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制备方法指化学共沉淀法

合集下载

钛酸钡 伪立方相

钛酸钡 伪立方相

钛酸钡伪立方相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钛系钡盐,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工业价值。

它具有多种晶相结构,其中伪立方相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钛酸钡伪立方相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钛酸钡的基本性质。

钛酸钡的化学式为BaTiO3,是一种具有钛酸盐结构的化合物。

它具有立方相、正交相和伪立方相等多种晶体结构,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变为不同的结构类型。

伪立方相是其中一种具有高度对称性和稳定性的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钛酸钡伪立方相的制备方法。

通常,制备钛酸钡伪立方相的方法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和水热法等。

固相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混合适量的钛酸钡和钡钛矿等原料,在高温下煅烧得到伪立方相的钛酸钡粉末。

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均匀颗粒大小的钛酸钡伪立方相粉末,具有较好的成型性和性能稳定性。

钛酸钡伪立方相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电子器件领域,它可用作高介电常数陶瓷材料,应用于电容器、压电器件、微波器件等。

在光学领域,钛酸钡伪立方相是一种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材料,可用于光学增益介质、激光器组件等。

在催化领域,钛酸钡伪立方相可用作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羟基化反应等。

钛酸钡伪立方相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钛系钡盐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潜力。

通过深入研究其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电子器件、光学器件、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钛酸钡伪立方相的研究中,推动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中的应用。

【注:本文中的内容仅为介绍钛酸钡伪立方相的基本知识,具体研究和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第二篇示例: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具有优良光、电学性能的无机材料,常见的晶相包括钛酸钡的伪立方相。

本文将就钛酸钡的伪立方相进行详细介绍。

微乳液-共沉淀-煅烧法制备不同形貌的钛酸钡纳米粒子(英文)

微乳液-共沉淀-煅烧法制备不同形貌的钛酸钡纳米粒子(英文)

A src: peusrB TO C 0 )’ 2 wa y tei di ees co mus ncn iigo a r t c I eo y oy— b tat A rcro, a i ( 2 4 4 0, ssnhs e rv r mi e l o o s t fw t , - t p n xp l 2H z n e r i sn e oy h e t x e ao, -eao adcc hxn, s gT( C H ) H C 0 。 2 d a 12 0 a a i t a . ai taa ( a i 3 h yt n ln x ln l eaeui i 4 g , 2 2 4 H 0 a C2 H2 s tt gma r l B r m t t B TO ) o h h n yo n O 4 2 nB ‘ sr n e s i u in e
ee t n mir s o e e e t d a e l c o i i r ci n F u irt n f r i fae p c o c p , d t e mo r v mer . h e ut lc o c o c p ,s l ce r a e e t n c d f a t , o re a s m r rd s e t s o y a h r g a i t T e r s l r r o r o n r n y s
维普资讯
第 3 6卷 第 6 期





V o . 6, No. 13 6 June, 2008
2 0 年 6 月 0 8
J 0U RN AL THE OF CHI ESE N CERA M I SOCI C ETY
微 乳液一 共沉淀_ 煅烧法制备不 同形貌 的钛酸钡纳米粒子

钛酸钡范文

钛酸钡范文

钛酸钡范文钛酸钡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aTiO3,是一种白色固体。

它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和压电效应的材料,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和电器领域。

钛酸钡的研究与应用,对现代科技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钛酸钡的性质、制备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其在电子和电器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钛酸钡的性质。

钛酸钡是一种无机离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

它具有高介电常数和压电效应,使其在电子和电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钛酸钡还具有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这使得它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钛酸钡的制备方法。

目前,制备钛酸钡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

固相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固态反应将钛酸铋和钡化合物在高温下反应得到钛酸钡。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新兴的制备方法,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级的钛酸钡。

水热合成法则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合成钛酸钡。

各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所需的纯度、颗粒大小和形貌等因素。

然后,我们将介绍钛酸钡的结构特点。

钛酸钡的晶体结构属于钙钛矿结构,每个钛酸钡分子中有一个钡离子和一个钛离子。

钛离子位于晶体的中心位置,被八个氧离子包围,形成一个八面体结构。

钡离子则位于八个八面体中心的空隙位置。

这种结构使得钛酸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最后,我们将讨论钛酸钡在电子和电器领域的应用。

由于钛酸钡具有高介电常数和压电效应,可以用于制备电容器、压电陶瓷和谐振器等电子元件。

在电容器中使用钛酸钡可以提高其电容量和稳定性。

同时,钛酸钡还可以用于制备压电陶瓷,广泛应用于声波发生器、传感器和振动马达等领域。

此外,钛酸钡还可以应用于光电器件、电子存储器和光学传感器等领域,这些应用有助于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

总结起来,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高介电常数和压电效应。

本文全面介绍了钛酸钡的性质、制备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其在电子和电器领域的应用。

钛酸钡生产工艺

钛酸钡生产工艺

钛酸钡生产工艺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电子陶瓷材料、电容器等。

下面介绍钛酸钡的生产工艺。

钛酸钡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钛酸的制备和钛酸与氧化钡反应制备钛酸钡两个步骤。

首先,钛酸的制备。

钛酸可通过钛酸酯的水解反应制备得到。

一般将钛酸酯溶解在适量的有机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作为催化剂,然后进行加热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水稀释并过滤得到钛酸。

然后,将制备好的钛酸与氧化钡反应制备钛酸钡。

反应一般在高温下进行,首先将钛酸和氧化钡混合均匀,然后放入高温炉中加热。

反应过程中,钛酸与氧化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钛酸钡。

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并过滤,然后用水洗涤去除杂质,最后将产物干燥得到钛酸钡。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辅助工艺。

例如,在钛酸制备过程中可以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碱度,以调节钛酸的晶型和晶粒大小。

在钛酸与氧化钡反应过程中,可以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一些助剂,如硝酸铜、硝酸镁等,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并优化产物的性能。

总结起来,钛酸钡的生产工艺包括钛酸的制备和钛酸与氧化钡反应制备钛酸钡两个步骤。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助剂等辅助工艺,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除了上述介绍的主
要工艺,钛酸钡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纳米钛酸钡合成方法

纳米钛酸钡合成方法


料,进行长时间 原料加工便宜
聚,晶粒粗,粉体纯度低;
高温煅烧
能耗高
高能球磨 BaCO3和TiO2粉体 方法简单,设备可靠, 设备投资大,能耗高,粉体

作为前驱体,高 原料便宜,效率高
纯度低,颗粒不均匀
能球磨
燃烧法等
有发展前景
纳米粉末合成技术还不成熟
液 相 法
溶胶凝胶 金属醇盐水解成

溶胶,然后凝胶
传统固相法(亚微米级)
化学包覆方法(纳米级)
不同合成方法粉体形貌和优缺点对比
❖ 固相法
• 晶粒尺寸<100nm • 尺寸均匀 • 分散性良好 • 结晶性好 • 形貌规则 • 化学成分均匀 • 反应条件温和 • 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不同合成方法粉体形貌和优缺点对比
❖ 燃烧法
❖ 晶粒尺寸<100nm ❖ 尺寸均匀 ❖ 分散性良好 ❖ 结晶性好 ❖ 形貌规则 ❖ 化学成分均匀 ❖ 反应条件温和 ❖ 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可以添加掺杂元素
布宽;钛钡比波动较大
醋酸控制水热法—硕士研究内容
• 使用醋酸和PEG作 为水解抑制剂和
移取适量 Ti(OC4H9)4,加入少 量无水乙醇溶解成黄色液体,同
时加入醋酸搅拌均匀
表面活性剂,使 钛酸四丁酯缓慢
滴加到溶有PEG及醋酸的水溶液中,剧 烈搅拌(冰水浴及常温均可),形成
水解,形成均匀、 淡黄色粘稠溶液,水浴老化
介电常数 TCC
损耗%
• X5R配方,化学包覆后,单向加压,还
3000
原气氛烧结 1170oC
20
1190oC
10
2500
1200oC
1210oC

纳米BaTiO_3粉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_毕威卿(1)

纳米BaTiO_3粉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_毕威卿(1)

0前言BaTiO3是一种制造PTC、电子滤波器等电子元件的强介电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纳米BaTiO3粉体的制备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在许多方面不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与日本[2],但我国学者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综述了主要制备方法。

1固相法固相法是最为传统的制备方法[3],于1964年试验成功。

烧结法是组成钛酸钡的各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或他们的酸性盐混合、磨细,下一步在1100℃经固相反应得到所需粉体。

固相烧结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可靠、方法成熟等优点。

但是所得粉体无法到达高纯、均匀、粒径分布小、不易团聚等要求。

2液相法2.1水热法水热法是在压力容器中,将含Ba和Ti的前驱体水浆体进行反应制得钛酸钡粉体的方法。

由于早期使用的钛化合物活性差,需要在380-500℃,30-50MPa的压力下进行反应,高压高温为制备技术的应用带来了障碍。

冯秀丽等[5]以廉价的氢氧化钡和偏钛酸为原料,按比例加入蒸馏水,在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仪加热搅拌。

一段时间后将产物酸洗、水洗、醇洗,在烘箱中烘干,最后在研钵研磨得钛酸钡粉体。

反应机理为:H2TiO3,+Ba(OH)2==BaTiO3+2H2O。

通过对原料钡钛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研究,得出常压水热法钛酸钡粉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原料的钡钛比为1.4,反应温度是100℃,反应时间为6h,溶液pH为12。

所制备出的钛酸钡粉体为立方相,粉体一次平均粒径为40.9nm。

R·Roy提出了微波与水热结合技术,并成功利用此法合成了多种氧化物陶瓷和粉体材料[6-9]。

此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温度上升至结晶温度,沉淀凝胶快速溶解然后均匀成核,缩短了结晶时间,节约了能量。

付乌有等[10]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纳米钛酸钡粉体,并用TEM 等手段对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利用微波-水热法可以在60-160℃的条件下制得粒径20-30nm的纳米钛酸钡晶体,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纳米晶体的介电常数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体系酸度对直接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的影响

体系酸度对直接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的影响

12 实 验方 法及 产 品表征 .
首先分别配制 1 moL清亮透 明的 TO 1溶液、1  ̄2 l / iC2 ~ 15mo/ c2 l Ba 1 L 溶液 以及 6 mo LNa H溶液 ,并分别进 M2 l O / 行 除杂净化 ,再采用相应 的经 典方法确定其准确浓度 。在室 温条件下 ,按一定 比例 、顺序及 加料方式分别将 3 料液加 种 入三颈烧瓶 中,搅拌反应 ,然后升温至 8 ℃,恒温 反应 3 。 5 h 将所得沉淀过滤 、洗涤、烘干 ,碾磨得钛酸钡粉体 。主要反
要 的促 进 作 用 。
关键 词
酸度 钛酸钡 直接沉淀法
中图分类 号: Q1 33T 2 T 2 , Q1 35
Efe to fc fpH VALUE n FORM A TI N fBa O 3b o O o Ti y D ie tPr cpia i n M eho r c e i t to t d
d s u s d T ee p rme t 1 e u t h w t a n ywh np >1 al Ti b o m e t e t i n r yfed ASf rt ei f e c ic s e h x e i n a s l s o h t l r s o e H 3Cl Ba O1 ef r da ac ran e e g i l o h nl n e u
应式为 :
Ti 4+H 2 — : Ti C1 0 — 旦 —} 0C1 +2HC1

展,钛酸钡 的市场需求量与生产量与 日俱增 ,其合成方法也
成为 国内外研 究的热点 。其 中直接沉淀法[ 0 1 ] M 不仅基本具有 水热法所得钛 酸钡 的优 点,又避免 了固相法、草酸盐共沉淀 法等方法 的不足,性价 比相对较高 ,此外它还具有节能减排

钛酸钡(偏钛酸钡,batio3)

钛酸钡(偏钛酸钡,batio3)

药剂合理浓度范围应控制在0.02~0.03mol/L。

调剖时机越早,岩心总体注入压力越大,中低渗透层吸液压差增幅越大,吸液量越多,扩大波及体积效果越好,采收率增幅越大。

但从井口注水设备耐压能力和油田开发投资回收期等角度考虑,调剖时机又不宜过早,建议在含水率为85%~95%时比较适宜。

参考文献:[1]由庆,于海洋,王业飞.国内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2009,16(4):68-71.[2]韩大匡.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47-55.[3]程杰成,廖广志,杨振宇,等.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综述[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2):46-49. [4]张贤松,王海江,唐恩高,等.渤海油区提高采收率技术油藏适应性及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 16(5):56-59.[5]刘翔鹗.我国油田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与思考[M].石油科技论坛,2004,(1):41-47.[6]白宝君,李宇乡,刘翔鹗.国内外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综述[J].断块油气田,1998,5(1):1-4,17.[7]熊春明,唐孝芬.国内外堵水调剖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1):83-88.[8]牛丽伟,卢祥国,熊春明,等.无机凝胶成胶性能及封堵效果实验[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6):728-732.[9]卢祥国,高振环,闫文华.人造岩心渗透率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4,13(4):53-55.[10]卢祥国,宋合龙,王景盛.石英砂环氧树脂胶结非均质模型制作方法:中国,1664546A[P].2005-09-07.[11]铁磊磊,于萌,刘文辉,等.一种新型深部调驱用无机复合凝胶转向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8,47(4):62-67.[12]Wu Y F,Tang T J,Bai B J,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tant and particle hydrogels[J].Polymer,2011,52(2):452-460.[13]Zhang H,Challa R S,Bai B J,et ing screening test results topredict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of swollen superabsorbent polymerparticles extrusion through an open fracture[J].Ind.Eng.Chem.Res.,2010,49(23):12284-12293.2019年11月 刘文辉院环保型无机沉淀转向剂性能特点及调驱能力研究·无机盐知识讲座·1)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
来源:世界化工网()
化学共沉淀法是将等物质的量的可镕性钡、钛化合物混合,在一定的酸碱度条件下加入沉淀刑,使钡、铁化合物产生共沉淀,分离出沉淀物,干燥、锻烧后即得产品。

化学共沉淀法与固相法相比,前者两组分分散的比较好,反应更容易进行,特别是在两组分结构相似,溶解度、沉淀时的pH值近似时,更能够很好地混合。

另外,共沉淀法的反应温度明显的比固相法低。

当物质的量比为1:1时,共沉淀法不会生成如BoTiO4等其他产物。

作为化学共沉淀法的沉淀剂可以是碳酸盐,如(NH4)2CO3:,NH4HCO3也可以是草酸盐或含过氧化氢的碱溶液。

下面用草酸作沉淀剂为例说明之。

用草酸作沉淀别是60年代以来研究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

该法一般是将可溶性钡盐、钛盐与草酸一起反应生成草酸氧钛钡沉淀,煅烧沉淀物得到钛醋钡。

目前,我国已有用此法生产钛酸钡的工厂。

首先将BaCO3与HCl反应生成BaCl 水溶液。

将TiCl4用精制水配成水溶液,然后将TiCl4的水溶液和氯化钡的水溶液按等物质的量混合,再与2倍物质的量的草酸溶液反应。

工艺流程示意如图6—5。

(1)草酸氧钛钡的合成制取草酸氧钮钡的过程中,四氯化铁水溶液制备的成功与否是能否得到高纯度钻酸钡的关键。

最重要的是在四氯化铁水
溶液制备过程中如何避免钛的遇水分解。

四氯化钛遇水会发生下列反应:
制备丁Ti-Ba溶液时,温度高低也会影响四氯化欲继续水解,因此要对温度加以控制。

Ti-Ba溶液混合后加入草酸水溶液使四
氮化试和草酸溶液生成铁的络合物,然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草酸
织钞钡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中还会发生下列反应:
Ba 2+ +H2C2O4 =====BaC2O4↓+2HCl
另外,虽在四氯化钛水溶液制备中尽量避免四硫化钛的水解,但总不能完全避免,少量四氯化钛的水解、则有少量二氧化钛的
析出导致氯化钡过量,也会件有下列副反应:
BaCl2+H2C2O4====BaC2O4↓+2HCl
通过上述过程获得的草酸氧钛钡沉淀,经高温分解,即可得到理想配比的钛酸钡。

(2)草酸氧钛钡的热分解草酸氧钛钡的分解按如下过程进行:
继续锻烧,上述副反应生成的碳酸钡和四氯化铁水溶液制备中的副反应产物二氧化钛生成钛酸钡、一氧化碳和碳,后二者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逸出,反应式如下:
由此可见,草酸沉淀法虽然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少量副反应,但仍可得到高纯度钛酸钡。

尽管如此,严格控制制备条件仍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绝不可忽视。

此外,为确保钛酸钡平均粒径不致增大,控制煅烧的最高温度是很必要的。

一般认为草酸氧钛钡的煅烧温度控制在900℃为宜,最高不得超过950℃煅烧温度对粒径的影响见表6—5
此法制得的钛酸钡,由于处于分子级细度,要比固相法合成的钦酸钡反应活性强得多。

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电气物理性能指标,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成型温度。

应用于电子工业可以节电、省时、降低能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