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试验学》基础知识
汽车试验学

1、试验特征分类: 1室内台架试验 2汽车试验场试验3实际的道路试验按试验对象分类1整车试验2总成与大系统试验3零部件试验按试验目的分类1质检试验2新产品定型试验3科研试验2、汽车试验仪器设备特征:1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2功能集成3在试验室内再现各类试验环境4高精度、高效率4、所谓的试验系统特性是指系统的输出y(t)与输入x(t)的关系5、试验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1.灵敏度:输入量的变化所引起输出量变化的大小。
2.分辨率:是指试验系统能测量到的最小输入量变化的值,即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3.重复性:之用同一试验系统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其各次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
4.回程误差:在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正向输入所得到的输出规律与反向输入系统的输出规律不一致,二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回程误差。
5.线性度:指定度曲线偏离理想直线的程度。
6.漂移: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6、试验系统动态系统的性质:1.叠加性 2.比例性 3.微分性 4.积分性 5.频率保持性7、传递函数的性质:1.传递函数中没有中输入x(t)项,即它与系统的输入无关。
2.传递函数中的各系数是有系统结构特征决定的,系统结构和类型不同,其取值也不同。
3.系统传递函数H(s)是根据任何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式得到的,因此它适合于各类系统,如电系统,机械系统,机电混合系统等。
8、串联系统传递函数:H(s)=H 1(s)*H 2(s) 并联系统传递函数:H (s )=H 1(s)+H 2(s) 闭环系统传递函数:H (s )=)()(s X s Y =)(2)()(111s s H s H H - 9、频率响应函数是系统对输入和输出皆为正弦信号的传递关系,反映了系统稳态输入和输出的关系,通过傅氏变换得到。
传递函数是系统对输入正弦信号,输出是正弦叠加瞬态信号传递关系,反映了稳态和瞬态的叠加,通过拉氏变换得到。
10、一阶系统频率响应函数输出与静态灵敏度K 和时间常数T 有关,二阶系统频率响应函数输出与系统固有频率 系统阻尼比和系统振动圆频率有关。
汽车试验学复习资料缩印版(吉大)

1.汽车试验的基本分类体系:(1)按实验目的分类: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探索类试验.(2)按实验对象分类: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3)按试验场所分类:室外道路试验、室内台架试验、试验场试验、使用试验.2.测试系统的主要部分组成。
对测试系统的基本要求:组成:传感器、信号调节器、记录与显示装置.要求:(1)具有单值确定的输出—输入关系(2)满足单向性(3)满足线性度。
3.测试系统的各主要静态特性的概念。
回程误差的含义和产生原因:(1)零点漂移: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零时,输出不为零。
(2)灵敏度:系统的输出增量△y与输入增量△x之比,也就是输出—输入关系曲线各点的斜率。
(3)分辨率:测试系统能将两个相邻的独立细节区分开的最小间隔。
(4)非线性度:测试系统的实际输出—输入关系与理想线性关系的偏差。
(5)回程误差:在同一输入量下,正向输入和反向输入时,所对应的输出量不同。
原因:各种滞后的物理效应、仪器设备存在不工作区(死区)(6)信噪比:信号幅值与噪声幅值之比。
4.从微分方程出发,求解系统频响特性的方法与步骤。
适用范围与局限:(1)确定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抽象,生成微分方程(2)由微分方程可以确定传递函数,进而写出频率响应函数,或者由微分方程直接写出频响函数(3)求频响函数的模,就是幅频特性;求频响函数的相角就是相频特性。
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就体现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5.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对于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具体要求:对于线性系统,要实现不失真测量就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幅频特性为常数,相频特性呈线性。
一阶系统不失真测量的条件就是时间常数越小越好;二阶系统不失真测量的要求有三点:(1)阻尼比ξ≈0.7(2)频率比w/wn<<1,也就是固有频率wn足够高(3)固有频率也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灵敏度降低。
6.导线材料的灵敏系数K0和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的含义。
应变片的其他主要特性:将电阻变化率的应变之比称作导线材料的灵敏系数。
车辆试验学复习

1、汽车试验学的包含要素与研究内容实验要素: 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设备研究内容:(1)试验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特征分析 (2)传感器(3)信号的调理与传输(4)信号的记录、补偿与传输(5)试验数据的采集 (6)静态数据处理(7)动态数据处理 (8)虚拟仪器系统(9)试验设计与试验研究2、汽车试验的分类按试验特征分类:室内台架试验、汽车试验场试验、室外道路试验。
按试验对象分类:整车试验、总成及各系统试验、零部件试验。
按试验目的分类: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试验。
1、 测试系统组成及各自作用激励装置、被测对象、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显示记录、观察者2、测试系统静态特性定义:被测量不随时间而变或随时间缓变时,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3、测试系统静态特性评价指标及各自概念分辨率:测试系统能测量到最小输入量变化的能力,即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重复性:指用同一个测试系统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其各次测试结果的接近程度。
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灵敏度:当测试装置的输入x 有一增量△x,引起输出y 发生相应变化△y 时,定义: S=△y/△x 。
回程误差:又称迟滞性,指在实际测试中,在同样的条件下,当输入信号由小至大与由大至小的变化时,测试系统输出因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值。
线性度:是指测试装置的输入和输出是否保持线性关系。
线性度=|输出的标定值-输出的理论值|/输出信号的变化范围 100%。
漂移: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由温度变化及元器件性能不稳定所引起的。
传递函数定义:在工程测试中,传递函数是输出信号(时域)与输入信号(时域)之比。
零初始条件下线性系统响应(即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或z 变换)与激励(即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记作H (s )=Y (s )/X (s ),其中Y (s )、X (s)分别为输出量和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
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数学工具之一,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都是建立在传递函数的基础之上。
汽车试验学知识点总结

汽车试验学知识点总结一、试验学的基本概念在汽车工程中,试验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汽车工程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试验学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检测、验证和评估的学科。
它是汽车研发、制造和应用的重要工具,也是汽车设计、制造、改进和维护过程中的必要手段。
试验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实践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通过试验手段对其进行验证和评估,以便有效的促进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二、试验学的基本原理1.试验学的基本原理试验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科学性、系统性和客观性。
试验学是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研究和实践。
试验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将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
试验学是一门客观的学科,它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严谨的检测、验证和评估。
2.试验学的基本方法试验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拟试验和实车试验。
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形态、结构、材料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初步了解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定量分析则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
模拟试验是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进行虚拟试验和验证,从而提前发现问题和进行改进。
实车试验则是通过对实际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试验验证,从而最终确定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三、试验学的应用范围1.试验学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试验学在汽车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主要包括: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安全试验和环保试验等方面。
性能试验是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动力、操纵、制动、悬挂、传动等方面的性能进行检测、验证和评价。
可靠性试验是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零部件、系统和整车的故障、寿命、免检等方面的可靠性进行检测、验证和评价。
汽车试验学复习.

第一章概论一、习题参考答案:1、汽车试验的定义是什么?进行汽车试验的目的和必要性是什么?汽车试验的定义:在专用试验场、试验室、常规道路和典型地域使用专用设备、设施,依照试验大纲及有关标准,对汽车或总成部件进行各种测试的工作过程。
汽车试验的目的:对产品的性能考核,使其缺陷和薄弱环节得到充分暴露,以便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汽车性能。
汽车试验的必要性:深入了解汽车在实际使用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及规律,推动技术进步,保证产品性能、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汽车标准是如何分类的?汽车试验标准的特点有哪些?汽车试验标准按适用范围分为:国际标准、国际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汽车试验标准按性质分为:强制性试验标准和推荐性试验标准。
汽车试验标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用性、先进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1.汽车试验的分类:按实验条件分为——室内台架试验、汽车试验场试验、室外道路试验;按试验对象分为——整车性能试验、总成及各大系统试验、零部件试验;按试验的目的——分为质量检验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性试验。
2.汽车试验与汽车技术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⑴技术上的发现和突破,以及新设计等与试验的关系;⑵高效率、低成本的开发、制造汽车产品与试验的关系;⑶精益生产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与汽车试验研究的关系;⑷汽车试验在推动汽车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
详见:P1~P2有关论述。
3.汽车试验技术的发展:⑴汽车试验内容、试验方法方面;⑵汽车试验仪器设备方面;⑶试验环境室内再现方面;⑷试验精度与试验效率方面;⑸虚拟试验技术方面。
详见:P2~P3;P288~P289有关论述。
第二章汽车试验基础一、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测试系统?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其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试验获得所需物理量的系统,称为测试系统。
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应包括:传感器、信号调节器、显示和记录器以及数据处理器及外围设备,另外还有定度和校准等系统附加设备。
第1章汽车试验学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试验总结 试验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包括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观察到 的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对测取的数据采取试验统计理论、误差分析 法进行处理,以确定实测所得的性能指标和各参数间的关系。对于 强度、疲劳磨损试验,在试验结束后,对被试车辆进行分解、检查 与测量,获取试验后的数据,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对被试车辆做 出评价。 试验过程总结,写出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内容包括:试验任务来 源、试验目的、试验对象、试验条件描述如气象(气温、气压、风 向、风速和湿度等)、地面状况、测试工况等、试验方案设计与试 验方法、测试系统仪器选配、传感器定度、数据处理方法、处理结 果与误差范围、试验结果分析、结论、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 见、附录如典型试验记录曲线、数据处理结果表、试验规律曲线及 工况照片等。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包括汽车装载质量、轮胎气压、燃料、润滑油、 制动液、气候条件、试验仪器设备和试验道路等。 1)装载质量 (1 )无特殊规定时,装载质量均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或使试 验车处于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 (2 )装载质量应分布均匀,装载物应固定牢靠,试验过程中 不得 晃动和颠离,不应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质量,以保 证装载质量的大小和分布不变; (3)乘员平均质量按表1-2计算,可用相同质量的重物代替。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2.试验车辆准备 1)接车检查 (1)记录试验样车的生产厂名、牌号、型号、发动机号、底 盘号、各主要总成号和出厂日期等。 (2)检查车辆装备完整性及装配调整情况,应符合该车装配 调整技术条件及 GB7258-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 有关规定。 (3)行驶检查,行驶里程不大于100km。 2)车辆磨合 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车辆进行磨合,除另有规定外,磨 合规范按该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学第1章绪论§1.1 汽车试验在汽车工业发展中作用汽车是一种大批量生产、产品性能、质量要求高,结构复杂、使用条件多变的特殊产品,任何设计制造缺陷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汽车试验在汽车制造业中显得特别重要,它已成为汽车制造公司重要的竞争手段。
通过试验,可以检验产品设计、制造及结构的先进性、设计思想的正确性、制造工艺的合理性、使用维修的方便性以及各总成部件的工作可靠性。
随着汽车科技的高速发展、汽车用途的日益扩展,需要不断进行理论相关问题研究和试验论证。
这类研究工作都离不开汽车试验。
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的有关改善汽车材料、工艺、可靠性、寿命、磨损及成本等各种基础性或专项性试验。
自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率先创立的“精益生产”方式。
该生产方式的突出特点是:以最少的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和最好的产品。
§1.3 汽车试验学的研究内容汽车试验学包括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两大要素。
具体内容包括:试验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特征分析包括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与系统动态特性的测定、系统的负载效应以及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的技术措施。
传感器包括各类车用及汽车试验用传感器的原理、构造、性能及其应用。
信号的调理与传输包括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滤波、信号的传输。
试验数据的采集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DSP技术。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静态数据处理包括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表达及曲线拟合技术。
动态数据处理包括测试数据的试验评价、动态数据的时域与频域分析、谱分析等技术。
试验设计与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设计程序、方法与要求,试验规划与设计,试验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
§1.4 汽车试验的分类一、按试验特征分类室内台架试验室内台架试验的重要特征在于试验不受环境的影响,且可以24小时不停地进行试验。
因此,特别适合于汽车性能的对比试验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资料

汽车试验学期末复习资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对于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汽车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
它能够让我们了解汽车的参数和性能,从而为汽车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些汽车试验的知识要点,以备期末考试之用。
第一部分:汽车试验概述汽车试验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测试、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车辆性能、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静态和动态底盘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汽车试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国家标准试验、功能试验、功能整车试验、客观中立模拟试验等。
在进行汽车试验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试验的目的和方法,制定相应的试验计划并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和工具。
第二部分:车辆性能试验车辆性能试验是评估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包括加速、刹车、悬挂、转向、车身稳定性、巡航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加速性能试验、制动试验、制动距离试验、悬挂试验、方向稳定性试验等。
在进行车辆性能试验时,我们需要了解试验设备的规范、试验过程的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第三部分:汽车安全试验汽车安全性是用户购买汽车时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汽车安全试验是一种通过模拟操作中的实际情况,评估汽车在安全性能方面的能力的方法。
汽车安全试验最常见的内容包括碰撞试验、侧面撞击试验、翻滚试验等。
进行汽车安全试验时,需要向车辆施加一定的经过科学计算的力,以测量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情况和安全性能指标。
第四部分:汽车经济性试验汽车的经济性试验是评估汽车燃料消耗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来测量车辆的平均油耗和综合油耗。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标准燃料消耗试验、平均油耗试验、综合油耗试验等。
在进行汽车经济性试验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部分:汽车底盘试验汽车底盘试验是汽车试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底盘工况模拟和底盘性能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检测管理网络化2.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价值分类:国际标准、欧洲经济共同体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特点:权威性、通用性、先进性3.汽车试验分类按试验目的分: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型试验按试验对象分: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按试验方法分:室内台架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4.汽车试验过程三个阶段: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实施阶段(起动阶段、工况监测、等样读数、数据校核);试验总结阶段(定性分析、数据处理、评价结论、写实验报告)第二章1.整车外观检测的项目车辆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驾驶室内部尺寸、人机工程参数2.我国对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高≤4米;宽≤2.5米;长:货车、越野车、客车≤12米,铰接式客车≤18米,半挂汽车列车≤16.5米,全挂汽车列车≤18米3.整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总质量4.汽车质量参数和质心位置参数测定的目的、质心水平位置的测定与计算1)测定汽车的整车质量及其在前、后轴上的分配;2)测定汽车的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及质心离地的高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a=m2/(m1+m2)*L,b=m1/(m1+m2)*L(质心高度的测定方法:摇摆法和质量反应法)5.车轮滚动半径的测定方法:印迹法和车轮转数法第三章1.发动机功率检测方法以及特点稳态测功:测试结果准确,需在专门台架上进行,比较费时费力;动态测功:操作简单,所有仪器设备轻便,但测量精度不高。
2.无负荷测功的工作原理将发动机自身的以及所带动的所有运动部件等效的看作一个绕曲轴中心旋转的回转体,当发动机在低速情况下突然加大加速踏板时,所发出的转矩除了克服各种机械阻力外,其有效转矩将使发动机加速转动,通过测量发动机的角加速度或者测量从低速到高速所有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包括瞬时功率测量原理和平均功率测量原理)3.K100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组成(微机系统、前端处理器以及信号提取系统)4.简述ZCA型转向参数测量仪结构和工作过程结构:操纵盘,主机箱,联接叉,联接转向盘。
工作过程:转动操纵盘,转向力通过主机箱的三爪底板—力矩传感器—联接叉—被测转向盘,实现转向。
5.简述转向轮定位置参数: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前束6.滑板式侧滑试验台组成:侧滑量检测装置;侧滑量定量指示装置和侧滑量定性显示装置7.车速表试验台的类型和主要结构类型:标准型;驱动型;综合型。
主要结构:速度检测装置;速度指示装置;速度报警装置。
第四章1.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加速性能检测,最高车速检测,滑行性能检测,发动机输出功率检测和底盘输出功率检测2.超车和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性能试验过程:1)超车:选择试验路段长度;预定转速;驶入试验路段,加速至0.8Vmax,记录加速过程;往返各一次;绘制超车加速性能曲线。
2)起步:选择试验路段长度;将加速踏板快速踩到底;发动机达到最大功率时,迅速换挡,油门全开,直至0.8Vmax;往返各一次;绘制起步加速性能曲线。
3.滑行和滑行试验的目的滑行指汽车加速至预定车速后,挡位脱开,利用汽车的动能继续行驶直至停车的过程。
目的:检查底盘情况;测量车辆行驶阻力;为底盘测功机确定系数提供依据。
4.汽车综合测试仪的检测功能和操作规程功能:1)动力性2)经济性3)制动性能和牵引性能等多种性能参数并具有数据处理、显示、存储、打印等功能操作规程大致分为六个阶段:1)初始阶段,开机或启动程序;2)选择工况,进行所需的实验项目;3)预置数据:根据试验规程,预先输入试验所需的有关数据;4)准备阶段:检测是否满足试验开始的条件;5)试验过程:自动进行有关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6)打印阶段:自行打印试验结果和曲线,试验结束。
5.转鼓试验台的型式和组成单轴单转鼓试验台;单轴双转鼓试验台;双轴双转鼓试验台。
由加载装置,测量装置,转鼓组件及其他装置组成。
6.加载装置作用和类型加载装置是用来模拟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各种阻力,使汽车在试验台上的受力情况同在道路上行驶基本一样。
转鼓试验台通常采用的测功器:水力测功器;直流电机电力测功器;电涡流测功器。
第五章1.乘用车燃油消耗量试验项目1)模拟城市工况循环燃料消耗量的试验;2)9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的试验;3)120km/h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的试验。
2.燃料消耗量常有计算方法:重量法,容积法,线性回归法。
3.等速燃料消耗量特性曲线4.商务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数据的校正和重复性检验(计算)5.汽车油耗仪主要种类:容积式,重量式,流量式和流速式。
6.燃料消耗量台架试验的检测方法:重量法,容积法,排气法。
第六章1.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制动距离;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力和制动时间。
2.制动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制动距离一般是指开始踩着制动踏板到完全停车的距离。
它包括制动器起作用和持续制动两个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
影响因素: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附着力;制动初速度;整车质量3.车轮阻滞力指轮胎在滚筒上滚动变形时,由于压缩与伸张作用之间能量的差别而消耗的能量,进而转化为阻止车轮滚动的作用力。
4.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的检测项目制动距离;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稳定性;制动协调时间;驻车制动坡度。
5.摆锤式制动减速度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由振动元件,传动放大装置,示度机构和阻力器等组成。
原理:在汽车制动时,随着摆锤的摆动指示不同的减速度值。
当汽车停止或匀速行驶时,摆锤处于垂直位置;当车速变化时,摆锤在弹性力作用下摆动,从摆动的方向示出是加速度还是减速度,从摆角的大小示出减(加)速度强度。
6.汽车制动性能台架试验检测项目制动力;制动力平衡要求;车轮阻滞力;制动协调时间。
7.简述滚动式制动试验台的组成和工作过程由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套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和一套指示、控制装置组成。
测试单元由框架,驱动装置,制动力支承装置,制动力检测装置,举升装置和制动力指示与控制测量装置等构成。
工作过程:1)被测汽车驶上制动试验台,车轮置于主、从动滚筒之间;2)通过延时电路,起动电动机,经减速器、链传动和主、从动滚筒带动车轮低速旋转;3)待车轮转速稳定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车轮在车轮制动器摩擦力矩作用下开始减速旋转,记录各试验数据,并记录车轮是否抱死;4)显示并打印记录结果。
第七章1.偏频试验时使汽车悬挂系统产生自由衰减振动的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试验内容:测定车身部分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定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
产生方法:滚下法;抛下法;拉下法。
处理方法:时间历程法;频率分析法。
2.汽车平顺性试验的测试系统主要设备:拾振器、放大器和记录处理设备。
3.何谓压电效应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某些电介物质,在沿一定方向对其施加压力或拉力而使之变形时,在它们的表面上会产生电荷,当将外力去掉时,它们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
这种现象就称为压电效应。
工作原理:是以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的,质量块—惯性力—压电晶体—电荷信号。
4.道路模拟试验机的特点、组成和工作过程特点:试验条件恒定;可实施复杂的振动测试;可精确的测定和观察汽车各部分的振动状态。
组成:信号产生系统;电控系统;伺服控制系统;机械执行系统;动力供给系统。
工作过程: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求系统的传统函数;导出初始驱动信号;迭代过程;程序循环试验。
第八章1.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项目蛇形试验;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回正性能试验;转向轻便性试验和稳态回转性试验2.蛇形试验测量的变量,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实验过程变量:转向盘转角,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侧向加速度,汽车通过有效标桩区的时间。
仪器:车速仪,测力转向盘,陀螺仪,加速度计,记录仪,标桩试验过程:汽车以近似基准车速1/2的稳定车速直线行驶,在进入试验区段之前,记录各测量变量的零线,然后蛇形通过试验路段,同时记录各测量变量的时间历程曲线及汽车通过有效标桩区的时间。
按自行规定的车速间隔,从低到高,每个车速进行一次,共十次。
3.名词解释1)蛇行车速:汽车蛇行通过有效标桩区间直线距离的平均车速。
2)横摆角速度响应时间:指以转向盘横摆角速度达到终值的50%的时刻作为时间坐标原点,到所测变量过渡到新稳态值90%所需的时间。
3)侧向加速度响应时间:(同上)4)稳定时间:以松开转向盘时微动开关所做的标记为时间坐标原点,到汽车横摆角速度达到新稳态值为止的一段时间间隔。
5)残留横摆角速度:指在汽车横摆角速度时间历程曲线上,松开转向盘3s时刻的横摆角速度值。
4.转向回正性能试验的目的和低速回正性能试验过程目的:鉴别汽车转向回正能力,检测汽车从曲线行驶自行回复到直线行驶的过度过程和能力,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过程:1)汽车直线行驶,记录各测量变量零线;2)调整转向盘转角,使汽车沿半径为15士1m的圆周行驶,调整车速,使侧向加速度达4士0.2m/s2之后固定转向盘,稳定车速并开始记录;3)待稳定3s后,驾驶员突然放开转向盘,至少记录松手后3s的汽车运动过程,记录时间内油门开度保持不变。
5.转向轻便性试验测量的变量转向盘转角;转向盘作用力矩;汽车前进速度;转向盘半径6.稳态回转试验的试验方法采用固定转向盘转角连续加速的试验方法和定转弯半径的试验方法。
第九章1.汽车试验场的作用:汽车试验场能够确定汽车的结构参数及其基本使用性能,主要作用如下:1)汽车产品的质量鉴定试验;2)汽车新产品的开发、鉴定和认证试验;3)为实验室零部件试验或整车模拟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确定工况提供采样条件;4)汽车标准及法规的研究和验证试验。
2.汽车试验场按其功能分类:综合性车辆试验场;特殊地区车辆试验场;汽车厂专用试验场;军用汽车试验场。
3.高速环形跑道和可靠性强化试验路段的作用高速环形跑道是为汽车在高速度情况下持续行驶用的,以考核汽车高速行驶性能,发动机、传动系和悬架轮胎的润滑发热情况,以及零部件可靠性、耐久性。
可靠性强化试验路段主要用来进行车辆可靠性行驶试验,以期在很短的行驶里程内暴露车辆结构的可靠性和强度方面的薄弱环节。
第十章1.汽车排放物的主要成分和来源主要成分:CO、HC、NOx、微粒物、硫化物和CO2来源:1)排气污染物,从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有害气体,柴油机中排出黑烟和微粒子;2)曲轴箱污染物,从曲轴箱泄露到大气中的污染物;3)燃油蒸发污染物,从燃油供给系统蒸发到大气的燃油蒸汽。
2.影响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混合气浓度,发动机温度,发动机负荷,发动机转速,点火时刻3.排放污染物的评价指标:浓度排放量;质量排放量和比排放量4.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组成:废气取样装置,废气分析装置,浓度指示装置和校准装置等原理:汽车废气中的CO、HC、CO2等气体,都分别具有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红外线的性质而且红外线被吸收的程度与废气浓度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