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骨折治疗原则讲义
颌骨骨折诊疗规范

颌骨骨折诊疗规范(手术科室)颌骨骨折有一般骨折的共性,例如疼痛、肿胀、出血、移位、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等。
由于颌骨解剖及生理特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有其特殊性。
第一节下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较上颌骨骨折常见,这是由于下颌骨的位置占据面下1/3部分,其面积大、位置突出、所以骨折发生率高。
下颌骨发生骨折的部位常与解剖结构有关,如正中联合部、颁孔区、下颌角区及踝状突颈部等为骨折好发部位。
骨折块受咀嚼肌牵引常发生移位,导致咬合错乱。
下颌骨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发生骨折的频度为黑状突颈、下颌体、下颌骨颁部、下颌升支和牙槽突。
【诊断标准】详细询问创伤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及方向,常见骨折段移位。
下颌骨骨折首先应了解患者受伤的原因、过程及临床表现,同时注意全身情况。
骨折处可见到面部创口、肿胀及皮下淤斑。
下颌骨骨折可出现张口受限和运动异常,检查患者牙列可见牙齿咬合错乱及牙弓形态异常等情况。
摄取下颌骨后前位与侧位片,有条件可摄取下颌曲面断层X线片,必要时行CT摄片。
一般可确诊,并明确骨折部分、类型、骨折段移位情况及牙与骨折线的关系。
(一)颁部骨折单发的正中骨折可无明显移位;双发骨折可由于颈舌肌和须舌骨肌的牵引向后退缩;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可使牙弓变窄。
后两种骨折都可使舌后坠,有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危险。
(二)颁孔区骨折一侧颁孔区骨折时,前骨折段可向下方移位且稍偏向内侧;双侧颁孔区骨折时,两侧后骨折段由于咀嚼牵引而向上前方移位,前骨折段向下后方移位,致颁部后缩及舌后坠。
临床上骨折的移位方向有时还要考虑骨折线的方向,也能影响骨段的移位。
(三)下颌角部骨折骨折线如位于下颌角时骨折段移位通常不明显,这是因为下颌角部两侧均有嚼肌和翼内肌附丽,骨折段不易发生移位。
如骨折线在嚼肌和翼内肌附丽位置之前则前骨折段向下移位,后骨折段向上移位。
(四)黑状突骨折单侧黑状突颈部骨折患侧耳前区可有压痛,张口时可加重,检查患侧㈱状突的动度减弱或消失。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创伤讲义

口腔颌面部创伤一、单元脉络梳理口腔颌面部创伤1.概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2.急救:(1)窒息,(2)出血,(3)休克,(4)颅脑损伤,(5)感染防治,(6)包扎运送;3.软组织创伤:(1)创伤类型,(2)临床表现,(3)处理原则,(4)各部位软组织创伤清创术特点;4.硬组织创伤:(1)牙槽突骨折,(2)颌骨骨折,(3)颧骨及颧弓骨折,(4)眼眶骨折,(5)骨折愈合过程。
二、知识内容细讲概论1.血运丰富(利、弊)。
2.牙在损伤时的利弊二次弹片伤—感染。
3.易并发颅脑损伤。
4.有时伴有颈部伤。
5.窒息。
6.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7.感染。
8.其他解剖损伤。
9.面部畸形。
急救:窒息;出血;休克;颅脑损伤;感染防治;包扎运送。
窒息阻塞性窒息:异物阻塞咽喉部;组织移位;肿胀压迫。
吸入性窒息:将血液、涎液、呕吐物或其它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内。
窒息的临床表现:前驱: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三凹”(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体征。
窒息的救治: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
舌后坠,舌牵拉出口外,并将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
双侧上颌骨骨折,上颌骨向下后移位而压迫呼吸道,应就地取材,将移位的上颌骨复位并简易固定。
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紧急行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术。
吸入性窒息: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反复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并注意预防肺部感染。
出血:动脉—鲜红色、速度快、呈间歇喷射状;静脉—暗红色、速度较慢、呈持续涌出状;毛细血管—多呈鲜红色、缓缓流出。
止血方法:压迫止血:指压止血、包扎止血、填塞止血;结扎止血;药物止血。
开放性伤口或洞穿性伤口。
将敷料填塞于伤口(伤道)内,并用绷带加压包扎。
结扎止血:最为确切的止血方法。
钳夹出血血管,结扎止血。
紧急时钳夹血管断端,简单包扎后送。
(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止血材料并辅以辅料包扎。
全身应用止血药物休克: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
早期:轻度烦躁,口渴,呼吸浅快,心率加快,皮肤苍白(15%以下,代偿);进展:意识淡漠,脉搏细速,脉压变小,四肢湿冷,尿少(20%以上,失代偿)。
口腔颔面部损伤造成颌骨骨折的急救和处理

口腔颔面部损伤造成颌骨骨折的急救和处理在口腔颌面部的损伤中,颁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
颌骨骨折不仅会给病人造成咀嚼、吞咽功能的障碍和面部畸形,更由于骨折片的移位,会造成呼吸道堵塞,使病人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同时,移位的骨折片很容易刺破口腔颌面部重要的血管,造成病人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合并有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将更加危急,病人的生命处于严重威胁之中。
因此,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造成颌骨骨折的病人,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急救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急诊收治口腔颌面部损伤造成颌骨骨折的病人331例,现将我们对这些颌骨骨折病人的急救和处理体会介绍如下:一、口腔颌面部损伤造成颌骨骨折的处理原则1.要注意解决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受伤的早期,应注意有无休克、窒息、颅脑损伤及其它损伤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对伴有颅脑损伤的病人,不可过早施行手术及局部骨折的处理,应以抢救病人的生命为首要任务。
3.经过抢救,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和好转后,应及早对其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软组织清创处理和骨折的复位固定处理。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造成颌骨骨折的急救处理1.预防和及早解除窒息,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①对因血块或碎骨片堵塞咽喉部的病人,应迅速用手指裹以纱布掏出,或用吸引器吸出堵塞物,同时采取头低侧卧位。
②对因下颌部双骨折或双侧下颌骨体部骨折而致舌后坠引起窒息的病人,应迅速在舌尖后2-2.5cm的正中线处,用圆针粗线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拉至口外,同时将头转向健侧。
⑧对上颌骨骨折下垂移位堵塞呼吸道的病人,在迅速清除口内异物的同时,可用压舌板置于两侧双尖牙部位,加压使上颌骨上提,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④呼吸严重困难时,可从口内或鼻腔内捅入任何形式的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2.丰富的血供可造成颌面部损伤后大出血,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①压迫止血:对于开放性及洞穿性创口,可用纱布块填塞在创口内,压迫止血。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通常由于意外事故、运动伤害或暴力行为引起。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颌骨骨折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颌骨骨折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康复建议。
一、颌骨骨折的概述颌骨骨折是指口腔颌面部骨骼的断裂或破裂。
常见的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和颧骨骨折。
颌骨骨折可能导致牙齿错位、咬合不正常、口腔出血、面部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咀嚼困难、语言障碍和面部畸形等并发症。
二、颌骨骨折的常见原因1. 意外事故: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等;2. 暴力行为:拳击、斗殴等;3. 老年人骨质疏松:颌骨骨质变薄,容易发生骨折。
三、颌骨骨折的常见症状1. 颌部疼痛:疼痛程度因骨折严重程度而异;2. 颌部肿胀:受伤后颌部出现肿胀,可能伴有淤血;3. 牙齿错位:牙齿位置改变,咬合不正常;4. 口腔出血:伤口处可能出现出血;5. 吞咽困难:颌骨骨折会导致咀嚼和吞咽困难;6. 面部畸形:颌骨骨折可能使面部形态发生变化。
四、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1. 临床检查:口腔颌面部的外观、触诊、听诊等;2.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扫描等;3. 治疗方法:a. 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不严重、未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包括口腔卫生护理、软食饮食、定期复查等;b.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严重、移位明显或合并其他损伤的患者,包括骨折复位、固定和修复等。
五、颌骨骨折的康复建议1. 饮食调整:骨折初期以液体和软食为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2. 口腔卫生护理:定期刷牙、使用漱口水、避免使用含糖食品等;3. 避免咀嚼硬物:避免咀嚼坚硬的食物,以免对颌骨造成额外压力;4. 规范咬合: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张口或咬合不当;5.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的康复进展。
六、颌骨骨折的预防措施1. 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危险运动;2. 使用安全设备:如佩戴头盔、安全带等;3. 预防骨质疏松:保持适当的运动、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4. 避免暴力行为:避免参与斗殴、打架等暴力行为。
颌面部骨折护理常规

颌面部骨折护理常规【相关知识】颌面部骨折多因颌面部损伤引起的颌面部骨断裂,包括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骨及颧弓骨折、鼻筛骨骨折和眼眶骨折。
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表现,除了肿胀、疼痛、出血、移位及畸形等一般骨折表现外,损伤部位不同而各自不同。
【治疗原则】原则上应尽早治疗,目的是重建骨解剖结构和连续性,并保证骨折在限定时间内正确愈合。
复位与固定是骨折治疗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常用复位方法: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切开复位。
二、常用固定方法1.颌间固定法牙弓夹板颌间固定法、颌间钢丝结扎固定法、颌间钉+橡皮圈牵引固定法。
2.内固定法拉力螺钉固定法、加压钛板固定法、小型和微型钛板固定法,重建板固定法。
3.颅颌固定法。
【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 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外伤经过、有无其他部位的损伤、治疗经过等。
(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年龄、职业、身高、体重、营养状态。
(4)近期手术史、过敏史、目前用药情况。
(5)活动能力。
(6)全身皮肤黏膜情况。
2.疾病症状体征(1)生命体征。
(2)骨折位置、局部肿胀情况,有无合并其他骨折和损伤,是否有出血、有无张口受限及咬合错乱、有无进食及吞咽困难等。
3.辅助检查:X线、CT、MRI等检查阳性结果。
4. 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二)术前护理措施1. 口腔科术前常规护理。
2.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从心理上认清接受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病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戒烟、酒。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5.有软组织损伤时先进行清创处理。
6.根据手术部位要求做好术区备皮。
7.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指导,做好术前常规检查。
二、术后护理(一)术后评估1.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2. 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疼痛等。
3. 患者的进食情况。
4. 心理状况,有无焦虑、失眠或其他情绪异常。
《颌面骨折》课件

颌面骨折的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 上颌骨骨折、下颌骨 骨折、颧骨骨折等。
根据骨折程度可分为 单发性骨折、多发性 骨折等。
根据骨折线走向可分 为水平型骨折、垂直 型骨折、斜型骨折等 。
颌面骨折的病因
01
02
03
外力撞击
交通事故、跌落、打击等 外力撞击是颌面骨折的主 要原因。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的颌面骨结 构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康复指导
提供详细的康复计划和指导,帮助患 者了解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
颌面骨折的康复护理
疼痛管理
口腔卫生护理
采取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减轻患者的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 护理,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营养支持
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适当的饮食指 导和营养支持。
保护神经血管
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颌面部的神 经和血管,避免损伤。
04
颌面骨折的预防与 康复
颌面骨折的预防措施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公众对颌面骨折危害的认识,加强安全 教育,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 病,预防颌面骨折的发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增强身体抵抗力。
颌面骨折的并发症
感染
颌面骨折可能导致局部感染, 需要使用抗生素和定期清创治
疗。
神经损伤
颌面骨折可能损伤神经,导致 面部肌肉麻痹或感觉异常。
关节僵硬
颌面骨折后可能发生关节僵硬 ,影响张口和咀嚼功能。
面部畸形
颌面骨折可能导致面部畸形, 影响外观和咀嚼功能。
颌骨骨折健康宣教PPT

什么是颌骨骨折?
类型
颌骨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伴有皮肤破损,闭合性骨折则没有。
什么是颌骨骨折?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咀嚼困难、面部变形 等。
患者可能感到颌部不稳或有咀嚼时的异常声音。
为什么会发生颌骨骨折?
为什么会发生颌骨骨折?
外部因素
外部冲击力是导致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
交通事故、拳击等高强度运动、跌倒等都可能导 致骨折。
为什么会发生颌骨骨折?
内在因素
骨质疏松等疾病可增加骨折风险。 老年人和一些特定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
为什么会发生颌骨骨折?
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也可能导致骨质 脆弱。
这些习惯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增加骨折的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有哪些?
非手术治疗
轻微骨折可通过休息、冰敷和止痛药物进行非手 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
严重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固定,使用金属板或螺钉 。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功。
治疗方法有哪些?
康复护理
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咀嚼功 能。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饮食调整。
谢谢观看
安全驾驶
驾驶时务必系好安全带,避免发生事故。 遵守交通规则是预防的有效手段。
如何预防颌骨骨折?
运动保护
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佩戴护具以保护面部和颌 部。
例如,拳击、滑板等运动时应佩戴护具。
如何预防颌骨骨折?
健康生活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等问题。
口腔颌面外科 颌骨骨折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84Leabharlann 颌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颌骨骨折内固定位置 下颌骨
张力区及压力区是下颌骨骨折固定的理想线
精选ppt课件
85
下颌骨骨折固定的理想线
根据Champy数学模型
精选ppt课件
86
颌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
颌骨骨折内固定位置 下颌角骨折
接骨板应置于外斜嵴 需6孔钢板
精选ppt课件
87
精选ppt课件
60
精选ppt课件
61
a.固定牙槽嵴端的接骨板;b.先固定相对稳定侧骨折块上的螺钉; c.后固定不稳定侧的螺钉;d.固定下颌下缘的接骨板;e.完成固定
精选ppt课件
62
下颌骨小型接骨板坚强固定
临床应用
优点 手术创伤小,无需大范围剥离骨膜。 手术从口内入路,避免了皮肤瘢痕和面神经损伤。 接骨板体积小,不会形成局部隆突机型,放置接骨
精选ppt课件
10
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
正中联合(颏正中) 颏旁区 下颌角 髁突颈部
精选ppt课件
11
血液供应
主要来自下牙槽动脉,同时还接受周围软组织 的血液供应。
精选ppt课件
12
上、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的共性表现
外伤病史 局部肿胀 局部疼痛 局部出血
骨块移位 咬合错乱 功能障碍 异常动度
上颌骨骨折(Le FortⅠⅡ Ⅲ型)
精选ppt课件
18
上颌骨矢状骨折
精选ppt课件
19
上颌骨牙槽突骨折
精选ppt课件
20
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2.骨折块移位
骨折块多随外力的方向而移位,或因重力 而下垂。一般向后下移位。
精选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强内固定适应征
1.多发性或粉碎性上下颌骨骨折; 2.全面部骨折; 3.有骨缺损的骨折; 4.大的开放性骨折; 5.明显移位的上下颌骨骨折; 6.无牙颌及牙槽突萎缩的下颌骨骨折; 7.感染的下颌骨骨折.
(2). 颌间固定 优点: 使颌骨在正常咬颌关系的 位置上愈合. 缺点: 只能进流食, 口腔卫生较差, 限制了下颌运动, 减少了局部血运. A. 简单颌间结扎法 B. 小环颌间结扎法 C. 带钩牙弓夹板颌间固定 D. 粘片法
(二). 颌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 复位与固定,方法各异,但密切相关. 其 基础是一定要有正常的和固定的骨作为 牵引、固位体. 下颌骨骨折→以上颌骨 为牵引固位体 上颌骨骨折→以颅骨 为牵引固位体.
1. 复位方法 复位的标准为恢复患者原有的咬颌关 系. 常用的方法有: (1). 手法复位 常用于新伤病例.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B. 克氏针骨内固定法 适于下颌骨颏部骨折,髁状突颈部 骨折
C.
皮质骨螺钉固 定法 适于明显的斜 行骨折和下颌 支的矢状截骨 术术后固定.
D. 单颌骨间固定法 即手术切开, 多用于开放性,陈 旧性, 儿童的下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Rigid Internal Fixation)
应用小钢板、钛板钛钉对骨折段进行坚固固定,以 保证骨折段在稳固的条件下良好愈合.
无牙颌骨骨折 简单骨折,无明显移位 -------塑胶托 状夹板固定 + 颅颌绷带. 断端重叠,粉碎骨折 -------- 切开复位 骨间固定.
儿童颌骨骨折特点:
(1). 骨折多为“青支”骨折,一般能自
愈.
(2). 复位时间越早越好,一般不宜迟于7 天, 否则复位困难. (3). 对颌关系恢复不必如成人严格,恒 牙萌处移动可自行调整.
2. 固定方法 (1). 单颌固定: 指在发生骨折的颌骨 上作固定,而不将上下颌骨同时固定在一 起. 优点: 仍可张口活动,对进食和语音 功能影响小,利于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活 动可增进局部血运,利于骨折愈合. 缺点: 有时固定力较差, 且必须在 骨折块准确复位条件下才能进行.
A. 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 适用于牙折,牙槽突骨折,下颌骨 正中联合线型骨折.
2. 如上述方法不能恢复咬颌关系,或有 陈旧性髁突颈部骨折,则只有行手术切开 复位骨间固定.
3. 髁突粉碎性骨折, 或陈旧性骨折已形 成关节强直,则可行手术去除髁突.
(四). 上下颌骨联合骨折 一般应先作下颌骨复位 ------颌间牵 引固定 ------ 颅颌固定.
(五). 无牙颌骨及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
颌骨骨折的治疗
(一). 治疗原则 1. 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抢救病员生命为先,局部处理为后. 2. 软组织伤的处理 口腔側伤口→骨折片→外部创口. 暴露骨面尽量用邻近组织瓣或皮片覆盖. 3. 骨折线上牙的处理 尽量设法保留. 病灶牙则应拔除之,以防 骨创感染.儿童骨折后,恒牙胚暴露并有感染可 能者,也应去除.
(2). 牵引复位 用于手法复位不满意或已有纤 维愈合的病例. 可分为两种: A. 颌间牵引: 一般用于下颌骨骨 折牵引复位. 用于上颌骨骨折, 则应注意 加用颅颌固定. B. 颅颌牵引: 主要用于上颌骨骨 折.
A .
(3). 手术切开复位 用于开放性骨折,不能用手法复位的复杂 骨折,已发生错位愈合的骨折.
(3). 颅颌固定 主要用于双側上颌骨横断骨折 或颅颌分离的骨折. A. 外固定法 简便法: 颌间橡皮圈牵引 + 颅颌 十字绷带外固定. B. 内固定法 骨间结扎内固定法: 目前多用小 钢板或钛合金板.
(三).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 1.髁状突骨折一般情况下都应先采取保守 治疗, 而不主张立即切开复位固定. (1). 关节囊内骨折 简单颌间结扎2~3周, 逐渐增加下颌骨 活动. (2). 髁突颈部骨折 移位不明显----- 简单颌间结扎2~3周; 移位明显 ------- 患侧磨牙区垫以2~3毫 米厚的橡皮垫行颌间牵引.
4. 正确复位,可靠固定. 以恢复患者原有的咬颌关系为治愈 标准. 单纯颌间固定时间: 下颌骨骨折--4周, 上颌骨骨折 --- 3周, 关节骨折叠--2~3周. 5.促进骨折愈合的局部和全身治疗 (1). 全身应用抗菌素防治感染, 增 加钙剂促进骨质钙化. (2). 中药外敷,消肿止痛, 改善血液 循环,促进骨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