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预警系统在重大病虫害监视预警工作中的重要性

病虫害预警系统在重大病虫害监视预警工作中的重要性
病虫害预警系统在重大病虫害监视预警工作中的重要性

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病虫害预警系统在重大病虫害监视预警工作中的重要性

水稻、棉花等是我国中部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种类,常常会因为病虫害的侵害造成减产,因此为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能力,减少主要农作物损失,为粮食高产保驾护航,当前植保部门应用先进病虫害预警系统是很有必要的。病虫害预警系统可以帮之基层植保部门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做好统防统治,全力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

托普云农病虫害预警系统可自动完成虫情信息、病菌孢子、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远程无线传输、实时显示、存储虫情、病菌孢子图像;通过图像信息库及技术分析功能,分析田间的病虫害数量变化,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趋势;用户可通过云平台或手机APP实时查看数据,远程管理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达到省、市、县、乡各级信息采集站无线传输,运程控制,信息数据共享,从而提高相关部门的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植保工作中,利用好病虫害预警系统这种先进的植保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全面准确掌握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提高预报准确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地机防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而且能够引导农民农民及时防治、科学防治、有效防治,将植保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尤其是在重大病虫害监视预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应用,还起到了指导用药的作用,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为便于对塔吊管理和安全运行,本项目设置塔吊智能监控预警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多达30台塔吊在一个层面上施工作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都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吊在一个层面上施工作业,防碰撞措施成为塔吊安全重要措施之一。 本系统拟采用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塔机安全监测系统。 本区域塔机安全监测仪系统是由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塔机安全监测产品,其能够实现对塔机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测及多种不同危险的预警,能够有效提升塔机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区域塔机安全监测系统由安装在施工塔机上的 RJ-101 型(或 RJ-102 型)塔机安全监测仪、安装在施工现场办公室的 RJ-103 型塔机控制器、安装在远程管理中心的 RJ-104 型塔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1 系统性能 RJ-101 型(或 RJ-102 型)塔机安全监测仪由带动态显示的主机(内置制动控制)、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力矩传感器、起重量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等组成,能够实时采集并显示塔机的运行状态。RJ-103 型塔机控制器不仅能通过无线传输实现施工现场塔吊与塔吊、塔吊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还能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实现工地现场与远程管理中心间的数据通讯,实现智能结构物联网、数字化工地。 2 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1)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表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图塔吊安全监测仪组成 2)传感器及服务器示意图: 图传感器安装示意 图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服务器 3 视频远程监控功能 四路视频监控:小车吊钩、驾驶室、塔机左右两侧,同时可显示在驾驶室内;支持3种3G标准和有线传输;最多四路120小时历史监控数据的保存,压缩格式视频压缩技术;塔机运行视频的实时获取;正常10分钟(可设置)一次监控照片抓拍及传输;实时视频、实时图片远程管理;寸彩色显示器,800×600分辨率,实施画面的监控。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使用原理及作用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使用原理及作用 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点工作,传统农业都是靠现场观察,取样来发现病虫害,使用农药来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爆发。随着农药残留问题的突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也非常强调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现代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监测我们一般使用虫情测报灯来完成,并且配套使用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来完成病虫害数据的信息化转换,达到自动监测-模数信号转换-给出指令-实施下一步操作的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使用原理: 那么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是如何来完成预警信号的转化生成的呢?它的原理就是使用虫情测报灯监测病虫害的出现,对害虫进行分装技术,然后对比系统里面的各种标准数据,来判断当前病虫害达到了什么标准,然后我们根据当下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生成治理标准并且进行实际操作就可以。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和监测硬件设备的配套使用,让我们在病虫害预防监测工作上可以做的更加科学,特别是在农业物联网中,用了这个科学的信号来生成指令,我们可以更加合理的运行农业物联网系统。比如我们的杀虫灯开启的密度、频率、时间周期等等。 简单来说,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主要是用于帮助农业工作者自动完成虫情信息、病菌孢子、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的,同时还能够对这些图像和数据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并通过云服务器的图像信息库及技术分析功能对其进行分析,让工作者可以实时掌握田间的病虫害数量变化,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

趋势,可以帮助工作者轻松搞定很多事。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功能特点: 1、数据查询:对本县数据进行查询,按照处室进行报表分类。 2、数据汇总:对本县数据进行汇总,按照处室进行报表分类。 3、公共数据导入:将下载的公共数据导入到本县Kingbase数据库。 8、本县数据导出:本县填报的数据导出成数据文件。 4、字典表:新增维护观测点基本情况表、查看行政区划编码表、查看作物字典表、查看病虫害字典表。 5、系统维护:用户管理,系统角色管理,修改个人密码,管理员重置密码。 6、数据录入:录入本县数据,按照处室进行报表分类。 7、数据校对:校对本县数据,按照处室进行报表分类。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使用注意事项: 1、运行“病虫调查统计器的数据管理系统”安装病虫调查统计系统。 2、电脑安装过统计器软件后,一定要重新启动。 3、两种统计器安装视频软件都是正确的。 4、TPTJ-4病虫调查统计器联机默认串口为COM1。 5、插拔统计器时,首先需要关闭统计器电源。 其他植物保护提升工程仪器: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套)、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单配)、农田小气候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单配)、农作物病菌孢子自动捕捉培养系统(单配)、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单配)、自动虫情测报灯、病虫害调查统

智能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

防雷环境远程预警监控系统创建智能化防雷保护平台 系统介绍: 智能系统的构成是由精密的电子设备和监控设备组成。如这些设备或设备内的防雷器遭受雷击损坏或者脱网,导致传输信号中断,不及时排查的话,严重的会造成系统瘫痪故障,产生经济损失。通过预警监控系统可以将现场防雷环境状态、雷击状况、接地电阻数值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实时监控。软件的信息数据通讯应用Modbus工业化通讯协议,并通过RS-485有线或无线(光端机、以太网)实现异地远传至中心控制平台进行监控管理。 平台功能简介:

平台数据采集: 防雷预警系统设备模块可配合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对雷电、电网环境、防雷器三大类数据集中采集管理。 ◆电网环境数据(电源电压、工作电流、温湿度、接地电阻值); ◆雷电数据(雷击次数、强度、能量、雷击发生的时间); ◆防雷器数据(防雷器的劣化、全生命周期状态和前端保护器的分闸)。 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的优势及介绍: 防雷环境远程预警监控平台应用新颖的智能控制技术能对防雷设施自身保护诸多方面进行完善的提升,实现在线监测防雷环境状态,可对防雷系统接地电阻、防雷器遭受雷击状况(如雷击强度、雷击次数、发生时间)、防雷器劣化状态(全生命周期统计)、防雷器故障脱网状态的运行现场等情况进行组网通讯监测。远程实时监护为有效杜绝发生因有潜在危险和缺陷的防雷设施带病运行而引起浪涌过压的雷灾事故,创建了一个崭新的防雷环境保护智能化平台。 1.防雷环境: 应用于保护可能发生受到外部雷击、内部感应雷以及浪涌过电压危害的建筑物及其装备的实施环境。包括针对直击雷的防护、感应雷的防护、屏蔽、等电位联结、防雷接地等例行的各项防雷保护设施装备运行状态和品质;工作电源环境参数;以及可能影响防雷装备的整体运作保护效果的有关诸如温度、湿度等物理条件的集合体。 2.远程预警: 在本案中指防雷系统通过通讯网络对获取的远地现场运行参数分析处理,依据统计学原理及科学推理,将可能发生的防雷保护设施装备的隐患故障进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4.10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为便于对塔吊管理和安全运行,本项目设置塔吊智能监控预警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多达30台塔吊在一个层面上施工作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都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吊在一个层面上施工作业,防碰撞措施成为塔吊安全重要措施之一。 本系统拟采用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塔机安全监测系统。 本区域塔机安全监测仪系统是由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塔机安全监测产品,其能够实现对塔机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测及多种不同危险的预警,能够有效提升塔机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区域塔机安全监测系统由安装在施工塔机上的RJ-101 型(或 RJ-102 型)塔机安全监测仪、安装在施工现场办公室的 RJ-103 型塔机控制器、安装在远程管理中心的 RJ-104 型塔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1 系统性能 RJ-101 型(或 RJ-102 型)塔机安全监测仪由带动态显示的主机(内置制动控制)、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力矩传感器、起重量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等组成,能够实时采集并显示塔机的运行状态。RJ-103 型塔机控制器不仅能通过无线传输实现施工现场塔吊与塔吊、塔吊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还能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实现工地现场与远程管理中心间的数据通讯,实现智能结构物联网、数字化工地。 2 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1)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表4.10-1 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图4.10-1 塔吊安全监测仪组成 2)传感器及服务器示意图: 图4.10-2 传感器安装示意 图4.10-3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服务器 3 视频远程监控功能 四路视频监控:小车吊钩、驾驶室、塔机左右两侧,同时可显示在驾驶室内;支持3种3G标准和有线传输;最多四路120小时历史监控数据的保存,压缩格式H.264视频压缩技术;塔机运行视频的实时获取;正常10分钟(可设置)一次监控照片抓拍及传输;实时视频、实时图片远程管理;10.4寸彩色显示器,800×600分辨率,实施画面的监控。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一、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简介概述: 在我们的农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无疑是农业工作者以及相关研究部门最为头疼的一个部分。同时,若程度较小的病虫害未经良好处理,极有可能会演变成重大病虫灾害。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出现,无疑为重大病虫灾害的预防做好技术方面的支持。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病虫灾害处理领域,可有效进行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是无疑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深入开展“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重要抓手,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其中,相关部门为确保融合示范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特此制定该方案。 由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生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进行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进行园区数据查看。其中,系统可通过提前的设定,将检测的参数进行远程传输。用户可通过对设备自动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后续计划的制定。 那么什么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呢?托普云农农作物重

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很强大,所以它的构建也并非只是一件简单的仪器,而是由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虫情信息自动采集分析系统、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等设备组成,不仅可以做到病害状况的监测,还可以采集虫情信息、农林气象信息,并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即可联合作物管理知识、作物图库、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帮助农业工作者智能管理农田。 我们都知道,像气候变化等现象都会对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有影响,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秋冬季气温较常年略高、降水偏少,则有利于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越冬。反之,冬季要是较往年的平均气温偏低时,不利于大部分病虫害越冬,可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而通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配套的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对气候状况进行监测,就可以预测病害虫的发生趋势,对作物病虫害防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托普云农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有着多大的作用,它的出现和应用可以让农业少受或免受病虫害的侵袭,有利于农业高产和优产。 托普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由虫情信息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系统、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等设备组成,可自动完成虫情信息、病菌孢子、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即可联合作物管理知识、作物图库、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是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农业生产的“千里眼”和“听诊

机房环境监控预警解决方案设计

机房预警系统 设 计 方 案 吉林省萱庆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系统的设计方案 (2) 2.1 系统组成 (2) 2.2 系统设计原则 (2) 2.3 设计依据 (3) 三、系统功能说明 (4) 3.1 中心控制平台 (5) 3.2 配电监测系统 (6) 3.3 UPS监测系统 (7) 3.4 空调监测系统 (8) 3.5 新风监测系统 (9) 3.6 漏水监测系统 (10) 3.7 温湿度监测系统 (11) 3.8 门禁子系统 (12) 3.9 消防监测系统 (13) 3.10 安防视频系统 (13) 3.11 噪音监测系统 (13) 3.12 空气颗粒监测系统 (14) 3.13 告警子系统 (14) 四、项目实施方案 (16) 4.1 项目实施的周期安排 (16) 4.2 施工组织 (16) 4.3 施工计划 (16) 4.4 施工步骤 (17) 4.5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7) 4.6 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18) 4.7 项目工程范围 (18) 4.8 培训计划 (19)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机房的环境设备必须时刻为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又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地运行并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尤其是对于需要实施交换数据单位的机房,其机房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旦发生系统故障,造成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对于大型复杂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大多有设备生产商提供专用的网管系统来监控设备的运行。但对于机房环境设备,由于设备种类多、同类设备的型号也很多,每一家设备生产商都只提供本厂设备的监控软件,将这些软件拼凑起来作为机房的监控系统显然是不合适的。目前许多机房不得不采用24小时专人值守兵定时巡检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不能准确高效的实时监测环境设备,不能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单位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也不能及时掌握机房的日常管理情况,及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业务科学的管理;更缺乏对已发生故障全面的分析数据,使得问题不能得到完善的解决。 正是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我公司本着“安全第一、用户至上、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客户量身定做了一套可以对机房环境设备及基础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有效管理的“机房预警系统”,以便为各方数据应用系统保驾护航。 机房预警系统是一套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构成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该系统提供了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基于集中管理监测模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该系统可有效的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和机房安全,实现机房从有人值守到无人或少人值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网络维护水平,促进电源设备维护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

福建省峻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 各部门: 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已经建成并正常使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望各部门严格按体系要求,明确本部门职责,落实有关措施,不断完善预警预报体系,确保安全生产。 一、公司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 (一)公司动态监控预警预报领导小组 组长:黄秀英 副组长:余慈莹陈腾椿 成员:黄晓芳黄智宁陈丽清林辉宁黄建胜 翁瑞英龚奇勇蔡丽钦陆平黄智宁 陈武陈勇林辉宁陈加跃徐雄英(二)主要职责: ①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动态监控预警预报工作,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政府汇报和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救援经验教训。 ③确定动态监控预警预报工作有关事宜。 ④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三)监控方式、方法: ⑴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公司每月、项目部每周、班组每天对危险源进行分级检查。安全监督人员每天对各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设备科对设备运行情况及安全阀(放空阀)压力表、温度计、防爆、泄压等安全装置、技术科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查。 ⑵视频监视系统对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监控; ⑶每年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行车、叉车按规定定期检测。

⑸安全附件和仪表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检定,主要包括各机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应该配备的安全阀、压力表等。 ⑹安装火灾报警器、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有毒气体报警器对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进行监控,并定期校正。 ⑺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⑻做好交接班记录。 ⑼各基层单位每年进行一次风险识别,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制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对重大隐患进行重点监控和限期治理。 (四)预警条件、方式 ①危化品事故:出现某种危化品泄漏、着火、爆炸的事故即启动预案。 ②设备事故:出现某设备泄漏、爆炸即启动预案。 ③防汛:出现较大雨水时即启动预案。 ④自然灾害:发生地震、台风、雷击时即启动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上述可能事故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五)信息发布程序 ①危险源、设备事故: 最初发现者上报车间、调度、生产处、公司后,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 ②防汛、自然灾害时,安环、技术、设备等职能部门发现相应情况时,报告公司后,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 ㈥信息报告与处置 1、信息报告与通知 事故信息接收和处置办法: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现事故的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值班室报警,接警人员详细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情况和现场人员情况,如事态严重应立即通知事故现场人员佩戴相应防护用品撤离事故现场,向上风向或侧风向转移。 然后,调度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应根据情况逐级上报或直接向总经理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

人员密集场所客流监控预警系统方案

人员密集场所客流监控预警系统 近年来,我国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大量游客市民聚集在黄浦区外滩迎接新年,由于毅广场通往观景平台的路径南北两个阶梯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2004年2月5日,市密云县在密虹公园元宵灯中,会因游客暴增,过度拥挤,在彩虹桥上人流发生踩踏,导致37人死亡、15人受伤。2007年11月10日,家乐福沙坪坝店在举行店庆时,市民抢购特价菜籽油引发踩踏事故,最终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2014 年3月4日,地铁五号线列车行驶在火车站到西村站区间时,车尾有两男子喷出刺激性气体导致乘客惊慌,发生踩踏,多人受伤。2008年3月4日,地铁东单站5号线换1号线的换乘通道,因水平电动扶梯发出异常声响,造成部分乘梯乘客心理紧,并逆向回跑,导致中后端乘客挤伤。大规模人员密集场所的踩踏事件,多发于节日庆贺活动、体育赛事、活动、大型活动期间。踩踏事件地点多发生于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如大型广场、体育场馆、地铁等。公安部也在2007年颁布了《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 造成踩踏的首要条件是高密度客流,如果没有掌握准确的客流量、客流密度,很难做出科学的预警。传统的客流量

统计主要依靠人工,在人流高度集中的区域通过目测的方法进行,不仅耗费人力,成本高,而且精准度也不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并不能清楚地掌握所辖空间的客流数量,以及采用何种级别的疏散方案和应急预案。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出现,需要对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客流数量、流动和密度情况,进行准确地实时掌控。因此,基于软硬件、自动识别的、准确的客流统计预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特点 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联合其他单位自主研发了基于视频识别的客 流密度监控预警技术和系统,目前其准确度可达到90%以上。能够实现对人员持续密集场所,如地铁大客流运行中的节点客流数量、排队长度、区域客流密度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可以提供客流量大的室、室外场所的客流监控预警方案,并为管理和组织者提供准确的客流信息。 与以往的同类产品相比,该客流密度监控预警技术和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对区域客流密度的准确识别,以及体现在突发事件的提前感知预警。它可以提前计算出公共场所的最大客流承受能力、实时提供准确的客流信息,及时分析重大的客流安全隐患,进而帮助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在客流高峰时期采取适当的措施,正确引导客流,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的发生。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进展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进展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将农作物病虫害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常年发生面积特别大,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农作物病虫害,其名录由国物院农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布。 二类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常年发生面积大,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农作物病虫害,其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名正府农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布,并报国物院农业主管部门备案。 三类农作物病虫害,是指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和二类农作物病虫害以外的其他农作物病虫害。 新发现的农作物病虫害可能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或者特别重大损失的,在确定其分类前,按照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管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分类管理、属地负责、正府主导、联防联控的原则。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不可避免,而我们可以通过结合相关病虫害防治系统,进行病虫害影响的缓解。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方法数不胜数,但是大多防治方式由于缺乏可行性或者科学性收效甚微。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一款为重大病虫害发生进行防治的一个系统。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由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拍照式孢子捕捉仪、无线远程拍照式孢子捕捉仪、无线远程自动气象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组成。托普植保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可自动完成虫情信息、病菌孢子、

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远程无线传输、实时显示、存储虫情、病菌孢子图像;通过图像信息库及技术分析功能,分析田间的病虫害数量变化,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趋势;用户可通过云平台或手机APP 实时查看数据,远程管理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达到省、市、县、乡各级信息采集站无线传输,运程控制,信息数据共享,从而提高相关部门的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 而托普云农通过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搭建至田间的途径,实现无公害诱捕杀虫,凭借绿色环保的灭虫理念深受广大农业种植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喜爱。通过系统的设置,用户可通过远程数据获取的方式进行信心的熟知,紧接着结合平台自动记录实现数据的最终采集,其过程十分便捷、有效。

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技术链研究与设想

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技术链研究与设想 病虫害监测预警是农作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病虫害的资料,这些监测资料用于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级病虫测报部门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较少,因而存在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监测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差等问题。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能够为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但到目前为止,应用示范的范围较小,采用的技术也只是某一个单独的技术,尚无成熟的满足病虫害监测各环节技术配套的应用案例。 本项目针对目前病虫害监测预警现状,提出了研究开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病虫害监测及预警智能装置,通过自动采集装置采集图像、光谱、气体挥发物、温度等作物小气候信息,采用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预处理数据,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特征信息融合,采用D-S证据理论、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决策层信息融合,实现病虫害的智能检测及预警。以此开发的智能监测装置,实现数据自动采集、预处理、存储、自动值守控制和无线、有线数据传输等,实现病虫害自动监测的全天候和无人值守。使用简单,运行可靠,维护费用低,适合于农村大田使用,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为此,笔者在总结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相关信息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就病虫测报部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技术框架进行了设计,对具体实施提出建议。 一、病虫害监测预警各环节所涉及技术进展的研究 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链各环节中涉及到传感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下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下称)等。这些技术单独或部分集成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我国对其应用、研究如下。 1、数据采集获取技术传统的病虫害监测主要是根据农业部发布的病虫害监测调查规范进行调查.通过人工调查、人工记录,以档案形式保存数据.一些数据还需通过计算得到。在一些具备数据库系统的部门,数据需要人工输入计算机,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从数据的调查到记录、计算、再到录入计算机,环节较多,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大,容易造成人为错误,数据应用的时效性差。对于一些个体较小的昆虫(如麦蚜等)来说,由于虫体较小,长时间的人为眼睛观察不仅劳动量很大,效率极低,而且计数存在很大误差,各个调查者之间的调查结果可比性差。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相应的监测技术已见报道。如微小昆虫自动计数技术、昆虫诱捕自动记录装置和PDA+GPS数据采集记录技术。微小昆虫自动计数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解决田间麦蚜、温室蚜虫、白粉虱等微小昆虫调查困难,数据难于获取等问题。只需通过适当方式获取害虫图片进行自动计数即可完成数据调查工作。昆虫诱捕自动记录装置是利用性诱剂对昆虫的引诱作用,对通过扫描光栅的昆虫数量进行计数,实现了小菜蛾、桃小食心虫等昆虫的自动监测。PDA+GPS数据采集记录技术主要用于常规病虫害的人工调查,记录数据的同时记录GPS定位信息,为GIS提供定位数据。上述技术可减少调查、记录数据的中间环节,避免数据录入电脑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根据调查的原始数据实时计算出一些必需的数据参量,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通过数据的实时传输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病虫害测报不仅需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的监测数据.还需要相应的环境因子数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有关思考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有关思考 发表时间:2016-08-18T13:58:26.3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7期作者:陈宝龙 [导读] 数字化的检测预警体系能够规范测报数据,并且能够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病虫测报技术的发展。 陈宝龙 陆丰市农业局植保站广东陆丰 516500 【摘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从近几年才开始推广建设的,是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实施建设,逐步推向全国,能大大提高我国农作物的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本文对该数字化的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该项目的实施建设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数字化 1、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的意义 1.1提高测报的能力 我们国家是个灾害多发国,并且农作物的病虫害程序处灾害频发、种类突发及以控制种类死灰复燃等特点,实施数字化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提高病虫害的监测信息的传递及处理,预测及报警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1.2促进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是新兴技术,数字化的建设也需要所有的测报机构能够统一的进行测报调查,并且能够的制定的时间内汇报统一的表格,这样才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分析。所以,数字化的检测预警体系能够规范测报数据,并且能够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病虫测报技术的发展。 1.3提高灾情的防控能力 重大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特别大,因此,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能够及时对病虫害的动态进行及时的监测预报,对病虫害的防控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大降低农业损失,控制灾害的影响范围,为国家食品安全提供必要的帮助。对我国实施科学防控及灾情监测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现代化农业建设服务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必需的技术支持。 1.4提高病虫害的科学宣传 病虫害的测报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形象的宣传的给大家,宣传效果以及预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对病虫害的防治指导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科学有效的宣传能够为更多的人宣传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同时也能更大范围的宣传病虫害的测报工作,推动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宣传 随着国家逐步对农业的重视,对粮食安全及农业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准确、及时的发布监测消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预警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监测预警体系的宣传工作,提高认识,积极动员植保机构,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必需的帮助。 2.2实施统一的规划 全国实施统一的规划,才能在重大病虫害的测报工作实现统一,并且通过升级的软件平台将信息辐射到每个省。因此,各个地区的植保机构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需要,实施数字化的建设。根据病虫害的情况建议设立一定的国家标准,实施统一的表格填写格式,这样就能实现全国的数据统一连接,使得数据信息能够连续完整。通过逐级的建设就能形成一个国家与省级的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进而形成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2.3扶持项目的建设 我们国家在1998年已经对植保工程开展了投资建设,初步改善了基层植保机构的基本设施建设,并且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对数字化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进行规划建设,各级植保机构必须要抓紧机遇,将数字化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作为重点的项目进行扶持,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同时,数字化的技术已经覆盖了我们国家大多数的省级植保机构,并且已经开始使用网络报表来汇报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这也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的规范及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基础,我们也需要将网络化的的填报制度进一步的推进,同时对内容及时间上也要做出一定的规定,规范预警体系的建设工作。 2.4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中,江苏、广东及上海等省市已经走到了国家的前列,并且已经开始利用网络数字化的技术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并且,这些省市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病虫害监控系统,将日常工作的数据上传、整理、分析,并且通过网络技术将这些信息发布,工作效果非常好。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示范单位由全国的农技中心配合政府专管部门,选择合适的时期在召开农业会议时为同行进行交流宣传,推进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进行,为其他省市的工作开展提高一定的经验。根据信息化数字平台,也能高效的完成该工作,并且随着全国范围的覆盖,也能大大提升全国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的工作效率。 2.5各单位密切配合,互相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一项全国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上下单位的紧密配合。比如,国家级的平台建设需要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来承担,但是这个平台的建设需要省级植保机构来配合完成。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逐级的网络填报相关的病虫害数据情况,同时要根据监测预警平台在适用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此外,积极组织各个区域的植保机构完成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根据要求将病虫害测报的历史资料进行填报,这样就能加强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全国的数字化平台基础之上,我们的省级机构要积极对本身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平台进行建设,这样就能同国家的预警平台同步进行,使得大家相互配合、相互发展,信息资源也能及时的互相分享,保证国家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总结: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国家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重点内容就是集中精力重点推进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介绍

环境智慧监测预警系统 全新物联网环境监测预警分析 集监控、报警、监测、控制、数据采集、IP广播、数据分析为一体。 功能整体介绍: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事前预警:对监测点位需要监测的事项进行报警范围的提前设定。通过后端远程监控查看实时状况。 事中控制:当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自动/手动打开相应控制的处理设备,远程进行IP广播语音喊话、或者通知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将事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事后分析:在事情结束之后,通过报警抓拍历史记录及数据历史记录进行查看分析,总结事情发生的原因,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具体功能: 1、环境监测预警分析5、分控管理 2、设备故障提示功能6、自动控制 3、信息及时提示功能7、远程终端管理 4、现场图片实时抓拍8、后端实时数据查看

说明:系统根据各类环境在线监测的传感器,能够对土壤温湿度;水质PH、溶解氧、浊度、余氯等;气体中的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以及光照、震动、压力等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预警监测。 主要优势: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有商智通研发,是当前市场上功能最全、最强的物联网环境预警监测系统。 ■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工期短,长期可靠,后期维护简单。■不受距离、地域影响,能够分散布点,后端集中管理。 ■针对户外特殊环境,推出无电无网方案,不需要专门布电线、网线,降低了工程成本。 ■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具有完备的后段管理平台及手机APP。 ■云端推送,保证任何一条报警信息都能100%收到。 ■设备发生断电断网或硬件故障能够做到故障提示显示。 ■跟随市场发展,系统能够不断更新换代,始终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优势。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4.10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为便于对塔吊管理和安全运行,本项目设置塔吊智能监控预警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多达30台塔吊在一个层面上施工作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都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吊在一个层面上施工作业,防碰撞措施成为塔吊安全重要措施之一。 本系统拟采用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塔机安全监测系统。 本区域塔机安全监测仪系统是由上海睿技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塔机安全监测产品,其能够实现对塔机运行状态的全方位监测及多种不同危险的预警,能够有效提升塔机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区域塔机安全监测系统由安装在施工塔机上的 RJ-101 型(或 RJ-102 型)塔机安全监测仪、安装在施工现场办公室的 RJ-103 型塔机控制器、安装在远程管理中心的 RJ-104 型塔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1 系统性能 RJ-101 型(或 RJ-102 型)塔机安全监测仪由带动态显示的主机(内置制动控制)、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力矩传感器、起重量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等组成,能够实时采集并显示塔机的运行状态。RJ-103 型塔机控制器不仅能通过无线传输实现施工现场塔吊与塔吊、塔吊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还能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实现工地现场与远程管理中心间的数据通讯,实现智能结构物联网、数字化工地。 2 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1)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表4.10-1 塔吊安全监测仪配置

图4.10-1 塔吊安全监测仪组成2)传感器及服务器示意图:

图4.10-2 传感器安装示意 图4.10-3 塔吊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服务器 3 视频远程监控功能 四路视频监控:小车吊钩、驾驶室、塔机左右两侧,同时可显示在驾驶室内;支持3种3G标准和有线传输;最多四路120小时历史监控数据的保存,压缩格式H.264视频压缩技术;塔机运行视频的实时获取;正常10分钟(可设置)一次监控照片抓拍及传输;实时视频、实时图片远程管理;10.4寸彩色显示器,800×600分辨率,实施画面的监控。

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北创科技智慧农业

病虫害防治系统-银川北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农业部启动了一系列全国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研究项目。包括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系统的普查与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警和防治。 主要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为重点,采取系统调查与普查相结合、定点观测与定位调查相结合、一般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要农作物上的有害生物种类进行全面调查和鉴定,查明危害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所有种类,获取我国主要农作物上有害生物种类的全部数据,建立《中国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数据库》,出版《中国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名录》系列丛书;对国内新发生和境外入侵有害生物种类鉴定到种或属,对历史记载进行核实、澄清和更新;对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区域进行系统调查,结合寄主作物的分布,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进行区划,绘制主要有害生物种类的发生分布区划图;采用系统监测、抽样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对重要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进行调查研究,明确重要有害生物造成的产量损失;系统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农作物品种抗性变化和有害生物抗药性上升等多种因素对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影响,阐明重大有害生物长期发生趋势,编写《中国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分析和控制策略报告》,为制定重大病虫害防控策略,提高防控能力提供依据;通过对小型种、微小种,以及疑难种和近缘种等开展采样调查、分类与鉴定,研究提出上述小型种类有害生物快

速鉴定技术;探索分子生物学技术和“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有害生物调查、鉴定和分析中的应用,形成一系列有害生物调查方法与技术规范。 我国农业生态条件复杂,耕作制度多样,也是世界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多发、频发和重发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1600多种,其中,害虫830多种、病害720多种、杂草60多种、鼠害20多种。开展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对于摸清我国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家底,提高植保防灾减灾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介绍

精心整理 环境智慧监测预警系统 全新物联网环境监测预警分析 集监控、报警、监测、控制、数据采集、IP广播、数据分析为一体。 功能整体介绍: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事前预警:对监测点位需要监测的事项进行报警范围的提前设定。通过后端远程监控查看实时状况。 事中控制:当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自动/手动打开相应控制的处理设备,远程进行IP广播语音喊话、或者通知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将事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事后分析:在事情结束之后,通过报警抓拍历史记录及数据历史记录进行查看分析,总结事情发生的原因,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具体功能: 1、环境监测预警分析5、分控管理 2、设备故障提示功能6、自动控制 3、信息及时提示功能7、远程终端管理 4、现场图片实时抓拍8、后端实时数据查看 说明:系统根据各类环境在线监测的传感器,能够对土壤温湿度;水质PH、溶解氧、浊度、余氯等;气体中的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以及光照、震动、压力等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预警监测。 主要优势: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有商智通研发,是当前市场上功能最全、最强的物联

网环境预警监测系统。 ■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工期短,长期可靠,后期维护简单。 ■不受距离、地域影响,能够分散布点,后端集中管理。 ■针对户外特殊环境,推出无电无网方案,不需要专门布电线、网线,降 低了工程成本。 ■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具有完备的后段管理平台及手机APP 。 ■云端推送,保证任何一条报警信息都能100%收到。 ■设备发生断电断网或硬件故障能够做到故障提示显示。 ■跟随市场发展,系统能够不断更新换代,始终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优势。 适用领域: 本地管理平台 进行本地录像和数据在线分析(局域网内适用) 图1本地录像 图2本地数据在线分析 远程管理平台 进行远程图片定时或手动抓拍查看,数据在线分析,IP 广播,授权分级管理。 气象监测 养殖监测山洪预警 水产养殖 水质监测 环保工程 噪音监测 雾霾监测 气体监测 粮仓监测 农业种植 大棚监测

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详细介绍

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详细介绍 蔬菜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不过,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会有许多害虫生长在蔬菜的表面,对蔬菜造成严重的损坏,并且,给蔬菜进喷水灌溉,也是较为耗费人工和体力,同时,不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容易导致装置损坏。为此,托普云农提出一种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不只是针对蔬菜的病虫害,对各种作物的病虫害都能够监测和预警,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监测预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逐步的朝着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重点介绍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组成部分。 托普云农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农作物病菌孢子自动捕捉培养系统、农田小气候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以下是对这五部分的重点分析。 1、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 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是新一代图像识别式虫情测报工具,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识别等系统作业。 2、农作物病菌孢子自动捕捉培养系统 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实时采集分析监测孢子情况。 3、农田小气候自动采集传输设备 远程自动采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空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数据可自动上传到物联网监控平台,可远程查看田间环境及苗情信息,实现农作物环境实时在线知晓。 4、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 管理者通过安装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单配),可清晰直观的实时查看种植区作物的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并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监视和记录,用以提供及时高效的指挥和调度。 5、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系统集成病虫害及环境监测设备,可在WEB端或手机APP端远程实时在线查看监测区域环境、虫情、病害信息,并提供专家指导。

病虫害预警系统帮助监测防控冬小麦病虫害

病虫害预警系统帮助监测防控冬小麦病虫害 一、病虫害预警系统简介概述: 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我国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的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不断提高冬小麦产量与质量一直是小麦种植户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他们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同时也要提高监测防控冬小麦病虫害能力,在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会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致使小麦发生病虫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影响小麦的质量,从而导致小麦减产,这样会使得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下降,这里推荐托普云农的病虫害预警系统帮助监测防控冬小麦病虫害。 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搭建在田间的智能虫情监测设备,可以无公害诱捕杀虫,绿色环保,同时利用GPRS/3G移动无线网路,定时采集现场图像,自动上传到远端的物联网监控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可随时远程了解田间虫情情况与变化,制定防治措施。通过系统设置或远程设置后自动拍照将现场拍摄的图片无线发送至监测平台,平台自动记录每天采集数据,形成虫害数据库,可以各种图表、列表形式展现给农业专家进行远程诊断。 病虫害预警系统的使用优点多多,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该设备时,还需注意一些事项,仪器需要进行维修保养,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要想更好地提高冬小麦品质,需要深入麦田开展小麦病虫害大田调查,通过使用病虫害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病虫害第一手资料,希望该系统设备能帮助到大家。 托普病虫害预警系统由虫情信息自动采集分析系统、孢子信息自动捕捉培养

系统、远程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等设备组成,可自动完成虫情信息、病菌孢子、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即可联合作物管理知识、作物图库、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是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农业生产的“千里眼”和“听诊器”。 二、病虫害预警系统介绍: 1、随时随地查看园区数据 虫情数据:虫情照片、统计计数等; 病情数据:病害照片、统计孢子情况; 植物本体数据:果实膨大、茎秆微变化、叶片温度等; 园区三维图综合管理,所有监控点直观显示,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设备状态:测报灯、孢子捕捉仪、杀虫灯等设备工作状态、远程管理等。 2、随时随地查看园区病虫害情况 托普云农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搭建在田间的智能虫情监测设备,可以无公害诱捕杀虫,绿色环保,同时利用GPRS/3G移动无线网路,定时采集现场图像,自动上传到远端的物联网监控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可随时远程了解田间虫情情况与变化,制定防治措施。通过系统设置或远程设置后自动拍照将现场拍摄的图片无线发送至监测平台,平台自动记录每天采集数据,形成虫害数据库,可以各种图表、列表形式展现给农业专家进行远程诊断。 托普云农病虫害预警系统可远程随时发布拍照指令,获取虫情照片,也可设置时间自动拍照上传,通过手机、电脑即可查看,无需再下田查看。 昆虫识别系统,自动识别昆虫种类,实现自动分类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