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_千古流芳_对乔峰_段玉_虚竹的侠客形象解读

合集下载

?细说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孤独的佛门之侠:虚竹

?细说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孤独的佛门之侠:虚竹

细说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孤独的佛门之侠:虚竹《天龙八部》中是写过的所有大侠最特殊的一位,他的对佛门的执著,他的孤儿的一生,他的传奇式的际遇,为每一位看过《天龙八部》的人所称道。

然而,其实是一个孤独的佛门之侠,他的对侠的理解,包含了对自己孤儿身份和佛门身份的认同。

因此,他的一生,他的侠情,也是极特殊的,值得深入研究。

本问主要针对人性、人格、人生、际遇来对虚竹这一形象做系统论述。

> 金学研究专家陈墨在他的研究著作中,将虚竹这一形象做了两种归纳,一种是基于人格模式而分,将虚竹归入「佛侠」,其「特征是无名无相、无欲无求、生具佛性、赤子衷肠」。

另一种则将其归纳为「孤独之侠」,认为虚竹具有孤儿的身份,孤独的心态,孤胆的侠情,他的一生,只能用「孤独之侠」来概括。

第一,从人生来看,虚竹是孤独的佛门之侠虚竹的人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人生,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的喜剧人生,但有三点不变,一是他的孤独,二是他的佛门观念,三是他的侠义精神。

以下我们来细作论述。

首先:孤独的一生。

虚竹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这一点体现在另个方面,孤儿的身份和孤独的内心。

虚竹的孤儿身份他早已认识到,他自小被弃在少林寺门前,为僧人收养,自小便是个和尚,对比他的理解是自己与佛门有缘,佛门弟子必然是无名无相的,所有父母身世都是执念。

因此他骗自己不去想有一天父母会出现。

安心的当他的和尚,一直到二十多岁。

这种不想父母的孤儿意识,因为融合了佛家的思想而变得无可厚诽。

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虽然深怀父仇母恨,名为「江流」,然而他从未想过去找寻自己的生世,去报仇雪恨一样。

虚竹虽然后来因为巧合认下了父母,但也不过半个时辰而已,半个时辰后,父死母殉,他又成了孤儿,孤儿的身份在有意无意中始终伴着他的一生。

此外。

虚竹的内心也是孤独的,陈墨分析说:「《天龙八部》中的虚竹想当和尚而不得,而他之所以要当和尚,无非是已经适应和习惯了寺庙群僧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害怕世俗与孤独」。

虚竹重回少林,不受任何重视,众僧只是叫他到戒律院去领罚。

侠之大者

侠之大者

侠之大者作者:李璇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8期摘要:《侠客行》以石破天的身世之谜和惩恶扬善令为两大线索,塑造了一个与以往侠客精神背道而驰的主人公,用反讽、对比的手法,探求善与恶,寻求善最终能够战胜恶的方法,更包含金庸先生对现实世界人与人关系、人与集体关系的忧思。

关键词:侠;善;恶《侠客行》成书于1965年,上承《天龙八部》,下接《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创作过渡期的作品。

在金庸先生的14部作品中并不出众,更少为大众熟知。

小说没有交代明确的历史背景且淡化国家、政治对江湖及英雄命运的影响,把焦点完全集中到江湖斗争中。

一、侠者成长视野下的江湖善恶石破天成长经历单纯,众生平等的观念自幼深入其心,当石破天将谢烟客与阿黄(一条狗)相提并论时,并不觉不妥,但谢烟客却一定勃然大怒。

梅芳姑没有教石破天读书认字,因此石破天不受先贤大哲的死板说教,更不会为礼义廉耻所累,无欲无求,自在天真。

石破天因偶然得到盐铁令而进入江湖世界,跟随谢烟客、叮叮当当、丁不三、史小崔等人学习武功,凭借无人能及的内功和习武天分,石破天很快便独挡一面,但石破天并无称霸武林的野心。

而且石破天从不主动伤及敌手,在石破天在毒酒的作用下双掌掌心现出红斑和蓝点,练就一时的毒掌,能使敌手分分钟毙命。

但石破天看到自己的毒掌时“忍不住感到恶心,只觉得两只手掌心变得如同毒蛇之腹、蜈蚣之背。

” [1]由此发现石破天对恶的绝对厌恶,在后来与雪山派比剑中,石破天始终避免与敌手肢体接触,以免伤害无辜。

在惩恶扬善二使来到长乐帮时,即使深知贝海石等人拥其为帮主别有用心,也依然义无反顾的接下惩恶扬善牌,愿牺牲个人换取全帮上下老少的生命,与雪山派内部推推嚷嚷,皆不愿替帮挡灾,石破天此举令人佩服。

石破天特殊的成长背景使他能轻松跳脱出世俗社会对善恶的规定,是否施展一身武艺需听从本心的召唤,与江湖帮派纷争、篡权夺位等小人造势都无关系。

在争权夺利的江湖中,石破天的出现更像是一个意外,他无欲无求,即使拥有称霸江湖的实力也毫无此心,他博爱善良,在复仇和宽恕之间,选择宽恕。

侠之大者_千古流芳_对乔峰_段玉_虚竹的侠客形象解读_任庭义

侠之大者_千古流芳_对乔峰_段玉_虚竹的侠客形象解读_任庭义

2005年10月增 刊社会科学家S O C I A LS C I E N T I S TO c t.2005S u p p l e m e t[文艺论丛]侠之大者,千古流芳———对乔峰、段玉、虚竹的侠客形象解读任庭义(西北大学电影学专业,陕西西安 710069)关键词:侠客;乔峰;段玉;虚竹摘 要:正在热播的武侠剧《天龙八部》中塑造了乔峰、段玉、虚竹等三位侠义英雄人物,他们之间的忠信义,以及他们慷慨赴死的决心与斗志,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侠义英雄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从而成就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美名。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5)增刊-0255-02据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改编的武侠剧《天龙八部》获得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金鹰奖”,可见观众对武侠剧的认同和肯定。

《天龙八部》以乔峰、段玉、虚竹等三位侠义英雄人物为核心,情节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结构严谨、张驰有序,在如歌如泣的诉说中讲述他们之间的忠信义,以及他们慷慨赴死的决心与斗志。

侠义英雄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从而成就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美名。

一、乔峰:侠客的完美化身乔峰在其短短的一生中,保境安民,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所作所为,光明磊落,都不失大侠的典范。

在杏子林中,乔峰敏锐的洞察了丐帮兄弟的异常,但他以大局为重,不动声色,以“帮主流血,代人受过”的明智之举,感化了丐帮兄弟。

即使后来被逐出丐帮,他仍然顾及兄弟情意,只身入虎穴,到西夏人手中去解救丐帮人。

在聚贤庄,乔峰明知群雄要取他性命,却为了救一个无亲无故的少女,将生死置之度外,冒死去求薛神医医治受伤的阿朱,获得众人的尊敬。

在少林寺中,慕容博以“报母仇作为复国交易”时,乔峰大义凛然:“杀母大仇,怎么能作为买卖交易,此等肮脏之事,岂是我萧峰所为?”慕容博质问他“食君之禄,却不知道精忠报国,只记母亲私仇”时,乔峰反驳“你见过边关上宋辽互相仇杀的惨状吗?你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吗?”“我萧峰对大辽精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绝不是为了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从“侠之大者"看金庸笔下的英雄形象

从“侠之大者"看金庸笔下的英雄形象

作 者简 介 : 胡菁娜 ( 1 9 6 5一) , 女, 福建永定人 ,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为文艺理论研究。
所 谓侠 , 《 说文 ・ 人部 》 云: “ 侠, 俜也 ; 从 人夹 声 。 ”
颜 师古 曰 : “ 侠之言挟也 , 以权 力 挟 辅 人 也 。 ” 所 以, 侠
有一 部分 “ 大侠 ” 则是 经历 了从 单 纯 为 报 家仇 而 学 武 , 到后来 才发 展 到 为 国为 民 的大 侠 高 度 的 , 如《 雪 山飞
和现 实意 义 。

当然 , 为 国为 民最 重要 的外在 表现 就是 仁爱 , 乃 至 杀 身成仁 。当一个 侠士 把 自己 的武 功 和仁爱 高度 结合

“ 为 国为 民” 是“ 大侠” 必备 的条 件
从先 秦时 期社会 生 活 中的游侠 到现代 武侠 作 品 中
的大侠 , 经 历 了两 千 多年 。在 这 两 千 多 年 的发 展 历 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侠” 虽 然 在 不 同 时 代 呈 现 出不 同 的特 点 , 但 其 核
大侠 。所以 , 对全庸先生笔下的英雄形 象进行一番 系统的梳 理和讨论 , 具有很 高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意义。
关键 词 : 大侠 ; 英雄 ; 为 国 为 民
中图分类号 : I 2 4 .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4 4 X( 2 0 1 4) 1 0 - 0 0 1 6 - 0 3
在 古代 典籍 中 的含 义 , 一般 是 指用 武 力 ( 武功) 辅 助他 人 的人 士 。春秋 战 国时代 , 随着 乱 世现 象 的变 化 多端 ,
狐》 中的胡斐 ; 《 神雕侠侣》 中的杨过 ; 《 天龙八部》 中的

《乔峰传》读后感

《乔峰传》读后感

《乔峰传》读后感《乔峰传》是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武侠小说,由金庸先生所著。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乔峰为中心,讲述了他一生的传奇经历。

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了金庸先生对人性、江湖、情义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描绘。

首先,我想谈谈主人公乔峰这个角色。

乔峰是一个极具矛盾性格的人物,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仁爱之心,但又有着暴躁的脾气和执拗的性格。

他在江湖中行侠仗义,帮助弱小,但又因为自己的过去和内心的痛苦而孤独。

乔峰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一生经历让人感动,让人思考。

他的坚持和信念,让我深深地被感染和敬佩。

其次,我想谈谈小说中对江湖的描绘。

江湖是一个充满荣誉和危险的地方,是一个让人神往又让人畏惧的存在。

在江湖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乔峰在江湖中行走,见证了许多江湖恩怨、生死离别,也体验了江湖的无情和残酷。

江湖是一个让人难以割舍的存在,它让人们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

最后,我想谈谈小说中对情义的描绘。

在《乔峰传》中,情义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

乔峰和段誉、虚竹三人之间的情谊,他们之间的信任和忠诚,让人感动。

他们在生死考验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走过了一段段艰难的旅程。

他们的情义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

总的来说,读完《乔峰传》,我对金庸先生的创作才华和思想深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武侠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江湖、情义的深刻思考和描绘。

通过对乔峰这个角色的塑造和对江湖、情义的描绘,金庸先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部小说让我深深地被感动和启发,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感谢金庸先生为我们带来了这部伟大的作品,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了启迪和感悟。

名著天龙八部江湖恩怨的英雄传

名著天龙八部江湖恩怨的英雄传

名著天龙八部江湖恩怨的英雄传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创作的武侠小说,其中描绘了一个宏大的江湖世界。

故事中充斥着各个英雄豪杰、恩怨情仇,其中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天龙八部这部名著中的英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

首先,我们来谈谈段誉这个天龙八部中的英雄人物。

他身负九阳真经,武功高强,正直善良,是大家眼中的完美英雄。

然而,他与王语嫣之间的爱情故事又充满了悲情色彩。

段誉为了追求真爱,与其它江湖人物产生了矛盾和纠纷。

尤其是他与虚竹之间的争斗,使得他们的友谊变得脆弱而动荡。

段誉的形象集了英雄之秀梅、红颜之故事,他身上的恩怨情仇使得读者更加喜欢他,想要了解他的成长和命运。

接着,我们来看看虚竹这个角色。

他是少林寺的一个和尚,具有高强的武功和卓越的智慧。

然而,他的身世却隐藏了一段恩怨情仇。

他的生母是段誉的继母,这使得他与段誉之间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尽管他与段誉有着许多误会和争斗,但在解开真相之后,他们最终化解了彼此间的恶意,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虚竹是一个深具智慧和慈悲的英雄,他的形象展现出他对伤害他的人的宽容和原谅。

除了段誉和虚竹,贯穿整个《天龙八部》的还有其他一些英雄人物,例如乔峰和慕容复。

乔峰是金庸笔下的一位忠诚正直的英雄,他在江湖中声名显赫。

慕容复则是一个纷争不断的复杂角色,他身上凝聚了多重的恩怨情仇。

他与乔峰之间的斗争和故事让人们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他们的形象令人难忘,充分体现了金庸作品中英雄与江湖的情感纠葛。

在《天龙八部》中,英雄之间的恩怨情仇不仅体现在情感纠葛上,还表现在各自的正义与道义之间的冲突。

不同的英雄拥有不同的信仰和原则,在江湖中彼此交锋,演绎了一幕幕激烈的战斗。

这些恩怨纠葛不仅展示了江湖中的复杂关系,同时也探讨了人性的弱点和与正义的挣扎。

总结来说,天龙八部是一部充满恩怨情仇的名著。

由段誉、虚竹、乔峰、慕容复等英雄角色组成的群像,展现了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

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令人动容。

侠之大者最经典的一句

侠之大者最经典的一句

侠之大者最经典的一句
1.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呐!”就像郭靖守护襄阳城,为了百姓不惜一切,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侠吗?
2. “侠之大者,是心怀天下呀!”看看乔峰,为了宋辽和平,牺牲自己,这不是侠之大者是什么!
3. “侠之大者,在于扶危济困哟!”就如同张无忌到处行侠仗义,帮助那些弱小之人,多了不起啊!
4. “侠之大者,岂不是义薄云天乎?”像令狐冲那样,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侠的典范啊!
5. “侠之大者,必是勇敢无畏啊!”瞧瞧杨过,面对那么多困难险阻从不退缩,真厉害呀!
6. “侠之大者,肯定是善良正直的呀!”就像展昭,一身正气,维护正义,多让人敬佩!
7. “侠之大者,不就是舍己为人吗?”洪七公为了帮助别人,常常不顾自己,这就是侠的精神所在!
8. “侠之大者,该是有担当的吧!”虚竹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侠呀!
9. “侠之大者,就是能忍辱负重啊!”狄云经历了那么多苦难还坚守正义,真是侠之大者!
10. “侠之大者,绝对是重情重义之人呐!”小鱼儿对朋友的情谊,那就是侠的表现嘛!
我的观点结论:侠之大者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但核心都是为了正义、为了他人,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

金庸小说中真正能以一敌十的大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小说中真正能以一敌十的大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小说中真正能以一敌十的大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中真正能以一敌十的大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中真正能以一敌十的大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中真正能以一敌十的大英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国际里,论单打独斗高手如扫地僧、无崖子、天山童姥等,都可谓绝顶高手。

但在小说里,他们大都是与一两自己打架。

而真正在群战中,或战场上则没有显现出凶猛。

但有几人,在战役中仍然很牛!乔峰乔峰武功高强,尤其是拿手群战。

在聚贤庄举办英豪大会时,面对三百馀人,乔峰仍然大了下去。

在长白山,乔峰意外结识了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随后在跟从女真出猎时又偶遇契丹人,乔峰击退契丹人并俘虏了耶律基。

萧峰感叹耶律基是条好汉,私下开释,并与之结为义朋友。

乔峰进入辽国,帮忙耶律洪基平定了上京暴乱,乔峰一人独斗万人!虚竹虚竹在灵鹫宫,一人独斗三十六洞洞主和七十二岛岛主。

虚竹和段誉也是赤手空拳直闯万名辽兵阵中活捉辽王。

段誉,为救萧峰,段誉与虚竹等江湖好汉共赴大辽,却难阻其雁门关下自毁救国救民。

虚竹和段誉也是赤手空拳直闯万名辽兵阵中活捉辽王。

阿青《越女剑》阿青,赋有传奇色彩的是,凭仗一根竹枝就能够打败三千越国甲士.发明了"三千越甲不行敌"的神话.郭靖他交融"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和“左右互搏”三大盖世武功为一体,遂翩然飞翔,武林尊为“天下第一侠士”,是非二道俯首称臣,号令武林群雄,带领群雄守护着南宋.襄阳城的前哨边境。

他用一生来彻底完成了"为国为民"这一"侠之大者"的方针!襄阳大战,郭靖、黄蓉、黄药师等用“二十八宿大阵”大战蒙古军。

蒙古大汗蒙哥被杨过杀死,宋军取胜,蒙古军北退。

本文作者:青木时代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10月增刊社会科学家SOCI AL SC I ENT I STO ct12005Supple m et[文艺论丛]侠之大者,千古流芳)))对乔峰、段玉、虚竹的侠客形象解读任庭义(西北大学电影学专业,陕西西安710069)关键词:侠客;乔峰;段玉;虚竹摘要:正在热播的武侠剧5天龙八部6中塑造了乔峰、段玉、虚竹等三位侠义英雄人物,他们之间的忠信义,以及他们慷慨赴死的决心与斗志,可谓/惊天地,泣鬼神0。

侠义英雄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从而成就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0的美名。

中图分类号:I2071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5)增刊-0255-023据金庸的武侠小说5天龙八部6改编的武侠剧5天龙八部6获得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金鹰奖0,可见观众对武侠剧的认同和肯定。

5天龙八部6以乔峰、段玉、虚竹等三位侠义英雄人物为核心,情节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结构严谨、张驰有序,在如歌如泣的诉说中讲述他们之间的忠信义,以及他们慷慨赴死的决心与斗志。

侠义英雄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从而成就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0的美名。

一、乔峰:侠客的完美化身乔峰在其短短的一生中,保境安民,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所作所为,光明磊落,都不失大侠的典范。

在杏子林中,乔峰敏锐的洞察了丐帮兄弟的异常,但他以大局为重,不动声色,以/帮主流血,代人受过0的明智之举,感化了丐帮兄弟。

即使后来被逐出丐帮,他仍然顾及兄弟情意,只身入虎穴,到西夏人手中去解救丐帮人。

在聚贤庄,乔峰明知群雄要取他性命,却为了救一个无亲无故的少女,将生死置之度外,冒死去求薛神医医治受伤的阿朱,获得众人的尊敬。

在少林寺中,慕容博以/报母仇作为复国交易0时,乔峰大义凛然:/杀母大仇,怎么能作为买卖交易,此等肮脏之事,岂是我萧峰所为?0慕容博质问他/食君之禄,却不知道精忠报国,只记母亲私仇0时,乔峰反驳/你见过边关上宋辽互相仇杀的惨状吗?你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吗?0/我萧峰对大辽精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绝不是为了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0乔峰此等以天下苍生为念之心,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0。

少林寺得道高僧都称赞他:天下英雄,惟乔峰是而。

在辽国,南王叛乱,乔峰没有临阵逃脱,而是以兄弟情意为重,和辽帝生死与共,以一人之力,敌数万大军,智擒叛乱者。

即使后来乔峰身居南院大王要职,仍无一丝一毫争名夺利之心。

为了不伤及无辜兵士,也为了顾及君臣情面,他不忍南征,抗旨逃走。

当被辽帝擒获时,乔峰无视自己已经身处险境,而是对士兵说:/我若南征,这里的万余将士,未必有一半能够回归北国。

倘若我真能救得这许许多多的生灵,皇上纵然将我处死,那我也是死而无悔,就怕把我杀死以后,皇上又派别人南征0。

其爱民之心,其侠义心肠,可昭日月。

雁门关外,为了宋辽百姓的安危,乔峰被迫逼辽帝立下/永不踏入大宋0的重誓。

作为契丹人,他的这种做法冒犯了皇帝的威严,是对君王的不忠。

在忠孝节义面前,他只有插刀自尽。

乔峰的悲剧,实质上是命运的悲剧。

命运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的罩住乔峰,不让他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这正如古希腊悲剧5奥狄浦斯王6中的奥狄浦斯。

奥狄浦斯本是忒拜王的儿子,身份显贵。

忒拜王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杀父娶母。

于是在他出生时,将他扔在野外。

奥狄浦斯却大难不死,并成为科任托斯国王玻吕玻斯的养子。

长大后,他从神谕得知自己将杀父娶母。

为了逃脱可怕的逆乱的命运,他离开/父母0,向忒拜)))自己的出生地走去。

在一个路口,因为误会,他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

命运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让本有着过人毅力的英雄人物奥狄浦斯成为人民的/罪人0。

在命运面前,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乔峰的命运,也是如此。

他本是辽国贵族,可以享受衣食无忧的豪华生活,但一次偶然的机缘,他遭受了/母死父跳崖0的变故,来到了宋朝)))汉人的聚居地,并在这长大,而且成为武林丐帮的帮主。

他刚正豪迈,威名远扬,人称之为/北乔峰0。

但当时,民众根本不认可胡人的身份,他们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0。

所以,在乔峰拒绝副帮主之妻康敏的求爱时,康敏选择的报复手段就是揭穿乔峰契丹人的身世。

在被指为契丹人后,乔峰声明扫地,受尽中原武林人士的唾骂,从此饱受身世之2553收稿日期:2005-09-17作者简介:任庭义(1980-),男,山东青岛人,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2004级电影学硕士。

恨、家国之恨、事业之恨、爱情之恨。

作为一名契丹人,乔峰应该为国效忠,接受皇帝的圣旨,率兵南征,但他深知一旦战争爆发,必将生灵涂炭。

为了芸芸众生,他只有抛却君主的重托。

作为一名武艺超群的侠客,身处当权者和民众的尴尬处境中,在别无选择之际,他只有一死换得辽宋的和平。

实际上,乔峰是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0的真正英雄。

对朋友,他恪守信义;对君王,他誓死效忠;对民众,他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他是一个为国为民的真正侠义人士,是中国千百年来侠客的完美化身。

四十集的5天龙八部6,乔峰的戏份就占了二十八集,从中也可见编剧导演对此人物的偏爱。

二、段玉:义字当先段玉是大理的储君,未来的皇帝,但是他却视功名如尘土,与乔峰一见如故,结为兄弟。

在少林寺,群雄围攻乔峰之际,段玉没有趋利避害,远祸全身,而是勇敢的站了出来,叫乔峰/大哥0,承认与乔峰的结义之情。

他的这一举动,需要很大的勇气。

因为一旦承认与乔峰的结义关系,在当时情况下,就会成为群雄围攻的对象。

在遍地如林的高手中,有可能命丧黄泉。

这和有/南慕容0之称的慕容复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慕容复明知乔峰是正义男儿,在关键时刻,却落井下石,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0。

当看到慕容复和庄聚贤齐攻乔峰之际,段玉心想:/我口口声声说,要和两位哥哥同患难,事到临头,却躲在人群中,受人保护,这算什么意气。

反正左右是个死吗,我虽然武功不行,但以凌波微步,也能和慕容复纠缠一番,让大哥腾出手来,先打退那个丑脸再说。

0段玉走上前来,义正言辞的指责慕容复试图让乔峰和庄聚贤/两败俱伤,坐收渔翁0之利的卑鄙做法,并且与慕容复苦战,以助乔峰一臂之力。

当听到乔峰被辽帝所擒,命在旦夕,段玉放下皇帝的尊严和身份,以兄弟之情为重,远赴大辽,去救结义兄弟。

遥想当初/玄武门之变0,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争夺帝位,杀死自己的亲兄弟。

而段玉为了结拜兄弟,甘冒生命之忧,和辽国的铁骑对抗,其胸襟是何等的宽广。

他的所作所为,确实可以谱写一首感天动地的壮歌。

在段玉身上,凝聚最多的是朋友之间要讲信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0的传统美德。

为了信义,他无视自己高贵的出身,没有流连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勇往直前,决不言悔。

三、虚竹:重信重义虚竹身世凄凉,他从小生长于少林,天性纯良,宅心仁厚,也正因为此,他幸得高人指点,练就一身非凡的武功。

在灵鹫宫,虚竹为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解除了生死符的困苦。

他的这一义举,受到他们的拥戴。

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自愿臣服于虚竹的旗下,听从他的差遣。

他的所作所为,也打动了一直在场的段玉,他们义结金兰。

在少林寺,当看到乔峰、段玉和众兄弟饮酒,再叙结义之情时,虚竹按捺不住,不顾寺中长老的阻拦,跑到乔峰和段玉面前说:/今日我们众兄弟有难同当0。

正如乔峰所说/你不畏艰巨、大义而出,足见是一个重义轻生的大丈夫、好汉子。

0最终,虚竹助乔峰击败了丁春秋,为乔峰铲除了一个劲敌。

当听到乔峰被辽帝所擒时,他带领灵鹫宫的所有人员,助乔峰脱离险境。

并且和段玉智擒辽帝,这促使辽帝立下/在有生之年,永不侵宋0的誓言,为宋辽的百姓尽了一份勉力。

千古民间侠客梦。

武侠梦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名的四梦(神仙梦、明君梦、清官梦、武侠梦)之一。

因此,侠义行道在远古就受到民众的青睐。

在当今,侠客那种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等品质成为观众要求伸张正义的社会冲动的宣泄渠道,体现了侠义传统的一种传承方式。

乔峰、段玉、虚竹三人为了信义,舍生忘死,荣辱与共,他们的侠义行为,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对一些为了某种利益,背信弃义,抛弃亲情,忘却友情,只顾私情的人是一种强有力的鞭挞。

[责任编校:方正](上接第254页)诗人思念故乡的凄凉心情,而5城上6一诗则暗含诗人被迫离家、自我实现受阻、功名不得的人生失意感。

以上诗作可以看出:李商隐桂管之行乡愁模式正好体现了家国双双失落而进退两难之时的这种愁绪,他只有在孤独寂寞中品味人生经历和人生痛苦,对不可知的命运发出悲叹。

三、思念模式中国文化让士人们必须出游,获取功名,女子只能在家操持内务,侍奉公婆,于是出现了游子闺妇之思。

中国文化的理想是要求平衡和安定的,便出现了一种平衡型的双向思念模式。

在思念模式中,闺怨的失落感、乡愁的孤独感,以一种对称、均衡、稳定的艺术形式出现了。

它以一种想象中稳定的夫妻关系来代替现实中二人关系的失落,来缓解离别的孤独和不安,以渲染这种思念的悲剧性。

请读5寓目6诗:园桂悬心碧,池莲饫眼红。

此生真远客,几别即衰翁。

小幌风烟入,高窗雾雨通。

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

诗首联写园中碧桂、池中红莲令人眼饱心醉,颔联反衬出自己客居异地的落寞,也暗透出繁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概。

颈联写幕府异域风物,更令人思念妻子。

尾联回顾昔年与王氏初婚时两情欢洽情景。

全诗是思家之作,总写夫妻远别之后,才知道从前琴瑟之乐的可贵,这种思念是双向,遥远的。

此外,5念远6、5凉思6也是诗人的思念之作。

李商隐桂管之行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悲剧意识,并通过诗歌表现出来,这还与他的身世和社会环境有关。

他一生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但累世孑孤,幼年丧父,佣书贩舂;仕途坎坷,试宏博而被黜不取,任秘书省校书郎而旋调为弘农尉;一生十寄幕府,羁泊飘零;加上党争的牵累和妻子王氏的早逝等不幸,使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笼罩在悲剧氛围中。

身世和党争是形成他的诗歌具有悲剧色彩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校:方正]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