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加法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加法运算定律)

数学科集体备课情况2016学年第二学期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简单的四则运算,并且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突出小括号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括号。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中,教师要纵观全局驾驭教材,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本单元设置了3个练习,都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应突出练习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境,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 学生2:我知道每箱保温壶有12个,每个保温壶卖45元。 学生3:问题是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学习例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种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第一种:第二种: 12×5=60(个) 45×12=540(元) 60×45=2700(元) 40×5=2700(元) 综合算式:12×5×45=2700(元) 综合算式:45×12×5=2700(元)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总结人: 一、基本情况概述. 时光飞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我们深感欣慰,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共有成员6人,分别是郭**、周**、王**、魏***、胡**、梅**。我们几人以素质教育为本,围绕学校数学教研大组和教导处的工作任务,发挥集体教研教改的优势,促使本组的集体备课在稳定与创新中有序的进行。 二、本学期本备课组做了哪些工作. 1.开学初制定了教研计划。 2.做好每周的听评课。 3.做好每周的周检工作。 4.做好每周的培优辅差工作。 三、采用那些措施和方法。 1.开学初,我们拿到教材后,认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讨论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难点、重点,并根据本学期活动安排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进度表。我们还利用教研时间、闲暇时间深入学习新课标,转变观念,建立课改新理念。 2.上课前,教师都能认真准备、研究教材、领会编者意图,课堂上紧紧围绕新课标的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其它技能的培养。课后,老师们积极研讨,进行自我反思。 本学期我组教师也积极参加评课活动。通过授课、听课、评课、辩课,有效教学展示等活动,我组教师转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艺术。 3.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每上完一个单元,及时进行单元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开展补差补缺工作。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确定四、五个学困生,进行辅导和督促,平时多关心,与他们谈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思想。及时调正教学方法,提出以后努力的方向。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一、单选题 1.41×25的简便算法是() A. 40×25+1 B. 40+1×25 C. 40×25+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3×4×5=() A. 1500 B. 630 C. 600 D. 730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9×5×2= A. 1000 B. 270 C. 390 D. 370 4.下面的3个算式中,与“12×2+12×3”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 12×2+12 B. (12+2)×12 C. (2+3)×12 5.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78×85×17=78×(85×17) B. 28×101=28×100+28 C. 125×16×25=125×8+8×25 D. 496-78-22=496-(78+22) 二、判断题 6.(99×125)×8=9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7.火眼金睛判对错. 28×29+29×2=29×28×2 () 8.125×4×25×8=(125×8)+(4×25) () 9.98×16 =(100-2)×16 =100×16-16 =1600-16 =1584 () 10. 45×32×45×68=45×(32+68)() 三、填空题

11.用简便方法计算 24×25×2=________ 12.计算329+912后,可以用________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1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36+264×25=________ 14.用简便方法计算 73×39+27×39=________ 15.用简便方法计算 104×25=________ 四、解答题 16.计算:869+242+758=? 我这样算 ①869+242+758 =1111+758 =1869 我这样算 ②869+242+758 =869+(242+758) =869+1000 =1869

三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计划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工作是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通过“集体备课”方式提高集体备课效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集教师群体之优势,同伴互助,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用集体备课的智慧打造智慧的集体,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认真开展各组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中抓住三个结合:与新理念相结合,与集思广益相结合,与课堂高效相结合。开展“一课、一议、一思、一得”的备课活动,实施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相结合,针对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要建立积极互助的伙伴关系,加强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分享教学资源,形成教研合力,以尽快提高数学组整体教学水平。 三、工作措施 1、三年级数学科组集体备课由该年级备课组长组织该年级数学教师积极参加,本学期集体备课至少4次。 2、主备人应按照数学教学大纲要求认真撰写教案,说课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 4、每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和上级领导检查。 四、备课流程 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长提前通知各位教师、强调课题、充分准备—→主备人认真撰写教案—→主备人提前上交教案复印件、并做好说课准备—→各位教师结合教材熟悉教案初稿—→主备人说课—→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备课组长总结发言—→认真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主备人修正教案、形成标准教案及复印件并分发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个性特征进行二次修正形成个性化教案—→任课教师在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4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本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还是老师的好帮手,中等生能积极学习,后进生总给人感觉是扶不起的阿斗!总而言之,我应该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写特点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

最新四年级下册运算规律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即:(a+b)+c=a+(b+c) (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 50+98+50 =50+50+98 488+40+60=488+(40+60) =588 165+93+35 65+28+35+72=(65+35)+(28+72) =93+(165+35) =100+98 =100+100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b–c=a–(b+c) 注:连减的性质逆用: a–(b+c)=a–b–c=a–c–b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 106-26-74 = 106-(26+74) 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如: 226-58-26=226-26-58 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

106-(26+74) = 106-26-74 3、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 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即:a+b–c=a–c+b 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方法: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带着运算 符号“搬家”。例如: 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例题: 256-58+44 123+38-23 =256+44-58 =123-23+38 =300-58 =100+38 =242 =138 4、加、减法运算性质:在加法或减法运算中,当算式中的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时,可以利用如下原则: 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了要加上;少减了要减去。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例题: 324+98 762-598 123+104 =324+100-2 =762-600+2 =123+100+4 328-209 =328-200-9 5、利用“移多补少法”进行简便计算: 几个数相加,当加数都比较接近某一个数时,可以把这一个数作为基准数,其它的数与基准数相比较,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运算。如: 256+249+251+246=250×4+(6-1+1-4)以250为基准数= 1000+2 = 1002 6、利用高斯的想法简便计算:总和= (首项+末项)×(项数÷2) 如:1+2+3+4+·····+96+97+98+99+100=(1+100)×(100÷2)=101×50=5050 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 1、乘法运算定律(3个):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即:(a ×b) × c = a ×(b ×c) 连乘的简便计算方法: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2范文

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板书设计: 2 5×18+ 3 5 ×18 ( 2 5 + 3 5 )×18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2 5×18+ 3 5 ×18 ( 2 5 + 3 5 )×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大兴中心小小学部刘丽秀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体现同伴互助 的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本学期我们三至六年级教研组认真开展了集体备课的一系列活动?现将这个学期的数学集体备课做一个阶段总结: 一、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备课为课堂服务.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本学期我组织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 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 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念;并鼓励大家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家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咼学习效率.

二、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得到成长.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中去;自已再进行加工?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公开课经老师们评论、修改后;没有再次实践;从而没有得 到进一步的提升. 2、组内教师互听课的次数要提高;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组内教师的基本功还要更扎实;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上;还要有所提咼. 4、新教师要积极向老教师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备课组是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和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2010年6月27日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组长述职报告备课是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的关键,同时又是学校教导处本期重点抓的一项工作,为此,我组这学期对这项工 作十分重视,落在了实处,在这里对这项工作进行梳理、小结,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 今后工作的开始做好伏笔。 一、认真读书,独立设计教案 此环节是我组教师备课的第一环节,从认真读大纲、课标开始,接着读教材,读例题、习题,继而阅读参考书和别人的课案,初步构思出课堂各环节的活动设计,独立地写出第 一遍教案。 二、合作交流,二次修改教案 每一个单元完成教学后,要对这单元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反思小结,同时对下一单 元的新内容的教学进行讨论、交流,从教学内容的顺序、步骤、删减、增补谈起,从单元 目标到课时目标一一进行分解制定,对新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寻找到知识的生长点、迁 移点,为新课中的铺垫环节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每一位老师对例题的教学提出自 己的教学方案在组内进行交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法、学法设计教案,小到准备 题的设计,环节之间怎样过渡,探究活动怎样开展,采用那种方式进行,巩固练习的层次、题型,做哪些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要在组内进行讨论研究,统一认识后在进行课案的第 二次修改。 三、课后反思,改进提高教案 课后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作业中的各种现状、也要利用课间休息进 行反馈交流,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写出教学反思,如我们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章 节时,事前对教材认真学习,梳理出每一小节的知识点,对教案设计进行了大体的’统一,然而在教学后,普遍反映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后,被 除数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学生做得特差有的只移动除数的小数点而不移动被除数的小 数点,有的表面移动了,算完后商的小数点又与移动前的小数点对齐了,有的移动的位数 又不是同样多,还有的书写混乱,看不清被除数的小数点在哪里,无法正确地与商对齐, 还有的试商困难,针对这些现状,老师们聚在一起商量讨论出单项训练各个击破的办法, 先训练被除数除数的小数点同时移动,再教一种简便清晰的书写,即先竖式上表现出除数 的小数点移动情况,而被除数在草稿纸上移好后再写上去,这样可避免商与被除数的小数 点对错的情况发生,渐渐地学生计算的效果好多了,正确率也大大提高,这不能不说是大 家智慧的结晶。 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3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与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与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与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将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与应用。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与认识运算定律。 3.本单元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与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用7课时教学。 教案A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教材第17页例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 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四年级的重点之一,考试之前,我再把所学的运算定律总结一下,希望同学们换上具体的数也能够灵活运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a×(b-c)=a×b-a×c 除法运算性质:a÷b÷c=a÷(b×c)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1250÷(25×5)=1250÷25×5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 5 382×101-382 4×60×50×8 35×8+35×6-4×35 四、应用题 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总结本学期通过抓实集体备课活动,加大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以达到集思广义、优势互补、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希望达到各班教学成绩整体推进,学生均衡发展。根据开学初制定的集体备课计划,本学期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集体备课时间,周二下午就开学初确定的备课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利用办公室集中优势,随时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从本学期开始,刚开始我们有些班级就会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但是由于缺乏指导,学生预习不得法,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后半学期,我们就统一认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因小组合作、展示汇报而导致时间不够的问题,就要从学生的课前预习抓起。因此每周四早上第一节预习课,我们专门从读、划、补、做、提等方面进行指导,拿一节具体内容,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预习?然后坚持训练了一个学期,组长每天早上会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然后在小组评价表上进行加减分。现在每个班上的学生都能自觉进行常规预习,大大节省了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进行展示汇报和当堂训练。 二、每人上好一节课活动,全组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 从三月中旬起我们组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听课月活动安排以及自身情况、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为指导,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不断提高课堂效果。本次活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对待,严格按照高效课堂的上课流程和模式进行教学。每节课中学生都能提前预习,大胆交流和展示,并能做到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和小组间的相互质疑与补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小组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抓实常规,实现资源共享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

数学整理与复习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例: 81 +( )= 62 + 81 184 + 168 + 32 = 184 +( + 32 ) 知识点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例: 69+75+25 78+(47+22) 387+98(多加要减) 387+102(少加要加) 387﹣98(多减要加)387﹣102(少减要减) 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 324-58-42 670-25-75 159﹣(59+37) 268﹣(35+68)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例:325+41﹣25 268+45﹣68 268﹣45+32 325﹣41+75 知识点四: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例:16×19=19×( ) 35×8×4= ( )×( )× 8 知识点五: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例: 24×15×2 25×78×4 35×7×2 5×49×2 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练习简算:56×125 125×32 125×25×32

(集体备课)混合运算(一)

(集体备课)混合运算(一) 1及练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 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 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 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 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 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运算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用脱式格式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观察事物,发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目 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有空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大家观察这幅图,这是在哪里呀?大家都在干什么呀?(阅览室,同学们在读书) 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测试题 全卷100分 答卷时间:60分钟 一.计算题 (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12分) 15×6= 600÷60= 25×8= 38-(8+20)= 81÷9×4= 15-30÷6= 1000÷100= 7×9×0 = 7×25×4= 210÷2÷5= 174+20+80= 56-18-2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共18分) 65+171+29+35 975-57-23 134×8+8×66 102×99 125×17×8 1400÷4÷25 二.填空题 (共34分) 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8分) 49×56=56×49 ( ) 13×5×2=13×(5×2) ( ) 17×8+17×2=17×(8+2) ( ) 67+73+27=67+(73+27) ( ) 2.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10分) 69 + 45 = 45 + 得分

25×69×4=69 ×( × ) 926-37-63= -( ○ ) 1600÷50÷2= ○( ○ ) 3×ɑ+ɑ×7=( ○ )○ 3.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填写“T ”.错误填写“F ”)(10分) (1)14×99+14=14×(99+1) ( ) (2)13×5×2=13×(5×2) ( ) (3)100-16+14=100-(16+14) ( ) (4)560÷35=560÷7×5 ( ) (5)4×a +a ×9 =(4+9)×a ( ) 4.把相等的式子连线(6分) 三.解决问题 (共36分) 1.用计算器计算2507×64时.发现键“6”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 写出算式(不用计算得数)·(3分) 2.四年级一班有45名学生.一共做了630面彩旗.平均每个学生做了多少面彩旗?(5分) 3.新出售的大理石方砖如右图·(5分) 125 块这样的方砖可以铺地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9分 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 课总结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的活动中,我们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的计划,展开了讨论,比如教案的流程,集体备课的时间,难点问题研讨,每个人承担的任务。现将这个学年的数学集体备课做一个总结。 一、制度建全,保证了集体备课的成效。 开学初,在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在“东湖小学集体备课活动方案”的指引下,全体数学老师按照方案要求,坚持利用休息时间深钻教材,积极准备设计好自己每为期的教学计划。我们每两周一次固定时间(星期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地点(在四年级办公室)、人员(全体四年级数学老师)进行集体备课。为了保证集体备课的效果,每次都有分管教学的主任或校长参与活动,共同研讨。每学期结束都有相关集体备课阶段性小结。 二、师资力量强, 我们年级组共三位数学教师,一位是长期教学高段的老师,二位是一直进行大循环教学的老师。本学期我们学校为我们四年级首先配备了每班一块电子白板,在全校的白板培训后,我又利用课余时间研究白板的使用方法,手把手的教会另外两位教师,达到每人都会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并充分利用“班班通”上的教学资源为平时的教学服务。现在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已经可以灵活运用电子白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三、教研活动形式多样,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有针对教学内容的讨论内容,有针对重难点的讨论内容,有针对网上案例诊断室的讨论内容,有针对新的教学媒体电子白板的学习

内容,有学校聘请专家讲座学习内容。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年青的教师,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1、注重学生计算能力和画图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画图是一个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在上学期进行了口算、笔算比赛,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画折线统计图比赛,给定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在白纸上完成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2、让情境“活化”数学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成为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去发现、去创造,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3、改变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实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律练习精华版

精品文档 数学整理与复习 姓名:家长签字: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例1.1:填上适当的数。 81 + = 62 + 81 184 + 168 + 32 = 184 +( + 32 ) a+b+c=a+ +b 练习1.2: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41+37+13=41+(37+13)②x+y=y+x ③35+(b+65)=(35+65)+b ④a+b+c=a+c+b ⑤32+45+55=32+(45+55) ⑥m+n+t=n+(m+t) 只应用加法交换律的是()。 只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既应用加法交换律,又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知识点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例2.1: 69+75+25 78+(47+22) 387+98(多加要减) 387+102(少加要加) 387﹣98(多减要加) 387﹣102(少减要减) 练习2.2:99+124+201 380+345+120 9321+4523+972+679+5477+28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 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3.1: 324-58-42 670-25-75 159﹣(59+37) 268 ﹣(35+68) 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练习2.6:325+41﹣25 268+45﹣68 268﹣45+32 325﹣ 41+75 知识点四: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b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 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例4.1:填上适当的数。 8×4= ×××8 16×19=19× 35 a × 56 × b = (×)× 56 16 × 4 × 25 = 16 ×(×) 练习4.2: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括号里填一填。 76 × 40 × 25 = 76 ×(40 × 25) () 125 × 67 × 8 = 67 ×(125 × 8) () 知识点五: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 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例5.1:24×15×2 25×78×4 35×7×2 5×49×2

混合运算集体备课

混合运算集体备课 赵翠巧例1创设了图书阅览室看书人数的情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之前的只有加减的混合运算,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先分步计算,再将两个算式及合成一个算式,引出综合算式的概念,重点突出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教师要做好示范,如: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等号写在算式的左边,并上下对齐,每一步的第一个数也要对齐等,规范书写过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则直接呈现了混合运算的算式,让学生先试算,最后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这样将解决问题与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适当分开,体现运算顺序的规定性。 做一做以3道题分别巩固统计同级两步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基本涵盖了同级混合运算的所有形式,同时,教材还给出了脱式运算过程的每一步,以让学生将注意的重点放在运算顺序以及脱式计算每一步的内容上。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重难点是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二、重难点突破 1.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运算的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突破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并回忆以前的加减混合是怎么计算的。

(2)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作为学习的拐杖。如: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或者圈出先算的一步算式。 2.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突破建议: (1)教师示范脱式运算的步骤,如:等号对齐,数字对齐等。受以前直等的方式写出得数的影响,教师要提醒学生脱式计算的结果已经呈现了,就不需要在算式的后面直等了。 (2)布置一定量的不同形式的同级运算的算式进行脱式计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第九周数学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 年级:三年级 课题《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执笔人:张灵 备课人:王苹、何雷、吴俊、杨学伦、鲍阳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口算。 2.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选择其中的几题,说说你的怎么想的? 2×4= 3×6= 4×5= 20×4= 30×6= 40×5= 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乘法有关的口算。1.学习例1,探索口算的方法。 出示情境图。 介绍:周末早晨,两个小朋友来到学校操场跑步。看,他们你追我赶,多投入呀!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引导:我们先来算算女孩一共要跑多少米。要求女孩一共跑

多少米,你会列出算式吗?(学生回答后板书:400×2= ) 启发:你能自己算出400乘2的结果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算一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能把你的算法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各自的算法,并作适当引导。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1)2个400米相加得800米。 引导:为什么可以用400加400? 强调:1圈跑道长400米,女孩跑2圈,就是跑了2个400米,2个400米相加得800米。 (2)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引导:400是几个百?4个百乘2得多少个百?8个百是就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