵树种的先进典型和实用技术,使人们认识到珍贵树种不仅需要保护,而且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培育利用,提高全社会参与珍贵树种培育和保护的积极性。

5.2加强保护
要强化管理,依法治林,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珍贵树种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依法惩处乱砍滥伐、盗伐、乱挖珍贵树种的违法犯罪活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珍贵树种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5.3培育利用
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培育和利用珍贵树种,积极探索有效的栽培技术模式与管理体制。

无论是在培育技术方面,还是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不断试点、探索。

要通过试点示范,为珍贵树种培育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管理环境,带动面上的珍贵树种基地建设。

5.4科技攻关
珍贵树种培育难度大,需要破解的技术难题多,技术人员要围绕珍贵树种良种选育、繁殖、造林、管护等瓶颈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对现有的珍贵树种培育实用技术进行总结、筛选、组装配套。

同时,要探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珍贵树种生长潜力。

科技管理部门要对相关课题给予重点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承包、技术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珍贵树种培育的科技贡献率。

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珍贵树种培育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广大基层林业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培训,提高培育珍贵树种的科技能力。

6参考文献
[1] 郑万均.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国家林业局.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办造字〔2006〕94号)[S].国家林业
局,2006.
[4] 郑朝宗.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2008-2020)[S].浙江省林业厅,2008.
[6] 仙居县林业志编纂委员会.仙居县林业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