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教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教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教案

整理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设计思想: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数据能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作出对策,对于所收集的数据,需要清晰、有效地进行展示,以便尽可能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因此,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尤其重要。安排这堂复习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练习,加强对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在学习本章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叙述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的概念;

掌握划记法。

2.能力目标: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描绘数据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学习本章,这要学生亲自的参与实践。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幻灯片,把本章的知识结构列出来,通过结构图回忆本章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章知识。

Ⅰ.知识点

1.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1)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收集数据的方法

(1)全面调查:总体中全部对象参加调查。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

调查的方法有以下的三种:

1)民意调查法:调查者一般都由调查目标设计出调查表格,让被调查者填写相关数据。

2)实地调查法:一般调查目标由调查者到相应环境中收集相关数据。

3)媒体查询法:调查者根据调查目标采用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台、计算机网络等)收集数据。3.统计图的有关问题

(1)统计图的意义

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情的发展、变化或总体与部分的关系。

(2)扇形统计图

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在总体中的百分比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再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4)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所得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不同时间之内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Ⅱ. 例题讲解

例1 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递增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404亿元。(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

(2)再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

(3)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解:(1)设计表4-1如下

表4-1

年份1952 1962 1970 1980 1990 2000

国内生产

679 1149.3 2252.7 4517.8 18547.9 89404

总值(亿

元)

(2)画出折线统计图如图4-1:

图4-1

(3)从表4-1和图4-1中,我们能得出一些明显的结论。比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从1952年到1980年这28年中,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共计增长了3800多亿元),但自1980年以后,增长的速度显示加快,尤其是在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期间,发展速度迅猛(共计增长了约7万多亿元)。[点评]①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②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或地区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例2 请设计一份调查表,统计班上每个同学的家庭12月份电费和通讯费支出情况。

解这份调查表可分为2张表格,第一张是每个同学家庭支出费用的调查表(见表4-2):

表4-2

同学姓名12月份电费12月份通讯费合计

第二张是将收集到的数据汇总后的统计表(见表4-3):

表4-3

同学姓名12月份电费12月份通讯费合计

……………………

总计

[注意]调查表要根据调查的要求和需要进行设计,如果考虑不周可能对调查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数据会了解不到,很容易产生需要重新调查等情况,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设计调查表时要进行周密的考虑。

例3 地球大陆共有七大洲,你知道各大洲的面积吗?

现查得各大洲的面积约为: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16万平方千米,非洲302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797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22.8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018万平方千米,大洋洲897万平方千米。

要求设计各大洲面积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解如图4-2,画出各大洲面积分布的条形统计图。

图4-2

如图4-3,画出各大洲面积分布的扇形统计图。

图4-3

例4 为了更好地组织下午第4节的课外活动,由你当体育委员,调查一下班里同学喜欢哪些体育项目,以

最新完整版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隆阳区第一中学张丽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进一步讲解了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教法建议 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教学设计过程 1.引入课题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 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 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机械波》实用教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波的形成-------------------------------------------------------------------------------------->分解传播过程 (1)波的形成过程:(图演示)波源的振动带动周围质点做受迫振动。 (2)波的形成条件:波源+介质 2、波的传播 (1)各质点振动的T、f、A与波源相同,起振时状态相同; (2)离开波源越远,起振越慢开始,相位落后越多(下表);----------------------->相位即“弧度” 时刻P0P1P2P3P4 00———— T/8π/40——— T/4π/2π/40—— 3T/83π/4π/2π/40— T/2π3π/4π/2π/40 (3)机械波传递波源的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不传播质点; ①. 每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②. 波形向传播方向“平移” (4)起振时间相差T的整数倍的质点,运动状态总相同。

3、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①. 特征:波形具有波峰和波谷相间 ②. 实例:绳波,水波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雨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①. 特征:波形具有密部和疏部相间 ②. 实例:声波,弹簧波动 <练习> 1.下列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周期越长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动立即停止 2.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质点要互相做功 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 C、振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它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 D、波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 3.如图所示,是一列沿绳子向右传播的横波,除去第1点,在途中速度最大的点是第()点,加速度最大的点是第()点。 4.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0.25s途中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此后在经过0.75s,P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是() A、位移是2cm,速度为零 B、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方向 C、位移是-2cm,速度为零 D、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方向 5.如图为波沿一条固定的绳子向右刚传播到B点时的情形,由图可判别A点刚开始振动时的振动方向是()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 答案:A;ACD;3,5;BD;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 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初中光学内容主要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有广泛的应用。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节课内容在光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于光的反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内容的难点是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规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光路图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光的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教学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学策略 本节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身的课。其中光的反射规律是本节的核心,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阵地。在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提出新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本节的主要物理知识蕴含于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研究方法的习得也与探究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本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指导、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疑点:波传播的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能力目标: (1)通过波动模型的建立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根据对机械波模型的分析判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观察波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体验大自然各种波动的自然美感。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法。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观看四个事先拍成录相的演示实验现象课件(水波、随风飘的旗、绳波和电磁波等四种波动情景),让学生观看后对波有个初步印象。并提出两个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1)波是如何形成的?

201x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年级八科目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第十章压强章节复习授课类型复习 课标依据2.2.9诵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7 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 教学目标1.能够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处理较为复杂的计算情况。 2、经历复杂计算的处理过程,掌握处理的一般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1.能够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处理较为复杂的计算情况。 2、经历复杂计算的处理过程,掌握处理的一般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 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 难点 1.能够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处理较为复杂的计算情况。 2、经历复杂计算的处理过程,掌握处理的一般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 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学习目标 媒体 类型 教学作 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 间 媒体来源 无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 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知识框架1、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操作方法) 学生用弹簧测力计实际操作,他生纠错,教师点评。 3、沉浮条件 教师画出表格,学生填写,他生纠错,教师点评归纳 回顾章节知 识,搭建知识 框架 浮力典型计算1、浮力计算四种方法的练习 压力差法:(题略,下同) 称重法: 阿基米德原理: 二力平衡法: 教师同时展示四题,学生依次在作业本上完成,教师巡视,一生板演, 他生纠错,教师点评。 2、已知辽宁舰满载排水量求其浮力、满载排水量和满载的重力。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教师巡视,一生板演,他生纠错,教师点评。 3、沉浮条件的应用技巧: 优化设计P51 1、2,P52 3(右下)、1 P53 6(变式:只给物体质量和体积,求其在水中浮力) 4、“冰山一角”:露出水面部分为什么只有冰总体积的十分之一? 教师引导讲授,学生思考回答并听讲。 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掌握 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掌握 解题思路、方 法和技巧 进阶提高 拔高优生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二节光的反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趋利避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和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社会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 【教具媒体】多媒体、激光灯、平面镜、光屏、竹针、泡沫等 【教学过程】 教授新课: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视频——回光战术视频中张飞的士兵运用了回光战术打 败了曹兵。张飞的士兵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同时把盾牌翻过来 呢?盾牌的制作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带着二个问题学习 本节知识。 观察现象 光的反射光的 反射 定律 (士 兵如 何摆 放盾 牌) 描绘出阳光经士兵盾牌表面射到马的传播路径。 根据学生的画图, 引出光的反射(板书) 光的反射定义当光射向物体 表面时, 一部分光会被物 体表面反射,这种现象 我们称为光的反射。 介绍光的反射的光路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面、入射 点、法线(定义)、反射角、入射角(三线、两角、一点、一 面)(让学生对照着桌上的实验器材) 巩固:学案(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士兵的盾牌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拿出泡沫 板,师生演示、猜想) 展示:有的在同一平面内,有的不在同一平面内 与学生一起设计探究方案, 实验探究一: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 一平面内? 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介绍器材、强调注意事项, 做好演示。探究(各组探究自己的猜想)明确用折屏法探究 三线是否共面,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让光线沿光屏投射到 平面镜入射点O 上,入射点与光屏刻度半圆中心重合,观 察反射光的位置。将有反射光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 思考、画图、回答 观察认识光路图中各 部分的名称,并在学 案上写出。 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猜想 1. 设计实验方案 2. 小组实验探究。规范 ,

机械波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和机械波的传播特点(规律); 2.掌握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速、周期、波长; 3.正确区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并能运用两个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波的特性:波的叠加、干涉、衍射;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重点:机械波的传播特点,机械波的三大关系(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空间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波形图、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波的图象及相关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机械波 2.机械波的分类 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1)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如:绳上波、水面波等。 (2)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叫纵波,如:弹簧上的疏密波、声波等。 分类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关系形状举例 横波垂直凹凸相间;有波峰、波谷绳波等 纵波在同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有密部、疏部弹簧波、声波等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3.机械波的传播 (1)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机械波的传播是匀速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满足公式:v=λf。 (2)介质质点的运动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的简谐运动,是变加速运动,介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3)机械波转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4.机械波的传播特点(规律): 5.机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 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特别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 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 至于“波峰和波峰叠加得到振动加强点”,“波谷和波谷叠加也得到振动加强点”,“波峰和波谷叠加得到振动减弱点”这些都只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点评: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振幅,而振幅不是位移。每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是在不断改变的,但振幅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振动最强的点无论处于波峰还是波谷,振动始终是最强的。 点评:关于波的干涉,要正确理解稳定的干涉图样是表示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相对稳定,但加强区和减弱区还是在做振动,加强区里两列波分别引起质点分振动的方向是相同的,减弱区里两列波分别引起质点分振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发生变化的是振幅增大和减少的区别,而且波形图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前进。 (2)衍射。 ①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②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差 教学 目标 重点 第十章浮力 了解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决定因素和计算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掌握计算浮力的方法,能够熟练计算浮力大小。 难点 一、浮力 (一)认识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示 ,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浮=G-F示。 【例题一】一个重1N钩码,挂在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时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位置深度压强压力图示 F 上

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题二】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 1B.F 2 C.F 3 D.F 4 【例题三】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部分,现在 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目的控制变量图示现象分析序号 探究浮力大 同一物体浸在液体中两种情况 弹簧测力 根据F 浮 =G-F 拉 ,知 1小与浸没深 度的关系 探究浮力大 小与浸没在 的体积和密度相同 液体的密度相同,同一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 计的示数 相同 两种情况 弹簧测力 所受浮力相同,与 深度无关 根据F浮=G-F拉,两 种情况所受浮力不 2 液体的体积 的关系积(排开液体的体积) 不同 计的示数 不同 同,说明物体受到 的浮力与物体排开 探究浮力大3小与液体的 密度的关系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相同,同一物体 两种情况 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不同 液体的体积有关 根据F浮=G-F拉,物 体在水和酒精中所 受浮力不同,说明 物体受到浮力与液 体密度有关 物体的体积相同,浸在两种情况 探究浮力大 液体中的体积(排开液弹簧测力物体所受的浮力与4小与物体的 体的体积)相同,液体计的示数物体的密度无关密度的关系 的密度相同差相同 2.归纳总结: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原稿

目录 一.教学分析 (2) 二.教学设计 (3) 三.板书设计 (7) 四.创新之处 (7) 五.附录I课堂模拟图 (8) 六.附录II实验报告 (12) 七.附录III学习评价表 (13) 八.附录IV教材内容 (14)

一、教学分析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标 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教学方式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 学生分析这节课之前,学生已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且老师让学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并交流,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对有关光的现象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和光路可逆现象。最后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本节课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51053015531305053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 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光路图 4.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5.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并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总结探究的 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 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分析和处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及对内容的理解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三线共面”、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区别、漫反射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教学方法 通过课件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充分利用学生 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延伸把物理融入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 教具改造过的激光笔、平面镜、量角器、磁铁、木块、纸板、光具箱一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课 课程教学设计

F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科目 物理 课型 复习 课题 浮力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浮力知识 1、 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二、 课中合作 . 2、 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示; 3、 物体的浮沉条件; 4、 应用。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示; 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训练内容 浮力这一章节有哪些内容和知识点?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浮力 1.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 向 上的力。 2. F 浮=G-F (F 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称重法。 浮 3.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G 4. 施力物体:液(气)体。 5.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 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即 F 浮=F 下表面—F 上表面。 6.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ρ液、V 排 越大,则浮力越大。 7.思考:下列图像反映了浮力随深度变化。浮力与深度有关 吗? F 自我完善 h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

所受到的重力。 2.公式:F 浮 =G 排 =ρ 液 gV 排 。式中ρ 液 表示液体的密度,V 排 是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考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 F 浮 >G F 浮 <G F 浮 =G F 浮 =G F 浮 +F N =G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处于动态(运动状可以是“上是“下 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停留在液浮”过程的沉”过程的 力作用。体的任何最终状态。最终状态。 深度处。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考点四浮力的应用 1.轮船 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为什么? 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轮船在不同的水中(如:江水、海水)所受浮力相等。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 3.气球和飞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气球里充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4.密度计 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沪科2011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初中科学中关于光学的主要内容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是科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掌握光反射的得出过程和规律是本节内容的核心。从内容上看,本节以探究为主线,层层深入来探索光反射的规律。另外,本节内容也为后续学校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前基础】在知识方面,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颜色等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这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在技能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心理基础】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往往需要直接感性经验的支持。但八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对任何事情总想“一探究竟”,这对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误区】对于光路可逆这一知识点,学生比较难理解。另外,对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表述上,极容易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现象。 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5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2反射定律中“三线共面”这个结论的得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 力,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三线共面”是一个难点。 【教具准备】激光电筒,蚊烟,装有水(染色)的水槽、毛玻璃砖,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仪(自制),镜子,白纸,光具盒(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机械波的产生(教案)

D、机械波的产生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一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周期运动》的第D节内容,《D机械波的产生》是在学习了《C机械振动》之后,对振动的群体性现象进行的更为深入的探究。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属于周期性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诸多领域。 本节课的内容重在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为下节课《E 机械波的描述》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高二电学中的电磁波等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的知识有:运动学相关知识、动力学相关知识、机械振动、周期运动等。 从生活中的有关机械波的例子入手,本节课逐步引导学生构建起有关机械波的理性认识,建立有关“机械波”、“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的特点”等概念。 以教师的演示实验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机械波的形成条件、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分析得到有关机械波的相关知识。 本设计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化对机械波的理性认识,通过对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知道机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自觉联系生活,有意识地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本节课属于基础性课程范畴,计划安排1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高一普通班的学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并认识了质点振动的特点和规律,但对于机械波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对日常生活现象观察的感性层面,并未形成理性层面的、较为系统的认知网络,因此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机械波的成因以及动态传播过程特征,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抽象思维、推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能绘制横波在不同时刻的波形图。 (3)知道横波。 (4)理解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波动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提炼物理现象的特点,体会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演示实验来探究物理现象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生活→物理→生活”的学习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2)培养学生通过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 (3)塑造学生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十章 浮力 复习学案

第十章浮力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产生原因。 2、能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49——52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浸入或中的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方向是,施力物体是。 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公式。 4、F浮= —。 5、浮力大小和、因素有关。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53——56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 的,公式F浮= = 。 2、V排是指,和物体体积的关系是。 3、比较浮力大小:同样重的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 受浮力大,同样重 的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受浮力大,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浮力大。 学习活动(三)阅读教材P57——60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实心物体放入液体中时,重力浮力,物体下沉,物体密度液体密度;重力浮力,物体 悬浮,物体密度液体密度;重力浮力,物体上浮,物体密度液体密度,最终漂浮在液体表面。 2、悬浮和漂浮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3、钢铁做的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利用方法,增大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当轮船 从江里驶入海里,不变,等于, 变大,变小,所以轮船上浮一些。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4、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工作原理是漂浮在不同液体中,重力不变,等于, 液体密度越大,越小(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小),所以越往下示数(越大、越小)。 5、潜水艇通过改变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课堂检测 1、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重力为10牛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如果金属块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此时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牛。如果将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底部),则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为牛,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2、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C与A、B体积相等,将它们放入同种液体 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13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 A、F B、F C,则F A F B, F B F C。(选填“>”、“<”或“=”) 3、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4、将体积相同的木球和铜球浸没在水中,比较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则 A.铜球大 B.木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5、有一艘轮船从东海缓慢驶入黄浦江中,关于轮船受到的作用力F和露出液面的体积V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ρ海水>ρ江水)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答案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选择题 [ C ]1.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2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的振动方程 为 (A) )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B)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C)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D) ) 2 1 4 1 ( cos 50 .0π π+ =t y,(SI). 提示:设O点的振动方程为 O0 ()cos() y t A tω? =+。由图知,当t=2s时,O点的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时刻的 波形图,BC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则 反射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而BC为波密介 质反射面,故在P点反射波存在“半波

损失”,即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又P 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提示:由图可知,P 点的振动在t=0 时的状态为: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ωS A O ′ ω S A O ′ ω A O ′ ω S A O ′ (A) (B)(C)(D) S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秀教案光的反射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 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案 (一) 参赛选手:严小玲 参赛课题:光的反射 参赛单位:广东惠阳高级中学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设计者:广东惠阳高级中学物理科组严小玲

课题沪科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学生分析这节课之前,学生已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且老师让学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并交流,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对有关光的现象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和光路可逆现象。最后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本节课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会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 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 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分析和处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教学方法 通过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 心理,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延伸把物理融入到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 教具激光手电,平面镜、自制光源、实验报告一份、自制反射仪 教学环节活动 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机械波·教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机械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2)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征; (3)了解机械波的种类极其传播特征; (4)掌握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包括波长、频率、波速)。 2.要重视观察演示实验,对波的产生条件及形成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本的插图。 3.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要重视引导和自觉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2.难点是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三、教具 1.演示绳波的形成的长绳; 2.横波、纵波演示仪; 3.描述波的形成过程的挂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媒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例子——水波:向平静的水面投一小石子或用小树枝不断地点水,会看到水面上一圈圈起伏不平的波纹逐渐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演示——绳波:用手握住绳子的一端上下抖动,就会看到凸凹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以上两种波都可以叫做机械波。 (1)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就是振源。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为(图1所示)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例如: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教案

指导教学书 备课教师:何培旺参与教师:芦加虎李玉桂齐桃芝

指导教学书

课题:第十章浮力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星期()累记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猜想并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具准备: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弹簧测力计、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互阅作业:小组内成员互批作业,并在组内评出作业优秀, 二、感情调节 播放录像。(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 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三、自学互帮 (一)自学提示 自学内容: 1、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3、如何拓展阿基米德原理公式,V排、V物有怎样的关系? 自学方法:动手实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三)互帮小组同学们交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与公式推导过程。 四、探究释疑 1.引入:以上节的称量法F浮=G-F引入 2.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P54图10.2-2浸没在水中石块受到浮力) (1)介绍实验器材。(2)观察的现象。 (2)分析实验:F 浮 =G-F=0.93牛-0.33牛=0.6牛 G 排=G 总 -G 桶 =0.85牛-0.25牛=0.6牛 (3)实验结论的归纳和分析:F 浮= G 排 —G 排 =ρ 液 gV 排 结论: 3.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板书:F浮= G排=ρ液gV排) (1) 理解原理的内容 (2)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3)从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质量等无关。 (4)讲清物体的体积V物与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关系。 4.验证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实验P179图12-7:结论:F浮= G木=G排 5.例题分析(介绍分析法:从问题→已知) F浮= G排 =ρ液gV排 五、练习反馈 “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

第十一章 机械波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 C]1.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2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的振动方程为 (A) )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B)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C)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D) ) 2 1 4 1 ( cos 50 .0π π+ =t y,(SI). 提示:设O点的振动方程为 O0 ()cos() y t A tω? =+。由图知,当t=2s时,O点的振动状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 图,BC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则反射波在t时 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点的振 动方向向下;而BC为波密介质反射面,故 在P点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即反射波 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点的振动 方向向上,又P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提示:根据驻波的特点判断。 [ C ]6.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I 1 / I 2 = 4,则两列波的 振幅之比是 (A) A 1 / A 2 = 16. (B) A 1 / A 2 = 4. (C) A 1 / A 2 = 2. (D) A 1 / A 2 = 1 /4. 二. 填空题 1.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一媒质质元在t 时刻的总机械能是10 J ,则在 (t + 2. 一列强度为I 的平面简谐波通过一面积为S 的平面,波速u 与该平面的法线0n 的夹 角为θ,则通过该平面的能流是cos IS θ。 ωS A O ′ ω S A O ′ ω A O ′ ω S A O ′ (A) (B)(C)(D)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