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试验学

合集下载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学第1章绪论§1.1 汽车试验在汽车工业发展中作用➢汽车是一种大批量生产、产品性能、质量要求高,结构复杂、使用条件多变的特殊产品,任何设计制造缺陷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汽车试验在汽车制造业中显得特别重要,它已成为汽车制造公司重要的竞争手段。

➢通过试验,可以检验产品设计、制造及结构的先进性、设计思想的正确性、制造工艺的合理性、使用维修的方便性以及各总成部件的工作可靠性。

➢随着汽车科技的高速发展、汽车用途的日益扩展,需要不断进行理论相关问题研究和试验论证。

这类研究工作都离不开汽车试验。

➢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的有关改善汽车材料、工艺、可靠性、寿命、磨损及成本等各种基础性或专项性试验。

➢自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率先创立的“精益生产”方式。

该生产方式的突出特点是:以最少的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和最好的产品。

§1.3 汽车试验学的研究内容汽车试验学包括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两大要素。

具体内容包括:➢试验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特征分析包括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与系统动态特性的测定、系统的负载效应以及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的技术措施。

➢传感器包括各类车用及汽车试验用传感器的原理、构造、性能及其应用。

➢信号的调理与传输包括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滤波、信号的传输。

➢试验数据的采集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DSP技术。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静态数据处理包括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表达及曲线拟合技术。

➢动态数据处理包括测试数据的试验评价、动态数据的时域与频域分析、谱分析等技术。

➢试验设计与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设计程序、方法与要求,试验规划与设计,试验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

§1.4 汽车试验的分类一、按试验特征分类➢室内台架试验室内台架试验的重要特征在于试验不受环境的影响,且可以24小时不停地进行试验。

因此,特别适合于汽车性能的对比试验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的分类特点与计划实施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的分类特点与计划实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汽车试验学汽车试验的分类特点与计划实施汽车试验学是研究汽车试验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试验的分类特点以及试验计划的实施。

汽车试验是指通过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和测量,以验证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性能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分类特点和实施计划两个方面来介绍汽车试验学。

一、汽车试验的分类特点1.多学科交叉:汽车试验涉及到诸多学科,包括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等。

因为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所以汽车试验也具备这个特点。

2.广泛性:汽车试验是对整车各项性能进行测试,涉及到汽车的动力性能、操控性能、安全性能、燃油经济性、噪声振动等多个方面。

试验项目众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3.实用性:汽车试验是为了验证车辆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以试验结果必须与实际使用条件相符合,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4.示意性:汽车试验是为了发现车辆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示意性,能够指导设计和改进。

二、汽车试验的计划实施汽车试验的计划实施是对试验过程进行规划和组织,使得试验能够顺利进行、数据准确可靠、结果具有可比性。

试验计划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确定试验目标:根据车辆的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试验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测试汽车的加速性能,或者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行测量等。

2.选择试验项目:根据试验目标,选择适合的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应涵盖车辆的各个性能指标,并且能够全面反映汽车的工作状态。

3.设计试验方案:根据试验项目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考虑到试验的可行性、有效性,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4.确定试验工具和设备:根据试验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验工具和设备。

试验工具和设备应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满足试验的需求。

5.组织试验实施:根据试验方案,组织试验的实施。

汽车试验试验学

汽车试验试验学
地面→ 胎体 → 改制轮辋 → 轮辋调节法兰 → 传感体 → 轮 毂调节法兰 → 制动器轮毂
动力学参数试验技术
轮毂 改制轮辋
轮辋调 节法兰 传感体
信号 耦合器
轮毂调 节法兰
装配螺栓
标准轮 胎螺栓
Kistler Instrument AG RWD结构简图
动力学参数试验技术
东南大学研制的WFT效果图
手制动拉力:0—999N
误差≤±1% 车的各种电器设备和仪表,也可对汽车电
通讯协议:波特率:9600
器和发动机的故障进行诊断;
数据传输方式:AAA XXXBBB一位停止位;
无校验位; 其中数据传送ASC码,XXX为传
送的数据。
RS232插座定义:1 接收(RX) 3、发送(
TX)5、地线(GND)
运动学参数试验技术
通常做道路试验或做汽车测功器亦称转鼓试验台试验;后 者能控制大部分的使用因素,重复性好,能模拟实际行驶的 复杂情况,能采用各种测量油耗的方法,还能同时测量废气 排放;
转鼓试验台的转鼓模拟道路路面;飞轮模拟汽车当量惯性, 增速箱使飞轮和加载装置不至过大,加载装置模拟汽车行驶 阻力,轮胎冷却鼓风机防止轮胎过热,发动机冷却鼓风机用 来冷却发动机,测量系统测量汽车驱动力 垂直力、车速、燃 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等参数,而控制系统用于对试验工况进行 控制;
国内WFT主要研发单位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力学参数试验技术
标定臂
传感器 弹性体
拉压力 传感器
油缸
支架
自制轮力传感器液压标定装置结构图俯视图
动力学参数试验技术
MTS System Corp FlatTrac Ⅲ 轮胎试验机
动力学参数试验技术

汽车试验学实习报告

汽车试验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汽车试验学实习,使学生了解汽车试验学的基本概念、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汽车性能的评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汽车研发、测试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汽车试验学基本概念(1)汽车试验的定义:汽车试验是指对汽车及其零部件进行一系列测试,以评价其性能、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指标。

(2)汽车试验的分类:按试验目的可分为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安全性试验等;按试验场所可分为室内试验、道路试验、模拟试验等。

(3)汽车试验的指标: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等。

2. 汽车试验方法(1)道路试验:在真实道路环境下对汽车进行试验,包括起步加速、最高车速、制动距离、油耗等。

(2)室内试验: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汽车进行试验,包括发动机性能、排放、噪声、振动等。

(3)模拟试验:通过计算机模拟汽车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3. 汽车试验设备(1)发动机性能试验台:用于测试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

(2)排放分析仪:用于测试汽车排放污染物。

(3)油耗计:用于测试汽车的油耗。

(4)制动试验台:用于测试汽车的制动性能。

(5)NVH试验室:用于测试汽车的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汽车试验学的基本概念、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

(2)制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和实习内容。

(3)了解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试验设备、试验场地等。

2. 实习过程(1)参观实习单位,了解试验设备、试验场地等。

(2)学习发动机性能试验、排放试验、油耗试验等基本操作。

(3)进行道路试验,测试汽车的起步加速、最高车速、制动距离、油耗等性能。

(4)进行室内试验,测试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

(5)分析试验数据,评估汽车性能。

3. 实习总结(1)总结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收获。

汽车试验学知识点总结

汽车试验学知识点总结

汽车试验学知识点总结一、试验学的基本概念在汽车工程中,试验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汽车工程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试验学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检测、验证和评估的学科。

它是汽车研发、制造和应用的重要工具,也是汽车设计、制造、改进和维护过程中的必要手段。

试验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实践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通过试验手段对其进行验证和评估,以便有效的促进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二、试验学的基本原理1.试验学的基本原理试验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科学性、系统性和客观性。

试验学是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研究和实践。

试验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将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

试验学是一门客观的学科,它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严谨的检测、验证和评估。

2.试验学的基本方法试验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拟试验和实车试验。

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形态、结构、材料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初步了解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定量分析则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

模拟试验是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虚拟试验和验证,从而提前发现问题和进行改进。

实车试验则是通过对实际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试验验证,从而最终确定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三、试验学的应用范围1.试验学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试验学在汽车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主要包括: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安全试验和环保试验等方面。

性能试验是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动力、操纵、制动、悬挂、传动等方面的性能进行检测、验证和评价。

可靠性试验是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故障、寿命、免检等方面的可靠性进行检测、验证和评价。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学第1章绪论§1.1 汽车试验在汽车工业发展中作用汽车是一种大批量生产、产品性能、质量要求高,结构复杂、使用条件多变的特殊产品,任何设计制造缺陷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汽车试验在汽车制造业中显得特别重要,它已成为汽车制造公司重要的竞争手段。

通过试验,可以检验产品设计、制造及结构的先进性、设计思想的正确性、制造工艺的合理性、使用维修的方便性以及各总成部件的工作可靠性。

随着汽车科技的高速发展、汽车用途的日益扩展,需要不断进行理论相关问题研究和试验论证。

这类研究工作都离不开汽车试验。

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的有关改善汽车材料、工艺、可靠性、寿命、磨损及成本等各种基础性或专项性试验。

自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率先创立的“精益生产”方式。

该生产方式的突出特点是:以最少的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和最好的产品。

§1.3 汽车试验学的研究内容汽车试验学包括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两大要素。

具体内容包括:试验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特征分析包括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与系统动态特性的测定、系统的负载效应以及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的技术措施。

传感器包括各类车用及汽车试验用传感器的原理、构造、性能及其应用。

信号的调理与传输包括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滤波、信号的传输。

试验数据的采集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DSP技术。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静态数据处理包括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表达及曲线拟合技术。

动态数据处理包括测试数据的试验评价、动态数据的时域与频域分析、谱分析等技术。

试验设计与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设计程序、方法与要求,试验规划与设计,试验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

§1.4 汽车试验的分类一、按试验特征分类室内台架试验室内台架试验的重要特征在于试验不受环境的影响,且可以24小时不停地进行试验。

因此,特别适合于汽车性能的对比试验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资料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资料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资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对于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汽车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

它能够让我们了解汽车的参数和性能,从而为汽车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些汽车试验的知识要点,以备期末考试之用。

第一部分:汽车试验概述汽车试验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测试、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车辆性能、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静态和动态底盘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汽车试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国家标准试验、功能试验、功能整车试验、客观中立模拟试验等。

在进行汽车试验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试验的目的和方法,制定相应的试验计划并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和工具。

第二部分:车辆性能试验车辆性能试验是评估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包括加速、刹车、悬挂、转向、车身稳定性、巡航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加速性能试验、制动试验、制动距离试验、悬挂试验、方向稳定性试验等。

在进行车辆性能试验时,我们需要了解试验设备的规范、试验过程的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第三部分:汽车安全试验汽车安全性是用户购买汽车时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汽车安全试验是一种通过模拟操作中的实际情况,评估汽车在安全性能方面的能力的方法。

汽车安全试验最常见的内容包括碰撞试验、侧面撞击试验、翻滚试验等。

进行汽车安全试验时,需要向车辆施加一定的经过科学计算的力,以测量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情况和安全性能指标。

第四部分:汽车经济性试验汽车的经济性试验是评估汽车燃料消耗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来测量车辆的平均油耗和综合油耗。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标准燃料消耗试验、平均油耗试验、综合油耗试验等。

在进行汽车经济性试验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部分:汽车底盘试验汽车底盘试验是汽车试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底盘工况模拟和底盘性能测试。

汽车试验学 教材

汽车试验学 教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汽车试验学的教材推荐: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汽车系列:汽车试验学》:这本书是关于介绍“汽车试验学”的教学用书,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汽车试验学的基本理论与试验方法,从基础知识到应用技术逐步深入进行讲解,涵盖了试验数据测量的基本知识、汽车工作状况基本参数的测量、汽车典型总成及整车的性能试验、汽车公害及检测等内容。

《汽车发动机试验学教程(第2版)》:这本书是对现代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专业教科书。

书中首先论述了进行汽车发动机试验所必备的台架系统、测试技术及法规、试验标准和试验内容及方法等基础知识;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国标规定的汽车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测试、发动机基本性能试验、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发动机排放试验;最后介绍了电控发动机匹配与标定试验,汽车发动机动态模拟试验技术,以及客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部分试验技术。

《汽车试验学——杨志华主编》:这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机械量的电测量系统、典型汽车试验设备与设施、试验设计理论与方法、测量误差分析、试验数据处理、汽车整车性能试验、汽车总成与零部件试验、车辆先进测试系统和开发流程简介等。

以上书籍都可以作为学习汽车试验学的重要参考资料,选择哪一本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车身结构强度试验(包括:应变测点的选择、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汽车车身结构强度试验包括车身结构静强度试验、车身结构动强度试验和车身结构强度路障试验。

一、车身静强度试验车身静强度试验的目的是测取车身结构在各种静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找出强度薄弱部位。

试验准备工作1、应变测点选择:测量应变的点越多越好,往往多大几百,可精选一些测点测量、根据车身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该车型实际使用损坏情况或相似车车身结构使用情况、试验资料来选择受力大的部位作为应变测量点。

也可以辅以其他定性试验方法选择测点,如脆漆法。

根据以往汽车使用损坏和所进行的车身结构强度试验的资料来看,车身结构骨架交叉焊接处,也就是说要对关键部位进行布置测点。

应变测点选定后,就可以进一步选定电阻应变片的粘贴部位。

对于蒙皮,应变片粘贴在外表面;对于骨架构件断面,可通过分析断面上的应力分布确定贴片位置,因为骨架构件主要承受拉压和弯曲载荷。

2、应变片、导线和测量仪器:因为电阻应变片反应的是其敏感栅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应变,所以应尽量选小规格的应变片用于测量应变。

车身结构试验常用的电阻应变片规格是2*3,3*5等,一般名义电阻为120欧的应变片。

贴片质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故要求应变片粘贴方位必须准确,应变片和试件间不允许有气泡,对某些测点部位要进行磨光处理及去锈、去污和去油处理。

粘贴应变片是应变测量的第一项工作,应予以足够重视。

大致工序如下:1)选择电阻应变片,筛选和分组。

2)试件表面处理,去油、去污、去锈及磨光。

3)划线,在要贴应变片的部位轻轻地划出定位线4)涂胶粘贴,胶合剂多用502 5)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应变片电阻及绝缘电阻的测量6)固定、焊接导线。

测量导线要沿途固定好;尽量选金属屏蔽线,以防外界电磁场的干扰;测量导线应尽量取同一长度,以保证同一桥路中的电线电阻一致,否则会影响电桥平衡。

7)应变片保护,防潮保护、防腐保护、并兼有一定的机械保护静强度试验多选用YJ-5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并配以20点的P20R-5预调平衡箱。

也可以选用YJS-14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3、对车身的要求:对装配成整车的车身结构,为便于粘贴应变片,可要求对蒙皮不喷漆和不要安装内、外饰。

在进行试验准备工作前,应整车行驶1000-2500km,以消除装配焊接等残余应力。

对未装配成整车的车身骨架,在试验前应进行振动处理。

为使车身各部位变形达到协调状态,并减少应变滞后的影响,应对试验车身进行3次预加载。

试验方法1、支承:对于整车,将被测汽车停泊在水平位置或支承起来成水平状态。

对于骨架车身一般采用车身前后端支承和前后轴中心位置支承法2、加载:根据试验目的而定(或额定满载——应满足周和分配、或超载、或均布、或集中载荷)。

通常用金属重块、沙袋或加载装置实现。

3、测量程序:1)按各仪器使用说明书接线,仪器预热,电阻应变仪预调平衡2)加载后稳定10min,使车身变形达到稳定状态3)开始测量4)测量完毕,卸去试验载荷5)为数据可靠,上述试验过程最好重复3-5次对于静扭转强度试验,支承和加载方式有所不同,测量程序基本相同二、车身结构动态强度试验车身结构动态强度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车身结构薄弱环节应力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而估计车身结构疲劳寿命。

试验准备工作:1、测点选择:用于动应变测量的测点是在静强度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的,根据以往车身结构强度的结果,有这样一个规律:静应力大的部位其动应力一定大,但其动应力大的部位静应力不一定大。

所以,在选择动应力测点时,除选静应力大的测点外,还应选一些关键部位、易发生断裂部位上的测点,如门框上下四角处、前后桥上方窗立柱上下焊接处、车架前后吊耳附近、牛腿等部位。

实际运行断裂损坏部位资料和以往动强度试验结果已证明。

对影响结构寿命的动应力大的部位进行动应变测量,就可以为评价整个车身的动强度和疲劳寿命提供充分资料。

还应考虑到所选用的动态应变仪和磁带记录器的通道数的限制,一般选择20个左右比较合适2、仪器选择:所选用的动态应变仪和磁带记录器通道数越多越好,如全部测点不能同时记录,也应使分布同步记录的分组数尽量少。

要便于在汽车上安装固定3、试验道路和车速的选择:通常选用的实验道路有:被试验车经常行驶的典型道路(如市内公路、市郊公路、乡镇山区公路等)、砂石路及鹅毛石路等。

试验速度根据试验目的确定。

试验方法与步骤:动态应变测量方法与应变仪和记录器有密切关系,应严格遵照个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电桥盒连接2)仪器连接3)平衡调节4)标定5)记录试验说明6)测量7)示测三、车身结构强度路障试验车身结构强度路障试验就是利用人造凸块模拟汽车行驶时遇到的恶劣道路条件,它是车身结构动态强度试验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替代试验。

通过凸块的不同布置,造成汽车承受弯曲、扭转、弯扭组合等不同工况,测取车身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变响应信号,据此对车身强度进行评价。

路障试验主要选择以下相关参数:1)路障形状2)路障布置3)试验车速4)路障高度四、数据处理对于静强度试验,可直接读取试验数据,通过简单的数据计算就可以得到试验结果。

对于动态强度试验,因为是随机载荷,要用统计的方法来做数据处理。

主要有两类方法:计数法和功率谱法。

常用的计数法有:峰值计数法、幅值计数法和雨流计数法。

汽车车身模态试验(包括:模态测点的选择、试验方法、数据处理)答:模态是振动系统特性的一种表征,它为构成各种工程结构复杂振动的那些最简单或最基本的振动形态。

通过模态试验可以得到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等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为振动系统动态设计以及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1、试验测量和分析系统: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试验激振系统、响应拾振系统、模态分析和处理系统。

其中试验激振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激振器:响应拾振系统包括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及智能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模态分析和处理系统主要是模态分析软件,如DASP2000。

2、试验方法与步骤:1)模态测点选择:为了提高可靠性,可多选几个测量点。

但是测量点的数目要视车身的大小和振型阶次而定。

所布测点在软件中的连线能显示车身骨架形状;处于刚度较大位置,一般为车身骨架上。

对于钣金件,则布置在筋上。

2)选取激振拾振方式和激振点:单点激振多点拾振:频率在0~150Hz之间的白噪声;激振点悬在刚度大的车头位置,同时避开主要振型的节面。

3)车身支承:可以选用橡皮绳悬挂,线性弹簧支承或悬挂。

4)布置试验仪器,做仪器标定。

5)进行数据采集。

6)在模态分析软件中处理试验数据。

3、数据处理: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前,一般要对信号做预处理和数字化处理。

预处理包括采样、量化和相干性分析:数字信号处理采用均值、概率密度、相关函数,进行一些抑制泄漏、加窗和平滑等处理。

各测点的传递函数试验数据处理和试验数据的采集现场同步进行,每采好一批信号,当场观察其信号的相干性,只有峰值频率的相干系数在0.8以上的信号才有效,对符合要求的信号马上进行传递函数的处理。

最后进行车身及部件的模态定阶和拟合工作。

4、误差分析。

5、试验结果分析。

转速传感器1、光电式转速计原理:机械转速(刻度盘,轴的明暗反射面)光的明暗输入(光电器件)电压或电流信号,对电脉冲放大整形后,观察dt内的脉冲数N,由f=N/dt,n=60f/z得转速。

1)直射型光电转速传感器2)反射型2、磁电式转速计转速》磁阻变化》磁通变化》线圈中自感电势惯性式测振传感器原理:传感器中相当于放置一个质量弹簧系统,传感器壳体刚性固定在振动物体上,当w》w0时,即……,由频域分析知,被测物体相对于质量块位移等于被测物体相对于大地的位移,即可用……。

当w《w0时,被测物体相对大地加速度与被测物体相对于质量块位移的幅值比为一常数w02,即可用……。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ay》X》M》e,dR,适用于较低频率的振动测量,0~90。

压电晶体式:传感器内部要适当预紧,保证压电晶体始终处于受压状态,ay》X》F=kx》q=Fk1,可用于高频率的振动测量,可达10~50K。

振动台电—液伺服振动台,在室内模拟或再现汽车实际行驶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工况,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汽车的强度耐久性试验。

由耐久性当量分析,在实际道路行驶10万公里,在试验台上只需180小时,大大缩短汽车开发周期,节省人力物力。

实验室道路模拟试验原理是通过对于目标道路的载荷谱,在电液伺服道路模拟试验台上进行迭代,使得试验台对于车辆的激励在对汽车造成损伤方面得到与道路耐久性试验相近的结果。

以实现加速试验进程,节约人力物力,缩短开发周期的目的。

现在使用的都是远程参数控制技术(RPC),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采集并记录有限实际道路行驶时车辆的原始信号,对原始响应信号进行分析编辑得到室内道路模拟试验所需的期望响应信号。

2、用白噪声信号通过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驱动机械液压装置,对试验系统加载,据此计算输入谱、输出谱和互谱,求得试验系统的频响函数。

3、根据频响函数的逆函数和期望响应,计算生成初始道路模拟试验的初始驱动信号。

4、迭代过程:由于整个被测试系统是非线性的,而上述频响函数矩阵的测定基于系统的线性假设,因此需要通过迭代来修正初始驱动信号得到模拟路面行驶所需的最终驱动信号。

5、道路模拟试验:用得到的最终驱动信号反复激励试件,进行疲劳耐久或振动噪声为目的的不同试验。

汽车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统称为汽车的NVH特性,是衡量汽车设计及制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声振粗糙度又可称为不平顺性或冲击特性,与振动和噪声的瞬态性质有关,描述了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受,不能直接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

乘员在汽车中的舒适性感受以及由于振动引起的汽车零部件强度和寿命问题都属于NVH的研究范畴。

从NVH的观点来看,汽车是一个由激励源( 发动机、变速器等)、振动传递器(由悬架系统和连接件组成) 和噪声发射器(车身)组成的系统。

汽车N VH特性的研究应该以整车作为研究对象,但由于汽车系统极为复杂,因此,经常将它分解成多个子系统进行研究,如发动机子系统(包括动力传动系统)、底盘子系统(主要包括悬架系统)、车身子系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