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教授:大黄附子增味汤疗疝气

合集下载

?毛德西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毛德西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毛德西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1.风引汤治疗狂证治验:女性,25岁。

一周前,因夫妻一次口角而发病。

卧床不起,不食不饮,时而两目发赤,则起身欲奔,亲人将其按倒在床,旋而又起。

此乃肝胆气郁,风火上扰,神明失聪。

治宜清热泻火,重镇安神。

方取风引汤治之。

方药:大黄10克,干姜6克,桂枝6克,炙甘草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赤石脂15克,白石脂15克,石膏15克,寒水石15克,紫石英15克,滑石15克。

水煎服,日2次。

服药2剂,神清,饮食起居如常,唯心脉未通于舌,则哑不能说话,嘱勿治之,待其心脉通则自当愈。

后果然如语。

来源:李今庸.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一)——辨治癫狂病验案[J].中医药通报,2016(2):4-5.注释:《韩非子·解老》云:“心不能审得失之地则谓之狂。

”中医学认为,肝藏魂,胆附之,气郁伤肝,胆气不宁。

肝开窍于目,肝郁化火而生风;胆气通于心,胆气不宁则扰心。

风火上越,故见两目发赤而欲奔。

风引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仅言“除热瘫痫”,方由十二味药组成,即大黄、干姜、龙骨、牡蛎、甘草、桂枝、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

矿石类药有六种,以清热息风见长;龙骨、牡蛎镇静潜阳;大黄走而不守,导热下行;桂枝、甘草调和营卫;干姜以温中和胃。

全方重在重镇潜阳,清热息风。

后人用此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癫痫、破伤风、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等,随症加减,均有良好效果。

约言:因口角而发病,不食不饮,两目发赤,起身欲奔,将其按倒在床,旋而又起,方取风引汤治之。

2.防己地黄汤加味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治验:女性,43岁。

风湿性心脏病,形体羸瘦,面浮足肿,周身关节疼痛,低热缠绵,胸闷不适,心悸不宁,口干口苦,舌质红赤,苔薄黄,脉象微数。

此风湿逗留,血脉失和,拟防己地黄汤加味治之。

方药:生地黄60克,忍冬藤60克,桂枝8克,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虎杖30克,桑枝30克,生甘草6克。

倪海厦:大黄附子细辛汤是唯一可以治疗她的处方

倪海厦:大黄附子细辛汤是唯一可以治疗她的处方

倪海厦:大黄附子细辛汤是唯一可以治疗她的处方【导读】倪海厦,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今天郎中跟大家一起解读一篇倪海厦老师的医案。

(黑字为倪师医案,绿字是郎中解析)女,57 岁,苏联人。

她是苏联首席芭蕾舞者的经理人,因为这位首席舞者的甲状腺癌被我治好,于是她今天也跟著找我治疗她多年的老毛病。

初诊:自述她一生都便秘,胃酸反逆严重,每次饭后就是胃最难过的时候,看尽所有医师,从未好过。

(郎中语:郎中猜想,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好过,估计是大部分大夫辨证方向错了,多用下法及降胃之法,有时可能会一时取效,但是效果转瞬即逝,难以持久)问诊:小便色淡白,虽有便秘却无多少腹痛,也无便意;上身燥热难当,下身却很冷;口不渴,睡失眠。

郎中语:小便清长多为阴证,小便黄赤多为阳证或郁证。

虽便秘,但无所苦,说明此便秘是虚性便秘。

实性便秘几天不解,则会腹胀腹痛,腹部的堵闷感会非常明显。

一般郎中在门诊上会这样问患者“几天不大便肚子会有胀痛不舒服的感觉,还是解不解都行,没有明显的便意?”如果回答是后者,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此便秘为虚秘,或温阳或补气或填阴,不可滥用下法。

再往下看,上身燥热,下身很冷,睡眠不佳,就是一个“阳不入阴”的象,原因就是阴寒在下,格拒阳热在上,寒热对立,互不交通。

口不渴,也是一个典型的“太阴证”。

《伤寒论·太阴篇》讲“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临床中口淡不渴,基本属太阴无疑,也就是脾寒不能温化水饮,应服四逆辈。

)脉诊:沉细小且无力郎中语:此脉象是窥得真相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一般以脉的沉取有力无力定虚实,沉取有力说明患者身体底子尚足,可承受攻伐之药;若沉取无力则说明患者病在三阴,需要以温阳之法治疗。

如果对此脉法感兴趣,可以查阅李士懋国医大师的相关论述。

诊断:少阴之寒实症。

处方:大黄四钱、炮附子三钱、细辛二钱、旋覆花二钱、代赭石三钱、生姜二片。

嘱咐病人忌吃甜食与喝咖啡。

这种病例非常明显的是属于大黄附子细辛汤症,这处方是唯一可以治她的处方,就是因为是唯一,无可取代的处方,所以她在遇到我之前从未被治好过。

疝气(附睾疼痛)的速效方

疝气(附睾疼痛)的速效方

疝气(附睾疼痛)的速效方疝气(附睾疼痛)的速效方(2011-06-28 21:40:11)转载▼标签:附睾炎睾丸痛分类:疗病妙法茴香橘核丸中医我学广论时结识的法缘师兄,介绍郑州的张师姐找我看病。

张师姐的儿子高二,最近睾丸疼痛,不能上学,当地中医说脉象没有问题,不知如何下药。

西医做了彩超,说是睾丸侧经脉曲张,说要动手术。

嗨,中医文化断层,老百姓真苦!正好我有治疗疝气的妙法!我问张师姐:您儿子有没有女朋友呀?张师姐说,没有,他在这方面非常注意的。

我问,您儿子有没有上黄色网站呢?张师姐说,没有,儿子说从不上黄色网站。

我问:您儿子眼睛怎么样?张师姐说:很好。

我问:孩子是不是站着或走路痛得厉害,躺下痛就能缓解?张师姐说,对。

我告诉张师姐,您儿子的病是看到美女,心动了,勃起了,憋出来的病。

现在孩子走在大家上,都象看毛片,没有办法的。

我为什么问孩子眼睛好不好,因为眼睛好的孩子,肾好,肾火足,性冲动更强烈,容易憋坏。

我让张师姐去买北京同仁堂生产的茴香橘核丸,按照说明书吃,痛很快就能止住。

先买来药吃吃看吧。

一周后,法缘师兄来短信说,小男孩,吃药后,病好转了,已经不痛了。

茴香橘核丸是治疗疝气特效药,我是屡试屡验,病人好后,可以服一两剂《辅行决》中的大泻脾汤,温一下中焦,攻一下下焦的寒湿,就不容易复发了。

附睾炎是小病,不会治,病人很苦,若做手术,病人就给毁了。

西医能检查出是静脉曲张,引起疼痛,但不知道为什么曲张?是寒嘛,有寒,血管就收缩了。

用茴香橘核丸把睾丸中的寒湿拿掉,病就缓解了。

不会治病,病就越来越多的。

阳光修道书于2011年6月27日阳光精品医案汇集我的过敏性鼻炎是这样治好的疝气(附睾疼痛)的速效方法师神奇治愈晚期食道癌月经前脐下痛可用傅青主的温脐化湿汤痛经治疗的经方-桂枝茯苓丸给法师治多汗症大医王疗顽疾----紧张我体会的调心治病法老人外感案一饮愈(请处方)感冒呕吐案乙肝病毒携带者高复制期的转阴方肝病病例-泻肝实降转氨酶神效治疗肺结核的秘方乙肝饿时心慌、发抖乃肝虚极也14年的失眠经方得愈---扶阳论坛的内经高手刘力红老师善因发芽----取回医道真经乙肝转阴的秘诀黄涕黄痰用小青龙汤验案李宝柱老师传法(二)重视辅行决感冒的面汤疗法—李保柱老师传法结肠癌术后病例(甚妙)倪海厦老师谈麻黄杏仁薏苡汤倪海厦谈麝香矾石散倪海厦老师谈葛根汤闭经案—治疗中(讨论)20年神昏便秘医案头痛欲裂案---请同道处方猪流感来了,送大家一神方慢乙肝医案—请同道处方小女突发热案--请大家处方治老人汗出怕风的神效经方新加汤如何向仲景先师学伤寒小女水痘治疗全案甘草泻心汤治下利之神效思考:乙肝患者的治疗选择乙肝病毒的帮凶-保肝降酶药顽固性眩晕经方苓桂术甘汤一饮得解咳喘似暴风,重新认识桂枝厚朴杏子汤大剂小柴胡汤,乙肝大三阳快速转阴治胸闷,瓜蒌薤白白酒汤会升压吗实践经方五苓散治小儿尿床古人不欺我--体验感冒的先治法小建中汤也能治咳喘给乙肝患者的建议起搏器-让心脏变懒变弱经方神效,两剂愈四十年顽固性失眠一饮柴胡桂枝散愈小女咳喘外感经方治喘,真比激素还快!20年便秘一剂黄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汤大效-实践桂林古本伤寒方经方重在实践-一剂葛根汤愈岳父之高血压学伤寒三月,即可疗君亲之疾我的桂枝新加汤治过敏性鼻炎医案抛弃拐棍,我能独立治疗女儿的咳喘了!两剂经方柴胡桂枝汤胆结石竟获全功经方桂枝汤一剂治愈自汗出。

温药下法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尿毒症

温药下法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尿毒症

温药下法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尿毒症桂林医学院附院中医科王群珠患者,朱X X,男,42岁,教师,合浦县人。

患者因左肾结石1.5cmX2cm导致肾积水,1983年1月行左肾切除术。

术后4年来,易于感冒。

近期面色萎黄,四肢浮肿,恶心呕吐,尿少,头昏。

西医诊断:慢性肾炎尿毒症。

曾用苯丙酸诺龙、丙酸睾丸素、碳酸氢钠、氯化钾、抗生素、维生素等治疗3个月。

四肢浮肿稍减,余症同前。

1987年4月初化验检查:血尿素氮47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318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6.5voUL。

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十),红细胞(++),白细胞(+)。

同年4月13日前来我院就诊,血压21.3/13.3kPa。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症见: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小便不利、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头昏腰酸、四肢浮肿厥冷。

时有四肢抽搐,胸肩酸楚,脉沉细,舌质淡胖、苔白。

证屑阳气被郁,寒湿内结。

病势沉重,不可忽视。

先拟温下之法,大黄附子汤加减:熟附子(先煎)10g,生大黄(后下)9g,党参15g,白术20g,苍术20g,山药20g,生牡蛎30g,陈皮10g,桃仁6g,服上方仅2剂(水煎服),呕吐减少,余症同上。

守原方去山药,加黄芪20g,茯苓15g,生大黄改为6g,桃仁改为3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4月20日,呕吐已止,腹泻减少,四肢抽搐消失,小便较前略畅,但仍头昏困惫无力,肩背酸楚,舌脉如前。

病情略有好转。

原方7剂水煎服,每日1剂。

(血尿素氮20.7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433mmo/L,二氧化碳结合力32.8vol/l。

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红细胞(+),白细胞(0~1)。

血压20.0/12.0kPa) 4月27日,头昏恶心均减,精神有好转,食欲增加,每餐150g,但有时胸肩部牵痛,足跟疼痛,晨起四肢无力,大便软,每日2?次,脉细,舌质转红、苔薄白。

再守原方减生大黄、桃仁,7剂水煎服,每日1剂。

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便秘医案案例
1.杨某,男,70岁。

排便困难20年,排便艰涩而便形溏软,日二行,屡治乏效。

近10年更增便血时发,纳少,手足冰凉。

舌淡赤胖润,脉弦右寸弱。

脾肾阳气俱虚,附子理中汤为的对之方:
炮姜20 g,党参25 g,白术90 g,附子15 g,当归25 g,白芍15 g,桂枝20 g,细辛10 g,吴茱萸10 g,肉苁蓉25 g,升麻10 g,黄芪30 g,砂仁10 g,炙甘草10 g。

7剂后排便大致正常,手足仍凉,阳虚未复,前方附子加至30 g,细辛15 g,黄芪45 g,另加茯苓30 g,调理至愈。

2.赵某,男,43岁,慢性肠炎三四年,曾经日泻七八次,现大便涩滞溏软,虚坐努责,日一行,屡治乏效。

腰膝酸痛,下肢酸软无力,乃至不能上班。

舌淡赤胖润,脉弦,右寸左尺沉。

因大便涩滞而致不能上班,足见痛苦之情。

大便虽滞但溏软,舌见胖润,此乃湿困之象,不可误作实滞便秘,且脾虚及肾,已显腰酸肢软元阳不足之象。

既属虚秘,当以塞因塞用为法,温补脾肾阳气,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味:炮姜25 g,党参25 g,白术60 g,炙甘草10 g,茯苓30 g,肉苁蓉20 g,薏苡仁50 g,附子20 g,补骨脂25 g,淫羊藿25 g,菟丝子25 g,白扁豆30 g,木香10 g,牛膝20 g。

7剂,日1剂,水煎服。

复诊:便涩已缓解,腰膝酸痛减轻。

前方调理再服17剂,诸症向
愈,恢复工作。

徐红雨医生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急性附睾炎有奇效

徐红雨医生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急性附睾炎有奇效

徐红雨医生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急性附睾炎有奇效
患者:张某
性别:男
年龄:32岁
初诊日期:2016年4月16日
主诉:右侧睾丸坠痛肿大,不敢活动,动辄疼痛加重,在县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诊断为急性附睾炎,输液七天,无效反而加重,眠差,大便干结,遂来我处寻求中医调理;
刻下:右侧阴囊肿如小拳头,不敢翻身久坐,面红,舌质淡,苔白,脉紧弦。

处方:大黄附子汤
方组:大黄45克制附片30克细辛30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1500毫升冷水泡药20分钟,水开后再煮3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效果:一剂服完,疼痛大减,泻下黑色大便,眠可,两剂服完疼痛消失,遂打电话问是否吃完三剂,嘱第三剂照常服用,后告知:肿下,痛消,一切正常。

仲景中医文化传播编辑。

国医大师邓铁涛对药运用心得——大黄、熟附子

国医大师邓铁涛对药运用心得——大黄、熟附子

国医大师邓铁涛对药运用心得——大黄、熟附子【单味功用】大黄又名川军,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及药用大黄(南大黄)的根茎。

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肝经。

本品气味俱厚,性降下122行,善于泻热通便,活血祛瘀。

其功用:①能荡涤胃肠实热,清除燥结、积滞,为苦寒攻下之要药,用于治疗温热病中期或极期出现的热积便秘等实热之症;②治寒积便秘、热泻下痢;③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胆退黄,用于治疗热毒疮疡、烫伤、火伤、吐血、噸血、风火赤眼、咽喉肿痛等实火上炎之症及湿热黄疸;④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产后瘀血腹痛、血瘀经闭,以及跌打损伤、瘀阻作痛者;⑤治疗胃痛泛酸、胃部烦热等症。

抗菌试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附子又叫附片,为毛莫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

味辛、甘,性大热,入心、肾、脾经。

本品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下可补肾阳以益火,是一味温补命门之火,温里回阳救逆的要药。

既能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因大汗、大吐、大泻而引起的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症;又能治疗大汗淋漓、手足厥冷、气促喘急等阳气暴脱之症;还能峻补肾阳,益命门火而暖脾胃,助阳化气以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尿频等症;又治阴寒内盛、脾阳不振、脱腹冷痛、大便濾泻等症,以及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所引起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之症。

此外,本品辛热气雄,还可通行十二经脉、祛寒除湿、温经止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大黄气味俱厚,大苦大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其力猛而下行,故号称将军,功专荡涤泻下,推陈出新,导实热积滞从大肠而解。

附子大辛大热,走而不守,温肾壮阳,大补真火,温脾阳以散寒凝、止疼痛。

二药伍用,相互制约,相互为用,通腹气、荡积滞之功益彰。

大黄5~10g,熟附子5~15go水煎服。

毛德西经验方篇方药1

毛德西经验方篇方药1

毛德西经验方篇方药1有一位老中医,经验可谓“丰富”,应诊可谓繁忙,开始年轻人都愿意跟他抄方学习,但学习不到一个月,就都转科而去了。

问其原因,缘由这位老中医只用经验方,方不改动,药不变更,且仅有26首方子。

也要在临床实践中再加以化裁,还要“因人、因地、因时”而修正。

唯此,经验方才具有实用性和活力。

1.青白退热饮——透发肌表解热毒组成:青蒿30克,白薇30克,银柴胡15克,北柴胡15克,黄芩15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连翘30克,苏叶5~10克(后下),薄荷5~10克(后下),生甘草10克。

加减:无汗出者,加荆芥15克,防风10克;夜热甚者,加生鳖甲30克(先煎);阴虚者,加石斛、芦根;头痛者,加葛根15克,川芎6克;苔腻口淡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小便短赤者,加白茅根30克,冬瓜皮30克;便秘者,加生大黄5~10克,炒牵牛子5克;咳嗽者,加百部15克,桑白皮15克。

功用:祛风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或内伤发热,或伴有轻微恶寒,无汗或少汗,或头痛,或昼安夜热,舌苔薄白,脉象浮滑而数。

2.肃肺止咳汤——民间验方不可轻组成:青皮6克,陈皮6克,桑白皮10~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五味子6克,川贝6~10克,茯苓10克,杏仁10克,姜半夏10克,冰糖为引。

加减:咳甚,加炙麻黄;干咳少痰,加北沙参、天门冬;咽痒,加蝉衣、射干;痰黏不利,加桑白皮、瓜蒌皮;闷气喘息,加葶苈子、地龙。

功用:肃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水煎服。

方解:此方是20世纪50年代流传的一帖验方。

原方11味,各2钱,水煎服用。

服用方法为第1天晚上煎服第1剂头煎药液(药渣留存),第2天早上煎服第2剂头煎药液(药渣留存),第2天中午煎服第3剂头煎药液(药渣留存),第2天晚上,将所留3剂药渣同煎取液,一次顿服。

服药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食辛辣之物,并禁止夫妻同房。

1周服用9剂药(休息1天)为1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德西教授:大黄附子增味汤疗疝气
医学心悟:大黄附子增味汤
寒热互济开郁结

方药组成:大黄5克,炮附子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
10克,山楂核15克,元胡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
橘核仁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小腹胀满加炒乌药、炒香附;伴有泌尿感染者加
桉树叶、瞿麦;大便秘结者加生白术、火麻仁。

功效:寒热互济,开结散郁,行气消胀。
主治:男子疝气、女子下焦杂症。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煎取2次,分2~3次服用。
不得冷服。

方解:本方的整体组成来源于罗止园《止园医话》,原
出处没有方名。原文为“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楝子、小茴香、
青木香、橘核仁、荔枝核、山楂核、元胡等,轻症疝气,相
当有效,甚则用附子,其效卓然。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
则为附子与大黄合剂,此种用药系合大热大寒,同时并用,
纵有古方,未免骇俗。然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践,以
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之药中,即上列川楝子等药速收
特效,不可思议,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大黄附子合剂,在
张仲景书中叫大黄附子汤(内含细辛),出自《金匮要略·腹
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篇,而在《伤寒论》附子泻心汤中,亦
有大黄附子配伍。大黄附子汤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
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附子泻心汤乃治
寒热互结的痞证。既是寒证,自然用温药下之,为何用苦寒
之大黄呢?这一方面是为了监制附子大辛大温伤阴之弊,另
一方面则是为了开结所用,清代医家邹澍《本经疏证》说得
好,“大黄实斡旋虚实通和气血之良剂”。大黄与附子的配伍
可以说是这个方的骨架,其余药物多是理气解郁、疏肝散结
之用,抽掉这个骨架,整个方子的功效就会大减。

典型病案
左某,62岁,炊事员,1978年夏初诊。
患者形体消瘦,罹患疝气3年,因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
疗。言退休后常被乡亲们请去做饭做菜,每因站立劳作而致
睾丸胀痛偏坠,伴少腹作痛,此时必须休息后才能继续劳作。
在当地也服用过中药,多是理气疏肝之味,效果甚微。诊其
脉象弦细无力,舌苔白腻,其他无痛苦。随用大黄附子增味
汤治之,处方:大黄5克,炮附子5克,炒山楂15克,川
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醋元
胡10克,青皮10克,橘核仁10克,炒乌药10克,生甘草
10克。服用6剂后,未闻其果。半年后来诊,言服用上方6
剂后,疝气之苦从未发作。近又感睾丸胀痛,要求仍用上方
治疗,照书上方,嘱服6剂,半年未发作。

按 本案是毛德西教授用大黄附子增味汤治疗疝气的第一例
病人。患者服用此方,每服6剂,其疝气半年可无复发,效
用之奇,出乎预料。《止园医话》言:“将附子与大黄加入普
通治疝气方中,收效迅速。”毛德西治疗多例疝气,验证此条
经验,乃非虚语。《岳美中医话集》中介绍罗止园的方子有3
个,一个是治疗偏头痛的,一个是治疗肺痨咳血的,另一个
就是这个治疗疝气的。岳美中说:“本方主药为附子、大黄,
大寒药与大热药相配伍,可起激化作用,攻邪之力雄猛,舍
此,止痛效力当即逊色。”依据大黄与附子配伍的激化作用,
毛德西还常常将此方用到其他疾病,如妇女盆腔炎、子宫肌
瘤,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患,只要有小腹坠胀疼痛之苦,加
之有白腻舌苔(无舌苔者,使用的几率少)者,用之多有疗
效。

河南省中医院 毛德西名医工作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