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习题轮系及其设计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轮系及其设计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轮系及其设计及答案

第五章轮系及其设计

习题

5-2 在题图5-2所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0,z2=50,z3=15,z4=30,z6=40,z7=18,z8=51,蜗杆z5=1,右旋,试求传动比i18并确定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题图5-2

5-5 在题图5-5所示的压榨机中,螺杆4和5为一对旋向相反的螺杆,其螺距分别为6mm和3mm,螺杆5旋在螺杆4内,螺杆4与齿轮3固联在一起,螺杆5与盘B固联在一起,盘B插在框架两侧的槽内只能沿框架上下移动。已知各轮齿数为z1=18,z2=24,z2'=24,z3=64,试求为使盘B下降19mm,轴A应转多少转,转向如何?

答案:8.4转

5-6题图5-6所示为手动起重葫芦,已知z l=z2'=10,z2=20,z3=40。设由链轮A至链轮B的传动效率为η= 0. 9,为了能提升Q =1000N的重物,求必须加在链轮A上的圆周力P。

5-7题图5-7所示为一灯具的转动装置,已知:n1=19.5r/min,方向如图示,各轮齿数为z1=60,z2=z2'=30,z3= z4=40,z5=120。求灯具箱体的转速及转向。

5-11 在题图5-11所示的三爪电动卡盘的传动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6,z2=z2 =25,z3=57,z4=56,求传动比i14。

题图5-11

5-12 在题图5-12所示的自行车里程表机构中,C为车轮轴,P为里程表指针。已知各轮齿数为z1=17,z3=23,z4=19,z4'=20,z5=24。设轮胎受压变形后车轮的有效直径为0.7m,当自行车行驶1km时,表上的指针刚好回转一周。试求齿轮2的齿数。

5

-13

在题

5-13

所示

的双

螺旋

桨飞

机的

减速器中,已知z1=26,z2=20,z4=30,z5=18,n1=15000r/min,求螺旋桨P、Q的转速n P、n Q及转向。

题图5-13

5-16 题图5-16所示的减速器中,已知蜗杆1和5的头数均为1,蜗杆1为左旋,蜗杆5为右旋,各轮齿数为z 1'=101,z 2=99,z 2'=z 4,z 4'=100,z 5'=100。

1)试求传动比i 1H 。

2)若主动蜗杆1由转速为1375r/min 的电动机带动,问输出轴H 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

题图5-16

5-18 题图5-18所示的变速器,已知z 1= z 1'= z 6=28,z 3= z 5= z 3'=80,z 2=z 4= z 7=26,当鼓轮A 、B 、C 分别被制动时,求传动比i 1H 。

题图5 18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计算及分析题 1、已知:Z1=30,Z2=20,Z2’=30,Z3 = 25,Z4 = 100,求i1H。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1=18,Z2= Z4=30,Z3=78,Z5=76,试计算传动比i15。 1 2 3 4 5 H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Z3=30,Z2=90,Z2’=40,Z3’=40,Z4=30,试求传动比i1H,并说明I、H轴的转向是否相同?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2=20,Z2’ = Z3’= Z4=30,Z3=40,Z5= 90,试求传动比i1 H,并说明H的转向是 否和齿轮1相同? 1 I 2 2’ 33’ 4 H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1= 20,Z2=30,Z3=80,Z4=25,Z5=50,试求传动比i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9,Z2=76,Z2’= 40,Z3=20,Z4= 80,试求传动比i1H。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20,Z2’= 25,Z2= Z3=30,Z3’= 20,Z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1H。 (2)若n1=1000r/min,转臂H的转速n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1 2 2’ 3 4 5 3’ 4 5 1 2 3 H 1 2 3 2’ 3’ 4 H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Z 3= Z 4=20,Z 2=40,Z 5= 60, n 1 = 80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6 ,Z 2=24, Z 2’= 20,Z 3=40,Z 3’= 30, Z 4= 20,Z 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 1H 。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5,Z 2’= 20,Z 3=60,Z 4=10,Z 5=30,n 1=200r/min ,n 3=50r/min ,试求n 1、n 3转向相反时,n 5=?。 1 2 3 H 4 5 n 1 1 2 3 H 2’ 3’ 4 5 1 2 2’ 3 4 5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样本

32'1 O 12 3'O 3 O 4 4O 2 第六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6.1 在图示手摇提高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1=z ,502=z ,153=z , 304=z ,406=z 。试求传动比16i 并指出提高重物时手柄转向。 解:2001 152040305053164216=????==z z z z z z i 方向:从左往右看为顺时针方向。 题 6.1 图 题 6.2 图 6.2 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201=z ,402=z ,202='z ,303=z ,203='z ,404=z 。试求:(1)传动比i 14;(2)如要变更i 14符号,可采用什么办法? 解: (1) 620 202040304032143214-=????==''z z z z z z i 由于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其方向只能用画箭头办法判断,又轮4轴线与轮1平行,通过画箭头判断轮4和轮1转向相反,故在传动比前加“—” (2)如要变更i 14符号,可将齿轮3和4变为内啮合齿轮,或在3、4间加一种惰轮。 6.3 在图示机械式钟表机构中,E 为擒纵轮,N 为发条盘,S 、M 、及H 分别为秒针、分针和时针。已知:721=z ,122=z ,643=z ,84=z ,605=z ,86=z ,607=z , 68=z ,89=z ,2410=z ,611=z ,2412=z ,求秒针和分针传动比SM i 和分针与时针传动比MH i 。 解: 该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故有

60886460)1(463524664=??=-====z z z z n n i n n i M S SM 12682424)1(11912102129912=??=-==== z z z z n n i n n i H M MH 题 6.3 图 题 6.4 图 6.4 图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传动机构,工作台与蜗轮5固联。已知:2011=='z z ,352=z ,505=z 287=z ,蜗杆164==''z z ,旋向如图所示,若要加工一种齿数325='z 齿轮, 试求挂轮组齿数比42z z '。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 120503524432154325115????==='''z z z z z z z z z z n n i =??=== ''''''120322861575151z z z z n n i 又 5115''=i i 联立解得:64 125z 42='z 6.5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181=z ,302=z ,182='z , 363=z ,183='z ,364=z ,24='z (右旋蜗杆 ),605=z ,205='z ,齿轮模数2=m mm ,若m in 10001r n =(方向如图所示),求齿条6线速度υ大小和方向。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5

第八章轮系 一、选择题 1.轮系可以分为________两种类型。 A.定轴轮系和差动轮系 B.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 C.定轴轮系和复合轮系 D.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2.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_________。 A.1 B.2 C.3 D.4 3.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__________。 A.1 B.2 C.3 D.4 4.在定轴轮系中,设轮1为起始主动轮,轮N为最末从动轮,则定轴轮系始末两轮传动 比数值计算的一般公式是i 1n =_________。 A.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B.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C.轮N至轮1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D.轮N至轮1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5.在运用反转法解决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问题时,下列公式中________是正确的。 A.i H mn=(n m —n H )/(n n —n H ) B.i H mn =(n n —n H )/(n m —n H ) C.i H mn =(n H —n n )/(n m —n n ) D.i H mn =(n m —n n )/(n n —n H ) 6.基本周转轮系是由________构成。 A.行星轮和中心轮 B.行星轮、惰轮和中心轮 C.行星轮、行星架和中心轮 D.行星轮、惰轮和行星架 7.下列四项功能中,哪几项_______可以通过轮系的运用得以实现。 ○1两轴的较远距离传动○2变速传动 ○3获得大的传动比○4实现合成和分解运动 A.○1○2 B.○1○2○3 C.○2○3○4 D.○1○2○3○4 8.如图所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已知其各轮的齿数为z 1=100,z 2 =101,z 2’ =100 , z 3=99。其输入件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为________ A.10000 B.1000 C.1500 D.2000

机械原理-习题PRN

绪论 1、试述构件和零件的区别与联系? 2、何谓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一章机械的结构分析 1、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区别平面及空间运动副? 3、何谓自由度和约束? 4、转动副与移动副的运动特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5、何谓复合铰链?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如何处理? 6、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虚约束? 1、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a) (b) (c) 2、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如图。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高副低代,判断杆组、机构级别;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d) (e) (f)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已知作平面相对运动两构件上两个重合点的相对速度1 2A A V 及1 2B B V 的方向,它们的相对瞬心P 12在何处? 2、当两构件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速度瞬心在何处? 3、如何考虑机构中不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速度瞬心? 4、利用速度瞬心,在机构运动分析中可以求哪些运动参数? 5、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哥氏加速度大小及方向如何确定? 1、 试求出下列机构中的所有速度瞬心。 (a) (b) (c) (d) 2、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凸轮的角速度ω1=10s -1 ,R =50mm ,l A0=20mm ,试求当φ=0°、45°及90°时,构件2的速度v 。

题2图 凸轮机构 题3图 组合机构 3、图示机构,由曲柄1、连杆2、摇杆3及机架6组成铰链四杆机构,轮1′与曲柄1固接,其轴心为B ,轮4分别与轮1′和轮5相切,轮5活套于轴D 上。各相切轮之间作纯滚动。试用速度瞬心法确定曲柄1与轮5的角速比ω1/ω5。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 1、如何依照各杆长度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型式? 2、平面四连杆机构最基本形态是什么?由它演化为其它平面四杆机构,有哪些具体途径? 3、图示摆动导杆机构中,AB 杆匀角速转动。该机构存在的几何条件是什么?给定其摆杆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后,怎么用K 值表达AB 和AC 杆的长度关系? 题3、4图 题5图 4、图示摆动导杆机构中,AB 杆匀角速转动。若 AB AC 2 ,那么,其摆杆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为何值?又若摆杆顺时针 方向转动为回程,要求有比工作行程较大的平均速度,那么,应如何选择AB 杆的转向? 5、试回答图示曲柄滑块机构存在的几何条件。若AB 杆等角速转动,而滑块向右移动为回程。要求回程比工作行程少占用时间,那么,应如何选取AB 杆的转向? 1、图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l BC =50mm ,l CD =35mm ,l AB =30mm ,AD 为机架,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械,且AB 为曲柄,求l AB 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 AB 的范围;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 的范围。 (a ) (b) 题1图 题2图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计算及分析题 1、已知:Z 1=30,Z 2=20,Z 2’=30,Z 3 = 25,Z 4 = 100,求i 1H 。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1=18, Z 2= Z 4=30,Z 3=78,Z 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 1 2 3 4 5 H |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3=30,Z 2=90,Z 2’=40,Z 3’=40,Z 4=30,试求传动比i 1H ,并说明I 、H 轴的转向是否相同 —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 的转向是否 和齿轮1相同 1 I 2 2’ 33’ 4 H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2)若n 1=1000r/min ,转臂H 的转速n H = | 1 2 2’ 3 4 5 [ 3’ 4 5 1 2 { H 1 2 3 2’ 3’ 4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 1=20,Z 2=40,Z 3=15,Z 4=60,轮1的转速为n 1=120 r/min ,转向如图。试 求轮3的转速n 3 的大小和转向。 @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Z 3= Z 4=20,Z 2=40,Z 5= 60, n 1 = 80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6 ,Z 2=24, Z 2’= 20,Z 3=40,Z 3’= 30, Z 4= 20,Z 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 1H 。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5,Z 2’= 20,Z 3=60,Z 4=10,Z 5=30,n 1=200r/min ,n 3=50r/min ,试求n 1、n 3转向相反时,n 5=。 1 2 3 H 4 5 n 1 1 2 3 H 2’ 3’ \ 45

第六章-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教学文案

第六章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 1、如图所示,已知:z 1=16,z=32,z 2 ,=20,z 3 =40,蜗杆z 3 ,=2,蜗轮z 4 =40,n 1 =800r/min。 试求蜗轮的转速n 4 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z2'、z 3、z 4、z4'、z 5、z5'、z6。求传动比i16。 i16=z2z4z5z6/z1z2'z4'z5' 3、图示轮系中蜗杆1为双头左旋蜗杆Z 1 =2,转向如图所示。蜗轮的齿数为Z2=50,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Z2’=1, 蜗轮3的齿数为Z3=40, 其余各轮齿数为Z3’=30, Z4=20, Z4’=26, Z5=18, Z5’=46, Z6=16, Z7=22。求i17。

i17=Z2Z3Z4Z5Z6Z7/Z1Z2'Z3'Z4'Z5'Z6=50*40*20*18*22/2*1*30*26*46= 220.7 4、在习题图8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 1=15 , z 2=25 , z 2’=15 , z 3=30 , z 3’=15 , z 4=30, z 4’=2 , z 5=60, 若n 1=500 r/min ,求齿轮5转速的大小和方向。 (n 5=2.5 r/min , 顺时针) 2002 15151560 3030254534231251=??????=='''z z z z z z z z n n ,)/(5.2200 500 20015m r n n === ;齿轮5的方向可以画箭头确定。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 1、z 2、z 2'、z 3、z 4、 z 4'、 z 5、 z 5' 、z 6。 求传动比i 16。 6、如图所示轮系,已知122344524,46,23,48,35,20,48z z z z z z z ''=======,1O 为主动轴。试计算轮系的传动比15i 并确定齿轮5的转动方向。 7、 在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 1 =2(右旋),Z 2=60,Z 3=15,Z 4=30,Z 5=15, Z 6=30,求: (1)该轮系的传动比i 16 =? (2)若n 1=1200 r / min ,求轮6的转速大小和方向?

机械原理题库及其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单选题(共63 题) 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算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___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 答: 2、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___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摇杆 答: 3、一个K大于1的铰链四杆机构与K=1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该串联组合而成的机构的行程变化系数K___。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2 答: ___。 4、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 min A.尽可能小一些 B.尽可能大一些 C.为0° D.45° 答: 5、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___。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答: 6、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___。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答: 7、___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 答: 8、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___。 A.偏置比对心大 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 D.不一定 答: 9、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___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答: 10、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___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14.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 z z z z 1235620=====, 已 知 齿 轮1、4、5、7 为 同 轴 线, 试 求 该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i 17。 15.在 图 示 万 能 刀 具 磨 床 工 作 台 横 向 微 动 进 给 装 置 中, 运 动 经 手 柄 输 入, 由 丝 杆 传 给 工 作 台。 已 知 丝 杆 螺 距 P=50 mm , 且 单 头。z z 1219==,z 318=,z 420=, 试 计 算 手 柄 转 一 周 时 工 作 台 的 进 给 量s 。 16.在 图 示 行 星 搅 拌 机 构 简 图 中, 已 知z 140 =,z 220=,ωB =31 rad/s , 方 向 如 图。 试 求: (1) 机 构 自 由 度 F ; (2) 搅 拌 轴 的 角 速 度ωF 及 转 向。

17.图 示 磨 床 砂 轮 架 微 动 进 给 机 构 中,z z z 12416===,z 348=, 丝 杠 导 程 s =4 mm , 慢 速 进 给 时, 齿 轮1 和 齿 轮2 啮 合; 快 速 退 回 时, 齿 轮1 与 内 齿 轮4 啮 合, 求 慢 速 进 给 过 程 和 快 速 退 回 过 程 中, 手 轮 转 一 圈 时, 砂 轮 横 向 移 动 的 距 离 各 为 多 少? 如 手 轮 圆周 刻 度 为200 格, 则 慢 速 进 给 时, 每 格 砂 轮 架 移 动 量 为 多 少? 18.图 示 轮 系 中,z z 13 25==,z 5100=,z z z 24620===, 试 区 分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定 轴 轮 系?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周 转 轮 系? 哪 个 构 件 是 转 臂H ? 传 动 比i 16=? 19.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齿 轮1 的 转 速n 1 120= r/min ,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而 且 z 140=, z 220=, 求: (1)z 3=? (2)n 30=时, 齿 轮2 的 转 速n 2=?( 大 小 和 转 向) (3)n 20=时, 齿 轮3 的 转 速n 3=?( 大 小 和 转 向)

第六章 轮系(A卷)

第六章轮系(A卷) 年级第学期专业班级《机械基础》课程 提示: (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值为100分。 (2)请把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轮系中,惰轮常用于传动和需要改变的场合。 2.定轴轮系中的传动比等于之比,也等于该轮系中与之比。 3.对于轮系中含有圆锥齿轮、蜗轮蜗杆、齿轮齿条,其各轮转向只能用的方法表示。 4.在各齿轮轴线相互平行的轮系中,若齿轮的啮合对数是偶数,则首轮与末轮的转向;若为奇数,首轮与末轮的转向。 5.由一系列相互啮合齿轮所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 6.当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固定不变的轮系称为。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轮系的末端是螺旋传动,已知末轴转速k n=80r/min,三线螺杆的螺距为 4mm,则螺母每分钟移动距离为()mm。 A.240 B.320 C.960 2.当两轴相距较远,且要求瞬时传动比准确,应采用()传动。 A.带B.链C.轮系 3.轮系采用惰轮的主要目的是使机构具有()功能。 A.变速B.变向C.变速和变向 4.在轮系中,若齿轮与轴各自转动,互不影响,则齿轮与轴之间的位置关系是()A.空套B.固定C.滑移 5.在轮系中,齿轮与轴之间滑移,是指齿轮与轴周向固定,齿轮可沿()滑移。 A.周向B.轴向C.纵向 6.在轮系中,()既可以是主动轮又可以是从动轮,对总传动比没有影响,起改变末端件回转方向的作用。 A.惰轮B.蜗轮蜗杆C.锥齿轮 7.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与轮系中惰轮的齿数()。 A.无关B.有关,成正比C.有关,成反比 8.轮系的末端是齿轮齿条传动,已知小齿轮的模数m=3mm,齿数 z = 25 ,末轴转速n k=75r/min,则齿条每分钟移动的距离为()mm。 A.17662.5 B.5625 C.5887.5 9.主动轴转速为1200r/min,若要求从动轴获得12r/min的转速,应采用()传动。 A.一对直齿圆柱齿轮B.链C.轮系 10.在轮系中,两齿轮间若增加()个惰轮时,首、末两轮的转向相同。 A.1 B.2 C.4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 1.轮系既可以传递相距较远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又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 2.在轮系中,某一个齿轮,既可以是前级的从动轮,又可以是后级的主动轮。() 3.采用轮系,可使结构紧凑,缩小传动装置的空间,节约材料。() 4.在轮系中,齿轮与轴之间固定,是指齿轮与轴一同转动,且齿轮能沿轴向移动。() 5.轮系中,若各齿轮轴线相互平行时,则可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从动轮转向,也可用外啮合的齿轮对数确定。() 6.采用轮系传动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 7.轮系可以方便地实现变速要求,但不能实现变向要求。()

第六章轮系测试题

第六章轮系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若齿轮与轴各自转动、互不影响则齿轮与轴的关系是( )。 A.空套 B.固定 C.滑移 2、齿轮与轴之间滑移是指齿轮与轴周向固定、齿轮可沿( )。 A.周向滑移 B.轴向滑移 C.周向与轴向滑移 3、在机械传动中为了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可采用的传动是( )。 A.齿轮 B.蜗杆 C.轮系 4、在机械传动中将主动轴的一种转速变换为从动轴的多种转速或需要改变从动轴的回转方向采用的传动是( )。 A.齿轮 B.蜗杆 C.轮系 5、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固定不变的轮系是( )。 A.定轴轮系 B.周转轮系 C.混合轮系 6、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而是绕另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转动的轮系是( )。 A.定轴轮系 B.周转轮系 C . 混合轮系 7、齿轮在轴上的固定方式有几种( )。 8、齿轮与轴之间固定即齿轮与轴一同转动也不能沿轴向移动的固定方式称为( )。 A.固定 B.空套 C.滑移

9、齿轮与轴滑移是指齿轮可沿轴向方向移动、在周向的方向是齿轮与轴( )。 A.固定 B.空套 C.滑移 10、齿轮与轴一同转动、但齿轮可沿轴向滑移的固定方式称为( )。 A.固定 B.空套 C.滑移 11、可以作较远距离传动的机构是( )。 A.齿轮 B.轮系 C.蜗杆 12、一对外啮合的齿轮传动中、两轮的旋转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没关系 13、一对内啮合的齿轮传动中、两轮的旋转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没关系 14、利用中间齿轮可以改变从动齿轮的( )。 A.速度 B.转向 C.大小 15、在轮系中各齿轮轴线互相平行时、若外啮合齿轮的对数是偶数则首轮与末轮的转向( )。 A.相同 B.相反 C.没关系 16、在轮系中对总传动比毫无影响但起到改变齿轮副中从动轮回转方向作用的齿轮被称为( )。 A.主动轮 B.从动轮 C.惰轮 17、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与轮系中惰轮的齿数( )。 A.无关 B.成正比 C.成反比 18、若主动轴转速为1200r/min、若要求从动轴获得12r/min的转速应采用的传动是( )。 A.一对直齿圆柱齿轮 B.链 C.轮系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计算及分析题 1、已知:Z 1=30,Z 2=20,Z 2’=30,Z 3 = 25,Z 4 = 100,求i 1H 。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1=18,Z 2= Z 4=30,Z 3=78,Z 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3=30,Z 2=90,Z 2’=40,Z 3’=40,Z 4=30,试求传动比i 1H ,并说明I 、H 轴的转向是否相同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 的转向是否和齿轮1相同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I

(2)若n1=1000r/min,转臂H的转速n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3= Z4=20,Z2=40,Z5= 60,n1 = 800r/mi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的大小 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6 ,Z2=24,Z2’= 20,Z3=40,Z3’= 30,Z4= 20,Z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 i1H。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2=25,Z2’= 20,Z3=60,Z4=10,Z5=30,n1=200r/min,n3=50r/min,试求n1、n3转向相反时,n5=。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 齿解答 在图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0,z250,z315。 z430 ,z640。试求传动比i16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解:i16z2z4z6503040200 z1z3z520XX1方向:从左往右看为顺时针方向。 1O1O222'O333'4O4 题图题图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20,z240,z220,z330,z320,传动比i14;如要变更i14的符号,可采取什么措施?z440。试求: 解: i14z2z3z44030406 z1z2z3202020于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其方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判断,又轮4的轴线与轮1平行,通过画箭头判断轮4和轮1的转向相反,故在传动比前加“—” 如要变更i14的符号,可将齿轮3和4变为内啮合齿轮,或在3、4间加一个惰轮。 在图示的机械式钟表机构中,E为擒纵轮,N为发条盘,S、M、及H分别为秒针、分针和时针。已知:z172,z212,z364,z48,z560,z68,z760。 z86,z98,z1024,z116,z1224,求秒针和分针的传动

比iSM和分针与时 针的传动比iMH。 解:该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故有iSMnSnzz6064i646(1)25360 nMn4z6z488nzznM2424i9129(1)2101212 nHn12z9z1186iMH 1 题图题图 图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机构,工作台与蜗轮5固联。已知:z1z120,蜗杆z4z61,旋向如图所示,若要加工一个齿数z532z235,z550z728,的齿轮,试求挂轮组齿数比z2z4。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i15zzzzn135z4502345 n5z1z2z3z420z21n1z7z52832 n5z1z6201i15又 i15i15 联立解得: z2125 z464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18,z230,z218,z336,z318,z436,,z560,z520,齿轮的模数m2mm,若n11z420XXrmin,求齿条6的线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i15zzzzn1303636602345200 n5z1z2z3z41818182n110005rmin i15200n5n5齿条6的线速度为 2 d5n560mz560220560

第章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已知各轮齿数为 Z i = 20,Z 2 = 50,Z 3 = 15, z 4 =30 , z 6 = 40。试求传动比i i6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Z 1Z 3Z 5 20 15 1 方向:从左往右看为顺时针方向。 Z 4 =40。试求:(1)传动比i 14;(2)如要变更i 14的符号,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1) i Z 2Z 3Z 4 40 30 40 14 、Z 2Z 3= 20 20 20 八 6 由于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其方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判断,又轮 4的轴线与轮1 平行,通过画箭头判断轮 4和轮1的转向相反,故在传动比前加"一” (2)如要变更 码的符号,可将齿轮3和4变为内啮合齿轮,或在3、4间加一个惰轮。 6.3 在图示的机械式钟表机构中, E 为擒纵轮,N 为发条盘,S 、M 、及H 分别为秒 针、分针和时针。已知:z 1 =72 , z 2 =12 , z 3 = 64, z 4 = 8 , z 5 = 60, z 6 = 8 , z 7 = 60 , Z s =6 , Z 9 =8 ,乙0 =24 , Z 11 =6 , Z 12 = 24,求秒针和分针的传动比i sM 和分针与时 针的传动比i MH 。 解: 该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故有 第六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Z 2Z 4Z 6 50 30 40 = 200 i SM 6.1在图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 O i Z i = 20, 2' O 2 ][ 题6.2图 一 0 4 O 3 Z 2 = 40, Z 2 = 20, Z 3 = 30, Z 3 =20,

n s n M =i64 吕十1)2 n4z6z48 8 _“M _i i MH 二-i 912 “H 匹 n12 = (T) 2 乙0乙2 Z9Z11 24 24 8 6

轮系及其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07 轮系及其设计 1.平 面 定 轴 轮 系 传 动 比 的 大 小 等 于 ;从 动 轮 的 回 转 方 向 可 用 方 法 来 确 定。 2.所 谓 定 轴 轮 系 是 指 ①, 而 周 转 轮 系 是 指 ② 3.在 周 转 轮 系 中, 轴 线 固 定 的 齿 轮 为 ;兼 有 自 转 和 公 转 的 齿 轮 称 为 ; 而 这 种 齿 轮 的 动 轴 线 所 在 的 构 件 称 为 。 4.组 成 周 转 轮 系 的 基 本 构 件 有: , , ;i k 1 与i k H 1 有 区 别, i k 1 是 ;i k H 1 是 ;i k H 1 的 计 算 公 式 为 , 公 式 中 的 正 负 号 是 按 来 确 定 的。 5. 行 星 轮 系 齿 数 与 行 星 轮 数 的 选 择 必 须 满 足 的 四 个 条件 是 ①条件、 ②条件、 ③条件、 ④条件。 6.定 轴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等 于 各 对 齿 轮传 动 比 的 连 乘 积。- - - - - - - - - - - - - - - - - ( ) 7.周 转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等 于 各 对 齿 轮 传 动 比 的 连 乘 积。- - - - - - - - - - - - - - - - - - ( ) 8.行 星 轮 系 中 若 系 杆 为 原 动 件 可 驱 动 中 心 轮, 则 反 之 不 论 什 么 情 况, 以 中 心 轮 为 原 动 件 时 也 一 定 可 驱 动 系 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图 示 轮 系, 给 定 齿 轮1 的 转 动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则 齿 轮3 的 转 动 方 向 。 (A )与ω1 相 同; (B )与ω1 相 反; (C ) 只 根 据 题 目 给 定 的 条 件 无 法 确 定。 10.下 面 给 出 图 示 轮 系 的 三 个 传 动 比 计 算 式, 为 正 确 的。 (A )i H H H 12 12= --ωωωω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3 2' 1 O 1 2 3'O 3 O 4 4 O 2 第六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在图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1=z ,502=z ,153=z , 304=z ,406=z 。试求传动比16i 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解:2001 152040 305053164216=????== z z z z z z i 方向:从左往右看为顺时针方向。 题 图 题 图 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201=z ,402=z ,202='z ,303=z ,203='z , 404=z 。试求:(1)传动比i 14;(2)如要变更i 14的符号,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 (1) 620 202040 304032143214-=????== ''z z z z z z i 由于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其方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判断,又轮4的轴线与轮1平行,通过画箭头判断轮4和轮1的转向相反,故在传动比前加“—” (2)如要变更i 14的符号,可将齿轮3和4变为内啮合齿轮,或在3、4间加一个惰轮。 在图示的机械式钟表机构中,E 为擒纵轮,N 为发条盘,S 、M 、及H 分别为秒针、分针和时针。已知:721=z ,122=z ,643=z ,84=z ,605=z ,86=z ,607=z , 68=z ,89=z ,2410=z ,611=z ,2412=z ,求秒针和分针的传动比SM i 和分针与时 针的传动比MH i 。 解: 该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故有 608864 60)1(463524664=??=-==== z z z z n n i n n i M S SM 126 824 24)1(11912102129912=??=-==== z z z z n n i n n i H M MH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4

第七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选择题 1.渐开线在______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根圆 B.基圆 C.分度圆 D.齿顶圆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相切于______。 A.两分度圆 B.两基圆 C.两齿根圆 D.两齿顶圆 3.渐开线齿轮的标准压力角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求得。 A.分度圆齿厚 B.齿距 C.公法线长度 D.齿顶高 4.在范成法加工常用的刀具中,________能连续切削,生产效率更高。 A.齿轮插刀 B.齿条插刀 C.齿轮滚刀 D.成形铣刀 5.已知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25,齿顶高系数h a*=1,齿顶圆直径D a=135mm,则其模数大 小应为________。 A.2mm B.4mm C.5mm D.6mm 6.用标准齿条刀具加工正变位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齿轮的分度圆__________。 A.相切 B.相割 C.相离 D.重合 7.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__________法面压力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8.斜齿圆柱齿轮基圆柱上的螺旋角βb与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相比_________。 A.β b >β B.β b =β C.β b <β D. β b =>β 9.用齿条型刀具加工,αn=20°,h a*n =1,β=30°的斜齿圆柱齿轮时不根切的最少数是_________。 A.17 B.14 C.12 D.26 10.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 v=__________。 A.z/cosβ B.z/cos2β C.z/cos3β D.z/cos4β 11.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之标准值是规定在轮齿的_________。 A.端截面中 B.法截面中 C.轴截面中 D.分度面中 12.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齿廓接触处所受的法向作用力方_________。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13.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其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时,其啮合角_____。 A.加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14.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一对齿廓上的接触线长度________变化的。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由小到大再到小 D.保持定值 15.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时,啮合点处两者的压力角__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一般不相等 D.无法判断 16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轮齿的大小及齿轮的承载能力。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 a* 17.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齿廓的形状和齿轮的啮合性能。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 a* 18和标准齿轮相比,以下变位齿轮的四个参数中________已经发生了改变。 A.齿距p B.模数m C.压力角α D.分度圆齿厚 二、判断题 1.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其啮合角一定是20°。()

《机械原理》第五章习题轮系及其设计及答案

第五章轮系及其设计 习题 5-2 在题图5-2所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0,z2=50,z3=15,z4=30,z6=40,z7=18,z8=51,蜗杆z5=1,右旋,试求传动比i18并确定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题图5-2 5-5 在题图5-5所示的压榨机中,螺杆4和5为一对旋向相反的螺杆,其螺距分别为6mm和3mm,螺杆5旋在螺杆4内,螺杆4与齿轮3固联在一起,螺杆5与盘B固联在一起,盘B插在框架两侧的槽内只能沿框架上下移动。已知各轮齿数为z1=18,z2=24,z2'=24,z3=64,试求为使盘B下降19mm,轴A应转多少转,转向如何? 答案:7.5转!

5-6题图5-6所示为手动起重葫芦,已知z l=z2'=10,z2=20,z3=40。设由链轮A至链轮B的传动效率为η= 0. 9,为了能提升Q =1000N的重物,求必须加在链轮A上的圆周力P。 5-7题图5-7所示为一灯具的转动装置,已知:n1=19.5r/min,方向如图示,各轮齿数为z1=60,z2=z2'=30,z3= z4=40,z5=120。求灯具箱体的转速及转向。

5-11 在题图5-11所示的三爪电动卡盘的传动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6,z2=z2 =25,z3=57,z4=56,求传动比i14。

题图5-11 5-12 在题图5-12所示的自行车里程表机构中,C为车轮轴,P为里程表指针。已知各轮齿数为z1=17,z3=23,z4=19,z4'=20,z5=24。设轮胎受压变形后车轮的有效直径为0.7m,当自行车行驶1km时,表上的指针刚好回转一周。试求齿轮2的齿数。

机械原理 第6章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 第六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6.1 在图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1=z ,502=z ,153=z , 304=z ,406=z 。试求传动比16i 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解:16= i 题 6.1 6.2 404=z 。试求:(1)传动比i 14;(2)如要变更i 14的符号,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 (1) 620 202040 304032143214-=????== ''z z z z z z i 由于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其方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判断,又轮4的轴线与轮1平行,通过画箭头判断轮4和轮1的转向相反,故在传动比前加“—” (2)如要变更i 14的符号,可将齿轮3和4变为内啮合齿轮,或在3、4间加一个惰轮。 6.3 在图示的机械式钟表机构中,E 为擒纵轮,N 为发条盘,S 、M 、及H 分别为秒针、分针和时针。已知:721=z ,122=z ,643=z ,84=z ,605=z ,86=z ,607=z , 68=z ,89=z ,2410=z ,611=z ,2412=z ,求秒针和分针的传动比SM i 和分针与时 针的传动比MH i 。 解: 该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故有 608864 60)1(463524664=??=-==== z z z z n n i n n i M S SM 126 824 24)1(11912102129912=??=-==== z z z z n n i n n i H M MH

题 6.3 图 题 6.4 图 6.4 图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机构,工作台与蜗轮5固联。已知:2011=='z z , 352=z ,505=z 287=z ,蜗杆164==''z z ,旋向如图所示,若要加工一个齿数32 5='z 的齿轮, 试求挂轮组齿数比42z z '。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 12050 3524432154325115????=== '''z z z z z z z z z z n n i =??=== ''''''1 2032 2861575151z z z z n n i 又 5115''=i i 联立解得: 64 125 z 42='z 6.5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181=z ,302=z ,182='z , 363=z ,183='z ,364=z , 24='z (右旋蜗杆 ),605=z ,205='z ,齿轮的模数2=m mm ,若m i n 1 0001r n =(方向如图所示),求齿条6的线速度υ的大小和方向。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 200218181860363630432154325115=??????=== ''z z z z z z z z n n i min 5200 1000 15155r i n n n === =' 齿条6的线速度为

机械原理习题册(中)运动凸轮轮系DOC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思考题 1、由N 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机构,其瞬心总数为 个,其中绝对瞬心为 个,相对瞬心为 个。 2、当两构件组成移动副时,速度瞬心的位置在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速度瞬心的位置在 。两构件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速度瞬心的位置在 ;特殊情况下,两构件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瞬心的位置在 。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 确定。 3、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4、长度比例尺μl 的定义为: ;速度比例尺μv 的定义为: ;加速度比例尺μa 的定义为: 。 5、平面五杆机构共有 个速度瞬心,其中 个是相对速度瞬心。 6、确定平面机构速度瞬心位置的三心定理的内容是: 。 7、速度影像原理可以用来求机构中 各点的绝对和相对速度。 A .同一构件上 B .不同构件间 C .所有构件间 8、两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相对瞬心的绝对速度 。 A .为零 B .不相等 C .不为零且相等 9、某平面机构中有6个构件,则该机构的全部瞬心数目为 。 A .3 B .6 C .9 D .15 10、速度瞬心是构件上速度为零的点。 ( ) A .正确 B .不正确 11、在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可以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 ) A .正确 B .不正确 12*、当构件1与构件2的相对运动为 动,牵连运动为 动时,两构件的重合点1A 、2A 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哥氏 加速度k A A a 21 的大小为 ;方向与 的方向一致。

3-1 标出机构图示位置的全部速度瞬心。 (1) (2) (3)

3-2 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构件1 的角速度为1ω,试求构 3-3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构件2的角速度为2ω,试用瞬心法求构 件1、3的相对瞬心,并用瞬心法求出滑块3的速度3v 。 件3上D 点的速度D v 、构件4上E 点的速度E v 的大小和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