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百合花》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百合花》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百合花》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百合花》的主题和寓意。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百合花》的打印副本或电子文档。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百合花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百合花》的作者和背景。

二、阅读理解(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百合花》。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主题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百合花》的主题和寓意。

2. 学生分享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总结并强调课文的深层含义。

四、象征意义探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意义。

2.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元素,如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象征手法对主题的贡献。

五、创造性写作(10分钟)1. 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百合花》的启示,创作一篇小故事或诗歌。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主题分析、象征意义探讨和创造性写作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百合花》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文《百合花》的文学鉴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百合花》的文学特点,如语言、情节、人物塑造等。

2. 学生分享对课文文学特点的感受和欣赏。

3. 教师总结并强调课文的价值和意义。

七、批判性思维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出与课文《百合花》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高中语文】《百合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百合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百合花》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百合花》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百合花》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百合花》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讨论文章的写作技巧。

4. 象征手法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百合花的寓意等。

5. 心理描写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腻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8.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讨论结果,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主动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作业和写作任务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表达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向学生推荐其他相关文学作品,鼓励他们进行阅读和欣赏。

2. 组织文学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文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1. 课堂效果评估: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百合花》优秀教学教案(通用2024)

《百合花》优秀教学教案(通用2024)
文学批评与比较
总结对《百合花》的文学批评观点,以及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 分析。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呈现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在《百合花》学习过程中的笔记、 心得、论文等成果。
学习方法分享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百合花》过程中采用的有 效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习困难与反思
学生诚实反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 战,并进行反思和提出改进措施。
情境模拟
创设与小说情节相似的情境,让学 生在模拟场景中体验人物情感,增 强对文本的感性认识。
创意写作任务布置及指导
创意续写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理解原 文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创意续写,
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改写与扩写
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某些情节进 行改写或扩写,锻炼学生的语言
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文学评论
02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分析不同作 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 表达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当代社会意义探讨
《百合花》所体现的人性美、人情美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讨论作品中所倡导的人性光辉和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 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好品质。
战争与和平的当代思考
要求学生针对《百合花》的写作 风格、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 面进行评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
赏水平。
分享交流,互相评价学习成果
分享会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分享,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互评互议
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 议,共同进步。
教师点评
故事情节发展
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主人公与 百合花之间的故事,展现主人

全国优质课获奖课题《百合花》教案

全国优质课获奖课题《百合花》教案

全国优质课获奖课题《百合花》教案一、引言本文档是全国优质课获奖课题《百合花》的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学生研究材料。

本教案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百合花的生态环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百合花的生态环境和特点在本单元中,将介绍百合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繁殖方式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实地考察和图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百合花。

2. 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学生将进行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和思考百合花生长的条件和问题,同时研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3. 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的环节中,通过互相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图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 实践探究法:组织实地考察和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科学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五、教学评价1. 进行学生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实践考察。

2. 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情况。

3. 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学生研究材料1. 课本、教辅材料等必备教学资料。

2. 图片、图片展示等辅助教学材料。

3. 学生笔记本、作业本等评估材料。

以上是全国优质课获奖课题《百合花》教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概述,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份有效的教学指南,促进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配。

I have provided a sample document for the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award-winning subject "Lily Flowers" teaching plan (全国优质课获奖课题《百合花》教案). The document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tudent learning materials. Please note that this is just atemplate and you should adjust and adapt it according to your specific teaching situation.。

《百合花》教案(通用10篇)

《百合花》教案(通用10篇)

《百合花》教案(通用10篇)《百合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6个字,会写8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感悟百合花对生命的思考,明白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创造的道理。

教学难点着重读好百合花说的话,体会__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

感悟作者借百合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文朗读磁带、百合花、作者的相关作品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百合花,揭示课题。

二、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如:为什么是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什么要写“开”?三、交流预习情况。

1.学生浏览课文,回顾预习情况。

然后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叙述顺序、解题等方面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

2.用一句话谈谈你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这里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要求谈得非常深刻,只是初步的感受。

)师:作者用最美丽的文字,告诉我们的心灵: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分段读全文。

2.请同学当评委发表意见,评评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

3.简要概括课文。

五、读中感悟交流问题。

1.默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给人启示,最值得我们欣赏、体会。

2.重点读百合花说的话。

3.交流读出的问题。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什么问题?六、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僻、崖、鄙、夷、懈、誓。

2.认读生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认读词语:偏僻、悬崖、花苞、纵然、鄙夷、灵性、秀挺、不懈、誓愿、全心全意5.学写会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小老师”讲讲:要注意哪些字的书写。

“遥”可与“摇”进行比较。

“莹”不要漏掉最后一点。

共3页,当前第1页123(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作业,进行点评。

七、再次质疑,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百合花》教案百合花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三篇

《百合花》教案百合花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三篇

《百合花》教案百合花教学设计一等奖范文三篇第一篇: 《百合花》教案百合花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总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小说构思和语言上的特点,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具体目标: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品析重难点语句。

4、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1、由于课文内容集中,文字晓畅,情节较简单,所以.课上让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速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3、初步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二、活动流程1、速读读全文。

(10分钟)2、划出字词。

给加点的字正音撂(liào)讷讷(nènè)忸怩(niní)憨憨(hānhān)执拗(niù)髻(ji)尴尬(gāngà)讪讪(shànshàn)瞅(chu)挟(xié)嬷嬷(mómó)砦(zhài)虔诚(qián)磕磕绊绊(kē) 解释下列词语张皇忸怩憨憨执拗尴尬讪讪虔诚3、讨论交流一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4、讨论交流二:鉴赏本小说的构思。

具体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1)得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提示:这是个开发的话题,尽管让学生谈,意思在,就要肯定。

)(2)理解跟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

请学生朗读描写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

再请学生复述被子的最后结局。

总结: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

三、活动延伸1、思考:分析新媳妇和小通讯员的人物形象2、抄写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一、巩固复习整体把握:题目含义、内容主题、情节结构。

1《百合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

1《百合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百合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难点:战争题材的审美体验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插入百合花照片,提问学生看到百合花会联想到哪些词汇。

明确:花语——顺利、心想事成、百年好合、纯洁、神圣;外形特点——清丽、淡雅、洁白2、引入新课标题《百合花》。

二、作者介绍1、以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内容有:身份、代表作、写作特点。

2、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补充介绍:王安忆的母亲茹志鹃(附图)。

明确: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1958年以《百合花》而踏上文坛,代表作有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三、交流小说梗概,体味小说魅力1、分享预习时写的梗概。

2、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1)梗概中保留的内容为何?删去的内容为何?明确:保留了“我"、通讯员、新媳妇三个人物;保留了带路、借被、救护、牺牲、献被等情节;删去了具体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内容。

(2)如此删改的理由是什么?明确:梗概的要义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要突出与主题紧密相连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核心原则是:留主干、去枝叶,只有去掉起辅助作用和修饰作用的内容,才能让读者明确小说的重点。

(3)梗概与原文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明确:小说的梗概往往能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情节和主要人物,省时省力。

但本篇小说原文更感人,因为这篇小说不是靠情节吸引人的,而是依靠梗概中被我们删去的内容。

(4)小组合作,分组分页寻找原文中打动人心的段落或语句,分享并说明原因。

示例:①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百合花》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教案•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分析目录•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跨文化对比与拓展延伸•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与实践课程介绍与背景《百合花》作品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

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时间分配每个课时45分钟,其中讲解时间约30分钟,学生讨论和思考时间约15分钟。

同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时间分配。

文本解读与赏析文本结构梳理开端高潮描述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的情景。

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助通讯员的情景。

序幕发展结局对百合花的描述,引入故事背景和人物。

通讯员和“我”一起借被子的经过。

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关键语句解读“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展示了通讯员的天真、纯洁和积极的态度。

“借被子”的波折展示了军民之间纯洁的感情,突出了新媳妇的善良和深明大义。

“百合花”的被子是连接军民感情的纽带,是纯洁感情的象征。

细节描写象征手法对比手法030201艺术手法赏析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小通讯员新媳妇人物关系梳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我”和小通讯员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手法,如小通讯员的羞涩腼腆与勇敢无畏,新媳妇的善良纯真与献身的崇高精神等,突出了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通过细腻入微的细节描写,如小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菊花,新媳妇的枣红底百合花新被等,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象征手法通过象征手法,如百合花的纯洁与美好,象征了军民之间纯洁而深厚的鱼水之情,也象征了人物纯洁美好的心灵。

人物塑造手法探讨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百合花》主题思想阐述倡导和平歌颂人性美作品以战争为背景,通过展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幼儿园大班语言《百合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百合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百合花》是根据大班语言领域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节语言课。

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五章节“美丽的花朵”,通过讲述一朵百合花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听听、看看、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内容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各种花卉,了解花卉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各种花卉。

难点: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用语言和动作展示花卉的生长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花朵道具、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花卉,并简要介绍花卉的生长特点。

然后,教师通过讲述一朵百合花成长的过程,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跟随故事情节,感受百合花成长的过程。

教师在故事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花卉的生长特点,如开花、结果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运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花卉,并可用剪刀剪下花瓣、花蕊等部分,进行组合、粘贴,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花卉作品。

4. 小组交流(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内交流创作心得,分享对花卉生长特点的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花卉生长特点百合花开花、结果其他花卉(学生自由发挥)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花卉,记录下它们的生长特点,并与家人分享。

答案:家里的花卉生长特点。

2. 请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花卉的故事,并画出故事中的花卉。

《百合花》优秀教案(精选2024)

《百合花》优秀教案(精选2024)教案:《百合花》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语文学科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百合花》。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观察到的百合花生长过程,传递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美好。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百合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学生能够通过文章学习,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百合花的描述,表达出的对生命的感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课文课件3. 生字词卡片4. 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百合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百合花的外形特征。

2. 学生分享对百合花的认识和印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百合花》,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百合花的生长过程。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词义和书写。

2.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百合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百合花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美好。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板书设计:1. 百合花2. 生长过程3. 生命的顽强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百合花》。

2. 完成练习题:课文《百合花》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是否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是否能够理解作者对百合花的赞美之情。

在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百合花》优秀教案(精选2024)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部分,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对课文《百合花》的解读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合花》课堂实录
宁波姜山中学郁雪琳老师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一、原初印象
师:《红岩》《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战争小说给你的感受是是什么?
生:体现崇高的革命精神。

生:体现对和平的向往。

师:战争小说很有气势、场面宏大、人物形象高大。

《百合花》是茹志娟的成名作,是她小说成熟的标志。

那么这篇小说写了几个人?
生齐说:三个。

师:写了什么样的故事?
生:护送我、围绕被子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新媳妇用被子陪葬,表现了自己的哀思。

师:小说中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生:小通讯员保护担架员牺牲的情节。

(学生朗读了相应的文句)
师:后面同学,你触动的地方在哪里?
生:我触动的是形象,小通讯员的形象和新媳妇的形象。

前后不一样。

师:人物形象转变的瞬间。

师:我们这节课就以细节为抓手,去理解茹志娟的小说。

板书:细节。

二、细节之美
(一)从细节识人物
1.小通讯员人物赏析
师:关于小通讯员:他是英雄吗?他是一个怎样的英雄?
生:39段。

朗读相应的文句,他有小脾气,更像一个人,小生气。

生:40段。

拿出馒头,扬了扬手。

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年轻人。

师:周到暖心的大男孩。

师:他亲手给我了吗?
生:没有。

师:这体现他?
生:比较害羞,比较保守。

他更富有生活的情味。

师:他不仅有英雄的情怀,而且还有生活的实感。

师:你读出他是什么样的英雄?
生:他说老百姓死封建。

有小脾气。

知道是合欢被,想送回去,说明他善良,单纯。

师:还有想说的吗?还有同学补充吗?你想说嘛?
生:他出了一头大汗,说明他很腼腆。

师:他是来自竹海里的男孩子,说明他特别向往自然,有一点小情绪,从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一个自然的人,是有人情味的英雄。

2.新媳妇人物赏析
师:关于新媳妇,有什么和被子有关的细节?她是一个怎样的新媳妇?
生:善良。

师:还有吗?你想说吗?
生:32段,有小脾气,有点调皮的新媳妇。

师:在这里有点小愠怒。

还有人想说吗?
生:她很漂亮。

师:一个女孩子倚门而笑,她不用说什么就很美好了。

还有吗?
生:她常人化,小气、小脾气,但是到了最后,她把被子送出去,很崇高。

师:不仅深明大义,而且有一种崇高感。

还有人想说的吗?
生:她敲门没人应,但是她应该在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她很爱美。

师:有一种空山不见人的感觉,我们叫她大姐、大嫂,但是她刚成婚才三天,所以没人应。

她是一个很不圆熟的小媳妇,梳的发髻硬挠挠的,因为她刚成婚,所以还很不熟练。

生:通过思想斗争被子才借出去。

师:这样写很真实。

生:56段。

小通讯员牺牲的时候,跟先前的羞涩形成了对比,
师:她夺过被子、瞪了他们一眼,这里在哑然无声中,给我们心灵一种震撼。

还有吗?
生:42段。

善良淳朴、心思缜密。

师:她那么的腼腆羞涩,但是她又是那么的深明大义,重情重义,她就是那一朵纯洁的百合花。

很多同学都关注到了文章的最后一段,让我们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

生:齐读最后一段。

(二)从细节析手法
师:这里有几个词很重要。

例如“被子”“百合花”。

借被子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百合花又很普通,但是它们反映了一种战争的宏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三)、从细节赏语言
师:刚才还有一个人物我们没有讲到,那就是“我”,谁来把p p t上这段话读一下?
生:站起来读,很有感情。

师:读完之后,这一段话,给你什么感受?
生:在平凡之中有一种宁静的美好。

生: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美好、宁静,与外面的战争对比、冲突。

师追问:在语言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段话有舒缓的节奏。

师:我们看一下茹志娟同时期的其他两篇小说中的文句。

请齐读。

师:读完后什么感受?这是战争小说吗?
生:不像战争小说,更像是田园风光的描写,给人很闲适的感觉,岁月静好。

师:读完这两首诗,哦,不,我已经把它当诗来读了,这里的语言不像是战争小说,非常有诗情画意。

师:这篇作品表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风格。

——《茅盾文集》(第十卷)
现在请在脑海中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茹志娟的战争小说的风格。

生:清新俊逸。

说了很多理由,回答得很完美。

师:我刚才听他说的时候,我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我觉得他是大学讲堂中的教授啊!
生:我是以小见大。

我感觉是平凡中见真情。

师:你主要从手法方面去分析。

还有同学吗?
生:我觉得是浅入深出。

在平凡的人物交织之间,她写出了战争中的美好。

师:这个词用得很灵透。

交织这个词用得很好。

生:细节用得比较好,很多地方,动作神情比较符合人物的真实情况,语言很生动,是很娟丽、真实、隽永。

师:茅盾先生说这个风格是清新俊逸的,跟我们第一位同学一样。

当然,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风格特点的。

三、风格维度
这篇小说,不仅有温婉的叙说,也有冷峻的批判。

这种表述同学还能够说出来嘛?
生:不仅有青春的羞涩,也有战争的庄严。

生:不仅有温暖的回忆,也有战争的现实。

此处还有4、5位同学的仿写式发言。

(下课铃声响起。


四、审美价值
教师总结。

安丽:重大的题材,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缺点的高大的英雄人物成为唯一无二的要求,再这样的情况下,“清新俊逸”的风格,怎会不成为异端?
欧阳文斌:小说本身正像一朵纯洁秀丽的玫瑰花,色泽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历久难忘。

延伸:“和平的期盼”教学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