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比较与翻译
中英 文体委婉语

英汉文体委婉语刘纯豹认为所谓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 或positive euphemisms夸饰性委婉语)实际上是恭维之话、溢美之词,与禁忌语并无关系。
英、美人(尤其是当代美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为了避免刺激,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物(但并非禁忌)以美言相称。
事实上,文体委婉语相当大一部分是故弄玄虚的“欺人之语”(doublespeak)和文过饰非的“化妆词”(cosmetic words),一般多见于政治、军事、法律和商业用语中。
英汉有关“职业”的委婉语英语有关“职业”的委婉语White-collar Workers(脑力工作者)administrative assistant(本义)行者助理;(委婉义)秘书counsel (本义)顾问;(委婉义)律师educational engineer(本义)教育工程师;(委婉义)校长publicity representative(美)(本义)宣传代表;(委婉义)公关人员understudy (本义)候补演奏员,替身;(委婉义)闲职演奏员Merchants(商人)meat technologist(本义)肉类技术专家;(委婉义)肉商recycler(本义)物品二次循环工作者;(委婉义)收废品的商人sleep engineer (本义)睡眠工程师;(委婉义)床具制造商vision engineer (本义)视力工程师;(委婉义)眼镜商Service occupation(服务性行业)brush salesman (本义)精梳式营业员;(委婉义)挨门逐户兜售产品的推销员patron (本义)守护神;(委婉义)顾客taste technician(本义)风雅技师;(委婉义)购物参谋,时尚买手Blue-collar Workers(体力劳动者)sanitation engineer (本义)公共卫生工程师;(委婉义)垃圾集运工building engineer (本义)大楼维护工程师;(委婉义)大楼保管员,看门清洁工dwelling engineer (本义)住宅工程师;(委婉义)大楼勤杂工 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本义)鞋靴保养工程师;(委婉义)擦鞋工heating engineer (本义)供暖工程师;(委婉义)暖气工汉语有关“职业”的委婉语[伴当]奴仆的婉称,仆人跟随主人,从当奴役,顾称[相公]旧时对男子的敬称,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bài]》:“他是江湖名士,称他柳相公才是。
英汉委婉语对比分析

英汉委婉语对比分析作者:张莉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4期摘 ;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本文旨在对英汉语言交际中经常运用的几类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异,以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委婉语;英语;汉语1.委婉语的内涵委婉语在英语中称为euphemism,它源自希腊语euphēmizein,其中eu-的含义是well,-phēmē的意思是speaking,加起来的意思即“说好话”。
委婉语是使用较含蓄的语言表达各种强烈的、难以启齿的话语,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文雅的语言表达形式。
恰当地使用委婉语,可以减少因为直截了当的措辞而产生的种种不愉快的联想,使沟通更加顺利。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在表达形式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2. 常用英汉委婉语的对比2.1 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几乎在所有文化中人们都忌讳直接谈及“死亡”,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回避它,因此大量与死亡相关的委婉语就应运而生。
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升入天堂与上帝同在,从而使灵魂得到拯救,因此多数用比喻的手段陈述这一事实,表达了人们一种要去天堂,要去极乐世界的良好愿望。
在英语中常用pass away,to breathe your last(咽下了最后一口气),to go to heaven(去天堂),rest in peace(安息),to go to another world(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等说法来婉称“死亡”。
而在中国文化中,神仙一样的生活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状态,所以中国人往往用仙逝、去世、驾鹤西去、了结尘缘、谢世、归天、长眠、故去等词语,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样飘然而去,不再在人世上遭受苦难了。
2.2 有关“年龄”的委婉语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体隐私及私人权利都是他们极力保护的,不想被人知道,更不想受到外界的干预。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探析

用直译的手法.这样有助于忠实地传达原文的风格和意境.当直
译不足以传达原文的内涵时就要加注,以使读者了然于心。 (二)套译 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却 可能根据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相对等的表达,此时就可以用
参考文献:
【1]-ffi瀚军.从委艟语的使用看英美文化∞逼化师范学院学捉2008。(1).
lost your
license,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套译为
。你的前门忘记关啦”. (三)意译 每个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当原 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加注或套 译的方法时就应该采用意译法.如果直接把表示。等一下,我要去 方便一下”的“wait
a
ch埘(私生子),"undcr-acldever"(差生)/,4poor
束定芳曾提出委婉语在语言交际中的自我保护原则。即“人们 在交际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竭力在语言表 达中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持自己的尊严.” 比如“张家的孩子每天练琴到半夜,影响邻居体息,邻居小王 完全可以直言不讳地要求邻居停止这样的扰民行为,但是小王却 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说‘张嫂,孩子真刻苦啊,那么晚还不睡觉练 琴呢’张嫂一听,马上道歉‘真是对不起了,光顾着让孩子练琴,没 注意时间,影响你休息.,吧。”在这个故事中,小王用委婉的态度 为邻居提供了一个通权达变、逐步考虑、心领神会的机会,不致因 唐突无礼直言不讳伤害邻里关系. 三、英汉委婉语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自身的不洁不雅的生理现象和 隐秘的生理反应都持有回避的态度,以避免导致不愉快的发生,影 响人与人的正常交往。然而委婉语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存在着 相当大的差异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性和辩证性思维,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g而 西方人倾向于分析式思维。强调事物自身的特性.因此,汉语中一 些避免禁忌的委婉语常采用反义形式表达,而英语中往往采用更 文雅温和的近义词表达. (二)社会价值观念不同 中国人讲究修身养性、以群体和他人的利益为价值取向,而在 以个人本为为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中,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 造他人的工具.比如,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尊老文化,而西方文化更 注重青春、活力与创造的价值观。这一点表现在两种文化对“老” 的态度上,在汉文化中,。老”字多代表经验、学识、成熟可靠等,因 此在汉语言中人们不太避讳直言。老”字.“老当益壮“老骥伏枥”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4等都是用于形容“老”特殊的社会价值的.而 西方文化中“老”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同时也预示着经济地 位的下降,西方人总是想方设法的避开“老”字,如使用。seniorciti-
中英委婉语的翻译——以《儒林外史》中英对照译本为例

语言新探中英委婉语的翻译——以《儒林外史》中英对照译本为例相玲 任素贞青岛科技大学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格,它反映了特定区域的语言和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文化内涵的翻译极其重要。
为了保证英汉语言间的交流,译者在翻译委婉语时,通常会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从汉英语言的文化及语用方面,以《儒林外史》的中英文本为对照,探讨交际翻译及其策略在英译本委婉语翻译中的体现,传达中文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与语用;交际翻译;翻译策略;委婉语翻译委婉语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与尴尬的话题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委婉语的使用通常会成为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即在一定语境中选择较为含蓄、模糊的语言文字。
一门没有委婉语的语言将会构成交际的工具性缺陷。
由于不同民族和社会间的历史、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在言语交际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修辞意义和语用价值。
一般来说,委婉语以词、短语或小句的形式作为翻译的转换单位。
对译者来说,了解中英语言的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和语用异同,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进行翻译传达意义,在对外交流中非常必要。
本文以《儒林外史》的中文与英译本为对照,从汉英语言文化及语用方面来探讨委婉语翻译。
一、委婉语与交际翻译(一)委婉语委婉语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指的是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述者不直抒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方式。
委婉语是特定场合中用于交际的重要手段,其运用不仅遵循语用礼貌原则,还是利用会话准则的结果。
1.汉语委婉语的分类汉语受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在语言表达方面秉承中庸以及和谐思想,存在大量的委婉语,比如汉语中用“拮据”委婉表示生活贫困,用“学得慢”来表示学习迟钝等。
根据《汉语委婉语词典》,汉语中的委婉语以婉指对象为分类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与死亡和疾病相关的委婉语,与称谓相关的委婉语,与金钱和情爱相关的委婉语以及其他委婉语等。
委婉语的翻译

2. 套译法(application of existing euphemism)
例1:少刻,宝玉出席解手。(《红楼梦》) Presently, Baoyu left the room to relieve himself. (Yang Xianyi) 例2: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红楼梦》) The lady dowager passes away peacefully. (Yang Xianyi)
1. 委婉语就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 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重 的表达方法。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 2. 委婉语是用一种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一种直 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 来的修辞手段。 ——《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
委婉语指用文雅的、悦耳的或委婉的说法来代替 粗野的、刺耳的或直露的说法。
语言现象 (一定场合、交际) 委婉语 社会文化现象 (反映社会现象、人类心理)
二、委婉语的特征
间接性 (驾鹤西去,香消玉殒,捐躯) 模糊性 (有了,有喜,没了) 悦耳性 second-hand furniture(旧家具)
antiques (古董)
三、委婉语的使用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 ------ 避讳 ------ 尊重、礼貌、拘谨、顾及受话人心理
例1: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红楼梦》) No wonder they compare you to Lady Yang, you're both ''plump and sensitive to the heat''. (Notes: Lady Yang, favorite of Emperor Minghuang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supposed to be rather plump.) (Yang Xianyi) 例2:Harry used an Anglo-Saxon word. 哈里用了一个脏词。(注:Anglo-Saxon在这里是委婉语。一般说来 英语中最脏的粗话,如“字母词”,都是源自古英语,故名。)
英汉翻译第2-3 总结

8. The sentry challenged us.
哨兵问我们口令。
Recent discoveries have challenged their old notion.
最近的发现使他们原来的观念成了问题。
10. They challenge for the Davis Cup.
我们希望最可敬的秘书长先生不要过于操劳,要多多保重,他的健康状况欠佳是众所周知的。
九霄云外
我在同他说话的时候,他的脑子好像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His mind seemed to be far away when I talked to him.
他早把我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He has cleanly forgotten my advice.
The old(老人)——senior citizen
Cooking(烹饪)——home science
③学校委婉语
低能儿:
subnormal、special child、slow
撒谎:
shows 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maginary and factual material
侵略战争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国际武装冲突)
空袭
air support (空中增援)或overflight(越界飞行)
经济萧条(depression)
deflation(通货膨胀)
②职业委婉语
Gaoler (监狱看守)—prison officer
Barber(理发师)——hair consultant
送信deliver a letter送命lose one’s life
英汉委婉语交际功能比较

英汉委婉语交际功能比较委婉语是一种长期存在的、非常普遍的语言文化现象。
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交际功能。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主要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委婉语在交际功能上的一些差异。
委婉语英语汉语对比委婉语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交际功能是委婉语的主要功能之一。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它们都具有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消除粗俗,给人以文雅;摒弃陈腐,给人以新颖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差异。
笔者从避讳、避俗、礼貌、掩饰和褒扬等五方面,分析论述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分析其因社会文化的差异,在英汉语言中存在的异同点。
一、避讳功能忌讳现象是每种民族文化中都具有的普遍现象。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欠发达,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低,对诸多的神秘力量不能理解,找不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便对种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还把一些事物崇拜为灵物。
为了避免在言语上触犯所崇拜的灵物,避免产生想象中的不利后果,人们便对一些不得不涉及的话题采取避讳手段。
英美国家人士大多信奉基督教,出于对神明和魔鬼的敬畏,人们担心直呼其名会招致灾难或危险,往往另辟蹊径,创造出很多的委婉说法。
如魔鬼(devil)一词的委婉语就有很多,诸如the blackone, old boy, the tempter,the big d, old harry,the enemy (of mankind),the wicked,old nick,prince of darkness等。
而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华民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汉民族中都有很多的信徒。
可以说,宗教禁忌在中国产生的影响远没有英语国家那么深远。
当人们谈到“鬼”时,远远没有西方人那么惧怕;对带有“鬼”字的说法如“钟馗捉鬼,鬼东西,扮鬼脸”等往往直言不讳。
但在中国,与西方宗教禁忌可以势敌的便是避官讳,名讳。
如在封建社会与帝王姓名相同的字或音是不能用的。
汉英委婉语及其翻译

—123—汉英委婉语及其翻译吴汉周(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南宁邮编:530023)摘要: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中为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夸张性委婉语和压缩性委婉语。
委婉语的主要功能有:避免忌讳、粗俗,表示礼貌与尊敬。
汉英委婉语的主要差别是:相同的生活内容,一方用委婉语表达,另一方则直言不讳;形式相似,文化内涵不同。
主要译法有:直译、意译和移植。
关键词:委婉语差异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410(2005)03-04委婉语就是“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1](P243)在英语里eu p hem ism 的意思是“(exam p le of the )use of p leasant ,m ild or indirectw ords or p hrases in p lace of m ore-accurate or directones 1”[2](P491)(用令人愉快的、温和的词语或词组来代替那些直率的词语或词组。
)eu p hem ism 一词源自希腊语。
词头“eu -”的意思是“g ood ,w ell ”(好),词根“p hem e ”的意思是“s p eak ”(说),词尾“-ism ”的意思是指“(该)动作或其结果”。
整个字面意义是“s p eak w ell of …”(对……好言夸之,对……婉称之)、“g ood s p eech ”(好的说法)或“w ords of g oodom en ”(吉言)。
[3](p 5)从概念上看,汉语和英语对委婉语的定义大致上是一致的。
尽管生活中,人们存在着各种美好的想法,追求各种美好的东西,然而,现实却往往与他们的想法和追求相反,存在着许许多多令人不快或难于出口的丑陋的现象。
交际中并非所有的话题都能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那些生硬、粗俗、令人恐慌、不安,或带刺激性的话语只能以含蓄、文雅、婉转、无刺激性的语言来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委婉语比较与翻译探讨 来源:[本站] 浏览:[ 996]
一、委婉语概述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总的来讲,英汉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为、生理缺陷、职业、疾病、外交辞令等,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相同的领域可能又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或程度的深浅。而且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本文将从英汉委婉语表现方法及构造手段的对比入手,进而探讨委婉语互译的技巧与方法,以期促进跨文化交流。
二、英汉委婉语的一般表现方法 委婉语作为一种辞格,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大量的英汉委婉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委婉”这个目的。 (一)借助隐喻法 英文中人们常借助生动而又通俗的隐喻来婉转地幽默地表达自己的说话艺术。如After three days in Japan,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作者把日本人习惯于鞠躬说成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十分幽默有趣。在汉语中,“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除了把“死亡”比作长眠安息外,汉语中还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样“仙逝”、“仙游”;或比喻成“去见马克思了”,来表达共产党人忠于理想的高尚情操;或用“星陨”、“花落”来比喻伟大人物的逝世,以表达无限惋惜和崇敬之情。“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 (二)迂回陈述法 对于有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人们常借用迂回陈述法拐弯抹角地来表达,旨在文雅,如: We have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with regard to those terms.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实际上是拐弯抹角地说我们“有三点反对意见”。汉语有时为增强语意、文饰辞面或者为了达到讽刺或戏谑的目的,人们运用折绕、兜圈子的方式来代替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人们不直说某人“理论水平差”,而说“理论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不直说“不赞成某个观点”,而说“有待商榷”。 (三)降格处理法 人们对于严重的事态,有时故意轻描淡写,降格处理,以达到委婉效果。如:In private I should merely call him a liar. In the press you should use words: “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 And in Parliament----that you regard he “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把一个liar(说谎者)说成是“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或“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是一种典型的降格陈述处理法。汉语中也有与其极其相似的委婉语表现手段,比如人们用“失足青少年”代替“青少年罪犯”,用“工读学校”指代“对有较轻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改造挽救的学校”。出于礼貌和策略而使用的委婉语大部分运用了这种方法。
三、英语委婉语构造手段的差异 就委婉语的构造手段而言,理论上讲,各种语言中都可以选用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字、语用等手段来表达和构成委婉语,但具体语言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英语委婉语独特的构造手段 (一)缩略法 如用WC代替Water Closet(厕所),用ladies 代替ladies’ room (女厕所),用out 代替out of work (失业);undertaker 代替funeral undertaker (葬礼承办者)。甚至有些原本就是委婉语的也一再省略,如bowel movement(肠道运动,指排便)就被进一步省略。 B.O.代替body odour (狐臭), V.D. 代替venereal disease (性病),给人以“求援”的思想。 (二)重音转移 Laboratory (实验室)的重音后移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来重读在第一个音节,同lavatory(厕所)的读音相近,为了避免不愉快的联想,就把重读后移一个音节。 (三)字母拼写。 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所以可以使用字母拼写来代替直白地将单词发出,以达到婉转地传达意思的目的,以下的对话便是一例: A: He’s not so smart, I think. (我觉得他不聪明。) B:Well, S-T-U-P-I-D, actually. (实际上是S-T-U-P-I-D,愚蠢的。) 1.借助时态 英语中常通过过去时态来表达委婉,这是因为人们把现在与表达现在的事物和思想等同起来,而使用过去时则模糊了时间,以此来表示婉转、客气。如果提个要求,一般不说 I want to(我想要), I wonder(我想知道) 或 I was wondering使语气更委婉一些。 2.借助情态动词 英语时常借助情态动词would, should等构成委婉语。如 “I would like to hear your views.” “There’s something I would advise you to consider in the program.” 汉语委婉语独特的构成方式 (1)拆字法。如:张俊氏道:“胡子老官,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谢”拆开后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歇后语法。人们在做一些消极评论时,常会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以达到委婉的目的。例如,某新上任的领导能力比较差,职员对之不满,于是这样评价:“孙经理呀,也只不过是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背(辈)”。 (3)换字法 例如,北方话口语中常说“扯蛋”,书面语转写时,换成“扯淡”。 (4)符号替换法。例如:“X 你妈!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吗?” (5)反义法。所谓反义就是指于禁忌语的意义相反。例如中国的四川仪陇客家人因忌讳醋字, 于是把“ 醋” 说成“ 甜子”。再如广州人把“ 气死我”说成“ 激生我”; 把“ 笑死我” 说成“ 笑生我”。显然,生与死是反义词,这里用“生”避开了“ 死”。 (四)反切法。 反切语的起源是受了梵文拼音学理的影响,即指用两个字给第三个字标音。方法是头一个字中的声母加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相拼而成。汉语的反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古时的标音法。先来看这一个例子:紫衣女子向多九公请教反切之道,多九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紫衣女子向红衣女子递个眼色,说:“若以本题而论,岂非吴郡大佬衣闾满营吗?”红衣女子会意地点头,噗嗤一笑。唐敖与多九公莫名其妙……后来多亏林之洋跑来为他们解了围。三人回去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被两个女子用反切法给嘲笑了一番。
四、英汉委婉语翻译策略探讨 (一)直译法 虽然英汉委婉语存在一定差别,但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委婉语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意思与风格。 例如: (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法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 原文中用迂回陈述法将“棺材”婉转地说成“那件东西”,以达到委婉效果,因此译成英文时也可以直接用“that”来代替“coffin”. 译文:“I’ve secretly sent people to get things prepared. But they haven’t found good wood for that yet, so we have to wait.”
(二)套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却可能根据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相对等的表达,此时就可以用套译的方法加以翻译。例如当某人的被子拉链忘记拉上,就可以提醒他说“you’ve lost your license”,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相应地套译为“你的前门忘记关啦”。 根据不同文化判断是否有委婉必要 委婉语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不同,其风俗、禁忌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中也要注意区分。 比如: “You’re taking it too hard, there’s no disgrace in being a love child.” 在西方文化中,“love child ”是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之子”,而在汉语言文化中对“私生子”却并没有那么开明容忍,因此对本例进行翻译时就宜将“love child”委婉地翻译为“爱情之子”,而应进行如下处理: 译文:你对这事看得太严重了,私生子并不丢人。 概括来讲,就是要根据英汉语不同文化背景,判断是否有委婉的必要,而作相应处理,不能生搬硬套,认为原文中应用了委婉语,在目标语译文中也一定要将其作委婉处理。 文体、语体、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考虑 在进行委婉语翻译时,应注意区分委婉语不同的感情色彩、适用的文体语体、说话人的身份及所指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份、教育程度、职业、习惯等。 如:“When I was only 7 years old, my grandma passed away.” 原文为非正式语体,若翻译成“寿终正寝”、“亡故”或“仙逝”等,显然是不太适宜的。又根据其年龄,我们不能将其译为“香消玉殒”,否则的话将会贻笑大方。 根据原文的感情色彩、语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我们应该将它翻译为:“在我七岁时,奶奶便去世或过世了”比较恰如其分。 另外,同一委婉语在各自的语言中有几种,甚至多种表达方式,在翻译中应根据文体、语体、感情色彩等区别对待,正确理解,合理翻译。比如“死”、“大小便”等在英语中有上百种委婉说法,应该根据不同场合正确理解。
五、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共同的禁忌与委婉的说法,但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的差异,英汉委婉语又各具特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委婉语在翻译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注意各类委婉语及其在各种语言、文化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习惯,否则容易造成“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本文在分析英汉委婉语构成方式的异同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除了可以提示这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外,同时对这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和翻译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