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报告: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离子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离子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离子

电位法测定氯和碘

实验5 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碘离子浓度及AgI和AgCl的K sp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滴定法测量离子浓度的一般原理; 2.学会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难溶盐的溶度积常数。 二、方法原理 当银丝电极插入含有Ag+的溶液时,其电极反应的能斯特响应可表示为: 如果与一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可表示为: 进一步简化为: 式中包括和r(Ag+)常数项。银电极不仅可指示溶液中Ag+的浓度变化,而且也能指示与Ag+反应的阴离子的浓度变化。例如,卤素离子。 本实验利用卤素阴离子(I-、Cl-)与银离子生成沉淀的溶度积K sp非常小,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电位突跃,从而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在终点时: 其中X-为Cl-、I-,代入终点时的滴定电池方程: 用该式即可计算出被滴定物质难溶盐的K sp。而式中K′和S值可利用第二终点之后过量的[Ag+]与E(电池)关系作图求得,由直线的截距确定K′,斜率确定S。 通常的电位滴定使用甘汞或AgCl/Ag参比电极,由于它们的盐桥中含有氯离子会渗漏于溶液中,不适合在这个实验中使用,故可选用甘汞双液接硝酸盐盐桥,或硫酸亚汞电极。 三、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 1.pH/mV计,电磁搅拌器。 2.银电极,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

3.硝酸银标准溶液,0.100mol?L-1:溶解8.5g AgNO3于500mL去离子水中,将溶液转入棕色试剂瓶中置暗处保存。准确称取1.461g基准NaCl,置于小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移取25.00mL NaCl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加1mL15% K2CrO4,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根据NaCl标准溶液浓度和滴定中所消耗的AgNO3体积(mL),计算AgNO3的浓度。 4.Ba(NO3)2(固体)。 5.硝酸,6mol?L-1。 6.试样溶液(其中含Cl-和I-分别都为0.05mol?L-1左右)。 四、实验步骤 1.按图示安装仪器。 电位滴定装置 1-银电极;2-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3-滴定管;4-滴定池(100mL烧杯);5-搅拌子;6-磁力搅拌器。 2.用移液管取20.00mL的Cl-、I-混合试样溶液于100mL烧杯中,再加约30mL水,加几滴6mol?L-1硝酸和约0.5g Ba(NO3)2固体。将此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放入搅拌磁子,然后将清洗后的银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溶液。滴定管应装在烧杯上方适当位置,便于滴定操作。 3.开动搅拌器,溶液应稳定而缓慢地转动。开始每次加入滴定剂1.0mL,待电位稳定后,读取其值和相应滴定剂体积记录在表格里。随着电位差的增大,减少每次加入滴定剂的量。当电位差值变化迅速,即接近滴定终点时,每次加入0.1mL滴定剂。第一终点过后,电位读数变化变缓,就增大每次加入滴定剂量,接近第二终点时,按前述操作进行。 4.重复测定两次。每次的电极、烧杯及搅拌磁子都要清洗干净。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及实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3.学会使用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方法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以氟化镧单晶片为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表示为: 其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它符号具有通常意义。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的是溶液中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是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如果测量试液的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则上述方程可表示为: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量F-最适宜pH范围为5.5~6.5。pH值过低,易形成HF2-影响F-的活度;pH值过高,易引起单晶膜中La3+水解,形成La(OH)3,影响电极的响应。故通常用pH=6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柠檬酸盐还可消除Al3+、Fe3+(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的干扰。 使用总离子强度缓冲调节剂(TISAB),既能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又能控制溶液的pH值,还可消除Al3+、Fe3+对测定的干扰。TISAB的组成要视被测溶液的成份及被测离子的浓度而定。 三、仪器试剂 1、仪器与试剂 PXD-2型离子计一台, PHS-2型酸度计一台, 电磁搅拌一套,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各一个。 2、实验药品 NaF、HAC、NaAC、NaCH 、NaOH、CDTA、柠檬酸钠 四、实验步骤 1、仪器装置 按图2装好仪器。附近环境应无浓盐酸等酸雾,也无强烈电磁场干扰。

2、配制氟离子标准溶液和TISAB缓冲溶液 (1)F-标准溶液(0.1000mol/L): 准确称量2.0000g在120℃干燥后的干燥过后的氟化钠(A.R),以水溶解转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2)TISAB缓冲溶液的配制: 在500mL水中,加入57mL冰醋酸(A.R),58.5g 的氯化钠和0.3g 的柠檬酸钠(A.R),用水稀释至1L,pH 值为5.0~5.5之间。 3、配制1.000×10-2~1.000×10-5mol/L的氟的标准溶液系列: 取1个50mL的容量瓶,准确加入5mL0.1000mol/L的氟标准溶液,加入25mL TISAB,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0×10-2mol/L氟标准溶液。然后在1.000×10-2mol/L标准溶液的基础上逐级稀释成1.000×10-3~1.000×10-5mol/L氟标准溶液,每个浓度差为十倍,在容量瓶中加入25mL TISAB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即可。 4、配制牙膏溶液 (1)称量:称量10g(精确至0.001g)牙膏样品,用玻璃棒取,在天平上垫上称量纸,玻璃棒与烧杯一起称。 (2)超声助溶:用25ml TISAB溶液分数次将牙膏样品稀释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第一次用5ml,充分缓慢搅拌,直到不溶物比较少,大概三分钟),用水定容至刻度(可能会有

牙膏中的有效氟测定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牙膏和漱口水中的游离氟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牙膏和漱口水中的游离氟含量的测定 原理 样品中的游离氟在一定浓度范围和特定的pH范围内,可被氟离子选择的电极检测(ISE)。SPI 有二个检测方法。 安全需求 由于使用的一些试剂具毒性,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操作时, 应佩戴安全眼镜和一次性手套。处理废液应该符合环境安全的规定。 试剂 氟化钠(NaF),USP级,纯度98.0% Min。在150o C 4小时干燥后才能使用。 氢氧化钠32% w/w,分析级 氯化铵,分析级 醋酸铵,分析级 CDTA,分析级,纯度98.0% Min。 电极填充液Orion ref. #90-00-02 电极浸泡液Orion ref. #90-00-03 水, ASTM Type I (≥18.2 MOhms-cm) 指示剂:甲酚紫 1000 ppm氟化钠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2.21g氟化钠于150mL烧杯中溶解,再定容至1000mL(使用聚乙烯容量瓶)。 可保存三个月。 离子/pH 缓冲液 准确称取下列各项后定容1000mL。 氯化铵 265g 醋酸铵 53g CDTA 19g 约加700mL水溶解。必要时需略加热助溶。 用32% (w/w)氢氧化钠调整到pH 6.0 ± 0.1。在室温或以下可保存两个月。 指示剂: 加入甲酚紫0.06g。 总氟离子浓度调节缓冲液(TISAB 3) Orion ref. #94-090911。

仪器 用聚碳酸酯或共聚树脂材料离心管 离心机: 分离牙膏中RCF(见备注 1),18- 20o C用最小12,000转/分钟转速,持续15 分钟。 100mL塑料烧杯 氟离子电极ORION ref. #94-09 或 Metrohm 6.0502.150 或相当的。 ORION十字岔管电接头ORION ref. #90-02-00 或 Metrohm 6. 0726.100 或相当的。 100mL容量瓶 (A级或相当的) 推荐仪器 E692 Metrohm pH/离子计或相当的电位系统。 带键盘的 2 x E725(或 E765) Metrohm Dosimats,一2.5米输送管和20mL、50mL滴管各一个。 替代仪器 5mL刻度移液管和20mL单标移液管 (A级或DIN AS或相当的) 操作程序 氟标准:(推荐使用 Metrohm Dosimats) 移取60mL氟化钠标准溶液,定容至1000mL(使用聚乙烯容量瓶)。此60 ppm的氟化钠标准溶液可保存两天。 将各种试剂按下表所列的,加入到七个100mL塑料容量瓶内,并定容。 N.B.: 若样品中的F-含量介于标准2号到标准5号的范围,则标准1,6和7号都可省略使用。 氟离子标准: (使用另一种仪器)

氟离子含量测定

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操作 指导书 离子计操作规程-----氟离子含量测定 技术部 一.目的 本文件介绍了PSX-270离子计的原理、操作步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仪器的保养。 二.操作细节 2.1 工作原理 2.2操作步骤 2.2.1 标液准备 a.氟化钠标准贮备液PF(2.0):称取0.4200 g氟化钠NaF(预先在100-110℃下干燥2h,在干燥器内冷却),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后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b.氟化钠标准溶液PF(4.0):用胖肚移液管移取10 ml的氟化钠标准贮备液于1000 ml 的容量瓶内,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至刻度,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 c.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58.8 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0 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 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2.2.2 仪器准备 a.按照说明书要求连接电极及仪器(如图),将电极插入蒸馏水中,电极不可以靠壁碰底,预热30min;

离子计测定氟离子含量 修改日期:版本/修改次数:A/0 2.2.3标定 a.取2个聚乙烯杯编号A和B,A中加入100 ml左右的NaF10-2,B中加入100 ml 左右的NaF10-4,各放入一个搅拌子; b.将B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转动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该溶液温度并记录;将电极从蒸馏水中取出,用纸吸干水,放入B中; c.按仪器上的<温度>键,通过<▽△>输入刚才所测的B温度,按<确认>键,然后按<标定>键,屏显示标定1,按<△>键选择标液的PF值,即选择(4.00PF),待仪器MV值显示稳定后,按<确认>键; d.当仪器显示标定2时,用水清洗电极,吸干水珠后放入A烧杯中。待屏幕温度显示第二点校准溶液的PF值,可按△键选择第二点的PF值即(2.00PF);待仪器MV值稳定后按确认键,当仪器显示测量时表明标定结束,进入水样测量状态。 2.2.4水样测定:取适量V水样,置于聚乙烯杯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在5-8之间(可以借助指示剂判断),加入10 ml TISAB,转移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混匀,倒出一定量于塑料烧杯中,放入搅拌子,搅匀后待恢复至常温即可测定,并记录PF值,直到符合标定范围;

牙膏含氟量新标准开始执行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404429.html, 中国化妆品网2009-2-3 9:08:07 来源:长江商报我要评论专家:含氟量超标会影响消费者健康 2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牙膏新标准正式实施。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标注含氟的牙膏占了多数,但是标注具体含氟量的牙膏并不多。医学博士认为,新标准规定的含氟量是个安全值,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都会影响消费者健康。 变化:新标准提高了含氟量 新标准取代了2001年实施的牙膏国家标准。新标准在感观指标上剔除了原有标准中对香味和泡沫量的要求。标准规范了含氟牙膏中氟的含量,规定成人牙膏总氟量在0.05%-0.15%之间,而原来标准中氟的含量在0.04%-0.15%之间,新标准中还规定了含氟儿童牙膏中氟的含量在0.05%-0.11%之间。 消费者:选购牙膏忽视成分含量 记者在几家超市内看到,货架上的含氟牙膏唱“主角”,各种品牌牙膏标注的活性成分都含有氟,只有高露洁、佳洁士、黑人等几个品牌标注了具体含氟量。 超市促销员告诉记者,跟其他牙膏相比,含氟牙膏销量要好一些。因为消费者认为含氟牙膏对防蛀、坚固牙齿的效果更好,所以不少厂家也以“含氟”作为卖点来进行宣传。 一位选购牙膏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在选购时会关注牙膏的功能,对成分含量不是很了解。 专家:氟含量过高会引发中毒 氟是一种坚固骨骼和牙齿的元素,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使用含氟牙膏来预防龋齿。但氟的含量过高对人体也有危害。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王兹博士表示,新标准对牙膏氟含量的数值进行规范很有必要,这关系着消费者健康和牙膏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兹博士说:“含氟牙膏中的氟含量不能低于0.05%的标准,不然就没有防龋齿的作用;也不能高于新国标中的0.15%,若高于这一标准就可能引发氟中毒,比如出现氟斑牙等症状。” 建议:儿童应慎用含氟牙膏 记者注意到,部分含氟牙膏在外包装上会注明“建议6岁儿童使用豌豆大小”的使用提醒。对此,王兹称,由于氟牙症通常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同时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易造成误吞牙膏的现象,所以建议6岁以前的儿童应慎用含氟牙膏。对于儿童的龋齿预防保健,家长还可以选择带孩子去医院做预防龋齿的护理。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_扩散电位; __, 它没有__强制性和_选择____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__选择;- Donnan ____电位。; 2.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_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_______;第二__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_______;第三__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 _________。 3.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______来表示。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__偏高____, 这种现象称为 ___酸差___。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__偏低__, 这种现象称为_____钠差_____。 4.由LaF 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_F-___是电荷的传递者, ___ 3 La3+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_____ Ag|AgCl ___, 内参比电极由_____0.1mol/LNaCl和0.1mol/LNaF溶液______组成。 5.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 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测量电动势为_电位分析法_;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_伏安法_,其中若使用_滴汞_电极的则称为极谱法_;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电导分析法_;测量电量的方法称为_库仑分析法__。 6.电位法测量常以___待测试液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电动势____。

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实验报告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实验报告 试剂与仪器 试剂 (1)F-标准溶液(L):实验室提供; (2)TISAB(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实验室提供,在500ml水中,加入57ml冰醋酸,的氯化钠和的柠檬酸钠,用水稀释至1L,pH值为至。 表一:TISAB的组成与离子强度 组成C i Z i2 NaCl(1mol/L) Hac(L) NaAc(L) 柠檬酸三钠(L) I Z I2= mol/L pH=~ 112+112=2 弱酸 += += 仪器 pH510型pH计/离子计;电磁搅拌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Ag/AgCl电极,超声波清洗器。 ~mol/L的氟的标准溶液系列的配置 取50ml的容量瓶,加入L氟标准液,加入25mlTISAC,用水稀释至刻度。照此法,配置~的氟的标准溶液,浓度差为10倍。 标准氟工作曲线的制作 利用pH510型pH计/离子计,由稀至浓测量上述标准溶液系列的电位值。 以F-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电位(mV)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如图一。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的牙膏样品于小烧杯中,用25mlTISAB稀释转移到50ml容量瓶。定容,超声波震荡几分钟。 取待测液用以上pH510型pH计/离子计测量此时溶液的电位值,记录于表一。 根据标准氟工作曲线以及样品的电位值求出牙膏中所含有的氟的浓度,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

3 结果与讨论 数据记录 表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测量牙膏中氟含量的结果记录表 C F- / mol/L E /mV 空白液483 419 358 300 242 牙膏样品316 表三:样品测定结果记录表 样品质量/g牙膏中氟含量/% 316 数据处理 根据所获得的实验数据,用Excel软件合成E(mV)-(-lgC F-)工作曲线,得到的工作曲线图和关系数据如图一所示: 图一:E(mV)-(-lgC F-)工作曲线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1 / 1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一 实验目的:学习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掌握了解氯离子的测定过程和现象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突跃,以一对适当的电极对监测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并由此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称为电位滴定法。本实验根据Nerst 方程E = E θ- RT/nF lgC Cl- ,滴定过程中, Cl - + Ag + = AgCl ↓,使得氯离子浓度降低,电位发生改变,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氯离子浓度发生突变,电位相应发生突变,而后继续加入滴定剂,溶液电位变化幅度减缓。以突变时滴定剂的消耗体积(mL )来确定滴定终点(AgNO 3标准溶液的体积)。 三 仪器和试剂 酸度计(mv 计),磁力搅拌器,转子。KNO 3甘汞参比电极,银电极,滴定管,烧杯(电解池),0.05mol·L -1NaCl ,0.05mol·L -1AgNO 3,KNO 3固体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1 0.05mol·L -1AgNO 3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0.05mol.L -1NaCl 标准溶液10.00mL 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 ,KNO 3固体2g ,搅拌均匀。 开启酸度计,开关调在mv 位置,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随着AgNO 3标准溶液的滴入,电位读数将不断变化,读数间隔可先大些(1-2mL ),至一定量后,电位读数变化较大,则预示临近终点,此时应逐滴加入AgNO 3标准溶液(0.5-0.2mL ),并记录电位变化,直至继续加入AgNO 3标准溶液后电位变化不再明显为止。做E(mv)-V(mL)曲线,求得终点时所消耗AgNO 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2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水样10.00mL 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 ,KNO 3固体2g ,搅拌均匀。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同标定的步骤,做E(mv)-V(mL)曲线,求出与水样中氯离子反应至终点所消耗的AgNO 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五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做E(mv)-V(mL)曲线,从两个图中获得终点所消耗的AgNO 3标准溶液体积,从而根据物质反应平衡公式C Cl-V Cl-=V Ag+C Ag+计算求出水中氯离子的含量(mol·L -1)。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参比电极所装电解液应为饱和KNO 3溶液。 2甘汞电极比银电极略低些,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3读数应在相对稳定后再读数,若数据一直变化,可考虑读数时降低转子的转数。 问题:实验中KNO 3的作用? 终点滴定剂体积的确定方法有哪几种?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习题解答

第四章电位分析法 1.M1| M1n+|| M2m+|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 (1) 正极(2) 参比电极(3) 阴极(4) 阳极 解:(4) 2. 下列强电解质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λ∞/S·m2·mol-1分别为: λ∞(NH4Cl)=1.499×10-2,λ∞(NaOH)=2.487×10-2,λ∞(NaCl)=1.265×10-2。所以NH3·H2O 溶液的λ∞(NH4OH) /S·m2·mol-1为( ) (1) 2.721×10-2(2) 2.253×10-2(3) 9.88 ×10-2(4) 1.243×10-2 解:(1) 3.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 1.0×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时,由Mg引起的K+测定误差为( ) (1) 0.00018% (2) 1.34% (3) 1.8% (4) 3.6% 解:(3) 4. 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若,干扰离子的浓度为0.1mol/L,被测离子的浓度为0.2mol/L,其百分误差为(i、j均为一价离子)( ) (1) 2.5 (2) 5 (3) 10 (4) 20 解:(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晶体膜碘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 (1) 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2) 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3) 与试液中银离子的浓度无关 (4) 与试液中氰离子的浓度无关 解:(1) 6.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1%,则试液的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 (1) 3 (2) 5 (3) 7 (4) 9 解:(4) 7.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1)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2)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3) 校正方法误差 (4)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解:(2) 8.在电位滴定中,以?E/?V-V(?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1) 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2)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3)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学习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掌握了解氯离子的测定过程和现象 二实验原理 利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突跃,以一对适当的电极对监测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并由此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称为电位滴定法。本实验根据Nerst方程E = Eθ- RT/nF lgC Cl- ,滴定过程中,Cl- + Ag+ = AgCl↓,使得氯离子浓度降低,电位发生改变,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氯离子浓度发生突变,电位相应发生突变,而后继续加入滴定剂,溶液电位变化幅度减缓。以突变时滴定剂的消耗体积(mL)来确定滴定终点(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 三仪器和试剂 酸度计(mv计),磁力搅拌器,转子。KNO3甘汞参比电极,银电极,滴定管,烧杯(电解池),·L-1NaCl,·L-1AgNO3,KNO3固体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L-1AgNO3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标准溶液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KNO3固体2g,搅拌均匀。 开启酸度计,开关调在mv位置,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随着AgNO3标准溶液的滴入,电位读数将不断变化,读数间隔可先大些(1-2mL),至一定量后,电位读数变化较大,则预示临近终点,此时应逐滴加入AgNO3标准溶液(),并记录电位变化,直至继续加入AgNO3标准溶液后电位变化不再明显为止。做E(mv)-V(mL)曲线,求得终点时所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2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水样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KNO3固体2g,搅拌均匀。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同标定的步骤,做E(mv)-V(mL)曲线,求出与水样中氯离子反应至终点所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五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做E(mv)-V(mL)曲线,从两个图中获得终点所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体积,从而根据物质反应平衡公式C Cl-V Cl-=V Ag+C Ag+计算求出水中氯离子的

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

实验名称: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直接电位法的测定原理及实验方法; (2)了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性能及测定方法; (3)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酸度计。 二、实验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由LaF3单晶制成的电化学传感器。将氟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插入试液中,由于氟电极对氟离子活度有响应,它的电极电位与氟离子活度的大小有关,而参比电极电势则保持衡定,所以通过测定这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可确定溶液氟离子活度的大小。用氟电极测定氟离子时,最适宜的pH范围为5.5~6.5。Fe3+,Al3+等离子能与试液中的氟离子生成配合物对测定有干扰,加入大量的柠檬酸,可以消除干扰。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的是溶液中离子的活度而不是浓度,因此必须使试液和标准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同,本实验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来达到基本固定离子强度。控制溶液pH及配合物溶液中的Fe3+,Al3+等干扰离子的目的。 即当控制测定体系的离子强度为一定值时,电池的电动势与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通过以E对lg[F]绘制标准曲线图及一次标准加入法,从而求得未知液中的氟离子含量。测定的基本装置如图表示。 图1 测定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实验装置图 三、仪器与试剂 1、pHS-3C型酸度计。 2、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3、饱和甘汞电极。 4、电磁搅拌器。 5、10 ug.mL-1 F-的标准溶液。 6、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TISAB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准备 接通仪器电源,预热20 min,校正仪器,调仪器零点。氟电极接通仪器负极接线柱,甘汞电极接仪器正极接线柱。将两电极插入蒸馏水,开动搅拌器,使电位值小于-360 mV。 2. 标准曲线的制作 分别吸取10 ug.mL-1 F-的标准溶液0.50、1.00、3.00、5.00、10.00 mL于50 mL 容量瓶中,加入10 mL TISAB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将标准系列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转入干的塑料杯中,电极插入被测试液。开动搅拌器2~3min后,停止搅拌,读取平衡电位(注意:测定时,需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测定)。在作图纸上做E~lg[F]曲线。 3. 水样的测定 吸取水样5.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10 mL TISAB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把溶液全部转入塑料杯中,测定E值(测定水样之前,需用去离子水洗电极至空白电位-360 mV)。记录水样电位值(E1)。然后加入1.00 mL 20 ug.mL-1 F-的标准溶液,同样测出电位值E2,计算出其差值(△E=E2-E1)。 4. 结果处理 1)、在作图纸上以E对lgC F-作图绘制标准曲线,求出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斜率。 2)、根据所测水样的E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氟离子浓度,计算水样中氟的浓度C F-(ug.mL-1) 3)、根据步骤3一次标准加入法所得△E 和实际测定的电极响应斜率代入方程: C F-=C S S S S X E/ V V V + () 10-1 -1 计算水样中氟离子浓度。式中C s和V s分别为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 F-和Vx分别为试液的氟离子浓度和体积。 五、思考题 1、本实验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六、注意事项 氟电极的空白电位为-360 mV以下或接近。

牙膏中游离氟和可溶性氟含量的测定

牙膏中游离氟和可溶性氟含量的测定 【摘要】: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六种牙膏中的游离氟和可溶性氟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牙膏中的氟含量不同。游离氟含量最高为0.9120mg/g,最低为0.03395 mg/g;可溶性氟含量最高为1.191 mg/g,最低为0.6080 mg/g。 【关键词】:牙膏;游离氟;可溶性氟 牙膏中添加适量的氟是防龋齿的有效措施,氟在机体内有95%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但过量的氟会导致各种慢性氟中毒疾病,饮用水中含有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ˉ),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1,2]。为了解市售牙膏中的质量状况,我们对市售的六种牙膏中的游离氟和可溶性氟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比较。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择市售的不同品牌的六种含氟牙膏,分别编号为A、B、C、D、 E、F。 1.2仪器雷磁牌PHS-3C型酸度计,201-1复合氟电极,磁力搅拌器。 1.3试剂 1.3.1氟离子标准溶液:精密称取0.1105g基准氟化钠(105℃干燥2h),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摇匀,贮存于聚乙烯塑料瓶内备用。该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1.3.2柠檬酸盐缓冲液(TISAB):称取100g柠檬酸三钠,60g氯化钠,溶于900mL去离子水中,加60mL冰乙酸,混匀,加入30g氢氧化钠,溶解,冷却后,调节pH=5.0~5.5,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聚乙烯塑料瓶内备用。 1.3.34mol/L盐酸溶液:量取浓盐酸36mL,用去离子水稀释定容至100mL。 1.3.44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6g NaOH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定容至100mL。 1.4方法 1.4.1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量取0.5、1.0、1.5、 2.0、2.5mL氟离子标准溶液,分别移入6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5mL TISAB,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

水中氟离子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样中氟离子的含量 一、氟元素简介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以坚固骨骼和牙齿,预防龋齿。 轻度氟中毒症状:氟斑牙,牙齿变黄,变黑。 重度氟中毒症状:氟骨症,骨头变形,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预备知识 电分析化学(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是以溶液中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及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电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找出其与被测物质含量间的关系。 电位分析是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来确定物质浓度或含量的一类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法。 三、测定目的 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四、测定原理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氟化镧(LaF3)单晶片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晶体膜的响应机理一般用晶体离子传导原理及膜表面上相同离子见的扩散作用来解释。 离子在晶体中的导电过程,是借助于晶格缺陷而进行的。挨近缺陷空穴的导电离子,能够运动至空穴中:LaF3+空穴→LaF2++F-由于晶体膜表面不存在离子交换作用,所以电极在使用前不需浸

泡活化,其电位的产生,仅是由于溶液中的待测离子能扩散进入膜相的缺陷空穴,而膜相中的晶格缺陷上的离子也能进入溶液相,因而在两项界面上建立双电层结构而在敏感膜两侧形成膜电位所致。 五、消除干扰 对晶体膜电极的干扰,主要不是由于共存离子进入膜相参与响应,而是来自晶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即共存离子与晶格离子形成难溶盐或络合物,从而改变了膜表面的性质。对于氟电极而言,主要的干扰是OH-,这是由于在晶体表面存在下列化学反应: LaF3(固体)+3OH- LaOH(固体)+3 F- 实验表明,电极使用时最适宜的溶液pH范围为5-5.5。 六、定量依据 1.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以表示为: Hg, Hg2Cl2︱KCl(饱和)‖F-试液︱LaF3(10-3mol·L-1), NaF(10-1mol·L-1), NaCl(0.1 mol·L-1) ︱AgCl 2. 电池电动势E与氟离子活度的关系式为 E=K-2.303RT/F·lgaF-=K-0.059 lgaF-(25℃) 3. 其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他符号具有通常意义。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时溶液中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时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如果测量试液的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则上述方程可表示为: E=K′-0.059lg[F-] (K′为常数) 4. 电动势E与lg[F-]成线性关系。因此作出E对lg[F-]的标准曲线,

电位滴定法测定钴

电位滴定法测定钴 2008-8-22 10:38:04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 480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在氨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氰化钾,将钴(Ⅱ)氧化为钴(Ⅲ),过量的铁氰化钾用硫酸钴溶液滴定,按电位法确定终点。其反应式如下: Co2++Fe(CN)63-→Co3++Fe(CN)64- 镍、锌、铜(Ⅱ)和砷(Ⅴ)对本法无干扰。 铁(Ⅱ)和砷(Ⅱ)干扰测定,可在分解试样时,氧化至高价而消除其影响。 空气中的氧能把钴(Ⅱ)氧化成钴(Ⅲ),大量铁的存在能加速这一反应。为防止生成大量氢氧化铁而吸附钴,须加入柠檬酸铵络合铁。一次加入过量的铁氰化钾,用返滴定法可消除空气的影响。 锰(Ⅱ)在氨性溶液中被铁氰化钾氧化为锰(Ⅲ),因此当锰(Ⅱ)存在时,本法测得的结果系钴、锰含量。应预先用硝酸—氯酸钾将锰分离后,再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钴。或在含氟化物的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预先滴定锰(Ⅱ)为锰(Ⅲ),由于氟化物与锰(Ⅲ)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所以反应能定量的进行。然后再在氨性溶液中用铁氰化钾测定钴。 有的资料认为可加入甘油和六偏磷酸钠以消除铁、空气中的氧及一定量锰的干扰,钴含量在10毫克以上时,10毫克以下的锰不影响测定。 有机物对电位滴定有严重干扰,应在分解试样时,用高氯酸除去。 本法适用于含1%以上钴的测定。 一、试剂 混合溶液 100克硫酸铵和60克柠檬酸铵溶解于500毫升水中,加入氨水500毫升,混匀。 钴标准溶液称取纯金属钴克,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1∶1硝酸30毫升,加热溶解完全后,加1∶1硫酸10~15毫升,继续加热蒸发至剩少许硫酸。冷却后,加水20~

30毫升,加热溶解。冷至室温,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3毫克钴。 硫酸钴溶液约称取硫酸钴(CoSO4·7H2O)14克,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约含3毫克钴。 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约称取铁氰化钾克,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标定:准确吸取钴标准溶液20毫升,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水20毫升、混合溶液50毫升,准确加入铁氰化钾标准溶液25毫升,然后按分析手续进行滴定。求出铁氰化钾标准溶液对钴的滴定度。 T=W/V-KV1 式中 T—铁氰化钾标准溶液对钴的滴定度(克/毫升); W—吸取钴标准溶液含钴量(克); V—加入铁氰化钾标准溶液毫升数; K—每毫升硫酸钴溶液相当于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滴定消耗硫酸钴溶液毫升数。 K值的确定:准确吸取铁氰化钾标准溶液20毫升,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水25毫升、混合溶液50毫升,然后按分析手续进行滴定。 K=吸取铁氰化钾标准溶液毫升数/滴定消耗硫酸钴溶液毫升数 二、分析手续 称取1~2克试样(钴含量在10~60毫克为宜),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盐酸15毫升,加热数分钟。加硝酸10毫升,继续加热至试样分解完全(如有黑色残渣,可加克氟化铵助溶)。蒸发至小体积,加入1∶1硫酸10毫升,加热蒸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加水并煮沸至可溶性盐类溶解,冷却,用水稀释至50毫升。加混合溶液50毫升,准确加入20~25毫升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然后用硫酸钴溶液滴定至电位突跃。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钨电极为参比电极。 Co%=100(V-KV1)T/G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牙膏中总氟含量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牙膏中总氟含量 一、实验意义及原理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由LaF3单晶制成的电化学传感器。当控制测定体系的离子强度为一定值时,电池的电动势与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二、仪器与试剂 1)PHS-2型酸度计,2)饱和甘共电极,3)电磁搅拌器,4)10-3mol/L F-1标准贮备液,5)总离子强度缓冲液(TISAB),6)溴钾酚绿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 1、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含氟牙膏1.0000g置于塑料小烧杯中,加入10 ml浓热HCl,充分搅拌20 min,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热水充分洗涤。之后往滤液中加1~2滴溴甲酚绿指示剂(呈黄色)依次用固体NaOH和溶液中和至刚变蓝,再用稀盐酸调至刚变黄(pH=6.0),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2 、仪器预热20 min,校正仪器,调节仪器零点。将氟电极负极接线柱,甘汞电极接仪器E 接线柱,将两电极插入蒸馏水中,开动搅拌器,反复清洗电极至空白档(-300mV)。 3 、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取10-3mol/L F-1标准溶液0.5ml,1.00 ml,5.00 ml,10.0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20 ml TISAB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将系列标准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转入塑料烧杯中,放入搅拌子,电极插入被测液,开动搅拌器5-8min后,停止搅拌,读取平衡电位,在坐标纸上作E-lg[F-]曲线(或用电脑制作工作曲线,并求出电极斜率)。 4 、牙膏中含氟量的测定:取牙膏滤液样10.0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20.00 mlTISAB 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再将溶液转入干燥的塑料烧杯中,测E值。 四、结果处理 1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用蒸馏水洗3次,确定电位稳定值。 2 绘制E-lg[F-]工作曲线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3 由测得牙膏滤液的电位值,带入方程计算出最终牙膏样中氟的含量C F-。 五、思考题 1) 本实验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a.维持pH值为5~6即pH缓冲溶液。b。维持离子强度相同,即有大量中性电解质。2)为什么把氟电极洗至一定的电位?消除不对称电位。 3)为什么此实验中要控制待测样溶液的pH=6.0左右?过酸形成HF-或HF2-,过碱形成La(OH)3。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位滴定法测氯化银的Ksp 备注版

电位滴定法测定AgCl的K sp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滴定法测量离子浓度的一般原理; 2.学会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难溶盐的溶度积常数。 二、实验原理 当银丝电极插入含有Ag+的溶液时,其电极反应的能斯特响应可表示为: (α代表活度,当溶液浓度很小时可用浓度代替。) 如果与一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可表示为: (汞活泼性比银大开始时汞会把银离子置换出来所以汞是负极银是正极。Ej表示液体接界电位,一般很小,可以忽略。并且,盐桥是减弱液接电位的有效手段。) 进一步简化为: 式中包括和r(Ag+)常数项。银电极不仅可指示溶液中Ag+的浓度变化,而且也能指示与Ag+反应的阴离子的浓度变化。例如,卤素离子。 本实验利用Cl-与银离子生成沉淀的溶度积K sp非常小,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发生电位突跃,从而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在终点时: 其中X-为Cl-、I-,代入终点时的滴定电池方程: 用该式即可计算出被滴定物质难溶盐的K sp。 通常的电位滴定使用甘汞或AgCl/Ag参比电极,由于它们的盐桥中含有氯离子会渗漏于溶液中,不适合在这个实验中使用,故可选用甘汞双液接硝酸盐盐桥,或硫酸亚汞电极。 注:当盐桥溶液不影响测定的时候选用单盐桥,否则必须选择双盐桥。 外盐桥的作用:(1)防止参比电极内盐桥的物质渗入的待测溶液中干扰测定 (2)防止待测溶液中有害物质进入内盐桥影响其电极电位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pH/mV计,电磁搅拌器,银电极,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分析天平,容量瓶(250mL,1000mL),烧杯(150mL,250mL) 药品:AgNO3(分析纯,s),KNO3(分析纯,s),KCl(分析纯,s),K2CrO4(分析纯,s),Ba(NO3)2(分析纯,s) 四、实验内容 1.硝酸银标准溶液,0.100mol?L-1 溶解17.00g AgNO3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将溶液转入棕色试剂瓶中置暗处保存。准确称取1.8638g基准KCl,置于小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移取25.00mL KCl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准确移取25.00mL去离子水(加几滴15% K2CrO4和几滴Ba(NO3)2,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根据KCl标准溶液浓度和滴定中所消耗的AgNO3体积(mL),计算AgNO3的浓度。 2.将银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浸泡在蒸馏水中。烧杯及搅拌磁子都要用清洗干净。 3.根据滴定终点的电动势计算AgCl的K sp。 按图示安装仪器 电位滴定装置 1-银电极;2-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3-滴定管;4-滴定池(100mL烧杯);5-搅拌子;6-磁力搅拌器。

科普知识:牙膏中的化学成分

牙膏问世前,人们用牙粉刷牙。牙粉是碳酸钙和肥皂粉的混合物,其功能只是保持牙齿清洁,除却污渍。牙粉ph值高,会引起口腔组织发炎。二战以后,有治疗作用的牙膏才纷纷上市。尤以合成去垢剂月桂酰肌氨酸钠代替肥皂的牙膏深受大众青睐。这种清洗剂不仅能明显减少口腔炎症,还使牙膏气味清香,更有抑制引起蛀牙的菌斑酸的作用。 防治龋齿的氟化物 50年代初,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氟化物具有阻止龋齿的作用。于是,1955年出现了添加氟化亚锡(snf2)的牙膏。后来,一氟磷酸钠(mfp)代替了氟化亚锡,成为世界上研究最广泛的氟化物。如今被添入牙膏预防龋齿的氟化物还有氟化钠和氟化胺类(amine fluorides)。专家们普遍地认为,当提供的氟离子的浓度相等时,所有这些氟化物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龋齿是由于发生在牙釉质上,也可能是局部地发生在牙釉下面的牙本质里的去矿化作用引起的。去矿化作用就是有机酸穿透牙釉质表面使牙齿的矿物质—羟(基)磷灰石溶解。这些酸是由口腔细菌在糖代谢或可酵解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由于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粘附着的膜—齿斑(或称菌斑),细菌制造的酸能够长时间地跟牙齿表面密切接触,因此,羟磷灰石被酸溶解,生成磷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向齿外扩散,被唾液冲走 不过,既使去矿化作用的酸存在于牙齿表面的齿斑里,却有证据表明,龋齿是在牙齿的釉表质下面开始的。 饮水、食物和牙膏里的氟离子会跟羟磷灰石反应生成氟磷灰石 溶解度研究证实氟磷灰石比羟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据研究,牙釉质表层60um厚度里氟磷灰石的含量是釉内层的10倍,细菌分泌的酸是通过微小的孔洞进入牙齿的釉质引起含氟磷灰石较少的内层牙质去矿化的。在x射线照片上去矿化的亚表层区域显示一个不透光的白斑。临床观察表明含氟牙膏能通过沉积氟磷灰石使白斑再矿化。氟离子也能减少蛀牙,因为它比起较大的氢氧根离子在磷灰石晶体结构里更匹配,还因为它能抑制口腔细菌产酸。含氟牙膏已经使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减少龋齿,使大家的牙齿保持得更长久。然而不幸的是老年人会发生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从而使牙根表面的蛀洞增多。这种龋齿可使用含氟牙膏后再请医生涂抹一种含氟胶来制止。 预防齿质过敏 牙膏化学的第二个进展是预防牙质过敏引起的酸痛。牙质过敏是因暴露的牙质(羟磷灰石和胶原)表面受到热、渗透、碰击或者吸入的空气的刺激引起的酸痛。通常牙根被牙龈覆盖。但当牙龈萎缩,牙龈下面的牙根就暴露出来。牙根表面覆盖着的牙骨质的薄薄的外表层就会因长牙本质就会暴露出来。食物和口腔细菌的酸可以使牙本质的微孔或小管在牙骨质表面开口,从而导致过敏。牙骨质小管里面充满着液体,冷热的刺激会使液体热涨冷缩,刺激底下的牙髓神经并引起酸痛,含钾盐和锶盐的牙膏可以起到预防性治疗的作用。锶盐会封闭开口的孔道从而阻止酸痛。据研究,硝酸钾等药剂可以变更牙髓神经的受激阈来减弱神经活性。在一支牙膏里既含硝酸钾又含一种能够很好地附着牙表性能的含氟共聚物,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从电子显微镜照片上可以着到,用这种牙膏做的体外试验确实把开口的牙质小管道封闭起来了。不足之处是,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2-4星期后才会有显着效果。因此仍需要寻找一种速效材料来防治牙质过敏。 消除牙垢 含氟牙膏防治龋齿的成功使药物牙膏的研究焦点向其他问题转移,例如向如何防治在牙齿表面形成牙垢的问题转移。牙垢又叫牙石,主要成分是ca3(po4)2·2h2o。据美国国立牙病防治研究所统计,34%的学龄儿童和20%-30%的成年人在牙龈线以上有牙垢,而60%-65%的成年人在牙龈线以下有牙垢。如今除去牙垢的唯一方法仍然是机械刮除,这种方法既费时又难免痛苦。令人惊奇的是磷酸钙沉积只发生在口腔内,尽管人的许多体液如血液、唾液及其他分泌物都是被钙和磷酸盐饱和的,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体的其他体液里含有一种天然的阻抑剂可以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