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治疗进展作者:夏翠锋李云峰杨之斌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和转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等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结直肠癌的治疗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拟综述近年来的结直肠癌治疗新进展,为选择制定更佳的结直肠癌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手术1. 前言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性非常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结直肠癌是第三大致死性癌症[1]。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常规的癌症治疗的手段有外科手术、化学治疗等等。
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定制。
一般而言,手术是治疗早期癌症的基础手段,而对于晚期癌症以及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化疗则是首要方案。
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
约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展到晚期或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等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结直肠癌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患者的生存时间被不断延长,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
本文拟综述近年来的结直肠癌治疗新进展,为选择制定更佳的结直肠癌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2. 常规药物化学治疗常用于结直肠癌的化疗药物主要是氟嘧啶(fluoropyrimidines)、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
氟嘧啶类药物主要的作用因子是5-氟嘧啶(5-FU),也称5-氟尿嘧啶。
5-FU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可以抑制核苷酸合成酶TS,抑制基因转录。
奥沙利铂(OXA)是一种铂类抗癌药,其在体内可以产生烷化结合物,促使DNA中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复制和转录。
伊立替康(CPT-11)是喜树碱的衍生物,可以抑制拓扑异构酶I(Topo-I)的活性,使DNA结构转换紊乱,从而阻碍DNA的复制转录。
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治疗方案多为复合用药,如二药联用:5-氟嘧啶联用伊立替康[2]、氟嘧啶联用奥沙利铂[3, 4]、三药联用5-FU[5]等。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标准化手术室护理措施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标准化手术室护理措施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情绪因素等联系密切,发病率逐年上升。
国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占第二位。
外科手术是结直肠癌常用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感较强,且对患者腹腔、盆腔脏器有明显影响,可导致肠道粘连,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在临床得到应用,为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切口更为美观,且术后恢复快。
目前关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标准化;手术室护理引言结直肠癌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手术作为对该病的首选治疗手段,能够彻底切除病灶,控制病情进展。
然而,常规的手术方式对患者伤害较大,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还会加剧痛苦。
在20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首次被应用到结直肠癌外科手术之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着极为理想的作用。
但是,在对患者施术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也将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
1护理主要内容(1)在术前两周,需要帮助患者严格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避免出现熬夜行为。
如果患者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改善病情后,方可进行手术。
指导患者进行胸式呼吸训练,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从而加快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结合营养状态,科学为患者提供饮食,提高耐受力,避免食用含有残渣较多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在患者术前24h禁食,但需要实施肠外营养支持,并在术前30min,给予患者口服200mL葡萄糖。
并且,需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工作,详细了解基础资料,评估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以及风险系数等。
直肠癌外科治疗的进展

切 端 ≤ 1 m 组 中 , 后 无 复 发 ; 10例 远 切 端 > 1c 组 中 c 术 另 1 m
术 后 4例 复 发 ( . ) 全 组 局 部 复 发 率 为 2 6 , 造 出 大 36 , . 创
管 和淋 巴组 织 。而 直 肠 系 膜 全 切 除 的 手 术 要 求 是 在 直 视 下 、
巴结 受 累 时该 侧 自主 神 经 不 宜 保 留 。 同 时 , 们 指 出 侧 方 淋 他
巴结 清 扫 的扩 大 根 治 术 仪 适 用 于 盲 肠 系 膜 内淋 巴结 有 转 移 或
骶 前 间 隙 中进 行 锐 性 分 离 , 持 包 裹 直 肠 系 膜 的盆 筋 膜 脏 层 保
自 8 代 初 G l hr和 w ii 等 相 继 对 直 肠 癌 的 淋 O年 oi e g la 1ms
巴引 流 方 向和 逆 行 扩 散 范 围等 重 要 问 题 提 出 新 的 认 识 后 , 人
系膜 全 切 除 的 要求 行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 果 显 示 在 4 结 2例 肿瘤 远
4 % 。全 组 总 的 局部 复发 率 为 9 4 , u eC期 的局 部 复 发 O . D ks 率 为 1 , 方 淋 巴 结 受 侵 的局 部 复 发 率 为 2 % 。Du eC 侧 6 7 k s 期 的 5 生 存 率 为 5 , 年 5 向上 转 移 与 向侧 方 转 移 间 的 5年 生 存 率 分别 为 5 和 4 , 9 3 并无 差 异 。但 在 侧 方 淋 巴结 清 扫 的 病 例 中 , 巴结 受 累侧 自主神 经 切 除 与 否 , 淋 5年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109·2020年第4卷第23期2020 V ol.4 No.2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闫 磊1,张成武2(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青海 西宁 810001)摘要:结直肠癌(CRC )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静脉化疗由于腹膜屏障的存在不能直接作用于腹腔内种植和脱落的癌细胞,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 )因其结合了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腹腔灌洗的优点,可协同清除残留肿瘤结节,微转移和游离癌细胞,已成为预防及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PM )十分有效的策略。
现就HIPEC 在CRC 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结直肠癌 ; 腹腔热灌注化疗 ; 腹膜转移 ;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23.0109.03作者简介:闫磊,2018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
通信作者:张成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是全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此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全球近22%的新增癌症和近27%的癌症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1]。
根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恶性肿瘤登记数据估算,结直肠癌以每年约38.8万人的新发病例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死亡病例18.7万人位居死亡率第5位,此数据仍在不断增加[2]。
由于CRC 起病隐匿,通常患者在确诊时病程已进入中晚期,此时不少患者已经合并结直肠癌腹膜转移(PM )。
据报道,8%~15%的CRC 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合并了PM [3]。
目前CRC 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进行手术,但5年生存率仅为29%~59%,预后效果并不理想[4]。
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245)[作者简介]殷亮(1980~),男,云南玉溪市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肿瘤研究工作.[通讯作者]陈明清.E-mail:ynyinliang@126.com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12):166~170结直肠癌治疗进展殷亮综述陈明清审校(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近30a来,随着科技发展,新药的研发上市,结直肠癌的5a生存率逐步提高.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模式是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近几年来,一些分子靶向药物也崭露头角.主要对近几年来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分子靶向药物[中图分类号]R73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706(2012)12-0166-05ProgressintheTreatmentofColorectalCancerYINLiang,CHENMing-qing(Dept.of Cancer Center ,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32,China )[Abstract ]Inrecent30years,withprogressiveresearchesand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newdrugs,thefive-yearsurvivalratehasbeengraduallyincreasing.Currently,themaintreatmentforcolorectalcancerissurgery,combinedwithchemotherapyandradiotherapytreatment.Inrecentyears,anumberofmoleculartargeteddrugshavealsobeendeveloped.Thisreviewmakesaoverviewfocusingontherecentprogressof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lorctalcancer[Ke y words ]Coloretalcancer;Surgery;Moleculartargetingdrugs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世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每年约有120万例新增患者.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在持续上升.临床上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措施,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症逐年提高.1结肠癌的诊断结直肠癌的早期并无特殊的症状,因此对早期结直肠癌的确诊存在着一些困难.但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在不断更新.现在主要的诊断方法有:(1)基于倡导排泄物的诊断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粪便内的隐血,脱落的癌细胞,基因和蛋白进行检测;(2)血清学检查;(3)结肠镜检查;(4)气钡双对比造影.这些检测常规的方法对结直肠癌Ⅰ-Ⅲ期的患者来说敏感度从21%到93%各不相同,但是对结肠癌早期的诊断有着指导意义[1].除上诉较常规的筛查法外,近年来还引入了人体正电子体层扫描术,放大内镜检查等,研究表明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均高于常规筛查[2,3].在无症状群体中临床上建议在50岁以后应该进行常规的结直肠癌的筛查,如果筛查结果为阴性,应该每10a进行一次复查.而如果直系亲属患有结直肠癌的,后代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普通群众的2~3倍[4].调查显示从结直肠癌发生到就诊之间的平均延误时间是35周,因此结直肠癌的筛查和确诊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预期有着重要的意义[5].CN 53-1221/R2结肠癌的治疗判断结直肠癌生存可能性和复发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结直肠癌的疾病分期.约有1/3的患者会有结直肠癌转移,从癌灶的出现到转移约有1a左右的时间,因此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2.1手术在能切除的结直肠癌中,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原发灶.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1)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由于传统手术不强调切除全部的直肠系膜,可能存在癌细胞遗留或种植在手术野中,引起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因此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时,在直视下沿盆筋膜的脏层和腹层锐性分离,将包括直肠的脏层筋膜完整切除,最大程度减少了癌细胞的残留和播散,显著降低了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率,提高了生存率.研究表明,I期、II期直肠癌患者行TME手术后5a生存率分别达到90%及80%,III期患者年生存率为50%~70%[6];(2)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由于TME概念的提出及推广,直肠癌外科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2009年德国人Hohenberger等[7]将TME的原则应用于结肠癌,提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CME是在直视下连续锐性分离,将脏层筋膜层从壁层分离,获得被脏层筋膜层完全包被的整个结肠系膜,保证安全地暴露并结扎供血动脉起始部.手术范围由肿瘤的位置和潜在淋巴转移模式确定.其主要技术要点[8]在于保证脏层筋膜完整的锐性游离、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中央血管的高位结扎、联合脏器的扩大切除.Hohenberger的研究也表明CME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腹腔肿瘤播散和获得最大限度的区域淋巴结清除,从而获得更低的局部复发和更好的生存受益.其5a局部复发率从6.5%下降至3.6%,而癌症相关性生存率则由82.1%增加到89.1%.(3)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TEM).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制的直肠镜获得可视图像,器械操作在平行的平面上进行.与传统手术和一般内镜手术相比而言,TEM具有出血少,无皮肤创口,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Platell等对232例直肠癌患者行TEM手术,术后随访2.6~6.2a,术后的恶性肿瘤复发率仅为8.5%[9].虽然内镜下治疗结直肠癌的方法创伤较小,但是否可以对肿瘤达到根治性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2.2化疗对于初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需在术前接受化疗,使局部肿瘤缩小,控制转移率,有利于手术操作.目前,市面上细胞毒性的药物主要有: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3种药物可独立给药亦或联合给药[10-12].分子靶向药物近年来崭露头角,主要以抗血管生成(VEGF)的贝伐单抗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西妥昔单抗.遗憾的是结直肠癌患者中只有K-RAS基因为野生型的病例对西妥昔单抗敏感,因此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前应该进行基因检测.2.2.1一线治疗:奥沙利铂vs伊立替康临床上针对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的方案有多种,主要是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和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方案,两种方案一直在较力.不同的临床医生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研究对四氢叶酸/5-FU方案联用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进行了比较[13].最后的结果并没有显示出FOLFIRI方案(四氢叶酸/5-FU/伊立替康方案)和FOLFOX6方案(四氢叶酸/5-FU/奥沙利铂方案)在一线治疗达成的反应率(RR54%vs56%)和无进展中位生存期(PFS8.4VS8.0)方面有什么差别.也有其他的研究者证实了该研究的结果[14].两种治疗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两种联合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FOLFIRI方案出现3~4级胃肠道毒性(腹泻、呕吐、黏膜炎)和脱发的比例较为显著,而FOLFOX方案的毒性反应则以3~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神经病变为主.2.2.2靶向联合:贝伐单抗vs西妥昔单抗在基于奥沙利铂(N016966)或伊立替康(AVF2107g)的化疗中加入贝伐单抗增加了生存期[15-16].值得注意的是,此效果在KRAS基因型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中都是阳性的[17].因此,在选用贝伐单抗时不需要对病人进行KRAS基因检测.这一点与西妥昔单抗相比是一大优势.有研究表明,贝伐单抗只和氟嘧啶联用也可以非常显著改善PFS[18].Tebbutt等人将贝伐单抗与卡培他滨联用[19],中位PFS从5.7增加到8.5个月(HR=0.63),但中位总生存期与对照相似(HR=0.87).在KRAS基因型为野生型的患者中,西妥昔单抗联用FOLFIRI(CRYSTAL)或FOLFOX(OPUS)都可以改善中位PFS(HR=0.68and0.54)[20,21].帕尼单抗与FOLFOX(PRIME)联用也比单纯FOLFOX的PFS更好(HR=0.83)[22].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西妥昔单抗即使是在KRAS野生型的患者中殷亮,等.结直肠癌治疗进展167第12期也不会改善PFS和OS.因此,即使是对KRAS野生型病人,在一线治疗中是否推荐EGFR抑制剂与奥沙利铂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2.3二线治疗大多数患者由于肿瘤的继续发展或一线治疗因为不能耐受的毒性而停止,需要接受二线治疗.有效地二线治疗可以较好控制病情.最佳的二线治疗一般认为应该是次优的一线方案.也有报道认为用所有可用的药物进行治疗比所谓的几线治疗更加重要[23].2.2.4三线治疗在一线二线先后接受过基于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治疗之后,一部分患者在疾病进展时仍然愿意和能够继续接受治疗,此时可以进行三线治疗.三线治疗的方案必须根据一线和二线方案制定.值得注意的是,据报道贝伐单抗在三线治疗时已经不具有效果[24],而抗EGFR的靶向单抗如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在三线治疗中仍有效,且其疗效仍然是在KRAS野生型的肿瘤患者中比较明显[25,26].因此在KRAS野生型人群中,抗EGFR单抗在三线治疗中有着毫无疑问的存活效果优势.但对于KRAS突变型的肿瘤病人,以及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已经接受过抗EGFR药物治疗的病人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标准的三线治疗方案可供选择.3治疗策略3.1Stop-and-go策略Stop-and-go策略尤其适用于那些会产生积累性毒性的治疗方案,如奥沙利铂在病情进展之前就必须要停用.对于可逆性毒性(如感觉神经病变),可以在停药后病情出现进展时重新给予相同的治疗.在一项奥沙利铂神经病变预防试验中[27],研究者评估了联用氟嘧啶和贝伐单抗的维持治疗.该研究比较了连续使用FOLFOX,和间断施用8个周期FOLFOX联用贝伐单抗后用8个周期的LV/5-FU联用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然后8个周期FOLFOX联用贝伐单抗的再介入.结果表明连续用药的PFS是7.3个月,而stop-and-go策略的PFS是12个月.3.2靶向药物维持治疗近来有一些研究评估了无化疗的维持治疗.针对肿瘤发展的某些关键通路的靶向治疗可以延缓肿瘤发展,而副作用比化疗少得多.2010年在西班牙,Tabernero等人[28]比较了连续XELOX联用贝伐单抗与单用贝伐单抗维持治疗两个方案.连续治疗组(对照)的中位PFS为10.4个月,而维持组为9.7个月,HR为1.11(0.89-1.37).此外,两个组的OS并没有显著的差异(22.4vs21.7,HR=1.04).2011年的一项NORDICVII研究中,研究者评估了单用西妥昔单抗的维持治疗[29].患者连续使用西妥昔单抗,并有一次无化疗的间隔,与联用或不联用西妥昔单抗的连续化疗(FLOX)患者的OS没有差别.目前还没有有力证据表明两种靶向药物合用进行维持治疗是否更有效果.3.3间断化疗在GISCAD研究[30]中,337例没有既往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病人被随机分组接受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不论是连续治疗至肿瘤进展还是间断治疗(2个月治疗,2个月停药),两组间的PFS(HR=0.88)和OS(HR=1.03)均没有统计学差异.4小结与展望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结直肠癌手术经验的积累、新的辅助治疗药物的出现以及方案选择的优化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及应用,为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的手段及方案.虽然在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结直肠癌的更早期诊断,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仍需要不断的去努力与探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时代会越来越近,而广大患者也将从中真正获益.[参考文献][1]LIEBERMAND.Screening,surveillance,andpreventionofcolorectalcancer[J].GastrointestEndoseClinNAm,2008,18:595-605.[2]SYNGALS,STOFFELE,CHUNGD,etal.DetectionofstoolDNAmutationbefoteandtreatmentofcolorectalneoplasis[J].Cancer,2006,106:277-283.[3]KAZUOKONISHI,KAZUHIRO,KANEKO,etal.Acom-parisonofmagnifyingandnonmagnifyingcolonoscopyfordiagnosisofcolorectalpolyps:Aprospectivestudy[J].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2003,57(1):48-53.[4]JOHNSLE,HOULSTONR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familialcolorectalcancerrisk[J].AmJGastroenterol,2001,96:2992-3003.[5]HWHOLLIDAY,JDHARDCASTLE.Delayindiagnosisandtreatmentofsymptomaticcoloretalcancer[J].Thelancet,1979,313(8111):309-311.第33卷168昆明医科大学学报[6]HYODOI,SUZUKIH,TAKAHASHIK,etal.Presentst-atusandperspectivesofcolorectalcancerinAsia:colorectalcancerworkinggroupreportatthe30thAsia-Pacificcancerconference[J].JpnJClinOncol,2010,40(1):38-43.[7]HOHENBERGERW,WEBERK,MATZELK,etal.Sta-ndardizedsurgeryforcoloniccancer: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andcentralligation-technicalnotesandoutcome[J].ColorectalDis,2009,11(4):354-364.[8]PETROVICT,RADOVANOVICZ,BREBERINAM,etal.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withcentralsupplyingvesselligation-newtechniqueincoloncancertreatment[J].ArchOncol,2010,18(3):84-85.[9]PLATELLC.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J].ANZJSurg,2009,79(4):275-280.[10]DEGRAMONT,AFIGERA,SEYMOURM,etal.Leucov-orinandfluorouracilwithorwithoutoxaliplatinasfirst-linetreatmentinadvancedcolorectalcancer[J].JClinOncol,2000,18:2938-2947.[11]DIAZ-RUBIO,ETABERNEROJ,GOMEZ-ESPAAA,etal.PhaseIIIstudyofcapecitabineplusoxaliplatincomparedwithcontinuous-infusionfluorouracilplusoxaliplatinasfirst-linetherapyin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finalre-portoftheSpanishCooperativeGroupfortheTreatmentofDigestiveTumorsTrial[J].JClinOncol,2007,25:4224-4230.[12]GOLDBERG,RMSARGENTDJ,MORTONRF,etal.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reduced-dosebolusfluorouracilplusleucovorinandirinotecanorinfusedfluorouracilplusleucovorinandoxaliplatininpatientswithpreviouslyun-treated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aNorthAmericanIn-tergroupTrial[J].JClinOncol,2006,24:3347-3353.[13]TOURNIGAND,CANDRET,ACHILLEE,etal.FOLFIRIfollowedbyFOLFOX6orthereversesequenceinadvancedcolorectalcancer:arandomizedGERCORstudy[J].JClinOncol,2004,22:229-237.[14]COLUCCI,GGEBBIAV,PAOLETTIG,etal.PhaseIIIra-ndomizedtrialofFOLFIRIversusFOLFOX4inthetreat-mentofadvancedcolorectalcancer:amulticenterstudyoftheGruppoOncologicoDell'ItaliaMeridionale[J].JClinOncol,2005,23:4866-4875.[15]SALTZ,LBCLARKES,DIAZ-RUBIOE,etal.Bevacizu-mabincombinationwithoxaliplatin-basedchemotherapyasfirst-linetherapyin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aran-domizedphaseIIIstudy[J].JClinOncol,2008,26:2013-2019.[16]HURWITZ,HFEHRENBACHERL,NOVOTNYW,etal.Bevacizumabplusirinotecan,fluorouracil,andleucovorinfor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NEnglJMed,2004,350:2335-2342.[17]ROSENO,YIJ,HURWITZH.Clinicalbenefitofbeva-cizumabin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isindependentofK-RASmutationstatus:analysisofaphaseIIIstudyofbevacizumabwithchemotherapyinpreviouslyuntreated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AnnOncol,2008,6(19):35.[18]KABBINAVAR,FFSCHULZJ,McCLEODM,etal.Addi-tionofbevacizumabtobolusfluorouracilandleucovorininfirst-line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Resultsofaran-domizedphaseIItrial[J].JClinOncol,2005,23:3697-3705.[19]TEBBUTT,NCWILSONK,GEBSKIVJ,etal.Capecitabi-ne,bevacizumab,andmitomycininfirst-linetreatmentof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resultsoftheAustralasianGastrointestinalTrialsGroupRandomizedPhaseIIIMAXStudy[J].JClinOncol,2010,28:3191-3198.[20]VANCUTSEM,EKHEN,CHHITREE,etal.Cetuximaba-ndchemotherapyasinitialtreatmentfor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NEnglJMed,2009,360:1408-1417.[21]BOKEMEYER,CBONDARENKOI,MAKHSONA,etal.Fluorouracil,leucovorin,andoxaliplatinwithandwithoutcetuximabinthefirst-linetreatmentof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JClinOncol,2009,27:663-671.[22]DOUILLARD,JYSIENAS,CASSIDYJ,etal.Randomize-d,phaseIIItrialofpanitumumabwithinfusionalfluo-rouracil,leucovorin,andoxaliplatin(FOLFOX4)versusFOLFOX4aloneasfirstlinetreatmentinpatientswithpre-viouslyuntreated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thePRIMEstudy[J].JClinOncol,2010,28:4697-4705.[23]GROTHEY,ASARGENTD,GOLDBERGRM.Survivalofpatientswithadvancedcolorectalcancerimproveswiththeavailabilityoffluorouracil-leucovorin,irinotecan,andox-aliplatininthecourseoftreatment[J].JClinOncol,2004,22:1209-1214.[24]CHEN,HXMOONEYM,BORONM,etal.PhaseIImulti-centertrialofbevacizumabplusfluorouracilandleucovorininpatientswithadvancedrefractorycolorectalcancer:anNCITreatmentReferralCenterTrialTRC-0301[J].JClinOncol,2006,24:3354-3360.[25]JONKER,DJOCALLAGHANCJ,KARAPETIS,etal.Ce-tuximabforthetreatmentofcolorectalcancer[J].NEnglJMed,2007,357:2040-2048.[26]VANCUTSEM,EPEETERSM,SIENAS,etal.Open-labelphaseIIItrialofpanitumumabplusbestsupportivecarecomparedwithbestsupportivecarealoneinpatientswithchemotherapy-refractory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JClinOncol,2007,25:1658-1664.[27]GROTHEY,AHARTL,ROWLANDK,etal.Intermittento-xaliplatinadministrationimprovestime-to-treatmentfailurein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finalresultsofthephaseIIIoftheCONcePTTrial[J].JClinOncol,2008,26(Sup-pl.):4010.[28]TABERNERO,JARANDAE,GOMEZA,etal.PhaseIII殷亮,等.结直肠癌治疗进展169第12期studyoffirst-lineXELOXplusbevacizumab(BEV)for6cyclesfollowedbyXELOXplusBEVorsingle-agentBEVasmaintenancetherapyinpatientswith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theMACROtrial(SpanishCooperativeGroupfortheTreatmentofDigestiveTumors)[J].JClinOncol,2010,28(Suppl.15):3501.[29]TVEIT,KGURENT,GLIMELIUSB,etal.Randomizedph-aseIIIstudyof5-flurouracil/folinate/oxaliplatingivencon-tinuouslyorintermittentlywithorwithoutcetuximab,asfirst-linetherapyof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theNORDICVIIstudy(NCT0014314),bytheNordicCol-orectalCancerBiomodulationGroup[J].JClinOncol,2011,29(4):365.[30]LABIANCA,RSOBREROA,ISAL,etal.Intermittentver-suscontinuouschemotherapyinadvancedcolorectalcan-cer:arandomised'GISCAD'trial[J].AnnOncol,2011,22:1236-1242.(2012-10-10收稿)第33卷170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元化治疗新进展

1 . 1 手 术 治疗 一 般情 况 下 , C R L M 可 分 为 以下 3
B 8 4
种类 型 : 可 明确 的手术 切 除 、 可 能切 除 、 明确 的不 可
C E A 明显增 高 、 肿 瘤直 径> 5 e m。 肝 脏手 术 后 残 肝 部 分 在 正 常 肝 和 肝 硬 化 患 者
为外 科 手术 的候选 [ 7 ] 。
3 0 %~ 6 0 %I 1 7 ] . 否 则术 后发 生 肝功 能不 全 或肝 功 能衰 竭 的可能性 增大 。
1 . 1 . 3 手 术 时 间上 的选 择 对 于 同时 C R L M( s y n .
c h r o n o u s c o l o r e c t a l l i v e r m e t a s t a s e s 。 S C R L M ) 的 患 者
中 1 3年 1 1月 第 1 6卷
第 1 1 期
不能 很好 地 提 高患 者 的生 存 率 , 通 常为 2种或 2种 以上 联合 治疗
根 治术 的患者 可根 据 临床 评分 系 统 , 将 危 险进 行 分 层[ 1 5 - 1 6 ] . 确 认 的预 测危 险 因素包括 淋 巴结转 移 阳性 、 无 病生存 期 < 1 2个 月 、多 于 1 个 肿瘤 、术 前静 脉 血
报 道距 无 肿 瘤 切 缘 的 宽 度 分 别 为 1 、 2 、 5 、 1 0 m m 等 对患 者 的生存 率和术 后 复发率 无 明显影 响 。
体积 或肝功 能不全 在边 界 的患者也 不应 该被 列入 一
期手 术 的候选 中 。
1 . 2 新 辅 助化疗
是 新辅 助化疗 。
新 辅 助治疗 可分 为新 辅 助化 疗 、
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新进展

C H I N E S E C 0 M M U N I T Y D D C T O R S
直肠癌 外科 手术的新进展
姚 明辉 张宁夫 肿瘤 向上下沿肠 管侵犯 的距离 , 切除保持 完整 的直肠 系膜 , 避免撕裂包绕直肠 的盆 筋 膜脏层 , 减 少肿瘤 的术 中播散 , 保 证 了 1 1 2 0 0 0辽宁铁岭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疗直肠肿瘤 的微 创新技术 , 德国 B u e s s 于 1 9 8 4年首次报道 。其 特点 主要有 以下 三 点: ① 可视图像 是从先进 的体视光学 双 目
镜 获得 的, 提 供 的视 野 深度 大 大 得 到 改 善; ②设备是特 制 的, 器 械插 入和 操作 是 在平 行的平面上进行 , 明显有别 于腹 腔镜
进一步得到拓展 。
展 望
发生在 直肠 , 直肠 癌 的 7 0 %左 右 发 生在 距肛 缘 8 c m 以 内, 用 肛 指 可 以 检 查 出 5 0 %的大肠癌 … 。大肠 癌具 有 明显 的地
理分布性 , 家族遗 传性 因素也 有所 报道 。 由于癌瘤生长速度缓慢 , 在其达 到产 生症 状、 体征之前 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 因此 , 般早期不 易引起 注意 , 一旦 症状 出现 , 通过 x线 钡灌 肠 和纤 维结 肠镜 检 查 , 多
破 。保肛术包括局 部切 除术 、 直肠癌拖 出 吻合术 、 各种 拉 出式直肠 切 除术 、 会 阴部
手术 ; ③T E M 能治 疗 传统 器 械 不 能及 的 较高部位 的腺 瘤 和经选 择 的早期 癌 。相 信随着手术方法 的成 熟和 对辅 助治疗 手 段 的应用 , T E M 治疗 直 肠 癌 的适 应 性将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应用体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9 7 6 X. 2 0 1 3 . 0 6 . 0 0 9
Ex p e r i e n c e o f La p a r o s c o p i c - a s s i s t e d s u r g e r y f o r t r e a t i n g a d v a n c e d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Ye Y i b i a o,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 0 1 3 年 1 2 月第 1 3 卷第 6 期L i n g n a n M o d e m C l i n i c s i n S u r g e r y , D e c . 2 0 1 3 , V o 1 . 1 3 N o . 6
腹 腔 镜 辅 助 手 术 治 疗 进 展 期 结 直 肠 癌 的 应 用 体 会
r e c o r d e d . Re s u l t s Amo n g t h a t c a s e s . 1 3 c a s e s u n d e r we n t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a p a r o s e o p y c o mb i n e d £ b
h t a d v a n c e d e o l o r e c t l a c a n c e r . M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2 0 c a s e s w i h t a d v a n c e d e o l o r e c t 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