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大揭秘

合集下载

瘤胃(内消化代谢过程)

瘤胃(内消化代谢过程)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饲料进入瘤胃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消化和代谢过程,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饲料的分解产物可用来合成微生物蛋白、糖原和纤维素等,供机体利用。

(1)糖类的分解和利用:反刍动物饲料内的糖类物质均能被微生物发酵,其中可溶性糖类的发酵速度最快,淀粉次之,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最慢。

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糖类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其中40%—45%在瘤胃内被细菌和纤毛虫分解,其他糖类由不同细菌和纤毛虫发酵。

发酵的终产物主要是挥发性脂肪酸(VFA)、CO2和甲烷(CH4)。

VFA主要是乙酸、丙酸、丁酸,可以经动物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被机体利用,其中乙酸和丁酸是泌乳期反刍动物合成乳脂的主要原料。

瘤胃微生物在发酵糖类的同时,还能把分解产生的单糖和双糖转化成糖原,储存于细胞内。

微生物随食糜进入皱胃和小肠后能被消化,糖原可被宿主吸收利用,是反刍动物机体葡萄糖的来源之一。

(2)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反刍动物能利用饲料中的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自身的蛋白质,供宿主利用。

饲料蛋白进入瘤胃后50%—70%被微生物的蛋白酶分解为多肽和蛋白酶。

氨基酸经脱氨基酶的进一步分解,生成有机酸、氨和CO2。

微生物也可以直接利用氨基酸和多肽合成蛋白质,储存于微生物内,所以瘤胃中游离氨基酸很少。

瘤胃内的微生物还能分解饲料中的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如尿素、铵盐、酰胺等,产生氨和CO2。

一部分氨作为氮源,可被微生物利用,用来合成菌体蛋白,储存在微生物体内;一部分可被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运输到肝,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

一部分尿素分泌到唾液中,进入瘤胃后被细菌分泌的脲酶分解为CO2和氨。

氨被瘤胃壁吸收后,可重新合成尿素,这一过程称尿素再循环。

糖类的分解产物和挥发性脂肪酸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碳源,并可提供能量。

因此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糖类物质,如给骆驼投喂几乎不含蛋白质的饲料时,其代谢产生的尿素并没有从尿中排除,而是在瘤胃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瘤胃能氮平衡

瘤胃能氮平衡

瘤胃能氮平衡
瘤胃是反刍动物的一个特殊的胃部结构,它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瘤胃能够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将植物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
转化为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够维持动物体内的氮平衡。

瘤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将植物纤维素等难以消
化的物质转化为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如短链脂肪酸、氨基酸等。


些营养物质能够被动物吸收利用,从而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生
命活动。

此外,瘤胃还能够维持动物体内的氮平衡。

氮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
的元素,但是动物无法直接利用大部分的植物蛋白质。

瘤胃中的微生
物能够将植物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再将氨基酸转化为尿素等化合物,从而维持动物体内的氮平衡。

瘤胃在反刍动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非反刍动物中并不存在瘤胃。

这也是为什么反刍动物能够利用植物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
而非反刍动物则无法利用这些物质的原因。

总之,瘤胃在反刍动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将植物纤维素等难以
消化的物质转化为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够维持动物体内的氮平衡。

这些功能使得反刍动物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从而生存繁衍。

过瘤胃蛋白生产工艺

过瘤胃蛋白生产工艺

过瘤胃蛋白生产工艺过瘤胃蛋白生产工艺简介•过瘤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化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过瘤胃蛋白的生产工艺及相关要点。

材料准备•胃部取样容器•消化液样品•胃液样品•高速离心机•离心管•丙酮•苯酚•盐酸•镁离子含量测定试剂盒步骤1.取样–使用胃部取样容器采集胃液样品,并将其存储在离心管中。

–使用消化液样品进行胃内容物采样,可在不同时间进行多次采样,以获取更多的蛋白质样本。

2.离心–使用高速离心机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离心,以分离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

3.分离蛋白质–将离心后的液体部分倒入新的离心管中。

–加入适量的丙酮,使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

–使用离心技术将蛋白质沉淀离心分离,并倒出上清液。

4.净化–将蛋白质沉淀溶解在适量的盐酸中。

–加入苯酚使得杂质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并生成不溶性沉淀。

–使用离心技术将蛋白质沉淀分离,并倒出上清液。

5.检测–使用镁离子含量测定试剂盒对蛋白质样本中的镁离子进行测定,以评估蛋白质的纯度和含量。

–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总结•过瘤胃蛋白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准备适当的材料和设备。

•通过取样、离心、分离蛋白质、净化和检测等步骤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过瘤胃蛋白。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持续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蛋白质的品质。

以上是关于过瘤胃蛋白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和步骤说明。

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工艺优化•在过瘤胃蛋白生产工艺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工艺,并提高蛋白质的产量和质量:1.优化取样方式–选择合适的胃部取样容器,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在取样过程中,注意样品的采集时间和频率,以获取更多的蛋白质样本。

2.调节离心参数–根据样品类型和离心机的规格,优化离心速度和时间,使得固体和液体部分能够充分分离。

–避免过度离心,以防止蛋白质的损失或降解。

3.选择适当的溶解剂–在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溶解剂,使蛋白质能够充分溶解,并避免其降解或聚集。

牛胃科学知识

牛胃科学知识

牛胃科学知识
牛胃是反刍动物的胃的一种,也叫做反刍胃,牛有四个胃,依次是瘤胃、网胃、重瓣胃(也称瓣胃)和皱胃。

每个胃都有不同的功能,以下是一些关于牛胃的科学知识:
1. 瘤胃:瘤胃是牛胃中最大的一个,占整个胃容积的 80%左右。

瘤胃是一个发酵室,里面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牛消化和分解植物性食物。

2. 网胃:网胃位于瘤胃的前部,占整个胃容积的 5%左右。

网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筛选食物,将大颗粒的食物留在瘤胃中,将小颗粒的食物送入重瓣胃。

3. 重瓣胃:重瓣胃位于网胃的后部,占整个胃容积的 7%左右。

重瓣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进一步分解和消化,并将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

4. 皱胃:皱胃位于重瓣胃的后部,占整个胃容积的 8%左右。

皱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将食物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牛在进食后,食物首先进入瘤胃,瘤胃中的微生物开始发酵和分解食物。

当牛需要食物时,它们会将瘤胃中的食物反刍到口中,再次咀嚼和消化。

然后,食物会进入网胃和重瓣胃,进一步被分解和消化。

最后,食物进入皱胃,被胃酸和消化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牛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可以帮助牛消化和吸收食物
中的营养物质,为牛的生长和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

饲料中过瘤胃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过瘤胃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过瘤胃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过瘤胃蛋白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饲料中过瘤胃蛋白
含量的方法。

过瘤胃是反刍动物的一个重要消化器官,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酶,可以分解蛋白质。

因此,过瘤胃蛋白含量是反映饲料蛋白质消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酸洗法、NIRS法和酶学法等。

其中,酸
洗法是指将饲料样品用酸进行处理,将过瘤胃蛋白质分离出来,再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NIRS法是指通过近红外光谱仪对饲料样品进行
扫描,通过建立样品与过瘤胃蛋白含量的定量关系模型,进行含量测定。

酶学法则是通过添加过瘤胃蛋白酶底物和酶,利用底物被酶水解产生的氨基酸和酰胺基的比色反应来测定过瘤胃蛋白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同时,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饲料中过瘤胃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过瘤胃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过瘤胃蛋白测定方法
概述
过瘤胃蛋白是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生的一种消化酶,其含量的测定可以预测反刍动物
(如牛、羊等)对粗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荧光技术、酶学测定法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酶学测定法。

试剂和仪器
试剂:N-酰胺基酰胺、牛血清蛋白、丙二醇、组氨酸,用0.1M甘氨酸缓冲液调制。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器等。

方法与步骤
1. 制备酶提取物
取5g饲料样品,加入50ml 0.1M甘氨酸缓冲液,与离心机进行打浆,离心3000r/min,4℃,15min,取上清将离心液收集到离心管中,标记清楚。

2. 测定过瘤胃蛋白酶活力
取一定体积酶提取液(在2.5-10μL之间),加入1mL含有0.1%牛血清蛋白和0.025M N-酰胺基酰胺的0.05M甘氨酸缓冲液中,室温下反应15min,终止反应。

将过瘤胃蛋白酶
水解产物反应一定时间后的产物的光密度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测定对照组的光密度,并求
出酶活力U。

3. 计算含量
通过测定过瘤胃蛋白酶的酶活力,利用酶底物比色法,将其光密度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从而计算得出饲料中过瘤胃蛋白的含量。

注意事项
1. 提取酶液时要加入足够的甘氨酸缓冲液,保证样品的均匀混合。

2. 保持提取液的温度在4℃,避免酶活力发生变化。

3. 在酶提取液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极端温度对酶的影响,应保存在较低温度中。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酶学测定法,可以用于测定饲料中过瘤胃蛋白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奶牛瘤胃的消化特点

奶牛瘤胃的消化特点

奶牛瘤胃的消化特点奶牛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据研究,种类达60多种,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会随着采食饲料种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瘤胃中每毫升容积中细菌数多达250亿-500亿个,原生虫数20万-50万个。

由于瘤胃中有微生物,奶牛采食的饲料首先要经过它们的分解利用,因此,便形成了奶牛独特的消化特点。

1、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奶牛采食的碳水化合物饲料以粗饲料占大多数,其组成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瘤胃中的微生物能消化纤维素,把它们分解成醋酸、丙酸、丁酸等动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酸(也称挥发性脂肪酸),这一过程就是瘤胃微生物发酵。

2、蛋白质发酵饲料中的蛋白质进入瘤胃后,约50-70%会被瘤胃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分解形成肽、氨基酸,只有30-50%蛋白质可直接进入后段消化道。

当瘤胃的PH为6.7-7.0时,形成的氨基酸迅速进一步降解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有机酸。

瘤胃微生物能直接利用氨基酸合成微生物体蛋白质,细菌还可利用氨先合成氨基酸后,再转变成菌体蛋白。

菌体蛋白、纤毛虫蛋白和饲料中未被分解的蛋白质一起进入后段消化道被牛体自身再消化。

3、瘤胃对脂肪的利用与单胃动物相比,奶牛脂肪中含硬脂酸较多,乳脂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和少量支链脂肪酸,而且牛体脂中的脂肪酸成分还不受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这些都是由牛对脂类消化和利用的代谢特点决定的。

不同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和种类变化很大,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脂类经细菌的作用被分解为长链脂肪酸、半乳糖、甘油。

半乳糖和甘油又可被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

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瘤胃微生物的氨化作用,转变成饱和脂肪酸。

瘤胃微生物还能合成奇数长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

瘤胃壁组织也利用中、长链脂肪酸形成酮体,并释放到血液中。

未被瘤胃降解的脂肪则为“过瘤胃脂肪”。

研究表明:如果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油脂而又不加保护,则会使奶牛采食量和瘤胃对纤维素的消化率降低。

4、瘤胃对维生素的利用幼龄牛的瘤胃发育不全,全部维生素需由饲料中供给。

过瘤胃氨基酸

过瘤胃氨基酸

过瘤胃氨基酸反刍动物的过瘤胃保护性氨基酸营养添加剂价值评估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可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

因此氨基酸过瘤胃保护非常重要。

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Rumen—Protected Amino Acids,RPAA)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过瘤胃氨基酸应用的必要性许多研究表明,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最终生物学价值决定于小肠内出现的供吸收的氨基酸数量和种类。

为此,英、法、美、德、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北欧及我国学者提出了反刍物蛋白质营养新体系,虽然各国新体系所采用的主要参数不完全一致,但其共同特点是以小肠蛋白质,即小肠氨基酸平衡为基础。

小肠内可吸收氨基酸主要受制于微生物蛋白质和未降解日粮蛋白质构成的数量和质量。

微生物蛋白质有一个优秀的氨基酸组成,但是研究表明,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达到最大程度,还是没有足够的蛋白质进人小肠,从而不能实现现代高产反刍动物潜在的生产量,因此必须增加进人小肠的真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数量。

过去,营养学家们常给反刍动物补充瘤胃非降解蛋白质。

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玉米蛋白粉、去毒大豆粉和玉米面筋粉等含有较多的过瘤胃蛋白质,是反刍动物饲料常用的非降解蛋白质源。

但是,单靠提高过瘤胃蛋白质数量并不一定保证反刍动物增产。

许多学者提出使用过瘤胃蛋白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1)使通向小肠的细菌蛋白减少;(2)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可能不容易消化;(3)过瘤胃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易平衡,在满足某些必需氨基酸的同时也会导致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过量,反刍动物必须代谢过量的氨基酸和排除过剩的氮素,不但造成环境染,也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状况;(4)不同来源的过瘤蛋白质的消化产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自身的营养价值;(5)瘤胃内环境的改变,微生物合成效率的降低,食糜通过率的加快都会影响过瘤胃蛋白质的功效;(6)不同包被方法处理的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的释放速度也可能有一定差异,因此出现各种氨基酸利用的时间差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reth Cheong:过瘤胃脂肪大揭秘
2015-01-06 访问量:63 [ 字号:大中小] 马来西亚万山宝公司著名饲料脂肪专家
十年来,过瘤胃脂肪已成为饲料配方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针对目前市场上钙皂、脂肪粉(甘油三酯形式)、脂肪酸粉等多种脂肪,奶农该如何选择?怎样搭配使用?北京东方联鸣《过瘤胃脂肪综合应用方案》研讨会邀请到过瘤胃脂肪专家Gareth先生来为大家详细解析过瘤胃脂肪的点点滴滴。

马来西亚WAWASAN公司作为全球著名的饲料脂肪生产商,在理论基础和创新油脂加工技术方面具有前沿性,过瘤胃脂肪专家Gareth先生毕业于英国,拥有25年在油脂和脂肪工业的市场营销经验,曾在多个国家进行过学术专题演讲;他与世界多个国家客户紧密联系,作为Wawasan Agrolipids市场总监,监督和管理公司的营销活动,并积极参与公司产品的研发,其所研发的一系列产品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

Wawasan公司饲料脂肪专家Gareth Cheong
过瘤胃脂肪的主要概况
饲料中的大多数天然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导致:较低的纤维消化率、乳脂降低。

因为不完整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氢化作用造成顺式-12、反式-10的共轭亚油酸合成。

在日粮中添加大量脂肪而对瘤胃又没有负面影响。

而且有功能针对性,可以有特定的功能如提高乳脂&繁殖率等。

过瘤胃脂肪的优势
²提高饲料的能量密度
²提高奶产量
²提高乳脂率
²提高牛奶的总蛋白质含量
²恢复正能量平衡
²迅速促使奶牛发情
²提高头胎受孕率
²减少代谢疾病,如酸毒症、产乳热
²减少热应激
²便于使用
选择你的过瘤胃脂肪
Ø满足奶牛需要的能量。

奶牛如果是高产的品种,一定要使用过瘤胃脂肪。

Ø喂养方式。

最好采用全混合日粮或干草饲料/集中。

饲喂方式会影响过瘤胃脂肪的选择,如钙皂有很大的气味。

Ø饲料的可供率,有利于一些过瘤胃类型。

Ø特定的能量需求。

如提高乳脂、能量平衡、提高繁殖力、缓和热应激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过瘤胃脂肪。

Ø适口性/消化率也很重要。

要看奶牛能吸收的程度。

如果奶牛不吃,也没有用。

Ø容易处理。

Ø价格。

过瘤胃脂肪的类型
钙皂:长链脂肪酸+氧化钙=不溶性皂,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被分解。

高含量棕榈酸:来源于皂化及油脂化工厂。

高熔点的棕榈酸被蒸馏形成高纯度的产品。

高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通过硬化过程如氢化生产。

高熔点甘油三酯:在反刍动物中的消化率比较低。

通常被添加卵磷脂以改善脂肪的乳化度。

钙皂
钙皂因有50%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所以消化率很高。

以钙皂的形式把不饱和脂肪酸包被起来。

钙皂提供均衡的脂肪酸组成,有效的提供必需脂肪酸。

钙皂是颗粒状,便于造粒,便于使用。

含有很多重要的植物营养素:如维生素E,鲨烯,磷脂。

在所有过瘤胃脂肪中,钙皂的价格是最低的。

在全球高产牧场中,钙皂是最主要也是最广泛被应用的。

很多14、15吨产量的牛场基础都是在使用钙皂。

也有国家在钙皂的适口性上存在问题。

如果适口性问题不能解决,干物质采食量就可能受到影响,如增钙皂份量,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可能降低。

钙皂大同小异,但颗粒大小和均匀度会影响钙皂的功效,影响在瘤胃的消化。

钙皂最好与日粮混合使用,还可应用技术或添加“甜味剂”以解决适口性问题。

棕榈脂肪酸颗粒
棕榈脂肪酸颗粒适口性好,不会影响干物质采食量。

高含量棕榈酸可提高乳脂含量,替代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有非常好的功效。

对于反刍动物,其消化率高。

当牛奶成份(如高乳脂)在对奶价有正面调整时,奶农使用量相应提高,3天可见成效。

棕榈脂肪酸颗粒也是最贵的过瘤胃脂肪,而且加工工艺不同,主要来自油脂化学加工。

如果乳脂增加可能导致体况下降,原因是因能量负平衡。

棕榈脂肪酸颗粒的消化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

小颗粒比较好。

比表面积大。

饱和脂肪酸颗粒
饱和脂肪酸颗粒适口性好,虽然有味道,但不影响干物质采食量。

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比率大约50/50。

对于反刍动物,饱和脂肪酸颗粒消化率高。

如果只需要奶产量,这个是非常好的产品。

有些奶农客户声称能更好的平衡能量以提高乳脂及一般能量补充。

解率被低胰液/脂肪酶所限制。

水解后的游离脂肪酸形态有赖于溶血卵磷脂。

包合率< 1.5%时消化率可能比较高,其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各种脂肪酸的肠道消化率如下图:
钙皂-不同消化率
棕榈酸的功效
脂肪酸的功能多样化,也超出能源供给率。

▪ C12:0 月桂酸–抗菌活性
▪ C14:0肉豆蔻酸–抗菌活性/乳脂
C16:0 棕榈酸–乳脂
▪ C18:0 硬脂酸–一般能量
▪ C18:1油酸–胶束形成
▪ C18:2 亚油酸/ C18:3亚麻酸–欧米伽-6和欧米伽-3 :必须脂肪酸
脂肪的消化受以下因素影响:
形态:游离脂肪酸比甘油脂容易消化。

脂肪酸的饱和度:饱和的比不饱和更难消化,但影响幅度不大。

胶束的形成:C18:1油酸,胆盐和溶血卵磷脂。

脂肪酶活性:过瘤胃甘油酯。

过瘤胃脂肪的市场竞争
关于99%脂肪的谬论
²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产品在市场上经常都被标为99%脂肪,无差异。

²高含量粗脂肪,如不知道其消化率,则功效不大。

²甘油三酯的消化率低,低包合率/ 添加率才有效。

²甘油三酯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通常不高于1%。

这是重要的区分。

²常被忽略或故意被混淆:太多纯粹贸易公司、生厂商不完全了解产品、生产商过度推销产品。

利与弊
各种类型的过瘤胃脂肪都各有利与弊。

大多数的脂肪可使用至1.5%的包合率/添加率,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超过这个包合率/添加率。

通过了解能量的需求以正确的饲喂方案(TMR),进行优化。

混合搭配使用。

奶农将钙皂作为总能量的基础来源,因为其实惠的价格。

如需提高乳脂量,则可添加棕榈酸。

或者当干物质采食量受影响时添加饱和脂肪酸。

没有哪种是最好的,除非有特定的需求和/或先决的饲养条件/情况。

混合脂肪补充的例子
有牛场客户使用以下搭配:1.5% 的钙皂+1.5% 饱和脂肪酸
Ø可减少气味(少钙皂),改善适口性。

Ø改善SFA的消化率,钙皂里的高C18:1 油酸含量,有助于胶束的形成。

Ø可提高包合率/添加率。

Ø高能量补充。

Ø成本优化。

饲喂指南
简单的例子
前提条件假设:总喂食的脂肪= 乳脂合成量;过瘤胃脂肪被100%消化利用
40公斤的奶产量@ 3.5% 乳脂= 1.4 公斤的脂肪
25公斤干物质@ 3% 脂肪= 0.75公斤脂肪(从干物质)欠缺0.65公斤的脂肪,需要补充。

需要的补充量可从以下获得:770克的钙皂
656 克的脂肪酸
656 克的脂肪
添加过瘤胃脂肪所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产犊前3周开始喂食过瘤胃脂肪。

当DMI和奶产量增加,相应提高补充量。

制定配方,以确保有足够的瘤胃蛋白质。

如果使用钙皂以外的过瘤胃脂肪,用1%的钙以达到配方的平衡。

当脂质补充,用0.3% 的镁达到配方的平衡。

确保有好质量的纤维和牧草。

如果纤维的质量不好,任何的过瘤胃脂肪都无效!
奶农代表提问
答牧场问
马来西亚Wawasan公司的饲料脂肪专家Gareth先生、Mojo先生做主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