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管理制度模板

1.目的

对公司生产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维修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持续生产合格产品,并实现效率最大化。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有关设备的管理。

3.职责

3.1 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包括编号、登帐、建档,设备保养维护、监督检查等,以确保其状态完好,有效使用和正常运作。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及维修的实施

与检查。

4.管理序程

4.1 设备采购

根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形成的“生产设备清单”或现生产过程的需要,由设备部确定需采购的设备,报总经理核准后实施采购。

4.2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

4.2.1新购设备进厂后,由设备部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装调试、验收。

4.2.2设备部以策划的结果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4.2.3设备验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设备所有说明书(包括图纸)、操作指导书;

b.设备随机附件;

c.设备运作情况(比对性能参数一致性与符合性);

4.2.4 设备验收依据:

a.公司与设备制造供应商签订的技术协议;

b.设备说明书标明的技术参数;

c. 策划的预期结果;

4.2.5 必要时与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验收,包括进行现场安装、

调试指导。

4.2.6设备验收不合格,由设备部负责迅速与设备制造供应商联系协调处理。

4.2.7 验收结果在《设施设备验收报告》中予以记录。

4.3设备资料管理

4.3.1设备部负责设备资料的归口管理(包括建立台帐、设备标识等)。

4.3.2设备部编制《设施设备台帐》和《设备管理履历表》。

4.4 公司生产设备的编号规则为:名称:XX

编号S-YY

其中:S ---- 表示设备关键度

XX ----设备名称 YY----序号

4.5设备运行管理

4.5.1设备部依据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相关内容及相关资料编制各类《设备操作规程》,并下发到各部门或岗位使用。

4.5.2预防性维护:设备部制定《年度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记录表》,按计划予以保养,并记录。

4.5.3预防性维护:设备部设备管理人员应按规定频次(不低于每6个月一次)进行设备管理情况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正确使用、维护的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反馈之相关部门和人员,并采取必要之措施。由此而相起的维修保养均应记录。同时以此作为下一年度设备保养计划和设备数据分析与改进的依据。

4.5.4设备部制定《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及点检卡》,设备使用者按规定在每次启动设备时进行点检,并记录。

4.5.5停用设备的维护保养

4.5.5.1暂停使用的生产设备,由生产部通知维修部门封存,标明“封存”状态,可免于日常保养,如果停用时间达到一年,由设备使用部门依《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实施维护保养,确保生产设备随时可用。

4.5.6 维修管理

4.5.6.1 当设备发生异常时,使用单位须及时通知生产部,以便迅速进行故障分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以不影响产品的交期和质量, 并将处理过程和结果记录在《设施设备管理履历表》中。

4.5.6.2公司无法维修的设备,由维修工说明原因后报装备部,委托外部维修或采取其它措施,并将处理过程和结果记录在《设施设备管理履历表》中。

4.5.7 设备备件管理

4.5.7.1由设备部\生产部编制《安全储备定额表》,以确定关键设备备件的最低安全库存量,并建立库存。设备备件仓库管理员应随时掌握库存量,若实际库存量低于最低安全库存量时,仓库管理员应在1个工作日内书面报告设备主管,以便实施采购。

4.5.8 设备报废

设备损坏或不能使用时,由使用部门通知设备部,并由设备部会同相关部门及公司负责人核准,并负责该设备台帐的销帐事宜。

4.6 分级管理

4.6.1按各种设备影响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程度,将设备分为A、B二类,实行分级管理。其中A类为关键设备,B类为一般设备。

4.6.2设备分级后,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突出重点

管理。

设备分级管理表

注:表中“○”表示需要,“×”表示不要。

4.6.3设备部依《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相关内容及相关资料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